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知识:这些育儿陋习会毁了宝宝,必须改正

发布时间:2020-08-04 幼儿园宝宝游戏 教育基础知识笔记 教育理论知识笔记

1给刚出生的宝宝睡枕头:老人常觉得宝宝不枕枕头容易把后脑勺睡扁,其实这是错误的。新生儿的脊柱没有发育完全,一般宝宝三个月学会抬头之后,才会出现颈椎曲度,所以三个月后的宝宝才需要睡枕头。新生儿可以用一条柔软的毛巾对折垫在头后。

2给母乳喂养的宝宝多喂水

母亲的乳汁里面70%都是水,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多喂水。喂水反而会挤占宝宝胃部空间,减少宝宝吸允,而吸允减少会使妈妈乳汁分泌减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3给宝宝用传统尿布

一方面老人认为尿布省钱,另一方面觉得传统尿布是棉布做的,透气。其实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首先不提旧衣服做的尿布卫生方面不达标,其次反复使用的尿布不晒干容易滋生细菌。最重要的原因是传统尿布尿湿了以后吸水力、锁水力都不够,包裹在屁屁上反而容易红屁股、尿布疹。而尿不湿可以保持屁屁干爽,同时卫生。

4给一岁以内的宝宝吃盐

老人常念叨宝宝不吃盐没力气。而儿科协会的建议是一岁以内的宝宝吃辅食不应该添加盐、糖、酱油。因为宝宝的肾脏还没有发育完全,过早添加调味品,容易增加肾脏负担。

5要求新生儿同床睡

美国儿科协会的建议是大人和宝宝同房不同床。这些年宝宝和大人一个被窝睡发生窒息的事件层出不穷。同时,宝宝散热功能不强,冬天一起睡容易发生捂热综合症。儿科医生有句老话,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知识:宝宝不再挑食了


在幼儿园里很多孩子存在挑食的现象,这也是令老师和很多家长十分头疼的一件事情,对于这种不良现象,我们班尝试用了一种“化整为零”的方法效果不错。

早点喝牛奶。香喷喷的牛奶许多孩子都挺愿意吃。可是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却不喜欢,一到喝牛奶他总是挺难受。许多老师拿他也没办法,我想过去喂他,想让他多吃点。可又一想,这样既不能改掉他挑食的坏毛病,又让他进餐产生依赖性,怎么办呢?他不愿意喝牛奶,可眼前却有牛奶等着他,还是先减轻一下他的思想负担吧。想到这里,我便拿了一个空杯子来到他的面前,从原来的杯子里倒了一点点,对他说;“宝宝,你不想吃,就少吃点吧,这么少你一定很快就吃完的,对吧。”他一看一大杯一下变成了一小杯,真像是卸了千斤重担似的,小眉头马上舒展开了,竟乐意的自己吃起来,两小口就轻松地吃完了。我一看,马上高兴地说;“呦,宝宝吃的真快,进步真大呀,来,再来一点,好吗?”说着,我又给他倒了一点,当然,还得鼓励他一下;“宝宝,刚才你吃的真快,其他的小朋友都没吃完呢,再喝这一杯吧,你一定还会喝得很快的!”由于又是一小杯,再加上得到了称赞,不一会他就又吃光了。就这样,我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那一大杯牛奶分成很多小杯,竟也让他吃完了自己的一份。以后,我对班里其他几个挑食的孩子也用这个方法,现在我们班上的孩子们可都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再也不用为进餐发愁了。

其实宝宝们挑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家长的。家长们不能因为过分的骄纵宝宝,默认宝宝的挑食行为。应该有计划的帮助宝宝改掉挑食的坏习惯。

家长准备饭菜时可以鼓励孩子共同参与,有意识地让他们看一看菜肴的加工过程。这样会使孩子对美味的菜肴充满向往和期待。针对挑食的孩子,家长可以巧妙地搭配各种食物,把孩子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食物进行“完美组合”,也可将他不爱吃的食物来个“大变身”,以唤起孩子的食欲,使他乐于尝试各种食物。有时孩子不愿尝试某种食物是因为对其不熟悉、不了解。比如家里平时就不吃胡萝卜,孩子在幼儿园吃时大多会排斥。因此,家里平时的饭菜应该相对多样化一些。遇到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家长更应该在孩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激发孩子进食的兴趣和愿望。

挑食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掉的,这需要家长具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家长应坚持鼓励和引导,逐渐培养孩子良好、健康的进餐习惯。

育儿知识:孩子的这些行为 必须严惩不放过


家长过度溺爱孩子是现在大部分家庭的教育问题,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虽然我们并不鼓励家长要对孩子的过错进行严刑拷打,但是孩子在某些情况下犯错了,家长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惩罚。

一、哪些情况下可以惩罚孩子

1.孩子喜欢触及危险物品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各种隐患和危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孩子都必须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而且家长也要监督保护孩子,以免孩子受到身体伤害,甚至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如果平时孩子喜欢触及危险物品,如玩水、玩电、玩火、玩针线等等,那么家长要及时制止。如果孩子不听从家长教育,那么为了避免孩子以后再患同样的错误,家长可以惩罚孩子。

2.有不良的心理行为习惯

有些孩子的心理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变得暴力、恶意、怨恨,那么孩子就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行为习惯。即使小时候没有做出什么危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但是难保长大以后不会做出可能威胁社会公共安全和法律道德的事情。因此家长要从小杜绝孩子不良心理行为习惯的发展,培养他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3.孩子总是一错再错

孩子犯错不要紧,家长应该给予包容和理解,但是如果孩子一错再错,甚至是喜欢故意犯错的,那么家长就有必要严惩教育孩子,并正确引导孩子纠正这种错误思想和行为。

二、惩罚孩子该注意哪些事项

惩罚孩子之前,要了解清楚孩子犯错的原因和衡量事态的严重程度。如果孩子属于初犯,而且并不是出于恶意,只是由于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而犯错的,那么家长应该包容孩子的小错误,并指正引导孩子知错能改、以此为鉴。此外孩子患了严重的错误或者经常重复同样的错误,那么在孩子接受惩罚之前,必须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惩罚孩子尽量不要选择暴打,而是通过罚做家务、不准看电视等方法教育孩子,以免对他的身心都造成伤害。

育儿知识:宝宝上了幼儿园反而学坏了?


成长是一段很长的时光。在宝宝成长的时候,出现的一些异常行为同样也是学习,不能因为宝宝的几个动作就给他贴上“自私”“坏孩子”的道德标签。家长一定要耐心,要等待,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宝宝。

接下来就一起来看下,你的宝宝到了幼儿园后为什么会“变坏”?

要是宝宝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需要得到关注

宝宝在家里面的时候是大人的掌中宝,时时刻刻都是家里人的宝贝。到了幼儿园,有着很多的同龄小朋友,就算是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很乖,老师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把很多的注意力放在调皮的孩子身上。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宝宝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反观那些调皮的孩子却得到老师的重视。所以会觉得只要我打人或说粗鲁的话,老师就会注意到我。

 模仿不良言行

孩子好奇心很强,模仿能力也很强,孩子会非常快地学习周围人的语词和声调。要是爸爸妈妈没有管好自己的言行,像是出门在外,开车的时候遇到一些小摩擦的时候,会说“会不会开车呀”,宝宝每天“耳濡目染”,自然“近墨者黑”。

 传递“我很特别”的信息

到了幼儿园以后,宝宝会慢慢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宝宝也慢慢地想要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宝宝很多时候会选择“唱反调”、插嘴或说一些鲁莽的话,想要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让大家都关注到自己。

幼儿园不好玩

刚刚开始,幼儿园里的玩具、游戏吸引着宝宝,宝宝觉得非常新鲜。不过一段时间以后,一切就变了,幼儿园里面有着很多要遵守的规则,让宝宝觉得很难,积聚了不少消极情绪,所以会做一些动作来释放自己的不满。要是心里不开心的话,宝宝偶尔“坏”一下,其实是在表达情绪,对宝宝来说其实是好的;要是频繁“使坏”,那么就会给身边的人带来麻烦,甚至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对宝宝的发展非常不好。

育儿知识:养育不挑食的乖宝宝


育儿知识:养育不挑食的乖宝宝

1、言传身教,通过家长自身行为影响宝宝饮食习惯

针对宝宝挑食这一毛病,年轻的父母平时可以经常在宝宝面前吃一些他比较挑惕的食物和菜肴,在吃的过程中还要故意作出特别喜欢吃的动作,让宝宝潜意识里认识到这些食物是爸爸妈妈喜欢吃的东西,一定很可口,这样逐步引导宝

宝来尝试接受食物。

2、添量喂养,让宝宝在日常饮食中逐步接受正规饮食

家长们发现,其实宝宝对某些他不喜欢的食物并非是天然排斥的,宝宝挑食是可以通过饮食习惯的调整来纠正的。年轻的父母可以在不告之的情况下,采用少量添加、逐步添

加喂养的形式,在宝宝的日常食物中少量添加他挑惕的食物,以此让宝宝顺其自然接受这些食品。

3、家园共建,让宝宝在受鼓励的情况下改变挑食习惯

有专家指出,挑食这一现象需要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和加倍重视,家园共建有助于帮助宝宝纠正挑食不良习惯。专家认为,幼儿园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沟通,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当面表扬宝宝饮食方面的进步。比如,老师可以在家长来接宝宝时告诉家长,宝宝今天进步多了,吃了二只虾,家长此时也要适时加以鼓励。如此一来,宝宝在受到双重鼓励的情况下,会慢慢接受这些食物。

家长须知 这些小动作说明宝宝聪明


宝宝经常有些动作,在成年人看起来是无法理解的,比如自言自语,撕纸,东西乱丢一地。家长千万不要着急的阻止宝宝这么做,因为这些表现说明你的宝宝非常聪明。

一、撕纸

这个行为其实就是宝宝通过这些动作了解世界的规律,了解各种物体的特点,这是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同时满足他们的探索欲。可以利用这种行为增加亲自互动,有利于培养感情。但是尖锐锋利的纸张一定要远离宝宝。

二、重复动作

宝宝重复的关门,重复开关水龙头,重复扔东西听声音,这些行为都是说明宝宝对此感兴趣,这么做更容易让宝宝记住这些物体的特性。这种行为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一定要顺其自然。

三、自言自语

有些家长发现宝宝自言自语就感到害怕,以为宝宝出了上面问题。其实这种情况完全没问题。因为语言分为发声语言和不发声语言。当宝宝1岁以后就开始从内心说话,自言自语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和组织语言的过程。好比家长平时也会自言自语,分析问题的时候进行自我推敲和自我推翻,然后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所以自言自语对于宝宝是非常有利的。

三、吃手指

这是宝宝探索世界,感知世界的过程,通过吃手指促进大脑发育,自我安定。要注意的是,一岁的宝宝吃手指不要阻止,只要保证宝宝的手指干净即可。二三岁自然会消失。

小精灵温馨提示:

三岁以上的宝宝再吃手指,就要用温和的方法逐步改掉这个习惯,切勿施压。

相关推荐

  • 育儿知识:宝宝不再挑食了 在幼儿园里很多孩子存在挑食的现象,这也是令老师和很多家长十分头疼的一件事情,对于这种不良现象,我们班尝试用了一种“化整为零”的方法效果不错。 早点喝牛奶。香喷喷的牛奶许多孩子都挺愿意吃。可是我们班有个...
    2020-07-21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孩子的这些行为 必须严惩不放过 家长过度溺爱孩子是现在大部分家庭的教育问题,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虽然我们并不鼓励家长要对孩子的过错进行严刑拷打,但是孩子在某些情况下犯错了,家长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惩罚。 一、哪些情况下可以惩罚孩子...
    2020-08-17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宝宝上了幼儿园反而学坏了? 成长是一段很长的时光。在宝宝成长的时候,出现的一些异常行为同样也是学习,不能因为宝宝的几个动作就给他贴上“自私”“坏孩子”的道德标签。家长一定要耐心,要等待,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宝宝。 接下来就...
    2020-09-25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养育不挑食的乖宝宝 育儿知识:养育不挑食的乖宝宝 1、言传身教,通过家长自身行为影响宝宝饮食习惯 针对宝宝挑食这一毛病,年轻的父母平时可以经常在宝宝面前吃一些他比较挑惕的食物和菜肴,在吃的过程中还要故意作出特别喜欢吃的动...
    2020-07-22 阅读全文
  • 家长须知 这些小动作说明宝宝聪明 宝宝经常有些动作,在成年人看起来是无法理解的,比如自言自语,撕纸,东西乱丢一地。家长千万不要着急的阻止宝宝这么做,因为这些表现说明你的宝宝非常聪明。 一、撕纸 这个行为其实就是宝宝通过这些动作了解世界...
    2020-12-08 阅读全文

在幼儿园里很多孩子存在挑食的现象,这也是令老师和很多家长十分头疼的一件事情,对于这种不良现象,我们班尝试用了一种“化整为零”的方法效果不错。 早点喝牛奶。香喷喷的牛奶许多孩子都挺愿意吃。可是我们班有个...

2020-07-21 阅读全文

家长过度溺爱孩子是现在大部分家庭的教育问题,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虽然我们并不鼓励家长要对孩子的过错进行严刑拷打,但是孩子在某些情况下犯错了,家长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惩罚。 一、哪些情况下可以惩罚孩子...

2020-08-17 阅读全文

成长是一段很长的时光。在宝宝成长的时候,出现的一些异常行为同样也是学习,不能因为宝宝的几个动作就给他贴上“自私”“坏孩子”的道德标签。家长一定要耐心,要等待,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宝宝。 接下来就...

2020-09-25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养育不挑食的乖宝宝 1、言传身教,通过家长自身行为影响宝宝饮食习惯 针对宝宝挑食这一毛病,年轻的父母平时可以经常在宝宝面前吃一些他比较挑惕的食物和菜肴,在吃的过程中还要故意作出特别喜欢吃的动...

2020-07-22 阅读全文

宝宝经常有些动作,在成年人看起来是无法理解的,比如自言自语,撕纸,东西乱丢一地。家长千万不要着急的阻止宝宝这么做,因为这些表现说明你的宝宝非常聪明。 一、撕纸 这个行为其实就是宝宝通过这些动作了解世界...

2020-12-0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