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那两个躲在“角落”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0-09-16 两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作为幼儿老师,我们整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这些一个个天使般的精灵,每天带给我的是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感动,甚至是跟别人不一样的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多姿多彩的,他们有着各自的故事,比如喜剧的、悲剧的;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维,比如天真的、叛逆的;他们更有着各自的经历。每天看着他们,那种阳光的味道不时的沁入心脾,滋润着我那颗慈父般的心。

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这56朵小花在我眼里是那么有朝气,那么有活力。仔细一看,却有那么两朵小花像霜打了一样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的情绪像是躲了这个花园的角落。当我还没有走进他们心里的时候,我翻开家园联系册——XXX跟妈妈姓,父亲一栏空白;XXX上面的信息是姥姥、姥爷。凭着经验我断定这是几个父母离异的孩子。

有个孩子是孤独的

,他们不愿意与小朋友交往,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甚至都不愿意做这个年龄段的游戏,他们始终生活在自己的街角,在那里抑郁着,或是低声垂泣着;他们不会信任任何人,连自己最亲近的父母都离婚了,他们还能相信谁?在他们思维里,他们被抛弃了,父母都不爱他们了,他们还能信任谁?这些孩子心事重重,总感觉危险就在自己的身边。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就是个符号,或者更像个玩具。而他更感觉到在外打工的妈妈也把他抛弃了,他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了孤儿。

有个孩子的妈妈已经组成了新的家庭,他有一个继父。他告诉我“老师,我原来的爸爸和妈妈分手了,现在我们住在新爸爸家里”,他的生活经历迫使他这么小就从两个男人间进行选择,到底哪个爸爸对自己最好?我该相信哪个爸爸?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不安的种子。他还常常对其他小朋友带有攻击性,总怀疑别的小朋友说自己坏话。

看到这样两个孩子,你在想着什么?他们是脆弱的,现实让他们不得不去承受大人们的恩怨,现实不得不让他们的心理出现偏差。他们的心灵是脆弱的,父母离异带给他们的自卑、孤僻、怯懦、逆反可能影响他一生。在个性塑造上,父母亲是他们的首任教师,而父母离异带给他们的却是残缺不全的个性影响与教育,这样必将给他们后天性格形成带来缺陷。父母们,当你们有什么想法的时候,请多考虑一下孩子吧,不要让他跑到“角落”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内心


儿子已经4岁了,在幼儿园表现出非常胆小的个性,我们想改变,却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教育,怕教育不好耽误了孩子。因为这个,我和老婆都非常焦虑。

去年8月,我和老婆偶然之间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绘画心理教育的文章,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全方面的发展能力,调节情绪状态。于是,我们带着孩子去参加了一次绘画心理体验课,从此就开始了儿子开心的心灵之旅。

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里,儿子每周上一次课。之前也不是没给儿子报过普通的创意绘画班,但从来没有一次,儿子像如今这样喜欢去上课,每次总是很早就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上画画班呀?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在逐渐浓厚起来,感受到了孩子愉悦的心情。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内心

以前由于工作很忙,照顾和陪伴儿子的事情,总是他妈妈做的比较多一些。虽然每天工作之余,我也会抽出时间陪他玩,和老婆讨论儿子的事情,但说真的,心里从来没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已经需要去认真教育了。当发现儿子有些行为上的问题,如比较胆小,有点任性,在外人面前比较依赖父母等,也觉得是因为孩子太小,和人接触比较少的缘故,慢慢长大就会好的。

在绘画心理乐园和绘画心理老师了解儿子的表现情况后,才得知到这些表现是因为获得父母的关注比较少,内心安全感弱,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向父母寻求帮助。我尝试转变自己的视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内心,才发现他是一个内心多么丰满的人,他一直那么渴望父母的陪伴。当他独自面对陌生环境时,内心既好奇又害怕的,当我不耐烦地把他推给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照顾时,他内心是多么的失落和惶恐,甚至还有一点点愤怒。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某天老师拿着儿子的一幅画来告诉我,这是孩子画的一幅题为《一家三口》的作品。里面画了三个小人,他和妈妈都是有着鲜艳的颜色,生动的表情,并且手拉着手,只有爸爸一个人站在旁边,且没有涂色的,脸部画着僵硬的微笑。我已经不记得老师分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了,但是那个没有色彩,表情僵硬的爸爸形象到现在还刻印在我的脑海里。原来一直以来儿子对我的印象是这样的。

儿子的改变,带给我的感悟和悸动

在和老师沟通过后,我开始注意平时和孩子的互动,尽量让孩子感觉到我对他的感情,让孩子感受到我每天的喜怒哀乐。让他清楚地感觉到,当他开心的时候我更加开心,当他委屈悲伤的时候,我也很难过,当他犯了错误后,我在严格要求他的同时仍然十分爱他。渐渐地,孩子经常会主动过来找我玩,开心的时候会手舞足蹈,还会逗我乐。儿子的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和我一起出门,居然可以主动地和叔叔阿姨打招呼;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声音也变得很大。

看到儿子的这些变化,我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常常在想,如果我没有意识到爸爸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那么孩子之前的那种状态还会持续多久?后果会怎样?我不能确定。年幼的孩子内心有那么多积压的负面情绪,内心有一个苍白的爸爸,他成长的力量从哪里获得?他还会不会发现他自己有一个可以让他引以为傲的爸爸?那种状态下,希望是渺茫的,因为在这之前,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意识到孩子的状态是因为爸爸的忽视造成的。

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绘画心理教育对家长也有课程安排:心理育儿、心理咨询和协调夫妻关系的课程,我和孩子妈妈受益是最大的。我在家长课堂中思考孩子的变化时,不由得会想起自己童年时的情景。记忆中的父亲是一个严肃而不善言辞的人,我从小就比较怕他,常常犯了错误就不敢回家,一个人藏在自认为安全的地方独自忍受饥饿的煎熬,直到被父亲找到并迎来一顿胖揍为止。但越是如此,我反而越是调皮捣蛋到处惹祸,按照绘画心理老师的说法,正是因为孩子受到了忽视,才会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寻求关注,哪怕为此付出代价。

如今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我对待自己孩子的方法在本质上和小时候父亲对待我的方法并无区别。从童年活泼的我到而今喜怒不表的我,其中的变化,虽可说是成熟的表现,但是,在和自己的亲人相处时,这样的我却是一个不合格的状态。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决心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此,要感谢李凌云老师的凌云绘画心理教育,改变了我们一家人,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通过绘画心理教育受益。其实,我最应该感谢的是我最爱的宝贝儿子,是他的变化给了我进步的契机!看着他在阳光下灿烂的笑脸,我相信,我一定还可以和他一起继续成长,成为一个让儿子喜欢的爸爸。

那些行走在爱的边沿的孩子


幼儿园的五月真是热闹,孩子们已经沉浸在自己节日的喜庆中。六一节目拉练的正起劲,小威突然没来幼儿园了,舞蹈队形中留下一个大大的空位,变换队形时其他几个小伙伴竟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在老师充满质问的眼神中,孩子们低着头,没做任何表示。少了一个平时说话做事喳喳呼呼的小伙伴,大家还真的不习惯了。

昨天按放学时孩子们都好好的,难道是小威突然病了?可这孩子结实的像一头小牛犊。电话没人接听,我想也许是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爷爷奶奶没送孩子来而已。

下午课间游戏时,大家坐在教室外面看着孩子们欢快的像鱼儿一样穿梭。谭老师问大家:你们知道小威的爷爷什么时候埋?什么?小威的爷爷去世了?我诧异地望着谭老师,心一下子沉下去了:难怪小威今天没来。

小威自从北京回来后,一直由爷爷奶奶负责照顾、接送上学,爸爸妈妈长期分隔两地打工,寒暑假期去父母那里“探探亲”,有一次暑假去广东妈妈那里,孩子太淘,只待了短短的几天就被送回来了。但孩子说起和妈妈短暂的相聚,仍是那样的自豪兴奋,向小伙伴们展示妈妈给他买的T恤衫。爸爸在北京忙生活,只是春节前后回来几天,陪儿子的时间也很短,待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儿子就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爸爸有时会急火攻心,使用暴力管教儿子,平时打电话给爷爷奶奶也是强调对孩子严一点。

小威在爷爷奶奶家中,可谓称得上“山大王”,脾气比谁都大,嗓门比谁都高,对爷爷奶奶常常呼来喝去的,曾气得奶奶差点心脏病发作。小威在幼儿园也是个非常活泼的孩子,个子高,力气大,经常和小伙伴发生不愉快,有时老师和老人交流孩子的一些情况,他们倒也不护犊子,就是希望老师能彻底的改变小威的一些坏习惯。

今年开学,爷爷接替了奶奶的工作,开始接送孙子上学,后来我们知道了小威的奶奶患上了骨质增生,腰疼的走不了路。由于刚接手孩子的幼儿园生活,爷爷对孙子的表现很是在乎,常常一见面就问:你今天听话没有?如果孩子告诉爷爷得表扬了,爷爷也像个孩子高兴的笑着。当然,有时也会让老人感到失望。就在上个星期,小威踩坏了同伴的凳子,我和孩子谈话后,老人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告诫孙子:明天我给老师带个教鞭来,以后你不听话,就请老师好好的教育。我知道老人这是“棍棒下出孝子”的气话。没想第二天上学,小威真的拿来一根剥了皮的细长的树枝,一看就是在路上新折的,在爷爷的督促下交给了我。其实,孩子的爷爷前段时间也检查出是肝癌晚期,面对少不更事而又任性的孩子,我无法告诉他这些不幸的消息,只能时刻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给他更多的温馨提示,好让老人接孩子时多一点欣慰。

孩子下半年就要上一年级了,对于孩子的教育管理问题,我问老人有什么打算,老人说他们只负责今年半学期了,一年级交给孩子的爸爸妈妈自己管。可仅仅几天,老人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也许带着太多的希望和遗憾,可再也不会有含饴弄孙的幸福,也没有烦恼了。

我无法给予太多的安慰和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指导。对于这样的孩子,一家人似乎都宠着爱着,可现实生活中,他们却处于爱的边沿,爸爸妈妈只能用高档的衣物、食品来表达自己的挚爱之情,爷爷奶奶也把孩子奉若掌上明珠,可隔代教育总是容易让这些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也让这些家庭没有享受到天伦之乐。

葬礼结束的第二天,小威来了,我第一次见到孩子的爸爸妈妈一起送孩子,在小威的眉宇间有失去爷爷的伤悲,但我觉得他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我告诉孩子父母:一家人相聚很不容易,孩子有舞蹈节目,陪孩子过六一了再走。他们表示会多陪孩子一些时间。今天的节目训练中

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阳光很好,与xx一起玩沙,路过的街坊说,呵,陪宝宝在玩沙呀,真不明白沙有什么好玩的。

是呀,我们不明白,沙有什么好玩的。而孩子们可能也想不通,为什么妈妈们会不许我们玩沙。

忽然的想起件事。有次,我在厨房做饭,xx趴在房间窗台上看外面的汽车,xx说,妈妈我看不到。我想都没想,直接应,怎么会看不到呢,正对着窗户呀!xx很急切的应,就是看不到嘛,你要过来看下嘛,来嘛。没办法,一边放下手中的活一边唠叨,“怎么会看不到呢,妈妈这里正好看得到呀!”可是真的走到xx趴的位置看,却只看到那辆车的一角。我原以为,厨房与书房的窗户方向是一致的,那么看到的东西肯肯定也是一样,可是我却忘了窗户的位置与角度问题。

想到这样一个故事。文学家鲁迅有一次在家里请朋友吃饭,有道菜是鱼丸子,海婴面前有一小碟,海婴夹了一个吃,觉得味道不好,就嚷着说菜坏了。大家听了,便从大盘中夹了来吃,味道是新鲜的,便以为是海婴糊闹,不再理他。而鲁迅却认真对待,把海婴盘子里的鱼丸夹起来尝,味道果然是不新鲜的的。

鲁迅说,孩子说的话,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突然的反省。在很多时候,见到家长们都习惯这样教孩子,这个玩具不是这样玩的,这样会坏,该这样这样玩。吃饭时间你必须吃一碗饭。。。。。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以自已的立场与角度去教导孩子,而我们忘了,在引导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生活习惯的同时,我们与孩子间有着最基本的大、小,高、矮的区别。

曾经听同事与我抱怨,他家宝出门时不愿牵着她的手走路,要自已一个人走。我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要她把一只手臂举起来,说走一会路给我看。而不一会儿,她便说,这样走路好累。我说,你几分钟不到就累了,如何要宝一直这样牵着你的手走路。如同一样,他牵着你的手便也是举着手走路呀。

“孩子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鲁迅如此说。

做为家长的我们,很多时候有些习惯性思维,便是以为孩子们这个也不懂那个也不明白,从而安排与指责一系列事情,这个玩具不是这样玩,不能坐地上不能趴地上。。。而我们压根就没有看到,孩子或许把玩具翻过来摇来晃去只是对里面的声音好奇,他想知道声音是从哪里出来的;孩子们坐地上或许只是因为他蹲着累了,或者他只是想更清楚的看看搬食物的蚂蚁。。。

我们,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父母之前,首先要做到的怕就是学会角色互换了。能做到在人际交往中,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看到一体的两面的我们。也要做到在孩子教导过程中,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或许我们也看到个不一样的世界,而我们,或许会更快乐!

孩子是个小“两面派”


一位家长说“我儿子在幼儿园特别乖,听老师话,和小朋友关系亲密,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可回到家对着爷爷奶奶就大呼小叫,叫他干什么他都不干,还经常乱发脾气,前后反差太大。我的孩子是精神分裂还是有什么其他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您孩子没精神分裂,而是你太焦虑了。那孩子这样到底是为什么呢,先来听听孩子的心声。

我特别喜欢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对我可好了,老师老表扬我,我在幼儿园可不敢不听话,因为老师对不听话的小朋友可严厉了,还会让不听话的小朋友罚站,或者不让玩小狗熊,我可不想那样,会被别人笑话的,要是老师不高兴以后不喜欢我了怎么办?班里有那么多听话的小朋友,老师喜欢别人就可能不喜欢我了,所以我不敢不听老师的话。可在家里我就不这样,因为我知道爷爷奶奶绝对不会不喜欢我,就算我骑在他们脑袋上,他们也会高兴的大呼小叫的,他们假装生气我看的出来,就是吓唬我,我才不害怕呢。反正只要我坚持,最后爷爷奶奶一定会妥协,我没欺负他们,我只是……其实……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孩子的心声让我们看到孩子非常非常的聪明,当然,你也可以说是有心眼,但是没心眼的孩子可能更会让人头疼。孩子知道哪个环境是最安全的、不会受到真正的惩罚。

举个例子:什么是真正的惩罚呢?比如你每天跟你老公吵架,然后你说“我不跟你过了,我要跟你离婚”如果你三天两头这么说,离婚只不过是个吓唬,那不叫惩罚,叫矫情,但如果你憋着不说,就阴着他,让老公摸不着底,哪天你突然间把东西收拾走了,他会吓的胆都破了。

所以,真正的惩罚和吓唬是两码事。孩子知道什么样的环境安全,这里指的环境是情感方面的,孩子太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底线在哪里,无论怎样父母老人都不舍得去让孩子受一丁丁点儿委曲,更不会让他处于有风险的状态下。所以孩子就会肆无忌惮。

在学校,孩子如果表现得好,就会受到老师当众表扬,我们要关注这个“当众”的涵义,孩子都有被关注、被爱和被重视的心理,重视荣誉感,这时候老师的表扬会成为孩子自我约束行为的积极驱动力。

在家,就算孩子做对了,那是应该的,孩子做的不对,就会批评,所以这时候孩子会去选择在哪个环境里为了能获得表扬而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由此可见,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在爷爷奶奶或者家里面跟个小霸王周冲似的、外面跟个小绅士似的两面派的话,家长首先要给家里制订规则。

所谓规则,就是如果他真去挑战家长的权威和家的原则性底线的话,就得说到做到,别经常说“我告诉你,妈妈把你扔了”你扔个试试,在你眼睛里五分钟看不见他了的话你都得着急报警去,所以,做不到的事别说,那孩子吓唬不住,他也不是吓唬大的,这就是你要做能做到的。

定好规矩,也要有适当的惩罚。当然,在惩罚之前一定有许多鼓励和奖励、赞美。比如孩子回来主动洗手了,哪怕他坚持了一个月,坚持了一年,也要跟他说“宝宝这样讲卫生真棒!”即便不天天表扬,也要时不时提提他这个行为,这种鼓励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是好的,确定在妈妈心中我是足够好的,那妈妈即便批评我,可能也真的是因为我这个行为不太恰当她才会批评我,孩子就不会对自我荣誉感有夸张的保护。

所以要表扬——批评,奖励——惩罚相对,还要设立原则和底线,做不到的事不要去说,否则那种“离婚了、我不要你了、我不爱你了”之类的矫情就会成为狼来了,孩子根本就不怕。

育儿心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利用孩子的口吻


今天天气还不错,稍微有点冷,但我一早还是开开心心地来上幼儿园了,还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大型玩具。我在滑滑梯上滑上滑下,还在四周跑来跑去,可是一时太快乐,就忘记了注意安全,一不小心碰到了小朋友,害人家摔跤了,但我马上去安慰了他。这时,有人向薛薛老师告状,薛薛老师叫我还向我走来,唉,我还是先逃吧,晚点再跟薛薛老师道歉。

学本领了,可是我的鼻子怎么一直有鼻涕呢,于是我就拿出餐巾纸擦了擦,我怕打扰薛薛老师说话,就直接走去扔垃圾了。但是薛薛老师却生气了,叫我回到椅子上,可是边上的玩具也很好玩,我也不小心被吸引了过去,我就把薛薛老师的话忘记了。

午睡起床,咦?薛薛老师怎么不见了?她怎么也躺在小床上了?她为什么不起来呢?我过去问问她吧。原来薛薛老师肚子痛,我好心疼,我要帮她揉一揉。这时,小李老师叫我吃点心去,我只好先去了。可是,我实在不放心薛薛老师,我还是要去看看她。

我拿着点心走过去,看到薛薛老师的表情好难受,我也跟着难受起来,眼泪都快要出来了。我问她有没有好点,她说好点了我才放心。她还说:“只要你乖乖的,我的肚子就不会痛了。”“好的,我会乖的。”原来,都是我的错,看来我不能不听话了,不然薛薛老师就好不起来了。

放学时,我又好开心,一开心就忘记了要排好队,我和小朋友们打招呼说再见,蹦来蹦去,真快乐呀!薛薛老师叫了我好多遍,我都没听到。“小宇,我肚子好痛啊!”“哎呀,她的肚子又要痛了,都是我不好,我赶紧去揉一揉。”我帮薛薛老师揉了好久,终于她不痛了。

后续的话:自从发现如此活跃的小宇,每次集中,他总是安静不下来,老师的话听不到,要叫好多遍才能回来。该怎么办呢?终于让我找到了好方法,那就是“装病博同情”。

他是个很有同情心的孩子,每次只要老师说不舒服,他就马上帮忙按摩,当他忘记规则的时候,只要老师说一句不舒服,他倒是能马上回来座位上坐好。终于,找到了让他听话的办法,开心呀!

相关推荐

  • 站在孩子的角度上 第一次带孩子们到操场上进行户外晨间体锻,虽然前一天已经在教室里模拟过两列小火车变成6列小火车了,但到了户外,换了环境,让小班的孩子一下子找到自己的站位显然是有困难的。所以我准备先让他们试着找到自己的点...
    2021-04-14 阅读全文
  • 两个人在一起的句子 我曾经希望转角遇到爱,最终我遇见了你,很遗憾却没有爱。两个人在一起的句子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整理和分享的句子,句子在任何地方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句子表现了发送者此刻的心情,你在节假日有收到过其他人的祝福语吗?...
    2023-04-24 阅读全文
  • 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角色 母亲被认为是担任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角色的一方,母亲与父亲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 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 “我所读...
    2021-04-10 阅读全文
  • 遇事要站在孩子的角度 孩子的心理与世界和我们成人的相差甚远,同样的一件事情在孩子与成人眼中或许是天差地别。所以在对待孩子所出现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认真地思考,谨慎地处理。 在今天的区域活动中,程子珩和郭志浩小朋友在益智区游戏。...
    2021-04-12 阅读全文
  • 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内心 儿子已经4岁了,在幼儿园表现出非常胆小的个性,我们想改变,却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教育,怕教育不好耽误了孩子。因为这个,我和老婆都非常焦虑。 去年8月,我和老婆偶然之间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绘画心理教育...
    2021-01-20 阅读全文

第一次带孩子们到操场上进行户外晨间体锻,虽然前一天已经在教室里模拟过两列小火车变成6列小火车了,但到了户外,换了环境,让小班的孩子一下子找到自己的站位显然是有困难的。所以我准备先让他们试着找到自己的点...

2021-04-14 阅读全文

我曾经希望转角遇到爱,最终我遇见了你,很遗憾却没有爱。两个人在一起的句子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整理和分享的句子,句子在任何地方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句子表现了发送者此刻的心情,你在节假日有收到过其他人的祝福语吗?...

2023-04-24 阅读全文

母亲被认为是担任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角色的一方,母亲与父亲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 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 “我所读...

2021-04-10 阅读全文

孩子的心理与世界和我们成人的相差甚远,同样的一件事情在孩子与成人眼中或许是天差地别。所以在对待孩子所出现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认真地思考,谨慎地处理。 在今天的区域活动中,程子珩和郭志浩小朋友在益智区游戏。...

2021-04-12 阅读全文

儿子已经4岁了,在幼儿园表现出非常胆小的个性,我们想改变,却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教育,怕教育不好耽误了孩子。因为这个,我和老婆都非常焦虑。 去年8月,我和老婆偶然之间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绘画心理教育...

2021-01-2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