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理解孩子的抱怨
发布时间:2020-09-11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教育孩子笔记育儿知识:理解孩子的抱怨
很多时候,父母都只通过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来了解他们的一些性格,其实一些负面行为也能暴露情况。例如抱怨和发脾气,就是让父母明白和理解孩子的喜欢的事以及不喜欢的事,这可以帮助更好的和孩子进行沟通。
1.孩子表达抱怨的方式
在孩子抱怨和发脾气的时候,父母要认真聆听,因为父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在孩子世界中什么是重要的,当然父母也可以了解孩子的主题意识到底是什么,比如:
a.孩子喜欢通过多说话来对父母抱怨和发牢骚;
b.孩子通过肢体动作向父母发出了一个命令或者是大声的要求父母陪他们玩甚至是要求父母的拥抱,这些都是孩子有目的性的来做的;
c.比较脆弱的孩子会抱怨他们的感情受到伤害了,那些孩子似乎更容易敏感也需要和别人谈论自己情感甚至是得到他人安抚包括是来自玩具娃娃安抚。
d.孩子的视觉有时候也反应了对父母的某些抱怨,比如孩子看到父母动了他们的玩具,甚至是拒绝吃一盘看起来不怎么样的食物。
2.通过某些词汇来表达抱怨
孩子们很多时候也不仅仅只是抱怨,还会使用一些特别的词汇。
a.习惯视觉抱怨的孩子可能会多用“看”、“看这里”或者是“你能看见那只鸟吗?”
b.习惯声觉抱怨的孩子可能会多用“听”,即“你没有听!”或者是“你的语气一点都不友善。”
c.习惯行动抱怨的孩子可能会多用“来”和“做”,即“来这里,妈妈!”“让我也左央做吧。”
3.父母的正确做法
父母要尝试着让孩子们自己通过支配情感来表达,这就意味着要花更多时间来聆听孩子们到底在说什么,同时父母也要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去和孩子站在一条线上。父母也许不可能完全理解孩子所说的,因为孩子们还没有学会如何使用更加准确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但父母要试图去全面理解孩子并缩小差异而不是置之不理。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知识:孩子被误解了怎么办?
育儿知识:孩子被误解了怎么办?
昨天一同事分享了另外一个同事家小朋友被误会的事情。小朋友考试过程中,笔写不出字来了,他转身向身后的同学借。同学以为他要抄,顺手就挥了下手,打到小朋友的脸上,并说:不许抄。小朋友受到老师批评。小朋友感到很委屈,暗想:我一代风流人物,还需要抄你的。想想不服气,跑去找校长,结果校长室没人。他又跑去找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听后,说我去帮助解决。
其实这个小朋友的做法,值得肯定。遇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而不是委委屈屈,自己一个人生闷气,或者整出更大的动静。但这样的做法,老师会不高兴。其实老师可能也没有错,考试过程中,哪能有时间听你解释,还考不考试啦。应该可以先考试,等考完试,再听听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的老师,压力也大呀,功课和升学压力大,同时学生管理的压力可能更大。
本文提及的事情中,有几点值得注意:
1、小朋友向同学借东西,应该先向监考老师报告,得到允许后,再行动。
2、小朋友的同学应该听清小朋友的需求,再反应,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处置;另挥手的动作也不应该有,其实可能是无意,但无意中有了身体的接触,事情可能就大了,而且是先动手的。
3、老师也要多些耐心,发生后,可以让2个同学先考试,考完试,再了解情况。
孩子被误解了!涉及各方都需要冷静,先仔细听听有关情况,然后再去处置,都不要带主观臆断去处理。另外注意绝对的公平也做不到,不可能一有争执,最后都是别人赔礼道歉,家长和孩子都要去正确面对。即使遇到不公正待遇,也要学会放下。
分享:
育儿观念: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育儿观念: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
我们班章书源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的父母习惯于经常表扬激励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长期激励下,孩子自己心里养成了习惯无所谓,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我行我素,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口气说:“我才不想做呢,一点都不好玩!”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羡慕他人。他们更强烈的希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
同陈清朗相反,我们班陈清朗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胆小啊,你要大方表现自己呀!”
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老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五月育儿知识:你了解孩子的磨蹭吗?
五月育儿知识:你了解孩子的磨蹭吗?
无论你是老师或者是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许就是“快点!快点!”可是往往你会发现,大人越催,孩子的动作越慢,而导致自己的情绪也变得焦虑,那怎么才能让孩子做到自觉不磨蹭呢?
慢与磨蹭的区别,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先要了解孩子究竟是慢还是磨蹭以及背后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慢:有的孩子可能天生动作比较慢,有的性格使然,也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所以动作慢等等。
拖拉:会做的但是拖着不肯去做,或者故意阻碍和有意拖拉。
造成磨蹭的原因
作为幼儿园老师,大家肯定深有体会,在每个班级里会有那么几个“小尾巴”,做任何事情都是磨磨蹭蹭,需要老师不断地去提醒及督促,那你们知道是什么导致孩子的磨蹭吗?
1、时间概念模糊
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模糊,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时间的概念越模糊。
2、天生动作较慢
一个班级里孩子的性格各异,有一些孩子做事速度很快,也有一些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慢,这其实是与孩子的性格有关。
3、注意力易分散
孩子注意力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正在做的事。
4、动作发展较慢
孩子年龄越小,神经肌肉活动越不协调,动作的不熟练导致了做事缓慢。
特别是在运动活动中,孩子的动作与他们运动的时间有着直接明显的联系,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吧!
5、大人不断催促
如果在孩子做前一件事时就催促他赶紧做下一件事,孩子的注意力会被分散,甚至因紧张而不知道做什么,把在进行中的事情都无法做好。
6、内心缺乏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担心、越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
7、幼儿不感兴趣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大人要求的事没兴趣,由于无法直接抗拒,所以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
育儿知识:怎样处理孩子的愤怒?
育儿知识:怎样处理孩子的愤怒?
1、避免用愤怒去响应孩子的愤怒,你的愤怒将会使孩子的情绪发酵扩大,要先控制自己的愤怒,以平静、温和的声音响应孩子。如此你才能引导孩子的行动,同时你也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示范了你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行为。
2、孩子需要学习到:虽然愤怒的情绪是正常的,但是处理它们的方式却有能被接受以及不能被接受之分。
你可以借由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帮助他了解这一点。通常,只要让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感觉,就能让他平静下来。举例说明,如果孩子因为哥哥没问他就把脚踏车骑走而生气,他因此而吼叫、咒骂。请你平心静气地去了解他生气的原因,并且说:“我知道哥哥没有问就拿走你的东西,这很让人挫折。”孩子会思索如何回应,这个时间就可以让他发脾气的行为暂停下来。
下一步,问一个问题去引导孩子做更正面的思考:“你觉得你要如何做才会让他记得要先问过你?”如果他还是很生气,再次提醒他以更正面的方式思考:“生气无法处理这个问题,你觉得呢?”陪在孩子身边并且引导他找出解决方法。
3、如果孩子的情绪已经失控,立刻制止他并把他送回自己的房间,让他冷静下来,不要试着在孩子情绪反应最激动的时候处理问题。稍后,当他平静下来,花时间让他了解,尤其是他做了什么是你并不允许赞同的。通过沟通与孩子约定,让孩子计划在未来如何避免出现这种行为。
4、跟孩子谈他生气这件事,告诉他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建议他要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在行为失控或口不择言之前控制好自己。预先让孩子知道,下次当他脾气爆发时,你将会协助他,要求他回到自己房间去冷静下来。告诉他如果当他被要求却没有立即回房间,他将丧失一天休闲时间的权利,例如讲电话、看电视或者和朋友们玩。
5、帮孩子发展出一个“生气控制计划”。
选一个安静的时间,和孩子讨论关于生气这件事,脑力激荡出当他感觉自己失控时他所能做的事。
例如,他可以戴上耳机听音乐,到外面丢篮球或者冲个澡。让他将这些方法写在表格里并且放在随手可得的地方,当他使用这些方法时要鼓励和支持他。你可以选择一个关键词,让他知道他现在情绪失控并且需要冷静下来;再选择使用一个词代表暂停,给孩子一些时间去整合自己。
让孩子学会管理愤怒的情绪是一门学问,它需要父母耐心的去引导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