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在孩子青春期时,家长要做的几件事

发布时间:2020-09-29

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在孩子青春期时,家长要做的几件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在孩子青春期时,家长要做的几件事

一、为什么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一定要注意

如果把人的心理年龄进行阶段划分的话,18岁之内,心理年龄可以划分为很多个时期。时期越多意味着变化越多,也就意味着可塑性越强。那么,18岁内,哪个阶段变化最多呢?排在第一位的是6岁以前,第二位的是青春期。

身高变化带来心理变化—对待父母从仰视到平视

身高不像性,性是内分泌的问题,身高是视觉。

孩子只要对成人是仰视的,心理上就有一种不得不服从的感觉。而当孩子已经对成人是平视、俯视的时候(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身高上,对很多女老师基本上就是俯视了),他会觉得老师、家长现在说我得掂量掂量了!

有的爸爸打孩子,孩子说你别打我,再打我也动手了。他已经跟你平起平坐了,身高会决定他的视线,视线会影响他的心理,他会开始不服了。而在青春期,孩子年均身高增长6到11公分,说话的声音也有变化。

此外,孩子发育会影响到他的心理,这种心理变化我概括了几点:独立性强、更在乎自尊、性意识觉醒。

性意识的觉醒——需要家长的特别关注

什么是青春期,就是性发育期。心理学的定义是能够生育后代的生理变化及完成。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出现这样一些评判,有人说这是人心理最危险的时期。

人初次出现不良行为的高峰年龄点在哪?12岁开始逃学了,15岁是高峰期。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容易出问题。

孩子生理已经发育了,在这个阶段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但这个表现如果限于青春期,也不要大惊小怪。

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首先是回避,男孩跟男孩玩,女孩跟女孩玩。孩子会私下看书、看网络、看手机了解这些事,家长要特别关注这个问题。

二、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要改变你的教育模式,做到8件事

当你的孩子进入青春期:

首先,父母要改变你所有的教育模式。早年你可以说快写作业去,走我们上学去。到这个阶段不要这样了。告诉孩子,你现在长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帮助时你就说话,你如果不说的话,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长则要暗中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只是表面上开始放手。

第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同事一样尊重对待。有的女孩子也是这样。有一个单亲妈妈看女孩子日记,结果孩子离家出走,妈妈很着急。那时候在央视《今日说法》节目,我和这位妈妈有一个连线,妈妈问我怎么办。我问她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同事在办公桌放一本日记你会翻看吗?她说不会。那你为什么看孩子的日记?她说我想了解她的心理。但孩子已经长大了,她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心理空间了。你不能这样去了解她的心理,而是要尊重她,不要动涉及她隐私的东西。

第三,要让他参与家庭大事。孩子走向工作单位,往往是要先做领导的助手,所以一定要有动手能力。作为家长,家里老人病了,周一到周五你照顾,周六、周日让孩子照顾,这样你老了他也会照顾你。

第四,善于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当孩子对你不尊重的时候,你一定有不自重的表现。有的父母爱得没有节制,他今天对你不尊重,明天出去对老者也不尊重,他以后有苦头吃。在家里你要让他明白,让他先反省自己,然后再告诉他。

第五,要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及其相关家庭背景。我们要让孩子有朋友,但又不能让他跟不好的朋友同流合污。

第六,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尽可能与他共同感兴趣。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也是找到他未来的职业所向。

第七,要给孩子信任,减少不必要的唠叨。孩子青春期时,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唠叨,你的唠叨只会让他离你越来越远,话要说,一两句足够了。

第八,为他的善良、成功、负责表现出骄傲。我们夸孩子不能只是以学习多好作为评判,而是看孩子是否懂事,我生病的时候他怎么照顾我,孩子在班里是不是做了一件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我孩子跟我说,妈妈,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大家都不理他,但我知道他父母离婚了,我以后要跟他做朋友。我就夸我的孩子,哎呀你真懂事,你知道别人不好,但是愿意去了解这是为什么。这样的时候,你要肯定孩子。

三、减轻Ta的学习压力,帮孩子打开另一扇门

孩子处于青春期,父母第一要做到让他保持健康。

这个阶段孩子学习压力非常大,你能做的不是帮他做作业,也不是替代老师给他讲课。你做什么?除了生活以外最重要的是陪他运动。每周末拿两个半天带着他出去运动,比如说走步、打球、游泳。你要相信,他心情越好,学习越轻松,他越烦躁,学习成绩就会越差,弄不好会得抑郁症。

现在,很多孩子所处的环境,学习的竞争非常激烈。青春期出问题的孩子中,很多是学习的失败者,父母要帮他找一条路,帮他打开另一扇门,老师是管全体学生的,父母是一对一的,父母在这个问题上有更大的责任。

孩子16岁的时候,家长也要告诉他,你现在甚至可以出去找一点事干了,但是如果出问题,你要承担全部责任,这个问题一定要警告孩子。青少年犯罪中,孩子们做一件荒唐事,会失去很多。有的孩子跟妈妈吵架,一晚上出去做了3起案件,因为这3起就被判了十年。十年时间,孩子什么事都耽误了。

总之,告诉孩子,人最重要的是什么?第一,健康。第二,守法。第三,活得有情有义。

青春期中,比起学习,学会做人更重要。不要让孩子出一些严重的错误,这才是关键。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暑假不能让孩子做这几件事


暑假不能让孩子做这几件事

暑假即将来了,孩子们高兴了,家长却担忧了。这是因为孩子们暑期容易养成许多坏习惯。下面我们来看看孩子暑假坏习惯的6大排行榜吧!

--坏习惯第1名--

整天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天天睡懒觉,睡到中午才起来,那就成问题了。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游戏、学习……什么都跟着乱。

更糟糕的是,等到假期结束,还要恢复到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由于原来的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又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多折腾啊。之所以把睡懒觉列在假期坏习惯的第一位,主要是在于它昭示着假期坏习惯的最大根源:失范,就是没了规矩。

专家支招:

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宽松一些,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期没有规矩,而是要有“假期的规矩”。比如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坏习惯第2名--

“狂”吃零食

对小孩子来说,吃和睡就是最大的问题。放假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放假期间,父母对此也比较放松。吃多了零食,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有的父母在这时候会生气,饭桌就变成了“战场”。

专家支招:

跟睡懒觉的问题一样,当然可以让孩子吃一点零食,这也是生活乐趣,但最好能事先商议好一个比较合理的饮食方案,比如每天可以吃一点什么东西、吃多少,别人给零食时怎么处理,等等。

--坏习惯第3名--

“宅”在家

看太多电视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活动不足,老是窝在家里,还常常伴随着吃零食的坏习惯。容易发胖不说,精神状态也不会好,常常是一副懒懒的、百无聊赖的样子。

专家支招:

周末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连逛街也算是一项“运动”。父母要上班的时候,也要请看护人多带孩子出门去玩,还可以鼓励他跟小区里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之间的追逐打闹,自有他们的乐趣,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

--坏习惯第4名--

“沉迷”看电视

看电视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小孩子是不会太过分迷恋电视节目的。说现在的孩子贪恋电视,更多是因为没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罢了。此外如果孩子已经懂得上网,做父母的可能还会担心他“沉迷于网络”甚至“染上网瘾”。

专家支招:

看电视太多会影响视力、智力、运动量等等道理不妨都跟孩子讲讲,相比简单粗暴地“我不许你看电视”而言,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当然这些话可能孩子听得都腻了,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和他“谈判”,得出一个大家相对来说能够比较认可的方案,因为是他亲自参与制定的,他就会有意愿去遵守。

给孩子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的自由,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屁股后面:“不要看太多电视!”“你怎么又在上网?”简单说吧,换了是你整天被人管着,你烦不烦,又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呢?

--坏习惯第5名--

“两面派”反斗星

说到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带孩子的情况,可能会过分溺爱,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的一些坏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这些看护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会察言观色的,容易变成小小“两面派”。事实上这种不一致会给孩子造成混乱的感觉,对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长很不利。

专家支招:

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稳主意,然后尽量和其他看护人沟通,保持一致性。每天晚上不妨趁着一起吃饭或饭后活动的时间,开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把孩子在这一天里的表现说一说,大家评议评议,不带批评色彩,更不是开“批斗大会”,只是把事情都拿出来让大家知道,让一切都变得公开、透明。当然,着重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坏习惯第6名--

不学习不做作业

有不少父母认为放假了就让孩子“放松放松”,不用参加兴趣班,这是很好的见解!不过,需要每天都有一定时间用来学习,不能随意间断的,即便在假期里也需要坚持。

专家支招:

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议好大家都能认可的日程表,可以规定每天几点到几点是学习的时间,或者规定每天要有多长时间是必须用于学习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学习任务,但具体安排在什么时候可以相对灵活一些。

-坏习惯第7名--

耍臭脾气

作息紊乱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晒到太阳的时间少了。外面天气太热,孩子足不出户,光照不足不仅不利于钙质吸收,还会引起抑郁症状。而孩子通常觉得“我辛苦了一个学期,假期就应该放松”,不仅在家为所欲为,连脾气都见长了。

专家支招:

为什么孩子学校就会遵守规矩,在家就肆无忌惮。其实是因为,家更让他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不见得是坏事。但也需要给他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样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太过放任,反而会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家长怎样对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家长怎样对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叛逆”头痛不已,总想找一些什么办法来“修理”孩子。实际上,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对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没有把握好,可能就会害了孩子。对于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经历过,只是身为家长的我们或许依旧无法真正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其实,孩子叛逆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的内在都会有叛逆的倾向。

家长要清楚认识到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成长的阵痛期。家长要提前主动学习有关青春期常识,参加针对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辅导班,遇到棘手问题时一定要咨询家教专家。同时,家长要更细心、更周全地关爱孩子,掌握他们的身心变化情况及需求。

青春期是一个特殊时期,家长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的言行举止可能会让你不舒服、不愉快,甚至痛苦和伤心,但家长爱孩子的心不要改变。孩子从听话乖巧变得叛逆难搞,是对我们是否真爱孩子的最好考验,也是区别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还是无条件的“试金石”。

面对变化多端、熟悉又陌生的孩子,家长要始终保持冷静淡定的态度,多思考应对办法。性格开朗的孩子可能突然间变得不爱说话,一向温顺的孩子可能突然变得暴跳如雷。面对出言不逊其实不知所云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能陷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陷阱,不能被孩子的愤怒点燃,而应该积极展开头脑风暴,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付诸行动。

家长尽量找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学习与交友等方面的情况。家长容易说得多、听得少,这时尤其要学会听,交谈中要注意鼓励孩子敞开心扉,既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加深,还可以时时掌握孩子的内心动向,确保把孩子的偏差意识有效地控制在外显于行之前。一旦发生问题,要耐心了解孩子的看法,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更不能上纲上线进行人身攻击。

在征得孩子同意下,家长可以参与孩子学习目标的制订与实施,承担监督与督促任务。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先制订一个可以够得着的小目标,再慢慢向前推进,让孩子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中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

帮助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父母合一的力量。父母一定要达成一致和共识,当一位家长与孩子陷入争执和矛盾中时,的确需要另一位家长作为冲突调停者来化解和调和。父母齐心合力才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叛逆期,不断走向成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问题特别关心,如果你看完文章后想与我交流的可以百度(葛仲涛变形记)我相信一定会帮助各位家长的。

孩子学说话家长需要了解的几件事


孩子学说话家长需要了解的几件事

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孩子成长的每个过程都会牵动父母的心。伴随孩子牙牙学话,第一次无意识地叫“妈妈、爸爸”,很多父母欣喜之余开始有更多的疑问。怎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好语言,开发智力,成为家长们关心的事情。

说外语忌太早。、

孩子3岁后学心外语是比较好的时期,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学习母语比学外语更重要。3岁是培养孩子语言的良好时机,3岁以前语言中枢发育不完善,发音也不清晰。三四岁左右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孩子很容易接受听到的语音,模仿力很强,能够逼真地模仿老师发出的语音和语调,并不受母语听干扰。一般这时学外语的孩子比年龄大才开始学习外语的人能够较快地掌握和运用日常语。

但值得注意的是,书写和阅读要放六七岁后进行。而且学习过程中不要强迫孩子,避免给孩子造成压力,对今后的学习造成惧怕心理。

儿歌比古诗更适宜儿童学习

儿歌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符合儿童的朗诵特点,比较适宜儿童学习。儿童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成就感、学习有积极性,更能培养儿童对语言的兴趣,锻炼儿童的表达能力,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和记忆力。另一方面,一些儿歌把正确的行为规范作为内容,在儿童读儿歌的时候,要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强调音节和节奏感,以便于儿童正确的模仿学习。除了语言解释外,还可用实物或实物

说话晚怎么办

每个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并不完全一样,早的孩子不到1岁就开口了,晚的甚至到2岁以后才开口。一般考虑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是以下几个原因;家庭中用多种方言与孩子讲话,孩子学说话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家长与孩子交流过少,孩子没有模仿对象和说话的机会,说话也会延迟。由于这种环境因素引起的话话延迟,改善环境和加强训练后会很快追上正常孩子。

另外,一些疾病,如脑瘫、听力障碍、孤独症、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或功能失调等,可导致说话延迟,同时也伴随其他的异常表现。轻度智能发育落后的孩子,说话的年龄也比较晚。当然,发音器官如舌系带过短、腭裂等异常也可导致说话延迟。如是疾病原因导致说话延迟,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找出原因,对症治疗。

如何应对孩子口吃

口吃多见于学龄早期的儿童,一般由于发声器官紧张或言语功能不够成熟造成的,也与精神紧张、精神刺激、遗传及模仿他人口吃有关。随着词汇量增多、语句复杂,幼儿很想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有时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因发育不成熟,表达能力跟不上思维的发展,于是出现口吃。

一般不需要特殊矫正,应耐心倾听,但要避免指责,绝大多数口吃会逐渐转为正常。如果孩子口吃有加重趋势,则应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语言纠正训练,包括;让孩子减慢说话速度、降低音量;多讲故事;消除孩子紧张情绪,让他想好再说,等到到孩子神经系统逐步发育完善后,口吃是可以纠正的。

偶尔“说谎”不必紧张

对于幼儿来说,想象力最为活跃,在这一时期,想象的突出特点是喜欢夸张,表现在夸大和混淆假想与真实两个方面,孩子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或自己的强烈愿望当成真实的事情常被误以为是说谎。

如这时批评、责备,反而会暗示孩子有意识地说谎。因此对于幼儿时期的“说谎”不必过分紧张,可采取一些措施正确引导。首先以诚恳的态度面对孩子,作出好榜样,加强对孩子的关注,经常和孩子感情交流和沟通,使孩子愿意在父母面前讲真话;对孩子要求要切合实际,不要在外人面前指责他,应单独和孩子交流。当孩子减少“说谎”行为时应立即表扬。

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该怎样改善亲子关系?


不少父母很是困惑:进入青春期后,为什么孩子就开始变得不听话了呢?为什么以前的“小绵羊”就变成现在的小刺猬了呢?

这是因为孩子长大了,青春期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变化带来孩子行为的变化。小的时候孩子懵懵懂懂,没有很强的分辨能力,对于父母的话是照单全收。而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苏醒”了。自我意识增强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开始用自己的大脑去审视自我、他人及周围的世界,用批判怀疑的眼光看世界。他觉得自己长大了,是个大人了,希望家长把他当大人,给予尊重、平等,渴望独立、自由。

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却停留在孩子的少儿期,还在沿用以前的方式,诸如说教、唠叨、命令、严管等教育方式,并且从没想过这种方式有什么不妥。正因为家长缺少反思力,所以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正因为教育思维的惯性,所以家长用不变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去应对变化中的孩子,致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引发了亲子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的孩子叛逆。

好的教育是让自己的教育方式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来适应你的教育方式。不要以为以前的教育方式就是很正确的,那是因为孩子还太小,处于弱势,没有拒绝的权利和抗拒的能力。而到了青春期,孩子就敢于对家长说“不”,敢于“抗旨”,而家长也开始变得困惑、生气、抱怨、伤心……

所以,家长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以适应成长中的孩子,要调整亲子之间的关系以缓和亲子间的冲突。

如何改变?建议家长们做到以下“六变”——

1、变说教为身教

总怕孩子太小,不明事理,所以反复给孩子灌输大道理,如果孩子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说教就变成教训了。说教的态度是居高临下的,说教的前提是把自己的话当真理,孩子必须听,但实际上许多孩子很反感父母的说教。

比说教更有力的是身教。身教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要身体力行,做给孩子看,而不是喋喋不休地说给孩子听。

比如家长天天玩电脑游戏没节制,却要孩子控制玩游戏,只专心学习,孩子当然不服气。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怕你,现在会反驳你:你都天天打游戏,我就不能打?所以不要把温馨的家庭变成天天说教的课堂,多说不如少说多做,做给孩子看。

2、变命令为商量

家长小时候所接受的父母的教育也大都如此,所以由于教育的传承性,也同样习惯对孩子用命令句:“你应该睡觉了,听到没有!”“去收拾你的房间!”“关掉电视,做作业去!”

家长处于强势,孩子处于弱势,不能不听。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不再惧于你的威慑,对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命令开始阳奉阴违,或公开反抗。

如果换成商量的方式,用温和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就不一样了。比如“你是不是该睡觉了,你看这么晚了。”“你能不能把房间收拾一下呢,我看好乱呀。”“我们关掉电视,去做作业怎么样?”如果家长担心孩子不听,则可以用选择句,比如要求孩子八点半上床你可以说:“你是八点一刻睡呢还是八点半睡?”如果孩子贪玩,那一定会选择后者。你可以说:“好的,我尊重你的选择,不过,你要对自己选择负责,我相信你八点半一到就会立即去睡觉。”

这些会比没有商量和选择余地的命令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3、变否定为肯定

家长总是无意中用否定句来否定孩子,比如“你真够笨的,连这么简单的题也不会做。”“又去打架了,老师都告到家里来了!”“又撒谎,为什么总骗我?”以上都是在否定孩子:孩子不聪明,孩子不乖,孩子不诚实。

这样的负面标签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好,成人的否定会变成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反正我不好,干脆破罐子破摔!我就“不好”给你看,看你怎么办!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的,也不可能没有一点缺点,但孩子同样有好的一面,我们何不放过孩子不好的一面,抓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呢?

比如发现孩子懂事了,加以肯定:“这孩子,越来越懂事了。”孩子五次考试中只有一次考得好,那么就放过那四次,肯定仅有的考得好的一次,增强他的信心,让他看到希望。而孩子也会在家长不断的肯定、表扬、欣赏中朝着好的一面发展。

4、变唠叨为关爱

恐怕没有哪个家长不对孩子唠叨的,有的是无意识的唠叨,有的是明知叨唠不好又控制不住要叨唠,这种习惯性的叨唠,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灾难。其实语言的效力是有限的,身体语言与爱的行为同样重要。比如要交给孩子一个任务时,拍拍孩子的肩,点点头,表示信任;孩子有了好的行为,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投去自豪的眼神;孩子刚到家,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晚睡前给孩子额头一个轻吻,表示一天的告别:“孩子,晚安!”

青春期的孩子反感家长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因为这种爱被没完没了的唠叨、指责、说教给隔断了。这个时候,家长如果试着把自己的心态放回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让自己重温那个时候的母爱,那么,相信家长这种无条件的爱足可以软化孩子与你的对立。

5、变管制为放手

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所以需要严厉管制,不管就会没规矩,就把心玩野了。

比如管孩子的学习,陪孩子做作业,处处严格要求。怕孩子做不好自己的事,所以管孩子的生活,替孩子做事。总之在家长眼里,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殊不知这样的管制,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责任感,把自己的成长交给了家长。

同样,这样的管制使孩子的自制力无从培养。于是家长一旦不管,孩子便如脱了缰的野马。于是家长走进了这样一个思想误区:看,我一旦不管,孩子会变得更糟糕!而孩子却在管制中感到了压迫和不自由。为了挣脱束缚,寻求自我空间,孩子就会和家长对抗。所以,家长该放手时要放手,教会孩子去为自己负责,该信任的时候要信任,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6、变主角为配角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站在孩子的前面,领着孩子走;孩子长大的时候,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身后,跟随着孩子,看着孩子走,只需关键的时候扶一把。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习惯于在前台,“指挥”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大的时候,应该移身幕后,让孩子上台主演。这个让位很重要,是让给了尊重、民主、平等、信任,是给孩子让出了成长的空间,给孩子自主的、选择的权利,同时也赋予了孩子责任。

如果不这样让位,孩子要么就长不大,要么为了自身成长的需要,用叛逆、对立来表示抗议。

希望以上的6个帮助改善亲子关系的手段能帮助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

亲子之间应该注意避免的几件事


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做法,却在无形中给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造成阻碍和困扰。所以,小育要分享父母应该注意避免的几件事。

1、不要让孩子放下正在读的书

孩子们对于阅读读物的选择,他们还没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很多连环画或者一些粗俗的漫画,往往会吸引他们的目光,让他们陷入其中。这些书,可能是你不愿意他们接触的,但如果你呵斥他们,孩子有可能会在潜意识里理解为你让他们放弃阅读。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更好的,更多的书放在书架上供孩子选择,然后陪孩子一起阅读一些好书,让他们渐渐远离一些不好的书。

2、不要给孩子与其阅读能力不相称的书

没有人喜欢读那种让自己觉得自己很差劲的书,读一页,有大半的字或单词不认识,很容易挫败人的阅读热情。 如果一本书阅读起来太难,孩子会感受到很沮丧,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所以,我们在为孩子选择阅读书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孩子阅读能力的书籍。

3、不要把阅读作为一种惩罚

“今天把这本书读完,我就带你去游乐场玩!”这样的话说出来,对孩子敏感的内心来说,他们就会认为读书是一种不快乐的事情,是一种被人逼迫不得已为之的行为。一旦这种潜意识形成,孩子就很难从内心真正的去体验阅读的乐趣。

4、不要忘记送书给孩子当礼物

礼物是很特殊的物品,能当做礼物赠予别人的,都是值得珍藏或者珍贵的东西。在孩子生日的时候,或者其他时候,赠送孩子喜欢的书本给孩子当礼物,特别是,你还能陪着他们一起阅读这本书,那对于孩子来说,是件非常开心的事。

5、当孩子只是看图,没有真正阅读的时候,不要抱怨孩子

如果我们在孩子只看图片的时候,跟他们说,“你这根本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应该这样,应该那样。”那么孩子就会当真,认为他不会阅读。 他们也不知道,阅读能力是会慢慢培养增长的,这会挫败他们阅读的自信心。当他们还看不懂文字的时候,让他们知道,看图片也是可以的。

6、不要忘记让孩子看到你阅读的乐趣

想让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自己也要经常看书,让孩子看到你经常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乐趣。孩子们也会以你为榜样,渐渐爱上阅读。

7、对于孩子的阅读,不要矫枉过正或给孩子安排很多的阅读量

孩子能自主阅读了,那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不要因此要求孩子阅读太长时间,或者让他们不停重复的阅读同一本书。可以跟着你的孩子一起阅读,在他阅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给他们及时答疑解惑。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在孩子青春期时,家长要做的几件事》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暑假不能让孩子做这几件事 暑假不能让孩子做这几件事 暑假即将来了,孩子们高兴了,家长却担忧了。这是因为孩子们暑期容易养成许多坏习惯。下面我们来看看孩子暑假坏习惯的6大排行榜吧! --坏习惯第1名-- 整天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家长怎样对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家长怎样对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叛逆”头痛不已,总想找一些什么办法来“修理”孩子。实际上,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对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没有把握好,可能就会害了孩子。对于...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孩子学说话家长需要了解的几件事 孩子学说话家长需要了解的几件事 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孩子成长的每个过程都会牵动父母的心。伴随孩子牙牙学话,第一次无意识地叫“妈妈、爸爸”,很多父母欣喜之余开始有更多的疑问。怎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20-11-26 阅读全文
  • 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该怎样改善亲子关系? 不少父母很是困惑:进入青春期后,为什么孩子就开始变得不听话了呢?为什么以前的“小绵羊”就变成现在的小刺猬了呢? 这是因为孩子长大了,青春期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变化带来孩子行为的变化。小的时候孩子懵懵懂懂...
    2021-07-31 阅读全文
  • 亲子之间应该注意避免的几件事 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做法,却在无形中给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造成阻碍和困扰。所以,小育要分享父母应该注意避免的几件事。 1、不要让孩子放下正在读的书 孩子们对于阅读...
    2021-07-16 阅读全文

暑假不能让孩子做这几件事 暑假即将来了,孩子们高兴了,家长却担忧了。这是因为孩子们暑期容易养成许多坏习惯。下面我们来看看孩子暑假坏习惯的6大排行榜吧! --坏习惯第1名-- 整天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

2020-09-30 阅读全文

家长怎样对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叛逆”头痛不已,总想找一些什么办法来“修理”孩子。实际上,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对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没有把握好,可能就会害了孩子。对于...

2020-09-29 阅读全文

孩子学说话家长需要了解的几件事 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孩子成长的每个过程都会牵动父母的心。伴随孩子牙牙学话,第一次无意识地叫“妈妈、爸爸”,很多父母欣喜之余开始有更多的疑问。怎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20-11-26 阅读全文

不少父母很是困惑:进入青春期后,为什么孩子就开始变得不听话了呢?为什么以前的“小绵羊”就变成现在的小刺猬了呢? 这是因为孩子长大了,青春期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变化带来孩子行为的变化。小的时候孩子懵懵懂懂...

2021-07-31 阅读全文

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做法,却在无形中给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造成阻碍和困扰。所以,小育要分享父母应该注意避免的几件事。 1、不要让孩子放下正在读的书 孩子们对于阅读...

2021-07-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