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容易误解孩子的细节,您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1-10-28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其实我不笨——
妈妈一直希望芹芹成长为一个斯文乖巧的小淑女,但芹芹偏偏像个男孩子一样大大咧咧,喜欢跑跳攀爬。为了熏陶芹芹的性情气质,妈妈把芹芹送去学习钢琴。面对枯燥晦涩的五线谱和单调重复练习,芹芹常常心不在焉,一学期下来没弹好几首曲子,视唱水平也在班里排名倒数,愁得妈妈逢人便说:“我家闺女怎么总不如人呢?”
其实芹芹并不笨,只是妈妈没有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有时并不合理正确,芹芹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应该多安排运动、舞蹈等动态内容以消耗其多余精力,而妈妈却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种抑制孩子天性的做法必然导致芹芹无法适应、表现失常,造成妈妈误以为孩子“很笨”的结果。
家教提示:当孩子的表现与我们的期望不符时,切勿急着埋怨、愤怒、伤心,更不要轻率地给孩子下定论,细心观察孩子的性格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有助于避免误解的发生。
其实我不坏——
明明和表妹在一起玩得正欢,在跑跳追逐中,明明不小心把表妹撞倒在地,正想上前扶起她时,被奶奶看到了,奶奶不由分说责备明明说:“你怎么能欺负妹妹!快点向人家道歉!”明明连忙解释:“我是不小心的!”奶奶扬手作势要打:“还顶嘴?这孩子现在越变越坏了!”明明“哇”地一声哭了:“奶奶就是偏心……”
这是家庭中典型常见的误解案例,明明虽然确有失误,但这种犯错并非出于本意,而且也主动补救了,奶奶不但没有问清情况,还不听解释,仅凭主观判断就给明明贴上了负面标签,给孩子心灵造成了伤害。家教中,最忌缺乏耐心和分析,一见孩子失误就凭经验给他定性,误解也就由此产生了。
家教提示:孩子闯祸后先别急着斥责,多考虑几种可能性:是不是孩子能力有限所以弄砸了事情?是不是孩子渴望探索才不小心造成破坏?是不是我没有分析和倾听就妄下定论呢?三思而后行,有助于避免误解。
其实我不懒——
妮妮刚上幼儿园,妈妈觉得是时候培养一下女儿的自理能力了,便开始着手进行训练。让妮妮自己整理玩具,她一股脑塞进箱子里就完了;让她自己叠被子,她总是把被子抱起来往床脚一堆;让她洗自己的小衣服,没揉两下就喊累不肯再洗……急得妈妈一天到晚数落妮妮:“大懒虫,什么事儿都不认真做!”
许多家长都会埋怨孩子懒,因为孩子总是对家务或学习表现出敷衍态度,不求精细,但其实,孩子“貌似懒散”的背后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家长们却没有去深究。比如情景中妮妮妈给孩子安排的自理训练就远远超出了一个3、4岁孩子的能力范围,妮妮笼统、粗糙的做法和逃避的态度都是因为自己力所不及,而非妈妈口中的“懒”和“不认真”。
家教提示:在评判孩子做事前先考量一下,孩子是否有能力将其圆满完成?我们是否传授过正确的方法?孩子是否已经具备一定的专注力或耐性?结果的不尽如人意究竟是出于态度懒散还是经验不足?
其实我能做——
妈妈在厨房做饭,莹莹想帮忙,便拿着自己的玩具小刀跑到厨房切胡萝卜,妈妈连忙把莹莹赶出厨房:“别碍手碍脚的,自己玩去。”早上出门前,莹莹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自己穿鞋,急性子的妈妈忍不住说:“瞧你这笨手笨脚的样子,妈妈帮你穿,省得又迟到了!”结果在和别人聊天时,妈妈却总抱怨说:“莹莹可没用了,在家里一点忙都帮不上,连个鞋子都不懂自己穿!”
这个案例也许家长们一看就明白问题所在:莹莹妈根本没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又怎能要求她动手能力强呢?这是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误。其实孩子并非做不到,早早给孩子贴上“不行”的标签是一种误解,虽然她可能暂时还做得不够好、不够快,但只要家长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指导,孩子一定会熟练和能干起来。
家教提示:避免这种误解最好的方法,就是暂时放下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放心,有时候过度关爱也会阻碍孩子能力的发展。适时放手,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其实孩子比我们想像中更能干、更优秀。YJS21.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亲爱的家长,您真的爱您的孩子吗
每个家长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可往往她们满腔热情的爱不但没有让孩子像花儿一样的成长和绽放,反而常常事与违愿,有些花儿像遭了霜打,有些枯萎有些褪色了……
张楠,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入学两个月了,从来没有听到他说过什么话,无论老师怎样细言软语的和他交流,他的回应都是无动于衷……我多么希望他可以感受到老师的真情和关爱,给老师一个肯定的眼神啊!
今天是周三,幼儿是在校门口等待家长来接的。校门缓缓地打开,家长们蜂拥而上来接孩子,我热情的和孩子们告别着。“啊,不得了了,谁把我的孩子的脸打成这样的啊,天天被打啊,人家都是有妈妈的,就是欺负我们家是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一阵刺耳的说话声环绕着我的周围,原来是张楠奶奶在那儿吆喝着,我赶过去察看情况,原来是张楠的小脸被小朋友抓了两道印,还没有等到老师向她解释她就大声吆喝起了。我连忙向向她解释:“发生这样的事情是我们的失误,但是我们真的是尽力在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这么多孩子在一起的,碰着也是正常的,请您理解。再说这孩子遇到事情从来不说,老师也失去了第一时间解决的机会,但是无论怎样,每个孩子在老师的心目中都是一样的,我们不会因为他没有妈妈而不关心他,反而我们是更爱护他……”“你这么害羞的,就是不说话,快点告诉我是谁打的,我去把他的手给剪了……”,她打断了我的话,怒气冲冲的骂着孩子。我看到张楠没有因为家人来接他而表现出高兴,反而看到这样的情况吓的是把头沉沉的低下了,眼神里透露出的都是恐惧,我知道他一定是被他奶奶疯狂的样子吓坏了……那一刻,我想如果是我的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一定是会去安慰他,告诉他:“其实大家都爱你,那个抓伤你的小朋友也是爱你的,因为爱犯了点小错我们得原谅喔。”
我对她奶奶的解释一点用处也没有,她沉醉于自己的理解中。目送着她走出校门,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大约过了半小时,我看到她还在校门口,这时候中大班的家长也陆续来接孩子了,她还在那喋喋不休的说骂着,成群的家长似乎看戏似的看着她,而张楠就像是个玩物一样被人观赏着……我被这样的场景深深刺痛了,我的心好痛,不明白家长为何不懂老师的心,不明白家长为何不懂得真正的去用心爱着孩子……
我无法奢求每个家长都是可以很好的配合老师工作,但是我真切的希望家长能设身处地的爱着孩子,而有时候的爱是一句话,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让他知道在他受伤时候有亲人温馨的怀抱,而不是雪上加霜的责备。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我想,这两句话也可以视为给家长们的赠言。不过,若想真正的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并不容易。
复杂的对象,简单的教育,正是教育困难的重要原因。如果以简单的教育对待复杂的对象,也必然导致教育无效或失败。所谓复杂,是说今日孩子接受了复杂的大量信息,由于难以消化、难以适应而产生了复杂心态,甚至模糊了与成人的界限;所谓简单,是指今日教育在原有的体制内循环,父母由于无法面对新人类新世界而显得简单尴尬,甚至连自己也困惑不已。
如果,以前是孩子不了解大人,大人很神秘,今天则倒了过来,是大人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
那么,怎样了解孩子呢?具体说来,要多陪孩子玩一玩,要耐心听孩子讲话,要与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要看一点《少年儿童研究》之类的报刊书籍。
21世纪已经向我们匆匆走来。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孩子,既有良好的机遇,也有众多的麻烦。例如,心理障碍增多等等。因此,为了孩子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为了家庭长久的幸福,再也不能漠视对孩子的了解与尊重了,否则,我们将遭受无情的惩罚!
今天的孩子难教育,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难在哪里呢?有人说知识不足,有人说方法不当,这些都是对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对今天的孩子缺乏了解。有些父母也许不服气:知子莫如父母,我们天天看着自己的孩子,难道还不了解他(她)?
让咱们来看一些事实吧。
住进高楼里的孩子孤独感增强了,父母们于心不忍,建议孩子外出跑跑跳跳,孩子却回答:“没劲!”鼓动孩子找邻居伙伴玩玩,孩子竟说:“不愿意”。
如今的孩子特别喜欢看卡通(漫画)。有位干部是儿童图书奖的评委,抱回家许多获奖图书。可儿子毫无兴趣,却用零花钱买回近百本卡通,忘了吃饭,忘了功课,忘了睡觉,看得开怀大笑、浑身乱抖。父母困惑不已,要过卡通书细看了半天,居然看不明白:这是什么鬼东西,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可问题是孩子一看就懂,一懂就迷,您是大人怎么就看不懂呢?
正如读书一样,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最难读的是子女这部无字之书。做父母的,要透过子女的内心世界,读懂他们的每一天,每一年,也就是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内向的孩子,容易受伤也容易满足
孩子的天性都是爱玩的,在他们的世界里,玩就是一切,一切就是玩,最好何时何地都能够玩。于是,自由活动时间成了他们“发泄”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飞舞的身躯,快乐的笑容,张牙舞爪地在教室里穿梭,有的玩钓鱼,有的玩扭扭棒,有的玩玩具,有的走迷宫,还有的拼图、搭积木……每个人都在找寻着让自己快乐的东西,可是却有一个孤单的身影“无处安放”。
那是小羽,一个乖巧文静,一天听不到她说一句话的小女孩,她是那么得沉静,搬着小椅子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她的眼神里透着迷茫、害怕、不知所措……同桌的彬彬叫她:“你过来,我们一起玩玩具吧!”小羽看着她,若有所思,最后她还是摇摇头,继续眼神迷离得在教室里四处张望,也许她在想:我该去哪里玩?时间越久,她的脸上害怕、焦急的表情就越发明显了,感觉就快哭了。我走过去,拉着她的手,轻轻地对她说:“我和你一起玩吧!”她好奇的小眼睛眨巴着看看我,想说却又没有开口,“我们去造房子好吗?”她摇摇头,“那你想玩什么呢?”她闭口不再说话了。突然,我想到每一次自由活动的时候她都会玩一种积木——木头积木。我再回顾教室,原来玩木头积木的地方人已经满了,小羽知道不能再挤进去了,可是她又不知道可以去哪里,也不敢和小朋友交流,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表现。我怀着试试的心态,试探着问道:“你想玩木头积木吗?”她微微地点了一下头,我有点欣喜,继续说道:“那这样吧!我和你一起去玩,看看他们能不能和我们交换玩具,好吗?”她不说话,但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跟着我走到木头积木那边,在小朋友的同意下,我们加入了游戏。皓皓搭了一个城堡,他开心地对小羽说:“看!我的城堡漂亮吗?王子住在里面。”小羽点点头。我说:“皓皓,我和小羽一起和你再搭一个城堡,你的是王子住的,小羽的是公主住的,怎么样?”“好呀!”小羽听了,也很兴奋,嘴角扬起了灿烂的笑容,“老师,老师,你快看!我的城堡快搭好了!”皓皓很激动,小羽也很开心……
很快,自由活动的时间马上就结束了,我看到小羽玩得很开心,轻轻地告诉她,“其实,还有很多的游戏都很好玩,下次你可以去尝试玩一玩。”她点点头,把椅子搬好。
内向的孩子,容易受伤,但也容易满足,只要我们多关心他们一下,陪他们一起玩,孩子会很乐意接受!相信只要我们爱孩子,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就一定会让他们开心地来,开心地回家,快乐地成长!
孩子必须知道的
一、孩子,你不是世界的中心。爸爸围着你转、妈妈围着你转、爷爷奶奶围着你转、家里的一切大人都围着你转,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围着你转。你不是世界的中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不再受关注,不再是焦点,甚至被忽视,被歧视。孩子,这都是正常的呀,你准备好了吗?
二、孩子,考分不是生活的全部。你曾为考了满分或第一名而欢呼雀跃吗?那你也肯定为考得不理想而悲痛欲绝过吧!你觉得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关注你的考分,都只关注你的考分。每次考试为考分担忧发愁,只怕考砸了,辜负家长老师的苦心。可是我要告诉你,考分真的不是生活的全部,好也罢,差也罢,就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只是希望你尽心尽力去学习,父母看重的是你的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老天不会亏待勤奋的人。只要你努力了,就快乐地生活吧。
三、孩子,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值得尊重和信任。上学了,老师成为你接触最多的人,你每天都仰视着讲台上衣冠楚楚的他,眼神中充满敬畏。但是你很快就会发现,老师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高尚,也有老师是那样的可恶。他尖刻地批评你,用恶毒的语言在众人面前伤害你敏感的自尊。你感到不能理解,无所适从。孩子,请你不要绝望,要知道,老师也是人,是人就有好人有坏人。孩子,不可尽信老师,老师的每一句话也有错误的时候,因为老师也有他知识领域的不足,对老师的每一句话,要多思考,多参悟。只有质疑,你才可以领会知识的内涵,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更好学以致用。只要你学习,就要时时刻刻把质疑放在第一位。四、孩子,社会是复杂的无情的,社会不相信眼泪。孩子,当你走进社会时,你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有屡败屡战的勇气。你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有超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你取得每一步的进步,都必须靠自己的努力,靠别人是靠不住的,但你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孩子,虽然社会对你来说有些早,但要有意识,胜利者是不打无准备之战的。
五、孩子,爱你的父母吧。也许你的父母并不能使你感到满意,他们的衣着让你尴尬,谈吐让你难堪,贫穷使你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他们在亲戚朋友面前说你的缺点,还有打你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狠劲。这些都不能使你如意。可是,孩子,他们是你的父母啊!他们带你来到这个世界,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用你全部的心去爱他们吧,为爸爸倒杯酒,为妈妈洗次脚,记住他们的生日。让他们知道,你是多么爱他们。
六、孩子,现在还不要作英雄。虽然你已是小大人,课本中也教育你勇于与同坏人作斗争。但是你们现在要做的是保护自己。要知道,未成年人在战争中是受保护对象而不允许参加战斗。在打家劫舍、水火灾害面前,孩子,你没有义务也不应该挺身而出,因为你的挺身而出不仅没有多大的效果,反而带来更大的损失,保护好自己是我们对你最大的希望。英雄的梦,在你长大后去做。
七、孩子,电脑和网络不是用来玩的。这正像原子弹不是用来听响的一样。强大的Windows强大的网络,游戏只是附带产品。合理地利用它吧,它比所有的老师都渊博,比所有的学者都智慧。它不是洪水猛兽,它是时代赠给你的最好的工具和礼物!用它来学习,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合理地利用它吧。
避免误解和伤害孩子们
5月,阳光明媚,彩蝶纷飞,种植园地的小麦绿油油,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摆,好似千层浪,格外耀眼。
午餐后,我习惯性地带着孩子们来到麦田边走一走,看一看。
刚放飞他们不久,哓哓就来报告了:“王老师,文文把小麦折断了。
”只见已有一群小朋友在对着他指指点点,而他呢,手脚比划着,争辩着。
我生气地走过去,大声喝道:“文文,你这样做不是把小麦弄死了吗?”“老师”他用近似哭腔的口吻说:“我只是想看看小麦的杆里面是什么样的?”惭愧、内疚突然席卷而来,多么宝贵的探究精神啊,而作为老师的我却这般地冲动。
我蹲下身,“文文,对不起,刚才老师没弄清情况就责怪了你。
”我向他道了歉,又接着问:“那你发现了什么?”他的眼睛一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说:“小麦的杆里面是空的!”于是,文文手中的那截小麦杆就在孩子们手中相互传递着。
文文的行为其实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动机去探究小麦的内部结构,在他有与众不同的做法时,在他的行为表面看似有点破坏性时,我的冲动差点伤害了他的自尊,扼杀了他对自然的关注,对探索的欲望。
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例时常发生,冲动的、感性的维护常规,甚至严厉的制止,极端的判定,可能是我们的本能反映。
但孩子都有各自的思维、想法,我们要学会耐心地倾听,真诚地询问和了解,寻求他们的真实动机和意图,之后再来“判”孩子的行为,以避免误解和伤害他们。
妈妈爱你,你知道吗?
小草在无意中生长,花儿在悄悄的开放,宝宝在不自觉中一天天长大,一直觉得做母亲是一件很美丽的事情,一个小小的生命,交付你,由你来把宝宝带大,让宝宝成为一个能懂你并与你相知相爱的亲人,是一个多么浪漫的母亲工程。自从宝宝出现后,我和其他父母一样,无怨无悔如痴如醉的爱着自己的孩子,总希望宝宝是最好的,最杰出的,总希望宝宝过着安稳舒适的生活;总把宝宝看作生命的延续,总把一些自己无法完成无法实现的追求梦想寄托在宝宝的身上。宝宝到今天为止刚好五个月,宝宝每一天都有变化,宝宝的每个表情都那么可爱,当可爱的宝宝睁开双眼时,一定要把握住这短暂的第一时刻,用温柔地眼神凝视他,做为妈妈真的舍不得放过每一次的点点滴滴,恨不得把精彩瞬间都变成永恒。亲爱的宝宝,妈妈爱你,你知道吗?每次听到宝宝呓呓呀呀的声音妈妈都好感动,看到宝宝迷人的微笑,是那么的甜美。看到宝宝跚跚的走步,是那么的可爱。宝宝挥舞的小手要抓妈妈的脸,哦!儿子妈妈真的好爱你。因为“快乐”是妈妈送给宝宝的最好礼物。儿子的可爱确实给家中带来许多的乐趣,一张生动的小脸蛋衬托出弯弯细细的眉毛,长长的眼睫毛下覆盖着一双机灵的、有神的大眼睛,小鼻子肉嘟嘟的,这就是我的宝贝儿子……我的最爱!妈妈要让宝宝明白:不管宝宝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妈妈永远爱着宝宝!
你知道我在贴什么吗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要面子,有时在活动中遇到不会的东西,他们常会找些借口来掩饰自己的错误,让人觉得出乎意料的吃惊,却又佩服他们的小聪明。以下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区域游戏的美工区里,班里的孩子们都玩的很认真,并高兴的给老师看自己贴画的作品。当我走到小蕊身边时,发现她一直看看别人,摸摸桔皮,操作底板上的桔皮贴画也没有成型,只是几块东西随意的组合在一起。显然是没把心思放在贴画上,我走过去问她:“你在贴什么呀?”她看了看手中的“作品”,不好意思的笑笑,小声说:“我现在不告诉你。我知道她是说不出操作底板中的东西是什么,但我还是为她的反应之快笑了出来。“你不告诉我啊,不告诉我,我也能猜出来。”她很认真的抬起头:“那你说我在贴什么呢?”“你一定是在贴一个帽子吧!不过你好像还没有贴完,上边再加个尖尖的帽尖就更像了。”我一边说一边指着她的“帽子”,她马上高兴的说:“对啊,我就是在贴帽子呢。”说完就埋头忙起她的作品来。
接着我就坐在她的身旁,象个小伙伴一样引导她怎么贴比较好。过了一会儿,小蕊跑到我的身边,手中拿着一个很形象的帽子:“老师,我的帽子搭好了,你看,上面还有花纹呢!”我把她的帽子举起来让另外小朋友看,小蕊一脸的自豪。
孩子比你知道的更多
前两天,天气一直阴沉沉的,气温也是直线下降,一下感觉进入了冬天似的。今天我们重见太阳的魅力,阳光四射。中午孩子们吃完饭,我们就带着孩子们在走廊上晒起了暖暖的太阳,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学脱外套。“轻轻的拿住衣服的小手左一拉右一拉,衣服小妹妹下来了,抱一抱,摸一摸。”孩子们带着微笑和阳光、衣服做起了游戏,我来回走动着帮助能力的孩子一把,正当我蹲下帮翔翔脱时,听见坐在对面的乐乐边脱着衣服边说着:“太阳公公的圆圆的,大大的,像个大西瓜一样的。”一旁的袁缘也接答上说:“太阳公公,有好多小手的,和暖和的。”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谈论着,借着孩子们的话题,我们就引出了接下来的活动画画你想像中的太阳,我发现许多孩子一听要画太阳,都很高兴、积极。一但动手却不敢下笔画,从他们身边走过,看似他在思考,我就上前给与他一些鼓励,“太阳长的怎么样的?”我问,他低着头说:“圆圆的。”一副很不自信的样子,我帮助他一起来动手,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帮助的同时我还说着:“你画的很棒,真能干,你再画画试试!”孩子没有看我了,埋头开始画起来...对于小班来说,主要引导幼儿去感受欣赏色彩美,在具体教育培养中,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其实他很熟悉,他知道的很多,需要你的细心观察、指导,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东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