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幼儿园教案《冬眠的小熊》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9-08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活动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2020幼儿园教案《冬眠的小熊》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缓慢的旋律,学习用衬词的形式演唱歌曲。
2、用声音、动作表现小熊“呼噜噜噜噜”的旋律下行特点。
3、知道小熊冬眠的科学常识,对动物的冬眠产生兴趣。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冬眠的小熊》音乐,毛绒小熊。
精神准备:了解关于四季的知识,知道现在是冬季。
空间准备:幼儿围坐成圆圈,中间有一棵冬天的大树。
【活动过程】
一、《三只熊》歌曲导入。
1、师(出示小熊一家):认识他们吗?我们和小熊一家快乐的唱起歌来吧!
2、复习歌曲《三只熊》。
二、欣赏歌曲,熟悉旋律,知道小熊冬眠。
1、欣赏音乐,初步熟悉旋律,感受音乐优美缓慢的特点。
(1)师:小熊最喜欢听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了,听,音乐响起了!
(2)连续播放歌曲旋律两遍,第一遍教师带领幼儿在座位上随音乐一拍一下地拍腿,第二遍带领幼儿围着大树慢慢走圆圈,感受歌曲优美缓慢的特点。
2、欣赏歌曲,了解歌词,知道小熊冬眠。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森林里的小熊在干什么呢?小朋友跟我一起到森林去找一找吧!
(2)教师边唱歌曲,再次带领幼儿围着冬天的大树慢慢走圆圈。演唱中将小熊放入树洞冬眠,唱完后找最近的位子坐下。
(3)师:小熊在做什么?什么是冬眠?
(4)小结:小熊在冬眠,冬眠就是在冬天的时候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开始不活动,进入睡眠状态。
(5)师:小熊什么时候开始冬眠,冬眠多久?哪句歌词告诉你的?
(6)小结:原来秋天已过,冬天来临小熊就开始冬眠了,要冬眠整整一个冬天呢!
(7)师:小熊冬眠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8)小结:小熊冬眠发出了“呼噜噜噜噜”的呼噜声,真可爱!
建议:如果幼儿回答不出,可引导幼儿再次倾听歌曲。
三、学唱歌曲,感受并模仿表现小熊“呼噜噜噜噜”的下行旋律。
1、学唱歌曲,尝试用歌声表现小熊“呼噜噜噜噜”的下行旋律。
(1)师:我们来学一学小熊的呼噜声吧!
(2)教师演唱歌曲,提示幼儿接唱“呼噜噜噜噜”,教师的手随下行旋律慢慢下移,帮助幼儿感受旋律的下行特点。
(3)师(借助下行手势):小熊呼噜噜噜噜的声音是怎样的?想一想可以怎么唱?
(4)师:小熊呼噜噜噜噜的呼噜声越来越低,就像小熊睡觉越来越香,越来越沉一样!我们要唱得越来越轻,越来越小,别吵醒小熊,我们来学一学吧!
(5)带领幼儿演唱,在呼噜声时教师用动作提示唱得越来越轻,越来越小!
2、学唱歌曲,尝试用动作表现小熊“呼噜噜噜噜”的下行旋律。
(1)师:如果用动作表现小熊越来越低的呼噜声,可以怎样表示呢?我们一起来唱,唱到呼噜噜噜噜时我抚摸谁,谁就马上用动作表示出来哦!
(2)(幼儿面向圆心原地走)前奏、间奏摇摆,歌词部分教师带领分乐句变化简单动作,每唱到“呼噜噜噜噜”的地方快速抚摸多个幼儿,被抚摸的幼儿自由做下行的动作。
(3)分享学习不同的动作表现:如身体逐渐下沉,或双手举高慢慢放下等。
(4)幼儿跟唱歌曲多遍,老师走圆时逐个请上来,直到全部请完,幼儿自由在圆上做各种动作。
四、学习用衬词演唱。
1、感受并尝试“嗯“的衬词演唱。
(1)师:我们来唱一唱这首歌曲吧!注意听清前奏和间奏。
(2)幼儿唱歌词,教师自然地哼唱“嗯”
(3)师:发现老师怎么唱?感觉怎么样?
(4)小结:老师轻轻地哼唱“嗯”,让歌曲感觉更优美了!我们试一试吧!
2、尝试其他衬词演唱。
(1)师:除了用“嗯“来哼唱,还可以用什么衬词演唱?
(2)引导幼儿结合歌曲优美缓慢的特点用更多衬词演唱,如“唔”、“啊”、“啦”等。
A、部分幼儿围坐在大树下哼唱衬词,其他幼儿坐椅子上唱。
B、一半幼儿在树这边唱衬词,一半幼儿在树那边唱歌词。
C、一个幼儿在大树下哼唱衬词,其他幼儿围着大树边唱边表演。
建议:请幼儿思考衬词合唱的方式,并根据演唱情况提醒幼儿科学的演唱方法、音乐倾听以及衬词和歌词的协调感等。
五、结束拓展:
1、师:在我们的歌声里,小熊安安静静地冬眠,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冬眠?
2、师:冬眠的小动物们等到什么时候才会醒来呢?
3、小结:等明年春天会醒来结束冬眠,那时我们再来找他们一起玩,唱一唱他们的歌曲吧。现在,我们轻轻地和小熊说再见吧!
附歌曲《冬眠的小熊》
1=F4/4
1113??2224??5432??1———??
秋天已过冬天来临呼噜噜噜噜,
1113??2224??5432??1———??
一只小熊躲进树洞呼噜噜噜噜,
3335??5—4—??3334??4—3—??
它就这样睡着整个冬天睡着,
1113??2224??5432??1———:‖
秋天已过冬天来临呼噜噜噜噜。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同伴交流与合作,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处于基本相同的水平,他们间的交流是平等的、双向的,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心理上相互影响,情感上相互支持,行为上相互模仿,经过认同、内化,融入自己的经验,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表现的欲望和信心会更足。
幼儿百科:冬眠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这种定义已不包括变温有机体对环境温度下降而发生被动反应时的季节性或昼夜的蛰伏。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中班教案《冬眠的小熊》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冬眠的动物》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要冬眠。
2、能大胆的介绍自己的操作材料,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冬眠的主题。
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2、你知道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吗?
3、小结:原来你们有各种不同的猜想,那到底青蛙是怎么过冬的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是怎么说的吧。
二、播放视屏,了解青蛙是冬眠的动物,并且理解冬眠的含义。
1、播放视频。引导幼儿安静的观看。
2、提问:你发现了吗?青蛙是怎么过冬的?
3、小结:对了,像青蛙这样不吃不喝的睡在一个地方,就叫冬眠。
4、青蛙为什么要冬眠呢?
5、个别幼儿猜想。
6、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
7、小结:原来青蛙是变温的冷血动物,他们通过冬眠来保存自己的体温,等来年天气暖和了再出来。所以冬眠是保护这种变温动物不被冻死的好办法。
三、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知道哪些动物是要冬眠的。
1、今天我们还请来了很多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哪些是冬眠的小动物。
2、这里有一个大圆圈,你如果觉得是冬眠的动物就请它到大圆圈里哦。还要说说你的理由哦。
3、逐一播放小动物,个别幼儿操作和讲述。
四、游戏,我是冬眠的小动物。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小洞,有小青蛙,棕熊,小蛇,蜥蜴、乌龟。
2、游戏规则:当听到欢快的音乐时,说明春天到了,你可以开心的跳舞,当冬天的北风刮起来,你要找到自己冬眠的地方,当音乐停的时候,你们都要睡着啦!
3、播放音乐,幼儿游戏。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注重儿童的主体性的发挥,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并且本次活动给予幼儿充分自由讨论时间,以鼓励幼儿大胆交流。
幼儿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冬眠》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冬眠》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如南飞、搬家、冬眠等。
2、有积极探索动物冬眠活动的兴趣。
3、学习词汇:冬眠、贮存。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冬眠的不同方式。
难点:积极探索动物是怎样过冬。
活动准备
1、冬季背景图一幅,画有地洞、树洞等。.
2、冬季人们着装及活动。
3、各种动物贴绒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幼儿与幼儿,幼儿与老师谈谈人们怎样过冬?
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天冷了,你是怎样过的?人们是怎样御寒的?
小结:天冷了,人们采取各种方式来防寒保暖,动物们也是这样,让我们来了解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二、幼儿观察冬季图画,说说它们过冬的方式怎样。
提问:兔子、乌龟、小刺猬、松鼠、蚂蚁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小燕子又到哪里去了?启发幼儿说出兔子身上的毛加厚了,乌龟正缩着脖子睡大觉,一个冬不吃不喝,冬眠呢!刺猬缩成一个大刺球,小燕子飞到南方去了。
三、幼儿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四、小结:动物很聪明,它们为了能生活下去,都有自己度过寒冷冬天的方式,有的用换皮毛的方式,有的用冬眠的方式,有的用贮存粮食的方式,还有的飞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五、丰富词汇:冬眠、贮存。
六、出示贴满各种动物的绒板,幼儿自己分一分,哪些动物是冬眠方式过冬,哪些动物是贮存方式过冬。
七、活动延伸:送小动物过冬
幼儿把过冬的不同方式的动物送到不同的地方去,送到冬季的背景图中,如:刺猬、蛇冬眠,蚂蚁、蜜蜂等贮存粮食过冬。
教育幼儿学会关心、爱护动物。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也很聪明,为了能生活下去,不让自己饿死、冻死,都有度过寒冬的方式,还丰富了词汇。让幼儿更懂得怎样去爱护动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幼儿观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幼儿百科:冬眠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冬眠》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熊猫》及教学反思
下面是“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熊猫》及教学反思”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大熊猫的简单知识,能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形状。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4、培养幼儿的观察大熊猫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画好椭圆,和圆形
活动准备
画好椭圆,和圆形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小朋友们,你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啊?谜语答案:熊猫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大熊猫有一个圆圆的脑袋,椭圆形的身子,椭圆形的四肢,半圆形的耳朵,圆圆的眼睛,尖尖的鼻子,弯弯的嘴。
(老师)小朋友们真棒,刚才看得太仔细了,大熊猫身子很肥胖,长有粗壮的四肢。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首先,咱们画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然后在脑袋下面画一个椭圆形的身子,然后画大熊猫椭圆形的四肢,最后,咱们给大熊猫添画上圆圆的眼睛,尖尖的鼻子,弯弯的嘴。小朋友们,老师刚刚给你们说了,大熊猫爱吃什么?(竹叶)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给大熊猫添画上竹叶。
3、让幼儿自己操作
1)、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2)、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涂色时老师要强调,用油画棒涂色时要朝一个方向涂)
4、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太棒了,现在,咱们去把你们画的漂亮的熊猫贴在画廊上。
四、结束部分:
让幼儿模仿大熊猫走路,依次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一个部分: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这节活动课的喜爱
第二各部分: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小朋友们了解大熊猫,初步知道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喜爱什么?这节最大的难点是,幼儿对画椭圆与圆形掌握不好。所以在幼儿实际操作中,老师要给予幼儿帮助。多鼓励幼儿。
第三部分:通过贴画,来鼓励幼儿。
最后,我认为通过这节美术课,能让幼儿简单了解熊猫,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圆与椭圆,让幼儿知道大熊猫喜欢吃竹叶,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
幼儿百科: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熊猫》及教学反思”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2020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熊不刷牙》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小熊不刷牙》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懂得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小熊哈利从不爱刷牙到每天刷牙的转变过程,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熊不刷牙》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小熊哈利从不爱刷牙到每天刷牙的转变过程。
2.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懂得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小熊不刷牙》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嘴巴"图,导入活动。
1.教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有趣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它会是谁呢?
2.教师:对了,这是小熊,它的名字叫哈利。我们跟哈利问个好:你好,哈利。
(二)师幼共同欣赏故事。
1.出示幻灯片3-4(1)教师:哈利正张大嘴巴给我们看什么呀?再看一看,这是什么?小朋友,你们有牙膏和牙刷吗?你们喜欢它们吗?
(2)教师:可是,哈利他不爱刷牙,他会怎样对待自己的牙刷和牙膏的呢?看,哈利穿着海盗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剑,他在干什么呢?
2.出示幻灯片5(1)教师:一天,妈妈喊:"哈利,刷牙啦!"你们猜一猜,哈利有没有刷牙呢?哈利把牙膏怎么了?
(2)教师:哈利一边冲牙膏一边说:"早上刷牙,晚上刷牙,天天刷牙,真是太麻烦了。"你们认为哈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出示幻灯片6-8(1)教师:有一天晚上,哈利还是没有刷牙就睡觉了,他做了一个梦,觉得自己的嘴巴里怪怪的,你猜一猜,他的嘴巴里怎么了?
(2)教师:现在啊,哈利可高兴了。"哈哈,太好了,没有了牙齿,我以后再也不用刷牙了,我要把这件事告诉我的的好朋友"。
(3)教师:可是,你们看,他们看到哈利没有牙齿是怎么做的?
4.出示幻灯片9-10(1)教师:天黑了,小熊回到家里,哇,妈妈为他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呢。桌子上都有什么?看哈利的表情,你觉得他开心吗?为什么呢?
(2)教师:哈利一个人跑到屋子外面,你们想想,这时他心里觉得怎么样呢?
5.出示幻灯片11-12(1)教师:小熊醒来啦,你们看,哈利的牙齿有没有掉呀?原来,刚才是哈利睡着了做了一个可怕的梦呀,哈利这下可高兴了!
(2)教师:"哈利,哈利,刷牙啦!"妈妈又在喊小熊刷牙了,你们猜,哈利这次有没有去刷牙呢?
(3)教师:哈利已经太久没刷牙了,都不记得正确的方法了,我们一起来教教他,好吗?
(三)律动:刷歌牙1.教师:我们也来刷刷牙齿吧。
2.教师小结:我们的牙齿本领可大了,一定要好好爱护它们,每天都要坚持早晚刷牙,而且不能吃太多的糖果哦,这样你的牙齿才会更健康,更漂亮!
活动延伸:
1.开始爱牙活动。
2.把绘本《小熊不刷牙》放在阅读区,供幼儿平时翻阅。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的不足之处在于引导孩子阅读绘本时,不应该急着说教,不断地提问、说明;应注重引导孩子们仔细的观察画面,发现故事中没有叙述出的细节,启发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连贯地讲述哈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并且尊重每个孩子不同的感受,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故事中,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例如,可以让孩子将自己想象成小熊哈利,他们就会很自然的以“哈利”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把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哈利”会怎么想,这样也许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哈利的内心情感变化。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改进这些不足之处,争取做的更好。
幼儿百科:刷牙是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也是人们自我清除菌斑,预防牙周病发生、发展和复发的最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