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听一听她的心声

发布时间:2020-09-29

听幼儿故事。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育儿观念: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听一听她的心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女儿两岁半了,是个小淘气,总爱做些“破坏性工作”,比如拆玩具,撕书…这不,她又开撕了。好好的图画书被她弄掉了一页,于是,开始肆无忌惮得撕起来。看到她的“胡作非为”,我刚要大声训斥,却听到他娇滴滴的说:“妈妈,我在做面条,好吃吗?”听到她稚嫩的声音,看到她调皮的表情,我顿时烟消云散。当我仔细看时,发现她撕的纸真像是刚切好的面条,非常整齐。我品尝着他做的面条,赞不绝口“真好吃,真棒!”我又找来了一些废纸和她一起撕起来,并悄悄的把她撕的书纸藏起来。我们玩了好一会,女儿高兴极了。

后来,我拿来了那本书,和被女儿撕坏的书纸对她说:“书被你撕坏了,怎么看?我们快把它修好吧!”我和女儿一起修书,并告诉她以后做“面条”要用没用的废纸。

通过这件事,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处理孩子所犯的“错误”,千万不能简单粗暴。应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听一听孩子的心声,再做妥善处理。我不知道自己处理得怎么样,但我想一定有更好的处理办法,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点关爱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点关爱

我相信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微笑,他会给你一个明媚的春天。他时刻提醒我,要爱学生,因为只有在爱的雨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健康的。

小W,一个中途转来的孩子,人高马大,因为成绩差,本该上高一年级的学生却被留了下来,记得刚开学的头几天,常常收不到他的作业,而且好几次对我说:“老师,你们这里读书真累。又不好玩。”我就问他,在老家是怎么读书的?他说,不用做作业,每天跟高年级的大同学PK打架。听了他的话,我的心就凉了半截,这样的学生怎么教?为此特意找来了他的妈妈,要求最起码孩子的家庭作业要完成。一段时间后,小W能把作业交出来了,但字写得不好,后来又跟孩子的妈妈联系,他妈对我说:“老师,他现在好多了能写字做作业,以前在老家从来不做的。”我说孩子是有点进步了,但我们还要让他做得更好。慢慢地在家长、老师两面盯下,小W的的学习稍有起色。但进入三年级后,可能由于作业量增多,作业的难度增加,小W又开始老毛病重犯,作业不认真,常常偷工减料,而且贪玩的现象日趋严重,多次跟他家长联系,他妈妈的话让我大吃一惊,孩子不听话,常跟妈妈顶嘴,而父亲虽能管住孩子,却不管。他妈妈一再地说:老师,麻烦你多操点心,我是实在没法了。面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

由于小W气力较大,我就让他负责中午用餐的搬桶和汤盆的发放,这件事他能有始有终的做好,而且等大家用完餐后,还能把桶和盆都放整齐。看到这种情况,我就借机找他谈话,表扬他对所做事情的负责任,而后话题转到他的学习上,其实他的脑子还是较机敏的,只是没有好的引导,再加上家长的放任。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求他:对待学习要像负责班级用餐一样,相信你会做得很好,还多次打电话给他父亲,和他谈谈孩子的情况,希望能抽出时间管管孩子。这样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谈心,小W有了些许的进步,虽然成效不大,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小W会有长足的进步。

从小W的身上,不由得想到教育学生除了要付出耐心以外,更多的是付出我们的爱心。作为一个教师,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弗洛姆说:“爱是一门需要用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内容不同、风格迥异的书,要读懂这本书必须学会师爱,研究师爱艺术。”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我们的教育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小W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小W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满不在乎,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

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点幸福感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点幸福感 

今天朋友的女儿可可到我家来玩,可可今年六岁在某幼儿园读大班,她很喜欢和我聊天,在闲聊中我问她你喜欢你们老师吗,她兴奋的说:我喜欢我们班的李老师,因为她长的漂亮。那老师喜欢你吗?可可一脸失望的说:老师都不喜欢我,因为我不聪明。可可这孩子挻天真活泼的,但是我心里拿她和班级的孩子比起来却实不占什么优势,外表很普通,各方面能力也很一般,虽然不属于那种很调皮的类型,但是也不是那种讨老师喜欢的小孩。我问她你是怎么看出来老师不喜欢你的。可可说:老师喜欢和乖的小朋友讲话,都不怎么理我。

听到这里我思考起来,聪明或长的可爱乖巧的孩子总是更容易得到老师的爱。特别调皮的孩子老师也会对他有一些特别的关怀和照顾。但是对于像可可这样的各种表现都一般的孩子,老师是不是容易忽视呢!

可可说:老师每次我做错事情都要撕掉我的五角星,如果五角星很少,妈妈也会骂我,爸爸也会对我很凶。阿姨我去你们幼儿园去读书好不好。你每天都给我很多五角星,那我就会很开心了。孩子的心愿有时候很简单,他期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赞扬。孩子还那么小,我们不防多给他们一点爱,少一点责怪。多一点宽容,少一点处罚。让孩子多一点幸福感呢!

育儿观念:多给孩子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育儿观念:多给孩子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游戏刚开始,蓝蓝家就传来了争吵声:“我想当爸爸!”“我也想当爸爸!”“我先当的!”……我随声望去,只见王泽宇与吴俊文两个小朋友正在争夺蓝蓝家爸爸的角色呢!两个小家伙的小脸儿都涨得通红,可是谁都不让谁!

“有意思,我倒要看看他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一边来到蓝蓝家隔壁的黄黄家做客,一边静观其变。

他们的争吵已经升级:王泽宇瞪圆了眼睛,吴俊文的脸涨得通红,两人就像两只好斗的小公鸡,僵持不下,互不相让。这时,蓝蓝家的妈妈陈思博着急了:“别吵了!再吵你们谁也别当爸爸了!”两只“小公鸡”听到“妈妈”的话,就像见到了“大救星”。

“我想当爸爸!”

“我也想当爸爸!”

两人争着告诉“妈妈”,期望得到“妈妈”的同意。做“妈妈”的听了也很为难。“妈妈”歪着小脑袋,紧锁双眉想了又想:“要不你们两个石头剪刀布吧!谁赢了谁就当爸爸。”两人想了想,同意了。

“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

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吴俊文赢了!

虽说这一结果使王泽宇有些不高兴,但他只好服气,当了蓝蓝家的爷爷。

一场风波终于过去了。在黄黄家做客的我暗暗高兴:孩子长大了,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幸亏我没有急于纠正,幸亏我给了孩子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幸亏……

游戏结束时,我把这个小故事讲给了全班小朋友听,并请孩子们想更多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让他当一会儿爸爸,我当一会儿爸爸。”

“可以一个人当爷爷(叔叔、舅舅),爷爷(叔叔、舅舅)也能在娃娃家玩,也能像爸爸一样干活。”

“今天他当爸爸,明天我再当。”

……

每个孩子的发言都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而这些良方是孩子间的经验分享和经验积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每个孩子都难免与人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忽略了,恰恰是这些让孩子、老师头痛的小问题,给了孩子可贵的发展机会,他们从中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我们不妨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多一分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育儿观念:对孩子多一些引导,少一点控制


育儿观念:对孩子多一些引导,少一点控制

现代父母经常利用爱的名义控制孩子,从而给孩子心灵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一、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控制欲望。

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的控制欲太强烈,应该把心态放平和。对孩子有期望固然是好,但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太明显,不要急躁,有时候按照对的思路去做了,看不要想要的效果,也不要心急,乔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控制孩子对他们的成长不好,孩子会在心理上感觉到强势的压力。他虽会听、但打心底里是不高兴的,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会变软弱,对孩子的影响极为不利。

二、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

给孩子一点自主独立的空间,不要时时看管着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独立自主的空间而不是层层束缚,父母不应该想象孩子应该怎样怎样,从而想尽一切办法去改变,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去有意义的事情,尽量让去适应外部环境,做到正确诱导孩子。

三、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

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父母,有些父母只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不能反抗自己,否则就大声训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是一个人听风是雨的人,没有自己的观点。

作为父母不能强加管教孩子,让他们一切服从命令,这样很容易压制孩子那颗纯正的童心,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作用,父母对孩子要多一些引导,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只有从小享受选择权,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快乐。

育儿观念:多一点鼓励,少一点严厉


育儿观念:多一点鼓励,少一点严厉

读尹建莉的新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让我久久沉浸在书中,虽没有读完,但已不能忘记那朴实却引人深思的字句。去年读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当时凭着对教育心理学的兴趣读完,作为一个不是母亲的年轻幼儿教师觉得很多做法太好了,但案例毕竟有限,反复看可实践可操作的也是很有限的。教育孩子的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是所有问题都有标准做法就好了,大家可以借鉴前人的做法和思想去教育孩子,可是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有着自己独立的个性和思想,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有些方法觉得很好,但是操作起来不见效果。育儿是一种理念,只要大的方向对了,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不用问别人你该怎么做,该如何去做?你和你的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也最了解她,你了解他在你面前表现出来的点点滴滴,你最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所以看到现在带给我自己最宝贵的经验是:做好自己,尊重孩子,爱他如他所是。

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如说是自省的过程。读完本书第二章中一篇“严厉教育是危险教育”,文章中的种种理念,直击现实生活中的“反教育”行为,反思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叹息——人们将那么多错误的做法,都累加在孩子那幼小而稚嫩的心灵上。时光不能倒流,有很多时候,可能不是发生对孩子身体上的伤害,而是你的一些无意的言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辈子都不可挽回的。

尹老师提出所谓的“严厉教育”,指以打骂、惩罚和羞辱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强制性改造的一种行为。虽然目标指向是好的希望学生做的更好。但由于它不尊重学生,不体恤儿童身心发育特点,不符合人性,实际上并无教育要素,只是一种破坏力。书中说到:经常被苛责的学生,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学生,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学生,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学生,会越来越刻板固执。书中举了很多的实例向大家阐述,其中提到一位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四十岁的中年单身女士,就是因为父母的严厉教育,警告的方法不管用就采取打骂的方式解决导致她断送了一生的美好生活,原本可以完美绽放的生命就此残缺了,这悲惨实例后面我们又能看到些什么呢?

有些家长在生活当中遇到孩子犯错误或者做一些成人无法理解的事就开始着急,为孩子好的心是每个家长都具备的,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长不知道如何去正确的教育孩子,只知道着急着采取警告的方法,见不出效果一生气一发怒就容易打骂孩子,从心理上将所有的错都推到孩子的身上,却没有深刻的反思自己的做法,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学习,需要爱,你越严厉,他就越退缩,慢慢地离你越来越远。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成长需要不断的鼓励而不是一直严厉的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教师不但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应该放下心中的棍棒,并且是必须要做到的基本。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时刻告诉自己:耐心的对待孩子,多一点鼓励,少一点严厉。

育儿心得:多给孩子一点音乐


育儿心得:多给孩子一点音乐

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我颇有感触。特别是一位音乐家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记得法国的大文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是数学,二是文学,三是音符。”音乐教育对孩子潜能的开发,确实有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对孩子的音乐的熏陶。

从现实生活中看我们周围的普通人,我们也会发现人际关系好、社会交往易成功、工作成绩也较好的人,同时也是多才多艺的人,他们过去接触过音乐,受到过一些训练和熏陶,虽然在长大成人时,没能选择做音乐工作者,但他们有较好的性情、灵活的思维、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些与他们所受的音乐教育有关,也有他们成功人生的有利因素。

音乐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对其记忆力及有意注意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也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即使知识欣赏,也需要一种对音符变化的连续记忆,而这个过程不是被强迫记忆的过程,是一个自觉的、愉快的过程,是孩子易于接受的。对于音乐艺术技能的学习者来说,就更有利于技能的培养,因为没有记忆,也就没有了音乐,音乐的每个音符的出现可能是转瞬即逝的。但是对于欣赏者、演奏者来说,其旋律是要记忆在脑海中的,对于演奏者来说更是如此。我们知道孩子注意的发展是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的,有意注意的发展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孩子对于音乐的喜欢天性,这是一个有利的条件,而音乐的学习正是需要在喜爱、先欣赏的基础上去进行有目的地学习,这就能很好地促进孩子有意注意的发展。

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怎样做呢?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定时给孩子播放音乐

在日常生活中,最好选择一天中的某个固定时间,按时播放音乐,如起床、晚饭后、睡觉前等,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播放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30分钟,播放的乐曲或歌曲不要频繁更换,这样孩子在一个无意识的记忆过程中,固定的听一段音乐,有助于唤起孩子固定的记忆,激发听音乐的兴趣。

2、精心选择,适时参与

2岁多的孩子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有特殊性,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家长可以选择一些舒畅、愉快的古典音乐让孩子欣赏、例如奥斯的“时钟店”、莫扎特的“玩具交响曲”等都是孩子喜欢的经典作品。在听音乐时可以这样指导:“闭上你的小眼睛,仔细听听,你听到了什么?你能有声音表示出来吗?”以此来提高孩子听音乐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些歌词浅显,节奏单纯的儿童歌曲,反复播放,孩子听后,往往跟着哼唱起来,例如教材“小小兵”、“小小粉刷匠”等都是适合此年龄阶段的音乐作品。这时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唱,让孩子看了家长的口形和面部表情,要求吐字清楚,表达出歌曲的情感。为了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可以和孩子随着音乐的旋律一起做音乐节奏游戏,如拍拍手、跺跺脚、玩玩小木鱼、小铃铛、小拨浪鼓等,让孩子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和认识。

3、参加多种音乐活动

利用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多收看电视、多收听收音机中少儿音乐节目,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共同观摩表演等活动,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音乐意识氛围,提高孩子的音乐兴趣与品味。

4、处处有音乐

家长和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语言编成歌谣,游戏中也带有音乐。

其次,对孩子的节奏、音色、音准方面也要加强训练。

相信通过这样的加强训练,可以提高孩子的自身修养,提高审美能力等。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


儿子读三年级了,读的书越来越多了,却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看书的时候有点囫囵吞枣,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对文字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境理解比较肤浅,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作品本身表达的内容比较深刻,年纪尚小的他确实无法理解。其实,说来也惭愧,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这些年来不断地要求所教的孩子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要多读书,读好书,但自己却很少看书,那么多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我只是了解书名、作者,其他一无所知。

从儿子、从自身角度考虑,半个月前,加入了儿子的阅读行列。我们会各自选择一本书,挑选一个时间段,坐在一起静静地看,看到有趣处,也可以停下来先讨论一下。等各自看完以后进行交换。当两本书都阅读结束后,利用一起骑车上下学的路途或者空余时间一起聊聊书中的故事、人物,谈谈自己的体会、收获。孩子的理解或许有些肤浅、孩子的语言或许有点稚嫩,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会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经历、感悟去帮助他理解,丰富他的语言。同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检查反馈的过程,能让我清楚地了解孩子阅读是否投入。更为重要的是,夜晚,温馨的灯光下,母子俩头凑在一起,各自翻看着一本好书,彼此间的情感更近了,心贴得更紧了。

希望每天都能让我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

用心听一听孩子的话(父母学校)


在幼儿园里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聪明”做为父母他们大多都从心里认为自己生了一个天才,从自己的孩子会说话起就觉得他(她)与众不同,比别人家的孩子多了一点什么,将来一准儿会比谁家的孩子都出色。父母盼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比对自身的期望更强烈,也更有信心。但这期望往往只是海市蜃楼,经常会有落空的时候。因为父母总是戴着放大镜在看自己的孩子,那被无数的爱所放大了的优点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天天长大,日渐平庸的孩子让父母的失望越来越多,于是也就恨铁不成钢了,也就痛心了,但这只是父母的感觉,父母从不用心听听孩子的声音。父母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吃过的盐比孩子吃过的饭都多,自己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都多,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比孩子多得多,自己完全有理由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可是有时候事情并不如我们想的一样,经验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教育孩子时,不要总是对孩子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应该是平等的。作为父母,应该能够平静下来听听孩子的声音,这样才不会好心办错事。

当自己的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父母一定会痛心疾首,对孩子满心失望。愤怒的父母这时往往只想到拳头,认为再不管教这孩子将来就会成为监狱的客。即使孩子想解释自己的行为,父母既不相信,也没有耐心去听,我们只相信看到的,不相信你编的理由。父母的心可以理解,但这往往会让孩子受委曲,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等孩子长大后,他可能还会对这些事耿耿于怀,当他能够平等地与你对话时,他可能会故事重提,从而让你深深地后悔自己当时的行为。

多年前,有一位母亲,在她儿子还是一个小孩子时,她发现他总是犯一个让她不能容忍的错误,那就是偷拿别人家的东西。她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这让她很恼火,家境并不困难的她,当然不能纵容儿子这样做。于是打孩子就成了她经常的节目,或者她也问过孩子为什么去拿别人的东西,但在她那怒气的阴影下,孩子早已什么也不敢说,只有瑟瑟发抖了。一次次打下来,疼在孩子身上,疼在她心上,但为了孩子将来不走上邪路,她还是不肯停手。

后来因此事多次失去工作的儿子告诉她,那时自己拿别人的东西,只是因为自己什么也没有,向她要她又不肯给他买,他看到别人的东西,就忍不住去拿,想和你说说你又听不进去,到后来就有点难以自控了。是啊,一个孩子又有多大的自制力呢?当他看到那么有诱惑力的玩具时,早已把妈妈平时的教导抛到了耳后,只想自己拥有它,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个错误!如果她那时能静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强硬的打骂,也就不会有孩子身上的疼与自己心上的痛!教育孩子时,听听孩子的声音是多么必要!我们不要总是觉得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有了好的出发点就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也不要盲目地把书上的理论或别人的经验当成教育自己孩子的法宝。现实是复杂的,孩子是多样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一个孩子或许多孩子都适用的方法可能对你的孩子却是一种心灵的伤害。如何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很少人走向成功的原因。当父母都不能成功地进行教育时,如何让孩子走向成功?

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必须是在对自己孩子的充分了解中摸索出来。作为父母,你完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面对这个问题,很多父母可能都会犹豫。是啊,人了解自己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是了解自身外的人了。孩子虽说与自己朝夕相处

给孩子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案例:小敏是一所幼儿园的老师,在给小朋友讲完故事后,照例提问了问题。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小敏让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平平来回答问题,可是他站起来后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其他的孩子说:“老师,让我说吧!让我说吧!”小敏看着平平,他小声地说:“老师,让我再想想!”“老师,让他想好了再说吧,我已经想好了。”贝贝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说,其他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回答问题。小敏安慰孩子们:“老师保证你们都会有机会说的,让我们再等一等平平吧!”小敏用眼睛鼓励平平大胆说,平平终于勇敢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小敏和孩子们一起用力鼓掌。

这种生活中的小细节,我们时常会遇到。但是真正能做到像这位老师一样,尊重孩子的这一句“让我再想想”,尊重孩子思考的权利,不知道能有多少家长做得到。很多老师和家长没有耐性陪着孩子一起探索生活,往往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殊不知,这样没有耐性的行为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它会在无意中剥夺了一个儿童探究的权利,会扼杀了他成功的欲望,会熄灭了他创新的火花。

学习应该是儿童的自主行为,自主探究是儿童的权利,教师和家长都无权剥夺。“让我再想想!”这是一个求知者对成功的渴望,是一种执着的个性,是燃烧着的创新的火焰。儿童们渴望成功,渴望以自己智慧去发现、去创造。成功,哪怕是一丁点儿,也将会成为他们自豪的资本,自信的源泉,激起他们无休止的创新欲望。

喜欢《育儿观念: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听一听她的心声》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听幼儿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笔记:《给孩子一点时间》 教育笔记:《给孩子一点时间》 这个学期,大二班转来了几位新生,刚开始孩子对新环境比较陌生,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也逐渐适应了这个新集体。 有个小女孩她叫xx,她是个安静乖巧的小女孩,胆子很小,说话的声...
    2021-06-01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点关爱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点关爱 我相信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微笑,他会给你一个明媚的春天。他时刻提醒我,要爱学生,因为只有在爱的雨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健康的。 小W,一个中途转来的孩子,人高马大,因为...
    2020-10-15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点幸福感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点幸福感  今天朋友的女儿可可到我家来玩,可可今年六岁在某幼儿园读大班,她很喜欢和我聊天,在闲聊中我问她你喜欢你们老师吗,她兴奋的说:我喜欢我们班的李老师,因为她长的漂亮。那老师喜欢...
    2020-10-29 阅读全文
  • 挤一点时间来 作为一名教师是需要终身学习的,为自己学,为教育事业而学。从成为教师的那一刻开始,这就成为了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责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有位专家这样评论:这是一本用爱和经验写出的书,相信你读了之...
    2021-12-11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多给孩子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育儿观念:多给孩子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游戏刚开始,蓝蓝家就传来了争吵声:“我想当爸爸!”“我也想当爸爸!”“我先当的!”……我随声望去,只见王泽宇与吴俊文两个小朋友正在争夺蓝蓝家爸爸的角色呢!两个...
    2020-10-14 阅读全文

教育笔记:《给孩子一点时间》 这个学期,大二班转来了几位新生,刚开始孩子对新环境比较陌生,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也逐渐适应了这个新集体。 有个小女孩她叫xx,她是个安静乖巧的小女孩,胆子很小,说话的声...

2021-06-01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点关爱 我相信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微笑,他会给你一个明媚的春天。他时刻提醒我,要爱学生,因为只有在爱的雨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健康的。 小W,一个中途转来的孩子,人高马大,因为...

2020-10-15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点幸福感  今天朋友的女儿可可到我家来玩,可可今年六岁在某幼儿园读大班,她很喜欢和我聊天,在闲聊中我问她你喜欢你们老师吗,她兴奋的说:我喜欢我们班的李老师,因为她长的漂亮。那老师喜欢...

2020-10-29 阅读全文

作为一名教师是需要终身学习的,为自己学,为教育事业而学。从成为教师的那一刻开始,这就成为了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责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有位专家这样评论:这是一本用爱和经验写出的书,相信你读了之...

2021-12-11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多给孩子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游戏刚开始,蓝蓝家就传来了争吵声:“我想当爸爸!”“我也想当爸爸!”“我先当的!”……我随声望去,只见王泽宇与吴俊文两个小朋友正在争夺蓝蓝家爸爸的角色呢!两个...

2020-10-1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