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投放游戏材料?

发布时间:2019-12-19

幼儿园游戏材料。

目前各大幼儿教师纷纷在幼儿教学中加强了游戏环节。幼儿园游戏有利于小朋友手眼脑协调能力更加和谐。游戏结束时,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要合理、自然。你收集了哪些有趣好玩的幼儿园游戏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如何投放游戏材料?》,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导读:幼儿园常见的“角色游戏”、“构造游戏”、“表演游戏”都是成人研究幼儿游戏时,按幼儿游戏过程中主要游戏行为分类命名的。

新入园托、小班幼儿开展游戏,投放哪些玩具材料,才能吸引幼儿玩起来?

玩具材料投放的依据是幼儿的生活经验,与托、小班幼儿最接近的生活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典型经验,是教师投放玩具材料的直接参照。如:“家庭”、“汽车”和“医院”是幼儿最接近的生活范围,“喂娃娃和烧饭”是家庭主题中的典型经验,“打针”是医院主题中的典型经验,“开车”是汽车主题中的典型经验,相关的玩具材料围绕这些主题呈现,就能吸引幼儿玩起来。

不同年龄段幼儿开展游戏,材料投放有何区别?怎样才能适宜?

答:幼儿随着年龄增长,经验越来越丰富,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表征、合作、构造、规则等行为水平随之提高。因此,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行为有水平层次上的差异。一般来说,形象化玩具随年龄增长而递减,低结构的材料随年龄增长而递增。但由于发展速度的差异,同一年龄的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并不绝对同步,所以材料的投放除了有年龄上的差异更要考虑材料的弹性化,考虑同样的材料对不同年龄幼儿的潜在功能。

在同一游戏时段内,只投放同种类型的玩具好,还是投放几种类型的玩具好?

幼儿园常见的“角色游戏”、“构造游戏”、“表演游戏”都是成人研究幼儿游戏时,按幼儿游戏过程中主要游戏行为分类命名的。

然而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样玩就怎样玩。在同一游戏时间段内,幼儿游戏常常是既有表征行为、又有构造行为、还有合作行为与规则行为,游戏行为很少孤立的出现。如:一个幼儿用“雪花片”搭个“吸尘器”,然后,提着吸尘器到处吸灰尘。这里既有“构造游戏”又有“角色游戏”。所以,教师应该为每一个不同兴趣、不同经验、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各种游戏准备可供选择的游戏材料,而不是按照成人的分类标准来组织游戏。

游戏主题环境是否需要预先固定?

小年龄班幼儿开展游戏需要在某一个阶段有一部分相对稳定的主题环境的预先布置,即固定的空间、固定的玩具材料,有利于幼儿熟悉游戏环境,使他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满足游戏的需要。但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环境的构建应逐渐转向以幼儿为主,游戏主题和内容由幼儿自主决定。

游戏中玩具材料的投放方式一般有哪些?那种方式最好?

游戏中玩具材料投放的放式有多种多样。

从游戏时间上看,可以在游戏开始以前投放和游戏过程中投放,前者依据昨天的游戏情况,后者依据当天游戏过程中产生的新需要;

从材料对幼儿发展的功能看,可考虑区隔空间分类投放,既可依据发展的领域,也可依据课程的领域;

从幼儿发展的主体意识出发,可以将各种材料集中投放,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行选择材料,自行搭配材料。

材料的投放方式是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需要的。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小编推荐

活动区游戏材料投放适宜性的研究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孩子变得越来越灵活并有自己的想法,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活动区游戏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的过程和幼儿自主选择、操作与摆弄材料的过程融合起来进行的。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游戏质量。而影响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游戏材料。丰富而适宜的材料,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近年来我国幼教专家和幼教实践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幼儿园游戏进行了研究。

如北师大的冯小霞教授、张燕教授、上海的林茅、南京师大的赵寄石教授,华东师大的华爱华等对游戏课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环境的创设、教师的指导、幼儿间的交往能力以及有关科学探究区材料投放的研究。而深入探究幼儿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活动区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仍是游戏的一个热点问题。

为了更好的开展活动区游戏,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我园提出了活动区游戏材料适宜性的研究。试图研究游戏材料的投放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使材料成为不说话的老师,让幼儿在操作材料过程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对象:本园小班、中班、大班幼儿150名,年龄3——5岁。

(二)调查方式:

1、广泛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撰写资料综述。

2、观察法,幼儿区域游戏活动时教师现场观察记录并分析。

(1)观察记录幼儿操作材料的情况、游戏内容。

(2)观察幼儿使用材料的频次和持续时间

三、研究效果

(一)材料投放与教育目标相结合

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活动区游戏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如何有计划、有目的的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在材料投放之中,一直是我们研究探讨的重点。教育目标是通过层层分解而体现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教师要对本班幼儿当前的教育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从而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如:中二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的近阶段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能力。结合目标与“变”的主题探索活动相结合,在美工区中教师投放了彩泥、胶泥,各种颜色不同的纸张(报纸、皱纹纸、卡纸、宣纸)娃娃家投放了蜡烛、气球,自然角投放了小蝌蚪、小鸡和小鸭等。幼儿在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五颜六色的泥团团,可以变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各种漂亮的纸可以折成许多好玩的玩具,将这些玩具放在水中,发现它们逐渐的就变了,皱纹纸将水染的五颜六色;宣纸折的小鸭子一会儿就湿了倒在了水面上;卡纸折的天鹅坚持性最强;为娃娃过生日的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变小了,气球用嘴一吹慢慢的变大了,小蝌蚪先长出了后腿、后长出了前腿,逐渐变成了小青蛙,小鸡、小鸭也长大了。在这一系列观察操作探索活动中,幼儿的兴趣非常高,他们发现了许多事物的不同变化,使预定的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发展紧密结合,促进了幼儿能力的提高。

(二)材料投放与活动区特点相结合

活动区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形式,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目标开设不同的活动区域,使他们在这里可以尽情的展现自己的才华。活动区内容不同,投放的材料也不同。为此,教师根据活动区不同的教育功能和我们所分解的不同的材料层次,投放不同材料,切实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大班在科学角,投放了电线、电珠、塑料、毛线、电池、手电筒、万花筒、纸条等材料,促进幼儿探索、尝试和发现材料的内在不同,激发幼儿对生活中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小二班在建筑区投放了各种不同形状、颜色的大纸箱,并在建筑区的分隔物上粘贴形状各异的建筑图片,幼儿在搬弄、摆放、围拢、堆高的过程中,发展了小手的灵活性和空间知觉,提高了构建的能力。中二班在美工区投放了纸盒、纸杯、纸绳、纸盘、彩色纸、瓶盖、毛线、石子、小棍、果壳、彩泥等,并摆放一些具有艺术色彩的作品,让幼儿在这个环境气氛中引发艺术灵感,使幼儿在制作、绘画、捏泥的过程中想象力、创造了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小一班在娃娃家投放了小推车、摇篮、药箱、图书、洗衣服的用具等,每个幼儿都玩的那么投入,合作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各个活动区投放不同的材料,更加激起了幼儿游戏的兴趣,他们在游戏情景中操作,在合作中学习、探索,在玩中成长。

(三)材料投放与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和需要往往反映在游戏中。教师只有深入观察了解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才能使材料的投放更具有针对性,用材料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能力。在研究中,我们采取观察记录的方法了解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反映及需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以角色游戏为主,中班以培养幼儿的交往经验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为主开展结构游戏、美工游戏等,随着幼儿空间知觉和数行等逻辑思维的发展,大班主要开展了科学游戏、棋类游戏等。小一班幼儿在娃娃家中非常喜欢为娃娃洗衣服、做饭,过生日,但是缺少有关的材料,教师观察到幼儿的兴趣后,及时投放了“肥皂、凉衣绳、水龙头、调料瓶、照相机、生日蛋糕等”,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中二班幼儿在自然角中观察到小蝌蚪的变化,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幼儿的兴趣开展了以“变”为主题的探索活动。教师在活动区中投放了适宜幼儿观察探索变化的材料,如: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照片、彩泥、胶泥、蜡烛、气球、各种颜色不同、质地不同的纸张,大小不一的纸盒,小鸡、小鸭、小蝌蚪等,幼儿完全沉浸在游戏之中,在游戏中尽情的探索发现。大班在科学区老师发现幼儿对万花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千奇百变的各种花纹很是好奇,手不断的转动,观察它的变化。教师及时投放多个万花筒,利于更多的幼儿观察探索。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想办法,怎样让这么美丽的花纹留下来,应孩子的要求投放了彩色纸、笔、颜料等供幼儿将看到的花纹画下来。当幼儿又对万花筒的花纹是如何产生的发生兴趣时,教师与孩子一起找来了不同颜色的玻璃,游戏又进入了一个高潮,花纹是怎样产生的主题探索活动生成了,幼儿开始了新的探索、新的尝试。

(四)材料投放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结合

皮亚杰提出:教师应了解儿童,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成人化,要重视儿童的特点,

要适合儿童发展的水平。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认为在活动区游戏中要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突出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投放材料的层次性,是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前,能够预先作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幼儿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成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并在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向目标迈进。如;大班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准备在科学区投放探索斜面变化的材料时,三位教师认真研究材料的使用和玩法,经过精心的分析、研究和考虑、分解,制定出投放材料的层次和步骤。首先提供平面、斜面和小球,鼓励幼儿发现球在平面和斜面上的不同运动方式。然后,提供幼儿可以变换角度的斜面,幼儿可能会发现斜面的角度不同时,球运动的变化。接着提供长度不同的斜面,让幼儿操作观察。在此基础上提供不同的斜面,不同的球体,引导幼儿比较、发现其中的秘密。中二班在泥塑区,先投放彩泥,当幼儿逐渐掌握了搓、团、压、分泥的技能后,对一些泥工工具、豆子、小棍等辅助材料有了需求,于是教师与孩子一起准备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并且根据不同孩子的需要投放了羽毛、玻璃瓶、纸盘等,随着幼儿能力的不断发展,逐渐投放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使材料的层次性更加突出,促进了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位教育家曾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通过对材料投放适宜性研究的初步探索,使教师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的研究探索还很不全面和深入,如:怎样根据幼儿的兴趣在音乐区、语言区投放相应的材料,如何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不同的材料,突出材料的丰富性等,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使材料的投放更全面、更丰富,能够吸引幼儿更多地、自主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让幼儿有更多的动眼、动手、动脑的机会,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全面发展。

浅谈小班益智区材料投放之我见


摘要: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材料投放应注重材料的情趣性,同时与主题、教学活动相结合,注重材料的层次和多样性。为幼儿创设"愉快、充实、自主、有序、发展"的区域环境。

关键字:益智区 材料的情趣性 与主题活动和教学活动相结合 层次性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区域活动之所以受到幼儿的喜欢,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它能为幼儿提供较宽松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为幼儿自主习惯和能力养成发展提供了条件。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已成为完成幼儿园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及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教育活动形式。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都需要教师同不同的方式对待。

益智区是幼儿园的常规区域,是指可供幼儿活动操作,着力于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的活动区角。其材料具有最大程度地开发幼儿智力,发展幼儿创造潜能的特点。着名的心里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益智区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区域游戏能否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幼儿对区域游戏的兴趣,同时也影响到能否让每个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得到充分活动和发展的主要的决定性因素。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玩"是小班幼儿的头等重要的大事,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投放哪些材料最能吸引幼儿?怎样投放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和创造力呢?为最大效度发挥益智区材料的教育功能,提高它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对小班益智区材料的提供总结了如下的几点小小心得。

一、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具有情趣性材料。

其一、小班幼儿年龄小,缺乏以物代物的能力,需要依赖真实的材料进行游戏。与人交往的能力不强,满足于对材料的单独操作和摆弄,而益智区正是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自由天地,满足了小班幼儿的兴趣需求。因此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适时地投放各种材料满足幼儿的需求,并根据幼儿的兴趣不断的更换材料。如:"水果棋"是来进行图案与水果的匹配的棋类游戏;"给小动物为饼干"将不同的颜色、形状的"饼干"送到小动物的嘴巴里;"小动物排队"将高低不同的动物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排列;"给动物宝宝喂饭"将各种食物分别喂给不同的动物吃以进行食物与动物的匹配。诸如此类的材料本身就具有直观、形象、有趣的特点,具有情节性和趣味性,非常受到小班幼儿的欢迎,是益智区也成为了幼儿欢乐的小天地。

其二、小班幼儿的自主意识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非常容易因为物品的数量与人数的不均等而发生幼儿之间争夺游戏材料的现象。因此,根据这一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应该准备比进入益智区幼儿人数更多的材料。如:操作高低排序的材料若有四人,那材料最好准备六份。保证材料的充足,那样幼儿才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对于材料的操作和和观察探索上。

二、根据主题活动和教学活动延伸投放材料。

其一、教师有目的将主题活动中的"预设"和"生成"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在主题活动中,常常有需要教师在主题前就需要孩子知道一些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那如何让孩子"知道"和"掌握"呢?就需要教师的"预设"。如:在主题"秋天的水果"主题活动中,需要小班幼儿了解秋天的各种水果,知道他们的形状、颜色、气味、大小、内部构造等多方位的知识。教师预设的材料有:投放真实的各色水果、水果切面图片、立体水果组合玩具、水果拼图等材料在益智区进行了投放。幼儿在操作和摆弄的过程中,幼儿自主的探索和学习,在进行该主题活动时,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就更加有效。幼儿的"生成"也同样的重要。如主题活动《秋天的水果》中的数学活动"给娃娃送水果"(三以内的数量进行比对多少)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除了送水果,幼儿还提出要给娃娃送帽子、衣服、食物等,于是这些要求就被当做了各不同的延伸材料投放到了益智区内,供幼儿的再次游戏。当然,不仅是是数学活动可以在区域中体现,所有的主题内容可以和所有的区域材料相结合,灵活结合、变化。

其二、材料的投放与集体教学活动相结合,培养幼儿多种技能。在集体教学活动前,让幼儿先到区域活动中对有关材料进行操作、感知。目的让幼儿积累直接经验,使教师更好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问题,如进行数学活动"大大小小的树叶"之前就已经提供了各种塑封的树叶图片,让幼儿进行大小的比对,进行活动时直接将图片从益智区中拿出,请幼儿认识"大标记"、"小标记"后,幼儿的分类活动无一错误,甚至还有幼儿将"不大也不小"的树叶也自动进行了分类。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创设益智区材料树叶图片材料,幼儿不但掌握了大小的认识,还提高了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需要有针对性将于教学活动有关的材料投放到各个区域中,让幼儿进行操作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判断能力、智力得到了充分发展,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材料投放具有层次性,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

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小班的孩子也不例外。益智区内提供的材料如果难度相同的话,对于一部分幼儿来说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而对于另外一部分幼儿则可能过于困难,难以完成,这样,都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益智区内应为不同能力、不同发展水平的小班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材料,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欲望,都有所发展,那么,针对小班孩子的特点,在益智区材料的投放上如何体现个别差异呢?

首先,应观察了解幼儿,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然后根据幼儿能力与发展水平进行分组,同一个活动中的材料要根据各组幼儿的实际情况,从目标要求逐步提高、操作难易程度逐步加大,将操作材料分为几个小层次,并制定出投放材料的时机和步骤,能力较弱的幼儿从最低层次的材料开始操作,能力稍高一些的幼儿可以把材料的目标要求、难易程度提高一个层次,能力强的幼儿可直接操作最高层次的材料。

如:在小班拼图游戏中,我们就为幼儿准备了四块、九块、十六块、二十块等各种不同片数的拼图,同时将有难度的拼图用照片记录完整的图案悬挂于益智区内。教师要随时观察,看材料是否符合各组幼儿的水平,是否为不同能力的幼儿所喜欢,是否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是否需要更换下一层次的材料,活动中,幼儿遇到了什么困难,解决了没有,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了解、分析,发现问题,掌握动态,从而为各组有的放矢地更换材料。小班益智区材料的投放上体现个体差异的关键在于:在充分分析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考虑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如何使材料"细化",一定要遵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根据活动目标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及近阶段益智区活动目标进行分层,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成功的愿望。

益智区材料要有层次性,并且经常更新,只有新的知识才会带来新的发展,新的提高。这些材料是教育活动的延伸和升华,是随着主题活动的变化,不断变化、更新,益智区的教育功能主要帮助幼儿发现、了解,并展开探讨的区域,每种材料的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因此,注重挖掘活动材料的多样性,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努力为幼儿创设"愉快、充实、自主、有序、发展"的区域环境.

科学发现区材料的有效投放


材料是科学教育中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是教师引发、支持幼儿探究,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科学发现区中的材料对幼儿的探究和发现尤为重要。因此,投放有效的活动材料是科学发现区的重要环节。然而遗憾的是,目前还有不少幼儿园的科学发现区活动呈现出表面化、表层次的低效状态,材料的提供过于随意,缺乏深刻的思考和严谨的逻辑,缺失了对幼儿发展的一些核心价值的追求,忽视了对区域核心内容的关注,对幼儿园开展高质量的科学发现区活动极为不利。

那么,如何保证幼儿园科学发现区材料的有效投放呢?

关注幼儿关键经验,投放有价值的材料

了解和把握幼儿应该获得的关键经验并物化在材料中,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育技能。然而教师选择的“有结构的材料”常常因材料本身有问题,而导致引发幼儿过多无关现象、误导幼儿等问题的产生。因此,保证材料的有效性,教师应首先做到关注幼儿关键经验,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有价值的材料”是提高科学发现区活动质量的关键。教师选择材料时,首先应关注本次活动想要丰富幼儿哪些方面的关键经验,将材料与幼儿关键经验有意识地联系起来,并需要思考、明确以下问题: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某些现象、获得某方面的知识,还是重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更强烈的探究欲望;我所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达成目标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材料中蕴含着哪些教育价值,能够帮助幼儿丰富哪些关键经验,有没有其他更适宜、更简便的材料,所提供材料是否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目标。

例如:在设置小班科学发现区活动“会变的颜色”时,教师抓住一个“变”字,试图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导幼儿玩几种有趣的配色游戏,让幼儿感受颜色的奇妙、好玩,并由此了解红加黄会变成橙色,黄加蓝会变成绿色。在材料投放上,教师围绕幼儿关键经验先后作了三次调整:第一次,投放了幼儿易于操作的油画棒,用涂色的方式感受变色。但在实际活动中发现,由于幼儿涂色的力度和均匀度不强,油画棒的颜色杂乱,颜色不能产生明显的变化,幼儿兴趣都在涂色行为上,而忽略了对变色的观察。由此可见,油画棒并不能让幼儿亲身体验到变色的快乐,更不能让幼儿发现颜色变化的简单规律,因此,油画棒不能作为本次活动的有价值材料而继续延用。第二次,教师将材料换成变色现象明显的红、黄、蓝广告色,请幼儿用板刷在大的绘图纸上给不同的图案刷色。这种变色效果明显的材料使幼儿亲身感受到了颜色的变化,体验到了玩变色游戏的快乐,但由于涂在绘图纸上的颜色是相互覆盖的,还是有部分幼儿没有发现其中的变色规律。第三次,于是在接下来的几次活动中,教师在原有材料基础上,围绕幼儿关键经验,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依次增加了色卡、颜色水、彩泥等多种易于操作、效果明显的材料,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向自己的经验目标迈进。

关注幼儿兴趣与需要,投放适宜的材料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在科学发现区,教师选择材料时不能为操作而操作,而是要理解、洞察幼儿的想法,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判断出幼儿的兴趣点所蕴含和能够实现的关键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材料,使有目的的教育与幼儿的兴趣点相一致,将探究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材料的投放要切合幼儿的兴趣点,并不是指向活动的开始阶段,而是要保证材料能在不同阶段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不断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和发现。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是否减弱或转移,关注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实际需要,把握好材料的投放时机,适时调整材料的投放,保证材料的适宜性。

例如:在设置大班科学发现区活动“有趣的洞洞”时,教师首先为幼儿提供了彩笔、纸,以图表这种平面形式表达人体隧道,然后根据幼儿需要逐渐增加纸盒、吸管、笔、剪刀等材料,当有幼儿尝试用吸管表现部分器官时,部分幼儿感觉到立体的比平面的更好看,于是提出头部也要立体化,教师又及时提供了橡皮泥、输液管等立体材料。这时,幼儿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作品也越来越立体,可是当他们看到玩“爱吃的洞”活动的小朋友,往自制的垃圾筒里投放垃圾时,新的兴趣点产生了:我们的人体隧道不能喂东西怎么办?于是有幼儿开始剪纸盒

区域活动材料的设计与投放


区域活动材料的设计与投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和质量。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结构系统地设计与投放材料,从而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准备的学习环境。这种准备基于教师对课程目标、内容的了解,对各学科领域核心经验和幼儿学习路径的认识,以及对幼儿学习兴趣、需要和能力的把握。这样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不断推进幼儿通过区域中的自主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一、设计与投放区域活动材料的依据

(一)班级主题课程

开展区域活动是实施主题课程的一个重要形式。在班级主题课程中,并不是所有活动都适合用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师可依据班级主题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筛选出其中适合幼儿个别化学习的内容放到区域活动中进行。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幼儿个体间在兴趣、需求和能力方面差异较大的内容;二是幼儿通过看图片、看视频、操作材料等就可以自主学习的内容;三是幼儿必须在不断探索、反复操作中,通过与材料的充分互动,才能获取经验的内容。上述三类课程内容如果放在相应的区域中,由教师提供多元的、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开展自主学习,则能更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

如,在大班关于“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将美术活动“画秋天的树”放到了美术区,原因是教师经过分析认为,大班幼儿对于树的经验已经相当丰富了,能够自己感知、欣赏各种关于树的美术作品了,也会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艺术表现了。再者,幼儿之间能力水平有差异,绘画所需时间大不相同,集体教学活动会导致有的幼儿难以尽情发挥,而活动一结束,所有颜料和工具都要收掉,既浪费材料,又浪费时间。如果将此活动放到区域中进行,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教师只需提供三类物品:(1)将各式各样关于秋天的树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张贴于美术区桌上或墙面上,便于幼儿自主欣赏、学习。(2)各种颜料、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3)架子、夹子等展示用具,便于幼儿自己将绘画作品及时展示出来。又如,在大班开展主题活动“祖国”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了学习民族舞的内容。教师将各民族舞蹈视频投放到音乐区,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欣赏或学习。有些幼儿能力强,每次进区学习一种舞蹈,很快就将几种舞蹈全学会了;有的幼儿特别喜欢蒙古舞,每次进区只学习这一种舞蹈。再如,中班幼儿在探索“泡泡”的活动中有一项学习用吸管吹泡泡的内容,幼儿必须亲身实践、多次尝试,才能慢慢建构起关于如何吹出泡泡、如何吹出大泡泡、如何长时间地保留泡泡等经验。为此,教师将这一内容放到科学区,让幼儿自主探索。这些做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幼儿差异化学习的需求。

(二)学科领域内容

教师在设计与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要确保幼儿通过与材料互动所获得的经验不是零散的、孤立的,而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且有前后联系的。为此,教师可依据每一学科领域的内容,系统地来设计与投放材料,保障每一学科领域的内容有层次地在区域活动中得以落实,避免遗漏。这样做还可以促使教师对每一学科领域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梳理,使教师对幼儿的发展更敏感,指导更灵活,支持更有力。

为此,我们在数学区按“数与量”“图形与空间”两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健康区按“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科学区按“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三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音乐区按“歌曲”“舞蹈”“打击乐”“欣赏”四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美术区按“绘画”“折纸”“泥工”“手工制作”四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语言区按“倾听”“表达”“阅读”“书写准备”四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小、中、大班,同个区域同一系列的材料会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内容上也会有不同的侧重。如,小班阶段在语言区虽然也有“书写准备”方面的内容,但更侧重于“倾听”“阅读”和“表达”方面的内容,且“表达”也更侧重于口语表达。在“书写准备”方面,教师只是会提供一些纸笔,一方面满足幼儿用涂涂画画的方式来表达的兴趣,另一方面满足幼儿模仿成人书写动作的兴趣,为中大班的“书写准备”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到了大班,“书写准备”就成了语言区的重点内容,教师会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提供相应材料,创设前书写环境,引导幼儿逐步学习用图画、符号等来“写”《好书推荐》《读书笔记》《学习计划》《班级日记》等。由于每个学科领域的每个系列都包含丰富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提供材料时还要注意每个系列中内容的全面性和多元性。如,在语言区的“倾听”系列中,教师提供的材料既要有故事,又要有儿歌、儿童诗、语言游戏等。“表达”系列既要有前书写表达,也要有故事、儿歌表演等;既要有经典的故事、儿歌等,也要有幼儿自己创编的故事、儿歌等。“阅读”系列既要有故事书,也要有科学类图画书、百科全书和适合幼儿阅读的杂志等。

(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教师设计与投放区域活动材料的一个重要依据。只有满足幼儿当下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才能吸引幼儿主动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实现自主化发展。

1.时刻关照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区域活动的主人

(1)了解幼儿的兴趣。采取定期讨论的方法了解幼儿喜欢什么内容、什么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如,教师在一次和大班幼儿讨论时,了解到他们最近对“怪兽”非常感兴趣,想要在美术区画怪兽,做怪兽玩偶和面具。在和幼儿讨论要用到哪些材料时,幼儿提出,怪兽就是要怪,所以什么材料都可以。他们说:“蛋壳、小球、饮料瓶子、罐子、纸袋、纸盒都可以,这些材料我们可以自己从家里带来。”第二天,孩子们就将家里的废旧材料都带来了,教师又提供了画笔、浆糊、双面胶、透明胶和各种颜色的纸等。那段时间,男孩们几乎每天都到美术区利用这些材料创作各式各样的“怪兽”。

(2)采纳幼儿的建议。幼儿常常会期望表现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件或内容。如,有幼儿在观看元旦运动会上一位家长表演的太极拳后,向班上教师建议将表演视频放到音乐区供他们学习。教师立刻采纳了这一建议,还和幼儿一起从网上搜索并剪辑了一套更适合他们的太极拳视频投放到音乐区,跟他们学习。

(3)发现幼儿的新兴趣。教师要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使用材料的情况,由此发现提供的材料是否合适,幼儿有什么新的兴趣,从而调整现有材料或投放新材料。如,教师在观察大班科学区活动时,发现幼儿已不满足于按多米诺骨牌原有的玩法玩,而是喜欢将多米诺骨牌向上叠加,还自发地和同伴比试谁叠得高。由此,教师在科学区投放酸奶罐、面包盒等更多“叠叠高”游戏材料,满足了大班幼儿不断接受挑战的愿望。

2.根据本班幼儿发展需要提供材料,弥补幼儿发展中的不足

(1)依据本班幼儿在阶段性发展评估中的不足来投放材料。如,小班的一位教师根据幼儿在上学期末的健康评估中呈现出的整体运动能力较弱的情况,调整健康区的材料,不仅安排了锻炼手部小肌肉的活动,还专门设置了大肌肉运动区:利用大纸箱做了一个长长的转弯的“隧道”,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玩具小车钻隧道;利用矿泉水桶和PVc管制作“蹬架机”,引导幼儿躺在垫子上通过用腿踢蹬使水桶转起来,从而吸引幼儿每天主动到健康区进行锻炼,发展运动能力。

(2)依据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发展情况的观察诊断来投放材料。如,小班的一位教师在语言区投放了和集体活动中学过的儿歌、故事相匹配的纸偶等操作材料,希望幼儿边讲述儿歌或故事边操作。可是教师观察两周后发现,大多数幼儿只摆弄材料不讲述。教师分析,幼儿并不是不想讲,而是对这些儿歌或故事的内容不够熟悉,不知道如何讲述。于是,教师又提供了若干播放器,一个播放器播放一首儿歌或一个故事,这样,幼儿可以跟随录音一起讲述,由一开始的只讲自己熟悉的句子和对话,到后面可以完整地讲述。正是由于教师发现了幼儿的需求,及时提供支持陛材料,才推进了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

(3)关注不同群体幼儿的发展需要。如,教师发现,音乐区中提供的舞蹈方面的材料有点偏女性化,无法满足那些对舞蹈感兴趣的男孩的发展需要。于是,教师在提供民族舞视频材料时,特别搜索并剪辑了适合男孩学习的粗犷、阳刚的舞蹈,从而吸引了男孩积极地进音乐区来学习舞蹈。

二、教师对于材料投放的几点疑惑

(一)材料是一次性投放还是累加式投放

依据我们的实践经验,两种方式都可以,但要注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保证每个区域中的活动材料是充足的,班级所有区域的活动材料总的数量和种类也是充足的,要让每个幼儿都有选择的余地。一般来说,我们会以全班幼儿平均分到每个区域参加活动为前提来准备材料。如,我园一个班幼儿是30~35人,每个班有数学、科学、语言、美术、音乐和健康六大区域,这样,每个区域至少应能容纳6名幼儿同时参与活动。我们会依据活动内容的新旧程度,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及材料准备的难易程度等,决定是先投放某种材料,然后逐步加入新的材料,还是一次性将不同种类的材料同时投放下去。如,在大班科学区活动中,教师一般采取一次性投放包含“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等不同内容的材料,然后逐步替换和增加材料,以满足不同兴趣、需求和能力的幼儿进行差异化学习的需求。当我们希望所有幼儿近期都能够去探索一种新材料、获得新经验时,我们会投放足够数量的这种新材料,但不会撤掉其他材料,这样,幼儿探索过新材料后,还可以进行其他感兴趣的科学探索活动。而对于中班语言区故事表演的材料,我们是累加式投放的。幼儿学过一个故事后,教师就将相关的头饰、道具等投放到语言区,随着幼儿学过的故事越来越多,语言区始终有新材料不断加入,既满足了有些幼儿对新材料的渴望,又延续了有些幼儿对旧材料的兴趣。

(二)教师辛辛苦苦做的材料孩子不喜欢怎么办

许多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准备的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后,幼儿一点儿都不感兴趣。这时,要把材料撤掉吗?我认为,教师先不要感到沮丧,也不必立刻撤掉材料,可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幼儿为什么不感兴趣:是因为难度太大还是难度太小,是不是游戏性不强……了解了原因就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了。如,小班一位教师在数学区墙面上制作了一块“海底世界”游戏板,板上画了大小不同的鱼吐出大小不同泡泡的场景,每个泡泡都是教师截取不同口径瓶子的瓶口粘在板上做成的。教师提供了与之匹配的瓶盖,引导幼儿将其一一拧上以形成完整的“泡泡”。谁知,该材料投放后去玩的幼儿不多。教师观察发现:由于材料置于墙面上,与幼儿平时习惯的拧瓶盖的角度有差异,使得幼儿感到很难拧,不容易获得成功体验,而且,幼儿似乎更喜欢往瓶口里塞东西,而不是拧上瓶盖。于是,教师将游戏板移至桌面上,在保留一部分瓶盖“泡泡”的同时,增加了嵌入式“泡泡”和不同形状的嵌入式“礁石”,降低了幼儿拧瓶盖的难度,加入了幼儿喜欢的嵌入式操作,使活动更适应幼儿当前的小手肌肉动作发展水平,满足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发展的需求。

(三)孩子对材料厌倦了怎么办

如果发现幼儿厌倦了原有的学习材料,教师可对其进行升级改版。一是改变规则,以增加难度。如,中班数学区游戏材料“瓶盖滑滑”,教师在底板上由里到外画了红、蓝、黄三个同心圆,最初的玩法是两名幼儿分别将瓶盖由外圈向内圈滑,比比谁能将更多的瓶盖滑入中心的红圈。一段时间后,幼儿不感兴趣了。于是,教师改变游戏规则,增加了骰子,谁掷的骰子点数大才可以滑瓶盖,点数小的停一轮,最后数一数各自滑入红圈的瓶盖数,多者为赢。骰子的投放改变了规则,增加了难度,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二是调整部分材料,以增加难度。如,中班科学区“打气球”的活动材料,在开始阶段,教师提供的气球“口”刚好能套住打气筒的“嘴”,大小一致,在幼儿熟练后,教师加入了大口径的气球和小口径的打气筒,这样幼儿打气时要将气球口子捏紧以防漏气,操作难度增加了,对于幼儿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用不同口径的打气筒给同样的气球充满气所需时间是否一样,也引发了幼儿新的探究兴趣。

(四)未设目标的非结构化材料怎么投放

平时,教师会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非结构化材料,这些材料平常可以放在哪儿以及如何投放到区域活动中,是需要教师研究和思考的。教师可以和幼儿讨论将这些材料按照其用途投放到哪些区域。如,夏季蚕豆丰收了,幼儿剥的蚕豆除了吃还可以做什么呢?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有的说:“可以放在美术区,利用牙签制作不同造型的动物、植物和建筑物。”有的说:“可以放在科学区,观察它们如何由软变硬,由饱满变干瘪。”教师就采纳了幼儿的建议。教师也可以根据各个区域的活动需求逐步投放。小班时一般由教师有计划地投放这些非结构化材料。如,将块茎块根类蔬菜、纸简、瓶盖、纸团等作为幼儿印画的工具,将纸盘、纸盒等提供给幼儿用作粘贴、涂画等。到了中大班,幼儿逐步学会有意识地使用各种非结构化材料了,教师可以和幼儿讨论,从而明确平日里收集到瓶盖、纸盒、纸筒等废旧物,要分类后放到美术区,以便根据需要随时使用。教师还可以将一些非结构化材料作为结构化材料使用。如,在大班引导幼儿将各种纸盒拆开还原,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转换过程;在小班引导幼儿将纸盒、瓶子、瓶盖分类、按一定方式排序,组合成一定模式等。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的材料必须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使之构成一个系统化的内容序列,将每一个学科领域固有的逻辑、结构在区域活动中加以体现和落实,以保障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的关联性,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实现循序渐进的、全面的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1.材料的提供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一些农村园我们看到,无论小班、中班、大班,区域里都有着几乎相同的材料,有时甚至会在小班的科学区里也看到观察记录本,这种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材料提供难以有效地支持幼儿活动。

2.材料的投放缺乏层次性,难以确保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

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对策分析

1.教师对区域活动要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通过实践操作、感知、体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并在充满愉悦和自信的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终身受用的良好品质。其中“目标性”、“主动性”是区域活动的主要原则,“自主、专注、愉悦、探究”是开展区域活动追求的基本价值取向。教师只有对区域活动有了足够的认识,对区域活动的原则、要求有了清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和设计区域活动,以避免流于形式。因此幼儿园应组织教师进行区域活动的专题培训和学习,开展相应的专题研讨,以澄清和提高认识,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2.加强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的目的性、计划性和整合性。目的性、计划性和整合性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特点。它要求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时应综合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与发展需要),也要结合近期教育目标与计划,结合新近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和最近幼儿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的安排及要求,制定区域活动的计划,确定目标,创设环境,针对各个区域具体的活动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区域活动的设计中还应注意整合性,即在区域活动的设计中渗透集体教学等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其他教育活动的要求与目标,在材料的投放、环境的创设中让幼儿园一日活动体现一个整体性、一致性,使其更好地成为集体教学活动的补充与延伸,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3.明确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与幼儿的角色关系是区域活动的核心,它将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和学习方法以至生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活动的效果。因此,各幼儿园要重视通过园本教研,使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区域活动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指导技能,如观察、分析、处理信息、组织协调能力等。教师应该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区域活动探索的同时,经常性,认真细致地对幼儿进行观察,并正确评价幼儿的活动,包括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水平、发展需求等方面。在区域活动中采取多种策略,做孩子活动的真正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从而不断为幼儿提供更适合于他们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能够引起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活动环境,通过适时适度的指导,促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以实现。因此教师除汲取相应的教育理论外,还应在实践上让自己逐步适应从集体活动的组织指导到区域活动的组织指导的转变。

4.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应充分体现丰富性、层次性、互动性。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幼儿的兴趣来自于对材料的操作,幼儿的发展也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材料,能够既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也适合不同兴趣受好的幼儿,能很好地促进各年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一起丰富和完善各区域的活动材料,并考虑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除考虑教育的需要外,幼儿兴趣及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忽视。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共同商量、更新、丰富材料,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区域活动的主人,更好地与环境和材料互动。当然,区域活动的材料还应具有层次性和探索性,材料的投放要顾及到各个年龄段、不同水平幼儿的的不同需要,提供的材料也应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有利于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探究,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游戏的典型代表,能够丰富幼儿想象力,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表现自我及与同伴友好相处等能力。教师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有效地引导幼儿开展活动,那么区域活动就只能流于形式,其优越的教育功能也就难以发挥,因此我们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必须正确认识区域活动,有效指导区域活动,创设适宜的区域活动环境为幼儿打开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自主活动之门,以求通过这种寓学于乐、寓教于玩的形式,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自主性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材料投放策略


[摘 要] 自主性区域游戏是在幼儿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区域环境,投放适宜的区域材料,通过自主协商让墙面环境会说话;利用图示让游戏活动更自主;通过合理规划让材料摆放更有序;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配合让材料更生活化;通过付诸情感让材料更显互动性。

[关键词] 区域游戏;区域环境;材料投放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提出,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借助对现实生活的认知、理解,在假想的情景中模仿与再造的实践活动。[1]自主性区域游戏是幼儿自主的、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方式,是通过和游戏材料互动自发进行的无意性学习。皮亚杰也曾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即儿童是在操作、摆弄材料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2]因此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操作材料实现其娱乐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其教育功能。[3]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采取不同的有效策略,使环境布置、材料等蕴含的教育因素发挥作用,让幼儿充分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通过自主协商让墙面环境会说话

皮亚杰提出,规则是儿童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即从规则的外部强制性走向规则的内在自觉性,因此也是规则内化的过程。在区域游戏中形成良好的游戏规则,有益于幼儿自制力、坚持力、独立性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指南》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幼儿期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幼儿现在和今后学习与发展的质量,同时也指出同伴间协商制定游戏规则的重要性,规则的内化有利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为此,幼儿园可以充分发挥墙面的教育功能,让幼儿自主协商制定规则,然后将规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粘贴在墙上,提醒幼儿应该怎么做,如此实现让墙面说话的教育价值。

如经过协商,幼儿觉得要爱护好区域内的材料,保持游戏时安静的环境,于是他们用表示音量的符号画成规则图,贴在区角的墙壁上,以此提醒自己要轻轻拿、轻轻说。另外,针对每个区角侧重的规则重点有所不同的实际情况,孩子们还设计了不同的区角规则图。如科学区墙面上画的是小人的头、问号以及记录纸和笔,表示在科学区要动动脑,玩一玩,做记录;数学区墙面上画的是小人的头、小眼睛、记录笔和纸,表示在数学区要动动脑,发现秘密,做记录等。由于这些规则都源于幼儿的自主协商,因此能够促进幼儿内化这些规则。总之,通过协商,幼儿将制定的规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画下来,并粘贴在相应的区域墙面上,能够很好地提醒和制约幼儿在相应区角中的行为,促进其规则意识与学习品质的良好发展。

二、利用图示让游戏活动更自主

陈鹤琴曾指出:“儿童易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我们可以利用儿童的暗示感受性来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习惯,在教育上可以取得事半功倍或意想不到的效果”。《指南》的“说明”也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这点明了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就是做中玩、玩中学、生活中学。幼儿对外界实物充满好奇与兴趣,积极探索和控制外在环境,能够表现出很强的个体主动性。[4]

区域游戏是一种自主性探索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易受暗示的心理特性,通过图示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玩中学的需要。如在科学区提供自制风车、陀螺、降落伞等的制作步骤示意图,让幼儿看图自由探索制作方法;在数学区提供各种美丽序列的瓷砖、项链、手镯等图片,让幼儿自主设计序列,拼摆瓷砖、串项链等;在建构区展示生活中具有美感的建筑、桥梁、社区等图片,让幼儿自发地设计图纸,自主搭建;在美工区提供各种材料的创意作品图,如乒乓球小人,树叶贴,松果的创意,纸杯变身,梳子的舞会,鸡蛋壳大聚会等,让幼儿充分感受欣赏后,自主选择材料创作作品。通过这样的图示暗示,可以为幼儿创设一种自我学习的环境,大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探究欲望,让幼儿游戏活动更自主。

三、通过合理规划让材料摆放更有序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本性是有序的,因此十分强调教具摆放所形成的秩序感,强调每一个教具的摆放都要有其固定的“位置”。幼儿园应关注教室区域环境的规划与教具的摆放有序。[5]《指南》也特别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指出成人应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其生活自理的条件,让幼儿有机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在区域材料摆放中,教师可有意识地按照各区材料的性质进行相应的分类,以便幼儿有序收放。如科学区可以将材料相应分为实验类、观察类、测量类、制作类。实验类包括沉浮、光、电、磁铁等小实验材料;观察类包括树叶、种子、标本等材料;测量类包括天平、称重量等材料;制作类包括风车、陀螺等材料。数学区可以将材料相应分为益智类、数学类。益智类以棋类、迷宫材料为主;数学类以数的组成、排序、图形等材料为主。通过这样合理的规划摆放,并图文并茂地贴上标识,如实验类画天平符号,观察类画放大镜,测量类画尺子,自然材料类画石头、树枝等,一方面有助于引起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幼儿创设了条件,让其学会主动有序摆放材料,并清楚地看到自己都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该做哪些工作,从而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培养文明习惯和社会秩序感。

四、利用家园配合让材料更加生活化

《指南》提出,游戏材料和幼儿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材料的种类特点能刺激幼儿的行为方式,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6]同时大自然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价值,幼儿能从大自然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和良好的情感体验。[7]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低结构材料,对幼儿游戏行为的限制比较少,目标隐蔽,但对幼儿来说自主操作和创作的空间更大,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力、兴趣,充分地进行想象,并赋予材料独特的意义。因此,幼儿园的材料选择应以低结构游戏材料为主,尽量贴近幼儿的生活、贴近自然。这就需要幼儿、家长、教师共同配合,收集并整理自然生活中原本可能丢弃的材料,然后将之投放到区域游戏环境中,供幼儿创造性地使用。如用枯枝可以制作美丽的树花;用小树叶可以变出可爱的小动物;捡来的小石头可以变成好看的图案等。这些自然生活中的材料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想象力与创造力,只要教师不限定游戏玩法,幼儿就可以用相同的材料玩出多种游戏,由此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五、通过付诸情感让材料更显互动性

《指南》倡导以幼儿的积极情绪去推动认知学习,这是因为快乐的情绪和记忆对幼儿学习至关重要。 [8]材料是幼儿活动的载体,新颖、丰富的材料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9]因此教师将材料设置于背景之中时,应让物化的环境蕴含丰富的情感内涵,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愿望。如教师可以在科学区将幼儿收集来的各种生活材料,包括硬币、碎布、纽扣、螺丝、瓶盖、调羹、钥匙等,装饰在自制小船的船帆上,然后让幼儿进入乘坐小船的游戏情境中,手拿磁铁探索“谁吸得起来”的游戏,可以大大增添幼儿探索的兴趣。又如在数学区,教师可以提供幼儿好朋友的照片,让幼儿进行比高矮、设计美丽项链的数学活动。在生活区,教师可以提供班级小女生的大头像,让幼儿为好朋友编辫子,还可以摆放纸盒制作的机器人,让幼儿为机器人穿衣服、扣扣子等。在美工区,教师更是可以赋予材料以生命,让幼儿用羽毛装饰作品,并通过与幼儿的潜心对话,让幼儿说出“天上下起了羽毛雨,真美”“纽扣做成的纽扣花,都在花园里,一朵一朵的,五颜六色真漂亮”等审美体验。通过这样的情感刺激,愉悦幼儿情绪,促使其更好地和材料互动,有助于提升幼儿观察、思维、动手操作、语言表达、想象及创造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区域游戏的开展过程中,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投放都会对幼儿的自主学习产生影响,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活动“舞台”,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动机,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获得身心发展。

中班学习性区域材料的投放研究


学习性区域活动(如美工区、科探区、益智区),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区域材料是幼儿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材料投放是否合理,对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很大。投放得好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能力,投放得不好,效果则相反,不利于幼儿的学习及操作习惯的培养。在活动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才能创设一个美观有序、尊重幼儿发展差异的、支持中班幼儿持续发展的属于幼儿自己的区域,才能使班级里的区域成为幼儿愿意参加的个性化学习的快乐天地,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不断的主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丰富情感、促进发展。

一、根据兴趣生成投放材料,讲究操作性与适宜性

中班幼儿是幼儿游戏的高峰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在一日活动中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倾听他们的心声,寻找他们的话题,捕捉他们的兴趣,开展相应的学习性区域活动。如户外活动时,成成和亮亮一边观察蚯蚓一边互相讨论着,其他小朋友也跑来观察争论。放学时我立刻发动家长搜集资料,将各种蚯蚓的图片、相关的绘本等投放在语言区里,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兴趣。活动区设置材料时讲究适宜性,充分考虑幼儿活动的需要和特点,有效利用班级环境的地理因素,布置成封闭的、半封闭的、开放的活动环境。采用固定和灵活设置相结合,充分利用好橱柜、桌面及窗台、废旧材料等,做好隔断。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自由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不受干扰的进行学习。注重动静分区,一般将较为安静的区域如语言区、数学区等,安排在室内;相对会发出较大声音的活动,如表演区、构建区、科学区等,安排在门口、走廊等处。

随着身心的发展,中班幼儿对周围的生活更熟悉了,他们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伸手去拿、去摸,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等,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还喜欢寻根刨底,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探究“为什么”。如为什么鸟会飞、洗衣机为什么会转动等等。因此,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材料,很容易使幼儿失去兴趣。相反,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宜的、操作性强的材料,较易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我们通常在开展某一区域游戏前,先与幼儿共同探讨,再根据幼儿的认识特点、兴趣及教育目标,共同创设环境、选择材料、制定规则。在投放材料时,充分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当根据幼儿需求要新增一个区域时,为避免新增区域出现人满为患、而有的区域却鲜有人问津的问题,除了注重根据每一个区域的材料数量、空间大小等条件设计不同的游戏牌外,其他区域也注意定期更新游戏内容、添置新的游戏材料,以保持每一个区域吸引力的相对平衡。在观察到幼儿对某区域材料的兴趣减弱时,及时投入一些新的操作性强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推动幼儿不断深入的探究。

二、根据主题实施投放材料,讲究引导性与系列性

区域材料的投放可以追随课程的大主题,作为孩子对教学活动的延伸部分,使孩子保持对某一活动主题的持久兴趣,并给予孩子区角活动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领孩子进一步探索、巩固我们的教育活动。在每一个新的主题活动开展时,首先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与要求,熟悉主题活动中的各个站点,一起分析哪些内容适合开展集体活动,哪些活动适合投放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然后再丰富合适的材料投放其中,让幼儿的活动既能独立开展又能相互联系。如主题活动《昆虫的世界》,教师首先在美工区创设一副背景墙,上面贴上了各种花花草草。同时提供了各种昆虫的折纸图示,绘画剪纸材料等。孩子们进入区域,未作任何提示,却安安静静的都在折昆虫、剪昆虫、画昆虫,并且能够乐在其中,说明材料的暗示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动能静,反应快,动作敏捷,他们的求知欲望更加旺盛,在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身边奥秘的兴趣日渐浓厚。为让幼儿能深入探究某个现象或某个事物,而不至于只停留在表面,我们也在相应区域分阶段创设小主题。如科学区以《光与镜子》为主题,结合科学小制作——万花筒,提供不同大小形状的镜子、小玩具、彩色透明纸、白纸、彩色珠子等,以及可拆装的万花筒(装对的、装错的),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同时,提供不同的记录表,共同探讨若干问题。如镜子中的棋子是什么样的(感知镜子成像特点)、数棋子(感知两面镜子夹角发射成像)、有趣的光斑(探究镜子不同的光斑变化)、有趣的万花筒(万花筒制作材料、原理)等。通过观察、记录、实验,最终使幼儿成功完成科学小制作,展现幼儿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成就感。

三、根据能力发展投放材料,讲究递进性与挑战性

中班幼儿在集体中有意性行为增加了,注意力集中了。他们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然而,看过、玩过的活动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挑战性,也就失去了兴趣。这说明区域中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幼儿就无法与操作材料产生相应的动态性的互动,就不能也无法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各种经验的积累。只有多层次、多递进性的多元操作材料才能够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需求。一方面,材料的投放要根据班级幼儿不同的需要、能力,尽可能多地提供有较强操作性、挑战性、可变性的材料吸引幼儿的主动探索。众所周知的水桶效应告诉我们,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如为了有助于幼儿小肌肉发育和培养细致操作能力,我在动手区中设置了“夹玻璃球”的内容。在练习用筷子夹玻璃球时,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夹进瓶中,能力弱的幼儿可选择夹进盒中。班上有一位幼儿由于先天原因,动作发展特别缓慢,我就在旁边放了一把勺子,他可以用勺子把玻璃球舀进盒中。这样可以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给他们提供不同的操作机会。另一方面,围绕教育目标,按照由浅人深、从易到难的要求,我们努力将材料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如中班生活区的筷子夹夹乐,我们可根据该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以及班中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提供积木、木珠、豆子三个难易不同、呈现递进的材料,这样能力弱的可以夹积木,能力强的直接可以挑战豆子。而当能力弱的幼儿挑战完积木时,也可以向木珠、豆子挑战。在《灯》的主题中,手工区,我们首先提供了果冻盒、饮料管、纸盒等几种材料让幼儿自由制作,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摆弄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能力强的幼儿不再满足现状,就再次投放一些新奇的材料,让能力强的幼儿自主探索制作。语言区,我们投放故事骰子和故事卡。故事骰子的每一面上可贴上动物、时间、地点等图示,幼儿在玩骰子中将画面用一句话连起来说说(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故事卡提供单幅画面三或四张,幼儿可根据数序排一排后,连起来编一个简短的故事。这样针对孩子的个性和共性投放有层次的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操作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习性区域,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幼儿能自主地控制活动内容、时间、地点、材料及玩伴,有利于幼儿主动建构自己有益的经验。当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时,教师不仅应成为幼儿游戏的好伙伴、好搭档,还应当成为一位细心的观察者,通过观察和参与游戏,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考,投放新材料,生成新课程。材料投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让活动区真正成为孩子的自由天地,让每一个孩子在与材料、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从而获得知识、积累经验、体验快乐、体验成功!

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误区及解决策略


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发展幼儿社会化情感的主要途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很多教师在角色游戏材料投放时容易陷入两个误区。

误区一:材料越多越好

◆弊端一:现场杂乱,不易整理

在“娃娃家”游戏提供的玩具材料中,有些材料并非是幼儿所需要的。有些教师精心在娃娃家的桌子上设置一瓶美丽的花,但在游戏时却常被幼儿推挤到地上而无人理睬,反而造成了游戏秩序的混乱。走进很多游戏进行中的“娃娃家”,我们经常看到地面、桌面杂乱无章的现象。游戏结束后,这些材料的整理就成了问题,因为数量超出了幼儿的整理能力,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弊端二:注意分散,难以深入

有些教师为了丰富游戏材料,投放的材料可谓五花八门。投放种类过多的材料,尽管能吸引幼儿投入活动,但也容易导致幼儿分心,使幼儿经常是拿起一物——摆弄片刻——丢弃——换另一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把玩各种材料上,就难以投入游戏情节,这显然与我们投放材料的初衷是不一致的。

解决策略:

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定期更换与补充。

1.材料应按需投放。各个游戏角中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应该根据特定游戏角的设置和幼儿的需要来定,可以将一些不是经常用到的材料放在“百宝箱”中,供幼儿选择性地使用,这样既能保证游戏的需要,又能保持游戏角的整洁。

2.材料应逐步添加。很多幼儿园经常有类似“游戏角创设评比”的活动,很多教师的做法是在评比之前做足新材料,集中投放。为避免导致幼儿分心,教师投放时应体现逐步添加的原则。

误区二:材料越像越好

随着幼儿园的环境设置日趋齐全、先进,许多玩具也越来越逼真,很多教师误以为游戏材料越像越好,这导致了材料在使用价值上大打折扣。

◆弊端一:功能单一,局限想象

过于逼真的材料容易带来功能单一、缺乏可变性的不足。如“娃娃家”从厨房设备到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医院里小小医疗箱、药瓶、X光片样样齐全;点心店里的点心、水果店的水果一应俱全。如此丰富、逼真的材料会局限幼儿想象力的发挥,不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弊端二:过于逼真,不够卫生

笔者在组织游戏中遇到过这样真实的事情:“点心店”提供了用橡皮泥做的“饼”,上面还粘有“花生米”,看上去非常逼真,一名小班幼儿“买”了以后就直接往嘴巴里送。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并不是因为幼儿不懂卫生,确实因为那些材料太逼真了,不仅不利于游戏开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卫生与安全隐患。

解决策略:

在投放材料时,教师应考虑材料与幼儿学习、生活的关系,既保证游戏的开展,又有利于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提供半成品的材料。半成品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把它想成什么,它就是什么,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对于游戏的进展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在幼儿角色游戏过程中,当没有顾客光临的时候,一些如医生、营业员等角色就显得无事可做。在每个游戏角里,我们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供幼儿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做一些顾客需要的材料,丰富游戏的情节。

“教师是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当幼儿对某个方面的主题感兴趣的时候,教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收集相关的材料。”同样,在幼儿园的游戏角中,我们更要注意材料投放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走出材料投放的误区,使材料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游戏,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区域材料的投放和幼儿的数学关键经验


数学活动区的设置与操作材料的投放。须顺应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材料将决定幼儿的操作方式,影响幼儿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以及思维与想象、探索与创造,从而决定幼儿可从操作活动中获得什么样的数学学习经验。幼儿数学学习内容大致有两大方面:数与量、图形与空间,具体可包含集合与模式、数概念与数运算、量与计量、图形与空间关系等关键经验。教师可挖掘各类材料隐含的数学教育价值,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操作材料来获得这些数学关键经验。

一、“集合与模式”的操作材料投放

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集合。集合概念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础,有关集合的数学学习内容有:求同与分类,发现集合与元素的包含关系、集合具有多重属性、集与子集的层级关系等。

求同与分类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逻辑基础。幼儿要完成有关分类的操作,需具备识别物体相同属性的关键经验。在数学活动区,教师可提供具有相同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或内在属性(如功能、价值)的操作材料,例如各种豆子、核桃、白果、花生,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积木等,引导幼儿根据某个相同属性在“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等的活动中获得集合经验。

集合与元素的包含关系是指集合可以分解为一个个元素,反之,各个元素合在一起就形成集合。要想帮助幼儿获得有关集合与元素的包含关系的经验,教师可提供具体的物体集合(如一袋糖果、一盘花生、一碗蚕豆、一筐串珠等),引导幼儿进行元素分解,即让幼儿将元素逐一减少至集合不再存在,然后再将被分解的元素逐一回归,以观察集合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

集合具有多重属性,能从不同维度分析集合的特征是幼儿需具备的数学关键经验。在数学活动区,教师可提供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的物体,以帮助幼儿发现集合的多重属性。如提供各种衣服、帽子的图片,让幼儿根据自己确定的标准(如大小、款式、颜色、图案等)进行多重分类并记录数量。

集与子集的层级关系是指一个集合可以包含若干个子集,每个子集还可以包含若干个更小的子集,集、子集、子集的子集……构成一个自上而下、包含与被包含的逻辑关系。发现集合与子集是层级关系而非平行关系是领悟这一数学内容的关键。在数学活动区,教师可提供具有多重属性的集合,例如水果(既有形状特征又有颜色特征),再提供用于层级分类的操作卡,引导幼儿操作并探讨:可以先按什么标准分类?分出的子集还可以再按什么标准继续分解?同一层级的子集合起来会组合成上位的哪个集合?如果能提供含有数量关系的集合材料(如若干围棋子),还可以帮助幼儿通过集合的分解与组合,建立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以及层级关系的概念,从而为幼儿数运算的学习提供经验准备。

找出事物的规律,并把它概括为理论,这就是模式。以“排列模式”为例,让幼儿通过探索发现排列的重复规律是有关模式学习的数学关键经验。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提供2~3种可以构成模式单位的材料,并给出不同的模式范例,以便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拓展模式或用替代材料创造模式等。如“穿珠”,可让幼儿体验AB式的重复排列。又如“铺地板”,可让幼儿发现二方连续拼接后的变化规律。

二、“数概念与数运算”的操作材料投放

幼儿的数概念与数运算大致包括数的认识、数量关系的理解、1O以内数的运算等。有助于幼儿获得数概念与数运算经验的材料较为丰富,比如,教师可提供同类物体(豆子、石子、棋子、钮扣、树叶、雪糕棒等)让幼儿学习计数,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教师也可提供两类物体(如瓶盖和瓶子、笔帽和笔杆、小碟子与小碗等),让幼儿通过比较建立起“多”“少”“一样多”等概念;提供不等量的物体系列(如1O串从少到多的穿珠),引导幼儿按数量的多少排序,以理解数差关系;提供等量但排列形式不同的若干组物体,引导幼儿判断它们的数量是否相等,以促进幼儿“等量判断”能力的发展;提供有数量变化关系的材料,帮助幼儿理解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如“盒子藏宝”,可让幼儿学习按量取物,体验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玩法是:提供贴有数量标识的带盖包装盒及若干物品,让幼儿根据盒盖提示取等量物品放入盒子,盖上盒盖摇晃,听听不同数量物体所发出的声音的不同。也可将装有物品的盒子放在耳边摇晃,听声音猜测数量。又如“转盘”,让幼儿将三层同心圆各扇区上数量相同的实物、点子、数字对应起来,以帮助幼儿逐步理解1O以内数量和数字的实际意义。而“绿叶找花”则可让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三、“量与计量”的操作材料投放

量,是指可以用测量的手段加以认识的属性,通常用数和计量单位表示。量概念的发展包括对物体量的认识和测量技能两个方面。测量过程蕴含着逻辑运算,幼儿学习测量是有一定难度的。例如,长度测量必须具备三个基础逻辑观念:第一,能运用数来表示物体的量;第二,理解长度守恒与距离守恒;第三,理解计量是把整体划分为许多相等的小单位,总量与单位量之和相等。

在数学活动区,教师可提供从小到大的贝壳、从短到长的小棒等材料,引导幼儿认识量的序列性,感知排序中的传递性和可逆性等。幼儿建立了“序列化”的逻辑观念后,可迁移到对数列顺序性的认识,发现数字的等差关系等。幼儿基本处于非正式测量阶段,自然物(小棒、小树叶、回形针、手、脚等)通常是帮助幼儿获得测量经验、理解测量意义的最便捷材料。套碗、套娃、套盒等通常也可成为幼儿学习按大小排序的材料;提供大小不同的杯子,可让幼儿通过用杯子取水倒水的方法,感知不同杯子的容积;提供简易天平和物品,可让幼儿在学习使用天平称重的同时了解物体轻重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图形与空间关系”的操作材料投放

物体的空间可以通过长、宽、高表现出来,几何形体是对客观物体形状的抽象和概括。幼儿的图形认知大致有:图形的识别,图形的构建,对图形边与边、角与角的分析比较,图形的分合,等等。由此,填充和移除,组装和拆分,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排列方式,从不同视角观察、描述区域位置、距离,理解图片中的空间关系等是幼儿需要学习的数学关键经验。

为帮助幼儿获得图形与空间关系的经验,教师在数学活动区可提供各种形状的物品(如瓶盖、盒盖、图形卡片、积木等),以便幼儿借助材料开展建构游戏或手工制作活动,表征物体的空间关系;教师也可通过提供各种边角有倍数关系的图形,引导幼儿体验图形之间的等量替换,获得面积测量的初步经验。如自制“俄罗斯方块”,幼儿通过操作有网格空缺的底板和不同形状、数量的镶嵌材料,学习图形组合和等量替换等数学关键经验。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小班幼儿提供的材料以实物为宜(如图形卡片、积木、拼图等),以便让幼儿通过操作了解图形的边、角、面的特征。如“拼娃娃”,让幼儿在寻找娃娃的各部分并进行组合的过程中,了解人体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关系。到中班,教师可提供图形组合或替代性材料,引导幼儿发现和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大班幼儿已能完成复杂的图形组合或替代性材料的操作活动,能运用组合的方法来进行图形的等量替换,这时教师可提供的材料就更丰富了,比如,提供藏宝图、迷宫图或体育、舞蹈动作等的示意图,让幼儿通过游戏和操作感受空间方位和运动方向等;提供生活场景模型或图纸,帮助幼儿学习以自我为中心或以客体为中心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

总之,教师要根据幼儿数学学习的路径,创设数学活动区环境.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使数学活动区真正成为幼儿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场所,最终帮助幼儿习得数学学习的关键经验。

相信《如何投放游戏材料?》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游戏,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材料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投放游戏材料切莫“自作多情”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幼儿在一定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中,游戏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1-04-29 阅读全文
  • 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要循序渐进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游戏,其中游戏材料的投放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年龄小,游戏时专注性较差,游戏兴趣易转移,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和发展水平循序渐进地投放游戏材料,创设宽松而富...
    2019-12-16 阅读全文
  • 新投放的材料——手绢花 热情欢快的音乐《好收成》在表演区响起来了,何晨琳和其他几个表演区的孩子认真欣赏起来,拿着手绢花时不时比划起来,跳着跳着,几个小伙伴便开始玩起了手绢花,不再舞蹈。“你们快看看,演员们是怎么使用它的呢?”...
    2020-03-31 阅读全文
  • 活动区游戏材料投放适宜性的研究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孩子变得越来越灵活并有自己的想法,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活动区游戏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根据幼儿的...
    2019-12-19 阅读全文
  • 科学发现区材料的有效投放 材料是科学教育中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是教师引发、支持幼儿探究,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科学发现区中的材料对幼儿的探究和发现尤为重要。因此,投放有效的活动材料是科学...
    2019-12-16 阅读全文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幼儿在一定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中,游戏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1-04-29 阅读全文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游戏,其中游戏材料的投放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年龄小,游戏时专注性较差,游戏兴趣易转移,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和发展水平循序渐进地投放游戏材料,创设宽松而富...

2019-12-16 阅读全文

热情欢快的音乐《好收成》在表演区响起来了,何晨琳和其他几个表演区的孩子认真欣赏起来,拿着手绢花时不时比划起来,跳着跳着,几个小伙伴便开始玩起了手绢花,不再舞蹈。“你们快看看,演员们是怎么使用它的呢?”...

2020-03-31 阅读全文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孩子变得越来越灵活并有自己的想法,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活动区游戏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根据幼儿的...

2019-12-19 阅读全文

材料是科学教育中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是教师引发、支持幼儿探究,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科学发现区中的材料对幼儿的探究和发现尤为重要。因此,投放有效的活动材料是科学...

2019-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