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婴儿车导致宝宝“感觉剥夺”

发布时间:2021-12-01 婴儿早期教育 幼儿园车教案 宝宝入园

最新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过多使用婴儿车和儿童坐椅,而不用可以让婴儿身体与父母保持亲近的背兜,使得婴儿与母亲身体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这项研究认为,经常使用儿童坐椅和各种婴儿车有可能造成婴儿“感觉剥夺”。所谓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在英国,10位母亲中至少有8位用儿童坐椅和婴儿车携带婴儿,而不是把婴儿抱在胸前,只有六分之一的母亲经常用背兜或者双手抱孩子。用背兜或者用手抱孩子可以保证母亲和婴儿保持经常性的身体刺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母亲通常都将她们的孩子放在背兜里,然后背在背上或者抱在怀里。专家提倡这种“袋鼠式的关爱”,他们称不同的文化造就了截然不同的携带孩子的方法。

伦敦夏洛特女王医院的婴儿护士彻丽·邦德说:“与过去相比,婴儿在椅子上的时间更多,而这个阶段本来是婴儿感觉大脑正在形成、需要刺激的时候。如果父母用背兜携带孩子,那么婴儿的感觉大脑会吸收许多有益信息。但现在婴儿经常接触的是设备而不是人体。尽管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但研究人员担心这些椅子对儿童的健康不利,有可能会使儿童背部出现问题。”

专家警告说,背部问题有可能也会折磨使用背兜的母亲。彻丽说:“一些夹式背兜的问题是婴儿总是滚动。我喜欢带式背兜。现在一些母亲产下孩子后不久便下床走动,我见过许多母亲后背有问题。带式背兜能够保证母亲保持更加良好的体态。”迈阿密医学院触摸研究所主任蒂法尼·克拉克博士对彻丽的观点表示赞同。触摸研究所是一家从事治疗触摸的研究中心,该中心提倡给婴儿按摩。(高分范文网 977139.COm)

英国包括黑泽市克莱尔蒙特社区小学以及伦敦南部默顿市加登小学在内的约1000所学校已经开始对全身穿衣服的小学生进行按摩。小学生成对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彼此在对方的头、颈、肩和背进行10分钟的简单按摩。据说参与这项活动的孩子更愿意在学校学习,而且他们结交更多的朋友,学习更刻苦,注意力更加集中。克拉克博士说,按摩能刺激迷走神经(十二对脑神经之一)的活动。而迷走神经可以舒缓中枢神经系统。这反过来使心率和血压降低,释放应激激素。这样,心情会更加愉悦,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的成绩会得到提高。血清素的增加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

一项题为“触摸力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婴儿年龄越大,母亲给他们按摩的次数就越少。近三分之二的母亲给她们不到6个月大的孩子按摩的频率在每天一次和每周一次之间,而到了孩子6个月至2岁大时,只有不到一半的母亲还能坚持以这种频率给孩子按摩。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宝宝心理健康起始于婴儿


导读:儿童时期的心理卫生对长大后成为一个精神正常、品行良好的成年人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众多的父母对子女在身体的发育上倾注了极大的关注,而在子女心理的发育方面却关注不够或不知如何去做。

一个婴儿在出生后的第6个月就会有选择性地微笑。8个月时会害怕陌生人,与母亲的短暂分离会引起焦躁不安,这表示婴儿在这一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活动。婴幼儿对父母在感情上的依赖贯穿于他早期的全部生活,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潜在的影响。一周岁的幼儿已与母亲建立了紧密而牢固的联系。与父亲及其他关系亲近的人也有了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记忆力、想象力、思考能力逐步形成雏型。对事物好奇心增强,模仿能力迅速增长,已经初步具备喜怒哀乐的情感活动,在此期间幼儿的情绪是很不稳定的,对事物也没有对错的辨别能力。这是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形成雏型的阶段。这一时期,幼儿如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会对他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极大的帮助。如引导不当,则可能发展成一个有各种心理问题的人。关注幼儿这一时期心理活动的发展,意义十分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教育方法,良好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十分重要的。1-2周岁的幼儿没有辨别事物对错的能力,因此父母要逐一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要鼓励孩子去探索,做对的要给予言语的鼓励,做错的要讲明道理,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从头再来,直到把事情做好为止。对孩子合理的要求要尽量去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要讲明道理,坚决拒绝。一切顺从孩子的意愿、溺爱或粗暴苛求部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对幼儿耐心地讲道理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幼儿虽然对父母讲的道理可能不甚明了,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步明白这些道理。遇事给孩子讲道理对培养孩子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很有好处,在孩子长久后,他也会以讲道理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孩子会不自觉地效仿父母的言行,因此要求孩子不要做的事,父母首先就不能做。另外,父母对孩子从小就要讲信用,答应了的事,一定要兑现,不答应的事就一定不去做。这样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会有威信,在以后的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在社会中会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关注幼儿的心理发育,对其一生都有重要意义。

婴儿的视觉和听觉


1个多月时婴儿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3个月时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例如,婴儿睡在小床上,母亲从身边走过时,他的眼睛可以跟着母亲的身体转动。喜欢看自己的手。婴儿在2个多月时,色觉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3个多月时已能辨别彩色与非彩色。婴儿对色彩有偏爱,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所以我们经常要用红色的玩具来逗引孩子也正是这个道理。

在听觉方面,满月后的婴儿听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成人的说话声音能作出反应。到了2月时,婴儿喜欢听成人对他说话,并能表现出愉快的情绪,能安静地听轻快柔和的音乐。3个多月时,听力又有了明显发展,在听到声音以后,能将头转向声源,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查婴儿听觉的能力。当听到成人与他说话时,他会发出咿呀声或报以微笑来表示应答。

婴儿感觉的异常表现


觉统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8岁以前,但家长应该随时保持密切观察,除了关心宝宝的健康及生长发育状况之外,也要留意宝宝是否存在如下行为,这很有可能是感觉统合能力出现障碍的迹象哦!

婴儿时期

1-很难照顾。如容易哭、情绪很难安抚、常常感觉很不稳当。

2-睡眠品质不佳。睡眠时间短,只睡1~2个小时就会醒来。很难入睡,需要哄很久才能睡着。睡眠很轻,有一点点声响就被吵醒。不爱午睡等。

3-肌肉松软,感觉身体及四肢软绵绵的,在坐着或站立时,不易使身体维持挺直的姿势。

4-进食状况不好,吃东西很慢。

5-不喜欢被抱着或被碰触,否则就会扭动不安。

幼儿时期

触觉系统异常

1-不喜欢被碰触,一旦与人有非预期的肢体接触时,容易出现负面的情绪反应。

2-排斥一些有特殊材质与触感的物品,如不喜欢赤脚踏草坪或沙地。不喜欢玩黏黏的东西,如黏土。不喜欢穿毛衣或紧身衣服。对食物过分挑剔,如不爱吃过软或过硬的食物。

3-喜欢寻求触觉上的刺激,特别需要大人的拥抱,喜欢碰触别人的肢体,经常咬手、抠指甲。

4-对于需要肢体接触的活动有异常的排斥反应,如洗脸、刷牙、洗头、洗澡、剪头发、剪指甲等。

5-始终不喜欢用手抓握或操作物品,如写字、使用筷子或勺子、扣纽扣、系鞋带等,所以动作比较笨拙,手眼协调能力较差。

6-经常因为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分心,即便是自己正在做某件事情,也很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的干扰。

前庭感觉系统异常

1-改变姿势的时候会感到不平衡,经常跌倒或撞到物品。

2-不敢站在高处,拒绝摇晃或旋转的刺激,如荡秋千,下楼梯也会害怕。

3-喜欢寻求过度的前庭刺激,如爬上爬下、跳跃、转圈等。

4-感觉他们的活动量很大,跑来跑去停不下来。

5-不喜欢安静下来操作玩具、很少从事静态的活动。

6-情绪起伏大,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兴奋起来,就难以安静下来。

本体觉系统异常

1-肌肉力量较差,很容易感觉疲劳,不喜欢从事需要花费力气的活动。

2-手脚及肢体不灵活,运动时的协调能力差,动作笨拙。

3-不能合适地控制力量,比如在写字时,总是过度用力或用力过轻。

4-做模仿动作会出现困难,如律动或体操。

5-常常会撞到东西,对于自己肢体的空间位置缺乏很好的判断力。

6-自信心较低,人际互动较差,容易退缩,不敢尝试新事物。

7-姿势不良,容易驼背,经常趴在桌子上,喜欢用手托住下巴。

尽早和宝宝分床睡觉


导读:父母需要多多提供给宝宝这样的机会和空间,帮助他们营造充满爱意和安全感的氛围。父母为了照顾宝宝而与宝宝同床而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限制了宝宝从其他途径来获得安全感,同时养成了宝宝从小依赖父母的习惯。

我的女儿9个月了,她和我们睡一张大床就很安稳,但睡她自己的小床就会在睡前和半夜哭闹。宝宝刚出生时是独自睡的,但我们担心她独自睡小床吃奶不方便、大小便不方便、盖被子不方便会受凉……为了方便照顾她,所以没过多久就让她和我们睡一张床。宝宝5个月的时候,我们想:宝宝长期跟我们睡一张床也不好,就又把她和我们分开,让她独自睡小床。这次分开她就哭闹了,时而好些,时而严重些。有时我们看她哭得厉害就抱她起来,哄一哄、摇一摇,如果这样还不行就只好让她睡大床了。只要把她往大床上一放,她立刻就不哭了,还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宝宝与你分床睡,越早越好

这个年龄的宝宝要不要跟父母分开睡?这么小就单独睡会不会太早了?我们也想和她分开睡,可我们把她往小床上一放,甚至我们朝小床那边走,她就拼命哭,我们担心她这样会哭出病来。我要是坚持让她睡小床,她会不会哭一夜都不睡啊?

又是秋风送爽的季节了,寒冷的冬季也将随之而来,父母难免要担心娇嫩的宝宝会不会在漫漫长夜里受凉。这位父亲的苦恼完全具有代表性,是可以理解的。

一、宝宝刚出生时分床睡没有哭,而5个月大的时候分床睡她就哭了,这说明她成长了,她能够区别自己是睡在不同的地方了。

二、宝宝是在获得了足够安全感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美梦的。与父母同床而眠的宝宝,他们获得安全感的途径主要是依靠父母的体温、气息、皮肤的接触等等,即他们获得安全感的途径都要依赖父母的存在以及和父母近距离的接触。如果他们没有和父母同床,单独在小床上就不会入睡。而在小床独睡的宝宝获得安全感的途径则是依靠他们自己的感觉:听见父母温柔好听的声音,看见父母亲切慈祥的面容,感受父母的爱抚。他们明白父母虽然没有和自己睡在同一张床上,但父母仍然是爱自己的,在自己需要的时候,父母就会及时出现。宝宝有了足够的安全感才能够在小床上单独入睡,所以父母需要及早与宝宝分床而眠,这样也为宝宝各种感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和广阔的空间。

三、宝宝获得安全感的途径和方式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的。父母需要多多提供给宝宝这样的机会和空间,帮助他们营造充满爱意和安全感的氛围。父母为了照顾宝宝而与宝宝同床而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限制了宝宝从其他途径来获得安全感,同时养成了宝宝从小依赖父母的习惯。宝宝越大,依赖性就越强,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就越强烈,分床也就越困难。父母与宝宝为了分床还是不分床,往往会进行一场持久的拉锯战,这最终会影响宝宝的身心健康。

四、父母与宝宝同床而眠既影响了宝宝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深度,又妨碍了宝宝的私人空间,宝宝容易在半夜苏醒。

五、父母与宝宝同床而眠还妨碍了父母自己的私人空间,等于是夫妻把自己的私生活暴露在宝宝面前,这样显然对宝宝的成长不利。坚持让宝宝从小就单独睡,您就会远离这样的苦恼。

引导宝宝学坐爬


导读:爬能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及大脑的平衡能力,开发智力潜能,并对大脑控制眼、手、脚协调的神经发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爬坐交替可以满足宝宝不愿安静坐的习惯,又锻炼了胸腹腰背及四肢的肌肉,可促进骨骼的生长,为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般说“七爬八坐”,即七个月会爬,八个月会坐,这是宝宝生长发育的规律,爬和坐是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的,爸妈要了解这种规律,以更好地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学坐的几个阶段

·当宝宝5个月大的时候,可以用两手支撑在地上撑起上半身,身体稍向前倾,背部弯曲,但不能较长时间坐,不稳定,手一松就会倒地。

·当宝宝7个月时,背部已可伸直,并保持平衡。逐渐可以大胆放开手,不支撑着也可以“稳坐泰山”。

·当宝宝9个月时,坐稳后可以用两手拿东西。若前方有玩具,就会坐起去取,但是转动身体时仍会倒下。

·当宝宝10个月时,妈妈在背后叫他的名字,宝宝即使坐着也会转身不倒地。有的宝宝还会将两腿盘起。

爸妈如何引导宝宝学坐

·爸妈可以在宝宝4个月时,用手支撑宝宝的背部、腰部,让他能短时间地坐一会儿。

·宝宝5-6个月时,能控制脑、头和背肌,坐下不必靠支撑物。但是他的背肌尚未结实,为了让他坐好,可以用枕头垫背,坐在地面上,代替坐在柔软的床垫上,这样会坐得更稳。

·7个月的宝宝已能坐稳,但是他们不喜欢安静地坐,此时爸妈可以在宝宝的面前放一些玩具,引诱他们去抓玩具,逐渐练习使宝宝坐得更稳。

·宝宝有天生的本领,跌倒后会爬起来,去努力坐下,再跌倒会再爬起。爸妈要为他加油鼓劲,并为宝宝提供卫生和安全的场地,如在他坐的地方用护栏围起,避免宝宝碰伤。

宝宝爬坐交替好处多

大多数宝宝是在爬行和站立的中间完成坐姿的。爬为坐奠定了基础,爬和坐是相互促进的。爬能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及大脑的平衡能力,开发智力潜能,并对大脑控制眼、手、脚协调的神经发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爬坐交替可以满足宝宝不愿安静坐的习惯,又锻炼了胸腹腰背及四肢的肌肉,可促进骨骼的生长,为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爬坐交替是一项激烈的活动,消耗能量多,有助于食得多、睡眠好,从而促进身体良好的发育。

爸妈如何引导宝宝学爬

·让宝宝趴在地上或床上,妈妈在前面牵着宝宝的右手,爸爸在后面推宝宝的左脚。当牵宝宝的左手时,就推宝宝的右脚。

·让宝宝趴在床上,用毛毯裹住胸腹部,爸爸将毛毯提起,妈妈帮助推宝宝的左手、右脚,前进一步后,再推宝宝的右手、左脚,轮番进行。

·给宝宝一个不太软的垫子,让他趴在上面,妈妈轻轻地托一把宝宝的肚子,再推一推宝宝的脚。在宝宝的前面放一个玩具,诱导他向前爬。

提示:

·家中的橱门、厨房及卫生间的门要随手关闭,这些地方对学爬的宝宝具有诱惑力,同时又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

·使用安全插座,或电插座加上防护盖。

·收起桌上的桌布、摆设、玻璃制品、化妆品、烟灰缸等。

·在楼梯口、窗前装上栅栏。

相关推荐

  • 关注你宝宝的感觉 宝宝一生下来就已经具备各种感觉,但这些感觉还很初级,随着大脑机能的发展,在丰富的环境刺激影响下,各种感觉便迅速发展起来。 一、视觉 初期宝宝的双眼运动不协调,有暂时性的斜视,见光亮会眨眼、闭眼、皱眉;...
    2021-08-12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宝宝闹觉 育儿心得—宝宝闹觉 一般宝宝在满月之后会出现闹觉的情况,此时抱着也哭,颠着也闹,不管怎么哄都不行。这样的时候,排除宝宝生病,饥饿,拉尿之后,算算时间,一旦确定宝宝困了,那么宝宝就是闹觉。 宝宝闹觉的时...
    2020-11-24 阅读全文
  • 宝宝快睡觉 活动:宝宝快睡觉 目标:1、体验当妈妈的情感。 2、学习童谣《摇啊摇》,注意“婆”、“桥”、“果”的发音。 准备:1、娃娃一个2、童谣《摇啊摇》3、录音机4、每人一个娃娃5、奶瓶 过程: 1、情景导入...
    2019-12-12 阅读全文
  • 让宝宝爱上读书的感觉 多陪孩子一起看书 父母多陪孩子看书,是孩子喜欢书的关键。对于刚开始接触书的孩子,不要按照大人的意愿强迫孩子该怎么看,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他愿意看什么就看什么,愿意翻哪一页就翻哪一页,父母要一边指给他看一...
    2022-02-24 阅读全文
  • 学好“婴语”育好宝宝 学好“婴语”育好宝宝升级当上老爸老妈,无疑是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成就了。但短暂的喜悦过后,我们要面对的,却是一个哭闹不停、状况不断的宝宝,说不通又打不得,真的很让人头痛啊!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读懂自己...
    2020-11-25 阅读全文

宝宝一生下来就已经具备各种感觉,但这些感觉还很初级,随着大脑机能的发展,在丰富的环境刺激影响下,各种感觉便迅速发展起来。 一、视觉 初期宝宝的双眼运动不协调,有暂时性的斜视,见光亮会眨眼、闭眼、皱眉;...

2021-08-12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宝宝闹觉 一般宝宝在满月之后会出现闹觉的情况,此时抱着也哭,颠着也闹,不管怎么哄都不行。这样的时候,排除宝宝生病,饥饿,拉尿之后,算算时间,一旦确定宝宝困了,那么宝宝就是闹觉。 宝宝闹觉的时...

2020-11-24 阅读全文

活动:宝宝快睡觉 目标:1、体验当妈妈的情感。 2、学习童谣《摇啊摇》,注意“婆”、“桥”、“果”的发音。 准备:1、娃娃一个2、童谣《摇啊摇》3、录音机4、每人一个娃娃5、奶瓶 过程: 1、情景导入...

2019-12-12 阅读全文

多陪孩子一起看书 父母多陪孩子看书,是孩子喜欢书的关键。对于刚开始接触书的孩子,不要按照大人的意愿强迫孩子该怎么看,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他愿意看什么就看什么,愿意翻哪一页就翻哪一页,父母要一边指给他看一...

2022-02-24 阅读全文

学好“婴语”育好宝宝升级当上老爸老妈,无疑是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成就了。但短暂的喜悦过后,我们要面对的,却是一个哭闹不停、状况不断的宝宝,说不通又打不得,真的很让人头痛啊!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读懂自己...

2020-11-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