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经验:改正孩子坏脾气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0-06-20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育儿经验:改正孩子坏脾气的对策”,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我的宝贝长高了、口齿更清楚了,可小脾气也越来越大,遇事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闹,或躺在地板上打滚。我曾经想过很多办法对付她的坏脾气,比如大声呵斥、揍她的小屁股,但都效果甚微。

对策:

“冷处理”对付小脾气

一天晚上,女儿坐在客厅看动画片。这时她爸爸从外面回来,走进客厅,坐在沙发上。她突然大声说:“爸爸你出去,我要一个人看!”这么没礼貌,我很生气。于是教训她说:“天天你太没礼貌了,快给爸爸道歉!”话没说完,她就大哭起来,然后坐在地上,大叫着:“出去!出去!”我们又批评了几句,没想到她哭得更凶了,还把小桌子上的玩具都扔到地上。凭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在她脾气上来的时候,说什么都没用。这次,我们索性不再理她,离开了客厅,留她一个人在那里哭。

渐渐地,哭声平息了。我走进

客厅,发现她已经坐回到小椅子上:“妈妈,我要擦擦脸。”她一边啜泣一边央求我。我拿来毛巾,边给她擦眼泪边对她说:“你刚才发那么大的脾气对不对?客厅是大家分享的空间,你不能一个人独占。”她想了一会儿,没有说话。我接着说:“爸爸刚下班回来,可想你了,怎么不能坐下来和你一起看电视呢?”“妈妈,我刚才不对,我让爸爸和我一起看电视了。”她跑出客厅去找爸爸:“爸爸,对不起。你和我一起看电视吧。”

没想到,“冷处理”这么奏效,我得到一个经验:在女儿发脾气的时候,大人的说教打骂根本没用,反而会激化矛盾。不如索性不理她,让她自己去闹。等她情绪平复了,再慢慢地跟她讲道理。这时候,她才能接受批评,听得进道理。

因为女儿通常会在不答应她的无理要求时耍脾气,她会赖在地上大哭,还会一边哭一边偷偷观察大人的反应这时千万别理她,因为这不是真哭,而是她要挟大人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我们在这时要么走开,要么继续干自己的事,对她完全不予理会,过一阵她就会觉得无趣,反倒自己从地上爬起来“讨好”我们了。

转移注意力

有时宝宝会真正发脾气,“冷冻”处理就不奏效了,而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却很有效。璇儿对

动画片、玩沙、玩水、画画、蹦高高、户外观察(下雨、刮风、看星星、看月亮等)、户外寻“宝”(蜗牛、蜘蛛、蚂蚁、蚯蚓、小青蛙、知了等小虫)等等都非常感兴趣,一旦她真发脾气,我们就会根据时间、地点,选择一种她感兴趣的事让她去做,起初她还会板着脸,可过一会儿就会一副兴趣盎然、笑容满面的样子了。

仿宝宝发脾气的样子

对于女儿耍小性子,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模仿她发脾气的样子非常有效,尤其是把她抱到镜子前模仿她,通常会让她转瞬即笑,笑过后她已将耍脾气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因为宝宝们耍小性子的模样是很可爱的,可大人们模仿起来则是“东施效颦”,样子会非常搞笑,宝宝当然会忍俊不禁。

父母必须有一人“扮黑脸”

在女儿大发雷霆甚至扔东西的时候,女儿爸就会“扮黑脸”先唬住她,然后由妈妈给她讲道理。孩子如果不畏惧家里所有的人,坏脾气就会越来越大,所以适当的怕一个人是必要的。

给宝宝讲道理

上面都是些制止宝宝发脾气的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想从根本上改变宝宝的坏脾气,则要标本兼治,“本”就是给宝宝讲道理,这样才能让宝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宝宝讲道理要注意策略,我们给女儿讲道理通常拿她喜欢的卡通人物或童话人物(如天线宝宝、蓝猫、小熊维尼、嘟嘟熊、毛毛球、哈哈龟、人猿

泰山、小聪仔等)作比较,或是用婴儿刊物上的小故事来启发她,让她意识到自己做错了。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观念: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育儿观念: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好好4岁了特能哭闹,以前我们担心她哭坏了身体,总是迁就她,结果她把哭当做武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是哭个不停。后来作为家长我们感到这样下去不行,再遇到她哭闹的时候,我们总是反复教育女儿,有什么要求,一定要说出充足的理由,只要理由是正确和合理的,父母一定会满足她;反之,如果不讲理的要求,父母就不会答应她。

这天女儿又犯倔了,5点钟放学回到家时非要看动画片,我想先让她看会图画书,等到6点钟再让她看动画片,我就一再的给她讲先学习再玩是一种良好习惯,并且多看电视对眼睛不好的道理。女儿就是不听,并且呜呜大哭起来。

这时我看到说理不行,就断然宣布:“今天不能看动画片了。”女儿立刻停止了哭声。接下来的几分钟,她一直吵着要看电视,我说:“明天的动画片也不要看了。”结果她就不吵闹了,等到了6点钟才看动画片。

孩子不是天生的爱哭,爱发脾气的,而是做父母慢慢地把孩子养成的。孩子是大人的缩小版,更是镜子!当孩子第一次以哭闹实现自己的愿望时,他就会懂得可以通过发脾气来满足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个爱发脾气的孩子。所以当孩子无理取闹时,大人首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抱住孩子,让他先平静下来,然后再认真听取他的想法,了解事发原因,帮助他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些无关大局的问题上,也可以让他自己做决定,教他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也是他真正成长的开始。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大人的成长过程,让我们多走进孩子,多了解孩子,共同进步吧!希望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不可强硬对付孩子的坏脾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脾气很乖,但是有的孩子就很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一件东西,这时,成人出自某种原因把那件东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闹几声也就作罢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休,大有不把东西拿回誓不罢休的劲头。

许多父母较喜欢前一种孩子,认为这些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觉得后一种孩子太“犟”,不听话。其实,“犟”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如果做家长的善于观察与利用孩子身上蕴藏着的“闪光点”,及时加以引导,那么孩子这种积极因素便有可能发展成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的性格、自信自强的气质、坚强的毅力等。倘若家长教育方法不妥,以犟制犟,非要把孩子的“棱角”磨平不可,那么“犟”孩子往往为了达到目的,非常任性,以至于纠缠不休,其后果可能是父母痛揍孩子一顿或不耐烦而让了步,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一旦家长与孩子的感情有了裂痕,造成对立情绪,孩子有可能总是逆着成人的意愿行事。

为此,对待“犟”的孩子,重要的是因势利导,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因为这时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在迅速地发展变化着,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大。

所以,其“犟劲”中不足的一面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当孩子发“犟”脾气之时,家长需冷静思考,既不要一个劲地哄劝,也不要大发其火,可暂时不理他,对他不冷不热,装着若无其事,当孩子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再向他耐心而严肃地讲道理,使他明白无理要求再闹也不可能会得到满足的。

比如,有些孩子总喜欢拆卸玩具,尽管家长批评,他们还是要掰掰这,弄弄那。其实,孩子爱拆卸玩具是因为要解决小脑袋里的“为什么”等疑问。这种渴望探求奥秘、获取知识的“犟”劲是难能可贵的。如果家长能够在进行爱护玩具教育的同时,教会孩子一些维修和装配的技能技巧。这样,孩子自己经过劳动装配和修理的玩具,他们会倍加爱护,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习惯。当然有时孩子难免把玩具拆坏,不能再复原了,这时家长要通过事实教育他们吸取教训,不要过分指责。但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以拆毁玩具为乐趣的毛病。

别让你的坏脾气伤害了孩子的教育


我们很多父母认为教育,就是要板起脸孔一本严肃的,这样才会有效果!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

1、面子心态+害怕犯错

中国人的习惯是把别人的成功与失败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把“别人”当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别人好了Ta就有面子,别人不好了Ta也没面子。

别觉得可笑,这个“别人”就是自己的家人,亲密的人,尤其是孩子,只是你可能没反应过来。你要是说这些人都不是“别人”,只能说你分不清人际界限。

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一点,你就不免会过度参与ta的生活,因为你没有把ta看成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独立于你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的人,去尊重。少家长就是因为把孩子看成与自己不可的一部分,所以一旦孩子犯错,就觉得自己的一部分自尊受了损,俗称没了面子。

把自己的面子和小屁孩的行为挂钩的后果就是,你会为了避免这种羞耻的感觉,而对小孩严加管束。但孩子真的适合这样被管教吗?这样管教,真的能取得好的结果吗?未必。

不少严厉的父母其实对自己也相当严厉,自己本身就因为害怕犯错而过得十分压抑,也因此,为了保持自我感觉的完美,而去严格要求孩子。

2、不懂得孩子的心理规律

对孩子的常见行为问题,除了打骂和说教想不到其他的办法

其实完美主义的家长也可能教好孩子,原因是隐藏起了自己的真实意图,使用了良性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即使自诩孩子遗传了你的良好基因,你的培育方式,也将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决不能随便应付了事。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因材施教”,其实对孩子来说,不光要根据他们的天赋来栽培,还需要根据他们生来的脾气秉性,依照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式来栽培,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同样是家长,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写育儿攻略,而有些人只能看别人写的育儿攻略?这除了经验之外,更多的是一个家长在育儿方面动的脑筋够不够,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是积极处理还是消极应对。而这些,正是那些经常板起脸教训孩子的家长,所欠缺的。

3、身为家长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不足

平时走在街上时,经常能听到妈妈们用近乎斥责的口吻对孩子讲话。无论心里多么明白孩子不可能完全遵从自己的意愿,但碰到着急上火、疲累不堪的时候,妈妈们就会不自觉地变得烦躁起来,甚至迁怒于自己的孩子,这种心情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是,拿孩子出气的做法,只能说是她们对身为母亲的自觉性还略显不足。

因此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家长才行。管你在工作中是憋屈还是得意,管在大家庭中是小媳妇还是大当家,管你自己认为自己是暴脾气还是温柔秉性,在孩子面前,你就是ta的父亲母亲,别把工作中的你、家庭关系中的你、渴望放任自己的你,带到孩子面前来。因为你的一举一动,有可能会对ta的人生造成至关重大的影响。

父母希望孩子做出好的行为,停止不好的行为,因此,父母的“教育”,其实用心理学的说法来讲,就是塑造行为的过程。

在神经学上,要改变一个行为最好的方法是用你想要的行为去取代你不想要的行为。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你认为不好的行为时,不要只说“不可以”,请指出一条明确的路来给ta走。

大脑好像一个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条从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ta走这条路,你要先牵ta的手走另一条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旧路许久不走,又被长出来的草盖住,便看不见了。好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而父母塑造行为的工作,也应该这样展开。

怎样才能有效地带领孩子走你喜欢的那条路呢?

这里就用到了行为心理学的行为塑造法:惩罚和强化。惩罚是使孩子停止某一行为,而强化是使孩子重复某一行为并保持下去。塑造行为的过程,可以先惩罚,后强化,也可以只强化好的行为,无视坏的行为,让孩子发现做好的行为更有利,于是选择做好的行为,让坏的行为自动消退。

不过,应该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被采取“措施”,因此在你对孩子的行为采取“措施”之前,先要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尊重,而不是对立,

因此,塑造行为的第一步,必须是:

1、先听孩子说,让孩子感到被理解

其实有时孩子已经懂得很多了,他们有足够的智慧也能判断,只不过有时他们仍然是个想耍赖的孩子!他们的思考过程甚至是她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这件事上耍赖。

因此,倾听永远是沟通的第一步也是唯一的方式,为啥孩子想要这么做,听听孩子自己的道理。当他们感到自己被理解了,也许反而能停止耍赖,按照规矩乖乖地来。

刚开始总是困难的,当一个孩子如果总是被打骂被威胁,总是一有意见就被要求闭嘴!ta不会觉得大人真心想知道他的想法。ta要不就妥协放弃了(而大人以为他终于学乖了),要不就更大声更激烈的抗议。当一个孩子真的被尊重了,终于觉得自己重要了,ta才能表现出一个值得被尊重的人应有的样子,表现出一个成熟负责的态度。

2、定规矩,把你的“措施”亮出来(假如没事先定规矩,那么临时遇到问题时要先把道理讲清楚,然后根据你的道理定一个规矩,并且让孩子服气地接受规矩。)

在定规矩时,你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假如ta的行为不对,你会怎么做。你不必威胁说要打ta,因为惩罚的方式可不止打骂和说教这两种,还有更温和有效的方法。

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两种。

①正惩罚

是指施加一个坏刺激。就是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往往是给对方一种使之感到不快的刺激,这个刺激不一定是打骂和说教,还可以是罚款,或者就事论事的批评。但是使用正惩罚必须注意,惩罚的是什么,必须让被惩罚的本人明确地知晓,意义要明确,时间要适当,强度更要合适,要记得过犹不及的道理。

②负惩罚

负惩罚是指去掉一个好刺激。这种惩罚比正惩罚更为常用。所谓去掉一个好刺激,就是指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其原有的奖励。如一个孩子爱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怎么来改正呢?就是告诉他:只有在完成作业后才允许他看最爱看的《西游记》,否则就不允许他看。这样他就会为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而自觉的来完成作业。

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游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必须离开”也是去掉了一个好刺激,是负惩罚。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因为孩子已经提前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将要承担怎样的后果,如果真的犯错了,她也能自然地接受这种“不能玩”“必须离开”的惩罚。

如果没有什么奖励可撤销的,怎么办?一位妈妈想到了办法:

于女士给出的办法是,在生活中,家长可以特意给予孩子一些特权,比如看他喜欢的动画片、玩玩具等,当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时,家长就可以剥夺这个特权。

不过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剥夺太多特权,剥夺特权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就不是处罚了,而是剥夺孩子的爱了,罚得太厉害了孩子可能会缺少安全感。

在说了处罚措施之后,别忘了再说说奖励措施。赏罚分明才更能催人前行。

强化是加强孩子的好行为,也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

①正强化

正强化就是给予一个好刺激。为了使儿童能够建立一个适应性的行为模式,通过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得以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奖励的方式可以给予对方喜爱的实物,代币,金钱,也可以是微笑,点头,称赞及表扬等。

②负强化

负强化与正强化正相反,是指去掉一个坏刺激。这种坏刺激为引发所希望的行为的出现而设立。例如较大一点的小孩依旧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家长应该做什么来帮他改正这一坏习惯呢?从负强化的观点来看就是当这个孩子吸吮手指的行为一出现就要受到指责,而一旦其不再吸吮手指了,就立即停止对他的批评。久而久之,孩子吸吮手指行为的频率就会渐渐降低直至消失。

3、不断坚持,不断给孩子信心

行为心理学说,养成一个好习惯要21天的时间,而让一个好习惯牢固下来,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这是一个持久战,所以父母决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前功尽弃。

改变一个行为需要的不仅仅是家长的坚持,孩子才是真正的当事人。在改变的过程中,最挣扎的也是孩子。大人们看看自己要改变一个坏习惯有多痛苦,就能明白孩子有多痛苦了。因此,在孩子改变的过程中,家长要不断地给孩子加油打气,给孩子戴高帽,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的。我很喜欢有位心理学家的说法:“我们应该敬畏孩子的挣扎,陪伴他,不去包办更不去干涉,这样他才会生出勇气,发现自己应对问题的力量,让自己的能力充分地被开发。当他独自一人成功地做到了,他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激发孩子的信心,除了鼓励孩子,还有一个办法:让ta看到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同伴也能做到这件事,让孩子在同伴身上观察学习,这种方法也能给孩子信心,或者说,这也是一种激将法。不过,在使用激将法的时候,不要说“你怎么不行”,这是责怪,而说“他行,你比他还行,所以你也行”这才是鼓励。

★行为塑造的注意事项:

①及时性

及时纠正非常必要,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过去了好久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说教,孩子会不明就理,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受罚。父母要及时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因为某件具体的事或行为而受罚,同时还要让孩子了解他仍是好孩子,父母依然爱他。这才是惩罚的真正用意。

②不要故意引人入罪:若不要孩子吃糖,请把糖拿走,不要放在他面前又不准他吃。

教育方法:莫依照经验行事,也莫听一家之言,经常反省,也不要害怕犯错。

如果父母过于坚持自己的教育方式,会使父母的视野逐渐变得狭窄。要时常让头脑保持冷静,从客观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如果能经常冷静下来再次思考,你会发现许许多多曾经被忽略和忽视掉的东西。这些以前不被注意和重视的细节,在以后的教育中会发挥出令你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笔者将以上这些方法逐一列举出来的时候,可能有的人会因为紧张而变得过分专注于方法的细节本身,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失败,也会对自己过分地苛责,怀疑自己的能力。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担心。我们人类不论多少都具备一些自我恢复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孩子身上也一样,一次、两次的失败,不会给孩子造成无可挽回的打击。

相反,最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不必过分忧虑,要从失败中学习经验,提高教育的质量,促进孩子的成长。毕竟,每当我们意识到为时已晚,其实往往是最早的时候,怕就怕明知有错,却一辈子不去改变。

家教经验:孩子偏食不必强求改正


家教经验:孩子偏食不必强求改正

孩子偏食不必强求改正:只要保证食物对健康有利,即使孩子想吃四份同一种食物,而另一种一点儿也不吃,那就最好随他的意愿。假如孩子一道主菜也不想吃,而只想吃甜点心,也应该让他随便吃。千万不要说:“把菜吃完才能吃点心”,否则只能进一步打消孩子对蔬菜的兴趣,而增加他对甜食的欲望,从而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处理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一周内的一两次晚餐中,除了水果之外不要提供候选任何甜食。如果在吃甜食的时候,家里所有成员都人人有份,那么孩子也不应该例外。这样做当然不是想让孩子永远吃这种品种不均衡的食物。但是,如果孩子存在着偏食的问题,而且已经对某些食物感到厌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他做到饮食合理、均衡,你就应该让他们感觉到你根本不在意他们吃什么。父母强迫偏食的孩子去品尝他们不爱吃的食物是一个巨大的失误。假如他们被迫吃了点感到厌恶的食物,哪怕只是一点点,就会使他们更坚定不吃这种食物的决心,减少他们今后喜欢这种食物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这么做还会破坏他们吃饭时的心情,打消他们对其他食物的食欲。

如何与坏脾气宝宝过招


如何与坏脾气宝宝过招xx进入十个月以后,本领不见长,脾气暴涨。这点令皮妈沮丧不已,真是怕什么偏来什么啊!对于这点,皮妈早有准备,在怀孕期间便不时的告诫宝宝千万别像妈妈一样急躁有余,也别像爸爸一样沉稳过度。在皮妈看来,每天念上几遍经,再加上酸碱中和效应,宝宝的脾气肯定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谁料想现如今的xx绝对是青出于蓝胜于蓝,而且来势汹汹,惊涛骇浪,令皮妈不仅无力招架,只有喘气抓狂的份了。

现如今的xx是想去东,你绝不能带她去西;想要星星,你绝不能给月亮;想站着,绝不能让她坐下;------否则,先是大声反抗,如不能遂愿,那你便会听到高分贝的尖叫加打挺,如若还不满足,那你会听到更长时间令你发狂的尖叫或嘶叫或哭声。一天这样的例子总有数十次之多,几天下来,皮妈总算知道什么是心力憔悴了。急忙求助育儿百科,发现在9到10月宝宝这一章中有一节是描述倔强的婴儿的;书中写道:随着婴儿的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了。不过有的自我主见强,有的不那么强(xx当属前者)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婴儿天生的性格(完了,这点皮妈罪责难逃)。书中还表自我主见强的婴儿,确实有些不好抚养(上帝,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很多时候会和母亲发生冲突(天天若干次,我都和她吵累了),父母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不要和孩子发生冲突(我每天都在绞尽脑汁的想对策,但是收效甚微)

对比书中,加上本人的一些心得,我总结为以下四点

一,避免直接冲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

比如用其他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换下他手中的危险物品,或是若无其事的分散他的注意力,或带孩子到户外去,转换场景。切记不要和孩子急,更不要和孩子反复冲突,这样孩子很快就会熟悉使父母屈服的手段(偶就有些范此大忌)。

二,冷处理。

怎么也不能避免冲突时,即使孩子哭闹,也不要理他,要装出不在意的样子,但又不能真的不理他,只要孩子发出和解的信号,就随时做出相应的反应,你越淡然,孩子才会认为这件事很普通很自然,才会慢慢接受。(这也是偶常用的方法)

三,到户外去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最好方法。

孩子天性爱玩,适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新鲜的事物是对付孩子最有效的法宝。(我们已经逐步延长了户外的活动时间)

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这段时间孩子正是好奇心极强的时候,旧玩具,老游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了,父母一定多花心思,多和孩子玩,增加玩的花样,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偶家宝宝就是好奇心极强,极其喜欢新鲜事物,为了让她有群体意识,皮妈不辞辛苦每日带垫子和若干玩具到室外,以期宝贝儿和其他宝宝共同玩耍,宝贝儿只玩几天便不耐烦了,每天看着若干宝宝在我们的垫子上其乐融融的玩着xx的玩具时,我们的xx却要妈妈离开垫子抱着她四处游走,再也不肯和大家一块玩)

相信智慧加上耐心加上爱心,宝宝会变得好起来的。育儿的道路漫漫长,前方充满荆棘和坎坷,新手父母们,一起加油吧!

对策:改变宝宝在家的倔脾气


有一位妈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宝宝快两岁了,在家的时候脾气非常倔,他要什么就必须给他,不然就大哭大闹,劝也不听,打也不行。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但是很奇怪,出门他就不会这样,很听话,告诉他不要他就不要,究竟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以柔克刚

通常宝宝说“我不要”未必是真的不要。他只是想体验自己的能力,所以聪明的妈妈会给宝宝“戴戴高帽子”,使宝宝得到想要的关注,从而主动地说“我要”。切忌以硬碰硬,因为宝宝很多时候说“我要”是因为家长的表情恐怖而感到害怕,并不是发自内心的。

●循循善诱

妈妈可用宝宝能够理解的语言,根据宝宝的期望用具体的事物来解释、描述,使宝宝理解这项活动与自己的关系,从而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做出表示。宝宝所关心的事情和能够理解的词语都是非常具体形象的,与其告诉他要去好玩的地方玩,倒不如直接告诉他去动物园看大象。

●声东击西

妈妈可运用自己的表演才能,用另一件事自然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使他暂时忘掉目前所从事的活动,然后再提出要求。这时候,很多宝宝会自然顺着你夸张的表情说:“我要”。

●欲擒故纵

宝宝的反抗行为很多时候是没有理由的,只是一种“找找感觉”,是受成人情绪暗示的结果。如果妈妈在这个时候故意顺着宝宝,表现出非常希望他继续从事这项活动的意愿,而妈妈自己则从事另一项对于宝宝来说充满了神秘的活动,宝宝会察言观色,力求与大人的行为保持一致,努力地争取表达内心感受。

●日积月累

宝宝的倔强脾气是一个发展过程,但是也与家人的教育方式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如果父母对宝宝向来依顺,那么宝宝的倔强就是一种无理的“任性”,一种“要挟”父母的武器,所以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宝宝的规则意识,注意从多方面发展宝宝的自我认知,帮助倔强的宝宝顺利度过“反抗期”。

●置之不理

这是帮助孩子摆脱倔脾气的最好方法。因为孩子发脾气的大部分目的是想得到你的关注。你不理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以后还是少用为好。不理睬发脾气的孩子,需要家长能沉住气。

爸爸的坏脾气会遗传给宝宝吗


大家都知道,精子和卵子携带着遗传基因,在结合的时候,遗传基因也会结合,所以,孩子的基因是来自爸爸妈妈基因的融合。

孩子从样貌到性格都是爸爸妈妈遗传过来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去朋友家,看到他们的孩子,我们总是会说:“跟你长得好像啊”,有时候,我们也会听到有人在训斥孩子的时候总会说,你这孩子脾气怎么那么差,说你两句就顶嘴,就发脾气,简直跟你爸爸一个德行,都是坏脾气!

那么,如果爸爸的脾气不好,是不是真的会遗传给孩子呢?接下来,就让我带着大家去一探究竟吧,希望以下的结论能够给爸爸妈妈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般情况下,男性的脾气会比较火爆,遇到事情也会更加不冷静,会更容易发脾气。比方说,男孩子相比女孩子会更加调皮,他们会经常打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基本上也是爸爸容易发火大怒,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男性的火爆脾气会遗传给孩子。

事实上,大家的这种想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不管是遗传,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爸爸的影响,所以孩子的脾气会跟爸爸的脾气有一点相似。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爸爸妈妈一定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1、坏脾气的表现?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发怒,生气,暴躁。比方在超市里,如果爸爸妈妈不给孩子买玩具,孩子就有可能会突然哭闹起来,会跟爸爸妈妈吵闹。再比方说,在家中爸爸妈妈惩罚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会虚心接受你的教育,反而会跟爸爸妈妈顶嘴,或者是冷战怄气。

在和同龄人玩耍的时候,总是和别人打架,吵架,这些都是孩子坏脾气的表现。事实上,所谓的坏脾气就是孩子的一种情绪失控,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可能是一种先天缺陷,也有可能是爸爸妈妈后天对他产生的影响。??

2、坏脾气会遗传?

如果爸爸的脾气不好,那么孩子可能会遗传爸爸的坏脾气基因,导致孩子的脾气也不是很好,而且这个遗传的比率是非常高的。

所以,在怀孕期间对孩子进行良好的胎教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丈夫发脾气的时候,为了孩子,暂时忍下怒意,远离丈夫,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尽量减少给孩子传递负面情绪。在怀孕期间准妈妈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3、父亲的坏脾气让孩子耳濡目染?

爸爸妈妈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爸爸妈妈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通过爸爸妈妈的指导,模范。

所以,如果生活中爸爸总是发脾气,那么孩子也会模仿,慢慢地孩子的脾气也会变差。如果孩子犯错误了,不要随意打骂孩子,要和孩子好好沟通,要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同时也要注意父母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孩子脾气的形成不单单是遗传的作用,很多时候也会受到后天的影响。所以,爸爸妈妈平时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育儿观念:孩子任性的对策


班上调皮的孩子较多,有个别幼儿非常任性,为此我们两位老师也很烦恼。晚上,在看掌通家园的时候,我注意到这样一篇文章,里面介绍的一些对策非常实用。不光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些策略,对待宝宝任性家长同样也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秘诀一:读懂孩子的心

有时候孩子任性发脾气,有他的道理,我们需要理解孩子,读懂孩子的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秘诀二:不给孩子把任性当作要挟父母的机会

很多家长只要孩子一哭闹就会心软,就百依百顺,他要什么都会尽量满足他,尤其是家里的老人。等到孩子掌握了任性哭闹这个要挟大人的“法宝”,而无休止地恶性发展下去时,再想办法解决就很难了。所以在开初狠狠心,不迁就孩子,防患于未然。

秘诀三: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孩子的要求

适时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是预防孩子任性的一个方法。满足孩子的需要一定要讲究条件,对于不能或不该满足的需要一定要坚守原则,毫不妥协。

秘诀四:给孩子创造集体生活的机会

集体活动有一定的规范,让孩子到伙伴中去,到集体中去,是破除自我中心最好的方法。

秘诀五:孩子任性时不予理睬

有时孩子胡闹是为了吸引他人的关注,这时一旦对孩子给予批评呵斥,恰好满足了被关注的愿望,于是孩子学会用任性来引起成人的关注。因此,不予理睬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等孩子终止任性行为的时候再给予关注。

秘诀六: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

喜欢《育儿经验:改正孩子坏脾气的对策》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孩子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育儿观念: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好好4岁了特能哭闹,以前我们担心她哭坏了身体,总是迁就她,结果她把哭当做武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是哭个不停。后来作为家长我们感到这样下去不行,再遇到她哭闹的时候,我们总是反...
    2020-10-1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改掉孩子的坏脾气 教育随笔:改掉孩子的坏脾气 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是意志薄弱,缺乏自控力的表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教育幼儿改掉坏脾气是必须上好的一堂课。 孩子在入园前,经常会通过发脾气来要挟大人,以此...
    2021-04-26 阅读全文
  • 不可强硬对付孩子的坏脾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脾气很乖,但是有的孩子就很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一件东西,这时,成人出自某种原因把那件东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
    2021-04-05 阅读全文
  • 剪掉坏脾气的故事 1、剪掉坏脾气的故事 这一段时间,点点的脾气有点大。 这不,丁克把她的笔碰掉了,她猛地把丁克推开;小兰拉了一下她的衣裙,她狠狠地瞪人家…… “妈妈,谁把我的积木放错地方了?”点点又凶巴巴地嚷起来。 “...
    2020-11-04 阅读全文
  • 别让你的坏脾气伤害了孩子的教育 我们很多父母认为教育,就是要板起脸孔一本严肃的,这样才会有效果!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 1、面子心态+害怕犯错 中国人的习惯是把别人的成功与失败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把“别...
    2021-02-08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好好4岁了特能哭闹,以前我们担心她哭坏了身体,总是迁就她,结果她把哭当做武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是哭个不停。后来作为家长我们感到这样下去不行,再遇到她哭闹的时候,我们总是反...

2020-10-10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改掉孩子的坏脾气 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是意志薄弱,缺乏自控力的表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教育幼儿改掉坏脾气是必须上好的一堂课。 孩子在入园前,经常会通过发脾气来要挟大人,以此...

2021-04-26 阅读全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脾气很乖,但是有的孩子就很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一件东西,这时,成人出自某种原因把那件东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

2021-04-05 阅读全文

1、剪掉坏脾气的故事 这一段时间,点点的脾气有点大。 这不,丁克把她的笔碰掉了,她猛地把丁克推开;小兰拉了一下她的衣裙,她狠狠地瞪人家…… “妈妈,谁把我的积木放错地方了?”点点又凶巴巴地嚷起来。 “...

2020-11-04 阅读全文

我们很多父母认为教育,就是要板起脸孔一本严肃的,这样才会有效果!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 1、面子心态+害怕犯错 中国人的习惯是把别人的成功与失败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把“别...

2021-02-0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