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教学活动计划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教学活动计划
发布时间:2020-09-18 幼儿园一日教学活动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 幼儿园性教案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基于对便利的追求,出现了许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用品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消耗了巨大的资源,制造出大量的垃圾,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因此要摆脱"一次性消费"的诱惑,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多用耐用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以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实施方案为依据,再根据小班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主要从培养幼儿的环保行为习惯、开展环保实践行动、变废为宝,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这几个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活动。
具体安排如下:
一、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一)快乐的垃圾。【WWW.BmRbH.cOm 笔墨评语网】
1、捡垃圾。
让幼儿在捡垃圾的过程中感知乱扔垃圾给我们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从而萌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情感。同时,也让幼儿知道白色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袜子,拖鞋,纸杯,饭盒等给环境带来的压力。
2、垃圾的分类。让幼儿将捡回来的垃圾进行分类,将不可回收垃圾扔进垃圾桶。将可回收垃圾进行整理、清洗。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使幼儿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同时也认识了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
3、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
这个活动是让幼儿将清洗干净的垃圾作为操作的材料进行创作活动。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大胆创造。使幼儿在创作的过程知道垃圾的再利用性,从而懂得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也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我是环保小卫士1、在班级展示幼儿饮水口杯,拒绝使用一次性纸杯。幼儿在家提醒家长用玻璃杯饮水,既健康又环保。
2、创意手工。每个家庭收集家里的废旧物品,一起制作玩具,衣服,鞋子等。带到班上与小朋友老师分享。
3、在班级开展一次性用品讨论课。请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都见过哪些一次性用品。
二、社区宣传活动师幼一起到附近社区做宣传活动,把自己有关于一次性用品的画送给爷爷奶奶,并提醒他们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买菜时可以用布袋,篮子等。
当你掰开一次性筷子的一霎那,又为伐木工找到了一个毁掉森林的理由,拿起它你已经吃掉森林。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父母藏起一半爱心用拒绝锻炼其心智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抽样调查显示,16-18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最低谷。“我郑重提醒家有准备中考或高考(微博)的孩子家长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将是中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时间。”
按科学研究,孩子在10岁之前一定要培养起道德智能,10岁对任何孩子来说都是最佳教育期。道德智能最核心的内容是明辨是非,“要让孩子牢牢掌握道德的底线,那就是不伤害别人。
与女孩多聊天让男孩充分运动
每年一到8月下旬,就有很多孕妇提前剖腹产,为的就是让孩子赶在9月1日前出生,好早一年上学。
“可是,让男孩早于6岁上学可能是灾难性的选择。”他说,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是3岁半女孩的水平,他们的读写能力和手指运动神经发育也晚于女孩。所以,提早上学,男孩很容易遭遇学业危机。应试教育是男孩生长中最凶猛的“杀手”。他说,一般而言,女孩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是语言沟通、聊天和阅读,而男孩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是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或参与体验,可是男孩喜欢的学习方式在当今的中小学中很难得到满足。
“所以,育有女孩的家庭,要更多地跟孩子聊天,”他说,“而育有男孩的家庭,要有一个让孩子做实验的角落,让他充分运动。这就叫因性施教。”
“虎妈”流行是儿童成长的灾难
说到“虎妈”蔡美儿的教育方法在美国产生的巨大冲击波。他说,虽然“虎妈”的两个女儿被美国名校录取了,但并不意味着她们就是成功了。
“其实,人人都可成功。”他说,成功首先是获得了发展。“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发展,就算是成功,而不是跟别人比怎样怎样,因为每个人的基础、家庭环境都不一样。”此外,真正的成功还要看这个人是否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从而使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孙云晓认为,“虎妈”的流行将是儿童成长的灾难。
严格要求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最高层次的家教是作风民主式的家庭,其成才率最高,专制家庭第二位,成才率最低的是放任式的家庭,蔡美儿就是第二种方式,当然肯定比溺爱放任的家教好。他认为,对孩子严格要求,也是一种对孩子的尊重。理想的教育是既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关爱,同时又伴之严格的要求,甚至有必要的批评和惩戒。
现在的家长在学习上对孩子过于苛刻,在其他方面又对孩子过于溺爱。他建议,父母要藏起一半的爱心,不要过度满足孩子。要想让孩子具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更强的抗挫折能力、善于等待的耐心和很高的自制力,就要善于使用延迟满足,对孩子要敢于和善于说不。
父母权威消失使孩子失去安全感
目前家庭教育存在四大隐忧。首先就是信息化时代,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多了,父母和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逐渐消失。“这是很危险的,因为父母的权威性消失,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其次,独生子女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现在中国的中小学根本不敢组织孩子到野外活动。
第三,现在的孩子发育早,但性教育却严重滞后。“现在的女孩十岁就来例假了,男孩12岁就开始出现遗精了,可是,我们的家庭和学校做好准备了吗?”他提醒父母们,“如果你不能对孩子面对面地进行性教育,起码也要买一两本性教育的书放在家里让孩子看。”
第四,应试教育给孩子带来了巨大压力。“现在的升学压力太大了。”
育儿观念:学会拒绝
育儿观念:学会拒绝
孩子们都回家了,幼儿园也变得静悄悄了。我拿着衣服下楼,突然从西面的操场上
传来一声声大哭声,一看,妈妈背着包,两手环抱着小女孩的背,小女孩狂哭着,一旁
的奶奶一手拿着热水瓶,一手抱着孩子的床被,很费力的走着。我快快走上去帮忙拿下
热水瓶,问清原因。原来这个小女孩是小班的孩子,妈妈放学领着她去看望奶奶,在奶
奶那里玩玩就不想回家了,也就发嗲了。奶奶在旁叨唠说都是爷爷宠惯了,妈妈也说很
犟的,想怎么样就要这样的。我说:“放下她,让她先哭了够,等情绪稳定了再与她交
流。”妈妈也很听话的,放下了她。可小女孩就躺在场地上,我就走过去,把她扶起来
,漂亮的脸蛋上满是委屈,我说:“好漂亮的小宝宝,起来地上很脏的。”停顿了一会
看见了她妈妈又大哭起来,又躺了下去,翻滚起来。我让她妈妈和奶奶躲在一旁,再让
门卫室的阿姨去抱她,这时她见到自己的妈妈奶奶不在了也就乖乖的愿意让阿姨抱了,
哭声变得很小了,我拿出了好东西,她很想要小手伸了出来,我就说:“跟妈妈说对不
起,我以后听话了!”伸出来的小手就缩了回去,还使劲摇头,并不要了,哭声也就慢
慢地起来了。
以上的一幕相信很多家长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吧。如:孩子随父母外出,看到什么
都说“我要”,父母不答应他的要求,他就会喊着叫“不!我要”,还会躺在地上撒泼
耍赖,直到父母满足了他的要求才算完事。出现这种难以收拾的局面,是父母对孩子的
要求一贯处理不当的结果。如:有的孩子喜欢吃果冻,常常是吃了一个又一个,面对孩
子提出的过量要求,父母一般都是马上拒绝,可往往在馋嘴孩子的软磨硬泡面前,父母
又转而做出了“给”的决定。这样的情况用不了几次,孩子就会把父母的心理摸清楚了
,知道只要自己坚持“不,不。不”,只要再三强调“要,要,要”,父母总会“给,
给,给”的,只要拼命吵闹,只要反抗下去,就能达到目的。久而久之,父母反倒成了
被孩子控制的对象。
以上上述情况的父母,应该吸取教训、防微杜渐。在孩子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的时
候,父母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认真考虑后再决定是否答应他的要求。一旦决定是“不
行”,那么就是“不行”,而不是“可能不行”,更不能是在多次要求之后又变成“行
”。要做到这一点也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在你心爱的小宝宝的哭喊面前。但是,为了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父母必须要明白该拒绝时就坚决地拒绝的道理。从长计议这样做是
很值得的。当你看到那些在公共场合被孩子纠缠得十分尴尬的父母时,你就会庆幸自己
的明智了。
有些孩子非常爱发脾气,而且一旦发起脾气来就惊天动地。甚至能昏过去。对于这
样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暂时回避一下,让孩子一个人待一会儿。一方
面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平静一下,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家长
是不会因为他发脾气而满足他的无理要求的。等孩子冷静下来以后,再与孩子讲道理,
并教给孩子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以便今后亲子之间的交流。
育儿观念:学会拒绝孩子
育儿观念:学会拒绝孩子
现代社会的许多孩子都经常发脾气,在公共场所有的孩子也会大哭大闹。因此许多家长非常头疼,多数这样的孩子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大声吵闹,直到父母投降为止。虽然父母担心这样会宠坏孩子,但有不知道应该如何拒绝孩子。
一般的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时不一样的,有这种哭闹习惯的孩子在幼儿园我就会事先和孩子约定好。比如:美术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很多,但是又要尊重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沫沫小朋友就会说:“老师我想选择**材料。”但是有几个小朋友也会去选择相同的材料,沫沫就会抹着眼泪跑过来说:“老师老师,我要选择**材料,可是被他们抢走了。”从此刻开始,小家伙就会不停地哭闹,重复这句话,好像老师不帮忙就不行。其实沫沫得到了材料后也不是都会用到,有的也会浪费掉。这就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很珍惜。而我呢,了解她的这一性格后,就提前约定:“沫沫,如果今天你遇到了很多和你选择一样材料的小朋友,你要耐心地和小朋友商量,不许有任何争执。如果不同意、做不到,这次活动你就不能参加。”经过几次,沫沫就会同意并做的很好。当沫沫真正做到了没有争执、顺利完成这项小人物,我就会给她一些表扬和鼓励。这样既锻炼了孩子学会“等待”不是想要什么就能立即到手,又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其中的道理,体会经过努力争取、等待,最终得到后那种兴奋地心情。
刚开始采取这种教育方式的时候,沫沫也不能配合,总觉得老师就应该帮助她,应该从其他小朋友哪里要一些材料给她。所以用对待爸爸妈妈那种哭闹的方式来对我,经过几次,她发现这种哭闹的招数对老师并不起作用,于是就向我妥协,答应了我提出的要求。
其实,家长刚开始对孩子进行类似的训练,可能有些困难。孩子的哭闹往往令人非常不耐烦,但父母要硬起心肠。过分满足孩子的要求百害而无一利,暂时“委屈”一下孩子是必要的,无论什么方式教育孩子,最最重要的就是大人的态度,不许要十分明确、一致,孩子渐渐明白不能改变父母时,也就会转变他自己了。
三水将新增一所公办幼儿园!计划明年投入使用!
想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幼儿园信息少不了,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三水将新增一所公办幼儿园!计划明年投入使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幼儿园资讯!
近日,有网友在互动交流平台咨询:三水北江新区时代南湾二期幼儿园性质问题,官方答复了:三水时代南湾将配建一所公办幼儿园,计划明年投入使用。
网友问:你好,时代南湾二期已经竣工,咨询一下其配套建设的幼儿园是什么性质的?将来开园是办成公立、普惠性还是民办幼儿园?另外如果是公立幼儿园,时代南湾一期和时代南湾二期的小业主是否是优先入读?还是只是时代南湾二期的小业主优先入读?或是西南街道户籍统一摇珠派号?
三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回复:时代南湾小区有一所小区配建公办幼儿园,该幼儿园现进行装修设计,计划明年投入使用。关于幼儿园招生方案,待幼儿园验收、相关设备设施完成配套后,于“水韵西南”微信公众号发布。

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实用攻略
第一次上幼儿园,对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我把自己教小班过程中的小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些对孩子发展好坏的理论知识我就忽略不写了,相信大家都了解。
暑期要注意的心理准备
暑期就要给予幼儿情绪上的辅导,告诉孩子幼儿园及所在班级的名称,什么老师,有条件的话可以带孩子参观幼儿园。
自理能力准备
教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小班一般都用勺子)、上厕所脱裤子(女生蹲着小便男生站着自己小便)、独立用卫生纸擦屁股(看各个幼儿园的情况或班级情况,有的保育员会很负责的帮助孩子擦屁股,但并不能保证每人都能做到这样)、简单的穿脱衣服、学穿鞋子。
语言准备
鼓励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问题要告诉老师,不要害怕。
入园第一天要注意的
为了让老师能尽快记住你孩子的名字,最好在孩子的衣服上绣上名字,或者将写上名字的布条用安全别针别在孩子的衣服上两个星期或以上。(强烈建议)
检查孩子的双手,特别是指甲,指甲长一定要剪去。因为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人,情绪激动之下以防误伤。检查孩子的口袋,细小的物件一定不能带。
为孩子准备一个小书包,里面放一身衣裤去幼儿园,特别是裤子一定要带。不管孩子有没有尿裤子的习惯,但还是有备无患,以免大小便解出,可以换洗。
不要带零食和吃的去幼儿园。可以带一个孩子在家里最喜欢玩的玩具,在休息时间一般老师都会安排玩玩具的时间,带自己熟悉的玩具可以排解分离焦虑。
把所有带去幼儿园的东西能写上名字的尽量都写上。
学校应该会事先下发孩子的被子和枕头,提前清洗晒好,并检查一下有没有写好名字。
一般老师手上都有一份父亲或母亲的手机号码,但为了防止打不通,最好写张纸条,把经常来接送孩子的家人(如爷爷奶奶)或者容易打通的电话号码留给老师。(很必要)
把需要老师注意的情况及时告诉老师,如吃不吃海鲜,身体特殊情况等。
不知道班上老师的电话,一定要询问。
第一天入园后不要和孩子多说话,要说的应该提前和孩子说过了。如果没有多余的事情要和老师交代的,一定要赶紧离开教室离开幼儿园,不管孩子哭的多厉害,都不要回头,相信老师能够照顾好孩子。您只要告诉孩子一句话就足够了:妈妈向你保证,晚上一定会来接你,宝贝再见!
拒绝攀比,从小做起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孩子也受到了影响,也慢慢学会了进行攀比。面对孩子的攀比心理爸爸妈妈一定要重视起来,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以身作则,让孩子拒绝攀比。
1.爸爸妈妈做好榜样
孩子喜欢模仿,如果爸爸妈妈本身就爱攀比的话,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不要给孩子灌输太多物质的思想,对于物质的追求要适可而止。另外,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不要说太多的牌子,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防止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
2.让孩子有信心
自信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喜欢攀比的人总是会缺乏自信。从根源下手,让孩子充满信心,这样能够让孩子远离攀比的坏习惯。
爸爸妈妈要善于发掘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孩子,不要总是夸奖别的孩子,就算要夸奖,也要跟孩子说明他在爸爸妈妈心里最棒。爸爸妈妈的称赞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如果爸爸妈妈一直批评孩子,会让孩子丧失信心的。
3.让孩子跟自己比较
要让孩子学会和自己比较,爸爸妈妈不要让孩子太在意和别人的差距。要努力完善自己,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所进步就值得鼓励,做到这一点,他便是优秀的孩子。
4不要盲目跟风
盲目的跟风只会带来冲动消费,因此,有时候攀比只是一种盲目跟风的行为,只能够满足一时的虚荣心。
有时候孩子很想要一样东西,这时候,爸爸妈妈就要仔细想想,如果孩子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可以买,如果不需要这个东西,就要学会拒绝,跟孩子一起分析利弊。爸爸妈妈要注意引导孩子理性思考,用不着的东西不要买。
盲目攀比真的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帮孩子纠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