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心理学专家:家长可采用适度管教原则

发布时间:2021-12-27 教育学心理学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很多研究儿童发展的专家建议父母,在孩子叛逆违抗时,试着跟孩子讲道理,然而,操作起来往往行不通,因为这是一个孩子和父母争夺权柄的阶段,不管孩子和父母在争什么,真正的重点在于: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一旦战争开始,跟孩子讲道理作解释似乎不太奏效。

有些人主张,如果使用得当,体罚应该是一项比较管用的工具,特别是对年幼孩子的教育。只是体罚也有对错之分,要运用适度。做父母的不能因为心情不好,就把自己的怒气和沮丧发泄在孩子身上,也没有权力在外人面前处罚他,或羞辱他。

适当的管教应该不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美国的一位对儿童教育素有研究的心理学专家詹姆斯·杜布森博士确立的一些适度管教的原则。对父母的教育很有借鉴意义:

事先设定管教的界限。在孩子违反规定之前就把规定讲清楚,一定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你的期待和理由。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犯错或不小心酿成意外而体罚他。不要因为他昨天忘记做什么事,或不小心打碎了杯子这些事而处罚他,这些行为不是孩子故意违抗。而且体罚对青春期的孩子不再适用。

处罚孩子后,记得张开双臂拥他入怀。孩子被罚后,可能需要被疼爱和肯定,父母此时应该紧紧拥抱他,并且告诉他为什么受罚,以及下次应如何避免挨揍。此时的沟通,更容易建立彼此间的融合。这时如果做父母的赌气,让气冲冲的孩子回房反省,便错失了沟通的良机。

如果你放纵孩子任性,不受管教,往往会形成孩子极端的自我中心的个性。而在爱中管教孩子,注意不伤及孩子的自尊,才能培养性格健全的孩子。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家庭教育的原则


所谓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指在家庭教育中所遵循的基本要求。教育原则看上去好像没有用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如果对教育原则理解得非常到位,就会在教育孩子的行动中发挥好的作用,使家庭教育更科学有效。

一般情况下,在家庭教育中要遵循下列原则。

距离原则。所谓距离原则就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子女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心理距离),在一定的空间(包括心理空间)内留有余地地对子女进行教育。

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的事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在实施教育活动时一定要明白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东西让孩子知道、哪些不该让孩子知道,哪些该让孩子见到、哪些不该见到等,要心中有数,只把孩子需要的、恰当的、合适的让孩子知道、见到。

同时,对孩子的爱也要有距离,即不能把对孩子的爱百分之百地表现出来。这也是贯彻本原则的重要要求。

协调原则。所谓协调原则就是指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之间在教育理念、教育措施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要协调一致,努力避免家长之间在教育孩子上发生矛盾。

这个原则的提出有若干实践和理论的依据。例如,如果父母之间的意见不一致,就会导致儿童无所适从,轻则导致儿童撒谎,重则导致儿童两面性人格或分裂人格。

贯彻本原则要求家长们在家庭教育孩子的行动之前要事先协商,取得大体一致的意见后再采取行动。当然,很多情况下这些需要协调的意见是在孩子出生前就需要协商的。

需要注意的是,执行协调的原则并不排斥夫唱妇和的具体措施,那些父亲严厉、母亲安慰的一打一拉的方法是协调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专门发展和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所谓专门发展和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就是在确定教育目标或教育内容时,既要考虑到发展儿童的某些特长,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特长的发展是建立在儿童一般发展的基础上的,从而既注重专门发展,又注重一般发展。

例如,任何才能的发挥、形成离不开吃苦耐劳,在培养儿童的某种才能时,就要同时培养良好的吃苦耐劳的个性。

客观原则。所谓客观原则就是指在教育孩子时要有正确、恰当的儿童观,在教育措施、教育方法上也要尽量采用客观的方法。

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血缘关系,也就是亲人。在看待孩子上,亲则易乱,乱则不客观,不客观则不准确,不准确则要么高看要么低看孩子,这样,教育行为就可能不恰当,不恰当就可能带来问题。这就是提出这个原则的最重要的依据。

要贯彻这个原则,就必须要求父母加强学习,自己先形成正确的儿童观。然后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一定的距离,选择恰当的内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这样就会客观地对待孩子,贯彻好本原则。

当然,在家庭教育中还要遵循其他一些原则,如循序渐进原则等。对于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而言,在贯彻这些原则的同时,还需要贯彻一些独特的教育原则,如小步子大循环原则就是教育智力落后儿童要遵循的原则。

家长教育男孩的四大原则


家长教育男孩的四大原则

教育男孩的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

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教育男孩的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

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

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男孩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

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

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

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教育男孩的教育男孩的原则三:别让你的男孩太"富有"

我们所说的"富有"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钱财的充裕。

有的父母特别宠爱男孩,一切事情都依着男孩;

有的父母很有钱,他们给男孩很多零用钱;

有的父母很有能力,男孩的大小事情他们都会包办;

然而,父母这种让男孩过于"富有"的做法,又会给男孩带来什么呢?

父母的过度宠爱让他们变得自私而没有责任感;太多的金钱让他们只想用"奢侈消费"的方式去消耗体内过多的睾丸素,从而忘记了自己还要学习;父母的事事包办则让他们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从不会让自己的男孩太过"富有",他们会把"爱"藏起来一半,他们会寻找和创造机会让男孩去体验贫穷!

教育男孩的原则四:男孩的成功个性需要从小培养

生活中,男孩家长常常会有许多的无奈--

教他勇敢,他做事却总是唯唯诺诺;

教他坚强,他屡次轻易放弃;

教他果断,他还是拖拖拉拉;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男孩的家长总会这样自我安慰:"等他长大后,他自然会懂得……"可事实却往往与家长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个一直都轻言放弃的男孩,长到18岁后,忽然一下变得坚强起来,这现实吗?

如果你希望一个一直都畏畏缩缩的小男孩,在20岁之后,忽然像个出色的外交家一样去交际,这可能吗?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钱大手大脚的儿子在25岁之后,能像理财专家那样去理财,这只能是你的一个美好梦想。

任何一个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长的梦想里。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脚踏实地地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

希望每位男孩的家长,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以自己的儿子为傲、以自己了不起的男孩为荣!

家庭教育的“五好”原则


1.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进入了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就不要你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

2.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世界中学生数学奥数竞赛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母亲初中都没毕业,但她却让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做到呢?

3.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质的教育。

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4.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优秀的父母在这些方面大都做得较好,他们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5.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

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因此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远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多远有多高。

家庭教育常忽视的原则


“金鱼原则”就是:金鱼放在鱼缸里就是天天精心喂养,也不可能长大,放在池塘里就是不用喂也会慢慢长大。想让孩子长大,必须把他(她)及早融入社会,让孩子自己学会判断,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狼性法则”:狼的敏锐,狼的好奇,狼的团队合作是任何动物都无法比拟的。孩子探索世界的能力,来自于对事物特别是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一个充满好奇、探寻的孩子,一定是有生活情绪和生活激情的孩子,也注定将来大智慧几率要高于一般孩子,这种孩子的与人合作的能力、领导能力也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南风法则”:北风刮的越猛,人的衣服裹得越紧,而南风一刮,人自然就脱掉厚重的棉衣。浇树浇根,教人教心。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让他发自内心的自然升华和提高,而非说教,更非强制。

“罗森塔尔法则”:对孩子教育,暗示的力量有时候可以起到决定一个孩子一生命运的程度(特别是孩子认可的有权威地位的人更明显)。所以,适当的鼓励和正向暗示,可以从孩子的自我认同到自我激励,再到自我认同,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反之,如果一句“这个孩子完了”,可能一个孩子真的会“完了”。说“这个孩子品质有问题”,这个孩子如果再表现好就觉得对不起你说的这句话。所以,做家长和老师的我们要尽量给孩子贴正向标签,尽量不要贴负向标签。

相关推荐

  • 必看:孩子学会和小伙伴相处,家长采用“三不原则” 没必要的介入,或不得当的介入,一方面会把孩子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三个坏处是容易让孩子遇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01 孩子...
    2020-06-10 阅读全文
  • 家庭教育的原则 所谓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指在家庭教育中所遵循的基本要求。教育原则看上去好像没有用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如果对教育原则理解得非常到位,就会在教育孩子的行动中发挥好的作用,使家庭教育更科学有效。 一般情况下,...
    2020-11-16 阅读全文
  • 家长教育男孩的四大原则 家长教育男孩的四大原则 教育男孩的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和家长沟通的五个原则 通过与家长沟通,老师可以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包括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这有助于老师更好地针对每个孩子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关怀。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和家长沟通的五个原则”,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09-28 阅读全文
  • 与家长沟通的五个原则 通过和家长沟通,幼师可以获得关于孩子个性、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信息。这将帮助幼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并能够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与家长沟通的五个原则”,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10-09 阅读全文

没必要的介入,或不得当的介入,一方面会把孩子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三个坏处是容易让孩子遇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01 孩子...

2020-06-10 阅读全文

所谓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指在家庭教育中所遵循的基本要求。教育原则看上去好像没有用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如果对教育原则理解得非常到位,就会在教育孩子的行动中发挥好的作用,使家庭教育更科学有效。 一般情况下,...

2020-11-16 阅读全文

家长教育男孩的四大原则 教育男孩的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2020-09-30 阅读全文

通过与家长沟通,老师可以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包括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这有助于老师更好地针对每个孩子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关怀。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和家长沟通的五个原则”,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09-28 阅读全文

通过和家长沟通,幼师可以获得关于孩子个性、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信息。这将帮助幼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并能够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与家长沟通的五个原则”,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10-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