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泥土里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1-10-28 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 探索发现泥土的奥秘,知道泥土里有很多养分,是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2. 知道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一把小铲子

活动过程:

一 . 谈话引出活动。

教师:你们见过泥土吗?哪些地方有泥土?你们猜猜泥土里有什么?

二 .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1. 教师:这块泥土地中长了些什么?如果没有泥土。植物会怎样?你们知道泥土里有些什么吗?猜猜看。

2. 和你们想的是否一样呢?

3. 幼儿自由观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 . 教师小结。

教师:为什么泥土里会有这么多的东西呢?因为泥土怎么样?"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泥土里有许多养分,植物生长血药养分,所以泥土是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地方。许多小虫子就喜欢在泥土里生活,所以泥土还是许多小虫子的家)

四 . 引导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发现泥土里有许多奇怪的小虫,那它们是怎样生活在泥土里呢?我们下次再来寻找、发现。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带孩子到泥土地里找找看,土里有哪些小动物。挖土时需要什么工具?引导幼儿讨论,使用铲子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挖泥的时候,小心泥土中生长的植物,一边挖一边看。同时要注意身边的小朋友,自己的铲子不要碰到他们,注意安全)。yJs21.COM

活动反思: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所说: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孩子更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做一个生活的热爱者。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更应该注重激励、呼唤、鼓舞幼儿去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大班科学课:泥土里有什么


这是大班科学泥土里有什么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 探索发现泥土的奥秘,知道泥土里有很多养分,是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2. 知道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 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一把小铲子

活动过程:

一 . 谈话引出活动。

教师:你们见过泥土吗?哪些地方有泥土?你们猜猜泥土里有什么?

二 .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1. 教师:这块泥土地中长了些什么?如果没有泥土。植物会怎样?你们知道泥土里有些什么吗?猜猜看。

2. 和你们想的是否一样呢?

3. 幼儿自由观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 . 教师小结。

教师:为什么泥土里会有这么多的东西呢?因为泥土怎么样?"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泥土里有许多养分,植物生长血药养分,所以泥土是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地方。许多小虫子就喜欢在泥土里生活,所以泥土还是许多小虫子的家)

四 . 引导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发现泥土里有许多奇怪的小虫,那它们是怎样生活在泥土里呢?我们下次再来寻找、发现。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带孩子到泥土地里找找看,土里有哪些小动物。挖土时需要什么工具?引导幼儿讨论,使用铲子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挖泥的时候,小心泥土中生长的植物,一边挖一边看。同时要注意身边的小朋友,自己的铲子不要碰到他们,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所说: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孩子更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做一个生活的热爱者。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更应该注重激励、呼唤、鼓舞幼儿去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捉泥鳅》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材质手套捉泥鳅,感知粗糙材料能防滑的现象。

2、敢于亲近泥鳅,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3、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大地毯、泥鳅、盆、毛巾;塑胶手套、毛线手套;图文字卡(粗糙、光滑)

2、童谣歌曲《捉泥鳅》、PPT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大胆表达对泥鳅特性的了解。

师:(出示PPT)春天来了,冬眠的小动物们都醒来了。最近在我们的自然角多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

提问:你了解泥鳅吗?你知道关于它的秘密吗?

小结:泥鳅是一种鱼,它身体细细长长的,身上有着一层滑溜溜的保护层——黏液。

二、捉泥鳅——在操作、比赛中发现捉泥鳅的方便与材料的关系。

(一)第一次空手捉泥鳅。

师:你们说泥鳅的黏液可以保护它不被抓住,真的吗?那你们想不想试试捉一捉泥鳅?(提醒幼儿卷起袖子)

1、请个别幼儿尝试捉泥鳅,问:你捉起来觉得怎么样?

2、请全体幼儿一起试试捉泥鳅,体验泥鳅的光滑,不易捉住。

(二)第二次戴手套捉泥鳅:

师:泥鳅浑身都是光滑的,要抓住还真费劲!所以,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两样秘密武器——两种手套,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来帮你们更容易捉泥鳅。

1、幼儿戴手套捉,要求:戴一只,用戴手套的手去抓。两种手套都试一试,比比哪一种手套更容易捉。

2、交流讨论:戴哪种手套容易捉?为什么?(丰富词:粗糙、光滑)

小结:用光滑的手套很难捉住光滑的泥鳅,而用粗糙的手套更容易捉住光滑的泥鳅,原来粗糙的东西能——防滑。

(三)第三次捉泥鳅比赛。

师:大家都觉得粗糙的绿手套捉泥鳅方便,那我们来一次捉泥鳅比赛,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像你们刚才试的那样有防滑本领!

1、听清比赛要求:3人一组合作,2人抓,1人数。看哪队合作得好!给你们30秒时间,听到“叮”时间到,停止捉泥鳅。比比哪一队捉得多,数得最清楚。

2、交流:说说你们队一共捉到了多少泥鳅?为什么捉得多?

小结:看来除了有合适的防滑手套,还得有好的技巧和好的合作才能有更大的成功。

三、生活中的防滑——初步了解生活中的防滑措施和防滑用品。

师:今天捉泥鳅让我们发现了粗糙的手套更容易捉泥鳅,所以,粗糙的材料能防滑。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防滑的地方,看看——

1、(PPT照片出示)雨天,我们的大厅很湿滑,怎么办?

结冰的地面很容易让人摔倒,怎么防滑?

2、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防滑?有哪些东西能防滑呢?

(PPT出现鞋子、浴室防滑垫)

延伸: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防滑的地方和防滑的好办法,我们回去后再去找一找,记录下来好不好?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幼儿百科:泥鳅的身体表面没有鱼鳞,但却有黏黏、滑滑的黏液。泥鳅、鳝鱼、鳗鱼这些表面有黏液的鱼类,一般都是没有鱼鳞的,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和推测,这种黏液肯定是取代鱼鳞成为了它们的保护层。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探索泥土的奥秘》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泥土的奥秘,知道泥土里有很多养分,是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2、知道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体验探索的乐趣,并萌发对泥土的感情。

4、对泥土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一把小铲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师:你们见过泥土吗?哪些地方有泥土?你们猜猜泥土里有什么?

二、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1、师:这块泥土地中长了些什么?如果没有泥土。植物会怎样?你们知道泥土里有些什么吗?猜猜看。

2、和你们想的是否一样呢?

3、幼儿自由观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教师小结。

师:为什么泥土里会有这么多的东西呢?因为泥土怎么样?

(泥土里有许多养分,植物生长血药养分,所以泥土是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地方。许多小虫子就喜欢在泥土里生活,所以泥土还是许多小虫子的家)

四、引导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发现泥土里有许多奇怪的小虫,那它们是怎样生活在泥土里呢?我们下次再来寻找、发现。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带孩子到泥土地里找找看,土里有哪些小动物,挖土时需要什么工具?引导幼儿讨论,使用铲子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挖泥的时候,小心泥土中生长的植物,一边挖一边看。同时要注意身边的小朋友,自己的铲子不要碰到他们,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幼儿的欢笑声中结束,但由于平时的错误引导,幼儿对泥土的错误认识,使得本次活动幼儿还是没能够大胆玩泥。但通过这次不太成功的游戏活动案例,折射出我们幼儿教育的一个瑕斑。我们从事一线的幼儿教师应该大胆创新,勇于尝试,把快乐留给孩子,把童真还给孩子。给孩子留下一个值得记忆的美好童年。

幼儿百科:泥土即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彩泥顶起来》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

2.在制作“三脚架”中能发现问题并乐意解决问题。

活动重难点:

通过操作和记录,发现、总结“最少用三根棒就能稳稳地支撑起物体”的科学规律。

活动准备:

1.学具:棒子有PPR管、筷子、铅笔、吸管;球类有乒乓球、海洋球、丁丁球、玻璃球;线有金丝线、牛筋、毛茛、松紧带等。

2.教具:大记录纸一张、PPT。幼儿记录用的铅笔和记录纸。

3.音乐、字卡“三脚架”

活动过程:

一、试一试 用几根彩棒能把橡皮泥顶起来

1.师:“今天叶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两样东西,是什么?”(彩棒和橡皮泥)

2.教师顶球,激发幼儿兴趣。

“我想把彩球顶起来,怎么都不行。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好吗?”

3.幼儿操作记录,教师指导。

“请小朋友分别用不同根数彩棒去试一试,看看可以用几根彩棒将彩球牢牢的撑在桌子上,并把操作结果记录在表格上。"屈,老师.教,案,网"(出示记录纸)上面一行是你用了彩棒根数,你觉得可以用1根彩棒可以将彩球牢牢的撑在桌子上,你就在上面写上“1",再试一试,如果成功了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可以打“∨”也可以画笑脸。试一次,记一个,这样小朋友就不会漏记了。看看可以用几根彩棒将彩球牢牢的撑在桌子上)(放音乐)

4.展示记录纸

5.师:“你是用几根彩棒把橡泥顶起来的?”分别请幼儿试一试。

( 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你是怎么橡泥顶起来的?)

二、寻找最方便最稳固的方法三根彩棒去把球顶起来。

1.请小朋友观察演示桌上不同将球顶起来的方法,问“小朋友真棒,用了不同的方法把球顶起来。看了这些方法后,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用最少根数的是最科学、最方便的)

2.幼儿一起尝试用三根彩棒顶起球的方法。(放音乐)

3.小结:都成功了吗?你们都用了又方便又稳固有科学的3根彩棒把橡皮泥牢牢的撑在桌子上。其实我们只要把彩棒围绕一个中心,然后将彩棒下面分分开,围成一个三角形,就可以撑起东西了。人们根据这个发现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你们觉得这样的架子可以叫什么名字?(引导幼儿为这样的架子起名字)(孩子的想象都很丰富,他们为架子取了很多名字,而且都很贴切,能与它的特征相吻合,其中就不乏叫它“三脚架”或“三角架”的,这使得“三脚架”这个名字的出现也很自然。)

三、介绍各种“三脚架”

1.“我们生活中还有好多三角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PPT)

2.用课件演示各种三脚架。

四、做一做三脚架,把各种球顶起来

1.“这些三脚架真神奇。你们想自己动手做个三脚架吗?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棒子有PPR管、筷子、铅笔、吸管,和金丝线、牛筋、松紧带,想办法做一个三脚架将乒乓球、海洋球、羊角球、丁丁球、玻璃球顶起来。”“有信心吗?”

2.幼儿操作再次尝试,教师指导。(放音乐)

“你成功了吗?你在做三角架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3.展示三脚架

小结:“今天小朋友都自己做了三脚架,回家我们再找找用其他材料来做有用的三角架,好吗?”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相关推荐

  • 大班科学课:泥土里有什么 这是大班科学泥土里有什么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泥土的奥秘,知道泥土里有很多养分,是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2.知道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
    2021-12-31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捉泥鳅》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材质手套捉泥鳅,感知粗糙材料能防滑的现象。 2、敢于亲近泥鳅,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3、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
    2020-10-1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探索泥土的奥秘》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泥土的奥秘,知道泥土里有很多养分,是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2、知道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体验探索的乐趣,并萌发对泥土的感情。 4、对泥土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彩泥顶起来》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 2.在制作“三脚架”中能发现问题并乐意解决问题。 活动重难点: 通过操作和记录,发现、总结“最少用三根棒就能稳稳地支撑起物体”的科学规律。 活动...
    2021-10-2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优秀科学教案《泥土下的蚯蚓》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蚯蚓的外形特征,学习简单的记录。 2、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及用途。 3、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习惯,体验发现的乐趣,产生探究的欲望,萌发爱护蚯蚓的情感。 4、对科学活动...
    2020-10-03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泥土里有什么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泥土的奥秘,知道泥土里有很多养分,是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2.知道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

2021-12-3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材质手套捉泥鳅,感知粗糙材料能防滑的现象。 2、敢于亲近泥鳅,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3、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

2020-10-1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泥土的奥秘,知道泥土里有很多养分,是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2、知道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体验探索的乐趣,并萌发对泥土的感情。 4、对泥土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

2020-09-29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 2.在制作“三脚架”中能发现问题并乐意解决问题。 活动重难点: 通过操作和记录,发现、总结“最少用三根棒就能稳稳地支撑起物体”的科学规律。 活动...

2021-10-2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蚯蚓的外形特征,学习简单的记录。 2、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及用途。 3、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习惯,体验发现的乐趣,产生探究的欲望,萌发爱护蚯蚓的情感。 4、对科学活动...

2020-10-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