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衣服上的数字秘密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案设计意图: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数学家皮亚杰的数学思维研究结果表明,数数在幼儿数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智力游戏活动形式,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是幼儿进行运算的准备活动。同时,他也指出,“智慧自动作发端”。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来说,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应多提供给幼儿可操作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对知识地探索,让儿童自己主动地、自发地学习。与此同时,新纲要告诉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习生活中的数”。 于是,我从孩子们最常见的衣服入手,希望孩子们能够借助一些数的方法来进行数数活动,从而提高数数能力,感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变厚了,变多了。随着一件件有着纽扣的小马甲、小外套加在孩子们的身上,问题也随之而来。有的孩子扣纽扣的时候漏掉一颗,有的孩子纽扣的位置上下交错……当孩子们被镜子里自己衣冠不整的样子弄得不好意思的时候,我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除了能够在扣纽扣的技能上进一步指导孩子们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孩子们不漏扣纽扣呢?我想到了最简单的办法——数数。数出自己衣服上有多少粒纽扣,扣的时候一边数一边扣不是可以不扣错了吗?
有了这样一个想法,我来了思路,我仔细观察孩子们的这些衣服,发现其实孩子们的衣服上面充满着数字元素——小马甲上的纽扣数量比较少,符合目测数群的要求;夹克衫上除了门襟处有纽扣,袖口、袋口也有纽扣,能够用接着数的方法逐步把纽扣数量数清楚;有的衣服上的图案是用纽扣拼成的,能够培养孩子们数无序排列物体的能力……原来孩子们的衣服上真的有那么多的数字秘密,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相信孩子们平时也真的没有注意到这些秘密呢!那么是不是能够结合中班孩子的数数要求,就地取材,运用孩子们的衣服来进行数数活动呢?YJS21.com
对于中班孩子而言,他们的数数能力由小班的手口一致点数逐渐发展到目数、目测数群、接着数;而从数数的种类上又可以分为有序排列的数、封闭式数数和散点状的数数。对于我们班的孩子而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目测数群的能力,能够目测5以内的数群。因此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为娃娃数衣服上的秘密时,我所预设的元素都是5以内的。同时,为了给于孩子们一定的挑战,我在数的种类上安排了孩子们数一些并不是规整排列的衣服上的元素(如散点状排列的纽扣、蝴蝶结等);在数数方法上,我通过加一件衣服,让孩子们尝试用接着数的方法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往下数,从而得到总数。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乐意从自己的衣服上发现数字秘密,体会生活中有很多数字。
2. 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数,体验数数的快乐。
重点:理解“衣服上的数字”的含义,发现衣服上蕴含多种数字而且会改变
难点:综合运用多种数数方法,正确数数,不漏数也不多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对于各种数数方法有一定的经验,比如正确点数、目测数群数数、接着数等。
环境准备:
1. 观察幼儿服装,事先让幼儿穿着有纽扣的衣服来园,便于随后的数数活动
2. 钉有纽扣的马甲,每件马甲上纽扣的数量、位置、大小均不同,便于孩子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数(附图)
3. 活动配套ppt
活动过程:
一、说说娃娃衣服上的秘密:
(一)活动导入
重点提问:
天气越来越冷了,老师为娃娃准备了一件衣服。
这件衣服不单漂亮,里面还藏着很多的数字秘密呢!
(二) 配合ppt演示衣服上的数字秘密是什么
重点提问:衣服里藏着数字1的秘密,1表示它有一个帽子;藏着数字2的秘密,2表示它有2个袖子。你能继续发现数字3、4、5的秘密吗?
【设计意图:孩子们在一开始的时候会将数字秘密和现实的数字联系起来,会觉得衣服上是没有数字的。而这个问题通过ppt的演示,帮助孩子们了解老师所说的数字秘密是指衣服上那些有一定数量的物体,是要通过数数才能够发现的。从而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衣服,数出3朵小花、4个口袋、5粒纽扣,并通过ppt进行验证】
小结:“原来娃娃衣服上真的藏着这些数字秘密。”
二、找找自己衣服上的秘密
(一)引导幼儿寻找自己衣服上的数字秘密
重点提问:
1. 娃娃衣服上的秘密被你们发现了。那么你自己的衣服上是不是也有这些数字秘密呢?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衣服】
2. 请你找个空地方自己去数数看。数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不能多数也不能漏数。看不清楚的可以照照镜子,也可以请一个好朋友帮你一起数一数。
【设计意图:这是孩子们自行操作前的一个要求。其中有数数的要求,也有在操作过程中的方法推介。让孩子们知道如果自己数的时候有困难,可以去求助同伴也可以借助其他东西。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老师也要着重观察孩子数了哪些地方,是否数正确】
(二)分享交流自己衣服上的数字秘密
重点提问:
1. 你找到了哪些数字秘密?你的衣服上有1吗?
有找到比3多的吗?
2. 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孩子们很乐意地告诉老师他们发现自己的衣服上原来也有数字秘密——5粒纽扣、4个口袋、3个娃娃……老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不断扩充孩子们的关注面,不断引导他们关注衣服的各个方面。另外在介绍过程中可以多补充些数学元素,其中包括问问孩子们“谁的秘密比数字*还要多?”——数字多少;“你用什么办法数出来的?”——数数的方法,并帮助孩子们归纳整理,数量少的可以用目测的方法,排列无规则的可以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数等等】
小结:“原来每个人的衣服上都会藏着数字秘密。”
三、变变衣服上的数字秘密
(一)通过ppt演示,为娃娃原先的外套加上一件马甲
重点提问:
娃娃穿上了这两件衣服,身上的数字秘密就变掉了。现在娃娃的身上有了数字6和7的秘密,你们找到了吗?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用接着数的方法发现6个口袋和7粒纽扣,从而明白原来加了一件衣服,身上的数字秘密就会变掉,也为接下去的活动做了铺垫】
(二)请孩子穿上老师提供的马甲之后去数一数,看看衣服上的数字秘密有没有变化
重点提问:
老师为你们每一位孩子都准备了一件小马甲,这些马甲有的前面有纽扣后面也有纽扣;有的前面有口袋,后面也有口袋。一定要看清楚。请你们每人选一件马甲,找个空地方去数一数。看不清楚的话可以找好朋友帮忙,也可以照照镜子。
【设计意图:在孩子自行操作之前对孩子有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提醒他们仔细观察,数仔细。与此同时,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老师也需要观察孩子的情况,注意孩子用哪种方法数,是否数全了,在数数过程中是不是运用了镜子、同伴来帮助自己数得更正确】
(三) 幼儿数数,教师观察
(四) 分享交流数数结果
重点提问:
1. 你衣服的数字秘密变掉了吗?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设计意图:老师进一步的强调,让孩子们发现加了一件马甲之后,自己原先的那些数字秘密发生了变化,而且都变大了】
2. 你的身上有7吗?有10吗?有没有比10大的数字?
【设计意图:继续进行数字大小概念的强化,使得活动“数”味更浓。于此同时,在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数数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并发现原来用接着数的方法能够使得数数变得更快】
小结:“原来加上一件小马甲,衣服上的数字秘密都会变大。”
四、看看生活中更多的秘密
(一)回顾活动联系平时生活
重点提问:
1. 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上面,原来藏着那么多的数字秘密。还记得自己今天衣服上有多少粒纽扣吗?
2. 知道了纽扣的数量,我们平时穿衣服扣纽扣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引发孩子将今天的活动内容和平时的生活联系起来,在平时扣纽扣的过程中用用今天的发现,一边扣一边数,让自己的纽扣不再扣错】
小结:“如果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纽扣数量,平时每一次扣纽扣的时候只要一边扣一边数就不会扣错了。”
(二)关注身边,引发思考
重点提问: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除了衣服上你们还能发现身边其他地方的数字秘密吗?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从对自己的衣服的关注逐渐转移到身边的事物,激发孩子继续寻找的兴趣】
活动评析:
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利用孩子们的衣服作为载体,巧妙地与原先可能枯燥的数数活动相结合,让整个活动充满了游戏性和趣味性。于此同时,活动充分体现了“数”的特点,从活动开始之时起,就将“数数”这一重点贯穿始终。并在活动中反复和孩子们强调各种数数的方法,比如数量少的可以目测,数呈封闭装排列物体的时候要记住开头的地方,哪些时候可以使用接着数的方法等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反复重温着数数活动,体会着数数的乐趣,从而也感知着数无处不在。
活动反思:
为了能够让孩子们理解衣服上的这些数字秘密的含义,在活动开始之初,我运用ppt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示了衣服上哪些地方有数字秘密,使孩子们从对一般意义上的数字的关注转移到对于衣服上这些佩饰数量的关注,进而让孩子们找找自己衣服上有哪些数字秘密。同样,我也通过ppt,使孩子们了解了数字秘密的变化——外套上加上一件马甲,扭扣变多了,数字也相应产生了变化。我还特意准备了一些小马甲,自行在上面钉上了纽扣。这些纽扣的数量、位置、大小不尽相同,这样可以便于孩子们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数。在活动中,我也为孩子们提供了镜子,这样就方便孩子们能对着镜子,更正确地数数。
在活动中,通过多次地数数,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的衣服上也有着那么多的数字秘密,原来数字真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当然,当我最后提醒孩子们记得在扣纽扣的时候数一数,看看是不是扣得数量正确时,孩子们都报以会心一笑。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就是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带给孩子们的启发。
当然在整个活动中我觉得对于数数方法的介绍还可以更巧妙些,可以通过数数速度快慢地比较,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数数方法的选择的重要性,让他们更清楚有的时候用一些好办法比如目测、接着数等可以加快数数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孩子们对于数数活动的兴趣。
专家点评:
在整个活动中,首先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游戏形式,对于找衣服上的数字秘密他们觉得很新奇,游戏的兴致很浓,参与度很高,这样使得孩子们能够在很自然的情况下进行数数活动,让数数变得不再枯燥,游戏味道浓。其次,整个活动给予了孩子们多次数数机会,让孩子们大量地运用自己已经学会的方法进行数数活动,“数”含量较高。再次,活动从孩子们的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出发,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的数学,生活性浓。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大班数学新衣服(认识数字1~10)教案
这是大班数学新衣服(认识数字1~10)教案,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10,进一步理解数倒着排列的顺序性。
2、尝试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通过连线的方法勾画某一物体的外形。
3、积极参与数学操作游戏,感受自己长大的喜悦。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设计图
活动过程:
一、情景图片引入。
师:小朋友,黄老师的水果店里有很多不同形状的水果数字宝宝,想知道有哪些水果数字宝宝吗?生:想。
出示菠萝数字宝宝。师问:这是什么水果数字宝宝?生:它是菠萝宝宝1。师:这个呢?生:这个是苹果宝宝2,(依此方法出示水果数字宝宝3、4、5、6、7、8、9、10 告诉幼儿这些水果数字宝宝是按从小到大排列的。集体读一次。)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长大了,长大了,好不好?(好)长大了做的事情可多了,会认字,还会做个小小设计师,上节课,我们班的小朋友就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新房子,今天我也请小朋友再做小小设计师,设计新衣服好吗?(好)。
二、认识数字1~10,进一步理解数倒着排列的顺序性。
1、回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内容导入新知识。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设计各种各样的房子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设计的?(我们是按从数字小到大的把数字旁边点子连起来,新房子就成功设计出来了)
2、自由设计长袖衣服。
(1)、师:你们看这张图上有什么?(出示一张放大的红色大衣服设计图,引导幼儿说出上的点和数字。)
(2)、如果用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数字旁边的点连起来会设计出怎样的衣服呢?(让我们一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数字旁边的点连起来看看吧!(请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衣服,体验设计的快乐。)这是你们自己设计的衣服喜欢吗?
3、出示衣服设计图请幼儿观察小衣服设计图,倒数数字10~1,进一步理解倒着排列的顺序性。
(1)、观察衣服设计图,倒数数字10~1。
师:看看这张图上有什么?让我们从10开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找一找,读一读。一边读一边还要用手指旁边的小点子。
(2)、学习讨论按倒数的顺序连线的方法,激发幼儿设计小衣服的兴趣。
师:刚才,小朋友用小手按倒数的顺序点了图片上的小点子,如果我们用按照倒数的顺序把这些点子连起来,会设计出什么样的衣服呢?谁愿意上来帮老师连一连(引导个别幼儿尝试示范)他是按什么顺序连点子的?(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连点子的)他设计的是怎么的?
(3)、教师带领幼儿用彩笔按倒数的顺序把点子连起来。
三.实践操作设计房屋,感知数字10-1从大到小的顺序关系。
1、教师:小朋友要按顺序连小点,记得要用直线连哟!
教师:连好的小朋友按连的顺序用手点一点小点,还要读一读点旁边的数字,看看你设计出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把自己设计的房屋图展示要黑板上。
3、同伴通过手口一致地有序点数,达到互检的目的。
相关文章《大班数学活动: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大班数学活动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活动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教案吧。
《大班数学:超市几点开门》:大班数学活动超市几点开门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认识时钟,知道钟面上有分针、时针以及1—12的数字。初步认识整点,学习整点的记录方式。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超市几点开门教案吧。
《大班数学:乘车去朋友家》:大班数学活动乘车去朋友家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学习看路线图,找出最合适的路线。在乘车游戏中学习8以内的加减计算。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乘车去朋友家教案吧。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凉晒衣服》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在材料的帮助下初步感知有规律的排序。
3、培养幼儿喜欢参加排序游戏,感受规律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中号衣服红、黄、蓝:不分色,一人一件
2、制作一件爸爸的大衣服,衣服扣子按红、黄、蓝顺序排列。
3、每人一张作业卡。衣服袜子若干4、订书机(展示作品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每个小朋友衣服穿的干干净净,小脸洗的白白的,可精神了。 我们一起唱首歌吧!
《洗衣歌》: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来忙~~~~~
1、刚才我们唱的什么歌?(洗衣歌)
2、小朋友的衣服谁洗的?(奶奶,妈妈)
3、他们辛苦吗?(辛苦)小朋友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衣服,不能爬地上,不能跪地上,弄脏了自己的衣服。
4、妈妈是怎么洗的?搓,摆,拧干(创编动作一起做),
5、最后要挂起来晒干。衣服喜欢晒太阳,能把水晒干,还能晒死衣服上的坏细菌,让我们不生病。
刚才小朋友帮妈妈搓衣服,摆衣服,拧干,今天呀,老师要请小朋友帮妈妈晒衣服。
二、认识颜色,找规律。
(1)师:老师把妈妈洗的衣服带到我们小班了,先来看看妈妈洗的什么颜色的衣服。
1、出示红、黄、蓝衣服,请幼儿认识。
2、师:晒衣服前,先得帮衣服按颜色分分类,老师说颜色,你们来放。红衣服放红篮子,黄衣服放黄篮子,蓝衣服放蓝色篮子。(师先示范,后请所有幼儿操作)小结:小朋友的小眼睛看的清,小手放的准,太棒了,给自己鼓鼓掌。
(2)找规律师:衣服分好类,该晒太阳了。我们先仔细看看妈妈是怎么晒的。
出示图片:(蓝天、白云、太阳、草地、挂好的衣服)请幼儿观察,根据颜色特征,发现规律。
提问:
1、图片上有什么
2、妈妈一共晒了几件衣服?有什么颜色的?
3、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妈妈最聪明了,她是按照一件红,一件黄、一件蓝的规律晒衣服的,真好看。给妈妈鼓鼓掌。
4、凉衣绳上还有两个位置,如果请你来挂的话,该挂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到台前操作。(真是妈妈的好帮手,让老师抱抱你。)
(3)巩固规律师:哎呀,还要一件大衣服没有挂,妈妈忘了吗?我们看看怎么回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哦,原来妈妈给爸爸洗衣服的时候,不小心洗掉了一些扣子,我们帮妈妈补扣子吧。仔细看看该补什么颜色的扣子?
请幼儿观察扣子排序的规律,再请各别幼儿将扣子补齐。
小结:我们检查检查!全都补对了,我们把爸爸大衣服也挂起来吧。
三、分组排序师:老师星期天的时候也洗了很多的衣服和袜子,还没晒呢,小衣服和小袜子们都想出去晒太阳,你们快来帮帮忙吧。
出示大作业卡: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作业卡,卡上有一个凉衣绳,请小朋友认真的按照 红、黄、蓝的规律帮老师晒衣服或者晒袜子。。
1、老师先示范 喜欢晒衣服的做左边,喜欢晒袜子的坐右边。勤劳的孩子们,开始劳动吧2、分发材料,请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3、挂衣服A、把幼儿作品用订书机挂在绳上展示,先请幼儿自由欣赏评价。
B、提问:你的作品在哪?你最喜欢拿一副?有没衣服晒错的?怎么改正?
四、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帮妈妈晒衣服,你还能帮妈妈干什么?(扫地,~~~~~)会这么多呀!妈妈每天照顾我们很辛苦,我们一定要乖乖的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多干活,干活多了,吃的多就长的高,有力气!我们唱首歌送个我们的妈妈吧!《我的好妈妈》
真好听,我们和小衣服一起去外面晒晒太阳吧!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神秘的礼物》
【活动目标】
1、在“开锁”的游戏情景中,尝试按不同的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进行分类数数。
2、体验分享礼物的快乐。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媒体课件、幼儿操作材料(图形奖券插板、数字卡片)、兑奖处。
【活动过程】
一、神秘的礼物——引发学习兴趣。
1、出示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谁来了?快要过圣诞节了,瞧!他们给我们中一班的孩子送来了一个大礼物箱,猜猜里面可能会是什么礼物呢?(幼儿自由讲述)
2、提问:怎么才能打开呢?(用钥匙将锁打开)
二、打开礼物盒——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数图形(圆形和方形)
1、游戏“开锁”
(1)打开第一把锁——复习巩固依次数封闭式图形
出示图形密码锁:这是一把图形密码锁,上面有什么图形?(圆形)有几个圆形?(幼儿数数,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小结:当同种图形围成一圈排列的时候,我们可以认准其中的一个图形,然后一个接一个的数,不能重复。
出示2把钥匙,引导幼儿以站立和坐下的方式进行选择,并说说理由。
集体验证,媒体开锁。
(2)打开第二把锁——尝试按图形大小顺序数组合状图形
出示锁上的图形:这把锁上有什么图形?(圆形和方形)这些图形一样大小吗?
出示钥匙,引导幼儿发现打不开锁的秘密。(钥匙上缺少了一个数字)
幼儿解读钥匙上的数字代表什么?(锁的图案上有3个圆形钥匙的圆形里就填上数字3,图案上有几个方形就在钥匙的方形里填上数字几)
幼儿数图形,并用手势表示自己的答案。
集体验证,幼儿分享数数经验。
小结:当同一种图形有大小时,我们可以先数大的,再数中的,最后数小的,或者反过来先数小的,再数中的,最后数大的,这样就不容易漏数了。
(3)打开第三把锁——尝试从里至外(或从外至里)的顺序数重叠状图形
出示锁上的图形:引导幼儿发现这些图形有的在外面,有的套在里面。
出示3把钥匙,引导幼儿拿出操作纸仔细数数。
个别幼儿说说选择的理由,并分享自己数图形的方法。
小结:当同一种图形有的在外,有的在里面时,我们可以先数外面,再数里面,或者反过来,先数里面,再数外面。
2、寻找“密码”。
(1)出示奖券:原来,方脸公公和圆脸奶奶送给我们的礼物是什么呀?(奖券)奖券有什么用?(更换礼物)
(2)引导幼儿发现寻找密码的方法(数一数图案中上几个圆形就在圆形的问号上插上数字几,图案上有几个方形就在方形的问号上插上数字几)
(3)教师讲解示范后,幼儿找到自己的奖券兑奖处去寻找上面的密码。
三、分享礼物。
1、幼儿找到“密码”后到领奖处更换奖品。
2、集体帮助没有换到奖品的幼儿取得成功。
幼儿百科:礼物是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表达祝福和心意或以示友好,人与人之间互赠的物品。礼物是送礼者向受礼者传递信息,情感,意愿的一种载体。
大班数学教案 麻房子里的秘密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数学教案_麻房子里的秘密”!
跟着“东阳土特产”这一主题运动的开展,孩子们对故乡土特产孕育发生了浓重的爱好,花生便是此中的一样。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们去摸索、发明花生的机密,我预设了“剥花生”的运动。目标让幼儿在轻松痛快的运动气氛中,发明花生的机密,并从幼儿感爱好的题目中拔取有代价的题目举行摸索。花生内花生米的数目便是此中一个爱好点,于是我让幼儿实验用数字、标记来记载花生的数目,感知发明花生里花生米数目的差别。并在此根本上,提出了更高条理的操纵请求,让幼儿开端进修统计,从而学会用记载统计的要领去办理生存中的现实题目。
运动目的:
1、在剥一剥、记一记中发明一颗花生中花生米数最多的是几粒。
2、开端实验用统计的要领相识一堆花生中几粒花生米的花生最多。
3、进修在互助中办事。
运动预备:
一盘花生,每组三个盘子,记载纸、笔、四列小火车
运动历程:
一、猜一猜,剥一剥,感知花生内花生米数目的差别。
1、景象发言,梳理履历。
—你喜好吃花生吗?幼儿园教育随笔……
—你吃过的花生里有几颗花生米?
2、猜一猜,剥一剥
—出示一颗花生:猜猜这颗花生里有几粒花生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选一颗花生,先猜猜内里的花生米粒数,再剥开验证。
—你在剥的历程中发明了什么机密?
小结:花生里花生米的数目不雷同。
二、剥一剥,记一记,发明一颗花生中最多的花生米数。
1、激发争辩,提出记载。
—激发争辩:剥出来最多的有几粒花生米?
—奈何记载?
2、幼儿剥一剥、记一记
—幼儿把花生剥开,数数内里有几颗花生米,并记载在纸上。
—留意不雅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要领与步调,相识幼儿办理题目的计谋。
3、引诱先完成的幼儿不雅察本身的记载单,找找剥出来最多的是几粒?
三、实验用统计的要领相识一堆花生中几粒花生米的花生最多。
1、不雅察记载单上的数目:你发明了什么机密?
—评论辩论:到底是几粒的最多?用什么措施知道?
2、幼儿树模统计
—重点引导:奈何才气不漏数?
3、幼儿分组统计
—将统计表粘贴在火车上。
—两人互助统计。
—幼儿互相比力验证。
4、不雅察统计表,交换本身组几粒的花生最多。
5、幼儿交换总结。
不知道本文“大班数学教案_麻房子里的秘密”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