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绘画是孩子表现创造力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绘画专题论文大全)

发布时间:2019-12-13

幼儿绘画活动方案。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幼儿园的老师都想教学工作能使小朋友们学到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绘画是孩子表现创造力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绘画专题论文大全)》,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引言:幼儿绘画中创造力表现的另一个现象是物体的融合,将不相干的两个世界重新组合。如幼儿画轮船时会画上两只人的眼睛,他的解释是让轮船认路。幼儿将完全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用的是现实中的材料,但却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创造出了让成年人意想不到的新形象、新概念和新形式,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绘画是孩子表现创造力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绘画是一种对自然的模仿,是一种视觉艺术,是一种与色彩相结合的新形式的创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绘画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点,反映出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1.5岁到4岁的幼儿绘画属于涂鸦期,它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5岁幼儿的无意识的涂鸦期。幼儿只会在纸上画不规则的线条,这是一种较少受到视觉控制的纯肌肉运动。第二阶段是2岁幼儿的控制涂鸦期。幼儿正在逐步学习控制手的动作及开始注意手眼协调,反映在绘画上表现为幼儿会画有一定规则的线条和圆形物。第三阶段为命题涂鸦期。幼儿不能如实再现其脑中的图象,但是他却能给他笔下所画的形象命名,这说明他的确是想把自己头脑中的形象加以再现。 

4岁的幼儿已经可以用简化的形式,来表现他眼中所看到的形象。如两个点代表眼睛,两条线代表胳膊等,表明这一年龄的孩子已经能够抽象出物体的主要特征。5岁的幼儿能画完整的人,6岁的孩子注意到了人体的比例。用简化形式进行绘画正是幼儿创造力的表现,因为它是按照幼儿主观的某种倾向把外部世界的面貌进行了改造。 

所以,绘画对孩子的创造力发展影响巨大,从涂鸦期开始,孩子的创造想象力从其笔下就已经源源而来。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激发孩子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绘画专题论文大全)


引言:一个创造性人才必需具有勇于探索、敢于尝试、有独立性和自信心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对孩子个性心理品质的引导和培养,不给孩子太多的限制或示范,更不直接帮助孩子完成作业。鼓励孩子独立构思,自由创作。不用“不行”、“不好”等来评价孩子的作品。而应用激励性的语言、赞许的微笑、鼓励的掌声、支持的目光,使孩子增添自信,从而帮助孩子去努力获取成功来肯定自我。随着孩子自信心的增强和自我价值感的不断再现,他们的独立意识、行为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和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它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美术作品所关注的不应只是作品画面的结果。相反,它所应更多关注幼儿个性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目前,在很多教师中仍然存在着绘画教学认识上的误区,如认为绘画技能是第一位的,没有教师的范画和示范,幼儿就不会画,或画不好,还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把幼儿的个性和情感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放在了第二位,甚至没有地位可言。这样的绘画教学,不仅使幼儿失去了绘画兴趣,而且影响了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树立全新的幼儿美术教育理念,使绘画活动成为幼儿喜欢的游戏;成为幼儿对生活的记录;成为幼儿内心情感的倾述;成为幼儿对审美的体验;成为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使幼儿美术活动真正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服务。

一、让幼儿充满绘画过程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的目标中指出: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教师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应改变过去只讲“形”,不讲“神”;只重“像”,不重“美”的状况。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一幅好的幼儿绘画作品,应是孩子心灵的真实写照;反映幼儿个性和童趣的作品,才是最美的作品。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用“心”去参与,才会真正感受到美术活动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教师要支持幼儿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绘画过程中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张扬,让孩子在绘画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不管幼儿选择的是亮色还是暗色,都是幼儿内心情感的流露,或是对美的一种独特感悟,我们都没有任何理由去责备他们。我们要做的是每次绘画时给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营造温暖快乐的气氛,关注幼儿在创作中的情感和态度倾向,适时地引导鼓励,由此达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让幼儿选择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有不同的表现欲望。教师要变绘画的设计者、传递者、指挥者、评价者,为孩子绘画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支持性的美术创作环境。不给孩子设样板,定规矩,鼓励孩子创造自己的图式。如在色彩的选择上,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喜欢简单朴素的色彩,表现在画面上的色彩就单纯朴素;又如,同是一个孩子,也许他昨天心情悲伤,今天心情舒畅,这两种情绪下,表现出的色彩也是截然不同的。有次小班幼儿画红萝卜,教师创设了喂小兔子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创作热情。佳佳小朋友画好了红萝卜轮廓,拿起一支粉红色的油画棒,这时老师马上引导他观察红萝卜的颜色,并拿了一支橘红色的油画棒给他,可是佳佳拒绝了老师的建议,还是拿起粉红色油画棒认真地涂了起来。孩子为了自己的表现去作画,他们就会大胆自然地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出来。尽管作品幼稚可笑,如颜色与真实的物像不符、房子是透明的,火车飞起来了,但它所反映出的个性是鲜明的。而模仿成人的艺术作品则失去了这些最宝贵的东西。

三、让幼儿学会观察世界、学会表现生活  

幼儿的绘画是眼睛所见,引起内心冲动通过手的动作描绘出一个“无中生有”的世界的活动。幼儿美术创作的前提是观察,没有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就没有感受。离开观察和生活,幼儿的美术活动也就成了简单临摹、堆砌、枯燥的技巧训练。如此训练出来的幼儿,一旦离开了成人的范画和指导,就什么也不会画了。北师大研究生曾做过一次实验调查,发现孩子是有能力通过探索来主动学习和掌握绘画技能的。因而,走进自然、感受生活、观察世界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在幼儿每次绘画之前,教师尽可能提供实物、图片或光盘,让幼儿充分观察和感知;利用一切机会带幼儿参观公园、商店、工厂、农村、各种建筑物、游览名胜古迹、欣赏大自然风光、观察动植物及生长过程、体验生活、参与活动等等,不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观察能力,培养观察兴趣,为他们进行美术表现和创造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让幼儿自然地把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在作品中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四、让幼儿获得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美国专家认为,幼儿的涂涂画画实际上包含着积极的视觉形象思维。教师应围绕着幼儿创作的内容,从形、色、构图等方面引导孩子发现美,追求美,逐步把孩子的审美感觉引导到有意识的思考和表现上去,对孩子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水平及时予以肯定,使孩子对美的感受由无意识的显现逐渐发展为对艺术的发现。在幼儿绘画创作过程中,教师应把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放在首位。以前教师只求画得像,不求画得美;只追求外部表现,不问内心感受。而现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把绘画活动看作是一种满足孩子感受美的情感需要的教育活动,强调艺术和生活的联系,知识技能和审美两个层面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色彩是孩子最能表现情感的手段之一(绘画专题论文大全)


引言:当一幅充满想象,带着随意的画展示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个个活脱脱的“毕加索”。也许,我们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创作的过程,那么,在玩色游戏过程中,我们的确发现了幼儿是那么的开心,那么认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最感欣慰的。

大千世界,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色彩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手段之一。普辛曾讲过: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所以,从小应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本学期,我们从玩色游戏为切人点;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教学尝试和探索,因此,今天,我就来谈谈我园开展的玩中学、学中玩的玩色游戏教学体会。

一、丰富操作材料,引起幼儿作画兴趣。

当今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过程中;基本是以儿童蜡笔画、水笔画、手工为主,有一种现象,引起我的注意和反思。例如:小班幼儿,你让它画花,有许多孩子束手无策或随意乱抹一通,但是,你让他们画手指点画成棉签画时,孩子都很乐于参与;而且完成作品的比率很高。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难度在多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是不是手指,棉签能画画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于是,我决定,先从作画材料人手,丰富操作工具,引起幼儿作画兴趣。

1、吹画

在光滑的白纸上,蘸上多种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用吸管在颜色上吹,颜色各自成各种变化无常的形态,有的象太阳,有的象树、小鸟、花等,两种颜色吹在一起,变成另一种颜色,走成另一形态。如蓝色与黄色相碰,变成绿色的小草。效果出得快,掌握方便,且通过该活动,能让幼儿直接感受三原色的变化过程,又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如果老师让幼儿在吹塑纸上吹画,效果将更明显。

2、印画

利用树叶、旧积木、萝卜、瓶盖、幼儿的手、脚等,在以上事物上涂上幼儿喜欢的水粉色彩,后把它印在白纸上。如在三角形的积木上涂上红色,正方形的积木上涂上黄色,印在一起,就成了金色的房子。又如教师在大纸画上树杆,幼儿把捡来的树叶涂上色彩印在大纸上当树叶,最后变成了五颜六色童话中的树,效果非常易出,幼儿学习积极性也很高。我园小小班的小朋友在小兔衣服用各种蔬菜切片进行印章画,孩子们玩得可高兴了。

3、染画

用生宣纸或卫生纸,在纸上蘸上漂亮的水彩,色彩在宣纸上自然渗开,产生动态效果,幼儿能直接观察到色彩流动的过程,增加幼儿玩色兴趣。如:教师事先把宣纸剪成蝴蝶状,请幼儿把纸的中间用铅丝扎在一起,成了一只白蝴蝶,然后幼儿去蘸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然渗开,变成了绚丽多彩的花蝴蝶,使幼儿体验到色彩渗开后姿态万千的效果,从而刺激幼儿去追求意想不到的色彩变化。例如:我园大班幼儿开展的彩墨画,就用宣纸和颜料作画,利用彩墨画的肌理效应,达到凹凸地方颜色会不同的效果,等画面干了以前,效果会更明显。

4、刷画

用积木和塑料片或其他废旧材料、吸管、毛线在纸上组合出主题,用牙刷蘸色,靠在硬物上将颜色溅到纸上的空白处,产生水珠四处飞溅的效果,拿掉纸上的积木,露出空白处,就是一张有趣的刷画,由于旧牙刷也就画画,幼儿非常感兴趣。

5、线画

把线绳放在颜料中浸透然后取出,放在纸上拖,留下各种不同颜色,不用粗细的轨迹,错综复杂充满了幻想,得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线绳画也可以把蘸满颜料的线绳放在纸上,然后在线的中间,用一根小牙签,朝着一个方向拖,这样将会出现一个渐变的三角形面。有线与面的结合,如此用不同的颜色重复最终将会出许多渐变的三角面相互重叠。最终达到一种良好的画面效果。

6、版画

1)吹塑版画

用笔在吹塑纸上用力地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把画好的版放在报纸上,再往版上滚油墨(也可用油画画颜料),拿一张白纸在版上用力印,注意要均匀,滚好后,把版放在一张画纸上,盖上印线,再用水磨或钢勺代替磨印。在纸上压,压好后揭起白纸,就是一张版画,检查印的效果,如不理想,再滚少量磨印。

2)毛线版画

先在画报或挂历纸上画出物体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剪下各部位,进行排列,粘贴,用毛线粘在画的身上,等干透后滚上油墨,把上好墨的画放在干净的报纸上,盖上白纸,用硬物擦习,个别地方可用手指压一压;掀开,一张美丽的画就完成了。

7、滚珠画

选一张自己喜欢的色纸作为底纸或给白纸涂上底色,放在鞋盒里。把玻璃弹珠蘸满各种颜料,然后把玻璃弹珠放在线边拿里慢慢地任其自然流动。珠子滚过后盒下的各色轨迹,也将是一幅非常自由美丽的画。还可以用木珠、乒乓球等材料。

8、蜡笔水粉画

先用蜡笔或油棒在纸上作画,然后轻轻地刷上一层水彩色。有蜡的地方水份渗透不进去,所以蜡笔所画的图案就会偏待译的案码一样,跃于纸上。

这种利用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利用美丽活动最常见的绘画工具油画棒、水粉相结合作画,使得画别具一格,虽然,幼儿对油画棒、水彩很常用,但这两者结合使用在幼儿熟悉的基础上;又具有一定的新鲜感。

我园幼儿创作的蜡烛滴画,也是利用蜡烛的排水性,结合油画棒、水粉颜料进行艺术创作。

9、撒盐画

盐溶在水里,会产生象蒲公英盛开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蜡笔水粉画的基础上,可以在水粉还未干的情况上撒上盐;可以让底色看上去象天空飘起鹅毛大雪一样。

另外,我们老师还利用一些废旧物品;让幼儿玩色。例如:在废旧牛奶瓶上画画、在石头上涂色等,教师就是让幼儿充分感觉玩色工具的多变,从而培养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满足他们客观发泄的需要,感受到了一种新鲜、好奇的体验。

二、以尝试教育为特色,进行课堂模式的探索。

多种多样的绘画工具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根据绘画工具的出现,设计一个符合其特点的教学方式。同时多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也会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促进幼儿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在玩色游戏的开展中,有一个问题是让我们经常争论的话题,就是技能要不是传授,教师要不要示范,如何处理主题游戏与美术技能的关系等等。我个人觉得,幼儿美术创作主要表现在造型能力和表现方法两个方面,造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和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的成熟程度有密切关系,教师应避免运用简单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法,力求客观地把握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幼儿搭建小步递进的阶梯,以帮助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的造型方式,提高造型技能。因此,教师应选择那些有足够吸引力的内容并进行艺术加工,认真研究内容与技能的内在联系;把技能表现自然地融入内容之中。

1、选择适当的游戏活动,创设不同的游戏情景

爱玩、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因此在玩色活动中,我们采用游戏的形式和手段,把幼儿创作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游戏之中,使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导演,而是玩色游戏中幼儿的伙伴,幼儿不再是听众、被动的接受,而是参与者、主动学习者、做玩色活动中的主人,是充分调动、支配自己行为的主体者。例如:我们有一个游戏主题是《胖胖熊减肥》。由于减肥是较时尚的话题,与幼儿的生活逐渐接近,幼儿的思维就拓展。另外:我们还选择让幼儿《画天空》、《心情》、《梦境》等较抽象又容易掌握的主题内容。

2、调整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

通常幼儿美术教学过程由引起兴趣、出示范例和示范讲解、巡回指导和结束评价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都以完成技能要求为目的;这种严谨的课堂结构压抑了幼儿的天性,束缚了幼儿的手脚,使幼儿对美术活动失去了兴趣,在实践中,我尝试将这五个环节调整为两大块。

三、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

1)引起兴趣

2)出示范例

3)示范讲解

4)巡回指导

5)结束评价

教学程序:

1)主题游戏→

a、引题、激发兴趣

b、幼儿第一次操作

c、幼儿和教师互评

d、幼儿第一次操作

2)美术技能→

a、幼儿讨论

b、示范步骤

c、幼儿第三次操作

d、幼儿和教师互评

3)这种安排的优势在于:

1、幼儿有三次操作机会,使他们有了充分尝试、探索的时间。

2、幼儿和教师有两次互评。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而且使我们的教学要求分层、分步、具体化。同时,让幼儿参与评价,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3、将主题游戏和美术技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理解色彩的简单原理。

4)、引导观察、理解色彩的简单原理

玩色游戏:第一是玩;第二是色彩;因此,丰富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和鉴赏至关重要。

秋天的果子,春天的青草,冬天的白雪,夏天的太阳,还有绿青蛙、小白兔、蓝星飘虫等等,自然界处处表现出色彩的节奏,色彩的和谐,教师应创设机会,引导幼儿观察教室的环境布置、每样教玩具的摆设、参观、郊游。让幼儿感受色彩的魅力,感受色彩的美,然后把自己的感想、理解、构思在玩色游戏中展示出现。例如:这是大班幼儿根据三原色的变色原理创作的想象画《黑暗的我》。

5)欣赏名画,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色彩感受力

欣赏一些内容跟幼儿生活接近易懂的名画。凡高的《向日葵》、马蒂斯的《穿时装的女人》、塞尚的《原始人》、日本著名儿童画家杉田风的作品等等,这些作品对幼儿吸引力会远远的超出你的意料之外。如:欣赏米罗的作品后;我们小班老师让幼儿用弹珠滚画来表现线条的美;大班小朋友在欣赏了米罗作品后用符号、线条、色块画的抽象画。在每次欣赏后请幼儿作画,从幼儿的画画上反映出来的效果是很不一般,所以让幼儿欣赏名画为开阔幼儿视野,提高幼儿色彩感受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在开展了一系列玩色游戏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了许多令人感叹的变化。谁说,我们的孩子不会画画,当他们手拿各种排笔、毛笔时的全神贯注神态,俨然就是一个小画家;谁说我们的孩子不懂画,当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时,讲得头头是道,俨然是一个美术评论家;谁说我们的孩子不想画,每一幅作业让他们体验成功,感受喜悦,更期待着下一次玩色活动的开始。

你会教孩子绘画吗?(绘画专题论文大全)


引言:人的想象力与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儿童知识虽然不十分丰富,但他们的想象力却能非常发达。如果我们有效地运用这种想象力又能起到使学生迅速吸收知识的效果。比如,我在传授“对称性”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左右不一样的某些东西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比如鸟的翅膀,飞机的双翼,椅子和电视机等等,结果某些滑稽和可笑显而易见。

1、以表扬为主,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对独具个人创作特点的尤其多加鼓励。以建议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

目的:增强自信心,承认和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2、在家中开辟一面墙专门悬挂孩子的作品,或开辟一个角落供其创作。

目的:使孩子感受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3、每逢家中亲戚朋友过生日鼓励孩子作画相送,以此让孩子表达感激之心。

目的:以孩子自己用心创作的作品代替用钱购买的礼物。

4、为孩子提供不同规格的纸张和多种绘画材料。在使用大块油彩时可用成人旧衣物作为工作服使用。活动完毕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打扫。

目的:让孩子尽情工作,避免不愉快争吵。

5、当孩子解释自己的画时注意倾听,遇有不解的地方及时提问。

目的:表示对孩子的尊重。

6、当孩子因叙述能力有限无法讲清自我感受或现实情景时请他画下来,以利于孩子再次归纳思考,并组织想要表达的语言。

目的:同时是一次口语复述的联系。

7、如孩子情绪过于紧张激动,伤心郁闷,成人可以用画画的方式与孩子对话,起到发泄疏通的作用。

目的:让孩子在平和的气氛中恢复平衡。

8、在孩子作画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有益于孩子发挥想像力。

目的:让孩子享受艺术的创作过程。

9、带孩子参加成人聚会或与孩子无关的活动时携带绘画用具。

目的:以防孩子感到枯燥乏味。

10、挑选孩子的作品进行收藏,标上日期,题目以及孩子特有的解释。

目的:记录孩子精神成长的财富。

老师在绘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绘画专题论文大全)


引言: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使之富于同情心,善于和勇于帮助同伴解决困难,摆脱困境,并为同伴的进步和取得的成就而感到愉快。这些品质,正是创造个性的性格特征。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培养未来的艺术家,更重要的是启发幼儿的想像和培养其创造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环境,增强审美情感的体验;

二、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种生活经验,扩大其知识面;

三、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工具和材料,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

四、教师要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导,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

五、教师要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也就是说,通过美术教育活动,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及从内容美到形式美的美术作品,逐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不但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教给幼儿美术方面的简单技能,培养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且还要通过知识教育、艺术教育去发展 幼儿智力和创造才能。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环境,增强审美情感的体验。 幼儿的美术活动是在其学习动机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的。这种学习动机,只有在教师调动幼儿的情趣之后,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愉快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按照自己所选择的活动内容,思路进行操作。同时,教师还要为幼儿创设充满感情色彩的审美环境,以引起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形成精神上的兴奋。这样,他们的身心才会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激发出创作的动机。反之,如果教师总是闭门造车,要求幼儿机械地临摹范画,令他们缺乏日常生活的体验,则美术活动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也便激不起幼儿的兴趣。例如,要求幼儿画太阳,就应该把孩子带到户外,让他们亲身体验夏天和冬天的太阳有什么不同,观察和欣赏早晨、中午、傍晚的太阳的变化。这样,他们再画出来的太阳就不是一红圆周围画几条光线这样一种模式了。

二、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体验,扩大其知识面。如教师 如果要幼儿表现"美丽的公园"这一活动,那么,在他们的头脑中必须有"美丽的公园"这种表象,这个表象的存在,就是教师要带领他们去公园亲身的体验,这样他们在头脑中才会形成"美丽的公园"的表象。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幼儿的兴趣,就应带领幼儿嬉戏于丰富的自然美景中,引导他们欣赏鸟飞蝶舞、柳暗花明、小桥流水、红梅白雪;怪石奇峰,聆听鸟语蛙鸣、松涛阵阵,海浪声声;带领幼儿徜徉于优美的生活环境中,引导他们观赏整洁美观的室内布置、新颖多变的橱窗设计、丰富多采的节日装饰,生动有趣的玩具,引导他们参观展览馆、电影院、街道、商店等幼儿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教师还须多与幼儿谈论他们的生活状况,家庭情况及小伙伴,让他们回忆生活中有趣的事以丰富幼儿的创作题材,加深他们对自然与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采的工具和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美术活动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活动,多种多样的工具和材料可直接刺激幼儿的操作欲望,促使他们从事具有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幼儿的美术活动主要有绘画和手工两大类。绘画的工具材料有:油画棒,水彩笔,棉签,水粉笔,水彩颜料,宣纸,水墨,毛笔,印章等比较常用的。手工包括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工具材料主要有橡皮泥,泥工板,浆糊,剪刀,色纸,布头,纸盒,蛋壳,花瓣,米粒等。无论何种工具材料,都必须能让幼儿凭想像进行操作。例如,各种树叶,可供幼儿欣赏,又可供幼儿粘贴,剪贴 ,撕贴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和形象。

四、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指导,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所进行的探索、创造,远比一幅作品的意义要大的多。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要注意让幼儿独自探索,同时,教师本身对美术活动要具有浓厚的兴趣,带着极大的热情同幼儿一起参加美术活动。要多用提问,暗示,创设情景等方法,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以开阔他们的思路,引起他们的想像。例如,教师要求幼儿用圆形组合成各种形象时,教师要在活动室里多放一些由圆形组合成的玩具及物品,墙壁上多布置一些由圆形组成的各种形象。让幼儿在这种情景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后,再去创造作品。这样,就会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五、教师要正确评价幼儿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评价作品时,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例如,在纸盒造型活动中,能力差的幼儿只要制作出简单的造型即可,而能力强的则要求他们能独立地做出像卡车,轮船等组合起来的,较为复杂的作品。在评价时, 教师要尽可能地评价每位幼儿的作品,肯定点滴的进步,增强其自信心。对能力差的幼儿要有的放矢,用建议、商量的口吻提出作品不是的地方,使他们逐步由冷淡到热情,由被动变主动,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激起他们对美术活动的浓厚兴趣。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相互评价作品,进而更加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还培养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通过美术活动,可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幼儿园教案《绘画是孩子表现创造力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绘画专题论文大全)》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绘画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引言:一个创造性人才必需具有勇于探索、敢于尝试、有独立性和自信心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对孩子个性心理品质的引导和培养,不给孩子太多的限制或示范,更不直接帮助孩子完成作业。鼓...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当一幅充满想象,带着随意的画展示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个个活脱脱的“毕加索”。也许,我们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创作的过程,那么,在玩色游戏过程中,我们的确发现了幼儿是那么的开心,那么认真,...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人的想象力与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儿童知识虽然不十分丰富,但他们的想象力却能非常发达。如果我们有效地运用这种想象力又能起到使学生迅速吸收知识的效果。比如,我在传授“对称性”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使之富于同情心,善于和勇于帮助同伴解决困难,摆脱困境,并为同伴的进步和取得的成就而感到愉快。这些品质,正是创造个性的性格特征。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培养未来的艺术...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老师的“出手”并不是简单告知给孩子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法或者直接灌输某种特定的技能,如给孩子示范怎样画低头的长颈鹿,而忽视和抑制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的愿望和发现学习的机会,使活动过程演...

2019-12-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