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让家庭成为妈妈的课堂(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

发布时间:2019-12-13

幼儿家庭教育活动方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所以,很多老师会准备好教案方便教学,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那么,你知道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让家庭成为妈妈的课堂(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引言:助养孤儿培养孩子有爱心,和孩子一起看比赛激发孩子的集体荣誉感,为孩子创造机会提高各方面的技能……她把这些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心灵的经验又传授给听讲的广大母亲,使大家受益匪浅。

由于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儿童为中心”,迥异于传统幼儿教育的以老师为中心。所以老师就不再是一个站在黑板前面大声呼叫,发号的权威角色了。她不会以“灌输”知识给孩子为教育目的,反而是居于“帮助儿童生命成长”,设计、指导孩子自己学习的客观立场。

以启发和诱导为手段,而让孩子乐于自由、自动地去动脑筋,使智力和体能不断地增长。所以,蒙台梭利的“老师”称之为“导师”(注:在新爱婴称之为“指导师”。由于本文是针对母亲而写,所以文中所述的导师都是由妈妈在家里代替)。

妈妈必须懂得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和教学方法

我们说蒙氏是一个实践家,因为她会将理想化为方法而付诸实践;我们又说她是教育家、科学家,因为她用观察的方法,发现了《童年的奥秘》(意指童年成长的奥秘。这是蒙氏理论的名著),替孩子找出了教育的根据点。

正因为蒙氏实践理想和方法的“教具”,是根据对“儿童的发现”(意指蒙氏对儿童的发现,亦为名著)而设计的,导师假如不明白这个道理,便会一成不变地、机械式地指导儿童,反忽略了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因他们成长的法则和个别的差异,而造成不合理、无效果的干预行为,甚至对孩子造成伤害。

此外,她也要熟悉蒙氏的教育方法。例如:家庭主妇想将一块猪肉切丝,假如她能细细地观察了它自然组织的纹路,懂得运用适当的刀法,就可以顺利而且漂亮地切出一条条肉丝;反之,如果拿起刀就乱切一阵,结果的不顺利与难吃是可想而知的!

懂得原理和方法的导师,在指导儿童学习的“工作”时,会深知“它”其中的目的、程序与启、导之间的变化;她会懂得孩子内心的意识,和学习的能力与自然的限制;以及什么年龄,什么心态应该给他什么东西,而予以正确地指导,才会有效地帮助他们的身心能够正常发展,并提高其智能潜力。

妈妈要懂得如何操作教具

儿童借着教具获得智力与体能上的开发,而教具的介绍,必须靠导师适当地提示,所以导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人物。

她不但能“简易”、“简洁”与“客观”地示范给孩子“教具”的使用方法;还要能随时了解孩子对此项教具的反应,以决定启发他继续操作或诱导他暂时停止。

她还要虚心认真地观察面前“这个”孩子内心的需要和限制(尤其心智和体能的)。同时也能真正地懂得什么是“以孩子为中心”!例如:不用强迫式的语气命令他这样、那样地去做;会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不采取高倨姿态;示范时能轻声细语,动作轻慢而利落等等;这些细微的地方,导师也都必须注意,才能让孩子明明白白地领受,高高兴兴地“工作”(学习)。

妈妈作为导师的综合特质

她要很有耐心地观察孩子,关心他们的需要,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她能根据观察所得,设计出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一个教材、教具和良好气氛的负责“准备人”;孩子如何和环境接触,他能居中协调与引导;更是一个孩子学习“灵感”的“启发者”,与转变“头脑”的“诱导人”。他要能保证这个环境,维持环境的完整,让孩子的每一次接触,都是完整的学习。这些特点,是幼教导师都应具备的素质。

此外: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导师本人须时常保有谦虚的下台心态。有许多大人常存着些老气横秋的态度,比如说:自以为是。这在蒙氏教室里,是一个相当大的“障碍物”,因为它遮蔽了导师对儿童的认识,容易导向武断与强行方法上的错误。所以在蒙氏教育里,“大人”也是受教的一环──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导师必须具有谦卑、仁爱之心,要能改变个人传统“唯我独尊”或孩子无知无识的不良旧观念;重新认识儿童是潜力无穷,前途远大的“未来才俊”;并且要以儿童为师,才能当一个成功的新幼教导师。

妈妈如何掌握成功的启发技巧?

“启发式教学”的标语,几乎在每一张幼稚园的招生简章上都能看得见。但是妈妈们得小心,以大人为中心的启发,仍旧是依成人的主见“传授些知识给孩子,让他们被动地去领悟、记忆或模仿”,完全不同于蒙氏教育里的“让孩子们自己去打开吸取知识的灵窗,运用自己的思考,而日新又新”。让我们从一句问话中来体会这种不同(当然,得视儿童发展的程度来发问):

▲传统式:小明,你看看这两个球有什么不一样?哪一个是大的?哪一个是小的?

▲ 蒙氏:来!小明,摸摸看这两个球,你发现了什么?

前者的问题,局限性大,而且早已规定好儿童必须回答些什么问题。后者的弹性非常宽,他不仅要小孩亲自摸摸看,去体会感觉,更将问题的限度放到最大,孩子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的脑子,发现事物的种种不同和奥妙。再来,前一个问题,是老师“期待”的有限答案;后一个问题,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各种的答案。观点与立场,是多么大的差别呀!

如何启发孩子,是一件颇难的工作,需要相当多的思考与技巧,经验的累积与专业性的训练,都是不可缺乏的修练。但假如您是一个新手,无法拿捏其中的诀窍,要心里摆着一个谱:“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去动头脑”,话出口前也先细细咀嚼再三,时日一久总可以揣摩得到其中方法的!

具备爱心、耐心 虽然儿童在本能上有与生俱来的“内在的动机”,会驱使他(她)们自动地去接触环境、喜爱环境,以及各形各色的教具;但如果没有老师用她们的“爱”去关注和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便难以持久而“见异思迁”,而使得蒙氏倡称幼儿成长的“工作”(指儿童自己去接触环境,实际地去操作教具而求长远的工作),变成一般成人眼中所谓的“游戏”;意义和效果就完全变质了。所以有爱心、耐心、高度教育修养的导师,才能使孩子的智力与体能得到有秩序、有层次的发展。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你会对孩子蒙台梭利教育吗?(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


引言: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自由---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在教育上公认的贡献之一就是为自由下了明确的定义。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其教育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本质的前提。

1. 关于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生命的本质。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

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放纵孩子绝对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2、 关于纪律

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这种人是在被"消灭"。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

她说:"一般学校给每个儿童都指定一个位置,把他们限制在自己的板凳上,不能活动,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纪律教育,要求儿童排队,保持安静等等。这样的纪律教育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为纪律的培养不能靠宣传和说教,也不能靠指责错误,而是在自然的活动中发展起来。她认为儿童的活动应当是自愿的,是一种自然的潜在趋势,不能强加给他们。重要的是使儿童在活动中理解纪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区别对和错。因此,真正的自由也包括思考和理解能力。她多次强调一个有纪律的人应当是主动的,在需要遵守规则时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于别人。

在蒙台梭利学校的活动室内,允许儿童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她认为这种自由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在教室里的儿童有目的地,自愿的活动,每个人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因为他们懂得安静和有秩序是必要的,并且知道有些活动是被禁止的。儿童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成长,自然会注意自己的行动,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

传统教育对抗蒙台梭利教育(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


引言: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的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活动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楷模。通过对其教育理念的学习,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我获得了一些体会:

1、教育儿童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儿童

2、教师的精神状态比技能更重要

3、机警、稳重、耐心、爱心、谦虚

4、不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的智慧

5、对进步慢的儿童要有无止境的耐心

6、在观察的同时耐心等待,充满乐趣执着地观察儿童

蒙氏教师的特质:

1、谦卑的态度

2、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3、是环境的创设、保护者,也是与儿童的沟通者

4、是观察者、引导者、不是主导者

5、是家长的沟通者

6、接受自己,接受别人

7、活泼的与儿童在一起,但不能把自己作为教室的中心点

8、热心、爱心、耐心、尊重心、责任心

9、机警、思维敏捷

10、动作优雅迷人,外表整洁,品质高贵

11、善于聆听儿童的心声

“蒙台梭利”可以复制克隆吗?(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


引言:美术在幼儿的活动中意义非同一般,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美术对幼儿的活动是一种实践,需要幼儿全身心的投入。从外界事物的感知、到情感的孕育。创造动机、意象的生成,到最后动手用一定的媒介塑造出具有某种意味的形象。这是一个内外相互作用的过程。其间,幼儿要运用并发挥他的全部心理能力,并倾注他的全部热情,由此幼儿会得到全面的锻炼。幼儿在亲身经历的美术实践活动中,一方面通过动手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在动手塑造所见所想的形象中发展了自己的形象思维与创造思维,最重要的是在这种实践性的表达美的美术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发展了自己性格中情趣情感诸如专注,爱美等。下面我们就全面探讨一下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如何进行美术教育。

鲁迅曾有一篇题为《拿来主义》的文章,品来味道颇深,谓之笔锋犀利,洋洋洒洒。针对于二三十年代中国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鲁先生赞同拿来,认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然而首先要求拿来者“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同样,对教育而言,我们也同意“拿来”,关键在于什么人来“拿”,如何“拿来”。 20世纪的幼儿教育以重重的一笔记下了蒙台梭利(Maria Monte ori.1870~1952)这个名字。她被誉为“儿童世纪的代表”。现在,蒙台梭利绝不仅仅是幼儿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学前教育密切相关。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蒙台梭利学校,而且至今仍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广泛,美国、日本等国家也纷纷成立了自己的蒙台梭利研究团体……总而言之,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在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同时,中国和世界各国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面对“蒙台梭利”模式,谁来“拿”,如何“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开始借鉴蒙台梭利模式。但客观的讲,在这个借鉴的过程中,很多幼儿园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盲目地、没有消化地崇拜,走形式主义,认为学习“蒙台梭利”就是把“蒙台梭利”的东西照抄照搬过来。我们几乎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在**幼儿园的宣传资料中,标注了“全面引进蒙台梭利教具”、“真正的蒙台梭利教室”字样,或者在具体教育中目的、内容无所变化等等。一位以设计中式服装而闻名的华裔法国设计师曾这样说过“很多人以为中式服装就是盘扣、斜襟。在我的设计汇总,几乎看不到这些花式,但所有的人都称之为中式服装。因为我用了旗袍的立体剪裁,用足了旗袍保守与开放的神韵。”神韵,就是一种灵魂性的、本质的东西,而非表面的琐碎的细节。同样,我们不禁要问“蒙台梭利”模式的神韵在哪里,灵魂在哪里,本质在哪里?说到底这是一个如何将“蒙台梭利”模式引进中国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国有两个思路:其一,如何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长处,强调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长处为我所用,可以说是我们在现阶段将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引入中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显然,对我国目前学前教育而言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我们暂不讨论;其二,如何使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强调在将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引入中国时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做一些调整,当然,这是一种保持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基本框架不变的非本质调整。在这个思路指导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可以进入中国。其次是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进入中国,需要结合中国的经济、文化特点进行“本土化”。

显然,不论以何种方式来借鉴蒙台梭利模式,最终都要落实到幼稚园,实施到孩子身上,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幼儿园来讲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第一,目的问题。首先要问问:我们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还是为了幼儿园的名气?是图有虚名还是踏踏实实的研究?最起码的应该是保证在蒙台梭利模式下受教育的中国幼儿也能像其他国家的幼儿一样受益,更重要的是为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进入中国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第二,教育内容问题。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是有体系的,可以根据是否以配合使用专门教具为主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配合使用专门教具为主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第二类是不以配合使用教具为主的内容,包括动作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等。在第一类教育内容中的语言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方面,设计出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特点和本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的语言教育体系和相应的教具,设计出适应中国文化传统与当前科技发展特点的文化科学教育体系和相应教具,这些应该是我们将蒙台梭利教育内容本土化、园本化的重要工作;在第二类教育内容中的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方面,剔除蒙台梭利和道德教育中的那宗教成分以及受社会、历史局限不适合我国的东西,设计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时代特点的道德教育内容,这应该是我们将蒙台梭利教育内容本土化的另一重要工作。

第三,班级组织形式问题。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班级组织应该是“垂直式”的混龄班级。混龄编班也可以说是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从理论上说适用于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混龄编班,也应该适用于我国,而且在我国目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孩子普遍缺乏兄弟姐妹的情况下,混龄编班对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更应该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我们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三种可能的班级来实验,即完全混龄编班、部分混龄编班和同龄编班三种班级组织形式,幼儿园则可以通过实验研究科学地选择出一种适宜的班级组织形式;也可以考虑由部分时间混龄编班开始逐步过渡到完全混龄编班。

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我国、对幼儿园来讲都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但无论如何,我们已经明确蒙台梭利教育不可以照搬照抄,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国需要本土化、实际化。

中国人还在鉴定蒙台梭利教育的利弊(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


引言:在西方的传统意识中,一个人的道德被认为应该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就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它与头上的星空是并存的。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人已经把对一个人的道德教育视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原则,那么中国人会怎么认为呢?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教育家,她的教法之所以受到各国幼儿教育界的欢迎,是因为她对每一活动材料的设计都独具匠心,从活动材料的构成、活动材料的适宜年龄、操作活动材料的步骤、活动材料的兴趣点、活动材料的错误控制、活动材料的延伸以及操作活动材料的注意事项的要求,从这个意义说,蒙台梭利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处在观念与行为结合的层次上,她的教育法更接近处在幼儿教育第一线的幼教管理者和教师。如今,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引入”,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自己的蒙台梭利研究机构和蒙台梭利教师培训机构。蒙台梭利教育法凭借自己多方面令人确信不移的优势,将众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尽收“麾下”。日本从80年代未以来,在幼儿教育改革中广泛吸收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环境教育思想和个性发展思想,并把蒙台梭利的一些重要的教育思想融入了1990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在我国台湾,蒙台梭利教育的实践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可以说,在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蒙台梭利教育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中重要的幼儿教育模式或对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蒙氏教法于1994年在中国幼儿教育界开始流行。如今我国己有约300多个蒙氏教室。要使蒙氏教法在中国有生命力,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将蒙氏教法“中国化”问题。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将我们本民族幼教特点和我们对儿童的新认识溶入其中。任何教育模式都是一定民族文化的产物,蒙台梭利教育法也不例外。蒙台梭利教育法是意大利人的创造,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国家和地区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了“木土化”的工作。美国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运动经历了一个“兴”棥八ァ睏“兴”的过程,“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第一个“兴”的时期盲目地、没有消化地“崇拜”,没有经过认真的“本土化”。后来,美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本土化问题。如,他们以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原则为指导,参考蒙台梭利的语言教具,设计了一套英语语言教育的方案和教具;再如,以蒙台梭利文化科学教育的框架为蓝本,设计了富有现代化气息,融合现代科学发明和创造的教育活动方案和教具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蒙氏教法的兴衰,蒙氏教育在我国就会少走弯路。

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在现阶段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注意,其一是教育内容问题,其二是班级组织形式问题。

关于教育内容:应在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中设计出符合中华民族生活习惯并能在当今形势下有效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日常生活练习体系和相应的活动材料,设计出能够体现汉语语言文字特点并符合中国幼儿语言发展特点的语言教育休系和相应的活动材料,设计出既能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创造成就、又能反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特点的文化科学教育体系和相应的活动材料;设计出以了解和认识祖国为核心和基础并由此出发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历史地理教育体系和相应活动材料,应该是我们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的重要工作。特别要剔除道德教育中的那些宗教成分以及受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绕的局限不适合我国的东西,设计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时代特点的道德教育内容,也应该是我们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的重要工作。

关于班级组织形式问题:在国外的蒙台梭利式幼儿园和蒙台梭利教室中,班级组织形式基本上是“垂直式”的混龄编班,这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我国目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孩子普遍缺乏兄弟姐妹,社会性发展受到某些制约的情况下,混龄编班对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更应该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但在人们对混龄编班还没有概念的今天,蒙台棱利教育法中的混龄编班在进入我国时可能会面临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时充分考虑班级组织形式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三种可能的班级组织形式:即在完全混龄编班、部分混龄编班和同龄编班中进行选择,也可以考虑由部分时间混龄编班逐步过渡的完全混龄编班。

总而言之,蒙台梭利教育法是我们在幼儿教育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将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动的可以借鉴的一种优秀的幼儿教育法。在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两个思路,一方面,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中一切可以为我们利用的地方,另一方面,使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使蒙台梭利教育法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相信《让家庭成为妈妈的课堂(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家庭教育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引言: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的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活动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楷模。通过对其教育理念的学习,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我获得了一些体会: 1、教育儿...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美术在幼儿的活动中意义非同一般,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美术对幼儿的活动是一种实践,需要幼儿全身心的投入。从外界事物的感知、到情感的孕育。创造动机、意象的生成,到最后动手用一定的媒介塑造出...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在西方的传统意识中,一个人的道德被认为应该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就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它与头上的星空是并存的。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人已经把对一个人的道德教育视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原则,那么中国人...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礼仪的“礼”字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古人讲“礼仪者敬人也”,实际上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礼仪的“仪”字顾名思义,仪者仪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总...

2019-12-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