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天生具有某种幽默感

发布时间:2022-02-08 幽默幼儿故事 幼儿幽默故事 幼儿幽默小故事

孩子天生具有某种幽默感,如果父母将微笑和幽默始终贯穿于孩子的生活中,更会使其终生受益。

儿童最初的快乐感出现在3至4个月。父母给婴儿换尿布时,抚摸他的腹部,他会发出“咯咯”的笑声,这是婴儿对父母亲昵的反应。

6到7个月的婴儿有了更多的笑声,甚至在喂食中伴随尖叫,这往往是进食愉快的表示。

1岁时,孩子开始与他人交往,并学会玩“藏猫猫”之类的游戏。这类游戏能使小儿学会开玩笑,找乐子,并从中获得乐趣。

2岁的小儿已能理解较深层次的幽默情景,例如妈妈把头巾蒙在小儿头上让他照镜子,或看到电视上的可笑画面,他都会咯咯大笑,甚至还会扭动身体,跳上跳下,兴奋不已。

3到4岁的幼儿喜欢“人来疯”,能使用言语技巧说一些逗乐的话。尽管最初的笑话不太适当,有时无法理解或只是重复押韵的词语。

下面给家长几个让孩子保持快乐、懂得幽默的小贴士:

1.建立快乐的环境。为孩子在家中留一块空间,挂上一块木板,贴上可爱的卡通画片、滑稽的生活照片等,并经常更新。

2.与孩子一起阅读富有喜剧色彩的图画书。

3.让孩子观看适合其年龄特点的电视、电影,鼓励他模仿其中令人捧腹的动作。

4.时不时对着孩子做出幽默的动作,如扮鬼脸,伸舌头等。

5.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或寻找快乐、幽默的素材,如晚饭后和孩子一起回忆白天的所见所闻,要求孩子画出或说出有趣的情景来。

6.对孩子表现出的任何一点幽默或有趣的行为大加渲染,孩子就会乐此不疲。

最后一点,请记住,孩子只有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才能发展幽默感和快乐向上的情绪。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心得:让孩子从小就有幽默感


育儿心得:让孩子从小就有幽默感

一、创设幽默的氛围和空间,以家长的幽默感染孩子。

让幼儿在有幽默感的环境中生活是培养幼儿幽默感的最好方法。家长每天和幼儿生活在一起最有条件向幼儿撒播幽默的种子。例如,幼儿在一筹莫展时、遇挫折时以及提醒幼儿应该怎样做或制止幼儿某些行为时,家长都可以灵活运用幽默的方法来对幼儿提出忠告、建议或批评。幽默可以代替缺乏亲切感的批评,可以代替没味道的提醒和多余的呼叨。给幼儿带来了新奇和有趣,让幼儿愉快而有效地接受家长的指导。

二、充溢自信,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

幽默的心理基础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怕失败,能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不是一味地悲观失望。

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丰富的词汇有助于表达幽默的想法。如果词汇贫乏,语言的表示能力太差,那也无法达到幽默的效果。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幽默故事,机智故事,脑筋急转弯等等,训练孩子思维的敏捷性,丰富儿童的词汇。

四、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培养。

幼儿幽默感的培养可随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如饭前饭后,请小朋友说谜语讲笑话;针对某件事或某个情节让幼儿编一句有趣的话;抓住他人幽默风趣的话进行即时点评等。

孩子的幽默感一旦形成,对其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往往更讨大家的喜欢,人际关系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还能协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因而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业,甚至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

亲子游戏:培养孩子幽默感


而大家应该都注意到这种情况,在平常的生活中,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更容易溶入他周围的环境,为他周围人群所接受。同时,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也比较容易从各种消极情绪中摆脱出来,不会长久地沉溺于各种不良情绪中不能自拔,将来也就能拥有更加快乐积极的人生。

据研究表明,人的幽默感大约三成与生俱来,其余七成则须靠后天培养。一些有趣的亲子小游戏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游戏一:做鬼脸

适合0岁以上孩子

推荐理由:

研究表明,刚刚出生2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成人简单的面部表情,一些有趣的面部表情是培养宝宝幽默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游戏方法:

1、对着孩子吐舌头,观看宝宝的反应。注意吐舌头时,速度要比较慢,以便孩子能够完整地观察到父母吐舌头的全过程,并学习模仿。

2、瞪着眼睛,使劲鼓起腮帮子,将宝宝的两只小手放在腮帮子两侧,轻轻地挤压腮帮子,然后往外吐气。

3、让孩子抓父母的耳朵,当他抓到耳朵时,对着他吐出舌头。

4、让孩子去摸父母的鼻子,当他摸到鼻子时,使劲皱眉,缩紧鼻子上部的肌肉。

贴心提示:

1、和比较小的孩子做这个游戏时,父母处于主导地位,重心在于吸引宝宝的注意,让他从这种游戏中获得一些愉快的体验,并尝试学习父母的动作。

2、和大一点的孩子游戏时,要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导者,重点在于鼓励他创造性地玩出更多的花样。

游戏二:呵痒痒

适合1岁半以上孩子

推荐理由:

让孩子开心地笑是培养幽默感的第一步。孩子天性好动,一些花样翻新的动作会带给他更多新鲜感,提高他参与的积极性,让他在活动中笑声不断。

游戏方法:

1、将孩子抱在怀里,呵他痒痒,让他在父母的怀里嬉笑着挣扎躲闪。然后停一会儿,当他期待父母再次呵痒痒时,继续游戏。

2、和孩子面对面坐在床上,以伸直胳膊恰好触碰到手指尖的距离为宜。父母身体前倾呵孩子痒痒,直到宝宝仰身倒在床上。然后父母坐直,等待孩子来呵痒痒。如此反复。也可以不设规则,大家瞅准机会出击,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

3、和孩子面对面站着,伸出胳膊呵他痒痒,追着他跑。反过来,当孩子追着父母跑时,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父母可以假装跑不过,让他呵痒痒,然后缩成一团,不停地挣扎,用显得一败涂地的样子来逗他开心。

4、父母装出一副吓人的模样,张牙舞爪地假装要呵他痒痒,但并不真的呵他痒痒。让他体验到不同的幽默方式。

贴心提示:

1、和孩子玩这个游戏时,除了实实在在呵他痒痒之外,更多地要通过各种夸张的表情与动作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让他在父母这样的反应中学会表达自己的幽默感。

2、和孩子嬉闹时要有张有弛,免得孩子过于兴奋而被呛到或者磕碰到。

游戏三:装傻

适合2岁以上孩子

推荐理由:

一些超乎寻常的行为与语言里面常常包含了更多幽默的元素。故意出错,一些看起来毫无意义但是与平时表现截然不同的行为都是训练宝宝幽默感的好素材。

游戏方式:

1、和孩子一起发出一些傻乎乎的声音,比如“哇啦啦啦”、“嗯……”、“蒙……”,然后大家一起哈哈大笑。

2、做一些违反常规的动作,比如假装搞错了,把袜子当帽子戴在头上在宝宝面前走来走去,然后恍然大悟似地发现自己的错误,装出一脸羞愧难当的模样。

3、故意说错话,比如把“妈妈”说成“爸爸”,“爸爸”说成“宝宝”,“电冰箱”说成“电视机”等等,说的人一本正经,旁边别的大人则哈哈大笑。

听到别人笑,说的人则故意装出一副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哈哈大笑的样子,傻傻地追问:“你们笑什么?快告诉我,你们笑什么?”。

4、故意做错事或者说错话,然后自己恍然大悟地说:“哦,我说错了”。“呀,我又做错了。”假装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并且一副十分懊悔犯了错误的样子,但是就是不改正,偏偏总在犯同样的错误。

贴心提示:

1、在和孩子游戏时,父母要全副身心地投入,不能以敷衍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2、设计这种游戏时,最好能有些喜剧性的冲突效果,以增强游戏的幽默成分。

小游戏培养孩子幽默感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更容易溶入他周围的环境,为他周围人群所接受。同时,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也比较容易从各种消极情绪中摆脱出来,不会长久地沉溺于各种不良情绪中不能自拔,将来也就能拥有更加快乐积极的人生。

研究表明,人的幽默感大约三成与生俱来,其余七成则须靠后天培养。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游戏:做鬼脸

适合0岁以上孩子

推荐理由:

研究表明,刚刚出生2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成人简单的面部表情,一些有趣的面部表情是培养宝宝幽默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游戏方法:

1、对着孩子吐舌头,观看宝宝的反应。注意吐舌头时,速度要比较慢,以便孩子能够完整地观察到父母吐舌头的全过程,并学习模仿。

2、瞪着眼睛,使劲鼓起腮帮子,将宝宝的两只小手放在腮帮子两侧,轻轻地挤压腮帮子,然后往外吐气。

3、让孩子抓父母的耳朵,当他抓到耳朵时,对着他吐出舌头。

4、让孩子去摸父母的鼻子,当他摸到鼻子时,使劲皱眉,缩紧鼻子上部的肌肉。

小编贴心提示:

1、和比较小的孩子做这个游戏时,父母处于主导地位,重心在于吸引宝宝的注意,让他从这种游戏中获得一些愉快的体验,并尝试学习父母的动作。

2、和大一点的孩子游戏时,要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导者,重点在于鼓励他创造性地玩出更多的花样。

倾力“打造”孩子幽默感

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因而往往更讨老师的喜欢,人际关系也要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

美国许多父母在婴儿刚刚出世才6周时便开始了他们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父母故意抱着孩子作“下坠”动作时,一些孩子在体味下落感的同时,还会无师自通地意识到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小脸可能会漾起笑容。1周岁左右的孩子已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十分敏感。在他学步摔倒时,不妨冲她做个鬼脸以表示安抚——此时他往往会被你扮的鬼脸引得破涕为笑。2周岁时的幼儿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性中发现幽默。

3岁幼儿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感。当妈妈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时,孩子见了即会一边摇头一边大笑不止。你还可以默许孩子装模作样戴上爷爷的大礼帽,手持拐杖,行步蹒跚,他会边模仿边大笑。4岁左右的幼儿特别喜欢“做家家”,或扮卡通人物。当你发现你的儿子与邻家小女孩正在快活地扮演王子和公主角色,并演得十分投入时,你不仅不要阻拦,而且自己还可以客串进来扮演个坏蛋之类的小角色。

待孩子长到5岁至6岁时,便可能开始对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如,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绕口令的学习,都能使他们感到趣味盎然。与此同时,你也应鼓励孩子学习猜谜,甚至由孩子自己编一些简单的文字谜语。7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如果此时大人们能作出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那当然更是明智之举。8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父母应注意倾听孩子回家后讲述的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欢笑。这也是一种父母对孩子的幽默感做出肯定的表示。

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够轻松地完成学业,甚至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

怎样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总是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一些需求,家长们就要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中慢慢的明白孩子的哭声到底是需要什么。然后,在以后的成长的道路中让宝宝慢慢的学会幽默。

起初的笑

宝宝的第一个笑容通常是对逗他的人的回报。据专家解析,父母的鬼脸、可笑的声音会让宝宝觉得有趣并兴奋起来。当父母发出有趣的声音,他们的情感电波会传递给孩子,孩子会因此感到安全和满足,他会手舞足蹈地笑。

一段时间后,能够令婴儿咯咯大笑的是身体上的快乐:父母边拍他的肚子,边发出砸舌头的声音;搔他的脚底板;把他举起来,轻轻地在空中抛。大约4个月的时候,孩子会因为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事物而微笑,当你夸张地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并发出“突、突”的声音时,他会因为这种极其简单的傻动作而咯咯大笑。

宝宝咯咯笑的时候意味着他正在享受,但此时他对幽默还没有真正的意识,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他会逐渐形成对幽默的辨认能力。

幽默感的出现

宝宝9个月的时候,幽默感开始出现了。虽然他仍会因为你拍他的肚子而快乐,但他的笑容会反映出对世界更高级的理解。这种理解表现为下面几种幽默:

1、消失的东西:类似的游戏包括捉迷藏和变魔术等。当将要发生的事情符合孩子的预计时,他就会快乐地大笑。这种幽默感表明孩子已经抓住了事物的本质——那些暂时从视线中消失的事物仍然存在。

2、破坏规则:乱扔食物或是把玩具扔得到处都会让宝宝兴奋地大叫。发现这些行为的乐趣表明孩子已经懂得什么是规则,并知道怎样去破坏规则了。

3、悖论式的幽默:这种游戏的获得首先要有令人吃惊的元素,即婴儿认为某件事情将会发生,然而结果却与他预料的完全不同。比如说跟他玩分离游戏,告诉他妈妈要走了,要去上班了,当宝宝因为妈妈的离去而大哭时,妈妈又探头出现了。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逻辑思维,他知道什么将会发生,也有能力注意到应该发生的事没有发生。

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对同一件事感兴趣。这很大程度取决于你宝宝的气质和他对特定刺激的反应。比如一个非常敏感的孩子会憎恨“飞行”游戏,而喜欢被呵痒。

从视觉游戏到语言游戏

在生命的第一年,悖论式幽默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视觉的刺激,但在第二年,当蹒跚学步的孩子开始使用语言时,幽默表演的范围被大大扩展了。

早期教育婴儿期的宝宝会通过活动来吸引大人的注意。他们可以轻易地发现他们就是舞台的中心,能够得到他人的注意将使他们产生欢乐。宝宝会试图做下列事情来逗乐周围的人:

模仿让他感到有趣的动作——把一张小毯子遮在头上做青蛙跳,然后把毯子从头上揭开。

浴室幽默

当婴儿进行如厕训练的时候,他会把另一种幽默加入他的生活中,这被称之为浴室幽默。在这个阶段,宝宝对身体有了朦胧的意识,并会通过“嘘嘘”、“臭臭”等儿童语言来解释身体是如何工作的。就像成人,也会用浴室幽默作为一种强调和转移的策略来帮助宝宝更好地应付如厕挑战。

我们通过对上面的了解,用怎样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更有利于孩子的幽默感的养成,家长们可以让他开怀大笑的傻事,请用心地扮演好一个“大傻”,从宝宝出生起就培养他的幽默感。

当孩子爱上一种玩具


一般来说:婴儿期应选择具有乐声且能转动的和形象简单的玩具,能促进手部动作和触觉发展的玩具。

1、玩具不够丰富或看起来玩具挺多,但大多不太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2、孩子只会玩这一种玩具,因而只对这一种玩具感兴趣。

3、家长怕麻烦,看孩子将玩具弄成一地,就规定只能玩一种玩具,长期下来,形成习惯。

4、某种玩具对孩子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游戏机。

5、同性格有关,孩子爱静,只玩安静的玩具,或小孩子好动,只玩武打类的玩具。

6、有心理障碍,对某一种玩具有特殊的依恋。

建议父母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1、购买玩具时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玩具。一般来说:婴儿期应选择具有乐声且能转动的和形象简单的玩具,能促进手部动作和触觉发展的玩具。幼儿期要选择能促进孩子行走、开发智力、能开展简单游戏情节的玩具。学龄前期可增加生活仿制用品类、组合类、手工类、棋类、牌类、运动类的玩具。难度大的玩具,孩子不会玩,太容易的玩具,孩子玩不长。购买玩具时,可让孩子自己选择,父母做参考。这样孩子就不会只抱着原来的一种玩具玩了。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孩子定期更换玩具。

3、教给孩子拼搭玩具的技能,学习新玩具的玩法并开拓玩具的新玩法。

4、每种玩具都有其独特之处。生活仿制品玩具可以模仿成人的活动;组合类玩具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手工类玩具可以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棋类玩具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和应变能力;运动玩具可锻炼孩子的骨骼、骨肉,使其活泼健康地成长等。家长应重视玩具的作用,引导他们玩各种玩具,不要偏废。

5、当孩子对某种玩具表现出特别依恋时,父母要弄清原因,不要训斥,要给予更多地关心,可以进行心理咨询,以获得心理上的治疗。

六种“生活技能”,你的孩子具备吗?


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社会能力解释为:是一个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的行为的能力。

在当今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社会,我们该思索的是:该教会孩子什么?我想,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只有是心理健全的,才能为这个社会创造财富,也才能让这个社会充满和谐与快乐。

1、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要让他们明白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只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培养乐观健全的个性,造就快乐自信的人格。

2、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要使他们懂得对人生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协商、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宽容、公平、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

3、认识情绪,学会缓解压力的能力

要培养他们学会缓解精神压力,要教育他们懂得和学会宣泄和放松。

4、理解支持他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要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在这当中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此时,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5、有效解决问题,培养应对能力

应该教育和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应对的技巧,帮助他们认识问题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骤,要讨论,要协商,要探讨,要尝试。

6、避免攻击性言行

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严格要求自己,不讽刺讥笑他人,不为自己的利益火冒三丈,更不能使用武力甚至暴力,学会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击性行为。

不要跟孩子玩幽默


当父母使用讥讽的言辞拿他们年幼的孩子来开玩笑的时候,孩子们能体会到其中的幽默吗?

按照加拿大一位研究者的看法,这不太可能。她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孩子要满10岁以后才能完全理解这样的概念:讥讽可以是有趣的,甚至是侮辱性的。

卡尔加里大学的心理学家彭妮佩克斯曼说,这一结果具有广泛的意义,关系到从儿童电视节目的内容到如何理解欺凌弱小行为的一系列事情。

过去6年中彭妮佩克斯曼一直在对讥讽行为进行研究,她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孩子到5岁时开始能领会最简单的讥讽,对讥讽的理解能力也越来越强,但直到8岁时他们还是不能感觉到其中的趣味。因此,(在说者与听者之间)还是有一种隔阂。他们能明白说话者的意思与所说的话相反,但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幽默。”

此外,10岁以下的孩子几乎总是会把讥讽的言辞当真,哪怕它是出于幽默的用意。

人们还不完全了解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理解讥讽言辞的方式,但彭妮佩克斯曼说,相关因素可能包括这种言辞在家庭中出现的次数、孩子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等。实际上,由于儿童电视节目都是出自成人的手笔,其中的大部分幽默对其目标观众可能根本不起作用。

相关推荐

  • 鼓励是孩子的某种动力 邱诗研是个很文静的小女孩,她平时很少说话,和同伴来往有限,活动时也不爱举手发言。可是邱诗研很喜欢画画,每次在绘画中都会看到她认真专注的样子。每次画完一幅画时她都会特别高兴,自己看了又看。有时我也会走过...
    2020-09-19 阅读全文
  • 有趣小游戏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研究表明,人的幽默感大约三成与生俱来,其余七成则须靠后天培养。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游戏:做鬼脸 适合0岁以上孩子 推荐理由: 研究表明,刚刚出生2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成...
    2022-03-06 阅读全文
  • 幽默聊天句子 面对这样的幸福,他觉得自己还不如继续处在过去的不幸中呢,因为昙花一现的幸福比遥遥无期的不幸更可怕。~~估计你也对类似的句子感兴趣吧?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幽默聊天句子,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10-19 阅读全文
  • 有没有幽默句子 在生活中,幽默的句子总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你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幽默的节奏吗。幽默包含了智慧、亲切、诚恳,并带人情味,栏目小编对《有没有幽默句子》进行梳理为大家奉上相关资讯,希望大家能与身边的朋友分享这个值得庆祝的时刻!...
    2024-06-1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让孩子从小就有幽默感 教育随笔:让孩子从小就有幽默感 一、创设幽默的氛围和空间,以家长的幽默感染孩子。让幼儿在有幽默感的环境中生活是培养幼儿幽默感的最好方法。家长每天和幼儿生活在一起最有条件向幼儿撒播幽默的种子。例如,幼儿...
    2021-06-17 阅读全文

邱诗研是个很文静的小女孩,她平时很少说话,和同伴来往有限,活动时也不爱举手发言。可是邱诗研很喜欢画画,每次在绘画中都会看到她认真专注的样子。每次画完一幅画时她都会特别高兴,自己看了又看。有时我也会走过...

2020-09-19 阅读全文

研究表明,人的幽默感大约三成与生俱来,其余七成则须靠后天培养。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游戏:做鬼脸 适合0岁以上孩子 推荐理由: 研究表明,刚刚出生2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成...

2022-03-06 阅读全文

面对这样的幸福,他觉得自己还不如继续处在过去的不幸中呢,因为昙花一现的幸福比遥遥无期的不幸更可怕。~~估计你也对类似的句子感兴趣吧?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幽默聊天句子,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10-19 阅读全文

在生活中,幽默的句子总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你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幽默的节奏吗。幽默包含了智慧、亲切、诚恳,并带人情味,栏目小编对《有没有幽默句子》进行梳理为大家奉上相关资讯,希望大家能与身边的朋友分享这个值得庆祝的时刻!...

2024-06-18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让孩子从小就有幽默感 一、创设幽默的氛围和空间,以家长的幽默感染孩子。让幼儿在有幽默感的环境中生活是培养幼儿幽默感的最好方法。家长每天和幼儿生活在一起最有条件向幼儿撒播幽默的种子。例如,幼儿...

2021-06-1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