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浅谈如何在幼儿园积极开展游戏活动

发布时间:2019-12-16

幼儿园如何开展游戏。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游戏成为幼儿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幼儿园游戏有助于小朋友的呼吸系统功能增强。幼儿园的管理者对幼儿游戏需持有比较科学和客观的态度。有哪些优秀的幼儿园游戏值得借鉴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浅谈如何在幼儿园积极开展游戏活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教育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生性爱玩好动,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一、游戏以其内在趣味性,诱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游戏中孩子表现出来的优良品质超过平时,幼儿的自身潜能也极大地激活了,他们的思考力、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都会超出平常。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游戏,使教学活动游戏化,利用游戏本身的趣味性作为内在动机,来启动、维持和调节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游戏教学,孩子们能将教师的要求转化成自觉的学习,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让孩子在愉快中学习知识,是真正意义上的"玩中学,学中玩",孩子们在游戏里,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游戏是一个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它以独有的魅力,让幼儿心灵得到畅游,心智得到成长,品格得到培养、性格特征优良……

二、将游戏与集体活动教学有机的整合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孩子们的游戏不仅是娱乐,也是学习、劳动和生活,孩子们在游戏中,或许是从头到尾都在"玩",但也正是在"玩"中,引发、支持、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活动。

1、游戏与健康活动的整合。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需要多途径的培养来完成的,游戏就是孩子最易接受的方式。如怎么教授示范,少部分幼儿就是学不会穿衣服,我利用生动形象的儿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会穿衣服了,在说说、讲讲、做做、玩玩中明白了道理。

2、游戏与科学的整合。

科学领域的数学活动相对有些抽象和枯燥,我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既可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又可以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如在学习单双数时,让孩子们玩找朋友的游戏,明白有一些数字里的娃娃找不到朋友,它们就是单数,有的数字里的娃娃都能够找到朋友,这些数字就是双数。又如玩游戏"打地鼠",先打地鼠,让幼儿点数打到地鼠的数量。游戏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简单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更好。

3、游戏与社会活动的整合。

社会是个大课堂,孩子的游戏是孩子社会生活的体验,孩子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会不知不觉地反映到他们的游戏中。如"如何做个好客人",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幼儿到小熊家做客,孩子们学习了怎样做一个好客人和好主人,又如玩三只小兔的音乐游戏,在唱唱跳跳中明白不给陌生人开门。

4、游戏与语言活动的整合。

由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能采用形象的表演,孩子更容易接受。所以,表演游戏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被广泛采用。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通过动作性较强的角色表演游戏,让孩子模仿小蝌蚪的形象,依据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结合体育活动,进行表演,孩子在游戏中、玩耍中、表演中掌握所学内容。

5、游戏与艺术活动的整合。

艺术教学更需要游戏活动的支持,无论是舞蹈、音乐、还是绘画,要掌握这些技能需要反反复复的练习,孩子易出现厌烦情绪,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孩子会很乐意接受。如:美术教学活动"画小鸟",教师在示范时伴随着游戏语言的指导,画个"太阳圆又圆"表示小鸟的头,画个"月亮弯又弯"表示小鸟的身体,"太阳长嘴又长眼"表示小鸟的嘴巴和眼睛,"月牙儿拿把小蒲扇"表示小鸟的尾巴。用这种有趣的游戏语言指导孩子的绘画,孩子们知道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怎么画,枯燥的绘画变得简单了。再如:舞蹈教学活动,教师将动作配上有趣的游戏语言,孩子边念儿歌边记动作,很快掌握所学内容。

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非常大,向教学活动渗透的方式也很多,运用得当能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运用方式。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呈现方式主要有:游戏整体引入法、游戏部分引入法、游戏导入法、游戏延伸法、游戏竞赛法、游戏童谣法及手指游戏法等,将注意力回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上。

三、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开展传统的游戏活动。

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行,有的是徒手进行的,有的只需十分简单的材料。如一粒石子、一根绳子, 这些随处可得的东西便可使游戏开展起来,却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童年的欢乐。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环节过渡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在各个环节的过渡中,游戏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同时减少了幼儿排队和等待的时间,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1、在操节中的创新应用

配有音乐的律动,利用小型器械开展的花式操是幼儿身体锻炼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活动中,幼儿随音乐的变化,变换着身体动作、对形,以此来开展动作的节奏、协调性、准确性和控制能力,在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如礼仪操,在游戏时,方法十分简便,不需准备器材,只要两人合作进行。同时,游戏伴幼儿边吟边玩,活动充满了生动的节奏感,形象具体且情趣盎然。又如课间操中"小螃蟹""熊的一家",配上有趣简单的儿歌:"一座小房子,住着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熊爸爸很健壮,熊妈妈爱跳舞,熊宝宝爱哭脸"。在游戏中幼儿锻炼了身体的各个关节,改变了往韵律操动作单纯的状况,同时这些音乐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因此在做韵律操时,孩子们特别认真,动作到位,起到了良好的锻炼效果。

2、户外体育活动中创新应用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如能合理利用还能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使户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更具特色。如传统的民间游戏:"切西瓜""丢手绢"等, 还利用废物改编、创新成游戏器材,如用易拉罐做成高跷,用报纸卷成纸球、纸棍,用楼梯和废旧轮胎完成跳、攀爬、平衡钻等动作能力练习。满足了幼儿个体的兴趣和需要,发挥了他们活动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进行各种有效的身体练习,并直接接受阳光和新鲜空气等自然因素的刺激,这对幼儿骨骼的发展,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健康,体质的增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自主性区域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幼儿十分喜爱自主性游戏,他们能无拘无束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合作伙伴。根据幼儿喜欢玩小汽车,在走廊一角创设了"小小汽车城"区域,幼儿在这里学习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学会互相谦让和收拾玩具,在教室里设置了娃娃家,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成人的基本活动。另外,我们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开设了民间儿童游戏区,选用了接沙包、喂豆豆、挑棒棒等一些适合在室内开展的民间游戏,使得幼儿各得其所,愉快地游戏,并以此相互交流和影响,为幼儿提供社会交往的场所和机会,并培养他们合作游戏的习惯。

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在游戏中,幼儿能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在幼儿园中善于运用游戏活动,对幼儿是一种"快乐教育",能给幼儿提供更多寓教育乐的发展机会。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游戏阅读

浅谈幼儿园如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导读: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现在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一、更多的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新鲜空气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幼儿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孩子们感冒咳嗽的少了,免疫力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压力、温度和湿度对幼儿产生刺激,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阳光的照射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紫外线还能促使维生素D的正常吸收,促使骨和软骨的骨化和正常生长,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二、尊重幼儿自己选择游戏内容的权利

由于幼儿受年龄、性别、兴趣爱好不同的限制,其喜欢的游戏也各不相同。于是,在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伙伴,例如:我们北方流传的“打宝”、“弹珠”、“夹弹子”等游戏,受到男孩子们的喜欢。特别是“打宝”的游戏,几张硬纸壳剪成圆片片,印上图案,也有的用烟盒折成三角玩,三五成群一玩就是个把小时,百玩不厌。调查中发现,孩子们有的是喜欢好看的图案,有的是喜欢扇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更多的是喜欢好胜,符合学前儿童的竞争心理。女孩子们则喜欢“跳皮筋”、“跳格”、“打沙包”等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可以边说儿歌边跳,玩法上从易到难,提高了玩的兴趣。边说边跳则可以锻炼跳的动作和节奏感,玩得快乐。此外,玩沙、玩水、玩胶泥,更是男孩、女孩都喜欢的。为了让幼儿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每天除了在固定的主题活动、户外活动时间进行各种游戏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各种零散间隙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课间时有许多零散时间,可选择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游戏,穿插在零散的时间进行。如“翻绳”、“转拉线陀螺”、“找东南西北”、“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等,使幼儿一日生活中减少排队、等待时间,使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由于孩子们的兴趣不同。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进行锻炼,我园还积极做好家长工作,得到家长的热烈响应。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户外、来到田园边,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玩各种家长们小时候也曾经玩过的民间游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仅愉悦了孩子们的身心,促进了孩子们机体健康成长,而且家长们也找回了童年的乐趣,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其次,民间游戏种类繁多,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一是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民间游戏多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大肌肉动作。“跳绳”、“跳皮筋”、“跳格”、“打电球”、“荷花荷花几时开”等游戏都可以发展跑、跳、投、躲闪等动作,可增强幼儿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例如:奔跑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脉搏输出量增加,促进幼儿心血管的正常发育。“挑棍”、“抓籽”、“夹籽”、“抓包”、“弹球”、“跳格子”、“背月亮”等是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配合协调,使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抽七打八”、“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翻绳”、“夹弹子”等游戏发展了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二是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语言本身是一种概括化的符号,是代表一类事物的象征。幼儿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而是学习用组合的方式把语言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工具。民间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噼呖吧啦翻跟头。”又如游戏“拍大麦”中,“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拍大麦。”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三是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游戏的规则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幼儿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幼儿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例如:游戏“城门几丈高”,它的规则是,每个幼儿边念儿歌边一个一个从“城门”下钻过。但是,顽皮的幼儿难以遵守,老师请幼儿讲讲游戏的规则。顽皮的孩子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而只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幼儿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用规则协调关系。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再次,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助于消耗幼儿体能,增强幼儿的食欲。民间游戏的开展,消耗了幼儿的体能,增加了幼儿的食欲,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以前,常常遇到家长们诉苦,孩子食欲不好,一口饭含在嘴里咽不下去,每餐要大人费很大的力气哄着孩子吃,很令老师和家长烦恼。自从家园开展民间游戏后,孩子们的运动量加强了。因为民间游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练习跑、跳等基本动作的游戏,再加上孩子们从室内来到室外,活动范围宽阔了,自然增加了运动量,消耗了幼儿的体能,使机体产生饥饿感,孩子们吃起饭来也就有滋有味,不用老师家长催促,吃得干干净净。也正是由于孩子们玩民间游戏后产生的旺盛食欲,使食物被充分的消化吸收,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自此,孩子们吃得下,睡得着,身体越长越棒。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往,他们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美好的。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幼儿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

浅谈幼儿课间领域游戏的开展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在智力教育中都比较强调上课,通过课堂教学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上课确实是智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比课堂上更多、更活。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开展课间游戏,把课间的游戏活动与上课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把上课作为一种孤立的学习过程。课间领域游戏是指课间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预先设定的领域游戏区内,通过游戏,让每个幼儿都动手、动脑,从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获得知识的一种活动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实际,对如何开展课间领域游戏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我们开展的课间领域游戏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领域、自然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这四个领域又分别包括许多相关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语言领域:包括普通话和儿童文学作品两大类,即幼儿听、说、早期阅读和写前训练的基本内容。自然领域:包括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如动物的外形特征和习性;植物的形态、生长规律和生长的基本条件;天气、季节的变化规律等等。其次还包括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如声、光、电、磁等及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参与制作科学玩具。另外,还包括对幼儿进行数量、形体的感知、认识教育,如物体的分类、数的加减、空间方位、时间的初步概念等等。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含律动和舞蹈)、美术(绘画、塑造及各种手工制作)、文学(含戏剧表演)三部分的内容。社会领域: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行为规范、民族文化。这四个领域构成了幼儿教育活动的大部分,充分体现了整体教育的思想。我们在开展课间领域游戏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计划和教育大纲,精心选择游戏内容。如大班常识教学中有一堂课是“认识风”,为了使孩子们增加对风的感性认识,我们在课间自然领域游戏中便有针对性地选择“风来了”这一游戏内容,通过让幼儿人人动手做风车、玩风车,感受风的产生及特性。再如十月份的教育主题是“我爱祖国”,我们便在社会领域中设计了“中国之最”的游戏,通过模拟电视里的知识竞赛,让幼儿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设计入区卡,幼儿分组游戏时,使每个幼儿均有机会参加每一领域的活动。我们将全班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幼儿持一种卡,在游戏前发下卡,幼儿按卡上的不同标记到相应的领域游戏区活动。第二天又换一种卡,到另一领域游戏区游戏。如此轮流进行,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做完四个领域的游戏,做到了面向全体幼儿。

(3)定期更换内容,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课间领域游戏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一般两周更换一次新内容,并且每一次都能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以保证游戏的质量。如自然领域游戏《找找哪些东西有生命》,我们尽量为幼儿提供较多的动物、植物、非生物图片材料,并且每个参加游戏的幼儿都有一套,让他们区分,找出有生命的东西。

(4)正确提供指导,注重幼儿实践。幼儿的学习不以书本知识的学习为主,单纯科学知识的传授只是幼儿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学习的兴趣和社会实践能力等等。因此,在游戏中我们主要指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引导幼儿通过自我探索、自我体会、观察积累经验,总结知识。如在艺术领域游戏“身体乐器”中,我们并没有单纯地教幼儿如何去打节奏,要求他们节奏准确,而是启发幼儿自己用手、脚、嘴发出各种声音,幼儿敲打身体各个部位,从而探索出人体的各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打法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幼儿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了打节奏的方法,增加了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并且,在练习、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开展课间领域游戏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课间领域游戏的开展,大大扩展了幼儿教育的空间,把对幼儿的教育延伸到了课外,幼儿的智力教育不再局限于小小的课堂。第二,领域游戏一般是分组轮流进行,每组幼儿人数不多,这就便于教师照顾每一个幼儿,掌握每一个幼儿的特点,把精力放在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个别幼儿的指导上。第三,课间领域游戏注重人人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学习知识,形式主要是各类游戏,因而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第四,领域游戏内容涉及较广,不仅包括了对幼儿的智力教育,还包括了许多非智力教育,如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对艺术的表现能力等等,注重各方面均衡发展。因此,课间领域游戏的开展,拓展了幼儿教育的内容,使幼儿的学习更加全面、更加科学。

总之,课间领域游戏符合幼儿的特点,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并且具有上课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有助于使幼儿在身心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均衡的发展。

浅谈幼儿园如何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摘要: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幼儿基本的学习途径。幼儿对于游戏的喜爱是源自于与生俱来的天性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是每一名幼教工作者在幼教实践中的努力方向。我园在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中,不断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坚持用《指南》中的指导思想优化幼儿园教学活动结构,在实践中总结了如何更好地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经验,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基本活动

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含义

幼儿的游戏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为了能让幼儿在其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必须创建适合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儿园活动,因此幼儿的游戏活动不仅是幼儿园课程整体结构中的重要形式,而且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学者虞永平曾指出:“优质的幼儿园课程把生活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课程生活化、游戏化,能够引导幼儿在行动中学习。”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游戏对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渗透在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中,并将幼儿园课程以游戏的方式呈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社会、了解生活、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增进才能、强壮体魄,实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我园在深入开展《指南》学习中,不断对原有活动进行改革,力求将游戏渗透于日常生活环节、体育活动、学习活动和区域活动之中,充分利用游戏的独特教育功能,通过多种途径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对幼儿实施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有效教育,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中学习,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二、我园对学前教育政策的学习情况

我们幼儿园是2013年12月成立的新公办园,以新教师为主,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为立足点,十分的重视对国家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培训学习工作(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在园教师树立教师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正确认识,探索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施办法。

(一)带领教师深入学习落实《指南》精神。进一步端正儿童观和教育观,了解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制定各年龄的发展目标张贴在本班,方便教师熟悉各领域的目标;围绕《指南》开展相关学习、测查活动,并邀请知名专家分享自己的经验;督促教师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倡议各领域学习游戏化,通过一日生活及游戏和适当的集体教学活动,提升幼儿游戏的关键经验,促进幼儿学习。

(二)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指南》精神。幼儿园教师要明确学前教育的方向和价值取向,注重让幼儿充分、全面、健康发展。引导教师正确的理解国家政策的精神,能够帮助幼儿教师提高活动设计的科学性,提高自身组织活动能力。每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在研讨中,教师就自身对《指南》的理解和将《指南》应用在教学中的情况与他人分享,在讨论中,大家相互学习,相互提意见,共同进步,加深了对《指南》的正确理解。

(三)倡导教师深入贯彻《指南》精神。幼儿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在幼儿期游戏对促进幼儿身体发育至关重要,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游戏是心理健康的保证,许多的幼儿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由于幼儿的社交贫乏所致。在学习《指南》的基础上,我园倡导教师能够在自行组织活动中,将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以各种形式渗透在各领域中,避免学科化、小学化倾向。事实证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够促进幼儿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仅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和自主性,同时,也更有利于教师将教育理念与内容传递给幼儿,创造师生间和谐温馨的活动氛围,保障活动效果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中的策略

正是因为游戏是适合幼儿的活动,所以全国上下的幼儿园都积极地将《指南》精神运用在实践中。但是在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过程中,我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如何将游戏更好的融人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自主性的培养、活动空间的利用,如何提高教师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等。在不断地尝试和发展中,我园总结出了以下可行性办法。

(一)将游戏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在幼儿园活动中,尽可能地将教学活动游戏化,将教学与游戏这两种互补形式整合起来,模糊游戏与教学的界限,从时间、空间、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形式等几方面将幼儿的经验整合在一起。教师在直接指导集体活动时,要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在每天一个小时的自由游戏时间里,要给幼儿自由活动的机会和许可。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合作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中的教育价值,及时以适当的方式作出应答,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在五大领域的教学中,将游戏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将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媒介,让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以启发幼儿的兴趣与思考。在幼儿园活动中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可以调节气氛,放松心情,如木头人、石头剪子布、喝水时比比看谁会喝水,睡觉时比比谁最安静,排队时比比谁站得最直,像这些小游戏可以使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使幼儿游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自由。

(二)提升幼儿自主游戏的水平。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在游戏中幼儿不是教师愿望的执行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的。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样玩、和谁玩、在什么地方玩。如:每天早上的晨间户外自选游戏,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晨间游戏等,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的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在充满尊重和自由的环境中游戏,幼儿能够提高自主意识,主动地参与游戏,更好的完成游戏任务,获得自身的提高。

(三)为幼儿创设充分的游戏空间。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从事愉快的活动,通过有趣的“工作”来塑造自己的精神,才能使幼儿达到“正常化”。幼儿园要因地制宜的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空间,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如:在地上画上各种图案,标上数字,让幼儿自主发现和创造游戏;也可以让游戏与户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画上两条竖线,变成独木桥,发展幼儿平衡能力;拉一条绳子吊上“果实”,让幼儿自主的创设游戏,制定游戏规则等,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空间,确保游戏材料的多元化,活动场地的安全化和适宜化。在充分的游戏空间里,儿童能够获得游戏的材料,有安全和宽敞的空间进行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游戏是幼儿的游戏,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对于不同年龄儿童,要用不同的方法引导游戏,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让他们自由地去探索、去游戏。如:小班幼儿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走神”,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当他们对新出现的玩具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喜欢玩某一类玩具时,教师就要在附近,用与幼儿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戏,这样就会引导幼儿模仿,对幼儿起了暗示性指导作用。对中、大班幼儿,教师则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的身份去指导幼儿游戏。在幼儿游戏遇到阻碍时,教师要适时介人。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教师参与或教师认为有介入指导的必要时,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一个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角色参与幼儿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游戏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段时间,让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存在问题、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生碰撞,引导幼儿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

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更在于引发、支持与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要将游戏真正地还给孩子,在每一次游戏中不断捕捉幼儿的发展需求,为推动下一次游戏提供经验和引导的准备。教师在游戏中要随时抓住教育的契机,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计划教育和随机教育巧妙地结合,促进游戏的深化和质量的提高,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的游戏就是工作,儿童的工作就是游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课程”,也是孩子的权利。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愉悦,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谈如何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活动


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像,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比如娃娃家游戏,医院游戏,商店游戏等等是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都有一定的主题,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它也是创造性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游戏。本文就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活动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要充分认识到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角色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之一,它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这也正是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所在。角色游戏教育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幼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与模仿,有助于幼儿学习生活及社会性行为,发展交往能力。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社会、反映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带有很大的模仿性。幼儿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模仿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老师提供了一个游戏场景,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节,让幼儿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生活和社会。在内容健康的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劳动者的优良品质,待人接物的态度,体验他们的情感。幼儿在角色游戏的情景中,由于扮演角色而忘却了自我,逼真地表现所担当的角色的特性,比如在汽车游戏中,扮演售货员的幼儿,要有礼貌地对待乘客,要认真售票、查票,还要提醒乘客要给老年人和抱小孩的让座等等。这样幼儿便学习了关心他人、尊重长辈等好的思想行为。共同的游戏意愿还可将多个幼儿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发展幼儿相互交往的能力,消除隔阂,发展正常的交往关系;另一方面,鼓励幼儿放开手脚,大胆游戏,对幼儿个性培养十分必要,并且有助于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由于角色游戏是由幼儿自定主题,自由充当角色,自行设计游戏情节,它可以充分表达幼儿的个人意愿,满足幼儿渴望参加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幼儿在这种游戏中有着极大的主动性。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为实现游戏的愿望,需要按照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去支配与控制自己的行动,按自己的意愿作用于周围的环境,这就要求幼儿积极地、独立地去从事活动。幼儿要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并为达到游戏的目的,不断地、独立地解决与克服遇到的种种障碍。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要正确引导、周密计划

领导创造性游戏要比有组织的游戏麻烦些,但是只要制定好游戏计划、周密地考虑好玩具的提供、角色和场地的分配等,并相信和尊重幼儿,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不束缚他们意愿的基础上给于一定的纪律约束肯定能做好这项工作的。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的主题、结构、情节、使用的材料均与社会生活有关。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范围和游戏的需要,为他们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和适应其年龄段特点的游戏题目。幼儿以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种种印象对游戏的情节进行设计和安排,并按照自己的愿望、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游戏。幼儿个人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因此,教师应当注意丰富幼儿的生活印象。角色游戏的过程是创造想象活动的过程。幼儿的游戏往往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必要的生活经验是幼儿选择游戏、表现和创造的基础,教师应重视对幼儿知识经验的丰富积累,按“小步递进”的原则,将指导建立在幼儿的发展上,选择相关主题,通过观察、介绍、讨论等手段增强幼儿对生活的认知与体验。在角色游戏中,通过扮演的角色或在幼儿游戏中所使用的玩具和游戏材料等来创造幼儿的想像力。角色游戏把想象活动与现实活动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既富有假想性,又富有真实性,是虚构性与真实性巧妙结合而产生的游戏活动。如果老师在指导游戏的过程中缺乏目的和游戏评价的认识,让幼儿在自己设计的主题、内容、角色和玩具中按教师的意图进行游戏,不敢放手让幼儿自由活动,忽视幼儿的主动精神,那么幼儿在角游戏中似乎是玩得好,有内容、有主题、有情节,但其实幼儿的灵活性、主动性已被老师在游戏中无形地束缚住了,幼儿只是在机械地按程序“扮演各种角色”。幼儿在游戏中的快乐感则相对地减少了。对此我认为教师至少应给幼儿以下几种自由:第一、有选择玩具的自由。玩具是开展游戏的前提,没有了玩具和材料的游戏正如“巧媳妇难煮无米炊”一样是无论如何也开展不了的。在游戏前,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本班幼儿游戏的实际水平和特点,精心考虑供给幼儿什么样的玩具和材料,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和促进幼儿游戏更好地开展。在游戏开始时,老师可千万不能实行一人一份的“配给制”,而应把玩具和材料展示在孩子面前,让他们看得到,拿得到,在老师的启发下,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由选择玩具和材料。这样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很大的作用;第二、教师在指导游戏时应尊重幼儿,允许幼儿有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主题的自由。但是,为了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因素,并不排斥成人的指导。例如:我班的幼儿想开一间玩具商店,但又不知道应如何玩?我则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他们去参观商场,让幼儿认识学习商场里买卖商品是如何进行的,商店里主要有些什么人,应该用什么来购买商品,而售货员和顾客之间的交往是怎样的。让幼儿通过参观活动直接感知这些知识,并把它积累起来。同样,当幼儿积累了“医院”、“理发店”、“市场”、“餐厅”等有关这方面知识以后,他们就会和同伴一起商量确定玩以上游戏的主题了,从而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第三、是幼儿在游戏开展后的自由性。展开游戏情节是游戏的主要部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任务是在观察了解幼儿游戏情况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丰富游戏的情节,推动游戏的发展。但是应如何指导才不会过多地干涉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发挥主动性,这则是一门艺术了。那么必须先明确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绝不能对幼儿进行支配。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教师可采取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指导,更好的融入游戏中,使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平等的人际氛围中。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让幼儿有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自由性,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在游戏展开情节的过程中,让幼儿有更多的自由性是促进幼儿创造才能的有利因素。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这当中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而且是幼儿的帮手和支持者。她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和引导幼儿构思,协助他们创作,但却不可因此去支配幼儿或干预幼儿他们的决定,更不是教幼儿如何做代替他们去做。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幼儿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印象并非全是好的,所以不是任何幼儿自发的角色游戏都有良好的教育作用,比如“烧香、拜佛”的游戏对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有消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角色游戏的指导,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三、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要加强随机教育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预料以外的情况,影响游戏顺利进行和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及时、有效地进行随机教育,引导游戏继续开展下去。一般运用到下面几种情况下:(一)、当游戏内容贫乏时,需要老师画龙点睛地启发、诱导,使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地活动。比如当幼儿在玩商店游戏时,只知道等待“客人”上门来买东西,没有新的内容时,老师以“客人”地身份出现,买了很多东西,拿也拿不下。从这里就引出了送货上门的服务内容,“商店”的“工作人员”能主动开始了“送货”活动;(二)、当角色之间有冲突时,老师要及时调节,使游戏有条不紊的进行。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当“客人”去“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坚持不让他进门,但“客人”非要挤进去,这样他们两个人挣吵了起来。这时老师就以“奶奶”的身份加入了游戏,让“主人”说一说,为什么不让“客人”进来。原来“娃娃家”有许多“客人”,家里比较拥挤,都坐不下了,“客人”听后说:“我等会儿再来”。就这样冲突平息了,游戏又顺利的开展下去了;(三)、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老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深化游戏主题,提高幼儿对做游戏的积极性。如在小菜场游戏中,单一的买卖活动使幼儿对游戏兴趣低落,没有人想去小菜市场上班了。我以“经理”的身份和“工作人员”开了个会,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各种不同的蔬菜,丰富“菜篮子”工程,扩大了经营范围,“工作人员”也不再没事可干,游戏又热火朝天的开展下去了。(四)、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教师要根据游戏过程不断的创新游戏情节,提高幼儿积极性。如在点心店的游戏中,由于幼儿平时对社会接触不多,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很难深入开展。于是我就把点心店关了,和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到什么地方去吃?就这样“肯德基”点心店就应运而生了,幼儿看见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乐意参加。

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活动,这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创造有利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游戏的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

浅谈大班结构游戏的开展


导读:在每次活动后我都组织孩子们一起欣赏作品,观赏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种成就感。同时请他们评价,说说好的地方,给予表扬,在以后的建构中可以借鉴;找找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争取做得更好。

为了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各项能力,在这个学期我把结构游戏作为本班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对于如何开展大班的大型结构游戏颇有感受。在开展此类游戏时我会做以下几点,在这个过程也有一些感触。

首先,和小朋友们共同讨论所要开展结构游戏的主题。

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讨论能力和社会阅历,通过集体的讨论他们会选出自己常见的大型建筑物,比如说:桥、社区、某某街道、商场等等,都是他们所熟悉有直接经验的东西,这样就有利于游戏的开展,而且从这个讨论的过程中他们的合作能力与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其次,对主题进行平面设计并确定可行方案。

请每组的小朋友在一张图画纸上画出讨论完后的主题构造,然后把所有的设计图贴在一起请幼儿讨论采纳哪组的方案比较合适并说说为什么,如此一来所有的孩子们都对即将要开展的主题非常了解,知道要搭建什么东西,各个部位所处的位置,让他们在搭建的时候有目的有计划,不盲目地依自己喜好搭设。比如,在开展以“桥”为主题的结构游戏中,我就请孩子们分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每组设计的方案各不相同,有的单纯就画所见的桥,有的画了桥以及桥下的东西,还有的在桥的两边建起美丽的社区,通过讨论孩子们一致采纳了后种设计。

第三,依据设计图进行分组搭建。

孩子们有了设计图以后就会开始自由选择自己的“工程”,其中如果发现比例失调的话老师就要进行协调。他们会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搭建,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挣抢事件,于是在这个时候就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包括一些辅助材料,比如纸盒、树叶等等。当使用材料发生冲突时,我便会引导他们进行协商或是想了办法利用其它相似材料。在搭“桥”的时候,由于社区的围墙与桥体的材料一样,于是我就引导这两个“工程队”进行讨论协商,后来他们“社区工程队”就选择了雪花片来做围墙。同时这个过程最能体现孩子的合作精神,在观察他们搭桥的时候发现有的孩子愿意放弃自己正喜欢搭的桥体去帮助本队人稳固桥墩,而有的却不是,尽管桥非常容易倒塌,他还是把自己喜欢搭桥体的事进行到底,倒了就扶,完全没有团队意识。如此反复后我就会和他谈谈话,让他自己找出不成功的原因,经过探讨在以后的活动中他就慢慢学会了合作。

最后,共同欣赏作品并进行评价。

在每次活动后我都组织孩子们一起欣赏作品,观赏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种成就感。同时请他们评价,说说好的地方,给予表扬,在以后的建构中可以借鉴;找找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争取做得更好。

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导读: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开展的区角和角色游戏正满足了幼儿的发展需求,在区角游戏中如何做好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是我们老师需要思考的。

在举国上下关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使更多的幼儿成为将来的创造型人才,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思考的中心问题。我们把幼儿创新教育研究的课题视为一项主要研究“玩”的课题——孩子们应该如何“玩”?“玩”什么?怎样“玩”出新意?怎样在“玩”中创新,将既能够寓创新精神个时间能力的培养,又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和不同层次需要的创新性游戏带给幼儿,让幼儿玩得有文化,掌握玩的技术,发展玩的艺术。现在幼儿园开展的区角游戏、角色游戏,正是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游戏,充分挖掘创新潜能的最好路径。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开展的区角和角色游戏正满足了幼儿的发展需求,在区角游戏中如何做好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是我们老师需要思考的。

在教室根据幼儿的人数等活动空间来设置区域,各区域间布置符合现代教育的五大领域,这些区域也必须适合幼儿游戏,如果区域过分封闭,则会影响幼儿相互交往,容易使幼儿产生单调,沉闷的感觉,如果没有适当的分割,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影响游戏质量。我们围绕主题目标创设各区域,围绕一种内容设置多个区域,如围绕科学领域设置:变色区,恐龙馆,实验区,电脑区还可以按不同内容设置不同区,如:棋类区,猜谜区,编织区等。在游戏的准备材料上,围绕活动内容与幼儿一起共同创设开放的活动环境,收集不同类型的活动材料,这一过程由幼儿和老师,幼儿和家长以及幼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因此,极具生活化,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积极筹措,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材料和信息,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知识上,能力上都不断得到锻炼和发展。

在游戏中,让幼儿自己选择区域,选择材料进行活动,幼儿自身对玩的“过程”比玩的“结果”更感兴趣。玩的“过程”给他们带来地满足和剩余精力的释放远远胜过玩的“结果”,他们的许多创造型行为就表现在尝试和熟悉事物的活动过程中。以主题活动“热闹的马路”为例,我们设置了若干个区域:手工区、汽车制造厂、角色区、交通岗、绘画区、我看到……、建筑区等,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可以用废旧纸盒制造汽车,画汽车,可以扮交警指挥交通,建造主要街道和风景区,公益海报创意设计等,让每个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动起来,开放式的区域设置能解放幼儿的空间、时间,给幼儿更多的活动自主权,减少幼儿模仿“结果”的企图,因为,模仿不是首创,只有首创才是创造性的标志,在“科学发现区”有幼儿提出“金鱼的嘴巴一张一翕是在干什么?”的问题,吸引着全班幼儿一次又一次的探索,“金鱼是在喝水”、“不,在呼吸,金鱼一直喝水不要给撑死啊!”细致的观察和激烈的讨论,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提高了孩子寻疑质疑解疑的积极性。

在区角游戏和角色游戏中,由于材料不同使得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或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不同,活动的变化对激发犹如台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活动可以吸引不同的幼儿,同时还因为变化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甚至同一活动改变一下活动的地点,就可以重新吸引幼儿,因此对区角游戏的安排可以阶段性和丰富性,对诱发和促进幼儿创新的发展尤为重要,同时兴趣对幼儿的创造性游戏也非常的重要。

把创新性的游戏设计与幼儿创新教育结合起来,使其能够借助想象和虚构,将自然常识、生活常识、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等系统地归纳、整理、总结、整合,加以创新性表达,又要使幼儿容易理解和愿意参与,还要考虑使其具有游戏性、表演性和愉悦性,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当然,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游戏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使他们能在游戏中显示自己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区角游戏开发新潜能,通过表演游戏获取快乐,这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好的创新性游戏不仅在于游戏主题(教学内容),而且在更大程度是游戏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教学模式)。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不论对幼儿教育还是对其他教育形式都有时代性和开拓意义,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两者融会贯通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自信心


导读:具有自信心的幼儿能感到自身的价值,能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敢于大胆探索,乐于与周围人交往,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自信心对于幼儿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一)小班(3—4岁)幼儿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往往缺乏主动性,胆小、懦弱,做事情常常依赖于成人的帮助。这是由于3—4岁幼儿生理、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同时,这一时期又是幼儿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生活环境改变了,在各方面要学着自理、自我服务,感到诸多不适应。除此之外,幼儿缺乏自信心,缺乏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的情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实践证明:具有自信心的幼儿能感到自身的价值,能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敢于大胆探索,乐于与周围人交往,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自信心对于幼儿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忽视对幼儿包括自信心在内的心理品质培养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教师虽然知道自信心培养的意义所在,但又往往缺乏具体方法,无从下手。

(二)随着幼教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已逐步树立了目标意识,注意结合幼儿自身的需求和发展规律实施教育。但是,如何将目标指向幼儿的一日活动和游戏活动及目标与游戏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何、目标与游戏活动的结合点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旨在寻找一个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二、理论依据

第一,小班(3—4岁)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情绪性强、自制力差、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年龄特点。而游戏恰恰能满足幼儿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自由地变换动作、姿势,还可以多次重复所感兴趣的动作。

第二,游戏可以满足幼儿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当幼儿完成了包含在游戏活动中的一定课题与任务时,幼儿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3—4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决定了要对幼儿实施以自我服务能力、良好卫生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等为内容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尤其是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更是密不可分。

三、实施过程

(一)观察评估幼儿最初的自信心水平。

开学初,在对班上幼儿情况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评估依据。评估依据来自两方面:一是实际观察,从实际中来;二是参照借鉴有关幼儿自信心评价的指标。观察评估力求全面、准确,并具一定代表性。

试点班老师对幼儿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中包含自信心因素的方面进行了观察评估,对幼儿在自信心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的了解,以便有的放矢,使教育更具针对性。

(二)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出发,调整幼儿一日活动结构。

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出发,一日活动以游戏为主。具体表现在减少集体组织的活动,减少幼儿集体等待的时间,把幼儿从束缚的空间、时间中解放出来,给幼儿更多的游戏时间,增加幼儿自选玩具、自由结伴、自由交谈的活动。

(三)挖掘各类游戏活动中潜在的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因素。

如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是否敢于表达或表现自我;娃娃家、小医院、美发厅等角色游戏中,幼儿是否敢于与同伴交往、大胆想象;在“玩玩做做”的活动中,幼儿是否能运用材料大胆表现、创作等等。

(四)创设与培养幼儿自信心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1。在环境创设上,遵循把环境创设作为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的原则,注重活动室环境布置与有关自信心的主题结合,突出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内容。

如“好孩子自己走”、“我会吃饭、我爱睡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教师以直观、形象的形式,给幼儿粘贴小红花或幼儿熟悉的小标志及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等,增加趣味性。

2。在精神环境创设上,鼓励幼儿自选活动,以自主、自愿为原则,选择自己喜爱、感兴趣的活动。

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因此,成人应以肯定与信任的态度对待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这是形成幼儿自信心的关键。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注意运用旨在满足幼儿的需要、使幼儿感到自我价值的积极语言,并注意运用眼神、笑容、身体接触等无声语言肯定幼儿的积极行为。例如,一名幼儿偶然来到语言角,她学着别的小朋友,从布口袋里拿出几个手指偶,套在手上,不连贯地讲起来。老师观察到这一情况,就走上前去,充分鼓励她说:“你讲得真好,老师真爱听!”小女孩受到了鼓励,忽然扬起头,高兴地说:“我最喜欢讲故事啦!”幼儿的一个随意行为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便得到了强化,幼儿从这种鼓励的态度中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

3。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意愿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游戏区,投放游戏材料。

(1)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如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将拼插玩具当做“话筒”,举在嘴边,非常投入地“演唱”,从而了解到幼儿有表演的兴趣和愿望。于是,用皱纹纸为幼儿做成美丽、鲜艳的百褶裙、头花儿等装饰品,用废旧纸筒、布头儿制作成“话筒”,把幼儿熟悉、喜爱的歌曲和儿歌串录下来,并找来响板、撞钟、铃鼓等小乐器。这样,“小小舞台”诞生了。新增设的表演游戏角,充分给幼儿提供了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与条件。

(2)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

同样是玩建筑游戏,大班幼儿能分享、合作、共同协商来建构,而小班幼儿由于具有好模仿的特点,则以独立游戏、平行游戏为主。因此,在小班(尤其是第一学期),教师把积木分成几筐,用纸制的小建筑帽或小脚印等标志控制幼儿人数,使到建筑区的每一名幼儿都有一份数量充足的建筑材料,并给幼儿投放小汽车、小树、花、人物、动物等辅助材料,丰富游戏内容。

(3)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

开学初,一名幼儿来到穿珠组,由于他拿的线绳头部散开了,他穿了半天没穿上,扭过头对身后的老师说:“我……想回家……”这表明游戏材料与幼儿的小肌肉发展水平相比有较大的难度,幼儿经过努力未能完成,活动本身没有给幼儿带来快乐与满足,因而幼儿变得担忧和焦虑。

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是让幼儿能经常获得成功的经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成人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感。同时,教师提供的材料要有难易之分,如“小巧手”组,教师根据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水平,投放沿直线剪“”(窗帘、拉花)、沿斜线剪“△”、“△△△”(小草),还为幼儿提供了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造型简单的轮廓线,如小鸡、小鱼、小房子等,包含直线、斜线甚至弧线。教师在尊重幼儿兴趣、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幼儿的能力和水平适当进行引导。

四、认识体会

第一,合理调整幼儿一日活动结构,是使游戏成为幼儿基本活动的基本保证;

第二,注重挖掘、分析各类游戏活动中潜在的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因素,是使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心得以落实的主要途径;

第三,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让幼儿置身于丰富多采、充满生机、富有情趣的环境中,处在活动的主体地位,以积极的情绪面对各种问题,便于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并得到满足与愉悦,从而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第四,游戏区的设置、材料的投入,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意愿,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并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如何更好的开展幼儿自选游戏活动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执行,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游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开展幼儿自选游戏活动,首先要解决好在幼儿自选游戏中如何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更好的开展了幼儿自选游戏活动:

一、创设活动区

首先,我们学习了有关的优秀文章,使我们明确了创设活动区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活动机会,有利于个性和谐发展。创设活动区有利于教师细致的观察了解幼儿,从而引导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根据我班活动区开展所发现的问题,我创设了十个活动区。例如:为了让幼儿能较长时间的停留在一个活动区,我就在美工区准备各种图形的彩纸及各种纸盒类和壳类(如瓜子,鸡蛋皮);为了提高幼儿对图书区的兴趣,我们增加了修补图书的工作;针对我班协作意识较弱的特点,开设了积木区,使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互助协作,增强集体意识,学会与人合作;为了避免偏区现象的产生,我们制作了区域标志和入区登记表。除此之外,还开设了“娃娃家”“小医院”“计算区”“小商店”等活动区,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培养幼儿自主游戏,主动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的交往能力、意志品德、性格、情感、兴趣爱好等都会集中反映出来,而这些方面也只有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才能够锻炼提高,教师不能代替。因此,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正确处理好关系,让幼儿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主动得到发展。例如: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和伙伴,是开展幼儿自选游戏的主要内容。为此在活动区的物质材料准备上发动幼儿,让他们从家中带来用过的各种饮料瓶、废纸盒等物品,分别投放到小商店、娃娃家中,使幼儿参与活动区的创设,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班里的一部分,是班里的小主人。在幼儿选择区域时,充分尊重幼儿自己的意愿,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结伴,为幼儿游戏伙伴间相互启发、互相帮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幼儿在自选游戏活动中同步成长。

为了更好的开展自选游戏活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影响幼儿自选游戏活动质量的关键。为此,教师根据层层计划中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幼儿发展水平,以指导者和游戏伙伴的双重身份参与活动过程,将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结合,注重隐形性教育,用语言动作引导幼儿主动发展情节,使幼儿与教师教学相长。例如:有一次,在我的参与下,某一幼儿用小纸盒做了电视机,后来他竟然改造成了一个画片可以动的与众不同的电视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看来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还真丰富。与孩子们相处,使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为以后的目标和重点的制定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在我的带动下,幼儿游戏的兴趣空前高涨,渐渐的爱玩会玩了,游戏质量不断提高。

为了更好的使幼儿学习自我管理,我注重引导幼儿共同建立和执行自选游戏规则(如使用材料的取放,行为自治,一些小矛盾的解决等等),使幼儿在讨论时强化是非观念,增强自理能力,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方针,使幼儿渐渐的由爱玩、会玩到掌握技能玩出创新,从而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三、进行游戏评议

在游戏结束时要进行评议,特别要注意到并不是每次游戏都是成功的,对于不成功的游戏就要在小结时找原因。如:一次在积木区由于几名幼儿没有统一意见,总是发生矛盾、争吵,于是在评议时我请大家一起找原因,他们都说“应该先商量好搭什么再开始搭,就不会吵架了。”孩子们的头脑中增强了协作意识,并让幼儿在游戏后自己总结,找出优点与不足。在以后的游戏中这样的现象少了许多。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创设活动区;培养幼儿自主游戏,主动发展;以及每次游戏结束后的评议等环节,有序的开展了幼儿自选游戏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体现幼儿自选游戏、自动结伴、自我教育、快乐游戏的宗旨,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可以说我们开展的自选游戏活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在这一活动中还存在着不足,如:在活动区设置方面如何更为合理;材料如何更丰富,选择更有益身心健康的环保材料;教师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想像力,更好的指导幼儿游戏。这些都要通过学习、观察,通过与其他园的相互交流、观摩来不断提高,以使我们的自选游戏活动能健康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浅谈跨班角色游戏的开展


导读:人的交往能力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客观反映,也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在游戏中注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让幼儿在不同的角色、环境中学会自主的交往。

人的交往能力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客观反映,也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在游戏中注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让幼儿在不同的角色、环境中学会自主的交往。

跨班角色游戏既可以促进幼儿的交往范围,提升交往层次,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又可以帮助幼儿扩大视野,促进其人格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大一、大二两班打破班级界限,实施跨班角色游戏的探索。

一、创设有利于跨班幼儿游戏的环境,丰富主题材料

由于两班幼儿共同参与活动,我在布置游戏环境时尽量做到材料丰富、主题不重复,布局合理,让两班的游戏材料进行共享,这样大大吸引了幼儿活动的兴趣,他们都能按意愿积极、自由的选择主题材料。在跨班平行互动的游戏中,我将走廊、小活动室、转台扩展成幼儿的游戏场所,将两班游戏材料集中再进行调整。活动中让两班的幼儿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喜欢的游戏主题内容,让平行班有共同兴趣的幼儿走在一起,他们一起在游戏中学会友好地交往与合作。

大班幼儿的游戏主题应涉及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主题,如娃娃家、医院、超级市场、餐厅、理发店、银行、照相馆等等,原本我班只有银行、娃娃家、餐厅、美容院、理发厅等主题游戏,自从与大一班集中调整活动场所、主题、材料后,角色游戏的主题丰富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但又出现了主题重复,因此我们作了调整,把理发店、美容院、餐厅集中在大二班活动室里,开设了两家较有规模的主题:生活馆(理发与美容)、美味餐厅(中西餐厅),游戏顿时热闹了起来;又把两班的银行放在左右两边的走廊上,为领钱的顾客提供了方便;大一班的小活动室成了“幼儿园”的天地;住在大一班活动室的娃娃家、医院、超市更是为幼儿创建了理想的生活区。当发现仍有个楼梯转台没加以应用时,我组织幼儿讨论,共同想出当前最热门、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主题:旅行社。因此,在转台开设了旅行社,又在走廊上摆放了一系列家乡旅游景点的图片,让旅游团的成员可以穿梭在两班的户外进行观光。这时,两班幼儿根据所提供的环境、游戏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打破了班级的界线,互相交往起来。

由于两班幼儿共同参与活动,我和平行班老师所选择的材料尽量做到丰富、不重复,能吸引幼儿游戏的兴趣,并让两班的游戏材料进行共享,这样大大吸引了幼儿活动的兴趣,他们都能按意愿积极、自由地选择主题与材料。如:教师在角色游戏区,提供了白大褂、听诊器等材料,幼儿进入这个环境,三四个幼儿一同商量,玩起了医院游戏。游戏又吸引了更多的幼儿,于是出现爸爸妈妈带着娃娃上医院,因为娃娃要住院,医院又开设了住院部。就这样,参与游戏的孩子越来越多,游戏内容也就越来越丰富。

二、引导跨班幼儿多接触、多对话、多交往

孩子们一旦要模仿成人的交往,必定要先观察接触、学习成人的交往方式,模仿成人在社会里的活动,吸取各种角色的生活经验。在观察的过程中,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不同层面便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便在游戏中展现出来,如:在菜市场前的讨价还价;在商店里对商品的介绍、挑选、询问;到银行里的填写、对答……。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着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与不同人物的交往,体验着交往的感受。同样这最初的体验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以避免不良的交往方式影响孩子们的正常交往。

为了使幼儿在活动中能更自然恰当地使用相应的对话与礼貌用语,我在活动前组织两个平行班的幼儿讨论,让幼儿明确各角色的礼貌行为,并在游戏中加以引导,以便通过礼貌的言行,实现角色之间的相互交往,如:在餐厅里,我以经理的身份要求每个服务员都要先向顾客说声:“欢迎光临!”向他们热情的介绍餐厅里食物的名称,询问顾客喜欢什么样的食物和口味,点完后请顾客到柜台先买单,送餐时还须说声;“祝您用餐愉快!”顾客临走前大家一起对他说:“欢迎下次再来!”这些语言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过,但在幼儿的游戏里不仅能培养幼儿从小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而且也让幼儿间多对话,更加乐意的交往,同时也促进各主题的交流。

为了引导幼儿多接触、多交流,我在游戏中启发幼儿用多种形式进行交往,如:邀请客人、角色轮班、串门、消费等,把社会经验运用到活动中,加强与同伴间语言的交流,同时也传递给孩子文明、和谐的交往方式。孩子们从游戏中学习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与不同人物的交往,体验着交往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也适当引导幼儿在活动时能更大方地与其他主题的幼儿合作、交往,并生成其他新的活动情节,如:当餐厅没生意时,请幼儿园的小朋友帮忙制作广告单;请旅游团的旅客到餐厅用餐;请幼儿园的老师带小朋友春、秋游,参观家乡的各景点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我发现幼儿间的交往更大方了,语言表达更流畅了,社会情景也更加丰富了。

三、对跨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为了使跨班幼儿更清楚两班游戏主题的玩法与规则,我采用集中指导或是换班指导的形式,让平行班幼儿都相互认识该班游戏时的主题内容和活动规则,并启发幼儿回忆平时的生活经验,把它们结合到游戏中来,丰富活动的情节。对幼儿进行集中指导时,我引导幼儿一起认识新主题的基本玩法与规则,了解平行班的活动内容与环节,以便游戏时能更好地相互交流;换班指导时我根据本班特色,向平行班幼儿进行介绍、讲解,引导其想象,启发大家结合平时经验,扩充主题交往的情节内容。

游戏中我对幼儿的指导有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作为游戏伙伴的隐性指导

我以游戏参加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或游戏的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这是创造性游戏的主要指导方式。如:在“生活馆”的理发店里,我发现理发师为客人理发的顺序颠倒了,就充当客人,告诉理发师自己的头发很脏,要先洗完头发,等头发干净后再理发,最后才吹干头发。幼儿经过教师的暗示后,都能按正确的方法为客人理发了。

(2)以教师身份直接点拨的显性指导

这种指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经验,可直接介入幼儿的游戏中,从而更好地开展游戏。当游戏时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时,老师进行及时的指导。如游戏中幼儿有过激的行为,有不安全的倾向,有遇到困难想退缩的表现或有了特殊的困难等等,这些我都采用直接干预的方法纠正他们的行为。

跨班游戏的新型方式的确使我班孩子个性上更活泼、敢交往,能力上敢说敢尝试。跨班的角色游戏更使幼儿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个人的游戏空间拓宽了,游戏的互动性增强了。跨班角色游戏作为一种新的游戏组织形式,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我们将不断努力,大胆地尝试,以提高我班的角色游戏水平。

相信《浅谈如何在幼儿园积极开展游戏活动》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游戏,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如何开展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积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总结范例 核酸检测有序地排查患者,等待核酸检测的过程中,不要着急,耐心等待。核酸检测工作总结究竟要怎么才合适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积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总结”,仅供参考。...
    2022-09-18 阅读全文
  • 如何在家里开展亲子阅读 家庭作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亲子阅读已成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中,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什么叫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就是一项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是父母...
    2021-03-01 阅读全文
  • 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开发幼儿的智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也是提高孩子智力的极好手段,因为幼儿期随意动作、口语及感知觉等都迅速发展,3—6岁的幼儿已经有了自主游戏的能力,并出现最简单的想象,记忆思维也逐渐增强,在游戏的过程中幼...
    2019-12-16 阅读全文
  • 浅谈幼儿园如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导读: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
    2019-12-19 阅读全文
  • 浅谈幼儿课间领域游戏的开展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在智力教育中都比较强调上课,通过课堂教学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上课确实是智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
    2019-12-19 阅读全文

核酸检测有序地排查患者,等待核酸检测的过程中,不要着急,耐心等待。核酸检测工作总结究竟要怎么才合适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积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总结”,仅供参考。...

2022-09-18 阅读全文

家庭作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亲子阅读已成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中,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什么叫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就是一项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是父母...

2021-03-01 阅读全文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也是提高孩子智力的极好手段,因为幼儿期随意动作、口语及感知觉等都迅速发展,3—6岁的幼儿已经有了自主游戏的能力,并出现最简单的想象,记忆思维也逐渐增强,在游戏的过程中幼...

2019-12-16 阅读全文

导读: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

2019-12-19 阅读全文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在智力教育中都比较强调上课,通过课堂教学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上课确实是智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

2019-12-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