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蒙氏的生活教育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的益处(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

发布时间:2019-12-13

幼儿园蒙数说课稿。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我们希望能让小朋友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幼儿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蒙氏的生活教育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的益处(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引言:探索生活化教育的路还很长,我们将继续以《纲要》精神为指针,以生活化教育理念为指导,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进步、在生活中发展,成为会憧憬生活、善驾驭生活、能创造生活的高素质人才。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强调“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如练习走路,正确的呼吸、说话乃至开抽屉,做针线活,倒豆子等。蒙氏的生活教育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的益处。

低龄孩子经常做些“舀”的动作(舀豆子、舀珠子等),待手腕动作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可以自己动手进餐,不再需要成人的协助了。经常做“穿珠子”的动作便会穿针为自己缝纽扣了;经常做“倒水”的动作也可使幼儿学会为别人或自己沏茶等,满足儿童自我生理需要,有助于儿童独立性的形成。

儿童经过多种生活化训练后学会如何获取及制作食物使自己不受饥饿,帮助自己穿戴整洁去保持适当的冷暖,并且帮助 整理环境等。不再需要成人的协助,这些生活的事对儿童来说会变的越来越简单,轻松而快速。即使是孤单一人也可生存下去,正所谓“人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

能促使儿童胜利系统的发展。

某些“小肌肉群”的练习动作(左右手抓、倒、舀、穿等)可促使人体左脑和右脑系统的发展。某些“大肌肉群”的动作(例如搬桌椅、拎水、擦洗物品等)可以使幼儿的神经系统和“大肌肉群”高度有机的协调起来,促进其肢体整体发展。

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 yJS21.cOM

通过“生活教育”孩子们学会了正确的开关门的方法;学会了沏茶的方法;学会了制作食物的方法;学会了自然行走正确打喷嚏、拿取食物的方法等等。这些都会使孩子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具备了相当的礼仪习惯和实际能力。

家长们也可以尝试在家庭中利用简单的生活用具对孩子进行蒙氏的“生活技能练习”。蒙氏的“生活技能练习”可在2---3岁幼儿中循序渐进反复多次练习,只要孩子有兴趣,可以没有年龄界线。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传统教育对抗蒙台梭利教育(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


引言: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的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活动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楷模。通过对其教育理念的学习,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我获得了一些体会:

1、教育儿童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儿童

2、教师的精神状态比技能更重要

3、机警、稳重、耐心、爱心、谦虚

4、不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的智慧

5、对进步慢的儿童要有无止境的耐心

6、在观察的同时耐心等待,充满乐趣执着地观察儿童

蒙氏教师的特质:

1、谦卑的态度

2、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3、是环境的创设、保护者,也是与儿童的沟通者

4、是观察者、引导者、不是主导者

5、是家长的沟通者

6、接受自己,接受别人

7、活泼的与儿童在一起,但不能把自己作为教室的中心点

8、热心、爱心、耐心、尊重心、责任心

9、机警、思维敏捷

10、动作优雅迷人,外表整洁,品质高贵

11、善于聆听儿童的心声

蒙台梭利走进中国家庭(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


引言: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当今世界学前教育改革的积极影响。

20世纪的幼儿教育以重重的一笔记下了蒙台梭利(Maria Monte ori.1870"1952)这个名字。她创办的“儿童之家”成了幼教工作者朝拜的“圣地”,她创造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引起了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极大热情。20世纪被认为是“儿童的世纪”,她则被誉为“儿童世纪的代表”。

现在,蒙台梭利绝不仅仅是幼儿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学前教育密切相关。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蒙台梭利学校,而且蒙台梭利学校至今仍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广泛,美国、日本等国家也纷纷成立了自己的蒙台梭利研究团体;在世界学前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蒙台梭利教育法成为许多国家中重要的学前教育模式或渗入到其它各种各样的模式之中……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莫尔(Shirley Moore)与基尔默(Sally Kilmer)在《当代学前教育——一项学前教育计划》一书中明确指出:“当代讨论学前教育的文章,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体系,便不能算作完全。”凯汀·麦克尼克尔斯(Chattin McNichols)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勿庸置疑,蒙台梭利模式像一块性能优越的磁铁,它以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儿童的成就测验中的优秀成绩吸收了众多的儿童进入。”相良敦子则认为蒙台梭利教育在日本的传播为日本1989年以业的幼儿教育改革注入了“原动力”,她说:“1989年日本公布的新幼儿教育基本法是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其功臣当属‘日本蒙台梭利学会’……国际蒙台梭利学会(AMI)带给日本蒙台梭利学会(JAM)的蒙氏教育观成为教育的原动力。”

一言以蔽之,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当今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与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当今学前教育体系中重要地位以及对当今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关注如何使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进入中国的问题。根据几年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笔者认为,目前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国的问题有两个思路:其一,如何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长处;其二,如何使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两个思路当中,前者主要解决以我为主、他为我用的问题,后者主要解决以他为主、他我结合的问题。两个思路的观点充分考虑了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国的实际可能性。

思路一强调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长处为我所用,可以说是我们在现阶段将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引入中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实际来看,80年代以来,幼教工作者研究和实践了多种学前教育模式,期望从中找出或由此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学前教育的模式。十几年过去了,伴随着多种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成果问世,大多数人在如何选择和建立学前教育模式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不存在一种适合所有儿童、所有学习领域的最佳学前教育模式,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一些优秀教育模式的优点和长处,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由于以往我国普遍使用的早期教育模式是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在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得到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有必要学习蒙台梭利关于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与“有准备的环境”相互作用得到发展的观点;我们也完全有必要借鉴蒙台梭利为儿童提供的具体的“有准备的环境”——适宜儿童的各种设施、作为导师的教师和精心设计的活动材料(蒙台梭利对此有具体的要求),让我们的孩子也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发展。同时,学习和借鉴蒙台梭利模式,对于面临观念转变到行为困难的幼教工作者来说也相对容易。蒙台梭利不仅仅是一位教育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实践家,或者说,她主要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作为“儿童之家”的一切都有具体的要求,如她对教室中环境的设备有具体的要求,对教师的角色和每日工作有具体的要求。对儿童的活动材料更是有匠心独具的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说,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更接近于处在幼儿教育第一线的幼教管理者和教师,由此,蒙台梭利的理论和实践更容易为他们理解和接受——这与我们以前所研究的一些幼儿教育思想和理论如皮亚杰的思想不同,皮亚杰的理论更多的是在观念层次上,而蒙台梭利则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处在观念与行为的结合层次上。

思路二强调在将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引入中国时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做一些调整,当然,这是一种保持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基本框架不变的非本质调整。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可以进入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应该让在世界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2亿人口的大国占有一定的位置。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西方国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它凭借自己多方面令人确信不疑的优势,将众多中产阶段以上家庭的孩子尽收“麾下”。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东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日本,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自6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广泛欢迎,而且比美国更进一步的是,日本在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当中广泛吸取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华,把蒙台梭利的不少重要教育思想融入国家于1989年颁布的新幼儿教育大纲之中,日本的不少人士都认为日本90年代的幼儿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影子;在与我们同宗同祖的台湾地区,蒙台梭利教育也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而且,台湾地区出现了大批受到专门训练的蒙台梭利学校教师,出现了协调、沟通各个蒙台梭利学校的蒙台梭利协会……蒙台梭利模式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传播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拒绝”蒙台梭利,我们应该让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占有它应有的地位——当然,我们应先从小面积的实验开始。

其次需要明确的是,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进入中国需要以“中国化”的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进入中国需要结合中国的经济、文化特点进行“中国化”。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是意大利人的创造,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国家都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进行了本土化的处理。美国蒙台梭利运动经历了一个兴——衰——兴的过程,“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兴”的时期盲目地、没有消化地崇拜,没有经过认真地本土化。六七十年代蒙台梭利教育在美国复兴后,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许多方面都与美国复兴后,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许多方面都与美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结合。比如,美国人以蒙台梭利文化科学教育的框架为蓝本,设计了富有现代文化气息、融合现代科学原理和知识的文化科学教育的方案和教具;再比如,美国人对相对稳定且极具特色的一些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也进行了充实、高速和完善。可以说,本土化的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的基本问题

现在我国已经出现了蒙台梭利式幼儿园和蒙台梭利教室,而且蒙台梭利式幼儿园和蒙台梭利教室的数量在近年将会有增加的趋势。同时,由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我国的问题。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国将以国人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某些长处和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两种面目出现。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某些长处操作起来相对容易,因为这只涉及蒙台梭利的某一观点,使用蒙台梭利的某些教具的问题,而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并使其中国化、操作起来则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探讨。

第一,目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今天要做的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工作的目的,人仅仅是使现在已经在中国出现和将要出现的那些蒙台梭利幼儿园能够适应中国这块土地的“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保证在蒙台梭利模式下受教育的中国幼儿也能像其他国家的幼儿一样受益,更重要的是使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改革更应该广纳百家的优点,吸纳什么,如何吸纳,单凭对外国的教育模式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是不够的,因为对于纷繁复杂的影响教育的因素在理论分析时如有些许不慎或失误,就可能导致具体吸纳时的偏差。只有在对外国教育模式进行充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尽可能移植到我国并进行本土化的工作,将其与我国现有的一些教育模式相比较,尽可能地把要借鉴的教育模式放在与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相同的条件下,使我们能够科学地对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才能使得我们在具体的借鉴中做到有理有据。

第二,教育内容问题。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是有体系的,可以根据是否以配合使用专门教具为主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配合使用专门教具为主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第二类是不以配合使用教具为主的内容,包括动作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等。在第一类教育内容中的语言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方面,设计出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特点的语言教育体系和相应的教具,设计出适应中国文化传统与当前科技发展特点的文化科学教育体系和相应教具,应该是我们将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中国化的重要工作;在第二类教育内容中的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方面,剔除蒙台梭利和道德教育中的那宗教成分以及受社会、历史局限不适合我国的东西,设计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时代特点的道德教育内容,应该是我们将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中国化的另一重要工作。

第三,班级组织形式问题。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班级组织应该是“垂直式”的混龄班级。混龄编班也可以说是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从理论上说适用于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混龄编班,也应该适用于我国,而且在我国目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孩子普遍缺乏兄弟姐妹的情况下,混龄编班对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更应该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但在社会上人们普遍认同并接受了同龄班的今天,在人们的脑子里对混龄编班还没有明确概念的今天,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的班级组织形式,在进入中国时可能会面临挑战。挑战之一,教师面对的不再是同龄班上水平相对齐整的孩子,而是有着不同年龄特点和不同发展需求的差异的很大的孩子,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面对班上水平适中的孩子来讲授和管理,她需要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挑战之二,幼儿家长对混龄编班这一有别于我国多年来传统班级的新形式,难以很快认同。年长幼儿的家长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经常和年幼的孩子在一起,发展上会吃亏;而年幼幼儿的家长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经常和年长的孩子在一起,交往上要受气。蒙台梭利班级组织形式面对的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时充分考虑班级组织形式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三种可能的班级来实验,即完全混龄编班、部分混龄编班和同龄编班三种班级组织形式,通过实验研究科学地选择出一种适宜的班级组织形式;也可以考虑由部分时间混龄编班开始逐步过渡到完全混龄编班。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国的问题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只有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携起手来,我们才能把这一问题解决好,从而为把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推向深入尽一份力量。

“蒙台梭利”可以复制克隆吗?(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


引言:美术在幼儿的活动中意义非同一般,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美术对幼儿的活动是一种实践,需要幼儿全身心的投入。从外界事物的感知、到情感的孕育。创造动机、意象的生成,到最后动手用一定的媒介塑造出具有某种意味的形象。这是一个内外相互作用的过程。其间,幼儿要运用并发挥他的全部心理能力,并倾注他的全部热情,由此幼儿会得到全面的锻炼。幼儿在亲身经历的美术实践活动中,一方面通过动手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在动手塑造所见所想的形象中发展了自己的形象思维与创造思维,最重要的是在这种实践性的表达美的美术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发展了自己性格中情趣情感诸如专注,爱美等。下面我们就全面探讨一下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如何进行美术教育。

鲁迅曾有一篇题为《拿来主义》的文章,品来味道颇深,谓之笔锋犀利,洋洋洒洒。针对于二三十年代中国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鲁先生赞同拿来,认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然而首先要求拿来者“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同样,对教育而言,我们也同意“拿来”,关键在于什么人来“拿”,如何“拿来”。 20世纪的幼儿教育以重重的一笔记下了蒙台梭利(Maria Monte ori.1870~1952)这个名字。她被誉为“儿童世纪的代表”。现在,蒙台梭利绝不仅仅是幼儿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学前教育密切相关。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蒙台梭利学校,而且至今仍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广泛,美国、日本等国家也纷纷成立了自己的蒙台梭利研究团体……总而言之,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在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同时,中国和世界各国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面对“蒙台梭利”模式,谁来“拿”,如何“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开始借鉴蒙台梭利模式。但客观的讲,在这个借鉴的过程中,很多幼儿园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盲目地、没有消化地崇拜,走形式主义,认为学习“蒙台梭利”就是把“蒙台梭利”的东西照抄照搬过来。我们几乎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在**幼儿园的宣传资料中,标注了“全面引进蒙台梭利教具”、“真正的蒙台梭利教室”字样,或者在具体教育中目的、内容无所变化等等。一位以设计中式服装而闻名的华裔法国设计师曾这样说过“很多人以为中式服装就是盘扣、斜襟。在我的设计汇总,几乎看不到这些花式,但所有的人都称之为中式服装。因为我用了旗袍的立体剪裁,用足了旗袍保守与开放的神韵。”神韵,就是一种灵魂性的、本质的东西,而非表面的琐碎的细节。同样,我们不禁要问“蒙台梭利”模式的神韵在哪里,灵魂在哪里,本质在哪里?说到底这是一个如何将“蒙台梭利”模式引进中国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国有两个思路:其一,如何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长处,强调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长处为我所用,可以说是我们在现阶段将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引入中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显然,对我国目前学前教育而言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我们暂不讨论;其二,如何使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强调在将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引入中国时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做一些调整,当然,这是一种保持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基本框架不变的非本质调整。在这个思路指导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可以进入中国。其次是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进入中国,需要结合中国的经济、文化特点进行“本土化”。

显然,不论以何种方式来借鉴蒙台梭利模式,最终都要落实到幼稚园,实施到孩子身上,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幼儿园来讲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第一,目的问题。首先要问问:我们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还是为了幼儿园的名气?是图有虚名还是踏踏实实的研究?最起码的应该是保证在蒙台梭利模式下受教育的中国幼儿也能像其他国家的幼儿一样受益,更重要的是为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进入中国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第二,教育内容问题。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是有体系的,可以根据是否以配合使用专门教具为主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配合使用专门教具为主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第二类是不以配合使用教具为主的内容,包括动作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等。在第一类教育内容中的语言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方面,设计出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特点和本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的语言教育体系和相应的教具,设计出适应中国文化传统与当前科技发展特点的文化科学教育体系和相应教具,这些应该是我们将蒙台梭利教育内容本土化、园本化的重要工作;在第二类教育内容中的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方面,剔除蒙台梭利和道德教育中的那宗教成分以及受社会、历史局限不适合我国的东西,设计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时代特点的道德教育内容,这应该是我们将蒙台梭利教育内容本土化的另一重要工作。

第三,班级组织形式问题。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班级组织应该是“垂直式”的混龄班级。混龄编班也可以说是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从理论上说适用于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混龄编班,也应该适用于我国,而且在我国目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孩子普遍缺乏兄弟姐妹的情况下,混龄编班对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更应该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我们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三种可能的班级来实验,即完全混龄编班、部分混龄编班和同龄编班三种班级组织形式,幼儿园则可以通过实验研究科学地选择出一种适宜的班级组织形式;也可以考虑由部分时间混龄编班开始逐步过渡到完全混龄编班。

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我国、对幼儿园来讲都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但无论如何,我们已经明确蒙台梭利教育不可以照搬照抄,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国需要本土化、实际化。

中国人还在鉴定蒙台梭利教育的利弊(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


引言:在西方的传统意识中,一个人的道德被认为应该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就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它与头上的星空是并存的。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人已经把对一个人的道德教育视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原则,那么中国人会怎么认为呢?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教育家,她的教法之所以受到各国幼儿教育界的欢迎,是因为她对每一活动材料的设计都独具匠心,从活动材料的构成、活动材料的适宜年龄、操作活动材料的步骤、活动材料的兴趣点、活动材料的错误控制、活动材料的延伸以及操作活动材料的注意事项的要求,从这个意义说,蒙台梭利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处在观念与行为结合的层次上,她的教育法更接近处在幼儿教育第一线的幼教管理者和教师。如今,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引入”,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自己的蒙台梭利研究机构和蒙台梭利教师培训机构。蒙台梭利教育法凭借自己多方面令人确信不移的优势,将众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尽收“麾下”。日本从80年代未以来,在幼儿教育改革中广泛吸收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环境教育思想和个性发展思想,并把蒙台梭利的一些重要的教育思想融入了1990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在我国台湾,蒙台梭利教育的实践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可以说,在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蒙台梭利教育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中重要的幼儿教育模式或对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蒙氏教法于1994年在中国幼儿教育界开始流行。如今我国己有约300多个蒙氏教室。要使蒙氏教法在中国有生命力,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将蒙氏教法“中国化”问题。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将我们本民族幼教特点和我们对儿童的新认识溶入其中。任何教育模式都是一定民族文化的产物,蒙台梭利教育法也不例外。蒙台梭利教育法是意大利人的创造,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国家和地区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了“木土化”的工作。美国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运动经历了一个“兴”棥八ァ睏“兴”的过程,“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第一个“兴”的时期盲目地、没有消化地“崇拜”,没有经过认真的“本土化”。后来,美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本土化问题。如,他们以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原则为指导,参考蒙台梭利的语言教具,设计了一套英语语言教育的方案和教具;再如,以蒙台梭利文化科学教育的框架为蓝本,设计了富有现代化气息,融合现代科学发明和创造的教育活动方案和教具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蒙氏教法的兴衰,蒙氏教育在我国就会少走弯路。

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在现阶段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注意,其一是教育内容问题,其二是班级组织形式问题。

关于教育内容:应在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中设计出符合中华民族生活习惯并能在当今形势下有效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日常生活练习体系和相应的活动材料,设计出能够体现汉语语言文字特点并符合中国幼儿语言发展特点的语言教育休系和相应的活动材料,设计出既能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创造成就、又能反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特点的文化科学教育体系和相应的活动材料;设计出以了解和认识祖国为核心和基础并由此出发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历史地理教育体系和相应活动材料,应该是我们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的重要工作。特别要剔除道德教育中的那些宗教成分以及受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绕的局限不适合我国的东西,设计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时代特点的道德教育内容,也应该是我们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的重要工作。

关于班级组织形式问题:在国外的蒙台梭利式幼儿园和蒙台梭利教室中,班级组织形式基本上是“垂直式”的混龄编班,这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我国目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孩子普遍缺乏兄弟姐妹,社会性发展受到某些制约的情况下,混龄编班对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更应该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但在人们对混龄编班还没有概念的今天,蒙台棱利教育法中的混龄编班在进入我国时可能会面临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时充分考虑班级组织形式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三种可能的班级组织形式:即在完全混龄编班、部分混龄编班和同龄编班中进行选择,也可以考虑由部分时间混龄编班逐步过渡的完全混龄编班。

总而言之,蒙台梭利教育法是我们在幼儿教育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将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动的可以借鉴的一种优秀的幼儿教育法。在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两个思路,一方面,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中一切可以为我们利用的地方,另一方面,使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使蒙台梭利教育法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相信《蒙氏的生活教育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的益处(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蒙数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引言: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的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活动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楷模。通过对其教育理念的学习,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我获得了一些体会: 1、教育儿...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美术在幼儿的活动中意义非同一般,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美术对幼儿的活动是一种实践,需要幼儿全身心的投入。从外界事物的感知、到情感的孕育。创造动机、意象的生成,到最后动手用一定的媒介塑造出...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在西方的传统意识中,一个人的道德被认为应该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就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它与头上的星空是并存的。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人已经把对一个人的道德教育视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原则,那么中国人...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礼仪的“礼”字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古人讲“礼仪者敬人也”,实际上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礼仪的“仪”字顾名思义,仪者仪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总...

2019-12-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