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学会自我管理
发布时间:2021-06-30 教育随笔 教育管理笔记 小班教育随笔学会自我管理
不幸的人或许各有不同,好运的人却拥有同样的上进心和执行力。如果你应付不了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别只会抱怨,反思你的日常习惯并加以改进,8个习惯,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01、凡事提前10分钟凡事提前10分钟,会让你有充裕的时间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更加从容。试着把起床闹钟提前10分钟,你就会发现你出门不必急匆匆,早饭也可慢慢享用,一整天的状态也更精神抖擞。
02、工作前梳理,工作后整理工作之前,把一天要做的事按重要和紧急列出一个四象限,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每完成一项就打个勾,保证今日事今日毕。工作结束之后再进行整理回顾,看看哪些地方还可以提高效率。
03、遇事少抱怨抱怨是一种很负能量的行为,抱怨只会让人过过嘴瘾,给自己的平庸找一个外界因素作为借口,并不会改变你的处境。所以请不要抱怨,并远离爱抱怨的人。如果不满意现状,就努力改进。
04、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君子和而不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你可以不用完全认同他人的观点和处事方式,但要抱着欣赏的态度与他人交往,发现他有什么优点可以被你吸收。这样就会少很多偏见和争执,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
05、坚持运动健康,是人生一切成就的根源。如果有条件,办张离单位或者离家近的健身卡,如果没有条件,跟着视频或app跳一节健身操。上下班用骑车步行代替乘车,工作间隙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没时间运动,迟早要腾出时间去生病。
06、保持阅读习惯读书会潜移默化地涵养你的心灵、塑造你的气质,每天晚上下班后抽出1-2个小时看看书,养成阅读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自己的见识和谈吐不一样了。
07、投资自己跨出自己的舒适圈,去接触外面的未知区域,无论是知识,思维还是人,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如练练毛笔字、学学绘画,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08、列心愿清单把想买的东西列个清单,有给自己的,也有给亲人朋友的,列的东西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实用物品。把每月工资中划出一部分为心愿购物清单所用,设置一个目标,每完成一件事就买一到两件,别一下子买完。多读几本好书、经常锻炼身体,养成几个好习惯。在应当投资和储蓄的时候,一定不要荒废了光阴。我们养成好习惯,然后好习惯养成我们。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我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没有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魅力、财富、幸运,不会从天而降,但凡你想要的都需要尽力。《GetLucky!助你好运》中有这样一个理论:“幸运来自于随时发生的机会,很多人都想预测这些机会什么时候会出现,但其实你要可以持续的幸运,你更是应该可淮备好自己迎接这些机会。”与其赤手空拳的与生活搏斗,不如通过培养一些的好习惯,养足未来的资本,将自己打磨成一个强者。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小班教育随笔:我自己会
对于小班的孩子而言,她们会经常不假思索的说:“老师,你给我弄好!你帮帮我!我不会!”这些好像已经是习惯。这说明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本领,我们做老师的首先要树立孩子的信心,引导孩子主动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就像我们班的瑞瑞,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这是一个多月来我对他的了解),做事丢三落四,遇到困难就找老师,而且还特别倔强。
今天吃粽子,以前几次都是老师给剥开的,这次我们决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相继剥开了粽子皮,只有瑞瑞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老师你快来帮帮我吧!看到瑞瑞的表情,我灵机一动,走到瑞瑞跟前拿过手里的粽子跟它说起了话:“粽子粽子
,瑞瑞是个能干的好孩子,我们一起给他加油,他一定会把你的小衣服脱下来的。”我把粽子还给瑞瑞:“瑞瑞你来试试看!”瑞瑞给了我一个微笑,看得出他非常高兴,一会就把粽子的衣服给脱去了,当时高兴的连蹦带跳,也不顾的吃粽子了。
第二天早晨入园,奶奶说:“瑞瑞,天热时让老师帮你把外套脱了。而瑞瑞说:“我自己会”多么宝贵的第一次啊!(郭雯)
教育随笔:谢谢你,管理员!
一月份的时候,我组织大家一起推选管理员,负责在游戏结束后检查各区角的游戏材料是否摆放整齐。最终,推选出徐欣怡负责数学区;汤嘉欣负责益智区;顾纯茹负责美工区;吴昱歆负责美食街;金语涵负责医院和理发店;夏瑾曦负责小舞台和建筑工地。
我还特地设计了管理员的挂牌,每次游戏前管理员们会挂好挂牌再游戏,游戏结束后,她们会认真地检查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发现没有摆放整齐或者没分类的,她们都会及时地调整好。特别是徐欣怡小朋友,她所负责的数学区,每次游戏结束后,架子上的材料虽然都在,但是看上去比较凌乱,徐欣怡每次都会细心地、有目的地进行一一摆放,让人看上去就觉得整齐划一、赏心悦目。
在月底的时候,我特意在晨间谈话时,开了一次小小的专题感恩活动“谢谢你,管理员!”请大家对这几个管理员的工作进行评价,还请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感谢她们。有的孩子送给管理员一个大大的拥抱;有的孩子对管理员说一句感恩的话;有的孩子利用游戏时间自制小贴纸送给管理员……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缺乏分享意识、感恩意识,通过管理员这个小小的角色,也可以从某一方面促使孩子们学会感恩。谢谢你,管理员!
自主性游戏随笔:我是管理员
午餐后的,请孩子们进行下午自主性游戏的插牌。为了避免全部孩子一起上来的拥挤,今天我请了小逸来做管理员,他坐在老师前面的座位上,还真是有模有样的。
“现在我要请坐的好的小朋友先去插牌!”他开始发话了!教室里忽然一片安静,一个个坐的端端正正的。“冬冬,你去吧!”小老师确实不失公平的请了全班坐的最端正的小朋友先去选择游戏区了。随后,糖糖、小宇、瑶瑶等表现一向不错的小朋友纷纷都被请去了……剩下的朋友们都在安静的等待着小老师叫自己的名字,只有小源非常着急的嘀咕着“请我,请我啊!”并且有意识的伸伸腰,想引起小老师的关注。小老师朝他看了一眼,叫到“小源,坐好!”。“干嘛不请我啊?”他着急的叫了起来!“谁叫你没有坐好呢!”小老师也很严肃地回答他!“我坐好了,我坐好了!”他更着急了!“那你干嘛说话啊!你没有声音了我才请你!”小老师的样子还真厉害啊,我心里也在暗笑。……几分钟过去了,班里的小朋友们几乎都已经被叫到了,剩下三个小朋友坐在那里还在等待着,可是小老师似乎一点反应也没有。又几分钟过去了……
我心里也在着急,于是我轻轻地问他:“怎么不请他们去玩啊?”“他们平时太吵了,我现在让他们多坐一会!”小老师说。我一时无语,确实,这几个孩子平时是属于比较调皮的,可是我们也没想因此而剥夺他们选择参加游戏的权利啊!于是我说:“要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如果今天开始能表现好的话就给他们一次机会?”。“恩,那好吧,给你们一次机会。但是,如果你们等会表现的不好的话,我还要把你们的插牌拿掉的哦!”
小老师的样子还真是和老师的样子差不多!孩子还真会察颜观色啊!我不禁感叹道!平时也许老师在处理这类事情的时候也会这么考虑,以为自己做的不露声色,谁知孩子们早就有了共识,他们也清楚的知道谁是老师眼里的好宝宝,而谁又是“调皮鬼”!事情过后,我仔细想想,其实中班的孩子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我们平时在批评或者教育时也应该讲究一定的方式,也要给他们一定的“面子”,不要让他们感觉老师不喜欢他,同伴也不喜欢他。让他们也能感受老师和小朋友的温暖和爱!
教育随笔:在教学中要学会自我调控
教育随笔:在教学中要学会自我调控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调控是开展教学活动必备的教育艺术,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自我调控恰到好处,就能维持、推动教学过程的进展,出现融洽和谐、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就幼儿教师而言,我认为应掌握如下三方面的自我调控。
一、教态的调控
当教师一走进教室,他的体态语言就开始表情达意了。有经验的教师是非常重视用“体态语言”来调控教学活动的。
1、微笑时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表情
情感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运用情感,以情感人。当教师满面春风、神采奕奕地来到幼儿中间,教师的情绪辐射就会使孩子产生愉悦欢喜之感,对教师油然而生的亲切、亲近之感使教师能掌握与孩子沟通的主动权,融洽和谐的教学情景和气氛缩短看师生间的距离
当然,微笑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教师来到幼儿园前,微笑中要带有热情,以获得幼儿信任;提问时,微笑中要显得深沉,以引起幼儿的思考;一旦幼儿回答问题受挫时,微笑中要显得温柔亲切,以减轻他失误的沮丧;而对幼儿的质疑,微笑中要表达出赞许和鼓励……只要教师心中有“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信念,就能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孩子,让春风徐徐吹入幼儿纯洁美好的心扉。
2、教师应用丰富的表情来帮助自我调控
教师的脸是幼儿的一本“活教材”,要让幼儿从这本“教材”上读到许多指令、感受到许多温暖,以此调节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当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的表情可以“冷”一点,以示教师的庄重和威严;有时教师也可以“热”一点,即兴发挥,以示教师的风趣和热情……凡此种种,不一赘述。所以教师既要懂得“生气”“不满”的艺术,也要会“风趣”“机智”,懂得灵活的技巧,以增加教学调节的力度。
3、教师应时时用眼神来进行调控
眼神能传递丰富的意蕴,其交往作用往往连语言也无法企及。教学中教师的眼神要具有敏锐的透视性,以广角度的扫描捕捉反馈信息。同时,教师的眼神又要明确表现出自己的意愿,要带有信任、期待、激励,以营造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就是用眼神批评孩子,也要融入丰富的感情,使幼儿容易接受。其实幼儿非常留心教师眼睛中透出的信息,因此教师的眼神既不能散漫、目中无人,也不能执着于一点、居高临下,要永远保持目光有神,富有表情;同时扩大目视范围,并使目光具有针对性,既把全体幼儿置于自己的眼下,使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注,也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投以不同的目光,做到因人、因情况而有别。
4、教师应适当用“动作语言”来进行调控
动作语言是幼儿教师特殊的职业语言。当幼儿哭着来到幼儿园时,教师要会蹲下,拉着幼儿的手,甚至抱起幼儿,以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当幼儿大胆正确地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略带夸张地伸出大拇指,甚至亲他一下,以使幼儿体验成功;当幼儿遭遇困难时,教师要走上前弯下腰,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幼儿就会鼓起勇气……这些动作语言的调控,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更是教师职业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的调控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其教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准备阶段把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信息之间的差异和背景缩小到最低限度;在实施阶段,又以自我调控来弥补这种差异和背景。
幼教随笔:我自己会
第二天早晨入园,奶奶说:“瑞瑞,让老师帮你把大衣拖下来!”而孩子的回答是:“我自己会!”多么宝贵的第一次啊!
刚入园的时候,有好多孩子经常会不假思索的说:“老师,你给我×××!我不会!”仿佛已是习惯。其实,当孩子说“不会”时,说明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要树立孩子的信心,引导孩子主动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就象我们班的瑞瑞,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能孩子”——这是两个月来我对她的了解,但是总觉得孩子身上巨大的能量释放不出来,做事丢三落四,困难一“招手”,她就立马丢给成人。
今天吃橘子,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小朋友们相继剥开了橘子皮,只有瑞瑞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我,对我的“忽悠”无动于衷!
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拿过橘子跟它对起了话:“小橘子,瑞瑞是个能干的好孩子,我们一起给她鼓劲儿,她一定会把你剥开的!”把橘子还给瑞瑞的时候我不露痕迹的做了手脚(把橘子皮抠破)。
“瑞瑞试试看!”……
微笑出现在瑞瑞的嘴角,我适时给了她一个大拇指。看得出她非常高兴——往垃圾篓里放橘子皮时,连蹦带跳,兴高采烈!
第二天早晨入园,奶奶说:“瑞瑞,让老师帮你把大衣拖下来!”而孩子的回答是:“我自己会!”多么宝贵的第一次啊!
教育随笔:午餐后的常规管理
孩子们吃好饭后,被安排在走廊上休息。基本上就是交换玩具和图书,还有一些安全的小玩意。这个时候是他们最开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个原因:因为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可以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玩,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允许他们大声喧哗。这是我们大(2)班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约定。具体内容就是:允许孩子们带玩具(安全的)到幼儿园里玩,而且规定时间让他们尽情地玩,条件就是在除了这个时间以外的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拿出来。
大班的孩子,处于学前晚期,即将跨入小学的大门。他们的身心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增强,求知欲和好奇心盛,爱说,好动,而且逐渐变得有情感,有意志要求和独立个性,自我意识有一定的发展,喜欢自由活动,渴望参加成人活动,盼望自己快点长大。根据孩子们的身心特点,我抓住了几个重点:他们求知欲和好奇心盛,爱说,好动,我就安排时间内他们自由交流,自由活动,孩子们有很多知识是在与人交往,与同伴的交往中得到的;他们理解力增强,渴望参加成人活动,我就和他们进行条件交换,也就是孩子们上课的时候乖乖听话,那么在这个活动时间我也就放宽尺度,让他们尽情地玩。这是我和孩子们的约定,像成人的约定,我感觉效果蛮好的。如果哪个小朋友不听话,过分调皮了,我会以剥夺他的活动时间来“惩罚”他,呵呵,孩子们也会稍稍收敛!
午餐后至午睡前的这段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消化和休息的一个过渡,既要让孩子们健康地消化,又要让他们在情绪上,心理上得到平静,为午睡做好准备。所以临午睡前10分钟左右,我就会要求小朋友们收起玩具,做在小板凳上小声地聊聊天,主要是怕他们玩得太兴奋,睡不着觉。通过几分钟的过渡,等他们基本上安静了,也有点倦意了,接下来组织他们排队上厕所,然后进入午睡室。
孩子们的一日常规的建立,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他们行为上的反复较多,所以在建立初期,老师还要进行督促检查,做到持之以恒,也就是要我们经常“碎碎念”。久而久之,等他们习惯了,成了一种生理时钟了,那么在常规管理上也就不那么累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在教学中要学会自我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调控是开展教学活动必备的教育艺术,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自我调控恰到好处,就能维持、推动教学过程的进展,出现融洽和谐、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就幼儿教师而言,我认为应掌握如下三方面的自我调控。
一、教态的调控
当教师一走进教室,他的体态语言就开始表情达意了。有经验的教师是非常重视用“体态语言”来调控教学活动的。
1、微笑时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表情
情感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运用情感,以情感人。当教师满面春风、神采奕奕地来到幼儿中间,教师的情绪辐射就会使孩子产生愉悦欢喜之感,对教师油然而生的亲切、亲近之感使教师能掌握与孩子沟通的主动权,融洽和谐的教学情景和气氛缩短看师生间的距离
当然,微笑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教师来到幼儿园前,微笑中要带有热情,以获得幼儿信任;提问时,微笑中要显得深沉,以引起幼儿的思考;一旦幼儿回答问题受挫时,微笑中要显得温柔亲切,以减轻他失误的沮丧;而对幼儿的质疑,微笑中要表达出赞许和鼓励……只要教师心中有“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信念,就能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孩子,让春风徐徐吹入幼儿纯洁美好的心扉。
2、教师应用丰富的表情来帮助自我调控
教师的脸是幼儿的一本“活教材”,要让幼儿从这本“教材”上读到许多指令、感受到许多温暖,以此调节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当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的表情可以“冷”一点,以示教师的庄重和威严;有时教师也可以“热”一点,即兴发挥,以示教师的风趣和热情……凡此种种,不一赘述。所以教师既要懂得“生气”“不满”的艺术,也要会“风趣”“机智”,懂得灵活的技巧,以增加教学调节的力度。
3、教师应时时用眼神来进行调控
眼神能传递丰富的意蕴,其交往作用往往连语言也无法企及。教学中教师的眼神要具有敏锐的透视性,以广角度的扫描捕捉反馈信息。同时,教师的眼神又要明确表现出自己的意愿,要带有信任、期待、激励,以营造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就是用眼神批评孩子,也要融入丰富的感情,使幼儿容易接受。其实幼儿非常留心教师眼睛中透出的信息,因此教师的眼神既不能散漫、目中无人,也不能执着于一点、居高临下,要永远保持目光有神,富有表情;同时扩大目视范围,并使目光具有针对性,既把全体幼儿置于自己的眼下,使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注,也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投以不同的目光,做到因人、因情况而有别。
4、教师应适当用“动作语言”来进行调控
动作语言是幼儿教师特殊的职业语言。当幼儿哭着来到幼儿园时,教师要会蹲下,拉着幼儿的手,甚至抱起幼儿,以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当幼儿大胆正确地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略带夸张地伸出大拇指,甚至亲他一下,以使幼儿体验成功;当幼儿遭遇困难时,教师要走上前弯下腰,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幼儿就会鼓起勇气……这些动作语言的调控,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更是教师职业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的调控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其教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准备阶段把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信息之间的差异和背景缩小到最低限度;在实施阶段,又以自我调控来弥补这种差异和背景。
教育随笔:我要说我会说
“老师,早上好”陶文博小朋友早早的来到了幼儿园,开心的跟我们打招呼。瘦瘦小小的他让我很是心疼。“陶文博,今天的饭很好吃的,多吃一点,变得强壮,保护爸爸妈妈”,陶文博小朋友很乖巧,但是吃饭一直是个问题,导致他很瘦小,他的皮肤也因为缺少一些维生素,而变得十分干燥。小家伙在家都是奶奶带的,爸爸在北京上班,妈妈的工作也很忙,小朋友的语言发展相对于班级其他小朋友有点落后了,普通话较差。
陶文博小朋友瘦瘦小小,很让人心疼,但宝贝在幼儿园很乖巧,很听老师的话,不会惹出大问题。但在一些方面相对于班级其他小朋友,发展的速度较落后了,与小朋友沟通、自我表达方面、语言发展都有待提高。陶文博小朋友语言发展环境相对于其他小朋友一些差异,奶奶从小带大,有利有弊,缺少一个语言发展环境。
小朋友从小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奶奶对于小朋友生活上的照料,可以说是无微不至,非常的细心,但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稍微有点不足。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们,应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环境,例如:语言环境、沟通环境等,让小朋友有机会去表达自己。在家要与幼儿园的语言环境保持一致,让小朋友耳濡目染,对于语言表达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