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设计――送给小动物的礼物
发布时间:2019-12-17 幼儿园教案小动物 幼儿园喂小动物说课稿 幼儿园美术小动物过冬说课稿班级:中班
科目:语言科学
一、活动名称:《送给小动物的礼物》
二、活动目标:
l 调动幼儿快乐与活动的积极性。
l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l 学会8的形成,知道7添上1是8,8里面有8个1。
三、活动准备:
l 各种小动物的卡片各8个,动物食物卡片各8个。
l 8种不同颜色的小旗子,插塑片、各种珠子若干,幼儿操作用卡片若干。
l 在活动室布置数量是8的物品。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各种卡片,引起幼儿兴趣。
基本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动物是多少。让幼儿数一数来了几只小猴?几只小熊?让幼儿比比谁多谁少?知道8比7多1,7比8少1。
请幼儿玩游戏“为小猴和小熊送礼物”,让幼儿操作食物卡片并对应比较,送给两只小动物的礼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它们一样多?引导幼儿用添上一个或去掉一个的办法变成一样多,并说出7添上1是8。
教师出示7种不同颜色的小旗子,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然后添上另一种颜色的旗子,请幼儿回答现在是几面旗子?观察一下,这8面旗子的颜色一样吗?引导幼儿理解8里面有8个1。
游戏“听口令”,请幼儿从许多插塑片和珠子中取出比7多1的珠子,然后数一数一共是多少,送给小动物。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五、活动延伸:日常活动中,让幼儿找一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数量是8个,互相说一说观察结果,幼儿可以相互评判,比比谁找的多又对。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动物的语言》
活动设计:《动物的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动物叫声的含义,满足模仿动物叫声的游戏愿望。
2、通过人和动物对话的模拟表演,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亲密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一:师幼两人表演。教师扮演狗的主人,幼儿扮小狗。主人用手抚摸小狗的毛,然后拿起肉骨头放在地上说:“吃吧,小狗。”小狗朝着主人“汪汪汪”地叫了三声(意为:谢谢主人,好吃,好吃)。啃起了肉骨头,吃完后又朝着主人“汪汪汪”地叫了三声(意为:我吃饱了,我要睡觉了),然后趴在主人脚旁睡着了。
2、情景表演二:一名幼儿表演小狗。小狗站在家门口,急促地叫个不停。
活动过程:
一、听听小狗的叫声
1、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一(只有口型,没有声音)。猜一猜,老师和小朋友表演的是谁?他们在说什么话?
2、幼儿根据表演者的口型及动作进行猜测。
3、观看有声表演,师幼一起揭晓小狗的叫声所代表的意义。
二、你演大家看
1、动物的叫声就是他的语言,他在说什么呢?请个别幼儿来扮演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一边做动作一边发出叫声,请的大家来猜一猜,你表演的是什么动物,在说什么。
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设计情节让大家猜测,猜后再由表演者揭示设计原意。
3、观看情景表演二,小狗的叫声变得怎么样了?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小狗在说什么呢?
三、我和动物聊聊天
1、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也和动物聊聊天。幼儿2―3人一组,分别扮演人和动物的角色,运用动作和语言进行“交流”。
2、角色交流时,教师注意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尤其是动物角色,应注意发出富有意义的叫声,教师适时参加能力较弱的一组。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给妈妈的妈妈送礼物》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拥抱、吻、关怀是一种甜蜜的亲情。
2.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成人的爱。
活动准备:挂图、故事磁带、长围巾、黑板。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1.小松鼠要给妈妈送甜蜜,你们猜猜她会送什么甜甜的礼物。
2.教师用简单的图示加以记录。如:“可能是糖”,就画一颗糖,将幼儿讨论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二、倾听故事1.教师出示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妈妈的妈妈是谁?妈妈送给外婆什么礼物?外婆心里觉得怎么样?小松鼠送给外婆什么礼物?外婆心里觉得怎么样?外婆喜欢这些礼物吗?你喜欢吗?
2.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三、表达对妈妈的爱1.教师扮演妈妈,让每个幼儿给“妈妈”送甜蜜的礼物:拥抱、亲吻、说一句甜蜜温磬的话。
2.鼓励幼儿回家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去救小动物》-中班活动设计
《去救小动物》-中班活动设计
“你晚上一个人睡在一间小房间吗?”每每问及幼儿这个问题,很多幼儿的头都会摇得像波浪鼓似的。是呀,在许多幼儿的心目中,黑房间多可怕呀,也许有妖怪,有大灰狼。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认知水平低,平时爱听的童话故事里就经常有妖怪、大灰狼的角色,再加上一些成人不正确的恐吓,如“不听话就把你关到黑房子里去”等等原因,幼儿怕黑也就不奇怪了。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去救小动物这个游戏就是帮助幼儿正确认识黑,并能用各种方法去克服怕黑的心理障碍,培养自己在困难面前能用迁移、变通的方法帮助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一.材料
小山洞、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玩具,小猫头饰若干,猫妈妈的胸饰一只,音乐磁带一盒。
二.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和形式导入活动
1.教师:“小猫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到那边森林里去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走吧!”(伴随《蝴蝶花》的音乐,幼儿做律动进入场景)
2.教师:“草地上真舒服,小猫们和妈妈一起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妈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3.故事: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小兔跟着妈妈一起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它看到美丽的鲜花,漂亮的蝴碟可开心了。它一会儿去闻闻鲜花,一会儿扑蝴蝶,结果找不着妈妈啦。天渐渐地黑了,小兔找不着妈妈多伤心呀,它大声地喊:“妈妈,妈妈……”。
(二)营救小动物,鼓励幼儿不怕黑
1.发现情况
通过小动物的呼救声及教师对黑洞内发生情况的描述,让幼儿感知发生的事情,激起 获]
一、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幼儿在活动中所尝试的各种克服怕黑的方法,使幼儿明白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有很多克服困难的方法,鼓励幼儿平时要积极动脑。
二、鼓励幼儿努力养成自己独睡的习惯
教师:“现在,老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哪些小朋友在家是和爸爸妈妈睡在一个房间的?为什么不一个人睡?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黑房间里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我们有各种方法战胜黑暗。你们以后敢不敢一个人睡觉啦?敢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
设置勇敢者评比栏,给每天独睡的幼儿贴一朵小红花。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给小动物送食物
设计意图: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在家庭育儿上出现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再加上部分家庭住在高楼,独门独户,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普遍缺乏锻炼。本次活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发展特点而设计。不但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关心爱护他人,也达到了锻炼的目的,还培养了孩子勇敢、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等。
活动目标:
1、能够听口令,准确找出终点小动物最爱吃的食物,并绕过障碍跑向终点给小动物送食物。
2、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小兔、小猴等动物的生活习性。
3、培养勇敢爱护关心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用纸盒瓶子制成兔子、小猴、小狗等动物形象。
2、不同质地的纸做成桃子、胡萝卜、骨头等。
3、设置好有障碍的跑道。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模仿小动物走路。
幼儿围着教师站一个圈,教师说高个进来,孩子们踮起脚尖走向圈内;教师说小个子进来,孩子们蹲着走向圈内;教师说小乌龟进来,孩子们匍匐进来;教师说小鸭进来,孩子们模仿小鸭走进圈内;教师说小兔进来,孩子们学小兔跳进来。
二、情景游戏。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冬天到了,一些动物都准备好足够的食物过冬了。可是,有几只小动物因为贪玩儿忘记准备食物了,它们肚子饿了,怎么办呢?
幼儿积极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可以给小动物送食物。
2、介绍玩法和游戏规则。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去给它们送食物。可是去小动物家的路上有很多障碍,我们要勇敢地绕过障碍,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送到小动物的家。
(1)、请个别幼儿试一试。(提醒幼儿注意,不要送错了,小狗爱吃骨头,要把骨头送到小狗家。而且过河时要踩在石板上,不能掉进河里。)(2)、请两个孩子来比一比,看谁送的又快又好。
3、给小动物送食物。
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游戏,看哪一组又快又好。(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三、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帮助了那么多小动物,给他们送去了爱吃的食物,小动物们可感谢我们了,还邀请我们下次去做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