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有利于孩子右脑开发的游戏

发布时间:2020-01-11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目前游戏为幼儿园最主要的授课方式和幼儿学习形式。幼儿园游戏有利于增强小朋友的自律性,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幼师应加强游戏教学,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游戏机会。对于幼儿园游戏的好处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利于孩子右脑开发的游戏,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游戏一: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给他否定的指令,如:“请你把不可以吃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圆的东西拿出来”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比如:拿对了糖果,就把糖果奖励给宝宝吃,拿错了,糖果就归妈妈吃等。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孩子,由于宝宝使用触摸觉和视觉来进行判断,可刺激右脑发展。

游戏二:猜一猜这是谁?

玩法:爸爸或妈妈在被窝里发出不同的动物的叫声,比如狼的叫声、狗叫声、狮子的叫声等,让宝宝猜猜藏在被窝里的是什么动物。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宝宝玩。这是一则用听觉进行判断的游戏,也可以刺激宝宝的右脑。

游戏三: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孩子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孩子,你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而调整。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玩,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孩子的右脑功能。

游戏四:扔纸球

玩法:拿一个篮子,菜篮或洗衣篮都可以,然后拿一些报纸,把报纸裹成一团,做成一个一个纸球,妈妈、爸爸和宝宝轮流扔纸球,每人扔10个,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玩,手的动觉、动作的控制、空间距离的判断,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右脑开发。

游戏五:跳跳舞

玩法:让孩子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拍手或做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动作。提示:这个游戏适合0-6岁任何年龄的孩子,对于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妈妈可以抱着宝宝做跳舞的动作,或跟着节奏舞动他的手脚。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领着他做,或让他自由发挥。

游戏六: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编成歌曲,和孩子边唱边玩。比如,刷牙、洗脸、吃饭,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和我们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编在一起来唱: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这个游戏能发展儿童的节奏感。

游戏七:苹果树

玩法:从年历上找出有一棵树的图画,让孩子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注意:剪和贴都由孩子自己来做,不要要求孩子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游戏八:美丽的手镯

玩法: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孩子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以鼓励为主,不要计较孩子做得是否漂亮。

提示:这两个活动都是多种感官配合的活动,既有手的动作,又有颜色的感觉、图案的设计等等,对发展孩子的右脑很有帮助。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编辑推荐

开发婴幼儿右脑的八个游戏


感官训练:

游戏一: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给他否定的指令,如:“请你把不可以吃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圆的东西拿出来”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比如:拿对了糖果,就把糖果奖励给宝宝吃,拿错了,糖果就归妈妈吃等。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孩子,由于宝宝使用触摸觉和视觉来进行判断,可刺激右脑发展。

游戏二:猜一猜这是谁?

玩法:爸爸或妈妈在被窝里发出不同的动物的叫声,比如狼的叫声、狗叫声、狮子的叫声等,让宝宝猜猜藏在被窝里的是什么动物。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宝宝玩。这是一则用听觉进行判断的游戏,也可以刺激宝宝的右脑。

动作训练:

游戏三: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孩子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孩子,你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而调整。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玩,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孩子的右脑功能。

游戏四:扔纸球

玩法:拿一个篮子,菜篮或洗衣篮都可以,然后拿一些报纸,把报纸裹成一团,做成一个一个纸球,妈妈、爸爸和宝宝轮流扔纸球,每人扔10个,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玩,手的动觉、动作的控制、空间距离的判断,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右脑开发。

艺术训练:

游戏五:跳跳舞

玩法:让孩子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拍手或做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动作。提示:这个游戏适合0-6岁任何年龄的孩子,对于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妈妈可以抱着宝宝做跳舞的动作,或跟着节奏舞动他的手脚。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领着他做,或让他自由发挥。游戏5: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编成歌曲,和孩子边唱边玩。比如,刷牙、洗脸、吃饭,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和我们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编在一起来唱: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这个游戏能发展儿童的节奏感。

综合创造能力:

游戏7:苹果树

玩法:从年历上找出有一棵树的图画,让孩子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注意:剪和贴都由孩子自己来做,不要要求孩子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游戏8:美丽的手镯

玩法: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孩子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以鼓励为主,不要计较孩子做得是否漂亮。

提示:这两个活动都是多种感官配合的活动,既有手的动作,又有颜色的感觉、图案的设计等等,对发展孩子的右脑很有帮助。

友情提醒:以上这些都是开发孩子右脑的活动。当然,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只是做各种各样的右脑训练,没有配合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的学习,他又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变成一个右脑人。比如一些从小就开始体操训练的运动员,他也许能拿到世界冠军,可是语言表达能力却很差,不能写也不能说,那当然也不是我们期望的。所以,除了要注重右脑开发,更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左右脑协调的活动,让孩子的大脑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如何通过游戏来开发孩子的潜能


玩游戏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因为孩子通过玩游戏能够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开发。那么,在开发孩子潜能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尊重孩子

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气质,所以,如果孩子的性格不是你所喜欢的,你也要学会尊重孩子。性格和气质无所谓好坏,只要认真引导、培养,都能够让孩子成才的。

活泼型的孩子胆子大、行动力强,所以爸爸妈妈要管着孩子;腼腆型的孩子信心不是很强,所以爸爸妈妈要多鼓励他;乖巧型的孩子适应能力很强,因此爸爸妈妈要学会和孩子沟通;问题型的孩子情况较多,所以爸爸妈妈要多操一些心,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的关注后,会很自然地平静下来。

跟孩子说话用什么方式

孩子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现在还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以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充满耐心才行。

跟孩子说话时,要和孩子面对面,看着他的眼睛,这样他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另外,孩子看着爸爸妈妈的嘴巴时,容易激发模仿欲望,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被束缚

孩子充满着好奇心,同时也很好动,因此孩子总是会忍不住对各种事物摸摸甚至咬咬,很多的爸爸妈妈担心卫生和安全问题,都会进行阻止,其实这等于限制了孩子的手脚。

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也是在学习的,这是孩子内心的求知欲所引导的,所以爸爸妈妈要多加配合。

如果担心孩子的安全的话,就要把那些容易造成伤害的东西放起来,或者是对孩子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另外,爸爸妈妈最好是能够跟孩子说明哪些东西不能玩,保证孩子的安全;如果孩子总是把房间弄得很乱的话,不要太生气,你可以和他一起把弄乱的房间再收拾好,让孩子会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终;担心卫生问题,那么就平时要记得清洗常用物品。

还有,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语气、语调要平稳,不要讲太快,也不要讲太大声。不然一来孩子会觉得听不懂,二来孩子会觉得害怕。

最后,跟孩子说话的时候用词一定要准确,最好少用儿语。在孩子没有听懂的时候,可以多说几遍,然后利用物品、动作等帮助他理解。

了解更多育儿经验,与全国优秀的爸爸妈妈一起交流!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x 幼儿园交流微信群咯!

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民间游戏作为一种游戏的形式,集趣味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于一体,朴实生动,取材方便,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是幼儿获得快乐的重要来源,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本文结合《纲要》与《指南》精神,及我园民间游戏课题的实施情况,浅谈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有效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以及课题研究的成果、感悟。

[关键词] 民间游戏  开发  利用

民间游戏是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是一种朴实生动,取材方便,活动形式多样的游戏。它是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很多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 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及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它不但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而且易懂、易会。它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间游戏作为一种游戏的形式,也恰恰是孩子获得快乐的重要来源,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园在进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下,对民间游戏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让民间游戏大大丰富了我园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探索与实践

(一)挖掘整理、改编创新

1.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游戏进行调查分析,并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幼儿玩耍的民间游戏。

(1)全园教师各显神通,通过网上查找、书籍查阅、回忆询问等,自主收集民间游戏。

(2)深入家庭、社区调查,向家长及相关社会团体征集民间游戏。为了收集到更多的民间游戏,首先,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民间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对民间游戏形成正确的认识,支持幼儿玩民间游戏。其次,全面发放调查问卷,动员全园的家长回忆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民间游戏,师生、家长一起收集素材。把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所需材料一一详细记录下来。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逐渐把多种民间游戏,如“猎人、老虎、枪”、“炒黄豆”、“丢手绢”、“指星星”、“木头人”等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

(3)根据游戏的不同类型、组织形式等,结合科学性、教育性、适宜性、趣味性等原则,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寓教于乐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如根据年龄特点分为:适合小班年龄段的民间游戏(“指鼻子”、“金锁和银锁”等);适合中班年龄段的民间游戏(“顶锅盖”、“洗白菜”、“种莲子”等);适合大班年龄段的民间游戏(“跳皮筋”、“抓七子”、“五子棋”等)。

2.观察分析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喜爱程度,对适合幼儿发展的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

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对收集到的第一手民间游戏资料,不仅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重要的是在保持其特有的游戏风格的基础上,对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使民间游戏更具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和可行性。

比如很多民间游戏都配有相应的儿歌、童谣,随着时代的变迁,部分儿歌内容已陈旧,所以我们对它进行改编,赋予其新的内容,使之与时代精神、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相适应。又如有些游戏在进行过程中危险性较大,我们对其玩法、规则进行改编,使其内容与形式更为丰富和灵活,充分满足各年龄阶段的幼儿的需要,像常见的“老狼老狼几点钟”,孩子们在往回跑时非常容易摔倒或与其他小朋友碰撞,我们将这个游戏与“我是萝卜”结合起来,允许幼儿在逃避追逐的过程中立即蹲下说:“我是萝卜”(或其他老狼不爱吃的东西),这样老狼就不可以抓这个小动物了。

(二)合理创设游戏环境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为更好地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我们把幼儿园的环境从整体上进行了全新的布置,全方位、多角度地打造设计,形成了特色鲜明、品味高雅、开放互动的全新育人环境氛围。走入我园,具有民间文化氛围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只要稍微留意就能阅读出其中蕴含的教育信息。主要包括两点:

1.园内大环境

首先,我园户外场地宽阔,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丰富的物质环境,在平整的操场上画上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大大小小的“圆圈”、“格子”、“铺上鹅卵石的小路”等,以方便幼儿在离园时自由自主地玩上几次“跳圈”、“跳海”、“走平衡木”等。

其次,我们把宽敞的走廊场地布置成“民间游戏廊”,提供丰富的民间游戏材料,如大型迷宫、竹影棋韵、快乐翻绳、滚铁环等。幼儿可以在课间、离园时自由选择玩耍。

另外,在幼儿的视线范围内,楼梯墙面上,我们布置了幼儿游戏时的照片,展示了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经典游戏,让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班内小环境

我园从园内大环境到班级小环境都彰显出民间特色。班班设有民间游戏区角,我们将具有经典性的富有浓郁民间特色的,符合幼儿认知与情感需要的民间游戏在班级不同区域中展现,发挥不同的教育功效。班级根据幼儿的特点开辟了“印染”、“剪纸”、“棋乐”等特色活动区域,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为幼儿走近民间游戏提供了自主活动的空间:剪窗花布置节日的教室,扎染手帕送给妈妈作节日礼物……幼儿在真切、丰富的民间游戏中愉快地参与活动,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

(三)巧妙融入日常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因此,我们针对幼儿园的实际,将民间游戏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途径,让幼儿尽情地玩耍、嬉戏,让他们充分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

1.将民间游戏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中。

《纲要》指出:“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尽可能减少消极等待现象。”民间游戏种类丰富,取材方便,而且一般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我们进行有效选择,优化一日活动质量,保证各环节过渡自然,以减少活动中幼儿等待的时间。

在组织游戏时,我们按各环节实际要求选择适合的民间游戏,注意活动内容动静交替,环节过渡自然,幼儿等待时间短等。如:晨间活动及离园前活动,幼儿在室内玩起了“鸡吃虫”、“指鼻子”、“金锁银锁”等民间游戏;餐前饭后幼儿玩“掐小狗”“东南西北”等活动量较小、较安静的游戏;活动间隔时的零散时间, 选择“翻绳”、 “弹蚕豆”、“石头,剪子、布”等不受时间、场地限制,便于收拢的游戏。

2.把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日常教学中。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密切结合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民间游戏,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游戏,尤其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许多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例如:“跳绳”、“脚尖脚跟脚尖踢”、“揪尾巴”等。一部分民间游戏又能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协调,例如:“挑花线”、“抓七子”、“弹蚕豆”等。因此,我们在预设活动计划时,按照教育目标适当选用适合年龄特点、班级实际情况的民间游戏。例如,中班上学期促进动作发展目标之一--跑:“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此目标分别制定在月、周计划中,最后落实于日计划中完成。在预设活动时,我们按班级实际情况分别选择“老狼老狼几点钟”“瞎子摸人”“我是萝卜”等民间游戏。它们能很好地实现 “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的目标,且游戏形式生动有趣,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发展跑的动作,达到目标要求。

3.让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区域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支持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把一些适合几个人进行的小型民间游戏搜集起来,根据游戏的特点分成益智游戏、美工游戏、语言游戏等,然后在各区角投放相应的民间游戏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如在益智区投放 “找东南西北”“刮刮片”“玩火柴棒”等,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在探索区投放“拉纽扣”“捻捻转”等游戏材料,幼儿自己发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怎么才能使纽扣在双手一开一合的拉扯中像着了魔一样飞转起来,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在美工区增加“剪纸”、“编织”等材料,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细心和耐心,同时也激励了幼儿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其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体育活动区,投放“高跷” “毽子”“风车” “皮筋”等,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了基本动作,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二、收获与快乐

(一)发展了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

开展民间游戏,扩大了幼儿园的游戏范围,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内容,他们在玩手、动脚与全身活动类型的民间游戏中动作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且在玩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思维、情感、集体意识及社会性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民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自我教育的机会。他们从民间游戏中不仅学会了遵守规则、平等待人、团结合作,还能克服自身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足,从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促进了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提升了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

首先,进一步提升了我园教师“以幼儿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念。在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利用中,我园教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个性,坚持“观察在前、目标在后”、“目标在前、活动在后”的原则。确立了新的价值观、儿童观、发展观,顺应了“教师要为幼儿发展服务”的观点。在民间游戏活动中,我园教师会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合理安排游戏时间与内容,努力挖掘、实现民间游戏的不同价值及价值最大化,使幼儿在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其次,提升了全园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水平。在课题的实施中,我园教师认识提高了,视野拓宽了,科研意识、能力提高了,实现了从“模仿型”、“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的转变。每一位教师都在实践中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民间游戏,落实课题计划,其计划能力强了,反思能力强了,组织能力也强了,获得了开展课题研究、问题研究的有益经验。教师们学习了如何进行调查,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评估等。

(三)建构初步的民间游戏园本课程

我们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努力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对民间游戏进行系统归类整理,为建构初步的民间游戏园本课程充实了文本资料。

1.对筛选的民间游戏进行详细规范记录,便于学习。

对筛选出来的众多民间游戏,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记录,如名字的不同叫法、游戏准备、游戏目的、游戏适合年龄、游戏玩法与规则、游戏的改编等等,整理成册打印出来,并建立电子文档。这样方便教师交流学习,迅速掌握更多的民间游戏。

2.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改编游戏、调整规则。

各班在实际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有的会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调整规则等,教师及时反馈,提供建议并记录下来。如果是各班级开展中的共性问题,可以直接调整该游戏,如果是个别的,调整方案可作为该游戏的备选方案。

3.对民间游戏进行归类。

民间游戏四季篇分类:根据游戏中反映的内容的季节特点或活动量大小,进行民间游戏的季节分类,制定民间游戏的四季篇。

民间游戏发展体能分类:根据民间游戏发展幼儿动作、能力的不同侧重点来分。如有的是锻炼平衡能力的、有的是锻练跑跳技能的,有的是锻炼手臂力量、有的是锻炼全身协调能力、有的是锻炼身体控制能力的。

民间游戏年龄段分类:根据民间游戏本身的难度大小,进行相对性划分,归类小、中、大班适宜的游戏。

(四)在家园配合中开发教育资源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的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把家长请进班级,让家长作为一分子参与到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中,对幼儿课程目标的落实有着不可估量的收益。我们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中,请家长和幼儿共同玩精彩的民间游戏,家长都给予了热心的支持,这不仅密切了家园联系,融洽了亲子感情,对民间游戏的深入推广也很有意义。

(五)节省资源,弥补经费的不足

幼儿民间游戏灵活、自由度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所需要的玩具材料也简便,可以发动教师自制玩具。如我园教师在实践研究中,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数百件玩具,为全园节约了一大笔经费。

三、思考与感悟

(一)幼儿民间游戏作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挖掘了身边的教育资源,以追求最大的教育利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走出我们的生活。虽然我园将民间游戏作为课题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如何将我们的课题成效推广开来,如何与更多的开展此课题的姐妹园进行联合研究,还需进一步的工作。

(二)虽然我们也利用家庭、社区资源,但如何更好的、更深入的利用这些资源,如何结合我园所处的环境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也需不断的进一步研究。

(三)民间游戏蕴涵着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是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民间游戏,让它们像璞玉般散发出奇异的光彩,让幼儿在民间游戏中快乐成长!

孩子学习从游戏开始


家长们在一起谈论孩子,都是说孩子不听话、贪玩、不好管、对学习没有兴趣,不知怎样才能启迪幼儿的学习兴趣。

对于一个刚刚来到大千世界的无知的幼儿来说,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学习,而生活中的一切实践又都是学习。我认为,做游戏就是启迪幼儿学习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可能有的家长会以为,做游戏不就是叫孩子们玩么,玩怎么能培养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因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在他们的生活中占主要的地位,幼儿可以通过游戏认识周围环境,适应生活,学习知识,发展体魄。同时,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好奇在游戏中得到满足,想象在游戏中得以实现。所以,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一般说来,玩玩具是游戏中较为简单的启迪方法。比如,拿一盒积木给孩子,首先教会孩子积木的名称并让孩子清楚地读出来,这不仅使孩子知道了玩具的名称,还练习了正确的发音。然后让孩子对照积木图拼出各种动物,如小猫、小鸭、小鸡等,并教会孩子这类动物是怎样叫的,它们的习性是什么,如小猫会抓老鼠,小鸡会捉虫子,小鸭会游水。在生活的实践中,孩子就可以根据动物的叫声区别出哪是小猫哪是小狗了,而且孩子此时的玩兴正浓,对什么都感兴趣,家长可以趁此机会教会孩子小猫、鸡、鸭几个字是怎样写的,孩子对此时所学的东西也容易记住。另外还可以根据积木的形状教幼儿认识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等。

除了教会孩子辨别动物的声、形和各种几何图形外,还可以教孩子自创玩具。自创玩具不但能启迪幼儿的观察力,还发展了幼儿手的动作,训练了幼儿的操作能力,这样不光使废弃的东西变为有用的东西,还使幼儿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时都要动脑筋、动手,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所以,我认为游戏不仅是玩耍,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学到很多的东西。

总之,生活中有很多启迪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父母们不要怕孩子只会玩,只要引导得当,孩子定能通过各种有益的游戏活动学到东西,会变得更加聪明。

八类启发孩子智慧的游戏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事实上,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也是孩子自发性、创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险及对未来处事的象征。

启发孩子智慧的游戏有很多种,以下仅介绍几种家庭中可常用的亲子动脑活动:

1.分类的游戏

这是创造力学者威尔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类物品,例如小汽车、汤匙、钥匙、铁币、回纹针……等,让孩子发觉其共同特征来加以分类,并鼓励其重复分类。也可以提供符号、颜色、食品、数字、形状、人物、字词等材料,让孩子能依其特性分类。

2.扮演的游戏

例如让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励孩子应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欢的“角色”。父母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如给他一架飞机,假想他在空中飞行遭遇哪些飞鸟;给他一部金刚,让他跟铁金刚对话;给他一些医生的玩具,让他扮演医生看病的情形……

3.手指的游戏

双手是我们的外脑,训练我们的双手,有助于脑力开发;设计一些运用手指的运动,如“手语歌”、“甩手”、“捏泥巴”、“拼积木”等活动,让孩子能动动头脑、动动手。也可以用儿歌配合手指的动作,一边念儿歌一边运作手指。

4.躲藏的游戏

跟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让他来找;在图案中藏着一些物品、数字等,让他找出来;带孩子到郊外,亲子共玩“大地寻宝”的活动;或在报纸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词”或“物品”等活动……这些都是藏物的游戏。

5.绘画的游戏

从涂鸦到能画出图形,孩子绘画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他们以画画表达其未能以言语形容的感受、情绪。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用各种不同的材料,画在纸上、布上、板上……让孩子享受自由创作的喜悦。

6.组合的游戏

许多发明都是在原来的物品上加一些功能,如笔加指示棒,变成“指示笔”。父母可先让孩子观察哪些物品是“组合”的,然后再让其思考还有哪些东西加以组合,会更好用;另外用图片或字词组合成故事;其他如七巧板、积木的组合图形,空瓶罐、石头的组合均是。

7.观察的游戏

让孩子观察树苗的成长,或甘薯发芽,以了解造物的奥妙;由观察影子的变化,学习科学概念;由观察人类的表情,而能察言观色、善解人意;甚至参观各种展览、表演、户外郊游……

8.知觉的游戏

“知觉”是一种将透过感官所获得的资料,再经过分析与解释的能力。知觉包括眼睛、鼻子、舌头、身体等感觉作用。我们可以让孩子分辨不同形状的物品,用触摸猜东西、用舌尝尝各种调味品、玩配对游戏、辨认方向及方位;让孩子观赏及指认有背景的图片等活动。

除上述8种游戏外,尚有很多游戏如科学、概念、音乐、黏土、雕刻……,都可以在平时使用,以激发孩子的智慧;在辅导孩子游戏时,宜注意个别与团体游戏的兼顾,以培养孩子社交及合作遵守团体规范的行为。

小孩玩电脑游戏是否会变笨?


导读:长时间沉迷于电脑游戏,很少使用前额叶,动物性的本能反应部分却格外发达。森昭雄教授说:“这样就会造成行动时不考虑周围环境和他人感受,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守规矩,甚至有暴力倾向。”参加实验的很多游戏迷都觉得自己容易烦躁、难以集中精神、不善于与人交往。

电脑游戏在青少年中大受欢迎。然而,最近日本神经科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沉浸在电脑游戏中,会显着降低对于正常生活非常重要的前额叶的活动能力,从而导致脾气暴躁、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日本神经科专家对6—29岁的男女共240人进行了研究,观察他们在玩电脑游戏前后脑电波的变化。结果发现,经常玩电脑游戏的人脑部的前额叶活动明显低下,这意味着进行思考和决定、产生理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大大降低,因为电脑游戏只是对视神经产生刺激,不用通过前额叶就直接刺激手神经做出机械反应。

长时间沉迷于电脑游戏,很少使用前额叶,动物性的本能反应部分却格外发达。森昭雄教授说:“这样就会造成行动时不考虑周围环境和他人感受,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守规矩,甚至有暴力倾向。”参加实验的很多游戏迷都觉得自己容易烦躁、难以集中精神、不善于与人交往。

森教授建议游戏迷玩“抓子儿”游戏,每天玩5分钟,3个月后就能使前额叶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实验者不经常发呆了,五官也舒展多了。这是因为“抓子儿”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对前额叶有刺激作用。另外,散散步、多亲近自然,也能有效地把五官的感觉全调动起来。

森教授告诫说,大脑的神经在10岁前是快速发育时期,必须充分地使用前额叶,这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为了避免脑神经受到损害,至少要上中学才能玩游戏,最好上大学后再玩,一周一次,一次玩半小时。

让游戏更自主——关于游戏预约机制的利与弊


“区角牌”的案例与类似的现象幼儿园时有发生,这不由得引发了我的思考:到底是“幼儿游戏”还是“教师游戏”?如何让游戏成为幼儿自愿、自主、自由、快乐的活动?

关于游戏的预约机制的话题,有教师说:“有了牌子,就可以控制人数。”也有教师说:“可以培养幼儿自我计划的能力。”“区角牌”的目的是为了帮幼儿把矛盾隔离,但是活动区的人多人少是非常正常的,预约并没有真正的协商,教师应相信幼儿会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教师的好心“安排”限制了幼儿的发展。正如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则民所说,当游戏预约的最大功能演绎为“控制人数”时,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幼儿的“最爱”以及“最不爱”。

在游戏中,如何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如何实现真正意义的协商分工?我认为首先应尊重幼儿。一是尊重幼儿的“兴趣有别”;二是尊重幼儿“自己学”,应追随幼儿发展的需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三是尊重幼儿“差异发展”,游戏的难度、内容、情节、规则都由幼儿自己决定;四是尊重幼儿的“相互学”,让幼儿在玩中学,与同伴之间相互学。其次,还幼儿以游戏的自由。当幼儿拥有自由时,自编自导自演的游戏无处不在……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主题选择的自由,例如:角色选择的自由,情节选择的自由,玩具选择的自由,同伴选择的自由,交流选择的自由,等等。

让孩子玩有创造力的游戏


想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你不必在家里放上昂贵的玩具和娱乐设施。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和宝宝玩拍手游戏,或者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所有这些都能让孩子进入有创意的世界。

对儿童最有益的游戏是那些能让孩子任意想象,挑战他们学习新技能,激励他们深入思考,让他们从失败中学习的游戏。和孩子一起玩也能锻炼你自己的创造力。如果你不知道该和孩子玩些什么,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一起玩,这些方法能帮助你让孩子每天的活动充满创造力。

神奇的飞毯之旅

我儿子2岁我们常和他玩一个叫做“神奇的飞毯”的游戏。我和孩子坐在一块柔软的毯子上,然后问他们想去那里。我鼓励小家伙们展开想象。如果儿子说他想去动物园,我就问他,“那我们在那能干什么呢?”“我们在那能看到什么呢?”“有什么动物在那吗?”“我们能从那买些什么纪念品回来呢?”,短短十几分钟我就和孩子在想象中旅行了那么多地方。

躲猫猫

我儿子超爱玩躲猫猫。我们都喜欢把不同的东西藏起来然后轮流把东西找出来。有一天下午,我想来点小变化,就把爸爸用的定时闹钟藏起来。让儿子听着闹钟的“铃”声来找,闹钟让游戏变得更加有意思了。

◎猜猜是谁

我喜欢和孩子玩“我是谁”的游戏。我想着一些动物、东西或者我们认识的人,想出和这些相关的提示。我给孩子的提示非常具体,年纪小的孩子猜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好玩。比如我想着熊熊,我就说,“我非常柔软,我喜欢让人抱着我;有时候我会和孩子换过来,让小家伙编好谜语,然后我来猜。(适用于大一点的孩子约3.5岁以上,我有和小表妹玩过)

◎拼图片游戏

小朋友喜欢画画的游戏\x{fe30}我们可以从杂志上撕下一张图片,然后把大的图片撕成大块儿,给每个孩子一人一块儿。每个孩子把拿到的图片粘到一张纸上,然后他们就用蜡笔或彩色笔把图片缺少的地方涂好。等每个人都画完的时候,每个人创造性的图画五花八门,这样孩子们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安静游戏,激发孩子潜能


多年前,在一个妈妈级的友人聚会中,一位全职妈妈(妈妈食品)分享了她的人生经验——当她最小的儿童(儿童食品)开始上学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送孩子们上学后,她就会赶紧到市场。因为她强烈的感觉必须赶快看到人,和人说说话。然而,当该做的事都办完,总还是得一个人回家。在家独处的时光,她总是焦虑地等待孩子们放学,来打破那一屋子的寂静。那段时间的生命煎熬并没有太快结束,接着,她开始有了身体的病痛。除了就医治疗,同时也积极地寻求方法,改善自己的情况。后来,她选择参加自我成长课程,也常回娘家探望自己的母亲。现在,她的生活作息和先前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心境却完全不同。不仅可以享受独处,平得地迎接每一天的到来,也和家人有更亲密的互动。

当时在座的与会人士,大部分是职业妇女,而且大多是身负要职的忙碌者。听了她的一席话之后,大伙儿她像突然被提醒:自己是否有闲下来独处的能力?是呀!处在人生最忙碌时期的你我,是否有让自己舒缓、安静下来时刻?

安静并不是可以立即达到的状态,安静必须是身与心和谐连结时,才能达到的境界。当我们不和他人相处时,就是自己的身与心赤裸裸相遇的时刻,此时就立即暴露我们平常的身心相处状态——是身心分离呢?还是连接呢?

观察正在建构身心协调能力的儿童,就能特别了解身心相处的过程。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大多是自主、自动完成的,他就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而让心智能逐渐控制自己的身体。这样的孩子显现出来的行为,是动作的协调与精确。例如:我想把椅子端起来拿到水槽前面,我就能控制自己的手脚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我想剪刀剪直线,我就能控制自己的肢体达成目标。

相反的,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多半不是来自自己的意志,动作总是被控制,就会逐渐丧失主动的能力。例如:只被允许坐在一处听成人说话,不能运用自己的能力探索环境;即孩子的身体并不是听令于自己的心智,而是受控于成人。当这个控制消失或薄弱时,身体失去了指挥,就只能任其本能的动力在身体流窜。这样的孩子所显现的行为就是脱序、不协调的动作。

当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孩子主动完成,而使得动作逐渐协调时,会让孩子的内在感到满足(我想做什么,我做得到,而且逐渐可以做得和成人一样好)。这时候孩子才会将肢体探索的兴趣转向超越平常的状态——安静。安静是必须透过个人意志力才能达到的肢体控制。

以下介绍如何和孩子经历安静的一些方法,首先是控制肢体不动来制造安静;在安静的状态下,可以听见平常忽略的声音,甚至有机会重新理解这些声音。此时安静就成为一种能力——超乎平常的理解力,让你重新了解环境以及自己和环境的关系。最后,当你能享受安静后,安静即能成为一股激发内在潜能的力量。

孩子需要有机会经历安静,更需要一个有能力安静的成人来引导他。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让自己安静的方法,或者去除无法安静的因素,让自己凝聚内在能量,并激发个人独特的潜能。

安静游戏

第一阶段

1、先关掉家中人为的声音(如:电视、音响等),以及可能会中断活动的因素(如:正在烧的开水、电话等),再邀请孩子和你到较安静、舒适的地方(如:书房、卧房)。

2、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特别的活动,你现在要让自己的头(或是手、脚等,你自己觉得最轻松、最容易开始的部位)不动,接着请孩子注意看你:自然放松身体,保持全身寂静不动数秒。

3、询问孩子是否看到你刚才头部完全不动,然后请孩子也试试看。给予孩子明确开始和结束的信息,例如:当你说开始,就必须不动;当你弹指(或以双唇轻弹一声)就表示结束。

4、依刚才约定的信息让孩子重复练习,过程中你也必须和孩子一样保持静止不动。

5、更换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步骤2\x{2014}4的方式继续进行。

6、根据孩子的兴趣以及能安静的能力,变换不同的身体部位,最后练习全身不动,并且逐渐加长静止的时间。

补充说明

此阶段的活动能让幼儿意识自己的肢体,并以不同于平常的方式——“静止”来控制肢体,若发现幼儿(幼儿食品)尚无法完成上述活动,不必勉强,这表示孩子还需要更多身体动作的练习,也就是必须先有较佳的动态控制能力,才能做表态的控制。

变化延伸

1、和孩子进行带有肢体名称的儿歌律动,例如:“头儿、肩膀、膝脚趾……”“一个拇指动一动……”“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来增加孩子意识肢体与控制肢体的练习。

2、一二三木头人:这是一个传统的团体游戏,四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玩得很好,也可以变化成一二三机器人、一二三睡美人等。配合游戏规则与团体游戏的乐趣,让孩子练习控制不动一段时间。

3、模仿布偶:请孩子模仿他喜爱的布偶模样,这是两岁多孩子就可以做的活动,但能够控制不动的时间以及模仿的深刻性,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和观察力而有很大的差异。

第二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的活动,你和孩子已经可以共同创造一段寂静的时光,此时环境中的声音就显得格外地清晰。

1、在孩子能静下来维持不动一段时间后,邀请孩子闭上眼睛,然后注意听见什么声音,并告诉孩子等你的指令后再张开眼睛。

2、邀请多位孩子安静闭眼倾听一段时间后,再请孩子们张开眼睛,分享彼此刚才听到的声音。

补充说明

此阶段除了能发展辩认环境声音的感官敏感度外,还能让人体会安静其实也有很多不同的程度和状态。经过此阶段的活动,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和环境的关系,进而探索自己的内在;除此,你或许有机会倾听孩子内在的声音呢!

变化延伸

1、进行上述活动,可同时介绍乐器,让孩子先听一段音乐(你事先挑选的),然后从中找出他所认识的乐器声。如果你自己是音乐爱好者,可以藉此把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引导孩子逐渐亲近音乐。

2、邀请孩子到户外从事上述活动,再和孩子一起分享听到的声音,如:风声、海浪声等。当孩子能够确实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后,可以一起寻找声源,培养孩子成为自然观察者。

第三阶段

确定孩子已经能控制自己的意志进入安静,并敏锐知觉环境中的声音后,就可以尝试做此阶段的活动。

1、邀请孩子们坐下来,先请孩子们静坐不动,然后轻唤孩子的名字。当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后,再以最安静的移动方式,走到你的身边。

2、也可以走到离孩子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多次练习后,你甚至可以在门边或隔壁房间),轻唤孩子的名字,然后等待孩子安静地走向你。

3、呼唤所有参与此活动的孩子名字。

补充说明

1、在进行此阶段的协和体练习时,更能看出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宜先邀请较不能久坐的孩子到你的身边,才能让所有孩子都能经历成功。

2、每个阶段需练习多久时间,才能进行下一个阶段,不同的孩子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另外,纵使已经练习至第三阶段,仍可以再进行第一、二阶段。

给父母的话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学习者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真正的学习吸收。但是,安静并不等同于不说话,安静也可以是分享、讨论,但却是来自沉静的思考。成人或许可以要求孩子闭上嘴巴,但这只是安静的假象,并无助于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现代的孩子(包括成人吧!)往往暴露于过多的感官刺激,以及动作经验不足、运动量不够,不仅阻塞了感官知觉的发展,也阻碍了身心的连结。如果我们希望提供孩子一个能培养敏锐感受力,协助身心和谐,并开发个人内在心灵力量的环境,就必须先从成人做起,减少置身于过多的刺激与资讯中(例如:关掉电视、谨慎地节选资讯来源),腾出时空让自己有机会独处,给予自己和孩子有机会经历安静。

喜欢《有利于孩子右脑开发的游戏》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孩子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八个神奇游戏开发孩子右脑 认知训练: 游戏一: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给他...
    2021-03-05 阅读全文
  • 开发右脑的三个亲子游戏 开发右脑的三个亲子游戏 1、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
    2020-10-31 阅读全文
  • 开发右脑的六个亲子游戏 开发右脑的六个亲子游戏 01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
    2020-09-03 阅读全文
  • 儿童右脑开发的8个游戏 儿童右脑开发的8个游戏 感官训练: 游戏一: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
    2020-08-31 阅读全文
  • 八个神奇游戏激发孩子右脑 一些通过听、触、嗅、视等感觉来做的游戏,能很好地刺激右脑的发展,一下介绍8个神奇游戏,帮助宝宝开发右脑。 认知训练: 游戏一: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
    2022-02-02 阅读全文

认知训练: 游戏一: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给他...

2021-03-05 阅读全文

开发右脑的三个亲子游戏 1、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

2020-10-31 阅读全文

开发右脑的六个亲子游戏 01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

2020-09-03 阅读全文

儿童右脑开发的8个游戏 感官训练: 游戏一: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

2020-08-31 阅读全文

一些通过听、触、嗅、视等感觉来做的游戏,能很好地刺激右脑的发展,一下介绍8个神奇游戏,帮助宝宝开发右脑。 认知训练: 游戏一: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

2022-02-0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