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听《爷爷奶奶,你们听我说》有感

发布时间:2020-09-03

听幼儿故事。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听《爷爷奶奶,你们听我说》有感”,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祖辈对于孩子的照顾总是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凭借着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他们总是能给孩子自认为最为妥帖的安排和照顾,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玩儿什么不该玩儿,他们心中自然有数。可是,即便是小班的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比起父母,祖辈拥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祖辈作为家中最为年长的老人,自然会有爸爸妈妈们的迁就,而孩子们就是利用了其中的迁就,久而久之,有的甚至还出现了“为虎作伥”的意识。因此,祖辈家长们,是时候来学习一下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啦!

在孩子的成长中,少不了爸爸妈妈们的教育,少不了爷爷奶奶的教育

,少不了老师阿姨的教育。总体来说,祖辈们都有以下共同点:1.过分关注型。祖辈家长对于孩子呵护备至,孩子本来可以自己做自己的事,可是都被其代劳,这一类的孩子会很少去聆听别的孩子的诉说。2.监督管理型。祖辈家长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害怕孩子出错,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孩子极易形成依赖性和惰性。3.严厉惩罚型。祖辈家长遵循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觉得对孩子要严格管教,所以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也因此很少听孩子的内心所想。4.民主温和型。祖辈家长善于沟通,他们乐于与孩子做朋友,在沟通中互动,这类家长是很好的榜样。

当然,祖辈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保留的是非常好的,孩子们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只要事事讲求方法,学会孩子说,祖辈听,沟通有方法,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带孩子去外面玩,学习使用现代的电子工具,与孩子的父母保持交流。学会父母言,祖辈闻,交流有技巧,在合适的场合说,轻言轻语说,尝试着举例子说,都会为孩子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沟通其实并不困难,祖辈带孩子其实也有好处,那么怎样能把这种好处变成事半功倍呢?总结下来只有三个字——多沟通!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中英不同的爷爷奶奶做比较


中英不同的爷爷奶奶做比较

沃克夫妇俩已经退休,住在格拉斯哥城南。他们有六个子女,除了刚结婚的小儿子住在同一座城市外,其他五个都不在身边。沃克医生:“我们很知趣,不要去抢夺孩子的母爱和父爱。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我们也不做孙儿孙女的保姆,只能算个育儿参谋。

老人不是孩子的保姆

沃克夫妇主张做父母的必须自己带孩子。

因为:

1.老人不是保姆,他们应享受晚年的快乐;

2.老人的教育观不一定符合现代的年轻人;

3.老人不要剥夺孩子的母爱,让他/她有更多时间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母爱和父爱。

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认为退休后没事干,双方争着领孩子,结果往往弄得自己吃力不讨好。

过段日子去看看孩子

是不是老人不与孙儿孙女在一起就不爱他们,不关心他们?事实绝不是这样!

虽然老人与孙儿孙女住在一起,但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视,有时打电话给他们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过节日或孩子生日就寄或送礼物给他们,路近的过些日子就去看望他们。

英国的祖父母的想法是,喜欢孩子并不一定要整天与孩子泡在一起,其实过段时间见次面,孩子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让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出现一些惊喜。

中国的老人喜欢与孩子整天泡在一起,认为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安排时间带孩子看看风景

带孩子外出的时间一般会选在周末或节假日,有时开车带孩子一起去山地,看山川河流、茂密树林和飞禽走兽;有时开车去海岛,看汪洋大海、汹涌波涛和热闹海港……

这种方式既加深了老人与孩子的感情,又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因为孩子的好奇心强,看见什么都想知道,于是他们问什么,老人就答什么,并且启发诱导孩子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

可中国老人往往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孩子小,外出后,万一出什么事,自己无法向自己的孩子交代,而关在家里则是最安全的。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为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父母有时忙碌起来顾不上孩子,孩子必须学会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了对老人的依赖,孩子就得迫使自己记住大人的做法,训练自己面对的问题。所以一般孩子长大后独立处事能力比较强。

要是这种观念给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知道了,绝对会义愤填膺。因为,我们的老人以为,孩子小,每一件小事都需要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实际上,有数据表明: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外国孩子要迟5-6年。

当年轻爸爸妈妈的参谋

当孩子出生之后,年轻的父母缺乏养育孩子的知识和经验,老人便成了他们的育儿参谋,不但教给他们具体的细节,还要作示范。

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提醒年轻父母要注意对孩子进行什么方面的教育。例如:生理、心理、智力和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如何帮助指导幼儿健康发展。另外建议年轻的父母:家里有了孩子不要养宠物。西方人视猫狗为宠物,如同人一样珍贵,一般人家里都养猫养狗。但是为了小孩子,年轻父母还是忍痛割爱,必须把心爱的宠物送走……

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


据调查,有95%以上的家庭女儿结婚后生下孩子都由自己的父母来帮助抚养或照看。形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解读“姥姥养”现象

传统的看法是爷爷奶奶来抚养或照看,但在近年却被颠覆了,为什么呢?

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被称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在我国广泛存在。有调查显示,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这里的“祖辈”更多地是指姥姥姥爷而不是爷爷奶奶。

在十多年前,爷爷奶奶照看孙辈还比较多见。因为按照传统观念来说,孙辈是爷爷奶奶家的人,爷爷奶奶照看孙辈理所应当。但最近几年,情况却出现了变化,照看孙辈更多的成了姥姥姥爷。这两年我曾经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问过一些照看孙辈的老人,确实以姥姥居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大概有三点:

第一,现在的年轻父母基本是“独一代”,他们的孩子是“独二代”,双方四位老人都有条件去照看一个孙辈。在当今社会,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是“平等”的。在姥姥姥爷看来,女儿女婿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孙辈,“外孙”“外孙女”的概念变得淡了,有的孙辈还跟了姥爷的姓,甚至有的孙辈称姥爷姥姥为“爷爷”“奶奶”,所以在照看“孙子”“孙女”这件事的愿望强烈程度上,姥姥姥爷不比爷爷奶奶差。

第二,年轻妈妈都有自己的事业,所以产假结束后,很多年轻妈妈就会再回归职场,孩子交给谁来照顾?当然首选双方四位老人。但对于年轻妈妈来说,把孩子交给自己的妈妈似乎会更舒心一些,毕竟跟婆婆不如跟妈妈相处得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另外,岳父母住在女婿家,跟在自家基本没有两样,而公婆住在儿媳家却有些不同,在他们看来,自己有点“在亲戚家做客”的感觉。所以,姥姥养顺理成章。

第三,老人也心疼自己的女儿,再加上已经退休,有大把的清闲时间,可以专心致志地帮女儿照看孩子。另外,老人也有足够的育儿方法,所以在处理各种细节问题上,总比女儿有办法。再有,自己的人生已经走过了大半,经历过了许多事,而且还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在处理起事情来会比年轻人更轻松,更老练。正因为有了这些原因,帮着女儿带孩子也就显得更为自然。

一个孩子,既然被妈妈生了,既然被姥姥养了,那爷爷奶奶也只有欣赏的份了。

隔代教养有利有弊

前面提到了隔代教育的一些优势。但凡事都有两面,有优势就会有劣势,隔代教育也同样存在劣势。

第一,因补偿心理而产生“隔代惯”。“隔代惯”行为缘起于一种补偿心理,也许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给子女更好的生活,现在有了孙辈,就想将之前对子女未表达出来的爱都补偿到他身上。但这种补偿却会将孩子宠坏。

第二,思想观念陈旧。比如,有的老人会给孩子讲鬼怪故事,这很可能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还可能给孩子传递一些诸如“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样的老观念,不仅影响他的身心健康,也使他很难与新时代的思想建立联系;等等。

第三,重养育而不重教育。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不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一味地娇惯、溺爱孩子,把孩子培养成“小皇帝”“小公主”;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不舍得让孩子去做事,忽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避难所”;只想让孩子自由玩乐,忽视规矩、礼仪方面的教育;等等。

虽然老人帮忙照看孩子,但做子女的却不可以把关于孩子的一切责任都推给老人去承担,比如,教育的问题。其实,无论是谁在主导带孩子,全家人都应该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达成一致,并且要密切配合。很多时候,在教育这件事上,老人和子女之间存在着观念上的差异。举例来说,有的老人可能比较注重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精神,而子女可能比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这时候,双方要多沟通,统一教育认识,然后择善施教。

带孩子,其实是父母的职责

作为年轻的父母,不要认为自己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是一种轻松,是一种让自己解脱的方式。事实上,育儿是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能替代。隔代教育终究离不开一个“隔”字,很多教育内容,由我们来做与由老人来做,其效果会大不相同。毕竟亲子教育中的“亲”,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亲近,父母的亲自教育要更为深刻。所以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并不能等同视之,亲子教育必不可少。

但隔代教育终归是祖辈对第三代的跨界教育,诸如父母亲情一类的情感是隔代老人所无法给予的。而且无论是做榜样还是讲道理,父母起到的作用都要胜过老人。相比而言,父母的教诲对孩子会更有威力。孩子也更喜欢父母都在身边的感觉,这样他的情感发育才会健康,情感世界也才会完整。而孩子与父母形成的强烈的亲子感情纽带,也是维系一个家庭完整和谐的重要所在。

所以,年轻的父母不要小瞧亲子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要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亲子教育,要理智地将隔代教育摆到正确的位置上。

在“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的今天,身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呢?第一,面对孩子,要做负责任的父母,让他感觉到亲子之爱,要教他爱父母,爱姥姥姥爷,也要爱爷爷奶奶;第二,面对双方的老人,要有一颗感恩心,懂得去感恩老人一生的辛劳,养儿育女,有苦劳,更有功劳;第三,面对自己,要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并铭记一点:做父母是我们一生最伟大的事业。

(文/鲁鹏程,本文刊登于《时尚育儿》杂志2014年10月刊)

不能让有以下行为的爷爷奶奶带孩子


爷爷奶奶带孩子的话如果有以下问题最好就不要让他们带孩子。1、挑拨孩子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有的老年人很在乎孩子和自己的关系,为了确保孩子和自己最亲,总是有意无意地说妈妈有多严厉,妈妈不要他了之类的。对孩子进行情感绑架。这是对孩子最糟糕的。

2、固执己见,决不妥协。老年人因为年龄大了接受新鲜事物慢了,很多时候难以接受新的科学育儿理念。这并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是有的老年人为了捍卫自己的正确,绝对不听任何劝告,无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我认识一个老太太,非要坚持把孙子吃的食物先咀嚼过再喂。不管儿女怎么劝说这样不卫生就是坚持己见。人家认为自己带大了几个儿女,都没事。所以不改。

以上两点是“道”,有这两点的话就绝对不能让老人带孩子了。

其实老人带孩子多多少少会有溺爱和娇惯。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接下来再来说说“术”上会对孩子产生严重影响的。

1、对孩子限制太多。老年人因为体力关系没法跟上孩子的脚步,所以对孩子有很多限制。我在公园锻炼时,见过老年人一边向旁人抱怨孩子身体不够结实爱生病。一边不允许六岁的孙子跑跳。在安全的公园小花园都不可以跑,还是很同情那个孩子的。

对于这种老年人带孩子,家长一定要在周末带孩子多多活动。鼓励孩子探索,否则孩子会变得胆小、也得不到恰当的锻炼。

2、有的老年人特别护短。会直接去责骂和孙子起争执的孩子。女儿幼儿园有一个奶奶带大的小女孩。曾因孙女做梦梦见某同学欺负她就告诉了奶奶xx欺负她了。奶奶不问清楚直接就去对那个孩子破口大骂。最后全班没有人愿意和她孙女一起玩了!这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和自信都很不利。

其实让不让老人带主要还是客观条件所限。如果可以还是父母自己带最好。如果不可以,那就尽量少计较。

与爷爷奶奶起冲突?巧解隔代育儿6个小问题


两代人生活在一起,毕竟生活观念、养育观念都有差距。不过,这些问题并不致命,而且,还有很多办法可以巧治呢!

问题一:冲奶粉的水总是太热

老人的理由:温水冲不开奶粉,而且孩子胃弱,应该喝热奶。

处方一:自己在家自己冲,不用老人动手。孩子喝惯了温奶,以后再喝热奶会不适应,老人也只能用温水冲给孩子喝了。

处方二:告诉老人冲奶粉的“绝招”:先放一半温水,放入奶粉,盖好奶瓶使劲摇匀。再倒入另一半水,就不怕奶粉化不开了。

偏方:一边向老人抱怨这奶粉太贵,一桶要好几百块钱;一边再解释是因为现在的配方奶粉里添加了很多营养成分,能使宝宝聪明。而这些营养成分最怕热水,水一热就全被破坏了,好几百块钱也就全浪费了。老人一般都心疼钱,又都希望孩子聪明,估计以后就不敢再用热水冲了。

问题二:辅食总是做得太咸

老人的理由:孩子要开味觉,而且吃咸的也有劲。

处方一:老人吃盐多了对心脏、肾脏都不好。先把这个观念普及给老人,不要直接就说给孩子做辅食的事,只说希望他们少吃咸的。等他们接受了这个观点,再跟进一步:孩子这么小就吃这么咸,估计没长大就得高血压、心脏病、肾病……

处方二:带宝宝去体检的时候带上老人,主动问医生关于辅食如何做、要不要咸一点等问题。医生说的“宝宝不能吃咸”的话就会成为“圣旨”,比你劝老人一百遍都有用。

偏方:宝宝娇嫩的皮肤难免会起一些疹子、痘痘。如果你带宝宝去看病,即使不是因为吃得咸的原因,回来也要“传达”医生的话:“要是再吃咸的,脸上的痘痘会越来越多,还治不好,会变得很难看。”谁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孙女白白净净的呢?

问题三:不太讲卫生,孩子、大人衣服一起洗

老人的理由:过水为净。

处方一:虽说老人帮着看孩子,但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做。而且,这样还能落个“勤快”的好名声。

处方二:买个儿童专用洗衣机,只需把宝宝衣服上有污渍的地方揉搓一下,然后统统放入小洗衣机里,再用婴儿专用肥皂粉漂洗几遍就可以了。

偏方:跟老公演个对手戏,或者找一次老公没把宝宝衣服漂洗干净的时候,跟老公把后果描述一遍,从孩子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讲到细菌感染……当然,老人应该能听见你们的“辩论”。

问题四:给宝宝买品牌洗发水、擦脸油就是乱花钱

老人的理由:便宜的一样用。

处方一:告诉老人:“便宜的我也买过。可是给宝宝用过后他老是抓头、抓身上,都快要抓烂了。再说,一年顶多也就用一两瓶,如果把身上抓出毛病去看病就更贵了。”

处方二:可以找那些又便宜又好用的,比如郁美净就非常不错,很多妈妈推荐。

偏方:不让老人知道价钱,或者告诉他是单位发的、朋友送的。

问题五:总是给孩子多穿衣服

老人的理由:穿得少容易冻着。

处方一:全家一起出去玩或者运动的时候,找一个老人觉得热要脱衣服的机会:“我怎么没觉得热呢?哦,是因为您活动了。估计宝宝好动,所以肯定总觉得比咱们热。”老人有切身感受的时候说服工作更容易。

处方二:根据天气情况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给宝宝穿的衣服。

偏方:告诉老人孩子穿得多就不爱说话,不爱运动就会发育缓慢,行动迟缓,就会比别的孩子笨。以后上幼儿园受委屈,再大点儿体育不达标就上不了重点学校……

问题六:把好的玩具藏起来,只给他玩些破玩具

老人的理由:那些好的玩具等他不糟蹋了再玩。

处方一:现在孩子的玩具非常多,选择那些摔不坏、撕不烂,对宝宝又没有安全隐患的玩具,老人就大可不必担心宝宝糟蹋玩具了。还有,要及时把那些坏掉的玩具修好或扔掉,这样可以避免老人给孩子玩,也避免了安全隐患。

处方二:告诉老人,给宝宝买的玩具都是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专门针对开发这个年龄段智力的玩具。如果现在不玩,会比别的小朋友智力开发上落后。老人一定不想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宝宝智力差。

偏方:经常强调:现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了,我们只能生一个!玩具已经买了,如果现在不给宝宝玩,他大了又不会再玩,那不是更浪费?!

在育儿问题上,和老人没必要板着脸讲大道理,也没有必要争执。一个玩笑,一个合适的说话机会,一个善意的谎言都可以轻松解决很多矛盾。育儿生活也正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矛盾组成的,只要你心态轻松,尽力而为,这些小问题不会影响你们三代人和谐、美满、幸福的生活。

端正爷爷奶奶的思想让早教更顺的进行


现在,政伟表现出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了,只要他不想做就会表现出反抗。这种反抗在我们看来是一种表示意愿的反抗,可是在爷爷奶奶的眼里却是一种不听话的表现,而他们处理这种反抗的时候,用得最多的就是吓唬,或者是骂,再不行就打。可是这种方式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让政伟叛逆的心理越来越重。就比如说把尿吧。以前因为奶奶记性不好,带政伟的时候总是频繁的把尿,政伟哪里受得了啊,没办法小小的政伟只能反抗。到现在,政伟现在一听说要给他把尿,就会大喊大叫,宁愿尿在裤子里也不愿我们把。

就像今晚一样,当我准备去上夜班的时候,政伟就想要便便了,但是只便了一点就不便了,奶奶总认为,政伟的便还有,所以就把着不放,政伟就用力的反抗,反抗没有用就大叫,而在一边的爷爷就吓唬政伟再叫就打了,爷爷越说要打,政伟更是叫得大声。这就是以前老一套教育,总以为,骂打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可是哪里知道这样的方法只能使越来越反叛。为了让爷爷奶奶能意识他做法的错误性,要该好好谈谈了,可是怎么谈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接受,我仔细地琢磨了很久。

晚上,正好我下班的回来,政伟已经睡了,爷爷奶奶都在客厅里看电视等我,我一看这是很好的机会,马上找了张凳子坐在他们身边。(平时两老都是很慈祥、和蔼的老人,再加上他们对我像待女儿一样,而我也特别敬重两位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所以幸运的是我们一直能像父女,母女一样相处,,再加上两老平时都是很支持我对政伟的早教,这为这次谈话做了很好的铺垫。)

首先我对辛苦了一天的爷爷奶奶特别是奶奶,表示了感谢,同时对他们特别是爷爷能支持我对政伟的早教的行为表示了感动。这是我打心眼里想对他们说的。

其二我特意询问像政伟不听把尿的现象有没有在政伟爸爸一代发生过,他们说有,我又问他们怎么解决,他们说不听就打,骂(我心里暗叫:真糟糕,这么不好的思想竟然深深的植入他们脑海里)我又问他们打骂后没有用呢?他们都不说话了。我又说爸妈,其实我知道你们都是很爱政伟的,我也是,为了他能顺利健康的成长,我们是应该对他严格要求。可是你们在不听话的时候吓唬他,或是打他,骂他,这是没有用的,这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加剧了他性格上的叛逆。爷爷奶奶静静地听我分析着。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在他不听把尿的时候就先不把,但是要告诉他如果有尿尿就要叫爷爷奶奶,同时在玩他的时候注意看他的表情,如果他很安静的一动不动一般就是要尿尿了,这时候抱他起来,能把到的话一定要好好表扬他,我相信这样的一来,政伟就不会怕把尿了,你们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行不行。

爷爷奶奶都表现出思考的样子,我想他们是在想我的话吧。希望通过这次交谈,爷爷奶奶都能端正思想。

亲爱的妈妈,请您听我说


亲爱的妈妈,请您听我说

亲爱的妈妈,请您听我说:

您有多久没有仔细听我诉说?

您有多久没有拥抱过我?

您又是否能感受到我正在慢慢变得沉默?

我曾无数次劝慰自己,我已经长大了,要学会缄默。

我曾无数次为您落泪,我还没有长大,我需要您陪伴着我。

这一切,我不说,是因为我相信,您会懂我。

亲爱的妈妈,请您听我说:

我能够理解,

您忙碌着赚钱,是为我。

您辛劳着工作,是为我。

您要给我幸福的家庭和精美的礼物,

可是,

您却恰恰错过了,错过了我的成长和收获,

错过了阖家欢乐的时刻,妈妈,您要赚多少钱能让这重新来过?

是的,我误会您了,但这误会我无法释怀。我还是个孩子,

因此,我要对您说,

是您,让我觉得自己可有可无,

是您,让心爱的孩子满心失落。

妈妈,您今天所有陪伴的缺失,

都在不经意间,刻在我成长的记忆里!

请不要总是给我带有伤痕的回忆,

请不要总是让我扮演吃不到葡萄的小狐狸。

妈妈,请您听我说:

每一次,家长会,

我寻找,

我期盼,

我祈祷,

我许愿……

最后,我压抑心中的痛苦,暗暗发誓:

如果我有孩子,

我一定要成为我今天对妈妈期许中的模样,

绝不让我心爱的宝贝

躲在落寞的角落,

孤独的羡慕别人满世界的温馨场面,悄然落泪。

妈妈,请您听我说:

我是爱您的。

我爱您,是永远!是不可改变!是我的生命!是我身体流淌的血!

您如薪柴,燃烧一生只为照亮我的前程

可是,我或许看见了光明,却时有寒冷。

有时,当我看着你疲惫的面容,我好想问您,

妈妈,您是不是也感到寒冷,

那就让我抱抱您,

再请您也抱抱我。

妈妈,请您听我说:

我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我爱这里,这里有我的梦想,和您的希冀。

今天,学校替我邀请您,

他们欣慰我的努力,想要告诉您,您的孩子多么爱您,多么争气。

可是我却多么怕,

我的惶恐和担忧打破了我的羞涩,

我要站出来,我要写出来,我要对您说,

妈妈,请您来到我身边,哪怕只是一天,只是一个片刻。

妈妈,您有多久没有看到我天真烂漫地笑过?

妈妈,若是您能来看看我,便一切都值得。

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及《怎么说孩子才肯学》。这是两本关于“如何操作”的书,书中提供了很多我们从未接触到的教育观和实施技巧,以及帮助父母掌握这些技巧的可操作的练习。

尊重,并且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当他们知道自己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才能开始着手寻找解决办法。文章内容参考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及《怎么说孩子才肯学》。这是两本关于“如何操作”的书,书中提供了很多我们从未接触到的教育观和实施技巧,以及帮助父母掌握这些技巧的可操作的练习。

你有没有觉得,你和孩子之间的对话经常演变为争吵或者无声的对峙,而你却总不知道为什么会走到了这一步。下面是我们和孩子间经常发生的两个对话场景——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赶快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累了!

孩子:妈妈,这儿好热。

妈妈:这儿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妈妈: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怎么样,看出问题了吗?对,这位妈妈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而要听从妈妈的判断!

我们成年人总是觉得自己比孩子更了解状况、更明白事理,所以总是习惯性对孩子说“你说的不对”“你是因为累了才这么说的”或者“你没必要这么难过”。但是,当一个人的真实感受不断地被人否定时,他怎能不感到困惑和愤怒呢?孩子的感觉就是这样。

所以,我们要做的很简单:从今天开始,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当孩子向你表达感受时,你把自己当成那个感觉累或者热或者无聊的孩子,想一想你希望面前这个对你的生活至关重要的成年人对你说什么。我们总结出四种技巧,看看它们与我们之前经常采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效果如何吧?

“拼娘时代”——听二孩妈妈说全职


二孩政策落地,全职妈妈再次成为社会热烈讨论的主题。就在不久前,“高学历女性当全职妈妈是浪费吗?”这一话题就曾在朋友圈中引发讨论。上班挣得了钱,回家带得了娃,辅导得了作业,应付得了学校,做得了家务,还得跟得上时代。这让很多妈妈形容已然进入了“拼娘时代”。目前,成为短期或长期的全职妈妈已成为不少女性的选择。

故事

1、全职带娃“以校为家”

陈燕是一位前媒体人,已经全职在家近5年。她生活中80%以上的时间都是围绕两个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来安排。

陈燕全职在家之前是电视台的编辑,工作上一周休一周,尽管不属于高收入,但她一直认为是一份高性价比的工作。陈燕是在第二次怀孕时辞职的,当时两边老人都无法帮忙,孩子的教育问题、生活问题接踵而来。纠结犹豫,几乎是每个职场女性做出回归家庭决定前都必然经历的过程。陈燕甚至全职在家的2到3年内还一直为此而纠结。最终她还是做出了回归家庭的决定。

就在生完儿子半年后,陈燕又重燃起了回归职场的斗志,重新回到了电视台。但是工作了半年后,一系列的问题又接踵而来。每逢单位加班,家里总是不给力,不是孩子生病,就是保姆请假。又是犹豫再三,陈燕彻底断了回到职场的念头。

全职妈妈的生活就是惬意的吗?陈燕完全不这么想。她说,自己放弃了工作,战场就转移到了家中。她开始规划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陈燕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应该多接触不同的兴趣班,找到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因此,从大女儿三岁开始,她便与孩子一起踏上了漫漫“上班”之路,尝试各种辅导班。

陈燕让女儿3岁开始学习英语、舞蹈、绘画。4岁接触钢琴、棒球、戏剧、滑冰、骑马,5岁去了艺术团,开始演出培训,随后又追加了游泳课。所有的辅导班陈燕都全程陪同,往往一天下来,比上班还累。“记课都记晕了”。有一次陈燕的丈夫打电话问她在哪儿,她抱怨道“不是在上课,就是在上课的路上”。

直到大女儿上小学,除了英语外,保留下来的学习项目是合唱团、钢琴课、大提琴课、舞蹈课、游泳。陈燕说,经过很多尝试,女儿对现在的这些学习项目都非常喜欢,也愿意去学。除了课外班,她还要安排寒暑假孩子的旅游学习等问题。

今年9月,女儿进入小学一年级,小儿子也已经进入幼儿园。陈燕原以为时间会更加充裕,却发现生活丝毫不轻松,她需要随时待命应对老师的微信通知。

陈燕的女儿在一所知名小学的分校。开学的第一天,班里就组建了微信群,家长(微博)们通过自荐的方式成立了临时家委会。陈燕也在其中。随后她发现,现在的家校合作极其密切,家委会成员全部都深入地参与到学校教学中。刚开学,他们就需要坐在一起讨论班规的制定,包括教室的布置,班规、校训的摆放,全部由家长们商量并亲自动手完成。甚至是孩子们使用的教具,比如美术用纸、数学材料等,全部由家委会的家长们精心挑选,集中采买。“学校经常是临时一个通知需要什么,大家就赶紧行动起来,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她说,家委会中有一个全职妈妈几乎每天都要去学校,被妈妈群里称为“以校为家”。

陈燕说,自己虽然做不到“以校为家”,但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让她意识到“家里必须有一个人专门管孩子”。由于老师的很多需要都是通过微信群临时下发,陈燕形容自己是随时待命的状态,“经常下午三四点钟就来通知要准备第二天带去学校的东西”。老师有什么要求,家长们都尽快配合完成。有时班里做日行一善的活动,老师一个微信要求家长第二天送来孩子的活动照片或者做小报,陈燕就需要立刻打开电脑,找出合适的照片送去打印。

同时,学校里经常会邀请一些名人来给孩子们讲课,而完成这些工作的主力就是家长。家委会的成员往往发动身边所有的资源来完成这些任务。“家长们实在太积极了”,陈燕忍不住说。面对学校不断增多的要求,陈燕说,自己特别理解老师,老师平时在学校教学之外的工作也特别繁重,这些琐碎的工作只能交给家长。“老师要是太牵扯精力了,怎么能搞好教学呢?”

故事

2、根据放学时间想换成弹性工作

很多职场女性成为全职妈妈的一大原因是家中老人无法帮忙照顾孩子,晓阳是其中之一。

晓阳曾是一家大型央企的职员,研究生毕业,一直在单位办公室做行政工作。离职前,年薪已近30万。照顾孩子的压力及办公室微妙的人事关系,让她最终选择了全职在家。晓阳说,她在辞职前考虑了两个月,内心经历了各种纠结。一方面工作很稳定,是众人眼中羡慕的国企,收入也过得去,另一方面,如果辞职,自己已经快40岁了,再找工作将是难上加难。但是,纠结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回到家庭。

最初成为全职妈妈,她时常被强烈的失落感包围。尤其是前同事或同学讨论工作时,常令她心里不舒服。让晓阳稍稍心安的是丈夫的收入还算可以,在她全职在家时能够支撑家庭的日常开销。全职后不久,晓阳再次怀孕,第二个孩子也很快出生了。晓阳说,在孩子出生后,她用了非常长的时间来调理身体,因此,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她并没有成为她全职生活的全部。不过,因为她一直在家中,对于孩子的陪伴确实更长。

现在,晓阳的女儿已经上小学,儿子进入了幼儿园。平时,女儿的钢琴课、舞蹈课也一直由她自己来接送。因为两个孩子都已经进入学校,晓阳筹划着做些自己的事情。晓阳说,再寻找朝九晚五的工作已经不可能了,下午3点钟孩子就要放学,作为职场女性很难会在这种时间下班。因此她也筹划着做点自己的小事业,让工作时间更加弹性化,能够更好的兼顾家庭。

故事

3、完成幼儿园作业顺便get新技能

张睿从英国留学(微博)回国后进入外企工作,婚后一共生了两个女儿。起初,在双方老人的照顾下,张睿产假结束后正常上班。只是每每带两个孩子外出,总有人习惯性地询问她:你还上班吗?后来,张睿越发觉得大女儿进入幼儿园后,自己早上10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的工作时间不能很好地陪伴孩子,张睿决定回归家庭休整一段时间。

张睿说,自己身边的朋友全职带孩子的并不多。尤其是高学历高薪水的女性,她们都愿意继续工作,通过请保姆、育儿嫂的

方式照看孩子。但是她觉得两个女儿的教育应该从小关注,通过妈妈的多陪伴来影响孩子养成好习惯和学习的能力。她顶着双方父母的压力选择做了全职妈妈。

张睿辞职前仔细评估了家庭收入、家庭关系等问题。她觉得最大的担心是回归家庭后的安全感以及生活保障。女儿上的是双语幼儿园,每个月七八千的园费也需要她掂量掂量。

回到家庭,生活节奏一点没有减缓。早上6点多两个孩子相继起来。穿衣洗漱,送大女儿去幼儿园,为小女儿准备早餐。张睿说,如果不是有家里人帮忙,她自己是难以应对这些问题的。除了生活,一些家校间的合作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幼儿园的各种作业不断挑战她的创意能力。“老师经常一个微信过来要求家长和孩子用水果或者废旧物共同制作一个玩偶,还需要拍下制作过程。”往往这个时候,张睿就要绞尽脑汁,力求做出新意。这次万圣节,幼儿园老师就要求家长准备糖果、买万圣节服装,还需要制作南瓜灯。张睿说,为了辅导孩子,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都提高了不少。

虽然全职的生活也很忙碌,不过张睿尽量抽出时间来阅读和学习。在大女儿上幼儿园后,她便一点点钻研烘焙,既解决孩子的零食问题,也将烘焙作为自己的一项技能。张睿一点点尝试,经常给女儿带些自制的小点心到幼儿园,让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分享。由于这个意外的小爱好,张睿结识了很多有同样爱好的朋友。虽然全职在家,

张睿已经和朋友筹备开起一家微店,专门制作手工点心。

张睿说,妈妈是终身职业,但全职则不一定永久。全职妈妈也是一种职业,待孩子们都进入小学后,她也希望能够重回职场。

□专家说法

全职妈妈将渐成趋势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表示,母亲回归家庭已经讨论了百年,对于孩子来说,孩童时代母亲的陪伴非常重要。但是,依然有很多女性在职场上坚守着。他认为这主要与全职妈妈没有法律保护有关。女性是弱者,对于她们来说,回归家庭后,一旦家庭出现问题,损失可谓巨大。特别是如果没有安全感的女性回归家庭,多疑、自卑的心态一旦出现,则会影响孩子。宗春山表示,全职妈妈是一种职业。社会应形成尊重女性,将全职妈妈视为一种职业。

宗春山认为,女性回归家庭后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他认为,女性回归家庭后,更应该学习育儿知识,因为伟大的职业更需要专业的知识。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未来将会有更多女性回归家庭照顾子女。成为长期或短期的全职妈妈也会成为趋势。这也需要相关立法的出台,对女性进行保护。未来家庭办学、父母办学也会成为一种选择。不过他建议,一些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不能因为妈妈回到家庭而一手包办。

他山之石

>>日本

全职妈妈可享丈夫保险

在日本,全职妈妈不用交税,如果丈夫购买了保险,妻子可以加入丈夫的保险中。到了65岁以后,全职妈妈也可以不缴纳保险金就领取国民年金。

>>法国

二孩妈妈可留职休假三年

在法国,两个或有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最高则可享受3年的育儿假。同时,法国政府每月会补助这些家庭500多欧元。但是,大多数法国妈妈认为长期休产假会影响了自己的薪资、退休金和职业前景,往往很早就返回工作岗位。

亲子沟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的作者。《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自1980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已获得世界上无数父母亲的称赞和盛誉,“不仅仅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我们自身”——非常值得父母仔细阅读。

近日中央电视台《我们》节目中有人就推荐了这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荣登《纽约时报》亲子类畅销书排行榜;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亲子教育专家的智慧结晶,迄今为止已风行美国近三十年;20多种文字版本广泛传颂,为全球父母所盛赞的亲子沟通法则;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中国“十大杰出母亲”之一杨文倾情推荐。书中提供给家长们经验和方法,让他们能够自学这些技巧;给父母一个机会,让他们(或者和朋友一起)按照自己的进度去实践,同时提供给家长们可以借鉴的众多事例,以便他们能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另外,书中还配上了卡通漫画,生动展现每个技巧,好让性急的父母们可以看一眼漫画就能很快复习一遍。

你知道如何对待孩子的消极情绪(挫折,失望,愤怒等)吗?你知道如何向孩子表达你的愤怒,但又不伤害孩子的感情吗?你知道有哪些比惩罚更好的教育方式吗?你知道如何避免说“不”吗?身为美国成人与儿童交流沟通问题专家及孩子母亲的两位作者阿戴尔.费伯和伊莱恩.梅兹立希,忠实于前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海穆.吉诺特博士“不要再让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伤害”的信念,详细列举诸多真实事例和生活场景,细心地为家长们揭示了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等一系列亲子沟通中最基本的问题开始,一一讲解了与孩子顺畅交流,从而令孩子学会这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方法。

看来,听和说都是一门学问,都是一种艺术。只有学会了听、说,才能更好地做。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期待学会说,能让孩子会听;懂得听,能让孩子肯说!

家园共育《听《爷爷奶奶,你们听我说》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听幼儿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爷爷奶奶的菜地 主题 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这里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在我们的周围有农田、有橘园、有菜地……,可以说到处都是植物,但是,这也从未引起过孩子们的注意,虽然孩子们天天接触这些东西,却很少思考些什么问题。如何充...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如何关心爷爷奶奶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如何关心爷爷奶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每天幼儿来园,有的幼儿的书包是爷爷、奶奶拎着,有的幼儿是自己跑在前面,爷爷奶奶在后面边追边喊。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设计了“如何关心爷爷...
    2021-09-08 阅读全文
  • 我爱爷爷奶奶 我爱爷爷奶奶 活动名称:我爱爷爷奶奶 活动形式:分组教学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互相的交流中,了解老人们年纪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着种种不便。 2.激发幼儿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 前期经验的准备: ...
    2019-12-12 阅读全文
  • 我和爷爷奶奶同过节 一、活动内容: 我和爷爷奶奶同过节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关心老人的情感。 2、体验与老人同过节的快乐。 1、增进艺术表现能力,学习运用学过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画面,画出爷爷奶奶的形象。 三、活动...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关心小区里的爷爷奶奶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关心小区里的爷爷奶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关心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一)教学目的:1学习民间游戏2体会同社区爷爷奶奶在一起的快乐教学准备:联系社区爷爷奶奶教学过程:1邀请社区...
    2021-09-08 阅读全文

主题 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这里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在我们的周围有农田、有橘园、有菜地……,可以说到处都是植物,但是,这也从未引起过孩子们的注意,虽然孩子们天天接触这些东西,却很少思考些什么问题。如何充...

2019-12-12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如何关心爷爷奶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每天幼儿来园,有的幼儿的书包是爷爷、奶奶拎着,有的幼儿是自己跑在前面,爷爷奶奶在后面边追边喊。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设计了“如何关心爷爷...

2021-09-08 阅读全文

我爱爷爷奶奶 活动名称:我爱爷爷奶奶 活动形式:分组教学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互相的交流中,了解老人们年纪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着种种不便。 2.激发幼儿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 前期经验的准备: ...

2019-12-12 阅读全文

一、活动内容: 我和爷爷奶奶同过节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关心老人的情感。 2、体验与老人同过节的快乐。 1、增进艺术表现能力,学习运用学过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画面,画出爷爷奶奶的形象。 三、活动...

2019-12-12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关心小区里的爷爷奶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关心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一)教学目的:1学习民间游戏2体会同社区爷爷奶奶在一起的快乐教学准备:联系社区爷爷奶奶教学过程:1邀请社区...

2021-09-0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