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母最强攻略:如何为0—6岁的孩子挑选绘本?

发布时间:2020-09-29

幼儿故事6岁。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父母最强攻略:如何为0—6岁的孩子挑选绘本?》,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父母最强攻略:如何为0—6岁的孩子挑选绘本?

欢迎打开《家长日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给0-6岁的孩子挑选绘本。

说起咱们小时候的条件,看个小人书都觉得奢侈。再看看现在的孩子,各种童话书、绘本,应有尽有。而说起绘本,它是孩子初识世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给孩子选择一个好的绘本,就等于给他找了一个好的童年伙伴。

儿童文学学者佩里·诺德曼有两部著名的代表作,分别是《图画语言:儿童图画读物的叙述艺术》和《儿童文学的乐趣》。他认为“传达信息”是知识性作品的特色,“诉说故事”是文学性作品的特色。绘本,则是为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而创作的知识性与文学性兼容的作品。

那么,如何给孩子挑选合适的绘本呢?我们按照三个不同的年龄段做了划分,并附赠书单,请接招!

一、6个月—1岁的孩子(读)

首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为书是食物或者玩具,会有吃书、玩书的行为,绘本到底是甜的还是咸的呢?所以最重要的是选择厚实、无毒的绘本。

其次,图画要简单、清楚。可以包含一些特定的形状,比如曲线、条纹等等,宝宝会对这样的图案感兴趣。

最后在颜色上一定要鲜艳,对比要强烈。从视觉上刺激孩子的阅读欲望。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维尔纳说:儿童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

比如《猜猜我是谁》这本书,它整体是以大色块为主,通过色彩缤纷的图像,简单押韵的文字,吸引宝宝从躲猫猫的小洞中猜谜。亮点是在书的最后,还有一面可爱的小镜子,当孩子看到自己的脸时,都会被逗得哈哈大笑。

下面是给6个月—1岁的孩子推荐的书单:

二、1—3岁的孩子

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孩子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绘本的选择开始有倾向性,他们开始意识到绘本不只是玩具,会想要认识书上的东西都是什么。所以除了一些游戏类,这时你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行为习惯养成和科普类的绘本。主要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你要带他认识这个世界,引导他们认识图画中的物品、角色和颜色等。

除此之外,还要挑选有简单情节的故事。最好是与生活场景相关的,要给孩子复述的机会。

3岁的孩子已经基本能够回答“谁、什么、什么地方”等问题,所以在提问的时候你可以从故事要素上设问。比如你可以问孩子:“这本书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小兔子做了什么事情,它要跑到什么地方去?”

下面是给1岁—3岁的孩子推荐的书单:

三、3—6岁的孩子

要选择情节更为曲折,文字稍微多一些的绘本。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喜欢自己看绘本,对里面的内容有独立的理解能力,所以挑选一些更复杂的故事,还可以提升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

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逐渐进入到了性别确认期,他们会喜欢“王子”和“公主”的形象。对音乐和绘画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可以适时增加一些关于人际交往、艺术启蒙等主题的绘本。

下面是给3岁—6岁的孩子推荐的书单:

说到这,有些家长会问,在一些图书网站中,怎样能快速搜索到适合孩子的绘本呢?针对这个问题,日本已经有了解决办法。研究小组采样了3000组以上的家庭,利用人工智能研发出了绘本搜索的新系统,并在系统中输入了大约5000册绘本的文章图像信息。家长只需要输入孩子的年龄和他们喜欢的图案,系统就会按照难易顺序,自动显示符合条件的绘本了。

好啦,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首先,针对6个月—1岁的孩子,挑选绘本要以简单的图画和鲜艳的色彩为主;1岁—3岁的孩子,要以简单情节的故事为主;3—6岁的孩子,就要增强故事情节的复杂性,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不过因为孩子的个体差异,一定要结合宝宝实际的阅读能力去挑选哦。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适合0-3岁孩子的精读绘本


导读:博友问我能不能根据小米的读书情况,根据年龄段选取一些经典的绘本列出来,以便按单购买。主要是因为看小米的那些书单,看得眼花缭乱,不可能全买,而自己选择吧,又担心孩子不喜欢。很理解这种心情,在刚给小米买书时,我也是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看别的妈妈的推荐,然后再淘书,刚开始漫无目的,别人说好就买,到现在的根据需要再购买,心态已经非比从前了。以下主要是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是0-3岁孩子可以精读的绘本。

0-1岁孩子适用绘本

《小熊宝宝绘本》:这不知道是我第几次推荐这一套书了。只要有低龄宝宝的妈妈让我推荐绘本,我首先推荐的肯定是这一套书。一共15本,画面清新,可爱的小熊围绕着它的生活,讲述了15个小故事,过生日、刷牙、洗澡。。。。全都是宝宝们的日常生活故事,可以很快地吸引宝宝对绘本产生兴趣。小米不到11个月时就开始读这一套书,简单的内容、简单的文字、简洁的画面,最适合低龄宝宝和妈妈一起亲子共读。

《婴儿画报》、《嘟嘟熊》等婴儿杂志:这两种杂志,都是低幼读物,对于小宝宝来说,看这些正好,内容也不复杂,而且还包括一些童谣之类的,低龄宝宝读起来不觉枯燥。

《青苹果经典小故事》。这是从米姨妈那儿拿来的,一共有2套,包括小猫钓鱼、三只小猪、拔萝卜、守株待兔、狼来了、猴子捞月、愚公移山、老鼠排第一、曹冲称象、盲人摸象等比较著名的小故事。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卖,其实也比较推荐类似的一套很有名的《小小孩影院》,我没买过,但据很多妈妈推荐都说不错,而且画面质量很好,难得国内出品的品质比较好的故事书。这些书可以当做睡前故事读给孩子听。

1-2岁孩子适用绘本

《噼里啪啦绘本》:这也同样是一套我非常推崇的绘本,和《小熊宝宝绘本》的作者是同一个人,可是画风却有着明显的差别。小熊宝宝属于清新的画风,而噼里啪啦绘本系列则是让人眼前一亮,鲜艳的色彩、鲜明个性的小主角,尤其是这套绘本属于翻翻书,书中设计的一个个小窗口,吸引宝宝打开的同时,也让宝宝对绘本内容产生了兴趣。虽然噼里啪啦绘本的主题和小熊宝宝绘本的主题有一些雷同,比如洗澡、刷牙等,可是内容却是完全不一样。

《幼儿认知双语绘本》。这是韩国的一套绘本,记得还是果果小时候我买给她的,那时候就对这套绘本印象深刻。尤其是其中有一本《10个土豆》,每个小动物挖走了一个土豆,都会把土豆拿来派上用途,比如当做车轮子,当做足球、保龄球、棒球等等,在数数的同时,也可以发挥想象力,10个土豆都可以用来做什么呢?这套书包括了不同的主题:颜色,数数,身体,形状、交通工具等,而且是双语的,英语部分是采用贴贴纸的形式。小米真正看这套书时其实已经3岁了,对她来说是太简单了,可忍不住还是让她补习了一下,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我们两人都喜欢这套书。但是从内容上来看,还是属于1-2岁孩子适用的。

《我爸爸》、《我妈妈》:这两本书是一个系列的,并在一起说。这也是备受推崇的两本书,刚买到手时,有些失望。因为书中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其貌不扬的样子,甚至有些丑化的模样,可是小米就是喜欢。而据很多看过的孩子都喜欢。为什么呢?因为书中描写了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他们能做很多很多事,有时是运动员,有时是魔法师。。。。。。也许,每个孩子心目中的爸爸和妈妈虽然不一样,但都是这样全能的吧!尤其是《我爸爸》这本书,在小米和米爸长达两年分离的日子里,就是靠着这本书,建立起了她心目中的爸爸形象。两年之后相继,小米和爸爸没有一点陌生,这本书算不算有点功劳呢?

《可爱的鼠小弟》。这是一套充满了幽默风格的经典书,可能有的孩子会不喜欢黑白的风格,不过读过内容之后,应该都会喜欢上的。小米直到现在,还总要我给她读这套书。尤其是我当时买的是精装本的系列,不仅贵,而且只有6本。现在市面上有了平装本,而且有12本,非常眼红啊!小米在故事屋里只要看到鼠小弟的书,尤其是她没看过的后6本,肯定会要求我给她读的。

《我是好孩子系列》。包括小脚不是用来踢人的、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话语不是用来伤人的等等。这套书是硬纸板书,画面也比较简单,但是可以比较有效地引导有初初“暴力倾向”的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小手小脚好书总动员:适合0-3岁孩子的精读绘本。比如《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这本书,把手的用处介绍得很详细,比如手可以用来帮我们刷牙、可以帮我们吃东西、可以用来握手打招呼、可以用来写字、画画、可以逗逗小蜘蛛。但就是不可以用来打人,被打的人会很疼的。。。。1岁多的小米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不高兴就想打人,这大概是这个年龄的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之后,只要我一提醒,“小人可以用来打人吗?”小米就会把手给缩回来了。直到现在,小米发脾气时,还会自己套用《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这本书里的一句话----“如果生气的时候,可以喝点水,也可以抱抱爸爸妈妈,感觉就会好多了!”

《彩虹色的花》。小米称之为太阳书,因为封底有一个大大的太阳。这是一本充满了温情和生命轮回的书。也可以当成是色彩启蒙书来给宝宝读。因为内容,因为色彩,让我们都非常喜欢这本书。一直读到现在,还没读厌。好书,也许就是有如此的魅力吧!

《月亮的味道》。充满了童趣的一本书。有一段时间小米天天学着书中的小老鼠,对着月亮“咔嚓咔嚓”。最近又从书架里找了出来,又要重读。同样是一本不受年龄限制的好书。其实关于这样的故事绘本,有很多很多,仅是我给小米买的,就有百来本了,可是有的书读过也就读过,不一定非要拥有。《月亮的味道》和《彩虹色的花》算是其中的代表吧,如果不想给孩子买太多书,买这几本也就够看很久了。

《我爱你,小猴子》。这本书我也做过专门的介绍,喜欢这本书不仅是因为画面绝美,还因为每看一次,都能让自己反思一次,问问自己,是不是又因为所谓的时间忙而打发了小米?这本书,不仅是给孩子看,更是给大人看的。

2-3岁孩子适用的书

《一口袋的吻》。又是一本大爱的书。非常适合准备以及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读。相信看过小米上幼儿园的过程的亲,都会知道这本书对于小米的影响。必备的一本入园前的书啊!

《风到哪里去了》。我似乎对于画面精美的绘本比较偏爱。这本书,内容挺丰富,而且对于孩子来说,有的可能还比较难理解。是一本关于能量守恒的书,但是对于孩子的一些提问,也能很好的回答。比如风吹到哪去了呢?喜欢书中妈妈的那句话----“风到别的地方和树林跳舞去了”。就是冲着这句话,我买下了这本书。我希望,在日后,小米问我“风到哪里去了”时,我也能如此富于想象,用这样美丽的词句,带给她美好的感受。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和《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这是两本出自德国的精选科学图画书。以故事的形式,带领读者参观肚子火车站和牙齿大街,以一种极其有趣的方式使我们了解自己的消化系统和牙齿,从而帮助我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刷牙习惯。每次帮小米刷牙时,小米都会说“我把迪克和哈克赶走啦!”----迪克和哈克,是牙齿大街里的一对兄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蛀虫,它们居然要在牙齿大街开物业公司,如此的构思,真让人觉得太有创意了,也就更有看头了。

《小兔汤姆》。好象至少有两辑。我买了第一辑,6本。同样是以动物为主角,叙说身边的故事,更多的涉及了一些孩子的心理情绪在内。比如小兔汤姆不想去上幼儿园,小兔汤姆走丢了,小兔汤姆生病住院了。两岁多三岁的孩子开始面临生活中的一些小挫折,开始有独立的个性,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情绪问题,读一读小兔汤姆,也许会产生一些共情。这套书,唯一让我觉得有些遗憾的,就是书中的兔子一个个画得太象了,比如《小兔汤姆走丢了》这本里,如果不是靠着衣服辩认,我真分不清汤姆的妈妈是哪一个。小米最喜欢读这一本,以及汤姆的小妹妹这本,对于书中的小妹妹伊娜相当的喜爱,从此看到比她小的小宝宝,就会油然升起一种大姐姐的使命感,而在玩角色扮演游戏时,一律把小宝宝取名叫做“伊娜”。所谓的小宝宝伊娜,基本上就是由我来扮演。

《卡米的故事》,一套6本。很多套书、很多绘本里的主人公,基本都是动物。于是对于以小女孩为形象的绘本,我就特别的喜欢。曾经买了《玛蒂娜的故事》囤着,虽然小米总是试图要读,可是因为内容比较多,却总是又放在了一旁。无意中看到《卡米的故事》,同样是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同样是讲述的生活里的故事,小女孩的小心思,小小的卡米更适合这一阶段的小米来读。这套书虽然6本,但每一本里都有3个故事,挺厚的书,超值,小女生最适合看。特别推荐给家有女宝的妈妈们。现在这套书成了小米晚上的睡前故事。她闭上眼睛休息,我靠在床头读书中的文字给她听。

《斯凯瑞金色童书》系列。如果说《卡米的故事》是推荐给女宝看的,那斯凯瑞金色童书系列,则是推荐给男宝看的。其实这套不分性别,男孩女孩都可以看,但个人感觉,男孩应该会更喜欢些。尤其是看到书中那些各具形状的车子,男孩子们肯定愿意看。小米同学当然是不受限制的,对于这一系列的书,同样爱看,只苦了我。读过这一系列书的妈妈们都知道,书中的内容实在太多,多的甚至有的人会不喜欢,会觉得杂乱。尤其是当你口干舌燥地读完之后,孩子在一旁兴致勃勃地说一句“再读一遍吧”,你就会立即想要口吐白沫。

《东方娃娃》杂志。如果说婴儿画报和嘟嘟熊比较适合低幼儿童,那么《东方娃娃》就比较适合大一些的宝宝了。其实,正儿八经的《东方娃娃》杂志我没买过一本,买的都是它的副刊,比如绘本版,又比如创意美术版。绘本版里最喜欢的就是那一本《我爱你,小猴子》,而创意美术版则主要就是做手工,包括贴纸、折纸等。和小米一起搭建的农场,就是其中一期的内容。

3岁以上的孩子适用的书

这其实有待整理。毕竟小米现在还不到3岁半,她现在涉猎的书范围也大,还不好总结。主要就推荐两种,也代表了小米现在所读的书的两大类别:

《自然科学童话》,一共12册,每册都有3个章节来介绍不同的昆虫或者植物。有故事情节的精致设计、科学知识点的详细介绍、针对性问题的引导提出和准确答案的巧妙提供。比如《美丽蝴蝶的日记》描述了蝴蝶等昆虫的一生成长过程;《叮叮当当的风铃草》解释了风铃草象征“希望”的传说和具有实际“虫子口袋”的作用;《小昆虫的伪装术》则用小鹿交朋友的故事介绍了自然界几种小昆虫伪装的诀窍等等。因为同样属于文字多、画面少的书,我也多半是在小米睡觉时当做睡前故事读给她听。3岁以后,小米读的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科学类的,这也是我最近买书的方向。

《逻辑狗》。我买的是3岁版的。对于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比较大的帮助。曾经把《逻辑狗》和《阶梯数学》等书做过专门比较,还是最中意《逻辑狗》。

以上是关于中文书的一些经典推荐。英文书实在是太多太杂,只能自己淘了。

如何为3-4岁的孩子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


由于书本里蕴含着相当多样化的内容,3~4岁的幼儿大都很喜欢听故事,对书和阅读也充满了好奇心,因此,父母可以抓住此阶段孩子的发展特色,以及自己平时对孩子的观察,为孩子挑选出符合孩子兴趣的好书。只不过,3~4岁孩子在身心发展上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因此,该如何从孩子的发展特征为考量,为他们量身订做最适合的阅读内容呢?

1。故事是孩子感兴趣的,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往往没听完故事就失去耐性;其实导致幼儿缺乏耐心主因有两个:一是故事太冗长、二是故事不够吸引力。根据统计幼儿到四岁时的专注力平均长度才约有七分钟,因此过于冗长的图书内容一定会造成幼儿分心。但是,若能符合孩子的兴趣时,他的专注力就能随之增加。因此可以选择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

2。故事情节是孩子可以理解,与他的生活经验相关

此阶段的幼儿开始进入团体生活,生活经验顿然开展,认知学习的渴望也随之增加,在阅读过程虽然还只是停留在对字面意义的理解,但他们对故事情节的进展,观察可是越来越敏锐了。因此,家长可以尝试提供稍微复杂的故事书给孩子,间接的,也能增进孩子在认知上的进步。只不过,要提醒父母在为孩子挑故事书时,避免书的内容超过孩子的理解程度;同时,故事的结局最好是明确、有条理的,当故事结局是模糊或模稜两可的的图书则较适合年纪稍长的孩子。

3。可以激发孩子想像力的图画书

三岁以后的孩子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想像力也开始起飞;此时充满创意的图画书,最能投其所好了。因此,父母不妨挑选一些幻想类的图画书,引发幼儿想像的空间。

4。可增加社会情绪类图书

随着动作、表达、认知能力的增长,三岁左右的孩子已能展现更多的利他行为。因此,和孩子一起读读社会情绪类的图画书,除了帮他更认识自己的情绪外,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更能敏锐的同理其他小朋友的情绪感受、具备了良好人际互动的技巧。这些让孩子有良好人际的能力,都是可以从阅读经验中得来的。选择与孩子情绪经验有关的图画书,和孩子一起读,这也是帮孩子处理情绪问题的一种方式。

5。可以选择现在流行的书本形式

现在的儿童图书有多种形式,不仅仅有色彩鲜艳的平面设计,还有立体图书、翻翻书、游戏书之类,父母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的书本,与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

6。不要让识字成为阅读的天敌

早期阅读不能和早期识字混为一谈,更不能被早期识字所取代,在强迫孩子大量识字的过程中,一个更隐性,也更可怕的后果是很有可能会因此而抹杀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使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大家都会为孩子挑选绘本吗?


甜鑫有不少书,从去年我开始给她买绘本(大部分是从网上定购)。看到绘本的第一感觉就像是我们小时候看的图画书,所以我立刻就对它们产生了好感。虽然同是图画书只不过我们那时看的图画书,和现在的绘本比起来无论是从装帧上到里面的绘图还有语言的描术都是无法相题并论的。所以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成了我最大的享受!我一边念一边观察着甜鑫的表情:她每次都是微笑着盯住图书看,那个表情好像她也在图书里正和小兔子啊,小象啊对詻、玩儿似的。每每看到孩子单纯天真的小样我都会更加劲的读给她听(不过也有我实在是累的读着读着就睡着了的时候,嘿嘿)。昨晚给她读了《月亮,生日快乐》,今早下楼时她看到天边还挂着一轮月亮,就站在那抬头对着它喊:“月亮,你好!月亮,我上幼儿园去!你等着我,晚上我们再见吧。”然后招招手好像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再见”!我很惊喜——她知道了月亮是在晚上出来的!

虽然给她买了不少绘本,应该有些购书经验了。可是有几本绘本我已经买回来了却一直没给她看,其中有《《鼹鼠和兔子》、《小威向前冲》因为它们的内容涉及了一点点的“性启蒙”。不是说我保守,也知道现在提倡“性普及”,但是关于怎样提倡如何去和孩子讨论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更好的想法,也是因为孩子至今对这个问题从没问起过也没关注过,虽然她在浴室里问过关于我们身体器官的问题,我也给了她简单的回答。但是在孩子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时我想还是不要去提醒她的好,这两本书因为是在网上购的关于佯细的介绍是没有的。所以当我拿到书看到时还很犹豫:给不给她看呢?虽然书里用词也很温婉但它必定是一个提示和引导,所以我把它们放起来了,等到孩子哪天问起如:“我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时再拿出来和她一起探讨吧。如果想为孩子买到好书我想我们家长还是要在这里多多联系互相传达一些购书经验,让大家都能以走捷径的方式为我们的宝宝选到合适他(她)们这个年龄读的书。

0-18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如何为他们立界线


最近读到了一篇教育好文,分享给各位爸爸妈妈,希望在育儿的道路上得到更多经验和感悟。

假如你看了书前的目录就先翻阅这一章,你很可能是当父母的,你很可能正和你的孩子有些界线问题,或者只想事前预防。更可能你早已深陷痛苦而希望借此得到解脱,比如:你的新生儿哭闹不停;你的幼儿在家无法无天;上小学的孩子不守规矩;上初中的孩子行为鲁莽;上高中的孩子爱喝酒。

这些差错都可能因界线问题引起。这里提出一些孩子应该学习也适合他们年龄层的界线训练大纲。我们当父母的需要考虑到孩子发展的需要与能力,避免要求超过孩子所能负荷的,却也不要要求太少,疏于管教。

出生到五个月

在这个阶段,新生儿需要与父母亲或主要照顾他的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孩子需要有归属感、安全感、受欢迎感。在此阶段,设立界限不如给予婴儿稳定感与安全感那么重要。

这里唯一真正的界线是母亲的存在,给予孩子无限安全感。她保护婴儿,抚平他内心的紧张、害怕,或面对冲突的感觉。婴儿独处时,常常会因孤独或缺乏内心的架构(internalstructure)而感到恐慌不已。

好几世纪以来,母亲(包括耶稣的母亲马利亚)都襁褓过她们的婴儿,或用布紧紧把孩子包起来。包裹婴儿,除了可以调节婴儿的体温以外,也使婴儿有安全感——一种外来的界线。婴儿知道他(她)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所以,当婴儿被脱光衣服时,常常会因为失去外面的保护物而惊慌失措。

有些好意的基督徒老师提倡婴儿必须接受“训练”,认为抱、喂婴儿应该有特定的时间。这些方法试着教导婴儿不该随便哭或要求安抚,因为“那表示控制权是在孩子而不是父母”,或因为“那要求都是孩子自私与顺从肉体的表现”。不从孩子身心发展的理论来了解这些观念,对孩子将有很严重破坏性的影响。

一个四个月大的婴儿大声啼哭是她想知道这个世界是否安全。因为她还没学会在四周无人时感到自在,她内心感到恐惧、孤立。

“我晚上不再把她从婴儿床抱起来后,她就不再哭了。”她们会这样说。这或许是真的,可是,哭泣停止也可能是因为婴儿感到沮丧,他放弃希望而退缩了。所盼望的延迟未得,令人心忧。

教导孩子延后对需求的满足应该等到一岁以后,等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安全感建立起来以后。

五到十个月

婴儿从六到十二个月是“孵化期”,他们正在学习“妈咪和我并不是同一个人”。此时,婴儿正在一步步地爬向外面那个又可怕又美妙的世界。虽然婴儿有很强烈的依赖性,但他们开始慢慢地从与母亲的合为一体中挣脱出来。

在这个阶段,父母虽然仍是孩子可以依附的安全锚,为了帮孩子发展健全的界限,需要鼓励孩子尝试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允许孩子在父母亲以外,还能被其他人或事物吸引。让你的家成为一个安全的新大陆,让孩子可以探险。

帮助你的孩子孵育成长时,你还是不可忽略他们与人的感情联系,那是建立他们内心根基所需要的,因为那毕竟是婴儿最主要的工作。我们必须小心满足孩子跟父母良好关系的需要,让他们在感情上有安全感,同时,也允许孩子在自己的父母以外可以放心地往外发展。

可是,在这个转换期,孩子的注意力从母亲的身上转移到外面的大千世界,许多的母亲很难适应。那种失去跟孩子亲密关系的挫伤往往非常剧烈,尤其是在怀孕生子阶段过后。一个负责的母亲会设法使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在成人的世界得到满足与慰藉。她会鼓励孩子的“孵化”,深知她正在装备她的孩子“离开与分离”的能力。

对“不”这个字,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婴儿还没有能力了解或适当的回应。为了避免孩子陷入危险,把他们抱起来并带他们离开危险的地方是最上策。

十到十八个月

在这个“练习”的阶段,你的婴儿不只开始讲话,也开始走路了。世界在她面前展开,充满各种希望与可能性。这个世界是孩子的——她花很多时间想打开它,要跟它玩。她现在已经有情感与认知能力可了解与响应“不”这个字了。

在这个阶段,界线变得更为重要,无论是拥有还是倾听界限。锻炼“不”那部分的肌肉乃当务之急。“不”,使你的孩子发现:他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将产生好的结果,或“不”只会引起别人感情的内缩。父母要学习以喜乐之心接受幼儿的“不”。

同时,你也要小心协助你的孩子了解:宇宙并不是以她为中心的,人生还是有些界限的。随便在门上涂鸦.,任意在教会大吵大闹,都有其后果,只是:你也要注意在指正时,不要浇熄孩子对这个世界所产生的新奇感与兴奋感。

十八到三十六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务:学习必须将自己与人分开和又连接。那个在“练习阶段”中的孩子现已更成熟,发现人生是有界限的,可是,即使是一个分开的个体了,也不表示不能有亲密的关系。在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拥有下列的能力:

1.有能力与别人有感情的联系,却不会因此失去自我,或与人分开的自由。

2.有能力对别人说适当的不,却不会担心失去对方的爱。

3.有能力接受别人向自己说不,并不会因此在感情上退缩。

十八到三十六个月的孩子需要学习独立自主。问题是他不想被父母控制,却又必须依赖父母。聪明的父母会在孩子没失去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下,帮肋她(他)获得独立自主的感觉,接受她(他)当他发现自己不是无所不能时。

在这个阶段,要教一个孩子学习设立界线,你必须能在适当的时候,接受孩子的不,也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坚持自己的不。你可以很容易就打赢你与孩子之间的小争战,可是那种小战役无以数计,结果你会因小失大,错失了大前提——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所以,不要浪费精力在芝麻绿豆小的琐事上,或一直想要控制那些偶发的事件。小心选择重要的战役去赢取胜利。

聪明的父母会在孩子欢乐的时刻与他们同喜乐,但是,对于在练习阶段的孩子,父母也要同样地、持续地守住那些牢固的界限。在这个阶段,孩子可以学习家规和了解触犯家规的后果。下面列的是一个可行的管教程序:

1.第一次犯规。告诉孩子不要在床单上着色。试着用其他方法来满足孩子的需要,比如:给孩子着色本子或空白纸张涂鸦,取代涂床单

2.第二次犯错。向孩子再一次说不,并说明她(他)不听话的后果:要被罚站在墙角一分钟,或是整天不准再拿蜡笔画画

3.第三次犯错。执行孩子犯错后的结果,跟她(他)解释为什么,然后给她(他)几分钟去生气及与父母分开一下。

4.安慰与重归旧好。拥抱与安慰孩子,帮助她(他)与你重新和好。这步骤帮她(他)辨别:做错事的后果与失去父母亲的爱是不同的。让她(他)知道:任何痛苦的后果都不应该伤害到亲子关系。

三岁到五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迈进与性别有关系的发展。每个孩子会认同与他性别相同的父母,小男孩要仿效爹地,小女孩想要跟妈咪一模一样。他们也发展出与同性父母竞争的感觉,想要与异性的父母结婚,而在起过程中打败同性的父母。他们在为长大成人后的性别角色做准备。

此时,父母的界限任务很重要。当母亲的必须温和却很坚定地允许女儿对自己的认同与竞争,也必须好好处理儿子占有欲的问题,让他们知道:“我知道你很想跟妈咪结婚,但妈咪已嫁给爹地了。”做父亲的对儿子和女儿也该如此。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学习跟异性的父母认同,并保有适当的性格。

恐惧儿女性观念初长成的父母,常常会为儿女这些渴望的增强而评断儿女。因为本身的恐惧,他们可能会批评或羞愧自己的孩子,使得孩子压抑渴望或性趣。

另一个极端是,本身的需要没被满足的父母有时会很情绪化,甚至在肉体上引诱异性的孩子。母亲会跟儿子说:“你爹地不了解我,你是唯一可以了解我的人。”这种话会使她的儿子对自己在性方面的角色困惑多年。成熟的父母需要有条界线允许儿女发展他们在性方面的角色,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划分清楚。

六到十一岁

在这个所谓的潜伏期或耕耘期,孩子正准备为即将来临的青春期做最后的冲刺。这是童年时期的最后几年,他们借着学校的功课或游戏来学习如何处理事物,并学习结交同性的朋友,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段期间,孩子忙着上学与结交朋友,而父母也有其特定的界线任务必须完成。父母必须协助孩子建立一些基本的界线:做功课、做家事、做专题个案。孩子需要学习做事情有计划、有始有终,也要学习延后对自己需求的满足感,有目标,以及如何调配自己的时间。

十一岁到十八岁

青春期,是孩子成为大人之前最后的阶段。这阶段牵涉到一些很重要的任务,比如:在性方面的成熟,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处变不惊的自我,事业的野心,与爱的选择。对父母与子女来说,这段时期可以叫人心惊胆跳,却也是刺激让人兴奋的。

此时,“退出父母身份”的程序应该已开始了。你和孩子的关系开始有改变。你不是控制她而是影响她。你给予是她多点自由,也增加她的责任。你必须比较有弹性地重新考量你设下的规矩、界限与后果。

所有这些改变就好像是太空中心火箭发射前的倒数计时,你准备把即将长大成人的孩子送到外面的世界。明智的父母会把孩子即将跨入社会的事情放在心里,反复思考。

他们必须常常挣扎的问题不再是“我要怎样让他们安分一点?”而是,“我要怎样帮他们靠自己过活?”

十几岁的青少年必须尽可能去树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作息、价值观、金钱上的界限。如果他们越出自己的界限,就应该承受现实生活中的后果。如果一个十七岁的孩子还必须让大人以限制看电视或打电话来管教他,等他一年后上大学,一定会有严重的问题发生。那时,学校里的教授、院长、舍监都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设限了;他们处置的方式就是叫他重修、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

加入你家的青少年没有受过界线上的训练,你也许会感到很迷惘,不知该怎么着手才好。不管你家的孩子现今情况如何,从现在就开始吧。如果他们无法对人说不,或不能接受人家对他们说不,请现在就把所有的家规与超越界限以后的结果向他们说清楚。在他们离家前的最后几年尽你全力补救,对他们仍会有帮助的。

如何正确教育0-7岁的孩子


跟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年龄不同的阶段,他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会怎么办呢,那么他这一生,大概会要寻寻觅觅,直到他能够寻满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从0岁一直到4岁,一个孩子需要什么。那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16岁了还需要听吗?那如果这个孩子在0-6岁时他这个部分没有被填满的话,他一生寻寻觅觅的时候,他会出现很多状况和问题。

我只会哭,但要你无条件接纳我

0-3个月,孩子出生,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无条件地接纳。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他的父母亲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会用哭来表达。需要他的父母亲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没有条件地来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个营养: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NO.1inlife。孩子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很不好,可是我很饿,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那么我会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来作这些,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东西。有了本体胺的分泌,母亲会为愿意为孩子提供一切。从身理上,提供乳汁,从心理上,无条件地爱孩子。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是最美的,最完美的。并且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会满足.妈妈心里最大的满足也是这个孩子。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个月内,这个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受到转变,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父亲就要承担起来。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如果孩子在3个月内,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打架,两个人的精力都消耗在争吵里了,没办法照顾孩子。那孩子会去在成长过程中,另外找一个人替代。也就是另外一个重要他人。

从这个人身上希望得到没有条件的接纳。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那么这个孩子一生中都会这样去做,直到他找到那个重要他人为止。到了小学,他会去找小学的老师,到中学,他会去找爱人,会很早谈恋爱。他会希望有人能那样对他,能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就会带着这个期待长大,带着这个期待结婚。

等到结婚,他也会一天到晚一直询问,到底在你生命中我排第几?讲了又讲,问了又问。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坏很糟糕,你还会那样爱我那样对我吗?他会一直不断地去寻找一个答案,这会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问题。成为他的缺失。不能够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有那么多困扰。他不能够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自然地他的身体就会去寻找,去找那个重要的他人。

我要安全感,要爸爸妈妈关系是稳定的

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就是孩子想要分离。想办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本来跟妈妈是相连在一起的,刚出生,经历的是身理上的分离,从母体的分离。从四个月起,他开始走他那条在心理上与母亲或者父亲剪断脐带的另一个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的话,这个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那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这是从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的事情。什么是安全感,就是他的爸爸和妈妈的关系是稳定的。这里面,如果母亲是稳定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根本不用担心,很自然而然地,孩子就会走过这个分离期,很有安全感。

从妈妈这里得到安全感的话,孩子就会分离一点,更有安全感的话,再分离一点。3岁以下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是“我”的,也不知道“我”是谁。也就没有我的经历。这也就是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有3岁前的记忆的原因。

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会分离,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只要我们提供了他心理营养,心理健康,他会一直不断地试验,然后他会一直不断地离开,回来,离开,回来。。。从整个的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这样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这个经过的话,这个孩子与他的妈妈会一直处于共生期。他以为他和妈妈是一个人。以为他和妈妈和爸爸是一体的。

可怕的两岁该怎办?

而这个时候就进入到我们养孩子的一个头痛的时期:可怕的两岁。为什么可怕呢,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正是又想要独立,他又与母亲是一体的。这个时候,他们对母亲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看到妈妈什么时候围绕你你都要反应,然后你真要去帮助他,他又不同意。这个时候,他最常讲的,就是两个字:不要。如果你一定要帮他,他会反对你。这些,都是因为这个孩子正在挣扎着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那么,很多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有很多缺失的,怎么知道会有这个缺失呢。一个你会看到很多小孩子,到了4岁,5岁,6岁,7岁或者10几岁的时候,孩子还会拉住你的衣角,自然而然,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他会抱着家里的柱子不肯出门。因为他不能分离。这些都是因为他在这个阶段,心里营养不够,也就是他的安全感不够,安全感不够他就没有办法分离。

他也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与别人联系。如果他没有,他整个人就会充满恐惧和害怕在里面。而这时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要很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你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孩子那么小,他不需要那么多物质,而是父母亲相互间良好的关系。父母关系好,他自然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害怕,而他不会表达他的害怕时他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

所以当看到我们的孩子行为古怪时,那表示孩子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他自己的情绪。夫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母亲不能太过焦虑。太焦虑的妈妈,对孩子很难放手。

我们常喜欢为孩子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我们常常会让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实际上,这个时候最好的就是,我们坐在一边,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然后来试验他的成长。。等到他跑回来,要妈妈抱抱的时候,抱起来,抱了一下,你会发现,他有安全感了,他又要下来,那你就放他下来。最不好的就是,今天我们心情很好时,就把孩子抱起来,玩,等到很忙的时候,孩子一来就跟他说,不成不成,你去找XXX。这样很不好,孩子会乱。

最好的情形是,不辛苦的。爸爸妈妈不用那么辛苦,孩子也不用辛苦。所以,父母亲,只要坐在那边,能让孩子看到你的脸,就成了。等到他跑过来,让你抱你再抱,他不要抱,就让他去玩,你也别打扰他。他邀请你玩就陪他一起玩。只要这样顺其自然地做,孩子就能很好地走过这个时期。真正从身理上心理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妈妈最大的功能是给孩子安全感

所以我们认为,妈妈最好的功能,就是给孩子安全感。你怎么样给孩子安全感呢?你的情绪的稳定,你的孩子自然就会有安全感。甚至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妈妈的功能要大于爸爸的。因为孩子的分离主要是跟妈妈的分离。但是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常处于焦虑,害怕孩子长大,害怕这害怕那,还会情绪失控。不能让孩子心安。

妈妈没有安全感,那么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所以妈妈要保持心平气和。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孩子就会有安全感。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最重要的,就是坐在一边,但是你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的是什么,当他跑过来有需要,就要满足他,满足了,他自然就会走开。妈妈还要去自我反省,如果妈妈自己有情绪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不能把你的情绪给到孩子。

孩子为什么老是会来烦你呢,那是因为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才会一直想要!其实他不需要很多的,不能说,我喜欢的时候就给她吃这个吃那个乱吃一团,我不高兴的时候,就把他推开到一边去。他要的其实不多,只是想在要你抱的时候,你能抱一抱他!这样的话,孩子逐渐与妈妈进行分离,与父亲分离,一直到完全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而这个时候他就有了一个“我”。

4-5岁孩子最需要的是“肯定”

当他有这个“我”时,那么到了4岁-5岁的时候,他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父亲对孩子的赞美,肯定,认同,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份量是特别重的,如果父亲愿意这么认真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那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

如果爸爸在这个部分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表现出来,孩子就会充满自信,真正的自信来源于他自己内心的。他知道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因为他会认为,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好,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可爱。那么他长大以后,一定是充满了自信。这个孩子会有这样一种自我的信心后,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会明白,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然后能够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去面对他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要请爸爸这样来做。愿意去肯定孩子,去向孩子表达:我很喜欢你,你很bang!在信任级上,父亲的肯定,要比妈妈的肯定比重更大。

父亲与妈妈不同的是,爸爸如果肯定的话,对一个女孩子,她会觉得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做为一个女性她是很好的。对一个男孩子,他会觉得作为一个儿子的男性的部分自己是个很好的男孩儿。在性别的认同上,父亲的作用更大。社会上之所以出现很多男同性恋,很多都是与父亲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导致的结果。让父亲肯定他,zan美他,孩子就会顺利走过这段时期。

6-7岁的孩子需要学习的模范

6-7岁的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告诉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的生活中的问题,他需要学习,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如果孩子能够有这些的话:第一他需要人没有条件地接纳他,让他认为他是最重要的。接下来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够独立,然后需要肯定赞美认同,到了七岁前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是心理营养最重要的。当然他再长大,他能够选择,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但是在心理上,他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到七岁之前。

如果这个孩子给足了他七岁之前的心理营养,他自然就会有生命力去学习,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没有,有缺失,他就不能够有成人目标。他就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让人家去肯定他,让人家去称赞他。他不能在他那个年龄发挥一个人的很好的生命力。

这个心理营养,能早开始最好。如果没有,也不存在晚不晚的问题,什么时候你意识到你发现了,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发现苗头,就从现在开始做。如果存在缺失的话,先要处理的,一定是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妈妈爸爸与孩子的关系。然后给他肯定,告诉他,他很重要。愿意听他说话,出现需求的时候,要满足他。

孩子一开始的心理营养必须由那个重要他人给的。这个重要他人,第一是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阿姨。但是,后面两种,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来决定。至于为什么一个孩子会选爸爸妈妈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没有理由,就象人们找对象谈恋爱一样。而如果父母不当这个重要他人。而孩子又不选其他的话,这个孩子就一定会有心理缺失。

如何培养0-3岁孩子的阅读习惯


早在还没有生孩子之前,我就问过我先生一个问题:“要是孩子出生了,你会送什么礼物给ta?”我先生是一个比较注重教育的人,他回答说:“书架吧!”问他为什么,他说“书架可以用很久,起码小学之前都不用换。”当然,他的回答是开玩笑的,但是也有其中的道理。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方面,我们一早就达成共识,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或者说,不要带着任何强迫的思维,我们希望阅读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好,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点,但是再早都不会错,再晚都不会迟。因此,只要你开始有这个想法了,随时都可以开始。

朵朵接触书本可以说是从2个月开始的,但1岁之前主要是听书,自主开始看书我记得大约是从一岁左右开始的,到现在我们一起读过的书我没仔细算过,但她现在有每天看书的习惯。

那么对于0-3岁的孩子,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呢?

一、0-6个月:听书为主

此时的孩子完全拿不动一本书,你只能在她耳边读一些韵律丰富多变、句子优美的童书。且在孩子3个月前,经常读着读着,孩子就一口奶喷出来。或者当你还在用夸张的语句念着书,逗她开心的时候,她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犯困了,打几个呵欠就睡着了。

但不要因此就气馁,这个时候给孩子读书,或许你看不到任何的效果(即使有效果,你也看不见),但是对大人来说,可以养成自己陪孩子读书的习惯。

二、6-12个月:书本是玩具

一眨眼,孩子6个月大了,这时候她已经会自己抓着东西玩了,开始对颜色丰富、图画精美的书本感兴趣了。

一开始她会很有兴趣地拿起来、仔细看、用手摸、甚至是咬,但是当她翻厌了,就扔一边,再也不想碰。而且,当她发现自己的小手开始变灵活的时候,开始喜欢撕书。“滋”一声,书本的封面就没有了。撕完以后,还对你甜甜地一笑……所以此时你怎么办?

策略:

此时的书本在孩子的眼里和一般的玩具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可以混个脸熟,孩子会喜欢玩具,一样会喜欢书。看到孩子有撕书行为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两个办法:

1、把纸质书本暂时收起来,买几本布书、纸板书给她,撕了几次撕不动,她就没有了撕书的动力了。

2、如果孩子要撕纸质的书本,马上抓住她的手,温和但坚定地告诉她:“不能撕书!书本是拿来看的,不是拿来撕的。” 终于在强化了N次之后,孩子拿着书不再撕了。

三、12个月-2岁:从分心到专注

大约一岁左右,孩子开始知道书本是不能撕的了,但这个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让她从客厅走回房间短短的几步路,中间都可能会被别的事情吸引,看书的过程中分心再也正常不过了。

策略:

不要把孩子强抱在怀里看书,这样反而会让孩子讨厌看书。可以把书本放在她拿得到的地方,这样她想起的时候,就会拿着来翻了。

每天选一个固定的时间,自己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看起来,看到有趣的地方,惊奇地说“哇!小猪会自己穿裤子了!真棒!”这时候,孩子一般会很感兴趣地跑过来,想看看小猪穿裤子的样子。孩子逐渐就被书本的内容吸引了,会主动钻进我的怀里,让我陪她看书。

慢慢地,孩子从一开始的30秒到1分钟、2分钟,专注于书本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四、2岁以后:我有我的喜好了,你不能干涉

2岁以后,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喜好,看到不喜欢的书本,她会不愿意看。而且她喜欢或讨厌一本书本的原因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

例如,她非常喜欢《三只小猪》,是因为封面的其中一只小猪的衣服和小表哥的很像,连续几个晚上都要看。她不喜欢看《月亮,晚上好》,是因为觉得插图中月亮的脸太大了,有点吓人。

策略:

当孩子对图书开始有自己的喜好了,这时候要听听孩子的声音,喜欢的才看,不喜欢的可以放一边,等她感兴趣了再看。另外,这时候可以多陪孩子逛图书馆或者书店,让孩子随心翻阅,看到喜欢的再买下来,避免买回来了才被打入冷宫。

另外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氛围非常重要

想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氛围非常重要,可以说1岁前陪孩子读书,其实只是在为培养她的这个习惯铺路。如果孩子读书的时候,家人在旁边看电视,嘻嘻哈哈,想必孩子一定会放下书本,加入到看电视的退队伍。

2、书本不要一次买太多

书本一下买太多,孩子会不知道看哪本好,最后的结果可能是都不好好看了,每一本都是走马观花。最好是孩子读完一本,要求看下一本的时候再买。至于一下子买太多新书,孩子会觉得书本是很容易得到的东西,可能就不会那么重视和珍惜了。

3、读书不要有很强的功利性

陪孩子读书,或者让孩子读书,不要抱着太功利的心,一定要孩子认识多少字,能流利地说出自己学到了什么。陪读更多是亲子活动,只要孩子和家长享受这个过程即可,不要像做功课一样,这样只会让孩子讨厌读书。如果孩子体会到了读书的趣味性,会缠着你陪读,你想脱身都没办法。

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孩子还小,让他独立看书也很不现实。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无论多忙,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陪娃一起看书,既是美好的亲子时光,也从小培养了娃爱看书的习惯。

推荐|13本圣诞节绘本,适合2-12岁的孩子


圣诞节打算如何和孩子一起度过?装扮圣诞树、准备礼物...如果能在静谧、温馨的环境下一起读一本绘本,岂不是一件更有意义,更难忘的回忆吗?

1.梅西的圣诞夜

适合年龄:3-7岁

这本绘本并不是简单的介绍圣诞节里吃的喝的玩的,而是讲到了朋友们之间互相帮助和分享的事情,让孩子能够像可爱、色彩缤纷的Maisy一样,不管面临什么可怕的考验,永远用最快乐的心来面对。

2.奇普的圣诞夜

适读年龄:4-9岁

格林威大奖得主力作代表作,风靡全球的动画人物,畅销8000万册,曾获斯马尔蒂斯儿童读物奖、诺丁汉童书奖、英国电影电视学院最佳儿童动画片奖。

作者把孩子的想法与行为,轻巧又自然的融入到故事里,形成小狗奇普系列独特而温和的趣味。

3.小熊Bizzy:圣诞好帮手

适读年龄:2-6岁

整本书采用抽拉、旋转的设计方式,让孩子按照书本上的指示操作,来完成故事中的情节。图文匹配,让绘本的页面呈现动态的画面。有韵律的语句,如Bizzy Bear, Bizzy Bear, lots to do! Bizzy Bear, Bizzy Bear, hammer and glue! 等等,让孩子忍不住边读边动手操作。

4.小姜饼人

适读年龄:5-12岁

姜饼人(The Gingerbread Man)在西方是家喻户晓的童话形象,也是“圣诞节”必备的餐桌美食之一。整个故事里,姜饼小人一直在唱一句话“Run, run, as fast as you can. You can’t catch me, I’m the gingerbread man.” 所以“姜饼人”被用来形容那种单纯又勇往直前的人。可是这本绘本中,小姜饼人的结局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5.圣诞诗歌

这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圣诞节诗歌集合。圣诞节的魅力充满了页面,包含有深受喜爱的经典诗句和活泼的当代诗。有 Anna Luraschi进行插图,包含William Wordsworth, Christina Rossetti,Alfred Tennyson, Thomas Hardy,Charles Causley,Gerald Manley Hopkins, Benjamin Zephaniah and John Hegley等的诗歌。

6.圣诞故事

适合年龄:3 and up

本书用200 字左右的简单故事让孩子明白耶稣降生的故事。通过耶稣的降生, 牧羊的人和聪明的人的旅程,用最传统的形式来表现圣诞节的故事。充满活力的插图搭配经典文本, 将圣经故事中耶稣的诞生和今天的圣诞庆祝活动之间联系起来,这本书是对2-5 岁的孩子关于圣诞假期最好的介绍。

7.雪人的圣诞节

适合年龄:4 and up

纽约时报畅销书,在下雪的夜晚对对《雪人的圣诞节Snowmen At Christmas》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8.动物们的圣诞平安夜

适合年龄:3 - 7 岁

在圣诞前夜,谷仓里的所有人离开后,动物们开始小声的回忆起以前的圣诞节.......这是一本甜美押韵的圣诞节故事书,一群动物叙述了耶稣出生发生的故事和一些他们的祖先的事情,同时也这是一本数数书。

9.圣诞树

适合年龄:3 - 6岁

这是十分富有想象力的一本书: 如果你是一棵圣诞树,你想成为一棵怎样的树呢?巨大的圣诞树还是小巧的圣诞树?城市的圣诞树还是乡村的圣诞树?是一棵非常有特色的圣诞树,还是一棵生机勃勃的树……快问问孩子TA想成为一颗怎样的圣诞树吧!

10.圣诞节汽车

适合年龄:3 - 6岁

汽车总动员中 Radiator Springs 的朋友们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准备过圣诞节了!麦坤、莎莉、板牙、卡布、奇诺、辉哥、警长..... 都是孩子们熟悉的角色!一起铲雪,做圣诞树,买礼物,好玩极了!喜欢车的小朋友们一定不能错过的圣诞节书籍!

11.小熊熬夜过圣诞

适合年龄:3 - 8 岁

圣诞节前一天,怕冷的小熊依偎在地上睡得很香,并且伴随着鼾声......"然而,小熊的朋友们为了让小熊也能过上一个快乐的圣诞节,都决心要让小熊为了圣诞礼物别保持清醒!所以他们摇醒小熊,要他帮助他们找到一棵圣诞树,烤蛋糕、 挂长统袜,和唱圣诞歌。虽然这一晚,小熊熬夜了,但却在派对发现“给予”是最好的圣诞礼物!本书是给小熊和他的朋友带给年轻读者的迷人的圣诞节节日故事。

12.我为什么喜欢圣诞节

适合年龄:4 - 8 岁

感恩节后的某一天, 克莱顿和戴斯蒙德感觉到空气中的寒意。凉爽的天气使他们想到圣诞节......圣诞节使他们想到圣诞树! 谁会发现最大的一棵圣诞树呢?在这个让人心爱的畅销系列的最新文章中,城里老鼠克莱顿和乡下老鼠德斯蒙德 ,一起把圣诞节的精神带给大家。

13.我爱圣诞节

适合年龄:4 - 10 岁

小朋友们总能从《我爱圣诞节》找到自己的影子, 令小朋友们倍感亲切。这还是一套中英双语绘本。这种设计不仅仅保留了原书生动的设计感, 而且,还能让小朋友在感受生活的快乐气息的同时,进行简单的语言学习。

为2-15岁中国孩子提供全英文、全学科、全场景的国际学校同步课程。

魔力童英语,孩子英语学习好语伴,下载读更多精彩绘本。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父母最强攻略:如何为0—6岁的孩子挑选绘本?》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故事6岁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适合0-3岁孩子的精读绘本 导读:博友问我能不能根据小米的读书情况,根据年龄段选取一些经典的绘本列出来,以便按单购买。主要是因为看小米的那些书单,看得眼花缭乱,不可能全买,而自己选择吧,又担心孩子不喜欢。很理解这种心情,在刚给小...
    2021-09-16 阅读全文
  • 如何为3-4岁的孩子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 由于书本里蕴含着相当多样化的内容,3~4岁的幼儿大都很喜欢听故事,对书和阅读也充满了好奇心,因此,父母可以抓住此阶段孩子的发展特色,以及自己平时对孩子的观察,为孩子挑选出符合孩子兴趣的好书。只不过,3...
    2022-02-23 阅读全文
  • 大家都会为孩子挑选绘本吗? 甜鑫有不少书,从去年我开始给她买绘本(大部分是从网上定购)。看到绘本的第一感觉就像是我们小时候看的图画书,所以我立刻就对它们产生了好感。虽然同是图画书只不过我们那时看的图画书,和现在的绘本比起来无论是...
    2020-07-28 阅读全文
  • 父母如何为孩子选择图书 1、选择与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有关的书 如表现自已周围的人、物体、环境、生活里的各种活动的书,孩子在书里能看见,在生活中能有所体验的事,容易更深刻的印象。 2、选插图线条清晰的书,避免背景的干扰 因为孩...
    2021-12-20 阅读全文
  • 0-18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如何为他们立界线 最近读到了一篇教育好文,分享给各位爸爸妈妈,希望在育儿的道路上得到更多经验和感悟。 假如你看了书前的目录就先翻阅这一章,你很可能是当父母的,你很可能正和你的孩子有些界线问题,或者只想事前预防。更可能你...
    2021-02-01 阅读全文

导读:博友问我能不能根据小米的读书情况,根据年龄段选取一些经典的绘本列出来,以便按单购买。主要是因为看小米的那些书单,看得眼花缭乱,不可能全买,而自己选择吧,又担心孩子不喜欢。很理解这种心情,在刚给小...

2021-09-16 阅读全文

由于书本里蕴含着相当多样化的内容,3~4岁的幼儿大都很喜欢听故事,对书和阅读也充满了好奇心,因此,父母可以抓住此阶段孩子的发展特色,以及自己平时对孩子的观察,为孩子挑选出符合孩子兴趣的好书。只不过,3...

2022-02-23 阅读全文

甜鑫有不少书,从去年我开始给她买绘本(大部分是从网上定购)。看到绘本的第一感觉就像是我们小时候看的图画书,所以我立刻就对它们产生了好感。虽然同是图画书只不过我们那时看的图画书,和现在的绘本比起来无论是...

2020-07-28 阅读全文

1、选择与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有关的书 如表现自已周围的人、物体、环境、生活里的各种活动的书,孩子在书里能看见,在生活中能有所体验的事,容易更深刻的印象。 2、选插图线条清晰的书,避免背景的干扰 因为孩...

2021-12-20 阅读全文

最近读到了一篇教育好文,分享给各位爸爸妈妈,希望在育儿的道路上得到更多经验和感悟。 假如你看了书前的目录就先翻阅这一章,你很可能是当父母的,你很可能正和你的孩子有些界线问题,或者只想事前预防。更可能你...

2021-02-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