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心得:孩子不一定要“听话”

发布时间:2020-09-23

幼儿园教师一年工作心得。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育儿心得:孩子不一定要“听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育儿心得:孩子不一定要“听话”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听大人说:"小孩子要听大人话,这样才是好孩子,长会有出息!"因此,我们会很听话,至于有没有出息,事实证明一切。但是我们依然很听话地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要听话哦!这样才是乖宝宝!"我们已经习惯了这句话,并且已经形成了这样

的一个固定模式了。当然,也就很自然地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然而,当老师让我读这篇文章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老师,你没搞错吧!孩子要是不听话了,那不得翻天了!不得爬到老子头上来了!那不得把房子给拆了呀!这现在是啥教育理念呀!”

可是连续读了数遍之后,我发现我的心在哭泣!

我有两个女儿,老大8岁,今年三年级;老二4岁,今年中班。我对她们就是两种教育手段,也让我看到两种结果。

老大,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所以我们非常的痛爱,她

也很可爱,很聪明,很灵巧,就是那种人见人爱的小孩子。

可我还是觉得不够完美,因为我太爱她了!所以我总是要求她要“听话”,事事都要听我的话。渐渐地我发现,孩子的笑容变少了,笑声没有了。可我还是要她听话,只要听话就是好孩子。慢慢地孩子进入到小学,问题就开始暴露:孩子常被同学打哭也不敢和老师说。作业不会写时,就等着给答案。一开始很爱学英语,但爸爸却说:“英语不用学,将来都是外国人学中文,没人学英语了!”孩子非常听话,再也不好好学英语了!现在三年级了,英语考试不及格,她开始伤心了,想要好好学英语了!

老二,早产将近一个月,出生时很小,差点进暖房,所以我们对她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她能开心快乐的长大,所以我们对她就是放手自然教育,给她空间,让她自己去经历,去探索,很少对她说:“你要听话!"这类的话。反而让我看到她独立、自信、又有爱心。现在每天放学回来,都要学姐姐写作业的样子,自己给自己布置功课,一做就是一、二个小时,非常省心。

因此,作为家长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听话”!而是应该引导孩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多动脑便会多办法、多突破,明白事情应该怎样做,更应该因为事情能够给他足够的价值而主动地做。若孩子总是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那么就不会再有“听话”的需要了。

现在学习了家庭教育課程,知道了: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成长,也就是发展出孩子的自主能力,这才是家长的使命,这才是真正爱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独处的孩子不一定孤独


毛毛,5岁,幼儿园中班,饱满的额头,乌黑的大眼睛,一看就很机灵的样子。可最近妈妈却有些担心毛毛,因为毛毛喜欢上了“孤独”,经常会一个人陷入若有所思的状态中,好几次妈妈看到他独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摆弄什么,于是很关切地去问他,可毛毛却说“没有干什么啊”。

妈妈真是不明白,平时那么疼爱毛毛,难道毛毛有什么心事还不能告诉妈妈吗?而且毛毛这么小就要“独处”了,正常吗,不会是“孤独症”吧?

正常的独处

现在随着“朋友式”家庭的出现,大人从心底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然而很多父母却发现,孩子仍然有他们自己的“小秘密”,就像5岁的毛毛一样,大人再怎么关爱他们,他仍然保留了一块“自留地”,只供自己享受。不管大人怎么去套近乎,他都会很策略地与大人保持一点距离。

这样的“独处”其实非常正常,因为“独处”决不是大人的专利,小孩子也一样需要享受“一个人”的时空。而且,从情感发展而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情感会越来越丰富,“孤独感”就是孩子5岁左右表现比较突出的一种情感。

这与“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绝然不同的两回事。“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通常在3岁前发病,主要有三点表现:

1、人际交往障碍:不愿与人交往,不能或者很难与人建立正常的社交人际关系;

2、语言障碍:无语言或只有很少语言,甚至只是鹦鹉学舌地仿说,言语发展严重滞后;

3、情绪与行为异常:对物品有怪异的兴趣和玩法(如长时间旋转某物),长时间重复某些动作,莫名其妙的表情(哭、笑、闹),对某些声音、画面、广告很敏感,不知道害怕和危险,肢体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可能发育不平衡。

而且“孤独症”常常伴随着认知与学习上的障碍,诸如:因为他们的世界多是由一个个的独立小节所组成,所以他们无法从生活经验中学习事物的相关性,或者说无法明白事物背后形成的原因及彼此的关系,不能明白生活经验背后的意思;常常过于专注事物的不重要部分而忽略了重要部分;专注力一般比较差,很难跟随训练者进行训练,经常会自顾自地玩或者看周围的东西;思考方式较简单,只能明白具体的概念,较难明白抽象的概念或比喻,亦较难综合不同的概念;在同一时间段内很难有组织及有次序地做不同的事情;较难将已掌握的概念运用到不同的情况中。

积极的独处

我向来喜欢小孩子,小孩子也非常喜欢我。有一年暑期回家,邻居家的两个孩子来找我玩,一个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而另一个只有4岁。我将他们带去附近中学的体育馆玩,结果却发现两个孩子非常不一样:7岁的孩子做事一板一眼,跳绳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而那个4岁的孩子却像个小猴子,一会将跳绳绑在双杠腿上当“摇篮”,一会拿起皮球当“保龄”,一会又将球网当成“铁丝网”,学着解放军叔叔匍匐前进,玩得不亦乐乎!后来竟然连7岁的孩子也模仿他来玩耍……

对于这两个孩子的家庭我是非常熟悉的,7岁孩子的父母非常“用心”,对孩子照料得非常细致,而且给孩子安排了很多的额外发展内容,从孩子4岁不到就开始学钢琴、学书法,这个孩子难得有“独处”的时间;而那个4岁的孩子,父母都比较“粗心”,而且孩子越大、父母越粗心,很多时候都让孩子一个人玩,顶多在必要的时候帮上一把,孩子经常处在“孤独”之中。但从上面的故事中,您是不是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像那个4岁的“小鬼”呢——独立而富有创造性!

是的,这就是“独处”的积极性:

1、“独处”利于独立性发展

在咨询中,遇到过不少父母这样抱怨自己的孩子:“大人一刻也不能离开,一离开这孩子就不做功课,就思想开小差了。”然而,进一步交谈与分析后,我总会发现:“这孩子”实在太缺少“独处”的时间了,而且从小就难得“孤独”。一生下来,周围就聚集了无微不至的大人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想方设法给他最好的照料,他的一颦一笑、一哭一闹都不会逃出大人们的视野。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大人们总是将他作为生活的“中心”,不让他感到丝毫的孤独与寂寞,总是有人逗他玩耍。而且他遇到任何困难,只要他一喊,绝大多数时候都会有人来帮助他……就这样,“这孩子”总喜欢要大人陪着玩耍,“这孩子”总要大人帮忙穿衣、吃饭,“这孩子”总是要大人“陪读”才行。

可见,没有独处的孩子也就缺少了独立性,不仅缺少生活上的独立性,更缺少思维上的独立性。所谓“在独立中学会独立”,如果没有“独立”的锻炼,又怎么可能体验“独立”的乐趣,怎么可能习得“独立”的能力呢?

“独处”是孩子可以独立的时空条件,在独处中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环境、解释问题,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尝试玩耍、解决困难。而且没有大人在旁边的“独处”,更保证了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

2、“独处”中的创造性

什么是“创造”呢?简单的说,就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见要想有创造,就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其一,必须有“问题”存在。

“问题”是激发思考、激发创造的源泉。牛顿之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他想知道“为什么苹果总是向下落”;爱因斯坦之所以提出了“相对论”,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困扰着他——“高速运转的物体还遵循牛顿定律吗?”……“问题”就是一种冲突,是对原有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挑战,是原有经验无法解决的“困境”。有冲突才有挑战,有挑战才可能激发创造的欲望。

其二,必须有“独特性”存在。

所谓的“独特性”,就是“与众不同”,是新颖的、超越传统的、令人意外的。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从特别的角度来思考,能用特别的方法来解决。“独特性”会使原本普通的事物变得奇妙,使不能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比如,前面故事里那个4岁的孩子之所以能“玩得不亦乐乎”,就是因为他能用“独特”的方式来玩——“一会将跳绳绑在双杠腿上当‘摇篮’,一会拿起皮球当‘保龄’,一会又将球网当成‘铁丝网’,学着解放军叔叔匍匐前进”,他赋予了跳绳、皮球等新的、与众不同的意义。

正因为“创造性”需要“问题”和“独特性”,所以才更加强调“独处”。因为只有当孩子独处的时候,才可能有“问题”。比如,他想拿到小桌子上的书,但他却不够高;他想去抓旁边的玩具,但他的手不够长……试想如果周围都是大人,都是帮手,他的愿望还能产生问题吗?多半是“孩子,想要这个是不是,来,妈妈给你!”没有了“问题”,当然也就失去了创造的前提。

而有了“问题”,就一定有创造吗?当然也不是,还需要“独特性”。对于那么小的孩子而言,怎么样才可能独特呢,当然是在没有限制与指导的时候,才可能展现“独特”。否则,大人早将预定的答案给了孩子,孩子的问题一下就解决了,还要什么“独特性”?前面故事中的那个7岁孩子之所以“做事一板一眼”,思维定势——“跳绳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周围的大人太细心了,细心地连怎么玩、怎么动都规定好了,以至于这个孩子根本没有机会“独特”了。相反,那个4岁的孩子,恰恰是“独处”惯了,至少是有充分的“思维上的独处”,也就有了太多可能独特的机会。

享受“独处”

这就是“独处”的意义,“独处”其实是孩子时间、空间上的一种自在,是孩子心灵自由的时刻,“独处的孩子并不孤独”。心理学上有一种帮助人成长的课程叫“SOLO”,就是将当事人放在一个“独处”的情境中,没有人跟他说话、没有人跟他交流,让他独自待着。结果发现,“SOLO”后的当事人思维更清晰、更敏捷了,而且在SOLO的过程中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思考与体验,给当事人很大的人生启发。

实际上,很小的孩子就有“独处”的需要与能力了,比如研究发现:1岁内的小婴儿就会自己玩,而且听着音乐能很愉快地独处。但因为小婴儿活动能力有限,所以“独处”表现并不明显;而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可以主动选择“离开人群,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才被大人们特别地留意到了。所以,“独处”并不是孩子们不正常,而是大人们不习惯而已。而且越是一心放在孩子身上的大人,越是不习惯孩子的“独处”,越是想让孩子100%向自己敞开心扉,越是想去占用孩子独处的时空。因此,在这里,不仅要建议父母珍惜孩子的“孤独”,也要建议父母定期SOLO一下,让自己与孩子保持适度距离,给自己一个思考和历练的空间。

记住:如果您与孩子原本要好,那么请相信孩子,如果他有需要肯定会主动来寻求帮助的。要知道,父母与孩子再好,也还是两个人,所以有“距离”是难免的,而且也是自然的。做父母的,能够放下架子,在生活中努力与孩子做朋友就够了,不要强求与孩子“亲密无间”,不要过分要求自己去亲近孩子。这样你会觉得轻松,孩子也会觉得舒服,毕竟适当的距离还是需要的。换句话说,就是留给孩子一个“隐私”的空间,也留给自己一个“不过度关注”孩子的警醒。

育儿心得:一定要让孩子做家务


育儿心得:一定要让孩子做家务

周末在家无事,子琦(10岁)想学习炒菜,我说:“好的,爸爸可是厨师!”子琦:“爸爸,你是厨师?”“是的,爸爸还有厨师证呢!”我回答。我和孟三火商量了一下,决定教她一个最简单的菜—土豆丝。我叫她把蒜、姜、土豆、红椒洗了,我帮她切好。把锅放到电磁炉上后,开始让她动手,倒油-放入姜蒜-把土豆、红椒丝倒进去-加入盐、酱油、醋,子琦操作的还算不错,炒熟让子琦尝了一下,他说:“有点咸。”我让她放点糖,出锅前又让她加点鸡精,后来我吃了,味道还不错。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把孩子当作‘小祖宗’供着,家务活从不让孩子沾手,还有些家长只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家务活都是一手包办。但是,有研究表明,对于家务这不仅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还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能增强孩子体质及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同时,亲自体验家务劳动能让孩子认识到家长的辛苦,在丰富孩子内心情感方面有很大帮助。相比之下,经常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会更加孝顺,懂得心疼父母。做家务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很多家长也曾让孩子做过家务,但是孩子的积极性很低,容易产生厌烦。首先家长在做家务的时候尽量在孩子面前说积极的话,如:用开心的语气说脏衣服经过我的洗涤又像新的一样了、经过我的努力现在地板干干净净的了、大家可以尽情享受我做的美味佳肴等等,让孩子认为做这些家务是有趣、有意义的事。

2.告诉孩子,收拾玩具、叠衣服、整理被褥、扫地是每个孩子必须要自己做的家务。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感觉做家务像游戏一样,很有趣。当孩子把玩具丢的到处都是的时候,拿起放玩具的箱子,用另一种语音对孩子说:我是可爱的箱子,我现在好孤独,我想玩具们都能到我的肚子子里来,谁能帮帮我啊?当孩子满床的衣服时,对孩子说:我听说你会一种魔法可以让床上的衣服变的整整齐齐的。像刷碗﹑扫地﹑擦桌子之类的家务活,随意给他分一份,刚开始要注意时间和体力。刚开始时间要短,不怎么消耗体力。从第一天以后,这一份即是他的,一定要坚持下来。可以制作一个值日表,也可轮流做。

3.各年龄的幼儿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对孩子做家务的要求,应视孩子能力范围,不宜超过,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找一些适合孩子这个年龄段可以完成的家务让孩子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刚开始不要超过三种)。

4.监督、激励,称赞。孩子爱玩是天性,所以忘记和不愿做家务是常事,这个时候需要做家长的多提醒和督促。当孩子这次家务做的比上次做的好一点时,我们要适当夸奖他,我们可以说出我们看到的情景,告诉孩子这是他努力的结果。还可以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体贴父母、热爱劳动),还可以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

爱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孩子爱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家里有个活跃的宝宝,总是好动,即使看动画片时也是手脚不停;一会儿没看住,就上了窗台。这让许多父母感到头疼:宝宝是不是患了“儿童多动症”?北京安定医院的郑毅教授提醒父母注意,儿童多动与多动症是有区别的。“不动”的多动症常被父母忽略郑教授说,有的孩子“不动”也是多动症。最新观点认为,多动症的核心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是次要的,即使没有身体多动的外在表现,只要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长期而明显,也应注意是否有多动症的可能。这种“不动”的多动症特别具有隐蔽性,往往不被父母们发现。据郑毅教授估计,在中国14岁以下的3亿儿童中多动症患儿约有1000万

,得到及时和正确诊治者不到10%。如果宝宝患有多动症却又没有得到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将来孩子还会产生厌学等问题,所以需要早期识别与防治。多动症患儿:男孩多于女孩多动症是指儿童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等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是颇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由于病因尚不清楚,所以临床表现多样。多动症一般在6岁前起病,患病者男孩多于女孩,诊断主要依据老师及父母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形式和心理测验结果。郑教授说,我们可以把人的大脑的额叶皮质比喻为大脑的首席执行官,负责筛选、调节各种输入的感觉信息。正常情况下,这个“总分类机”吸收信息后,将它们进行综合,然后发送到合适的中心。这一切在一瞬间就可完成。而多动症患儿的这个首席执行官不够活跃,因此,他的大脑就缺乏正常恒定的排序、分类、抑制、聚焦的能力。因

为成堆的感觉信息没有被分类,这个人就好像被一股奔涌的洪水所控制。两大标准区分宝宝是淘气还是生病怎么才能找出多动症与这些偶然的症状之间的不同呢?这要根据强度与时间。许多儿童,尤其是男孩都表现出冲动的行为,如冒险、寻找刺激等,但多动症患儿所表现出的冲动行为强度要比正常儿童大得多,以至于他们没有时间来反省或改变自己的行为。另外便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许多父母和老师不知道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有多长,误认为课时规定为“45分钟”,孩子就应该能集中注意力至少“45分钟”,然而,科学的研究证实,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很短,而且极易受影响。一般情况下有效注意时间:5—7岁,15分钟;7—10岁,20分钟;10—12岁,25分钟;大于12岁可达30分钟以上。但年龄、发育状况、躯体因素、教育方式和刺激物新奇性均可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五大原因造成儿童多动症郑教授分析,引起多动症的原因很多,目前仍无定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1.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此类儿童行为较幼稚,动作笨拙,协调性差。孩子的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时并发症较多。2.遗传、素质因素。许多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小时候也多动;不少母亲反映患儿在胎儿期就好动,出生后好哭,入睡困难,进食不好,难以照顾。3.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经大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一种神经介质,起传递大脑信息的作用,是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更新较慢;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与儿童多动行为有关。

4.金属元素中毒。铅中毒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多动,所以这一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5.社会、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九种表现可判断儿童多动症郑教授列出九种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育儿心得:为了孩子,一定要更正老人的错误


育儿心得:为了孩子,一定要更正老人的错误

现在有很多妈妈都是娘家妈婆家妈给看孩子。老人带孩子很辛苦,一定要理解她们。但是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妈妈们一定要就事论事及时更正。比如很多老人当孩子摔着或者磕着的时候就会抱起孩子打地打床打玩具给孩子解气。我们想一下地和床好好的在那有什么错呢?如果不跟孩子分析磕着的原因,总结教训下次还会继续磕碰的,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的疼痛,告诉他妈妈如果磕着也会很疼的,宝宝刚刚不小心磕着了所以很痛,是不是?妈妈也很痛,妈妈知道宝宝不开心了。等到宝宝心情好了再一起分析为什么会磕着。是没看清路还是跑的太快。一定要告诉婆婆正确的处理办法。不能为了面子耽误孩子。在比如很多老人会恐吓孩子,说什么大灰狼,卖破烂的。之类的。那是不对的这样做非但不会起到效果还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甚至出现叛逆的行为。还有很多老人会教孩子儿语,比如车车,汪汪,咪咪。一定要告诉老人,教最正确的最标准的最形象的。汽车,狗-小狗,猫-白色的猫。如果连您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东西,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一起翻书找到正确答案。儿语学多的孩子是很难纠正的。我见过有些家长,孩子问一个问题,或者说一句话半天家长也不答应,这是不对的。孩子会因为你的冷落而变得沉默寡言。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问问题的时候家长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回答正确处理这就是早教,如果孩子在表达他自己的感受,孩子说:我今天真开心!妈妈听到不要不理孩子要重复:哦。宝宝今天真开心。重复孩子的话会让孩子觉得妈妈重视他,提升宝宝的自尊心。晨晨有的时候会把自己手里的苹果送到奶奶嘴边,这个时候我婆婆就会说奶奶不吃你吃吧!~正确的做法是:开心的吃,然后笑着说你真棒谢谢宝宝!~这样宝宝会懂得分享带来的快乐.

现在的宝宝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想要什么家长都会满足,所以要让孩子接受拒绝,当孩子被拒绝的时候,妈妈们要及时的引导,告诉他每个人都有拒绝的权利,如果玩具是自己的那么可以自由支配,但如果是别人的就要得到允许。一定要让宝宝也要让家人明白,不能让宝宝在大人的保护下过一辈子。让宝宝体会挫败感,是成长必经之路。很多时候当晨晨爬的时候我奶奶都会说别爬地上有钉子,晨晨站起来的时候我奶奶又会说过来别磕着头了。说着就抱着孩子,或许她认为只有抱着才最安全。但孩子并没有爬到钉子上,也没有磕到头。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当孩子快摔倒的时候扶他一把,当孩子即将遇到危险的时候抱住他。而不是阻拦孩子的探索,扼杀孩子的积极性。

宝贝:为什么我一定要听话 ?


孩子六七岁是自主意识增强的时期,一方面,孩子入学使他的生活圈子扩大了,外部信息也加大了,孩子不再把父母当做权威,而是把老师当作了权威。这一时期的孩子信奉老师的话,而轻视父母的话,他们会把老师的话当做圣旨,甚至经常用老师的话来搪塞父母。由于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大大增强了,所以这时候的家长会感到孩子的理由很多,喜欢以种种理由拒绝父母,还经常强词夺理。许多孩子会质问父母“为什么我一定要听话?”实际上他们在向父母的权威挑战,是自主意识增强的体现。

另一方面,父母习惯了自己说了算,在孩子面前说一不二,长期忽视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更不知道留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过多的压制与限制,使得孩子无法心悦诚服。两种矛盾一结合,孩子不听话也就在所难免了。

周末家庭聚餐,在午饭时。

妈妈:“好孩子听话,先吃饭,吃完再看电视。”

孩子说:“我想先看电视再吃饭。”

妈妈:“先吃饭再看电视,听话。”

孩子:“好妈妈,等吃完饭动画片就演完了。”

妈妈:“那也不行,必须先吃饭。从小要养成好习惯,好孩子听话。”

孩子:“听话听话,为啥我一定得听你的话呢?”

妈妈:“因为我是妈妈。”

孩子:“是谁规定的孩子一定要听妈妈的话?”

妈妈:“......”

妈妈的苦衷:

孩子,听到你说“为什么我一定要听话!”,妈妈心里很不是滋味。妈妈知道你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你很气愤。可是妈妈不是你想的那样,什么都想让你听我的话。其实,妈妈没有你想的那么专横,妈妈就是想让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不去做。就像今天,你听妈妈的话,复习完功课再下去玩,你会玩得很痛快,这个道理,妈妈已经给你讲过了,你为什么偏不听呢?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听话的孩子会走很多弯路。妈妈是过来人,妈妈有许多人生的经验可以无私地传授给你,妈妈希望你少走弯路,长大做个有出息的人。孩子,妈妈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你还小,好多事情还不懂,你需要虚心听妈妈的话,如果你现在不听话,不好好学习,长大会后悔的。孩子,你能理解妈妈的苦心吗?

其实,我知道孩子不会真正理解我此时的心情。我现在很担心,担心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逆反了。如果孩子真的这样,那可就坏了。最近一段时间,有许多事情已经暴露出这样的苗头了。我们有时甚至不敢再坚持原则了,是担心孩子产生厌烦情绪,如果他真的不愿听我们的话了,那可就麻烦了。然而,我们听之任之,也不是个办法,孩子到底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建议支招

换个角度想孩子出现的问题。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假如爱迪生听话,那么我们今天的生活会怎样?假如伽利略听话,假如哥白尼听话......假如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听话......也许这一切无法无法再做假设,可人类的历史进步是离不开无数人的不听话的。

冷处理,巧限制。

强制休息片刻。对于过于兴奋的孩子,作为惩罚,可采取把孩子关进另一间小屋,让他脱离使之兴奋的环境,两眼冷静的审视他,强制他休息片刻。

转移注意力。如果孩子爱在客人面前扔东西,不放在房间的门上设一只靶盘,当客人来时,征得客人的同意,大家一起投掷,看谁扔的准。这样既满足了小孩子的表现欲,又使孩子从游戏规则中学会约束自己,使无序的乱动迁移成有序的竞赛。

培养自我管理的意识。不听话的孩子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平时注意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让孩子制定计划或列表,白纸黑字记录等,久而久之,他会学会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多沟通拉近距离。做一个真心了解孩子的父母吧。不论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不要因自己不喜欢就断然加以拒绝,要多和他们商量,想办法,问问他对事物的看法和意见,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发现父母把她当朋友看,他就会拉近与父母的距离。因此,下面的话要经常说:

孩子,你想怎么做呢?(让孩子学会选择,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

你的意见妈妈能接受,但你能听听妈妈的意见吗?(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这样做对你来说没什么,但我是不敢这样做的别人会批评妈妈。(让孩子明白,孩子是有某些特权的,孩子与成人是不同的)

哦,那正是你的想法,你可以做做看。(让孩子尊重自己,享受受尊重的权利)

相信《育儿心得:孩子不一定要“听话”》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教师一年工作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顶嘴不一定是坏事 导读:孩子从小过于听话并不一定就是好事。过于听话的孩子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父母过于专制,喜欢用命令压制孩子,不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常常过于依赖、顺从、压抑,没有自己的主见或不敢...
    2021-08-30 阅读全文
  • 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坏事 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坏事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争吵、持拳相斗、扭成一团,是常见的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从吵到好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体力、智力,切身体验自己和集体的关系,学...
    2020-12-07 阅读全文
  • 独处的孩子不一定孤独 毛毛,5岁,幼儿园中班,饱满的额头,乌黑的大眼睛,一看就很机灵的样子。可最近妈妈却有些担心毛毛,因为毛毛喜欢上了“孤独”,经常会一个人陷入若有所思的状态中,好几次妈妈看到他独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摆弄什么...
    2022-01-20 阅读全文
  • 教育笔记:《教育,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 教育笔记:《教育,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 进入六月,天气越来越热,孩子们餐后不能到室外去散步了。一群小麻雀关在室内,做些什么呢?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听故事,于是,我组织孩子们安静坐好,开始讲故事了! 故事...
    2021-05-22 阅读全文
  • 上幼儿园不一定要穿新衣服 “老师,麻烦您对孩子说下,上幼儿园不一定要穿新衣服,我家的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是问我穿什么衣服,老是着吵我买新衣服,真是拿她没办法了,她最听老师的话了,麻烦老师跟她说说吧!”这是一位妈妈给我的QQ留言。...
    2020-05-13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从小过于听话并不一定就是好事。过于听话的孩子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父母过于专制,喜欢用命令压制孩子,不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常常过于依赖、顺从、压抑,没有自己的主见或不敢...

2021-08-30 阅读全文

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坏事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争吵、持拳相斗、扭成一团,是常见的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从吵到好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体力、智力,切身体验自己和集体的关系,学...

2020-12-07 阅读全文

毛毛,5岁,幼儿园中班,饱满的额头,乌黑的大眼睛,一看就很机灵的样子。可最近妈妈却有些担心毛毛,因为毛毛喜欢上了“孤独”,经常会一个人陷入若有所思的状态中,好几次妈妈看到他独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摆弄什么...

2022-01-20 阅读全文

教育笔记:《教育,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 进入六月,天气越来越热,孩子们餐后不能到室外去散步了。一群小麻雀关在室内,做些什么呢?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听故事,于是,我组织孩子们安静坐好,开始讲故事了! 故事...

2021-05-22 阅读全文

“老师,麻烦您对孩子说下,上幼儿园不一定要穿新衣服,我家的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是问我穿什么衣服,老是着吵我买新衣服,真是拿她没办法了,她最听老师的话了,麻烦老师跟她说说吧!”这是一位妈妈给我的QQ留言。...

2020-05-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