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宝宝开始于美好的氛围
发布时间:2022-02-13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的读书笔记 宝宝听的益智故事推荐 宝宝幼儿园的游戏色彩
色彩与小宝宝智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说明,在黄、橙、浅蓝、浅绿等色彩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的智商要比在暗淡、压抑的黑灰色环境中生活的孩子智商高许多,平均能高出14左右。而且在前一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明显好于在后一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出生半个月的新生儿,具有了初步的识别颜色的能力,他能对不同的色彩作出反应。
所以应该在房间里设置色彩鲜艳的图画,挂画。新生儿睡醒时,他会睁开眼睛到处看。挂图可放在床栏杆右侧距宝宝眼睛20厘米处让他观看,每隔3-4天应换一幅图。家长可观察宝宝注视新画的时间,一般小婴儿对新奇的东西注视时间比较长,对熟悉的图画注视的时间短。
形状
要把房间布置的有层次感,空间感,但不要显得杂乱,这就要求一定的艺术性。除了日常的桌椅床铺,衣物杯盘之外,可以适当的在宝宝房间悬挂一些晃动的彩色气球、吹塑球、小灯笼,能发出悦耳声音的彩色旋转玩具等,让宝宝看和听。悬挂的玩具品种可多样化,还应经常更换品种和位置,悬挂高度为30厘米左右。
音乐
胎儿在母亲的腹中是伴随着母亲的心跳声成长的,母亲的心跳、呼吸节律可以说是他最早的音乐启蒙。也可以说,人与生俱来就拥有了音乐的天赋,每个人都可以发展出音乐智能。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对其进行一流的优美的音量适中的音乐熏陶,有利于孩子的音乐智能的开发。
而较早的把孩子带进声音的世界里,给新生儿一个有声响的环境,让其逐渐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声响,对于其认识世界和智力发育都是很有好处的。日常生活的各种声音,如走路声、开门声、水声、炒菜声、说话声,人声等中性声音,都是可以让孩子聆听的。但是不可声音过大带有刺激性。
适当的给孩子播放一流的音乐作品。不要认为孩子小,不懂音乐的好坏,就对音乐随便的态度。人的大脑接受外面的信息,会遵循一个原则:先入为主。即先进入大脑的信息占主导,以后同类信息将会被筛选,甚至排斥。欧洲的古典音乐,如莫扎特、勃拉姆斯、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的上乘作品;中国优秀的古典乐曲,如《梁,祝》《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最好要选择那些悠扬、舒缓的作品。
交流
在房间里,色彩鲜艳的图画,色彩和空间感具强的悬挂玩具,再加上舒缓轻柔的乐曲,他的视觉和听觉就能得到不断的刺激,大脑皮层的重量和厚度就会明显增加,当然也就有利于智力的发展了。
而交流则使其“更上一层楼”,告诉孩子那是什么颜色,那个形状是什么可爱的动物,对这孩子用眼神和言语表达感情,无疑对孩子的语言和情商都是很好的熏陶。当宝宝看到这些画、玩具,看到妈妈的容颜,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很高兴,在美好的环境里健康聪明的成长。[趣祝福 zFw152.cOM]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亲手“打造”聪明好宝宝
你希望宝宝聪明吗?请善用期待的眼光!你希望宝宝可爱吗?别吝啬赞美的语言!你希望宝宝自信吗?得学会加油和鼓劲!
知道吗?你的鼓励和预言,将促使宝宝成为你所希望的人!
女儿很早就会拍手的动作,但我们说“鼓掌”,她一点儿反应也没有——也就是说,她还没有把动作和相应的语言符号联系在一起。在她7个月时,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只要她无意中一做拍手这个动作,我就说“鼓掌”。连续几天后,女儿知道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我们一说“鼓掌”,她就会拍手。对她的行为表示赞许时,我们会对她鼓掌。十多天后,她就知道“鼓掌”可以用在什么时候了。
那天,她爸爸听着电视里熟悉的旋律,忍不住手舞足蹈,女儿目不转睛地看着,爸爸表演完,她马上热烈鼓掌。我很惊讶,不知这是不是巧合。于是,也闻歌起舞,舞罢,女儿一样兴奋地大力鼓掌。这下,我知道女儿真的把词、动作和含义都掌握了。这启发我,在以后的学习中充分运用女儿自己的主动性,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她。像“再见”等词,后来都是这样学会的——在她挥手时,我们就说这个词。
我很为自己的实验结果高兴。因为我越来越多地发现:只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孩子自发出现自己期望的行为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孩子就会把行为与父母的认可、赞扬或奖励联系在一起,其行为得到正强化,孩子就会重复这种行为。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某种行为表示否认、反对甚至对其惩罚时,这种行为就会削弱或消失,因为孩子得到的是负强化。其实,家长在鼓励或制止孩子的某些行为时,时常会用到这两种方法,只是有些父母负强化用得多,对小宝宝也是制止、禁止的方面更多,对正强化的效用则没有充分重视。正强化的关键是发挥宝宝自己的主体性,其威力不可低估,它既是一种让孩子掌握更多知识的捷径,也是一种有效的管教方法。
在女儿学爬的过程中,我们大量应用鼓励的方法。每一次爬到终点时,她都会听到我们的喝彩。有时,女儿显然是为了享受喝彩才爬的。
在女儿学走的那段时间,我们家经常传出鼓掌声——那是对她走得好的鼓励。女儿很在乎这些掌声,有时我们的掌声不及时,她就会自己拍拍巴掌,以示鼓励。
鼓励的次数多了,女儿好像也不太在乎了。我后来发现,如果在女儿做得好的关键点上鼓励,其效果要比泛泛地鼓励好。比如学走时,说“宝宝走得好!”就不如点出“好”在哪里:“对,宝宝学会不用扶东西走了,真能干!”或“宝宝学会转弯了,真了不起!”基本听懂的女儿对这些夸奖很得意,同时,也增强了她的信心。
关于如何鼓励孩子,我曾向一位心理学教授请教——他把女儿培养成18岁的博士。他只说了一句话:“只要你正确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孩子就会如你所愿。”这位教授在女儿很小时就开始和女儿比赛数学题,小小的女儿常常赢了有名望的父亲,父亲对待女儿的态度,让女儿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慧的,女儿开始对数学充满信心。稍大一点,父亲装作愁眉苦脸地从学校回来,说自己有一道题不会做,女儿就自告奋勇地帮爸爸解题。虽然,这道题女儿没解出,但她却下定决心要学这方面的知识。最终,在父亲鼓励期待的眼光中,女儿成为一位年轻的数学博士。
需要注意的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既有正面、积极的效应,也有负面、消极的效应。有的孩子在学爬、学走路时比较慢,如果性急的家长觉得孩子不如别的孩子灵活,对孩子嚷嚷:“你怎么这么笨呢?!”并用对待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那有可能,这个孩子真的变成一个笨而胆小的孩子。有时,这种毁灭孩子自信心的力量是非常可怕的。
现在,很多广告中宣传某种微量元素或产品会让宝宝更聪明,有些家长常会毫不吝啬地购买,但其作用却很值得怀疑。然而,有一些无形的东西,比如精神鼓励,它可以激发出孩子聪明的潜质,而且随时随地都可施行,其效果还可以累加。所以,只要父母处处做有心人,你就可以“打造”出聪明的孩子。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艺术家,他爱上了自己亲手雕刻出的美女雕像,每天虔诚地凝望,最终雕像具有了生命力,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来,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预期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现代心理学中常用“自验预言”或“预言自验”来指同样的意义。
开发右脑,宝宝更聪明
爸爸妈妈们知道吗?人的大部分记忆,如情景、图画,形象等等各种信息都像录像带一样存放在我们的右脑,而且右脑的工作具有低耗能高效率的特点,同时,右脑还是人类创造的发源地,与创造力密切相关的“做梦”“顿悟”“灵感”等心理过程主要是右脑激发的。那么,究竟宝宝应该怎样开发右脑呢?
所以,一个人聪不聪明,可是跟右脑的功能有很大的联系哦!有研究表明,70%具有高创造力的科学家,他们的优势半球都是右半球。想让宝宝更加聪明,开发右脑可是必不可少的哟。
而且,6岁前是开发孩子右脑的关键期,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生活在直观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世界里,几乎全部以右脑为中心,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帮助宝宝开发右脑,不仅能让扩大他右脑的信息容量,还能大大提高他的形象思维和记忆能力,发挥创造的潜力,让宝宝更加聪明。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开发右脑,让宝宝更加聪明呢?小编为您整理出十大诀窍,快来学一学吧!
开发宝宝右脑诀窍一:让宝宝学音乐
让宝宝早点接触音乐,并鼓励他跟着音乐哼唱,或者跟着音乐随行地跳舞,音乐的律动可以带动宝宝右脑的运转。从小爸爸妈妈就可以多给宝宝听一些音乐,适当的挑一些动感、活泼一些的,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宝宝右脑的活跃,发展孩子的形象思维,而且他在哼歌或跳舞的过程中也能开发他的创造潜能。
开发宝宝右脑诀窍二:培养绘画感觉能力
6岁前的宝宝语言能力还相对较差,更不懂得理解抽象文字语言的意思,而如果爸爸妈妈把事物变成一幅图画的形式展现在宝宝面前,他会更直观地理解这件事物,而且也可以鼓励宝宝画出周围的一些小玩具小植物等等,培养他的绘画感觉能力,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也可以活跃右脑,提高创造性思维。
开发宝宝右脑诀窍三:干力所能及的家务
让宝宝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仅能提高他的动手能力,而且能通过家务活拓宽宝宝的视野,在发现和记住新事物的过程中开发右脑。在家里,妈妈可以带着宝宝做一些小家务,比如叠衣服、收玩具、擦桌子等等,在干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带动宝宝思考,问问他:“宝宝,桌子是什么形状的呀?衣服的扣子是圆的还是方的呢?”尽量引入图形思维,这样宝宝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右脑也在慢慢地发育。开发宝宝右脑诀窍四:参加体育运动
让宝宝参加体育运动能促进右脑发育?很不可思议吧!有研究发现,恰当的体育运动是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右脑的。因为宝宝运动时的动作是受大脑皮层支配的,而且人体各部位在大脑皮层都有相应的运动中枢,宝宝加强运动就更能刺激相应大脑皮层,让大脑更加活跃。而且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内的血液循环量,这样就能够向大脑组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宝宝的大脑功能也会增强,思维也会更敏捷了。
而且宝宝在运动的时候,右脑也在“蹦蹦跳跳”中收集了丰富的视听觉方面的信息,比如圆形的跑道、绿色的足球场、方形的球门等等,这些小刺激也能促进右脑的活跃,在运动中提高了宝宝的反应力、判断力、应变能力和创造力,让他考虑问题的速度更敏捷,发散性思维更流畅。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会经常给他讲故事,但是孩子慢慢长大了,认字了,爸爸妈妈就认为他已经懂得自己看书了,没必要再讲故事。这种想法其实是不正确的,6岁前的宝宝,虽然开始认字,但是左脑的语言功能还不发达,没办法理解抽象的文字表达,所以还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忙。
而且童话故事经常是有趣而且充满幻想的情节,在听故事的时候,宝宝会配合着书上的图画想象出故事中的人物和情景,这个想象的过程其实对右脑的图形思维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建议爸爸妈妈们选择在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因为这时右脑呈现最佳状态,开发孩子想像力的效果比白天紧张时要好得多。
开发宝宝右脑诀窍六:训练空间识别能力
右脑最大的能力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形成立体空间的思维,当我们看到一个立体的东西时,右脑就会自动把它变成一幅图画出现在我们脑海里,帮助我们形成空间感。所以从小训练宝宝的空间识别能力,可以提升宝宝进行进行立体思维、从感觉上认识空间的能力,有利于右脑的开发。
爸爸妈妈在家里可以跟宝宝玩一些空间小游戏,比如把绳子往不同方向拉,在拉的时候可以教他“前后左右”的方位,宝宝对空间有了一定的感觉之后,可以让他玩积木游戏,加强他的立体思维能力。
开发宝宝右脑诀窍七:带孩子逛商场
我们之所以能够正常地思维,是因为左右脑的相互作用,而如果宝宝经常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眼前的情景总是没有变化,这样是不利于左右脑的活动的。空闲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带宝宝去逛商场,让宝宝在人群中边玩边观察和认识各种事物,像各种水果、蔬菜等等。而且在逛超市的过程中,宝宝对新鲜事物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就会在宝宝的左脑中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而右脑就针对左脑的好奇心会产生一个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不仅开发了宝宝的左脑而且还活化了右脑。开发宝宝右脑诀窍八:手指训练
知道吗?当我们用左眼、左手、左脚时,实际上控制这些动作的是我们的右脑哦。所以经常让宝宝做一些手指训练,特别是左手,比如可以让宝宝用左手的手指表示1~5,或者用左手指东西等等,这样左手在发挥它的功能的时候,也促进了右脑的发育。
爸爸妈妈在带宝宝做手指训练的时候,运动可以由简单到复杂,比如婴儿时期可以先训练他抓、握东西,幼儿的时候可以多做一些扔接游戏、指方向等游戏,让右脑在不同时期都能得到适当的开发,宝宝才会变得更聪明哦!
开发宝宝右脑诀窍九:玩益智玩具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有一定的图形辨别能力,而且随着宝宝的成长,这种能力会慢慢的提高。所以爸爸妈妈也可以挑一些适合宝宝的益智玩具,而且挑选玩具时应该有意识地挑一些形状比较鲜明易认的,比如七巧板、积木、拼图、折纸等等,这样宝宝在玩玩具的时候也能学习到图形的变化和组合,有利于开发右脑。而且掌握图形的认识能力,是宝宝学习认字的基础。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把汉字当作图形来认识和记忆,再加上以后语言发展,宝宝就能很快认识和掌握汉字了。
开发宝宝右脑诀窍十:学外语
学习语言,什么时候开始最好?有专家认为是幼儿期,特别是6岁以前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孩子的语言吸收能力很高也很快。宝宝的词汇是以形象储存在右脑中,再经过左脑加工表达出来的,所以让宝宝学外语,可以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开发。但是爸爸妈妈可要注意了,不要刻意要求宝宝记住单词的意思,而是要让宝宝看着英文字母联系就好了,因为宝宝还不懂地外语是什么东西呢,在他眼里这些字母只是“奇怪”的形状,而在记住这些形状的同时,他的右脑也得到了发育,这样就达到学外语的目的啦!
爸爸妈妈们掌握了这十大诀窍,多给宝宝展示一些形象的图画、形状等事物,并耐心地引导他进行思考、想象,在这过程中让右脑得到更好的开发,宝宝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哦!
会玩的宝宝更聪明
有的宝宝很淘气,玩起游戏来精灵的很;有的宝宝却很乖,安安静静很省心。哪一类更聪明呢?其实,凡事都不能走极端,过分淘气的宝宝易出危险,过分安静的宝宝又缺乏勇气,聪明的父母应该教会自己的宝宝怎样玩,有目的地鼓励宝宝做一些游戏,寓教于玩,会玩的宝宝才能更聪明。宝宝的智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后天的培养更为重要。智力的五要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所谓聪明就是指宝宝的思维能力强。宝宝在各种各样的游戏和玩耍中,都有机会培养思维能力。比如说怎样搭积木才能更形象、更美观、更稳固;拼图时怎样发现图块与图块之间的联系,怎样才能拼得又快又准;玩球的时候怎样控制自己的力量和用力方向,让球按照自己的意图做出反应等等。宝宝的玩同时也需要父母的指导和适度参与。只给宝宝买了一大堆的玩具,却不教给宝宝怎么玩,那么宝宝就很难从玩具中得到更多的“智力营养”。也许他只会把积木杂乱无章地堆叠在一起;把球盲目地扔来扔去;也根本坐不下来耐心地拼图和画画;常常一会儿也闲不住,但也不知他在忙什么,上蹿下跳,大叫大嚷,消耗他过剩的精力。这样宝宝不但很难从玩具和游戏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反而会成为一个讨人嫌的“小闹将”。久而久之,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性格都有影响。游戏是儿童想象和创造的天地,特别是各种智力游戏更是训练宝宝思维的好办法。因此,父母应关注宝宝的游戏行为,鼓励并指导宝宝多做有益的游戏,同时适当的体育运动对宝宝的智力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聪明小宝宝需要脑力开发
别以为「智能提升从零岁开始」、「3岁定终生」或是「6岁决定一生」只是宣传标语喔!
NO!根据研究,人类在胚胎期,脑部神经就是最早发育的,即使呱呱落地之後,也处在迅速发育的阶段,以新生儿来说,大脑约重四百克,已经占了成人脑重量(约一千五百公克)的四分之一强;到了一岁脑重量约九百公克;到三岁时脑重量便已发育到60%强,到了六岁大约重1200公克,逐渐接近成人的脑重了。
可见得0-3岁是人一生中脑部发展的重要黄金期,也深切影响著未来智力潜能的发展,如何把握这段黄金期,施予婴幼儿早期教育,促进脑细胞的增加分化与脑神经的突触紧密连结,是非常重要的。
脑力刺激的实证曾有名为巴甫洛夫的专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同时生下来且同样体重的小白鼠分成两组,一组放於较大、光线充足的空间,提供丰富的声响、有滚筒、滑梯等玩具,让小白鼠自由追逐玩耍;另一组小白鼠,则关於没有光线的笼子里,没有玩具、没有同伴,虽然提供同样的食物营养,不过经过19天的测试,智力的表现却是大相迳庭的。
结果显示:前一组小白鼠机敏灵活,人抓不住它们。後一组小白鼠,则呆滞迟缓,即使人去抓它们,也不知逃跑。抽样解剖发现,前一组小白鼠因常接受丰富的信息刺激,它们的大脑生出了许多突触发展出紧密的连结;而後一组小白鼠则因少受刺激,脑组织竟呈现萎缩状态,脑重量及体积也相对变小。
巴甫洛夫这个实验的结果,主要是用来映证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一旦错过了生长发育期的发展,脑组织结构就会趋於定型,潜能发展也将受到限制,即使拥有优越的天赋,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
什麽是智力潜能
到底「智力潜能」是什麽呢?
根据大陆方面的研究专家表示:智力潜能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许多能力的总和,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等。所以,即使孩子在某一方面拥有特殊能力和专长,例如,只会读书而缺乏生活应变的能力,这样都不等於拥有真正的智力。
如果孩子没有一定的智力,就难以掌握较多的知识,就如,孩子如果缺乏注意力及观察力,就无法正确的认知;没有记忆力,就无法将吸收的知识保存下来转为己有;没有思维力,就无法对事物有深刻的体会、无法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缺乏想像力,自然就没办法创新。
台北市立妇幼医院儿童心智科翁菁菁主治医师也表示,要提升宝宝高度的智力潜能,不能只给予大脑单一能力的刺激,而在於是否能提供大脑各功能区域全面且足够的刺激,如此,宝宝的智力潜能才有全面发展的机会。
宝宝聪明的各类明显征兆
在出生时,聪明的孩子可能要比其他孩子更机警。有些孩子从一开始就能独自把头抬高一会儿,仿佛在环顾四周,对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
一个感觉敏锐、反应迅速的婴儿常常很聪明。在你抱他时,你会感觉到这一点。
如果他似乎避开某个东西,那就表明他能区分什么是让他感到愉快的,什么不是,这也就是心理活动的开始。婴儿越敏感,也就越容易得到满足。
孩子笑得越早,聪明的可能性就越大。尽管这不是完全可信的迹象,但它是个象征。很早就开始笑的婴儿常常会成为聪明活泼的儿童。
非常聪明的儿童在出生时常常大一些、重一些,但也不尽然。理由是:大一些的健康的婴儿更有可能是由那些怀孕时得到良好营养和关照的母亲生的。这些母亲也更可能在家中给予她们的宝宝最好的教育和帮助,这在后来的智力测验中会表现出来。较重的婴儿也可能在生活中有心理上的优势,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因而有理由比其他孩子更快活。
例如,他们每次可以吃更多的食物,因而不需频繁地喂养,可以把精力转向更多的智力活动方面。此外,父母因不必忙于给孩子喂食和清洗,会认为孩子可能是社会型的人,于是就可以对他采取不同的做法。因此,从一出生起,与较轻的孩子相比,较重、较吸引人的孩子可能会发现他们处在一个愉快的、情感上得到支持的世界里,就会以许多方式利用这种最初的好运气。
新生儿身上不同能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尽管这些能力之间有某些关联,但是根据一两种已测出的能力的发展来判断其他能力的发展是难以做到的。婴儿的某些技能与其身体发育状况有关,有些与经验有关,而有些与两者都相关。在设法判断孩子聪明与否的早期迹象时,要把他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总而言之,聪明儿童在发展中各个方面都超前,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们有可能保持住这一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