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2020-09-18

幼儿园教师存在的问题。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若干问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若干问题

主题活动是近年来在幼儿园课程中运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形式,它与幼儿教师熟悉的分科教学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为了使教师在进行主题活动时更加有效,有必要对它进行梳理。

要辩证地认识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顾名思义是在一段时间内,教师和幼儿围绕一个核心话题即主题,开展多种活动的过程。主题活动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主题活动中幼儿有机会围绕一个核心话题进行多次活动,反复学习和实践,幼儿对它的认识角度比较多样,形成的认识比较丰富、深刻,概念比较准确,幼儿获得的发展也比较全面。

如,“我们家乡的小吃” (大班)这个教学内容,如果是上一节社会领域的课,那么教师会引导幼儿说一说“我们家乡有哪些小吃”、“你最喜欢吃的家乡小吃是什么”、“你为什么最喜欢吃××小吃”等。而如果把“我们家乡的小吃”改为主题活动,则这个学习过程就不会限制在一节课内:教师可以带幼儿去参观附近的小吃店;回来后和幼儿进行关于小吃的谈话;可以让幼儿拿着统计表回家,问问家长喜欢吃什么小吃,回班后统计一下,哪种小吃喜欢吃的人最多;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吃哪种小吃;说说和吃小吃有关的难忘事情;画一画自己最喜欢吃的小吃,并且说说为什么;在班里制作简单的某种小吃等。显而易见,这些系列活动使幼儿对家乡小吃的认识比只上一节课要全面得多。

第二,主题活动比较容易做到领域之间的有机融合。再以“我们家乡的小吃”为例,“统计爸爸、妈妈爱吃的小吃,统计我们爱吃的小吃,哪种小吃喜欢吃的人最多”,这些过程无疑把社会领域的教育和数学学习融合在一起了;“说说和吃小吃有关的难忘事情”,在进行社会领域教育的同时也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画一画自己最喜欢吃的小吃,并且说说为什么”,“在班里制作简单的某种小吃”,则融合了社会和艺术领域的教育。

第三,主题活动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大多数主题活动的主题是在教师与幼儿互动后产生的,它和分科教学通过看课程表决定上什么课相比,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第四,主题活动的实施途径可以多样化。它可以有机地整合生活活动、活动区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实施,而不仅仅局限在通过教学活动实施目标。

主题活动有优势,也有劣势。因为每个主题活动要实施的教育目标有若干个,这些目标涉及到几个领域,容易使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往往只考虑目前进行的主题活动能实施哪些目标,而不太可能从整个学期角度考虑应实施哪些目标,所以,主题活动之间的教学目标关系会有些凌乱,甚至有些目标会有遗漏。这是主题活动难以避免的劣势。

在不同年龄班,主题活动的主题有何不同

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因为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认知能力、认知范围、知识积累、兴趣点等均不同,所以主题也会不同。

在小班进行的主题多数是与幼儿自己极为贴近的,有的甚至是他自己,如“我的小手”、“我的小脚”;有的是在他周围的某种物体,如“我喜欢吃的水果”、“我的小兔子朋友”、“我的妈妈”等。(考虑到第一学期幼儿初入园,分离焦虑比较明显,建议把“我的妈妈”这一主题安排在第二学期)

中班幼儿认知能力提高了,认识范围也扩展了,他们进行的主题有很多已不局限于某种具体的物体,而是某一“类”的物体,如“纸”、“汽车”、“动物”、“好玩的玩具”、“感谢身边的人”等,这些主题的内涵比小班丰富得多。当然,在中班也有一部分是某一特定事物的主题,如“我的爸爸”、“六一儿童节”等;也有关于“我”的主题,如“我长大了”。

之所以把“我的妈妈”安排在小班,而把“我的爸爸”安排在中班,这是因为考虑到一般妈妈对孩子的照料最频繁,其行为也非常具体,这便于幼儿讲述和表达;而爸爸对孩子的照料相对要少一些,而且幼儿一说起爸爸就容易说他有什么本领、他是做什么工作的,而这些内容对小班幼儿来说表达起来会有一些困难。

大班幼儿的认识范围进一步扩展,他们不仅关注周围某些具体的事物,而且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如主题“神奇的工具”、“有趣的变化”、“符号和标记”就属于这一类。与此同时,他们的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们已经走出童话世界,要走进真实的生活,做真事,“春季运动会”、“皮影戏”、“我要上学了”、“再见,幼儿园”就属于这类主题活动。

同一主题在不同年龄班进行,其区别是什么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主题在小、中、大三个班都可以进行,如“春天”、“昆虫”、“汽车”、“动物”等,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的深度不同。小班和中班幼儿的学习一般是感知客观事物外部特点层面的,所以活动一般局限在“它是什么样的”范围内,中班比小班的认识范围要大一些。而大班幼儿的学习除了感知客观事物外部特点之外,还涉及到事物之间初步的联系、关系层面,如“为什么是这样”、“它和其他事物有什么联系”等。

以“动物”主题为例。幼儿与动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在小、中班进行该主题活动时,幼儿的学习内容集中于几种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可以有讨论、模仿、绘画、制作等活动,班里甚至可以饲养1~2种动物,以方便幼儿观察和模仿。在大班进行该主题活动时,因为幼儿对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已经很熟悉,再重复这些内容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就没有什么挑战性,幼儿也会觉得没有意思,所以,应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鸡的嘴是尖的,鸭子的嘴是扁的?”“为什么老虎、狮子长着尖尖的牙齿和尖尖的爪子,而鹿和牛却长着平牙和蹄子?”“如果燕子和老鹰这些飞行的鸟长两只大大的耳朵,它还飞得快吗?为什么?”等等。

学习的广度不同。小、中班幼儿的认知能力相对比较差,认知的范围也比较窄,所以认识的事物也比较少;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相对强一些,随着时间的积累,认知的范围也相对宽一些,认识的事物也会多一些。还是以主题活动“动物”为例,小班幼儿涉及的动物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如鸡、鸭、鹅、兔子、牛、马、羊、猪等,而大班幼儿涉及的动物就会扩展至丹顶鹤、海豚、鲸鱼等生活中不常见的动物。

持续的时间不同。小班幼儿因为兴趣比较容易转移,探索的深度又不可能太深,所以主题活动持续的时间往往比较短;相反,大班幼儿对一个实物的兴趣相对稳定,探索的深度又肯定比小班深,所以,其持续的时间会长一些。

幼儿的自主性不同。小班幼儿和大班幼儿相比,各方面的发展都要弱一些,自主性发展有差距也是必然的。所以在小班,教师引导幼儿多一些,可以通过提问、建议、提出要求、组织教学活动、提供目标化的物质材料等方法引导幼儿;在大班,教师的引导会少一些,幼儿会主动提出很多愿望、建议,教师的任务是满足幼儿开展主题活动的合理愿望,为他们解决一些他们无法解决的困难。如某大班在开展“中国文化”这一主题活动时,幼儿建议分组举办介绍中国文化的小展览,幼儿当时遇到的困难是办展览需要用到的泡沫板太大,他们需要用锯子把泡沫板锯开,这个事情是他们无力完成的,请教师帮忙,教师欣然帮助他们锯开了泡沫板,后续的办展览就由幼儿自己完成了。

教师如何确定主题

如何确定主题,这对幼儿教师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它需要教师自己确定,不像小学教师,教学内容在课本中早就确定好了,教师只需执行就可以了。

教师在确定主题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教育目标、本班幼儿的兴趣、幼儿的生活经验。这是由幼儿以及幼儿教育的特点决定的。由于幼儿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非常短,且其行为非常情绪化,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就要选那些他们感兴趣的,这样可以利用他们的无意注意,同时又是他们生活中熟悉的,容易引起他们的“认知共鸣”。此外,教师还要考虑该主题是否对幼儿有一定的发展价值。如果幼儿对它感兴趣,又熟悉它,同时又有发展价值,那么,该主题活动的内容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下来了。

主题活动一般持续多长时间为宜,怎么判断可以结束了

主题活动持续的时间长度要看该主题实施过程的需要,没有统一的时间长度,短则3~5天,长则1~2个月。

有的教师认为主题活动开展得越充分越好,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其实不然。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很有限的,不可能认识得很深入,即使是大班幼儿也是如此。因此,当应该探讨的内容都探讨过了,教学目标也都实施了,幼儿也提不出什么新的想法,对此主题的兴趣也在下降,这时就该结束这个主题了。

班里是否可以同时开展几个主题活动

班里可以同时开展几个主题活动。

很多教师之所以认为在同一时间班里只能有一个主题活动,是因为他们认为主题活动必须是全班幼儿同时都参加的,而且是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很密集的。事实上,有的主题活动需要全班幼儿都参加,有的可以由部分幼儿参加。另外,有的主题和大自然的季节、气候等密切相关,它发展的节奏可能会比较慢,活动和活动之间会有很多“空挡时间”。如“向日葵的一生”、“牵牛花的一生”,这样的主题会延续好几个月,也不用全体幼儿都参加,只是由几个做这一主题的幼儿经常向班里其他幼儿分享观察、绘画的结果就行了,所以它们必须和班里的其他主题活动同时进行。因此,主题活动有大小之分,即在同一时间内,班里的大主题多数时间只有一个,否则幼儿忙不过来,与此同时,还可以有1~2个小主题。

主题活动应有“总结”环节

主题活动都要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幼儿围绕主题进行了侧重于不同角度的多样化活动,在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提倡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顾和梳理本主题涉及的主要内容。这时,可以让那些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幼儿多表达(因为回顾的内容是大家的共识,对能力弱的幼儿来说应该也不困难了),既巩固幼儿已经获得的知识,也能给幼儿更多锻炼的机会。

全班主题活动下可有小组的分支活动

很多主题活动是全班幼儿一起活动的,但是有些主题活动可以根据需要有小组的分支活动。如某大班在参观完自然博物馆之后,幼儿纷纷要求在班里办一个“小小博物馆”。在“小小博物馆”这一共同的主题下,幼儿分成了“娃娃展”、“汽车模型展”和“恐龙展”三个小组,在整个主题活动中,这三个小组有时就共同的问题一起讨论,但更多的时间是各组分别筹备展览。另一个幼儿园的大班,在观看完专业剧团表演的皮影戏之后,自己也想演皮影戏,教师支持了他们的想法,经过对论,幼儿把表演的剧目确定为《小马过河》。此后,全班幼儿在自愿的前提下分成了表演组、音响组、灯光组、宣传组等若干小组,负责报幕、表演、旁边讲故事、操作录音机、打灯、画海报和门票等一系列事情,共同为皮影戏的顺利演出做事情。

记得瑞吉欧课程的著名案例“人群”也是有全班活动、小组活动的。当教师最初和幼儿讨论假期里在哪里看到人群时,在和幼儿一起到大街上观察人群时,这些都是全班幼儿的活动;但当幼儿自己表现、表达对人群的认识时,又变为小组活动,不同的小组分别用泥塑、绘画、纸工表达对人群的认识。

当前的主题活动和20年前的主题活动的区别

当前的主题活动和20年前的主题活动相比有很大区别。20年前的主题活动经常是这样的,以大班“美丽的春天”为例:教师教幼儿朗诵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歌,讲和春天有关的故事,唱和春天有关的歌曲,画和春天有关的绘画,最后进行关于春天的总结性谈话。教师组织这些活动有错吗?没有错。但是它的问题在于:是在主题活动名义下的,以已有的作品为载体的分科教学。在这样的主题活动中,教师把与该主题有关的分科教学活动拉到一起,缺少领域之间的融合,而且幼儿所学的都是已知的东西,少了让幼儿进行探索、扩展的空间,与幼儿的生活、游戏也缺少联系。

现在还是进行“春天”这一主题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到户外去感受温度的变化,回班后进行记录和比较,并且画出温度变化曲线图,向全班小朋友介绍;到户外观察春天里幼儿园院子里树木、小草有什么变化,观察并记录哪种树先长叶子,哪种树先开花,哪种树是花和叶子同时长出来,把这些记录的成果展示在墙饰中,并定期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在活动区,幼儿还自发地开设“花店”、表演“春天里的服装秀”、为户外活动缝制沙包、制作“小尾巴”。这些活动都是几个领域融合的活动,都是幼儿充分自主、探索的活动。当然,这时和春天有关的歌曲还是可以唱,赞美春天的诗歌还是可以朗诵,只不过不以它们为主罢了。

主题活动和分科教学的关系是什么

主题活动和分科教学的关系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同时存在。

我们知道,主题活动的优势是使幼儿围绕一个核心话题进行多次活动,形成的认识比较丰富、全面,但它的劣势是从整个学期看,教学目标实施得有些散乱,甚至会遗漏一些目标。

分科教学的特点与主题活动正好相反。它的最大优势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之间可以很有系统性,用系统性的目标一点一点地引导幼儿向前发展。因此,分科活动特别适合于那些幼儿有很明确发展阶梯的方面,如动作发展、数概念等(数概念的内容一部分可以和主题活动结合,前边已有相关实例)。另外,在音乐教育方面,主题活动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到目前为止比较难保证在主题活动中都能找到与主题内容和幼儿音乐能力发展同时适宜的音乐作品。因此,音乐教育活动也比较倾向于用分科教学来完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探讨的是社会教育领域活动的教学策略。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纲要》中社会教育领导中的目标。2001年7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社会教育领导的目标是能主动的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那么每个年龄段,课程目标根据《纲要》总目标,归为四大类:一是自信心的培养;二是人际交往;三是行为规则;四是民俗文化。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对《纲要》中社会教育领域目标进一步的解读,《纲要》中将潜移默化作为社会教育的首要特点,进一步强化了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的区别,特别强调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还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知识的良好环境,同时把幼儿与成人和同伴的共同生活和交往行为作为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资源。《纲要》充分认识到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求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工作者,对社会领域课程认识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接下来我们就谈一谈社会教育活动具体目标的确定。

一、要参照总目标,特别是年龄阶段的目标,制定具体的活动目标。

二、每个活动应包含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等三个内容的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但对幼儿来说,重点是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一方面社会行为比较具体直观,另一方面社会行为是指最终的目标和结果,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性格,发展和谐的个性。

三、避免空洞的说教,目标应具体到具体的行为。

四、生活经验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和依据。课程内容就是从幼儿出发,从幼儿的生活出发。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讲,社会领域教学的指导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实践练习法。这是一种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养幼儿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并增进幼儿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动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实践,以形成和巩固或改变幼儿基本的社会行为,实践练习法是典型的做中学的方法,比如说小小值日生,自我服务,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园内公益劳动,待人接物,解决矛盾和冲突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实践练习法来实现。第二种方法是调查法,调查法是教师引导和启发幼儿针对社会环境,社会事务,以及社会现象的相关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相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发现社会现象存在的状态,或是社会问题的原因,或是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幼儿社会教育中的调查法,主要是解决是怎样的,它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因此,调查法是以问题为先导的,幼儿通过调查,对社会生活有了感性和较为具体的认识,因此调查法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方法。再一种方法是参观法,社会领域中的参观法,是指幼儿进入一定的现实社会场景,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社会现象的状况,教师根据社会领域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组织幼儿在园内或园外的场所,让幼儿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思考而获得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它能使幼儿教育活动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接触社会,接受教育,参观法的运用,必须要服从于教育目的,根据教育的要求来进行。第四种方法是表演法,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通过形态动作、语言及表情去体验,感受一定角色的情感和行为,从而达到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目的。一般要有明确的主题,主题可以是幼儿商定的,也可以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制定的。比如说大班社会活动,传递微笑中,幼儿通过角色表演,了解了节日习俗,聚会,传递微笑带给别人的快乐。一般幼儿表演的主题,来自现实生活事件,或艺术作品,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关注,有助于表演主题的丰富和生动,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第五种方法是讲解法,讲解法是幼儿说明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知识和道理,让幼儿了解规则及其意义,使幼儿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实,知道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它为什么要这样做,讲解法不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唯一方法,但是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讲解法的使用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依靠幼儿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很难把握事实,道理或规则的本质,教师的讲解,有助于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讲解,应该是感性的、生动的、具体的,关注幼儿兴趣和已有经验的。第六种方法是谈话法,这是我们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谈话法是教师与幼儿,及幼儿和幼儿之间,围绕某个话题,某个问题进行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语言交流是其核心的表现形式。谈话法在幼儿社会领域教学中的使用,有助于幼儿表达对社会事物和现象的经验,有助于幼儿形成一些正确的观念,一般来说,话题与幼儿生活关系越密切,就越具有可谈性,这也就是说,来自于谈话的话题,一定是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的。第七种方法是讨论法,讨论法是指教师和幼儿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的思想碰撞和思想发散,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讨论有两种性质,一种是价值冲突性的讨论,如谁对谁错等等。二就是多种求解可能行的,我们如何帮助班上有听力障碍的小朋友,这两种讨论的相同之处,都有一个讨论过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指导,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应该少问多说,即表达个人见解,以此引发幼儿表达个人见解,应在平等讨论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

另外,社会领域中,还有几种特殊的方法,根据教师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运用,他们是价值澄清法、移情训练法、观察学习法、角色扮演法,在这我就不展开详细的论述。那么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互相作用于具体的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应该熟练掌握,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的运用这些方法,接下来就以上几种方法,来谈一谈,它们大体的教学模式。

一,生活感知教学模式。那么我们在运用这种模式的时候,如何来确定它的教学目标呢?首先得让幼儿直接深入社会生活,扩大眼界,丰富感性经验,帮助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幼儿理解相关的社会行为规范,实践有过的社会行为,这是生活感知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那么它的程序和策略是怎样的呢?那么首先在第一环节,我们首先要激发兴趣,组织幼儿参观散步出发之前,就是要以简短的谈话启发幼儿活动的愿望,要告知幼儿参观游览散步的地点内容和注意事项,第二个环节就是要实地的去观察,教师可以带领孩子,到大街上或者小巷子里去散步,观察马路上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意识的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看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和劳动的场景,在参观活动中,教师要带幼儿,到达参观地点后,要重新整队,让幼儿有一个整齐精神的面貌。再一个就是要提出有关的参观要求,引导幼儿有礼貌的向接待者问好,向幼儿提出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参观,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主要内容上,可以先参观该单位的全貌,再有所侧重的分别观察,教师和接待人员可以做简单的介绍,要组织好这一环节,老师还应该注意:一,参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参观的内容和具体目标的要求。有参观单位联系,有必要时,应该指导接待人员写一写,讲一讲讲话稿等等,第二就是参观过程中,要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去看看,去想想,还要引导幼儿,要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所见到的人和事,允许幼儿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及时的给予解答,或者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与寻找问题的答案。三,参观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幼儿过度疲劳,产生厌倦的情绪。第三个环节就是参与实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向幼儿提出行为要求,指导幼儿行为方法,组织幼儿操作练习,帮助幼儿把所获得的知识加以引用,使幼儿得到更真实的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带领幼儿参观邮局的工作程序之后,教师组织幼儿集体寄信,让幼儿亲自购买邮票,并将邮票贴在参观前准备好的信封上面,将信投到邮筒里,这些实际操作,让幼儿真正获得寄信的初步知识,锻炼了寄信的能力。

第四环节就是谈话小结。参观游览回到幼儿园之后,孩子对参观的内容印象还比较深刻,这时候教师要及时的组织幼儿进行一次谈话,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的整理,加深幼儿对物和事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人物和周围事件的一个正确的态度,那么教师在组织这一环节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谈话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谜语或生动的语言等引起幼儿回忆参观的人和事,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参观的内容和感受最深的最喜欢的事和物。

二,教师要对这次参观游览活动做一个小结和评价。

三,要提供有关材料,以供幼儿开展有关的游戏。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参观邮局,还有逛超市这些课例,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接下来我们再来分享一个情感陶冶教学模式,情感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幼儿联想,诱发新的情绪体验,使幼儿与现实中情境表演中,或作品中的人物心心相印,情情相通,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作出反应,从而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真实情境时,更容易产生移情,作出亲社会行为,他的程序与策略,情感陶冶教学模式,包括情感激发,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和实际行动四个环节,情感激发也叫认知提示,指通过成人的言语提示,组织幼儿通过讨论、绘画、唱歌、游戏、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辨别各种不同的情感及其面部表情,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中的想法、观点和情感,促进幼儿辨别他人情感,效仿他人观点,及进入他人角色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和社会理解水平的提高,为产生移情奠定良好的基础。

情绪追忆,是运用言语提示,唤醒幼儿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体验,引起他们对情绪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和事件的联想。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社会情境之间的联系,这个情绪追忆,比如说在我们上大班的社会课“生病的小朋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比如说你生病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最希望得到谁的帮助?这时候让孩子在回忆他生病的时候,他的感受,这样就是情绪追忆。

还有一个是情感换位,情感换位是教师提供一系列由近及远的社会情境,让幼儿分析讨论和扮演角色,从而使幼儿转换角色去体验某种情绪,情感的状态,并促进其角色转换能力的发展,通过情绪追忆和情感换位,幼儿得以把过去的情绪,情感体验迁移到相应的社会情境之中,使自己置身于其中,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体验或设想他人正在体验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移情。

实际行动是组织幼儿将自己移情的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老师进行交流,在这一步骤中,教师是指挥,幼儿是主体,教师指挥幼儿操练,要注意操练的实效性,移情形式要多样。一,应用性操练。教师根据活动前的预想,提供幼儿抒发感情,作出积极行为的情境,让幼儿实际做一遍,例如在“关心生病的小朋友”活动中,请幼儿按照意愿选择关心病人的方法,参加相应的小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有的孩子说,要给生病的小朋友送水果,送一封信,还有送花,送一张贺卡等等,这些让幼儿先来选择他关心病人的方式,然后参加小组活动。第二就是表演性的练习,表演性的练习,包括你的事例分析和行为练习,即先举出假设的各种典型的社会情景或事例,或通过欣赏表演儿歌等等,让幼儿分析出该种情形下,怎样做才能带给别人欢乐,并根据幼儿的提议,让大家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从中体验不同的情感,教师应鼓励幼儿,用动作和表演进行表演练习,使所学的新知识逐步深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大班社会活动,他为什么哭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扮演哭的人与关心者,幼儿在表演中,抒发了关心他人的情感,体验关心他人的行为,那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比如说关心生病的小朋友,我是妈妈的小帮手,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接下来我们再与大家谈一谈,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及不同角色身份,学习以适当的行为方式,进行沟通,从而掌握互助合作等友好交往技能,发展幼儿语言交流能力和想象力,使幼儿实践和尝试自己解决社交问题的办法,这种方法的程序与策略。

一是教师要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要力求真实生动,有人有景,场景的布置及道具要尽量的简单,化装突出人物身份的主要特点,使幼儿能够看懂就行,如需要幼儿扮演角色,应事先物色人选,组织排练,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要用语言向幼儿介绍场景,这是什么地方,是什么角色,和主演者,以引起幼儿观看表演的兴趣,并向幼儿交待任务,提醒他们仔细观看表演者的表情、动作,记住表演的内容,以便在观看后进行讨论,这是先创设情境。

再有一个就是表演。为了使全体幼儿能够清清楚楚的看清楚表演内容,表演者要面向全体幼儿,表演速度要适中,可以完整的表演,也可以分段表演,一个是把全部表演完之后进行讨论,再一种就是孩子一边表演,一边教师组织孩子进行讨论。

第三一步就是讨论明理。观看表演之后,教师应围绕活动目标,有重点的提问,引导幼儿讨论评价表演中人物的言行,激发某种情感,提出今后行为的选择建议,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讨论时教师要尊重幼儿,让他们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的看法,通过幼儿自己的活动,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讨论的基本形式主要是小组合作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甚至展开争论,要鼓励幼儿谈出,带有个人情感的理解,鼓励创新。

第四个环节就是学习表演,幼儿有表演和模仿的兴趣,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组织全班幼儿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从而巩固在活动中获得的行为规范,有时可以让部分幼儿参与表演,其他幼儿再次观看,还要依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环境来定。幼儿通过表演,进一步判断道德行为,在进行表演中,更好的掌握道德行为要求,那么在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比如说妈妈我爱你,还有小记者这些教学活动,都可以采用这种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来进行。

第四种模式是实际练习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在做中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内化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这种模式的程序与策略是,第一要激发愿望,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出示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并以简短的语言激发幼儿对某一问题的兴趣,激起幼儿参与实践练习的愿望,例如在“做事有条理”活动中,教师出示一堆零乱的物品,引发幼儿整理的兴趣,并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张桌子上有什么东西?这些物品放的怎么样?让我们来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好吗?这样就自然而然的激起幼儿参与练习的愿望。社会活动,我是妈妈的小帮手也是这样的,他妈妈生病了,小兔子看到家里很乱,那么兔子姐姐就引导小朋友,这么零乱的房间,我们应该怎么做,从而也是自然而然的激起了幼儿参与练习的愿望。

第二就是方法的学习。在这一阶段中,一是要组织幼儿讨论交流某一情境中的行为要求,通过概括让幼儿知道怎样去行动,例如我们是小主人的活动中,教师把幼儿讨论的结果进行小结,使中班幼儿懂得,当小班的弟弟妹妹来作客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小主人,可以先做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名字、班级,再带领客人参观我们的教室,然后带他们一起玩儿,一起做游戏。第二,就是请部分幼儿根据老师创设的情境,尝试正确的做法,其他幼儿观看台上幼儿的做法后进行评价,从而学习正确的行为方法。例如,在“做事有条理”的活动中,让部分幼儿尝试整理物品,其他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评价,而懂得整理物品的正确行为程序,即大的物品放在下面,小的物品放在上面,这样做才整齐有序,便于搬动。

三,行为练习。孩子获得一定的方法之后,既让幼儿练习,教师要巡回观察,可以幼儿分成小组展开练习,互相观察,看行为是否合乎要求,教师针对幼儿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的方法,同时让行为准确无误的幼儿,上台示范,使幼儿对行为要求有更明确的了解。此外,应尽可能的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行为练习。

四,小结评价,教师要对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幼儿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评价。同时向幼儿提出活动后的练习要求,使教学延伸到课外、园外,只有这样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够逐步形成。那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是小主人、小交警这些课,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第五种教学模式是艺术感染教学模式。艺术感染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社会知识,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使幼儿理解和掌握运用于艺术作品中的社会知识和行为要求,这种方法的程序和策略是:一,欣赏艺术作品,这里所说的艺术作品是指文学艺术作品,即诗歌、故事、散文等,教学一开始,教师给幼儿生动流畅的讲述故事,富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歌,使幼儿在欣赏文学作品中受到感染,为了使艺术作品更好的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活动前,教师应该精心的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有益的、有启迪性的作品。二是根据幼儿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适时的讲解启发,对由作品中表现的主题要重点给予提示,使孩子更好的从中领悟到道理。

二,讨论小结。社会教育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明理、激情,进而导型。因此,欣赏艺术作品之后,就是应该围绕教学要求,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明白蕴藏在某个作品当中的某个道理,激发良好的情感,并影响其以后的行为。讨论时,教师要尊重幼儿,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的看法,讨论后,教师要进行小结,引导幼儿得出正确的认识。对幼儿提出行为上的要求。

第三,就是联想深化。教师要适当的拓宽活动内容,这一阶段可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评论,以促进道德知识进一步内化。例如在大班“做个守信用的孩子”活动中,教师在组织幼儿讨论,波波和乐乐的作品的基础上,开拓幼儿的思路,让幼儿分析另外两个事例,使幼儿能进一步领悟蕴含在作品中的道德知识、明辨是非,并以此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四,是创作实践。幼儿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之后,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创作实践活动,让幼儿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培养良好的行为。例如,在“三只想生病的小狗”活动中,教师组织为妈妈开个小小音乐会,在音乐会上,让幼儿唱有关爱妈妈的歌,并将自己亲自制作的礼物布置在妈妈的照片旁,这些活动都可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让他们懂得爱妈妈的一些实际行动。那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比如说有这些课例,“三只想生病的小狗”、“香喷喷的文字”等课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接下来我为大家带来分享这样一个话题,就是说在我们的主题活动下,我们如何的有效整合教育元素,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重视各领域教学内容中的社会性教育元素的整合利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必然是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如何进步的,是将认识纳入到他整个的经验体系中的,再用教材的过程中,你也会发现,社会教育内容,几乎无法从其他教学内容中割裂出来,例如大班下学期主题六,开心大王,次主题二,我是开心果。活动五,传递微笑。该主题本身就是以幼儿的情感教育为主,尽管在这个主题里面,蜗牛的微笑是一个语言课,但是我们感觉它更像一节社会课,它是以“蜗牛的微笑”是以优美的语言,动情的讲述蜗牛的心理变化,表现动物美,怎样将微笑传递出去,是将语言教育与社会性教育,自然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每个主题开始部分的主题引导里面,无一例外的是讲社会性教育目标,明确的进行了说明,请一定要认真的阅读,加以领会。

第二个就是区域活动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良好平台。翻看我们的教材,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一个教育活动后面,都有一个区域活动的内容,从目标的设定,材料的准备,区域规模,到指导方法,都作出了比较详尽的提示,目的就是要通过创设,并有效的利用环境,让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都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幼儿间的交流交往。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个交友平台,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心理及情绪情感的变化。捕捉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交友契机,给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学习交往的方法,形成规则意识,教师在指导这些交友契机的时候有很多,比如说幼儿之间发生一些冲突,幼儿在操作间,学习中的一些持续性,遇到困难事儿如何反应,材料的整理如何规范这些规则,教师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指导。

第三,就是充分利用生活中随机、灵活、自然的教育元素。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离不开生活。就像一张纸的反面正面一样不可分割,生活即教育。在社会性发展方面,表现的最为充分,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一日环节皆教育,你比如说早晚的问候与道别,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吃饭、喝水、入厕的规则,培养孩子的社会规则。午睡的纪律,培养了孩子的规则与情感。还有孩子小伙伴的交往,培养孩子自我认真,与人际关系,参与一些活动,这些也是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社会性的交友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潜移默化,希望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把社会性的交友的元素都渗透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

第四,就是成人的态度习惯等行为模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那么幼儿的个性品质有遗传的特质,但后天的习得行为是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那么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我们成人,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性的发展模板呢?那么接下来我再谈一谈,目前社会领域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是避免过于的知识化。社会领域的培养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然后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有些过于重视知识的教育,而忽视行为的养成,一方面教给幼儿许多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孩子们也能够绘声绘色的讲解,包括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一些为人处事的一些道理,但是另一方面,孩子们在行为中,则表现出任性、自私、争抢,不懂礼貌,不分是非等不良习惯,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了讲道理、学知识,而忽视了操行,以知识代替行为的养成。

第二就是以适应幼儿发展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一切社会教育的契机,是对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在生活实践,生活活动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实践,只有这种结合,现实生活的社会教育,才能够真正取得成效。社会教育强调幼儿在做中学,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学习。那么在这我就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是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幼儿园举行的一个社会性的一个活动。我们是这样来组织的。每个孩子从家里带三样物品,一样是爸爸用的物品,一样是妈妈用的物品,再一个是宝贝自己用的物品,这样的物品什么都可以,你可以是不穿的衣服,可以是爸爸或者妈妈不再用的一个装饰品,或者是孩子不再需要的一个玩具,或者图书等等,什么都可以,孩子把这些物品带到幼儿园之后,放到班级里面,班级里面老师把这些物品标上价格,然后布置成一个超市,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我们组织孩子大班、中班和小班,组成一个家庭,由爸爸妈妈带着这一个孩子来逛超市,在组合的过程中,孩子很自然的就学会了去照顾弱小,爸爸妈妈如何去在逛超市的过程中,不要丢了自己的宝宝,如果真的把宝宝丢了之后,该怎么样来解决,那么他通过寻求警察帮助,还有通过去广播室去播音,来寻找自己的孩子,还有带孩子购物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如何学会理财,我手里就是有五块钱,大这五块钱该怎么样来分配呢?因为我们的活动有一个要求就是,要给爸爸买礼物,要给妈妈也买礼物,还要给自己买一份礼物,还要给我的孩子买一份礼物,所以孩子在买礼物的过程中,要学会割舍,这个礼物太贵,我可能买了这个礼物之后,我剩下的钱,就不能够再买其他的礼物了,所以即使这个礼物比较喜欢,为了完成我应该完成的任务,我得学会舍弃,这样一些活动,就是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非常好。而且我们今年这个活动,也举办的非常成功。

反思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我们应该认真的思考,如何选择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内容,以何种形式呈现内容,更加适合幼儿的学习,首先要选择适宜贴切的内容,其一就是与目标无关,或者是关系不大的内容必须删除。其二,主要选择的内容,应该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即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有发展性。其三,就是所选的内容要有启发性,能锻炼幼儿的思维,启发幼儿的心灵,所以在组织内容时,要把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相结合。逻辑顺序即知识系统的内在逻辑体系,心理顺序即孩子学习活动内在的认知规律,因此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课程内容,应当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特点和需要为出发点来制定,有效教学,是由学习者的现有知识,他们的文化实践,他们的信仰,以及他们对学科内容的掌握程度。其次,以适应幼儿发展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同样是关注残疾人,同样是爱的教育,那么我们来看一看教育中的一个案例。一个盲孩子,因为自身的缺陷,成为同班孩子的嘲讽和捉弄的对象,教师没有简单的斥责和教训孩子,也没有苦口婆心的光说大道理,他而是请这个班级的孩子,带上眼罩生活一天,这些正常的孩子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了盲人的艰难和坚强,从而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没有任何理由去嘲笑这个盲孩子。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特别重视通过体验获得生活经验。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卢赫所言,个人的情绪经验,越是多样化,就越容易体会了解想象别人的精神世界,甚至会有密切的情感交流,在交友中,我们应该抓住一切社会教育的契机,是对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社会教育是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教育,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养幼儿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并增进幼儿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动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实践,只有这种结合,现实生活的社会教育,才能够真正取得实效。好!今天我的讲座就到这,谢谢大家!(结束)

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


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

祺祺:3周零50天,情况就是不爱上幼儿园,也不能说是不爱上,对于每天上幼儿园是很积极的,早早起床,刷牙洗脸吃饭,吃完饭就要上幼儿园,通常时间尚早,不停的催,送到幼儿园了就开始哭闹,不让妈妈走,每次在家都是说的好好的,到学校就变卦,怎么哄都不行,在家是个活泼爱唱爱跳的宝宝,一到幼儿园就大变样,看到她那委屈的样子有时真是于心不忍啊!

针对我女儿祺祺在幼儿园的情况,我也查了不少的资料,好像这个还有点道理,先试试再说吧,希望对你们也有帮助!

对于一个问题,首先要学会分析,要从孩子的角度去分析。第一:你这个孩子上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开始不喜欢的,后来还是上了,后来生病没去,然后因为接近放假了,就没去。再后来,你们再让他去,他哭啊,闹啊,结果又没去成;以后只要让他上幼儿园,他就闹。然后最后的结果还是因为他闹,没去成。然后因为没去成,你们的力度加大了,更严厉了,然后他闹得更凶了。呵呵,讲到这里,或许你似乎可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接下来的事情,应该是你越让他去,他越来越闹得厉害,然后你不得已,放弃让他上幼儿园。

楼主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很多家长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个时候,你开始怀疑是不是幼儿园的问题了,还是孩子性格的问题了,开始鄙视这个孩子了,开始抓狂了,开始骂他了,开始觉得孩子不可理喻了,然后孩子真的就是这样了,而你开始觉得不可理喻的时候,可能爷爷奶奶又不干了,然后开始顺着孩子,不上就不上了。呵呵,问题就这么发展下去。。。。

但是估计,你们从头到尾,都没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可能会很气愤,我有什么问题呢?我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为他都心力憔悴了,难道我这么做不对吗?如果你觉得对,那么回答以下的几个问题:

1、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放学回家了,你有没有问他在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并告诉你的孩子,幼儿园的老师经常夸奖他呢?有没有让他讲在幼儿园好玩的东西呢?还是你经常问他在幼儿园有没有不听话,有没有学到东西?

2、你每次是不都带着一种高兴的情感,送孩子去上幼儿园,并鼓励他在幼儿园好好表现,他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表现,你是否都给予相关的关注呢?

3、你是不经常督促他完成幼儿园的任务?

4、当孩子生病的时候,你有没有讲一些他在幼儿园好的表现,引起他上幼儿园的兴趣,引起他对幼儿园的怀念?

5、你在他生病的时候,有没有告诉他,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都很想他,希望他快点康复,早日回到学校?

6、你有没有就你的孩子和幼儿园的老师进行过交流?告诉他关于孩子的特点,以及你希望老师做哪些方面的配合?(比如,少给孩子一些作业,少给孩子一些任务。我的外甥女曾经因为幼儿园作业太多,晚上失眠,做梦都在写作业,后来我妹妹就去找老师谈了,说以后她的孩子不需要布置作业,老师也赞同了,然后我外甥女就成了全班一个不用做作业的人,在幼儿园表现很好,过了段时间,她觉得自己太特殊了,就主动要求做作业,然后就布置适当的作业,每天都非常喜欢做作业。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孩子的要求是不同的,家长的要求也不同,因为别的家长都希望多布置些作业,老师就这么做了,如果你不和老师交流,老师就不知道你孩子的特殊性。

7、当你的孩子因为哭闹不上幼儿园的时候,你问他为什么不去?但没有认真考虑孩子的回答,孩子的回答是说“幼儿园不好玩”,你是否注重了这个细节?并就这个细节向幼儿园的老师做一些关于孩子在幼儿园情况的了解??

从儿童心理的角度,一般孩子认为不好玩,不是真的不好玩,而是孩子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如果以上几点,你都无法给予一个比较正面的回答的话,那肯定是你的责任,因为你虽然爱孩子,但不知道怎么去爱,用什么方式去爱。

另外再告诉你,孩子为什么哭闹越来越严重。孩子的严重抵触上幼儿园,其实不是他不想去,或者幼儿园在他心目中很坏,而是你们让他去上幼儿园的行为,让他觉得他受到了足够的重视。通过对抗上幼儿园可以获得你们的关注。这样你们的关注越重,他的对抗就越强,这才是你孩子不上幼儿园的关键原因。

给你的对策:

1、尽量不提上幼儿园的事,不要逼他上幼儿园。但是每天都告诉他,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都很想念他。

2、不要带有太多的情感色彩,不要流露出很希望的样子,每天直白的问他,今天是不是可以去上幼儿园了啊?妈妈很希望你上幼儿园,妈妈最喜欢上幼儿园的孩子了。如果他不去,那你就让他一个玩吧。

3、和爷爷奶奶做好沟通,达成共识,只要他不上幼儿园,就别给太多的关注。

4、找些朋友的孩子到家里来玩,问他们在幼儿园的情况,让他们讲在幼儿园有趣的事情,然后给他们很多的关注,有意的减少对你自己孩子的关注,给他一个信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喜欢上幼儿园的孩子。

5、天天出门前,告诉他你去幼儿园,告诉他很喜欢送他幼儿园,即使他不上,你也要到幼儿园去走走。

6、经常给孩子讲你自己上幼儿园好玩的事情。

7、孩子提出上幼儿园的时候,拒绝他。并让他过几天想清楚再说。

8、当孩子再次提出上幼儿园的时候,和孩子来个约定,以后都要好好上幼儿园

9、孩子再次上幼儿园后,参考我们开始的几个问题,纠正自己的行为。

10、更多耐心,你会发现,你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家长。

幼儿园记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 记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


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承载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以及丰富的民俗知识,使它成为一个既隆重又具有教育价值的节日。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幼儿从小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5月22日-5月26日,幼儿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活动。

各班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整理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资料,组织小朋友开展了一系列和端午节相关的主题活动,她们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渗透在幼儿园教育课程的语言、艺术、科学、社会、健康五大领域中,读歌谣、做香包、画龙舟、划"龙舟"、做手工粽子……每项活动都在老师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开展。那一个个有趣的端午习俗,一则则动人的历史典故,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

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加深了对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体验了端午节习俗,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使孩子们从小树立了爱国主义情感,传承了民族文化,也让他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幼儿园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问题


近年来,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官司不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一个案子判下来,双方还都觉得委屈。那么,如果孩子真的出了事,哪些情况下幼儿园要负责任,哪些幼儿园不用负责任或者只承担部分责任呢?

幼儿园有过错才承担责任

首先,各位家长要意识到一个法律原则,那就是幼儿园承担的是过错责任,而不是监护责任。这是什么意思呢?监护责任意味着,只要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伤害事故,不管幼儿园有没有过错,都要承担赔偿等责任。而过错责任则意味着,孩子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了伤害的,如果这其中幼儿园有过错,才需要承担责任,给予赔偿,而且是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

之所以这样界定幼儿园的责任,根据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作了类似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应当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同时亦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说,如果真的出现了幼儿的伤害事故,家长要注意收集幼儿园存在过错的证据,而幼儿园方面也要尽到自己的法定义务,防患于未然,避免因自己的过错导致伤害事故。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投射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父母是树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

家长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的“开花”。孩子是你的投射银幕,当你在孩子身上看到了问题,那是你自己问题的外在投射。

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

家长意味着“头脑”,孩子代表着“心”。当生命的存在看似出现问题时,那是“头脑”出了问题。没有你的角度、判定、认为,你眼中会有有问题的小孩吗?如果你眼中有有问题的小孩,那是谁的问题?谁制造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小孩?

是你,你创造了一些问题概念,然后你投射在孩子身上。是你眼花,把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看成了一块丑陋的石头。

如果你认为你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一定先反过来,在你自己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

就像你看到银幕上有一些瑕疵,先看看投影仪的镜头上有没有问题。

对民办幼儿园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导读:民办幼儿园在创办“特色教育”的时候,必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了解本园开办“特色班”的物质条件、师资条件、理论水平等是否达到教育部门的规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盲目行事。

对上海市民办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该研究试图通过对民办幼儿园的调查研究,了解民办幼儿园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阻碍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民办幼儿园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对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文献综述法,访谈法,实况记录法三种研究方法,笔者主要得出这样的结论:

(1)园内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2)教师权益难有保障,师资状况令人担忧。

(3)由于民办幼儿园多盈利性质,所以存在滥用“特色教育”的现象。通过“特色教育”来吸引家长的目光,达到盈利的目的。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管理体制、教师权益、特色教育、园长负责制

一.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的界定

民办幼儿园是指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的、主要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招收幼儿的幼儿教养机构的总称,即从举办者、经费来源和招生对象三方面鉴定民办幼儿园。其范围包括民营企业、民间团体及个人举办的幼儿园(纯私立的幼儿园),也包括少数国有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政府机构所属的社会团体组织(如妇联,共青团,儿童基金会)占有部分产权,但没有直接或间接利用国家财政性拨款创办的幼儿园。本文将主要在以上界定的范围内讨论民办幼儿园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选题的缘起

1.选题的背景

我国的民办幼儿园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公办幼儿园的有益补充,发展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1)1978--1992年,我国的民办幼儿园进入恢复调整阶段,1987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之后民办教育同其他各类教育一起开始复苏,但比较缓慢,到1991年底,全国的民办幼儿园只有1.2091万所,在全国幼儿园总数(16.4465万所)中只占7.35%,民办幼儿园中的幼儿为38.5万人,只占全国在园幼儿数(2209.29万人)的1.74%。(2)1992--1997年,我国的民办幼儿教育迅速发展。199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逐步迈向深入的重要时期,我国的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到1996年底,民办幼儿园已有2.4466万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18.7324万所)的13.06%,民办幼儿园中的幼儿130.39万人,占全国在园幼儿数(2666.33万人)的4.89%。在这一阶段,我国的民办幼儿园的内部成分急剧变化,转制园、园中园(或分园、连锁园)等介于公办和民办之间的过渡性幼儿园占相当的比例,民办幼儿教育呈现出繁荣与混乱并存的局面,遍地开花,良莠不齐。(3)1997年以来,从1997年到目前,我国的民办教育稳步上升,并有加速发展之势,大中小城市及乡镇的民办幼儿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加,1997--2001年民办幼儿园数分别为2.4643万、3.824万、3.702万、4.4万、4.526万所,分别占当年幼儿园总数的13.5%、17.0%、20.44%、25.03%和39.84%。2001年民办幼儿园中的幼儿约342万人,占全国在园幼儿(2021.84万人)的16.05%。

2.选题的意义

我国的民办幼儿园作为我国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公办幼儿园的有益补充,但是,由于民办幼儿园自身的一些特点,造成我国民办幼儿园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当、资金短缺、投资者的行为不当等,不利于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而民办幼儿园是我国幼教事业的必然趋势,对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无疑对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来说是一件益事,同时民办幼儿园还在不断涌现,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又有利于一些新办的幼儿园的发展,不至于像别的民办园一样走弯路。笔者选择上海地区的民办幼儿园作为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因为上海是我国民办幼教事业最发达的的地区,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入园幼儿人数以及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水平都处于全国前列,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可以对全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的作用。

(三).选题目前的研究现状

1.国内的研究概况

民办幼儿园是一项新兴事业,鉴于它对幼教事业的重大作用,我国的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们已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的民办幼儿园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厦门教育学院的沈雯在《民办幼教“四病”》中提出民办幼儿园目前还存在这样的问题:(1)幼教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经费投入不足,幼儿园持续发展困难大。(3)民办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3)行政执法难度大,还存在很多不合格园,擅自办园情况时有发生。对此,作者也提出一些解决措施:(1)进一步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2)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保障制度。(3)扩大经费的投入。(4)依法规范办园行为。蔡迎旗在《学前教育研究》(2003)中对民办幼儿园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和建议。天津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黄秀美认为,作为一种新生力量,民办幼儿园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急待解决。

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笔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对于国内外的专家的观点进行了借鉴与吸收,对专家所提及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同时也会通过调查和访谈,得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如:(1)滥用“特色教育”现象严重。(2)园内的管理体制不合理。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上海市的二十所全日制民办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笔者所选取的幼儿园处于高、中、低三中不同的发展水平,这些幼儿园在建园时间,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能代表不同级别幼儿园的不同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所调查幼儿园的资料,了解该民办幼儿园的建园时间、发展状况及规模、教师以及保育工作者的学历和工资待遇状况、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入园幼儿人数等基本情况。可以帮助接下来的访谈工作的顺利进行。

2.访谈法

笔者进行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园领导和老师。通过与园领导的交谈了解民办幼儿园体制与运营情况,园领导在实际工作中会碰到怎样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园领导之间在处理幼儿园事务时是否有分歧以及如何解决分歧,园领导对于幼儿园发展与盈利之间关系的看法等。笔者在与老师的交流中主要是了解老师对于幼儿园的发展有何疑义,老师对于幼儿园为老师提供的待遇的看法,幼儿园老师对于幼儿园的各项管理机制的认识,以及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怎样的问题等。

3.实况记录法

笔者在这二十所幼儿园分别进行了半天的观察,进行详细的实况记录,主要是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记录,其中“特色教育”尤为重要。

三.结果分析

从阅读总结资料、与园长老师的交流、自我的观察分析中笔者都出以下的结论:

(一).园内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民办幼儿园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的新的办学形式,它主要吸收社会资金用于教育,同时人力、智力等社会教育资源也可得到利用。

不可否认民办幼儿园对于安置就业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管理滞后等问题,在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认真加以分析探讨解决对策:

1.产权不清,管理职责权限不清

幼儿园产权一般包括幼儿园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以及所有权为基础而形成的资产的处置权、经营收入的分配权、幼儿园终止时财产的归属等。笔者在对二十所民办幼儿园进行调查后发现,有七所幼儿园存在着产权上的问题,如园舍产权,设备设施等资产归属及管理职权归属不明确。这些民办幼儿园大多是谁出钱谁当家,实行家长式管理,没有设立董事会,教师工会甚至家长委员会,甚至还有一所幼儿园集园长会计于一人。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教师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有效保障。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部分幼儿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幼儿园的发展受到商业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办园方向的正确性和广大教职工的利益。闵行区的某所艺术幼儿园即发生过这样的错误,投资者是台商,不懂幼儿教育,却对教育指手画脚,要求幼儿园开办各种特色班,经常随意更改制度,使人无所适从,无法做到职、责、权、利一致,而园长为了迎合投资商的意向,不惜改变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结果致使整个幼儿园的管理和发展受到商业因素的干扰,最终幼儿园宣告破产。

2.收费制度不规范

我国的民办幼儿园中大约有90%以上为投资办园,此类幼儿园的办园目标是为了赢利。由于民办幼儿园级别差距悬殊,存在着高、中、低的不同档次,因此,根据投入的不同,各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也不同。国家允许民办园在收费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因此有部分民办园利用这一空隙,制定一些不合理的收费制度,来达到它们“赚钱”的目的。笔者了解了二十所民办幼儿园大班的收费情况:在这二十所幼儿园中,四所幼儿园的收费在1000元/月以上,其中浦东的一所幼儿园的收费竟高达3500元/月。十一所幼儿园收费在700元/月--1000元/月之间,五所幼儿园收费在400元/月以下(中小班的收费平均递增100--150元)。而上海市物价局,教育局财政局对公办幼儿园的收费规定如下:全日制二级园大、中、小班分别为180元/月、220元/月、280元/月,一级园在此基础上每月增加50元。民办园的收费与公办园相比差距太大,家长很难判断自己所交的费用是否公平合理,造成家园合作的不畅。目前也还存在着部分园收费与实际状况不符,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幼儿园都会向家长收取数额不等的赞助费,这种情况在民办幼儿园中尤为突出。在笔者所调查的二十所幼儿园中,仅仅有一所幼儿园未收赞助费。赞助费的数额由幼儿园自行规定,这就便利了部分幼儿园的任意行事,赞助费的数额令人震惊,如杨浦区的一所幼儿园向每名幼儿收取两万元/年的赞助费。由于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所以国家对幼儿园收取赞助费的情况并没有加以干涉,但原则上是不赞成的,巨额赞助费的收取是一种错误趋势,对幼儿园的发展不利,国家应当加以调控。此外,民办幼儿园还存在着许多名目繁多的收费,如:代办费、特长兴趣班费、被褥、服装费、休闲活动费、园所建设费等等。这些费用有着存在的合理性,但是部分幼儿园利用这些名义乱收费,价格大于价值。从与老师的访谈中笔者得知家长对于这些收费并不是自愿的,有的家长甚至向老师抱怨说:“你们幼儿园收费太多,我们觉得这些费用根本没有必要的。”有的幼儿园甚至将幼儿园自身的建设经费转嫁到家长身上,致使家长对幼儿园多有不满:“赞助费都交好了,还要交什么建设费啊?”“你们幼儿园收费到底有没有一个准则”,高价未必高质,这种多标准不规范的情况很容易产生漏洞,成为主办者以办学名义利用国家对于民办园的鼓励和扶持政策获取暴利。

3.管理者的管理上的失误与不足

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矛盾:

一是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民办幼儿园最缺乏是集体主义的精神,这一点也深刻影响着幼儿园的管理。民办幼儿园的领导阶层主要分为:总园长、后勤副园长,教学副园长,财政主管。这样的领导阶层分工合理的话可以协调进行幼儿园管理,但是由于管理方式的不同,自私心理的存在,园领导们对于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不加以调节,影响着整个幼儿园的发展。笔者在调查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件案例,某幼儿园的正副园长管理观念不一致,而双方又不进行协商,不以幼儿园的总体利益为重,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使得老师的工作无法进行,一度影响幼儿园的正常工作,后副园长辞职,幼儿园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方能进入正规,幼儿园承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二是管理者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笔者在与老师的交谈中发现部分老师对于园长的领导管理方式,领导能力存在着疑义:“她不行,老师都不听她的,不会领导”,“她做事太乱了,没条理,这一套,那一套的”,对园长的决策不积极的配合,还有部分园长年纪过于年轻,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在管理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在老师中没有威性。这些都大大影响了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园长对于整个幼儿园的管理。

(二).师资状况令人担忧

1.工资福利待遇偏低,致使老师的流动性太大

在与老师的交谈中得知,目前上海市民办幼儿老师的月收入平均为1100元/月,而公办老师的月收入平均为1600元/左右,差距颇大。而许多民办幼儿园并未为老师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是不符合规定的。此外,民办幼儿园对老师的奖金和其他津贴都比较苛刻,在笔者所调查的二十所幼儿园中,十二所幼儿园没有设立正规的奖金制度,即老师除了基本工资外拿不到其他的收入,有的幼儿园发放的奖金数额也极其有限,在节假日象征性地给老师发一些补贴,与公立老师的待遇无法相比。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民办幼儿园的老师遇到待遇更好的幼儿园就会立刻跳槽,老师流动性极大,人员不稳定,不利于幼儿园的发展。

2.老师的学历水平偏低

综合文献资料,笔者得出民办幼儿园的老师学历普遍偏低,笔者共调查了120名老师的学历状况,在这120名的民办幼儿老师中,仅有37名老师大专以上学历,约占总人数的30.7%,67名老师为幼师毕业,约占总人数的55.1%。还有一小部分老师高中毕业或中专(非幼师)毕业,这部分老师并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学前教育的学习,未接受过专业技能的训练,并不具备成为幼儿园老师的资格。而上海市幼儿老师的平均学历水平为:大学专科以上58.44%,中专学历35.73%由此可见,民办幼儿园老师的学历状况并未达到上海市的平均水平,部分老师的专业素质令人担忧,这对于幼儿教育的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需要加以解决。

3.民办老师在职培训比较困难

针对以上幼儿老师学历方面的不足,幼儿园应当采取积极的改进提高措施,为老师提供各种外出学习,交流经验的机会。但这在民办幼儿园极其罕见,考虑到老师的流动性,大部分幼儿园不愿意花钱给老师进行深造,害怕培训后老师跳槽到别的幼儿园,为别的幼儿园发展了人才,而民办幼儿园老师为了自我提高的要求只有都自己花钱进行学习,因此,民办幼儿老师参加继续教育,进一步深造,参加教研活动学习都比较困难,对幼儿老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的质量都不利。

(三).滥用“特色教育”现象严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给民办幼儿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幼儿园的生存的发展,许多民办幼儿园纷纷打出“特色教育”的招牌,来吸引家长的目光,如现在很火的蒙台梭利、双语教育、艺术教育等特色班。那么是否开办特色班的幼儿园真的具备了开设这些课程的条件了呢?从笔者的记录上看答案是否定的,有很大一部分幼儿园在开办“特色班”存在着盲目性,这一现象在蒙台梭利和双语教育中表现最为显著。在蒙台梭利班的教学中,幼儿园只是照办照抄,只得其形,不得其神。在双语教育中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一些民办幼儿园的老师大多是幼儿园的在职老师,她们大部分是中专毕业,在英语的语音,词汇和表达等方面都有着不足,特别是语音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也是对孩子影响最严重的方面;也有一部分条件好的幼儿园从外界聘请英语老师,这些老师不存在中专老师英语语音方面的不足,却也有着一定的缺陷,即他们不懂幼儿教育,幼儿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个体,他们的英语教育往往与幼儿的教育规律,幼儿发展的特点相违背,对幼儿的发展反而会起到阻碍的作用。所以,“特色教育”不能盲目开办。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到很好的教育,无疑,这些“特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固然重要,但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幼儿教育应在引导孩子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倡个性发展。孩子需要特色,但不要盲目地把“特色”当成了一切,不要为了迎合时尚而使幼儿教育发展误如歧途。幼儿园要根据自身条件合理的开办“特色班”。

四.提出建议

我国民办幼儿园发展中还不够成熟,不够规范,在内外环境中存在着复杂的问题,针对本研究所提出的问题,笔者有如下的建议:

(一).改善园内的各项管理体制

1.明确民办园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双方职责权利关系,实施园长负责制

《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规定民办幼儿园要建立董事会、并对董事会的成员资格、议事程序和规则作出具体的规定。如必须由五人以上的成员构成,三分之一的成员要有五年以上的教学和教育经验,实行亲属回避制。民办幼儿园还应设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监督和管理,定期召开教职工大会或成立教师工会、让老师参与管理。同时,要建立各项竞争、人事、考核制度,这样办事显得有章可循,不能因人为因素而更改制度。实行园长负责制,这就要求民办园的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职责要分开,幼儿园内部的管理投资者应当放手,将幼儿园交于保教经验丰富的园长来管理,投资者仅作资金方面的扶持,园长在管理中应以幼儿园的发展为重,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样投资者与管理者合理分工,避免幼儿园的发展受到商业因素的干扰,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正确发展的方向。

2.制定严格的收费制度,不多收滥收,收费要做到有理可依

国家对于民办幼儿教育一贯的态度就是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在收费上享受优惠政策,有一定的自主权。由于不同规模的民办幼儿园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各不相同,所以民办园可以在一定幅度内自主定价,但是必须将自己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按隶属关系报请物价部门和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式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当然物价部门也应该起到监督和扶持的作用,根据幼儿园的等级,家长的承受能力,当地的物价水平和过去的收费标准,综合权衡,定出民办园收费的范围。同时物价部门和教育部门还要做好督促和管理的工作,对民办幼儿园的各种乱收费现象进行调查和处理,杜绝这样的事情的发生。关于民办幼儿园对家长所收取的赞助费,笔者认为,教育部门应当规定一定的浮动界限,避免造成家长负担过重。

3.管理者调节好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加强合作与交流

幼儿园属教育性,社会公益机构,应以教育好幼儿,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目的。管理者应当树立一种观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利,是否能为孩子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管理者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需求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一切孩子为重,一切以幼儿园的发展为重。管理者应当尊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老师的交流,通过交谈,总结自己管理中的不足,吸收经验,注重自身理论的学习和提高,还可以通过参加园长学习班,专家讲座等形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总结出一条适合本幼儿园发展的道路。同时老师也应当积极配合园长,帮助幼儿园的管理和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良好的师资是优质幼儿教育的保证,为了提高民办园的师资水平,政府、社会和幼儿园三方面都得努力。

1.建立健全的教师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应当打破公办园与民办园老师之间待遇的差异,提高民办幼儿老师的工资待遇,同时要给民办园教师比较可靠的社会福利保障,严格规定民办园的聘任制度和用工制度,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这是让民办园进好人、用好人和留住人的必要条件。如民办园在招聘老师的时候要对老师的工资待遇作出最低规定,政府要定期地对其进行核查,不和标准的责其整改,整改后不行的取消其办学资格。使民办园老师的待遇得到合法保障。

2.规定学历要求和加强在职学习

民办幼儿园在创办的时候就应当对老师的学历做出最低规定,不具备条件的老师不允许上岗,当然这还是需要有关部门的协助和监督。同时,加强在职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素质。

幼儿园还应当积极地为老师提供深造和继续学习的机会,通常采取如下三种形式培训教师:

一是定期请专家来园指导,开办讲座或个别交谈的形式指导老师的工作;

二是幼儿园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对本园的老师进行二级培训;

三是人员交流,即进行园与园之间教师的交流、合作和互助,可在园内以教科研为着力点,促进教师之间的传帮带,以科研促教学等。

3.建立教师资源配置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可将所有的幼儿老师登记注册,建立一个教师资源库,以利于各幼儿园选聘老师,也有利于幼儿教师合理流动,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打破公办园和民办园教师之间、正式招聘的和合同制教师之间的交流障碍,让他们自由流动。

(三).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创办“特色教育”

民办幼儿园在创办“特色教育”的时候,必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了解本园开办“特色班”的物质条件、师资条件、理论水平等是否达到教育部门的规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盲目行事。要牢记“质量就是民办幼儿园的生命”。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一部分幼儿园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她们在进行“特色教育”的时候很注重自己的教育质量。

也不乏有着成功的例子,鉴于这些幼儿园的经验,笔者对蒙台梭利班和英语特色班的教学提出如下的建议:

1.幼儿园在开设蒙台梭利班时,先应当派本园的骨干老师出去进行正规的培训,学习通过考核才能正式地开设班级。

2.在开办英语特色班的时候,笔者主张幼儿园在选择老师的时候选择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她们既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又经过学前教育的专业系统的学习,懂得幼儿教育,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能为幼儿学习英语创造健康有益的氛围。

相信《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若干问题》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教师存在的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绘本作为幼儿人生的第一本以及将陪伴他们一生的书,不仅深受幼儿和家长喜爱,成为家庭早期阅读的首推书目,同时也受到众多幼儿园教师的青睐,成为幼儿园语言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中...
    2021-08-18 阅读全文
  • 幼小衔接中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 幼小衔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它直接影响到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幼儿教育新纲要的施行与深入,幼小教育之间的差距已日益缩小。但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幼...
    2021-05-07 阅读全文
  • 浅谈对早期阅读教学若干问题的认识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浅谈对早期阅读教学若干问题的认识》,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幼儿兴趣入手,...
    2021-08-31 阅读全文
  • 案例:一次计算活动的若干反思 《许多饼干》是一节主题背景下的计算活动,其目的在于复习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并学习正确点数。 活动一开始,我先拿出一个图形,请幼儿们从桌上拿一个和我一样的图形,然后问幼儿:“你们拿的是什么形状?”...
    2021-05-31 阅读全文
  • 家长树立威信的若干建议 什么叫威信?简单地说威信就是威严与信用,严而有信,信辅以严,有些家长以为威信就是威严,所以经常发脾气。虽然现在家长使用暴力的现象不常见,但训斥孩子的现象却是司空见惯。还有父母以为,威信威信,有了威才有...
    2021-12-08 阅读全文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绘本作为幼儿人生的第一本以及将陪伴他们一生的书,不仅深受幼儿和家长喜爱,成为家庭早期阅读的首推书目,同时也受到众多幼儿园教师的青睐,成为幼儿园语言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中...

2021-08-18 阅读全文

幼小衔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它直接影响到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幼儿教育新纲要的施行与深入,幼小教育之间的差距已日益缩小。但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幼...

2021-05-07 阅读全文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浅谈对早期阅读教学若干问题的认识》,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幼儿兴趣入手,...

2021-08-31 阅读全文

《许多饼干》是一节主题背景下的计算活动,其目的在于复习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并学习正确点数。 活动一开始,我先拿出一个图形,请幼儿们从桌上拿一个和我一样的图形,然后问幼儿:“你们拿的是什么形状?”...

2021-05-31 阅读全文

什么叫威信?简单地说威信就是威严与信用,严而有信,信辅以严,有些家长以为威信就是威严,所以经常发脾气。虽然现在家长使用暴力的现象不常见,但训斥孩子的现象却是司空见惯。还有父母以为,威信威信,有了威才有...

2021-12-0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