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0-09-29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育儿观念: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教育”,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旗龙是我们班上比较听老师话的小男生,平时也喜欢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近因为家里有事,跟着爷爷回老家待了一段时间。等再次回到幼儿园时,我发现旗龙变了,变得不再听话了,坐的时间也没有那么长了,还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吃手指、跷二郎腿以及午饭过后不出去散步而是躲在厕所和其他小朋友打闹,当时说了管事,可一会就又恢复原。

为了让旗龙变回以前的乖宝宝,我找到了他的妈妈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回老家的这段时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少了很多约束,爷爷又很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才养成了现在这些坏习惯。家长听后也很着急,询问老师现在该怎么办?通过商量,我们采取了家园共育的教育方式。

在家里,父母找爷爷交谈,让爷爷认识到这样放任下去对孩子成长的危害,然后统一战线,严格要求,做得好有奖励,做的不好则批评,再者父母不再包办所有,让孩子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幼儿园老师则在他的周围安排几个常规习惯好的幼儿,带动旗龙向好的方向发展,平时活动课上老师多关注他,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指出来,帮助他一起改正。YJs21.cOm

经过大家一段时间的努力,旗龙又变回以前的样子了。而且变得更加懂事了。家长也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也深刻认识到孩子的教育无小事,孩子成长路上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重视孩子们的精神奖励


育儿观念:重视孩子们的精神奖励

一、案例背景

现在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成长,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于是物质鼓励成为家长常用的一种激励孩子的手段,比如家长向孩子许诺:如果你这次考试能考前十名,就可以带你去旅游,或者买游戏机……这种方法还真奏效,孩子为了那份诱惑力,不惜一切地努力争取,最终很好地完成了家长的目标任务,满足了家长的期望。逐渐地,物质鼓励成为家长激励孩子乐此不疲使用的方法。然而,在家长许诺过程中,孩子唯利是图的价值观也慢慢滋生起来,物质鼓励成了家长和孩子的一种交易,成为家长讨好孩子的一种贿赂,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一把枷锁。下面,我就家庭教育,浅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

二、教育过程

孩子从姥姥家回来,总是夸夸其谈,说姥爷姥姥是如何如何地好,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过着皇帝般的生活。姥爷姥姥疼外甥是天经地义的,有时溺爱孩子是难免的,疼孩子没有错,这可以理解,不能怪罪他们。但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这样完全依着孩子,这样溺爱孩子不行。妻子多次和孩子他姥爷姥姥说起:不能娇生惯养孩子,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应该让孩子通过劳动获得,并在劳动中逐步培养孩子热好劳动的好习惯,不能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毛病。同时,让孩子懂得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劳动成果。他们二老也说以后注意,不再这样了。接下来,姥爷姥姥不随意给儿子东西了。随之变化的是,为了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劳动成果,好好地表现,他们采取物质鼓励的方式。比如:这次考试考好了,假期可以去旅游;自己洗衣服,可以奖励买玩具;帮忙做一件好事(洗刷餐具,做饭,扫地等家务活),可以买自己愿意吃的好东西……这种方法很管用,马上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孩子比以前更听话了,玩具也不乱扔了,也讲卫生了,也不贪睡恋床了,也变得勤快了很多……

然而回到家中,我的命令不好使了,吩咐做点家务时,他总是和我讲条件,讨价还价,一肚子不愿意,埋怨我说:“在姥姥家,干了活能得到报酬,而在咱家,就是甘尽义务,一点好处都没有,真小气!”我倒成了小气鬼。现在不教育不行了,他有点太物质了,利欲熏心会毁了他。而且这种势头愈演愈强,欲望越来越大。他姥姥有时打电话也说:“嘉(孩子的小名)总是要这要那的,有时还狮子大开口,说要遥控飞机、电动小汽车等,俺快了供应不起他了。”

我决定要改正他这一毛病,说做就做。在周末,我吩咐他打扫卫生,他又咕嘟着嘴极不情愿,干完了,屁颠屁颠地跑到我跟前说:“爸爸,任务完成了,我要到商店买好东西……以前姥姥总是给我买好东西!”在他吞吞的话语中,我知道他想物质奖励。正好抓住这次机会,我劝导他说:“爸爸妈妈在家干活,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给报酬了吗?”他却反驳道:“我是小孩,你们是大人。”我趁热打铁继续劝说他:“爸爸妈妈小时候在家干活的时候,也没得到报酬,不也干得好好的吗?现在爸爸妈妈大了,在家干得是沉活累活脏活,也没有抱怨什么。你年龄小,干点轻快活是可以的。老师不是说在家要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吗,这才是好孩子的表现。”

要想改掉孩子身上的这个毛病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常生活中,我慢慢地淡化物质鼓励,取而代之的是精神鼓励。当孩子家庭作业写得认真了,就画一个五角星或写上一个一百分作为鼓励,让孩子继续努力,写出更好的作业;当孩子能自觉地干家务活了,或者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了,就要开家庭会隆重表扬一下,让孩子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孩子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表现好了,总是不忘竖竖大拇指表示赞赏,总是不吝惜一个拥抱,或者一句赞美,让孩子体会到被肯定的感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我春风化雨般的说教下,在日积月累地精神鼓励下,他改掉了动不动要物质鼓励的毛病,随之一些良好的习惯也慢慢培养起来。

三、案例分析

在调动孩子积极性上,父母适当地给孩子一些物质鼓励,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孩子无论做什么,家长都给予一定的物质作为奖励,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物质鼓励的奴隶。于是,物质鼓励就演变成孩子做事的动力,只要做事就要图好处,没有物质奖励不做事,物质鼓励成了一种交易,成了干与不干的筹码。物质的刺激作用确实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但它的作用是一时的,短暂的,不能长时间地支配孩子的行为。毕竟孩子对物质的激励性是有限的,当孩子一旦得到它,努力的欲望就会自然减小或消失,需要新的和更大的物质刺激才能再次激起他努力的愿望。从长远来看,这种物质上的鼓励,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的形成。

心理学家雷珀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挑出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许诺“画得好就给奖赏”,另一组只告知“想看看你们的画”。结果三个星期后,前组的孩子们大多不情愿主动去绘画,兴趣明显地降低了。而后组的孩子们却一如既往地积极绘画。这个实验告诫我们,物质鼓励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它会使人只对其奖赏感兴趣,而对事情(活动)本身失去兴趣。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一味的无原则的物质鼓励是一种潜意识的错误引导,往往会使孩子滋生为物质而物质的唯利是图的思想,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四、案例反思

家长激励孩子方面,应该多用精神鼓励,丢开物质鼓励侧重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和价值,及时地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这比物质鼓励更重要。父母的一个亲吻、一个笑脸、一个拥抱、一句肯定、一声赞扬,这些都是给孩子最好的奖赏和鼓励。巧用名人效应也是一种良好的激励措施,如名人的成长经历、励志故事、励志名言等。名人的榜样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它能激发孩子无限的情趣和不断进取的斗志,进而帮助孩子树立更高的行为目标。在家庭教育中,行之有效的精神鼓励一旦被植入孩子的心中,就会生根发芽,一直潜意识地强有力地激励着孩子,甚至影响其终生。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孩子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观念。

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过渡期。伟大的人民教肓思想家陶行知

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言之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重视。很多家长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学习上生活上对子女关怀备至,将良好行为的培养却置之一边不顾,对孩子听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让他多学点东西,其它方面无所谓。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教肓的效果,而且也间接折射到孩子的心灵中,变成孩子的观念。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抓学习的同时,也别忘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1、在实践中锻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形成来自实践,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幼儿良好行为形成的关键。由于观念、情感上的原因,有些父母对四五岁(甚至更大)的孩子仍采用婴儿期的教育方法。比如父母给学龄儿童穿衣,洗脸,喂饭,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权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越加顽固。长此下去,将会造成儿童的懒怠,骄横甚至无能。良好行为习惯又谈何实现。

2、培养应该持之以恒。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思想上比较重视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但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教导孩子,这与要求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试着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人际、同伴、集体中,学会独立饮食、睡眠、盥洗、人际交往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练习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这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讲明道理。讲道理是提高认识的一种方法。幼儿时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生硬的教训、批评可能会令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闹僵。这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在与孩子的谈话过程中注意不要用否定的口吻,如“不准”“不许”,要多从正面引导,对他的不良行为避免批评引导,而应该直接告诉他:你应该……比如家长在发现孩子抢别人玩具时,应该告诉他抢别人玩具是不对的,如果想玩可以向别人借,或者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让他明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争抢吵闹是不对的道理。作为孩子自身来讲,道理听多了,良好的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在心中就有了定位。

4、适当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所以家长对孩子要以积极鼓励表扬为主,消极批评只会使孩子灰心丧气。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三岁以下的孩子就要多鼓励表扬。例如:妈妈看见孩子摔跤了,不要急着把他扶起来,可以马上说:“宝宝真勇敢,跌倒了会自己爬起来,也不哭。”本来孩子也许会哭,可听了妈妈对他的鼓励,也许会自己从地上爬起来,也不会哭鼻子了。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对成人的评价很敏感,有强烈要求被表扬的愿望,这就要求家长的表扬鼓励要适当,不能给孩子乱戴“高帽子”,让孩子对其行为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这样,逐渐他就会认为表扬是应该的,不表扬就什么也不肯干,甚至会发生为了表扬而养成做假或讨好的行为。表扬主要应该表扬孩子所做的努力,比如改正缺点,克服困难等。对孩子的表扬要具体说出好在哪里,让他有所遵循和发扬,适当的表扬促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5、非语言信息的影响。孩子起初都是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由于非语言信息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形象性,所以父母自身行为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父母对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如:讲究卫生、举止文明等,同时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积极强化的作用,孩子在效仿父母的良好习惯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所谓“身教重于言教”,道理正在于此。

对于孩子某些不良行为,家长可通过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语言刺激,来减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为的频率,比如:目光注视(以冷峻的目光较长时间的注视孩子)、距离控制(逼近或远离孩子)、轻微的惩罚(拿走孩子喜爱的物品),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内疚和羞愧,从而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

三、注意环境的作用。

在孩子生活的早期阶段,固有认识和行为习惯比较少,因此要培养孩子建立新的、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就比较容易。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许多资料都表明: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或多或少受到成人、伙伴的不良行为的影响。孟母择邻而居,历代被传为教子佳话。

其次,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学习的直接范例,有效地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育儿观念:家长不急,孩子不躁


育儿观念:家长不急,孩子不躁

我家智智今年五周岁半,大班人士。和很多在教育路上“跋涉”的家长一样,身为妈妈的我并没有真正准备好,只是被动地跟着孩子一路踉跄前行。

凡是有点求知欲望的父母,大都时不时购置点教育用书瞅瞅,闲时教育论坛泡泡,理论都晓得一点,但转身想套用自家娃身上,却是一个头两个大,所有的理论似乎并没有用武之地。当面对孩子一系列“不可理喻”的行为,家长终于按捺不住,“这个应该这样……”“你怎么还不会……”于是,焦虑情绪开始在大人孩子之间传递漫延,全家搞得一团糟。

其实,好多事情换一种思维,往往会变简单。我们只需从容一些,放平心态,尝试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慢慢等他长大,许多事情就会容易许多。只要家长不急,孩子也就不会那么躁。

比如,爸爸见家里乱七八糟,要求儿子把玩具收拾一下,他要拖地,儿子不予理采。爸爸再三要求,儿子依然我行我素。爸爸很生气,声称再不陪他玩了,并赌气说不用他收拾了,一人把玩具全部归置好。

妈妈从厨房出来看到的景象是:爸爸嘴里抱怨着一边收拾玩具一边拖地,儿子在一傍玩钓鱼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对爸爸的斥责充耳不闻。妈妈问了下经过,要求儿子道歉并帮忙。儿子和爸爸说对不起,但爸爸还在生气,说不用。儿子立马和妈妈说,“他说不用。”便又继续玩了。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也会生气。但现在,妈妈尽量试着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角度一换,立马觉得爸爸也有不妥之处了:

1、不应该只是命令式的语气跟孩子讲话,应该和他对视着征求意见,问他是否可以帮忙收拾卫生;

2、赌气说的话意思是反的,但因为孩子之前没有类似经历,所以体会不到爸爸愤怒的情绪。他听到爸爸不用他收拾了,便认定这是爸爸的真实意思表示,觉得自己可以继续玩耍。

晚上睡觉前,妈妈端来了洗脚水,让儿子自己洗脚。后来,儿子把水全部弄到地板上了,汪洋一片。换作以前,妈妈会大发雷霆。可现在妈妈觉得应该管理好情绪,先解决问题,再调查原因。于是,先拿来了一个拖把拖水,并要求儿子再去拿一个来帮忙。儿子连忙去拿了另一个拖把过来,并卖力干着。儿子见妈妈把吸了水拖把通过把手挤干,也学习着挤,可因为力气太小,不成功。又拖了一阵,儿子尝试去卫生间挤水。一阵努力后,回来告诉我,“哎,妈妈,我知道怎么弄了。我把拖把放在马桶上面(找了个固定点卡住,就可以解放出双手),然后(两只手)再一挤就行了……”事后,又兴奋的告诉妈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这是个吸水拖把!”

过后,心平气和的问儿子,为什么要把水全弄到地上。儿子说,“不是,妈妈,我想让凉水上一边,热水上一边,这不这面(中间)就是温温水了么……”问他,“你试验成功了?”答:“没有!”

如果当时控制不了情绪,发了火,孩子不会发现“吸水拖把”,不会知道如何自己就可以把拖把中的水挤出来,妈妈恐怕也没机会知道孩其实是在试验在一个盆中是否可以把热水、凉水分开。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倔强的孩子?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倔强的孩子?

现在很多小学生由于缺乏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容易冲动,经常会为一些小事发脾气,比如有同学碰翻了他的铅笔盒,同学们不愿意按照他的建议玩游戏,或是被老师批评了,都有可能引起某些孩子大发脾气。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教育倔强的孩子的相关内容。

如何教育倔强的孩子

尊重孩子,让他自己做主、有些孩子倔强是因为他们坚持自己的主张和想法,比如要求自己决定衣物、用品的款式,自己选择去哪儿玩或学不学琴。这是孩子有主见的表现,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人意志。父母在这样的事情上,应以尊重孩子的想法为主,提建议为辅,让孩子自己做主。如果父母担心孩子太小而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可给孩子一两次机会,让他体验选择的结果,这对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和承受能力都是有裨益的。

避免情绪失控有些孩子的倔强来自父母的“遗传”。一些家长自身脾气就很暴躁,孩子倔强,父母更加光火。由于父母本身脾气暴躁而引起孩子倔强任性的,父母首先要反省自身,对孩子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允许孩子犯错误和自作一些主张。对不听话的孩子非打即骂,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要么失去自信、过于懦弱,要么过于倔强和叛逆。

如何教育倔强的孩子

转移注意力,化解情绪。有时候,在孩子的牛脾气将要发作的时候,父母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化解。例如,下雨了,不方便出门,可孩子想去儿童乐园玩。父母可先开解他:“下雨了,儿童乐园里一定到处都是水,一个小朋友也没有,一点也不好玩。”如果孩子依旧闹着要出去,情绪有些烦躁不安了,父母可试着用他感兴趣的活动吸引他,转移他的注意力。孩子是“健忘”的,很快就会忘记自己刚刚的情绪。

怎么教育倔强的孩子

家长们要学会冷静

当儿童性格倔强的时候,家长们应该做的首先是要平息自己的情绪,头脑冷静地处理问题。而不是将孩子当成对手,大吵大闹或者是简单粗暴的打一顿。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他会用自己稚嫩的思维试着理解这个世界时,因此,家长们应该冷静下来,和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尝试去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

鼓励和支持孩子正确的想法

面对孩子的倔强任性行为,家长们不能够只表达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要让孩子有表达和解释的机会,让他说清楚坚持这件事的理由,这样可以防止家长冤枉孩子。如果他对这一表面很无理的要求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家长们不仅要尊重他们的意见,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帮助他们满足需求。

家长们要学会恩威并用

如果孩子老是无理取闹,而且喜欢用哭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家长们要学会恩威并用。如当孩子哭闹的时侯家长可在一旁悄悄观察,不予理睬,孩子看到自己这样并未引起重视,时间久了就会放弃这种表达方式。

在幼儿园中,不乏个性倔强的幼儿,这些独生子女们家里人爱着、护着、宠着,凡事千依百顺,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我要怎样就怎样”的行为特点。这类孩子的特征尤为明显,这些幼儿思维的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

这种自我中心不仅表现在儿童的言语中、表示中、逻辑中,更重要的在儿童的外部行为中也比比皆是。孩子虽小,但都有个性,也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对待个性倔强的幼儿,作为教师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要选择恰当的激励方式引导幼儿去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

冷处理就是当幼儿不良个性发生时,将他置于一边,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个性就可能消退。由于其家庭背景的特殊,使他形成了个性倔强的性格。在一次区角活动中,由于他选择的区角人已经满了,我希望他去别的区角玩,过一会儿再回来,他执意不去,无论老师讲什么道理,他都听不进去,还不停地哭闹着。

出现这种状况时,就选择采取冷处理,不去理睬他,然后捕捉幼儿的兴趣及爱好,过了一会儿拿出他喜欢玩的玩具,让小伙伴们一起来,让他只能眼看着,不能玩。然后告诉他不让玩的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直到他主动认错,让他讲出错在那里,之后给予表扬、鼓励,让他懂得倔强是达不到目的的,并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孩子脾气大又倔强怎么办

和孩子成为朋友。要和自己的孩子成为好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们必需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其实了解一个人的心理也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难。毕竟我们都经历过这些阶段。除了回想自己在那个时候的所做所为之外,还应该仔细的观察和聆听现在孩子们一言一行。

做到所谓知己知彼。迎合孩子们的习性和他们进行交往。应注意的是同他们谈话的声音应该保持柔和。声音过大会使他们产生畏惧感,因此也就阻碍了与他们的交流。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让他们崇拜而不是屈服。当你的能力在孩子们的眼中变的无所不能时,你就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了。

第一,你要能够回答孩子们提出的任何问题。无论回答的对与否,都必须让他们认为有道理。第二,能够做他们做不到的事情。第三,能够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一旦你这个朋友在他们的心目中成了崇拜的偶像。

那么你说什么他们都会很高兴的接受。不会去判断是对还是错。孩子们之所以能听老师的话,那是因为在他们眼中,老师就是无所不能的人,是他们的崇拜偶像。所以只要是老师说的话,他们都会认为是对的。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很多家长来电,说家有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抱怨多多。例如无法沟通、叛逆、不听话、也不知道一天都在想什么等等。确实,我处接到的大量青少年案例中,青春期叛逆占相当大的一部分。

有位家长来信说:孩子刚上初二,也不知怎么就变成这样了,每天都喜欢呆在家里不出门,要么上网聊天玩游戏,要么就是看电视。和他说话吧,也爱理不理的,什么都不和我们说。我们可急死了,也很愁。不知该和孩子交流,也不知怎样来教育他。

恩诺教育首席心理专家周建林老师分析:

像上述案例中说到的孩子是青春期很典型的表现:沟通困难、与家里人矛盾重重、逆反心理滋生,他们基本上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人际关系紧张。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都有着深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学生看得很紧,除了学习似乎其他并没有多么重要。而同学之间也或多或少都只限于学业分数的竞争关系。与老师家长关系紧张、同学相处不融洽,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第二,逆反心理严重。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希望能得到家长、大人的尊重,希望自己能被像个大人一般地对待。但是往往在家长的眼里他们还是个孩子,于是依旧用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来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他们无法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强制性的压迫只能将孩子越推越远,逆反心理越来越重。更有甚者造成人格结构异常,对周围的人均抱有敌对和戒备心理。

第三,学习负担过大。

社会竞争的激烈,学校老师一味强调升学率,家长也只关系孩子的成绩好坏。所以现在孩子的身上背负着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仅是平日在课堂上,还包括休息日的课外辅导。家长似乎想通过一切方式来为孩子的成绩提升扫平道路。可感到学习负担沉重的孩子,被压迫得太狠就会产生逆反厌学的情绪。有些孩子甚至以离家出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学业压力的反抗。

第四,角色观念变异。

青少年是接受新兴事物的主力军,所以在很多时候都得不到家长老师的理解,从而遭到指责。在接受了大量这样指责负面的信息后,原本正常的积极向上的角色也会随之法伤改变,在家长和老师“你就不行”的指责中真的表现出了不行的状态,渐渐也放弃了读书,原本热衷的兴趣,只投身于网络游戏、早恋等行为当中。

恩诺教育周老师:针对青春期特殊阶段的孩子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理解、尊重和信任。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用灵活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活动、多与伙伴交流,在感受爱的同时也学会去爱。

育儿观念: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育儿观念: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一是不能纵容娇惯。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明珠?

不能打?不能骂?吃要高档?穿要名牌?玩具随要随买?不买就

收不了场?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都表现得很明显?由此让孩子养

成许多不良习惯?到头来孩子还要怪罪父母“你们为什么就不理

解我们这一代?”对于孩子的错?不能包容?要适时指出哪些是

对的?哪些是错的?对的就继续鼓励?错的就帮助孩子一起纠正?

同时?要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

家长就不要包办替代。

二是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永远是孩子

最直接的老师。父母的言行将对孩子的人生起到很大的示范作

用。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到。就象现在很多父母

不许孩子沉迷网络?自己却通宵达旦?对网游乐此不疲?父母要

孩子不要抽烟饮酒?自己却整天烟雾缭绕?酒气熏天?如何让孩

子做到?正所谓?己所不欲?无施于人?

三是要培养孩子的行为能力。第一要用眼睛认真的观察生活和周

围的环境?第二要用耳朵认真地听别人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第

三要用手认真的记录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成日记??第四要

用脑认真思考看到的、听到的、记下的?并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

点?第五要用嘴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准确地表达出来。要做到这

些?需要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只要坚持做了?孩子的

观察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逐步得到锻

炼和提高。

四是要善于与孩子做朋友。父母不要总高高在上?动不动就老子

长老子短?总认为我生你养你?你就应该听我的话?按我的意志

办事。孩子也有孩子的自尊?孩子也有孩子的隐私?孩子也有孩

子的观点?要善于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沟通?自己说的孩子

不理解?要讲明道理让孩子慢慢理解和接受?自己错了的也不要

为了一己面子将错就错?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当然?不同的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他们有

自己的个性特点?在教育孩子时?还得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努

力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潜力点?不要去抹杀孩子的个性?有针对

性地培养教育

育儿观念:家长到底要给孩子什么


现在都是独身子女,一个家庭基本只有一个孩子,四个老人两个家长,一家六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养尊处优已经习以为常了,小公主小皇帝,说不得,打不得。大人们对孩子是这样,反过来,我们的孩子对我们怎样了呢?!

今年我接了一个中班,带班几天,我就深深感到了这个班级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特别是一个叫伟伟的小朋友,早上来园,他手上拿着玩具玩,看了老师也不叫,老师和他打招呼,他也是一脸的茫然,一旁的奶奶手上拿着油条,一边喂一边说,叫老师叫老师呀,孩子还是玩着玩具不理不采。

我看着那奶奶对孩子百依百顺,但是那孩子对奶奶确实不一为然的样子,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这就成了我们宠孩子的条件吗?如果是这样,我认为还是回到过去的穷苦生活好了,至少他们会懂得珍惜。现在的家长对孩子都千依百顺,与孩子所反馈给我们的却形成了反比,这真的应该引起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了,我们要向西方学习好的东西,但是不能把我们自己所拥有的传统美德给丢了。

“宝宝啊,等会儿热了,叫阿姨帮你脱脱衣服啊”

“老师我的被子在哪里啊?”

“我睡哪一头”

一个中班的孩子能力再差,这些小事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作为家长我们要为我们的孩子到底做些什么呢,他们可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不是在你们的怀抱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啊,该放手还是要放手,家长要知道:教会孩子做人比教会1+1=2更重要;教会孩子学会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孩子学会几个洋文更有意义。

家园共育《育儿观念: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教育》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重视孩子们的精神奖励 育儿观念:重视孩子们的精神奖励 一、案例背景 现在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成长,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于是物质鼓励成为家长常用的一种激励孩子的手段,比如家长向孩子许诺:如果你这次...
    2020-10-09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孩子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
    2020-08-10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家长不急,孩子不躁 育儿观念:家长不急,孩子不躁 我家智智今年五周岁半,大班人士。和很多在教育路上“跋涉”的家长一样,身为妈妈的我并没有真正准备好,只是被动地跟着孩子一路踉跄前行。 凡是有点求知欲望的父母,大都时不时购置...
    2020-10-22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很多家长来电,说家有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抱怨多多。例如无法沟通、叛逆、不听话、也不知道一天都在想什么等等。确实,我处接到的大量青少年案例中,青春期叛逆占相当大的一部分。 ...
    2020-09-2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倔强的孩子?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倔强的孩子? 现在很多小学生由于缺乏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容易冲动,经常会为一些小事发脾气,比如有同学碰翻了他的铅笔盒,同学们不愿意按照他的建议玩游戏,或是被老师批评了,都有可能引...
    2020-07-22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重视孩子们的精神奖励 一、案例背景 现在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成长,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于是物质鼓励成为家长常用的一种激励孩子的手段,比如家长向孩子许诺:如果你这次...

2020-10-09 阅读全文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

2020-08-10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家长不急,孩子不躁 我家智智今年五周岁半,大班人士。和很多在教育路上“跋涉”的家长一样,身为妈妈的我并没有真正准备好,只是被动地跟着孩子一路踉跄前行。 凡是有点求知欲望的父母,大都时不时购置...

2020-10-22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很多家长来电,说家有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抱怨多多。例如无法沟通、叛逆、不听话、也不知道一天都在想什么等等。确实,我处接到的大量青少年案例中,青春期叛逆占相当大的一部分。 ...

2020-09-28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倔强的孩子? 现在很多小学生由于缺乏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容易冲动,经常会为一些小事发脾气,比如有同学碰翻了他的铅笔盒,同学们不愿意按照他的建议玩游戏,或是被老师批评了,都有可能引...

2020-07-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