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让孩子在争吵中成长
发布时间:2020-09-29 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教育孩子笔记育儿观念:让孩子在争吵中成长
案例背景:
在幼儿园里,每个孩子都会有争吵、闹纠纷,这是幼儿交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我们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都会阻止他们。但对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也并非都是坏事,这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
案例描述:
一天午饭后,小朋友都坐在走廊上玩着各自喜欢的玩具。忽然,我听见AA和BB因为一套拼图玩具而争吵起来,AA说:“你为什么抢我的拼图!”BB也当仁不让,理直气壮地说:“不对,我没抢你的玩具,是你在抢!刚才是我先在玩的,等我喝完水回来,你就抢去了。”AA继续解释道:“我没抢,是我看见没有人玩了放在桌上,我才拿来玩的。”BB又说:“你没有抢,那就还给我,是我先玩的。”两人还在继续争吵,而我还不准备介入,我想继续做一个旁观者,看看他们自己能不能解决、又是如何解决的。这时,CC走过来说:“你们不要吵了,我看,你们两个人还是一起玩吧,一个人玩多没意思啊!”一听这话,BB马上说:“那好吧!我跟你一起玩吧!”AA也连忙说:“是啊!我们一起玩吧!”于是,两个小朋友一块玩了起来。这件事也算是圆满解决了。
分析:
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幼儿之间的争吵和纠纷,是幼儿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的表现。孩子对玩是很感兴趣的,但是玩有玩的规则。幼儿在这种争吵甚至打闹中,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同时,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幼儿年龄虽小,却已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美好情感。他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起初都认为自己有理,这说明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在争吵和纠纷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争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幼儿运用语言的一种实践,只要老师给予适当引导,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有益的。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养,因此,争吵对幼儿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启示:
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幼儿之间的争吵和矛盾。对于幼儿能自己处理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于不能解决的事情,我们可以适当的引导一下,给一定的启发。提高他们的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观念: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育儿观念: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
我们班章书源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的父母习惯于经常表扬激励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长期激励下,孩子自己心里养成了习惯无所谓,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我行我素,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口气说:“我才不想做呢,一点都不好玩!”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羡慕他人。他们更强烈的希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
同陈清朗相反,我们班陈清朗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胆小啊,你要大方表现自己呀!”
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老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育儿观念:孩子在哭闹中成长
育儿观念:孩子在哭闹中成长
有时孩子的哭声,真是爸爸妈妈的紧箍咒,听得让人又头疼又心疼。父母应弄清楚孩子是为什么而哭,是疾病则必须请医生诊治,如若属于生理哭泣,满足他的要求就可以万事大吉。这里重点说说在孩子因心理有需求而哭泣,而父母又想锻炼其心理成长时改如何应对。
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哭闹时,你可以通过转移他的注意力来减缓和阻止。
忽视他的哭闹
有时候,孩子会因任性或因能力范围内的一点小事而吵闹不休,这时,对于孩子无理的哭闹最好的回应就是忽视。当他在数次的哭闹“失效”后,他就会慢慢领会:哭并不是什么都能解决的,从此他就不再随便哭泣。
通过交流来阻止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你可以试着去跟他交流,如问问他为什么哭闹,当他停止哭闹并说出他的要求时,家长可以给他很多的赞许,同时满足他的合理要求。
用”现场“反应刺激
在每次孩子开始哭闹的时候,你可以悄悄把他哭闹的过程给录制下来。然后当他停止时,把他哭闹的声音放出来,同时故意塞住耳朵装作以避免听到他的哭闹声。慢慢地,他就会知道,哭泣的自己是不被大家所欢迎的。
适时奖励
在孩子不哭闹的时候,告诉他有什么应当说出来,而不是靠软弱来“威胁”父母,如果他乖乖听话,那么他就可以得到奖励。
育儿观念:让孩子自由成长
育儿观念:让孩子自由成长
一转眼女儿到了幼儿园大班下学期了,从一个小女孩逐渐成长为一个“小大人”了!她的进步首先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其次,家长的责任也是很重要的。
有句俗话说到:男孩适合“穷养”,女孩适合“富养”,我们家是女儿,所以需要“富养”。每个人对“富养”的定义都不同,我的理解中“富养”不是穿金戴银,不是百依百顺地娇惯和溺爱,而是给予精神上的富足,最终培养出气质高贵的女孩。养女儿比养男孩更需要细心地呵护和沟通,因为女孩子的内心更柔弱、更敏感。所以,我经常花更多的时间陪女儿,或是带她出入各种场合,或是外出旅行开阔她的视野、增加阅历和见识,或是假日里和她约好两个人一起去看场电影、逛逛街,或是带着她去她的小伙伴家里串串门,而不是一味地逼着她学这学那的,让她有个快快乐乐的童年。
新学期女儿主动提出来要报一门画画兴趣班,我尊重她的意见,让她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前女儿一直在学小主持,学得还不错,学小持人使她的普通话说得越来越标准了,还经常在家当小老师,教我们怎么读“S”和“Sh”。自从她上小持人兴趣班后,胆子越来越大些了,以前胆小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更别提表演节目了,现在都能大方地应对了,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假期和朋友聚会唱KTV,她从来没在这种场合唱过歌,居然敢唱歌了,而且吐字特别清楚,让我倍感欣慰,不仅感慨女儿长大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了,所以有时候我会多跟她沟通交流,看看她内心的想法是怎样的,慢慢地引导她、鼓励她。小女孩越大我觉得我们陪她的时间就要更多了,只有多交流多沟通多一些时间在一起,她才会敞开心扉和我们多交流,否则她的心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这门功课确实不简单,做父母的都想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又想丰富孩子各种各样的知识,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经验,才能教育好孩子,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育儿观念:成长中的孩子
育儿观念:成长中的孩子
一直觉得孩子还小,对性别没什么概念,可是最近几件小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我这个妈妈要跟上孩子的步伐呀!
前些天下雪,天冷得出奇,子豪的帽子都小了,一直没时间买新的,正好前些天找出姐姐的帽子就想给他戴上了。之前子豪也总是捡姐姐的剩儿,我一直觉得没什么,前几天带子豪去药店买药,看到一个刚会说话的小宝宝,拽着子豪的手喊:“姐姐,姐姐。”当时子豪没说什么,可是出了药店门,子豪就把帽子摘下来说什么都不肯戴了。看来他知道刚才小朋友喊他姐姐跟这帽子有关,看来孩子有自己的看法了。
还有一次,子豪的羽绒服洗完没有干,我就拿出姐姐小时候的衣服给他穿,去年还经常穿呢,可是现在小家伙说什么都不穿,直喊:“我不喜欢这样的,我不穿。”看来他有自己的审美观了。而且明显感觉孩子最近比较喜欢爸爸,睡觉也喜欢爸爸陪。
还有昨天带子豪去朋友家吃饭,子豪变现特别好,既懂事又有礼貌,得到了同事的表扬,就连同事家的小哥哥都说:“子豪这次表现不错。”最后还送给了子豪一个机器人,子豪高兴得什么似的,回来的路上还说:“妈妈,为什么小哥哥送我礼物呢?”我告诉他:“那是因为你今天表现太好了,你今天很有礼貌也懂事,还帮阿姨扫地。”子豪说:“妈妈,为什么我以前不听话?”我说:“那是因为你以前有点小,现在你长大了就懂事了。”子豪听我这样说很高兴,他接着说:“妈妈,老师说了,如果小朋友有进步表现特别好,家长可以写进步纸条。”我赶紧告诉他:“好的,到家妈妈就给你写进步条,让爸爸明天带过去交给老师。”子豪说:“妈妈,我不能跟你说话了,开车说话很危险。”看来我家小人儿真的长大了,既懂事又贴心。
育儿观念: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茁壮成长
育儿观念: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茁壮成长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爱心,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孩子更需要爱心,记得一
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作为幼儿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在
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的奉献出自己的爱心。
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
活。对于刚刚离开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他们希
望得到关心、赞赏、认可、同情和爱护,希望得到老师的爱。从自己来说,我也是一
个刚刚毕业,刚刚走上幼师岗位的新人,我也和小朋友们一起成长,一起学习。刚来
幼儿园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叫丁丁的小男孩,极度缺乏安全感,防备心很重,只要有
人靠近就会大喊救命,大哭不止,甚至会用牙齿咬人,这个情况一度让我们老师束手
无策,但是我们及时跟家长沟通,一起帮他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也会随时给他鼓
励,对他表达爱,给予他关心和爱护,小孩子都是纯真善良的,你给予他什么,他就
会回报给你什么。现在三个月过去了,我们在丁丁的身上看到了巨大的改变,每天高
高兴兴的上幼儿园,会主动跟老师交流了,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也不会再对
亲近自己的老师和小朋友有攻击性行为,和班上的许多小朋友成为了好朋友。这也是
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知道对待孩子需要付出我们的爱,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终有
一天你会看见你曾经付出的爱在开花结果。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
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
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一句关切的话语。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大的过失莫过于对孩子没有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了
对孩子的爱。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爱心的体现无所不在,帮孩子系鞋带、穿衣服、
盖被子是爱,尊重孩子,鼓励孩子、信任孩子是爱……爱是重要的,有了爱,我们就
会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不断地转换成日常保教活
动的耐心、责任心。从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成长角度出发,不断加强自身幼
教专业素质的提高,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的成长。
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