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读笔记800字(十一篇)
发布时间:2025-10-22 教育教读笔记我们都读过一些教育类书籍,那么如何撰写一份800字的教育读书笔记呢?

⬣ 教育教读笔记800字
工作之余喜欢翻看《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这本书。虽然有些案例已看过多遍,但每当再次拿起依然爱不释手,因为读它能给我许多教育的灵感和启示。
1,对待孩子要多一些耐心
其中的一篇案例记叙了一个可爱的8岁小男孩,不爱写作业不爱静心读书,一到下课就爱跟在老师后面:“胡老师,昨天我被狗咬了”;“胡老师,李强上课踢我”。“胡老师,我不想和赵小路坐一位了”。看着他说个不停,他的老师总会不耐烦地对他说:“知道了,知道了。老师很忙,今天就这样吧。”而他并不生气,很宽容,慢慢地扭头走了。一天,当他的老师布置完作业准备去开会,他又站了起来,没等他开口,他的老师先说话了:“又有什么事?快点,我忙。”“我没有本子,还有……”“好了,自己想办法吧!”说完老师就去开会了。等开完会来到办公室,这位老师便看到自己位上放着一个色彩鲜艳的小蛋糕,旁边还放着一张小纸条:“胡老师,你很忙,也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看我的纸条。今天是我的生日,原先我想当面告诉你,让你和我分享快乐。可你太忙了,那就请你品尝小蛋糕,好吗?”这位老师很惭愧,拨通了孩子家的电话号码,给他送去祝福,并告诉他其实老师并没有那么忙。
读后,我和那位教师一样的惭愧:曾经我也觉得自己很忙。感觉与学生交流是浪费我宝贵的时间,有了这些时间我能改多少本作业、有了这些时间我能备多少节课。殊不知,在自己打着“我很忙”的旗号拒绝倾听学生的心声时,丧失的是为人师的耐心、爱心、丢失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和亲密。
2,关心爱护问题学生
盘圭禅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禅宗良师。他的一名弟子却染上偷窃的恶习,当其他弟子请求盘圭禅师赶走这名偷窃的弟子时,盘圭禅师却把众弟子召来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只要你们愿意,到什么地方去学都可以。但是这位兄弟甚至连是非都还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谁来教他?”这番饱含深情的话语温暖了偷窃者的心灵,也涤净了他的心灵。从此偷窃的冲动如烟消散。
读了这则故事,我们不禁被盘圭禅师大慈悲的胸怀所感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怀。在现实中,不管教育表现形式多么纷繁复杂,但“爱”应该是它的核心。教育不能没有爱,可我们现在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却逐渐偏离了这一核心。教育需要呼唤爱的回归,需要一个充满爱的心灵去震撼另一个心灵。盘圭禅师的故事不仅向我们告知了这样一个真理,同时也用它完美的结局证实了---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3,以人为本,创造适应人的教育
设计迪斯尼游乐园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格罗佩斯,在设计游乐园的路径时受启发于一位葡萄园主老妇人,这位老妇人因缺少劳动力而让买葡萄的人到园里自己摘葡萄。于是,他让工人在游乐园所有的空地上都撒上了草种,不几天小草发芽了。格罗佩斯让游乐园提前三个月对外开放。一开始,因没有路,游人不敢走,格罗佩斯告诉游人,在游乐园里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没有任何限制。于是,几天过后,草地上清晰地呈现出被人踩出的优雅自然的小道。这些小道,走的人多的地方就宽些,走的人少的地方就窄些。格罗佩斯就让人沿着人们自然踩出的痕迹修了路。因为游乐园的路径设计既和谐自然,又满足了游人的需要,尊重了游人的自主选择,因此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并且感触很深。在过去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有谁能够像格罗佩斯那样,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大多数教师唯恐学生走了歪路,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始终牵着学生不肯撒手,到后来活泼可爱充满创造精神的儿童都被我们“培养”成了统一标准的“老实”“听话”的学生。实际上,过多的束缚,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能压抑学生的天性,只能阻碍学生健康的成长,而“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才能令其茁壮成长,趋向完美。教育必须是而且只能是适应人的教育,而不是使人适应教育的教育。我们要学习格罗佩斯“以人为本,顺其自然”的思想,让教育适应学生的成长规律,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 教育教读笔记800字
《爱的教育》自二十年代被夏丐尊先生译介来后,被誉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为教育界及一般人士所喜读。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着。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除了但丁那部著名的《神曲》,多少华章,尚不及这部小书对无数人的益处。
我是在高中一年级读到这本书的,安立柯这个小孩子的所行所为、所思所想,让一个初经启蒙的少年胸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烧。那些书中的故事让我把它居为奇书一部,拿书中的章节向多少同学炫耀。
《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所着,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本来的,对前者是一个合适的补充。
这个补充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二者的分别与心理进展的连续性上。《爱的教育》是安立柯做小学生的心理记述,主人公是安立柯及其父母,续集则是他做中学生时的记述,主人公是他的舅父白契。正像译者所说的,可以看到,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感情教育,软教育,而续集所写的却是意志教育,硬教育、《爱的教育》中含有多量的感伤性,而续集中却含有较多的兴奋性。
夏先生的话比什么都能说明问题:
“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
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然而就是这部能让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儿童读物继续地广泛阅读下去。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集体教学的形式一经奠定,所谓“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
从这一点上来说,《爱的教育》也在用成人的标准要求一种教育,我们毕竟不能与儿童一样生活在儿童的世界中,儿童也在成长,他们也不会永远地停留在儿童的标准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安立柯进入中学后没有任何的惊诧,而是觉得顺理成章的缘由。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书中关于儿童爱国的那些故事来,那时我常常想起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觉得在精神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历史进展的过程中,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曾联系得如此紧密,这不是小丸子她们可以说明的一种东西。而国家,正处在惊人的变动中。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写这本曾经影响过很多人,但现在已波澜不惊的《爱的教育》的原因。不仅仅因为我短暂的教师经历,也因为在采访中我看到的那些贫穷的儿童和深受伤害的幼稚心灵。
⬣ 教育教读笔记800字
韩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她个子不高,声音温柔又不失威严,虽然她带着眼镜,但是我们都能感受到她柔和亲切的目光。
我一直都记得,是她在我的作文本上用红笔大字写下“投稿”,才激发了我写作的热情;也是她,第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在语文课上重点讲评,逐句分析,哪里好,好在哪里,哪里要改,可以怎么改,才增加了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是她,在一年级的班会课上的鼓励,我才有勇气参加了“小小故事王”的活动,从那时起,原本胆小害羞的我才开始变得自信,敢于展示自我。
韩老师从不盲目地鼓励和宽容,她对我们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宽严相济。我虽然获得“逐浪少年”,但是也一样因为集会讲话被罚写检讨书。韩老师从不对我们采取棍棒教育但是也从来不放纵我们任何一个人。无论是欺凌同学还是马虎学习,只要被韩老师发现了,她都会批评你。每次站在讲台上,原本纤弱娇小的她就好像变得高大起来,如果你犯了错,就能感受到她不怒而威的目光,相信这一刻你一定会羞愧得低下头,无法和她对视。我们都知道,只有负责的老师才管学生,正是因为老师期待我们成长,期待我们变好,他们才苦头婆心地对我们絮絮叨叨,其实讲的都是人生的道理,只是当时我们往往都没有体谅老师的用心良苦。
我们生活在日益强大的'中国,我们衣食无忧,也正是因为时代发展的迅猛,到处人才济济,如果你想要出人头地其实需要更多的努力。韩老师经常对我们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她从不主张我们功利性地学习。她让我们明白未来我们立足社会,除了学历、智力,我们的德行、修为才是学生时代的必修课。奋斗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的人才能获得充实的人生。
谢谢你,韩老师。谢谢这些年你对我们每个人的照顾,是你带领我们迈入学习的大门,是你引导我们描绘了未来,更是你鼓励我们去寻找自己的梦想。我会一直记得你的谆谆教导,勇敢地迎接人生的挑战。
⬣ 教育教读笔记800字
是谁把我们领进了学堂?是谁带我们遨游无边无际的书的海洋?是谁把我们送上人生的道路闯荡?又是谁,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做着那燃烧中的蜡烛?是老师,是那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老师;是老师,是那夜深之时,家中依然开着夜灯的老师;是老师,是那不辞辛苦,为我们日夜操劳的老师!
老师给予我们太多,而我们回报老师的却甚少。有人说,母亲会在夜下缝衣,但那是为了孩子;工人会在夜下拼命工作,但那是为了生存;然而又有谁会想到老师呢,她们要为一群曾经素不相识的学生,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无怨无悔。也有人说,环卫工人夜以继日的清扫大街,无所怨言,他们的确很伟大;交警叔叔每天不管风吹日晒,霜打雨淋,依旧认真地站岗,他们很伟大;但又有谁想过老师呢,撒下的是汗水,付出的是心血,给予的.是笑容,收获的是心酸。而我们呢,有谁真正懂得了感恩老师,又有谁明白了感恩的真谛,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老师。老师的创伤谁能懂,老师的苦衷谁能知,老师的泪水谁能晓,当我们在操场上奔跑玩耍的时候,老师在办公室中批改着我们的作业;当我们坐在教室里听着课时,老师却要在教室里站40分钟;当我们在悄无声息的夜下安然入睡时,老师还在夜灯下不辞辛苦地备着课。每当我们不认真写作业的时候,有谁想过老师是多么的伤心;每当我们在课堂上窃窃私语的时候,又有谁想过老师是多么的着急。
回过头来,我深感惭愧,这时我才发现,小学六年来,我从不知感恩,也不知回报,仅仅几次为我们奋斗了无数个春夏秋冬的老师送上过温暖人心的祝福,这简直太少太少了,老师如此伟大大,我却全然不知,直到今天,这个入学已近六年的时间里,我才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
“感恩”,一个人们常说却不常做的词,“感恩老师”,一个微乎其微的同学懂得的词,今天在这里出现了,感恩不是奢侈的礼物,也不是一束束美丽的鲜花,是理解,是体谅,是贴心的问候,这就是感恩,这就是感恩老师,这就是感恩那伟大而又无与伦比的老师……
⬣ 教育教读笔记800字
老师这个称呼让人充满敬意,又使人感到那么亲切。有人把老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崇高的职业”;有人把老师比作“春蚕”、“蜡烛”、“耕耘者”、“播种者”、“园丁”,但是我总觉得不能深刻体现老师对学生的爱。老师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虽然我们只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我们也要学着释放温暖,更要怀着对老师感恩的心去思考、行动,毕竟老师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
亲爱的老师,因为有了您,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丽、充实,黑暗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您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您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您肩负着民族的昌盛,您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在您的抚爱下健康成长,在您的关注下脚踏实地的向着自己的远大理想前进。
老师的爱,使我们感动一生;老师的教导,使我们一生受益。它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活力的源泉,生命的力量。
胡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作文课上把写作步骤、重点内容、好词好句不厌其烦地详细讲述,而且还经常给我们读一些好的范文。这样,尽管以前我们写作文只是三言两语,不成样子,而通过胡老师千方百计的引导,也能写出像样的文章了。而且,胡老师还鼓励我们,要我们积极向报纸和杂志上投稿。特别是我,原来我怕写作文、不喜欢写作文,现在总算能写出一点成绩来。这一点一点的进步,都凝结着老师的心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在他们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有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九州华夏的栋梁之材!谁又能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多少的汗水与泪水,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关爱,是好的见证。所以,当我们拥抱成功,享受喜悦时,别忘了我们老师都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感恩老师。
⬣ 教育教读笔记800字
徐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本人今天终于看完了大陆的版本,相比较于繁体版本显然是删节了不少,已经有朋友指出了,本人就不多说了。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对于历史本身——而非盲目追求某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话,这个简化字版本的近代史仍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首先,这本书突破一般的观念,将历史的维度放大到了400年,成了一本400年的“近代史”。在这其中有助于我们建设一个大历史观,看到无论是合作还是冲突,平衡还是失衡的更全方位的因素。而这一点,向来是本人认为中国大陆一般人的历史观最缺乏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将历史事件的原因简单得归结于经济因素或者其它。这种思维的直接反动就是现在对于相反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认为西方式的模式移植到中国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社会变革。
而这本书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给我们刻画了从战争之前中国整体社会的社会意识和整体文化的状态。冲突的根源与其说是最终的贸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因素的重要,不如说整个近代史的冲突就来自于两种文化模式和意识的冲突,而两种文化的踫撞和互动中,又影响了历史本身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从这本书中得到的观点就是社会与历史的交互式的前进。
其次,从这本历史书中我们可以跳出单纯的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刺激—反应”的模式。我记得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历史教材就给我们这样的印象,战争以及二次战争导致了所谓“开眼看世界”,以及在器物层面的模仿;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导致政治体制的反思与改革;而巴黎和会则导致了整体思想的反思。这种递推的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显然忽视了中国社会本身的主体性的问题。
本书所刻画的近代中国的历程则是一种反思式的推进,可以这样说中国从原先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试图进入完全外来的模式,但是发现这本身并非从其主体出发,从而进入下一个反思的过程,重新认识自身的主体性。最后一个阶段的主体性认识可以说就是摆脱苏俄模式的共产政权,其领袖毛泽东最终取得胜利,完成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解放的任务。第三,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猜想。整本中国近代史刻画了近代中国本身的一条主线,就是求得民族本身的解放,是从整个国际体系的压迫之下摆脱,恢复自己的主动性。这一恢复最终结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之下。但是另一部分的解放,即个人的解放,显然没有过多的提及,甚至是在繁体版本。或许这应当是下一个历史阶段“现代中国”的命题,事实上我们正在前进。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本人最近看到的比较好的历史类读物,如果说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侧重于介绍一种历史的观点,而比较不注意历史事实的分析——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只在那本小小的书中都说完了,那么这本徐先生的近代史,就是将宏观的历史思维和详细的历史事实相结合的好书。
这本书的确值得一读。
⬣ 教育教读笔记800字
说起来有点儿惭愧,今早读完的莫言的《蛙》,才是我今年完整看完的第二部书籍。就是这样一本不算厚的书本,却也整整看了2个星期有余。
作为一本“新世纪和谐文学”的代表作,莫言花了大半笔墨描写了一个高密县东北乡的普通妇产科女医生——我的姑姑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而记叙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又能微言大义,通过“姑姑”内心的挣扎,反映时代的变革堕落,人内心的矛盾变化,无疑在选题上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书本的题目叫《蛙》,如果没有看过书,光看这个题目,想必是怎么也不会和妇产科医生联系到一块儿去的。但莫言取这么个貌似奇怪的题目显然有着深刻的寓意,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阐释:首先,蛙和“娃”读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从一个受人敬重、人见人爱的“送子娘娘”到计划生育实施后,被无数人唾骂和诅咒的“杀人魔头”,说到底,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爱恨情仇,都和孩子有关;其次,青蛙和叫声和孩子的哭声狠相似,都是“哇哇”的声音,这让后期的“姑姑”一听到蛙声,想起那些还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杀在子宫里孩子,立刻变得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备受煎熬。就像“姑姑”独白说的那样:我的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
▲幼儿教师教育网yjS21.Com精品资料:
- 教育教读笔记 | 教育笔记100字 | 教育笔记50字 | 教育笔记200字 | 读猎人笔记有感800字 | 读猎人笔记有感800字
作品中,“姑姑”性格非常鲜明,一个敢作敢当,雷厉风行的女子。她是一名光荣的党员,她果敢地执行着国家政策,忠实于党的方针战略,甚至为了这一点,牺牲了自己的声誉,甘心被他人唾骂。“姑姑”强行让张拳的老婆、让蝌蚪的妻子王仁美,让陈鼻的妻子王胆强行去做人流的一幕幕,至今时刻在我的脑海浮现,但“姑姑”显然不是一个泯灭人性的人,她爱孩子,喜欢自己的事业,事实上,她做这项残酷的工作,受到的折磨肯定要比寻常人去做多得多。从迎接新生命到扼杀新生命,“姑姑”内心实有不忍,但坚决执行“计划生育”的信念却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所以,我也时常陷入沉思,“姑姑”到底有没有错,她在晚年时的内疚、失眠,罪魁祸首到底是谁。是那些思想愚昧,重男轻女的农村人,是“计划生育”方针的制定者,还是执着的、不讲情面的姑姑本身?还是三者都有一定的成分掺杂其中。而可怜的“姑姑”,却显然是错生了一个时代,成了那个时代国家政策和家族利益冲突对立的代罪羊和牺牲品。没错,她的选择是“反政策”的,但谁又能说政策本身不是呢,谁又能说明知这个政策还怀着侥幸心理偷生的男人女人不是呢?
⬣ 教育教读笔记800字
读了《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我感悟到我们向雷锋学习,就要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从身边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你就是一个爱清洁的环保小卫士;帮助身边有困难的老人,你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珍惜每一分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你就是一个爱学习的标兵;见到老师,问一声好,你就是一个懂文明,讲道德的人;过母亲节时,你送给妈妈一束康乃馨,或为她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献上一曲动听的歌等等,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的具体表现。
这一切,不仅让别人得到了快乐,你自己同样也享受着快乐的。
读了《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我还体会到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也值得我学习!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挤时间钻研!我以前学习马马虎虎,能偷懒的地方就偷懒。
自从 了解到雷锋叔叔为工作、学习都非常认真、刻苦钻研时,我也暗下决心认真学习,为祖国效力读好书,做一个有能力、出色的人!把学习看成一种乐趣,为自己的将来而读书。
读《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有这么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确,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做不完的!我们应用有限的生命为人民多做些好事,有益于人民的事,这样生命才有价值和意义。
“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听上去很伟大,行动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难。
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相信,一天、半天、一小时、一分钟,甚至就在那么一秒钟,只要持之以恒的去做一件件有道德的事,你终将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让我们像雷锋叔叔一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去争做做有道德的人吧!
⬣ 教育教读笔记800字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快来看看我们是怎么卖报纸的吧!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公园卖报纸,我心里兴奋的想:“卖报纸应该是一件高兴而又快乐的差事吧!
到了公园老师发给我们一人一份报纸,报纸是《大河报》报纸里有新闻、生活常识、天气预报等等。
我们出发了,公园里的风景很优美,有许多游人,我们找了一个地方那里人山人海,我既高兴又紧张只怕卖不出去。
我找了两个人。第一个人是一位老爷爷;白花花的头发一对慈祥的眼睛,我一说我是卖报纸的,老爷爷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份报纸。第二个人是一位很年青的叔叔;身材魁梧,黑黑的头发、浓浓眉毛、带着一副像哈利波特的眼镜。我走到叔叔的跟前对他说:”叔叔你买份报纸吧?“刚开始叔叔还不太情愿买我们的报纸,但是经过我左一个叔叔右一个叔叔的努力劝说,告诉他我们今天卖给你报纸的钱是要捐给福利院那些残疾儿童的,那些残疾的儿童是多么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啊,后叔叔看着我诚恳的样子还是买了一份报纸。
从这次卖报纸当中我知道了父母挣钱不容易和工作有多么辛苦了!
⬣ 教育教读笔记800字
考完期末试,也就放寒假了。我们收拾了衣服,心里掩盖不住的兴奋。这一夜,我没有睡觉。我憧憬着,回到家,又可以见到爷爷奶奶那张慈祥的脸,微笑着向我挥手。家里的狗欢快的犬吠着,小猫也似乎看得懂人情世故,向我们喵喵直叫。爷爷奶奶忙把车里的行李拿下来,好像生怕我们要走似的。午饭时,爷爷奶奶还是兴奋的不知所措,做了一桌好饭,看着我们吃着,心里又有了无限的感慨。
想着想着,不觉到了天亮。我背起了行囊,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火车站的人真多,人山人海的,互相熙攘着,由于人多的缘故,我的乡愁被冲淡了,被一种兴奋,一种对家长的期盼而取代。好像是老天爷的故弄玄虚。天空飘起了雪花,空气中冷气一阵阵向我袭来,像是在考验我回家的勇气。可我心里明白,无论什么样的事情,都打不倒我回家的勇气与信心。可是这还没完,火车因为受天气的影响延迟半个小时,站在冷空气中,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揣测他们的心理,现在,他们希望的就是回到那温暖的家中。那一块小小的柔软的地方。
⬣ 教育教读笔记800字
我们来学校上课,有许多学习的课程,有语文、数学、社会、自然和音乐……,其中我喜欢的一堂课就是“数学”课。
当!当!当!上课的钟声在我耳边响起,又到了我喜欢的数学课。上课时,老师会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教我们学习,有老师教我们用磅秤来秤东西,有一位调皮的同学把一本又一本的书,放在磅秤上,结果太重了磅秤秤坏了,哈——哈——哈——真有趣!
老师常常会出一些让我们动动脑的题目,同学们就会绞尽脑汁的想,班上有一位“数学小天才”,总是一马当先解开谜底。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有了单元概念,同时学会了运算的小技巧,数学不是用死背的,而是要用心思考和灵活运用。遇到不会的题目时,老师总是很有耐心,又的解释给我们听,一直到我们了解为止,谢谢老师这们用心的教导,让我们不懂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上数学课既好玩又有趣,一点也不会枯燥乏味。每个人都应该认真上课,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将来长大后,才能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做一位聪明的消费者。我喜欢上数学课,它带给我们推理的乐趣,教给我实用的知识,所以我爱数学课!
-
推荐阅读:
教育教读笔记800字24篇
教育教读笔记800字(优选十七篇)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800字(合集3篇)
[荐]活教育的读书笔记800字(精选8篇)
中班教育笔记随笔800字精选
中班教育笔记800字集锦
-
需要更多的教育教读笔记网内容,请访问至:教育教读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