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爱幼儿要润物细无声
发布时间:2021-05-01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一、寓习惯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儿期的习惯养成教育首先贯穿于在幼儿一日常生活,养成教育常态化,做到品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结合,抓住各个生活环节促进其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1、“有仁爱之心”是当前党和人民对每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对幼儿教师来说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通过几十年来的实践,发现在“四有”要求中,“有仁爱之心”是对教师职业要求的升华,引导着每位教育工作者从用知识、用技能教育,向着用心教育的方向发展。在幼儿阶段,要真正成为“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就要用自己的爱心,关怀。呵护每一-位幼儿,蒂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发展用爱心为他们营造和谐,有利的成长环境,促进其形成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爱心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在现代社会里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需要理解幼儿的心灵和尊重幼儿的人格。小班的孩子在午睡时总是胡闹,扔东西、大哭,搞得所有孩子都睡不好,后来发现她总是喜欢上衣帽间里,里面很黑还不让开灯,我猜想,这孩子一定是在家里没有安全感,于是我抱起了她,来到小朋友中间一起听我讲故事,慢慢的她安静下来,进入了梦想。还有一次我在看大班孩子午睡,一个幼儿不睡觉总喜欢上厕所,在里面自己呆好长时间不出来,我了解情况得知他平时总是在家里中午不睡觉,于是我利用来园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沟通,共同的教育他使他慢慢养成午睡习惯。
三、遇爱的教育与教学活动之中。
作为幼儿园教师不仅要追求“善”的目的,而且在教育方法上也应是“善”的。善的人格追求基于人的内在德性或潜能,而完成于个体的符合德性的教育生活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孩子不是“教”出来的,是“活”出来的,“过”出来的,“见”出来的,“听”出来的,在教学中做到“以善至善”,充分激发孩子们的爱心、同情心,设计了一个教育活动,在这个教育活动中创设情境,感受爱的温度,用真情打动每一名孩子的心,充分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什么是“有温度的教育”,什么是“以善至善”的教育。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无声的交流
孩子们真的吃饭时不能讲话吗?不,其实他们可以进行“无声的交流”!
一天中午,我介绍完食谱后,照顾孩子们进餐。巡视中,我发现林凯一只脚放在地上,一只脚踩在凳子边上,斜着身子吃饭。我轻轻走到他跟前,当他看我时,我用手指了指他的腿,又摆了摆手,他马上意识到了,把脚放下来,坐好吃饭。我又发现陈启帆和王凯在低头悄悄说话,还时时发出笑声。我走到他俩跟前,当他俩看我时,我把食指竖在嘴前,摆了摆手,并指了指旁边的小朋友,他俩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对小朋友说:“刚才,有一位小朋友坐姿不对,还有两个小朋友讲话施老师没有发出声音,只做了一个动作,他们便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并马上改正。吃饭时,如果你想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你能用动作告诉他吗?”小朋友们睁着惊奇的眼睛看了我一会儿,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我看见何宗庭把小手伸到施予跟前,在桌子上点了几下,施予顺着手指一看,原来是撒了一粒米,她赶紧把这粒米捏起来,放到桌子中间的盘子里,俩人相互看了一眼,会心地笑了。盛饭时,我发现丹丹轻轻拉了拉王凯的衣服,王凯扭过头去,丹丹骄傲地伸出两个手指头,王凯看了以后,有点不好意思地伸出了一个手指头。原来他们是在说自己吃了几碗饭。
这种“无声的交流”不仅优化了班级常规,而且还培养了孩子安静进餐的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
教育随笔《我想要爱》
《我想要爱》绘本封面上小熊吉米那忧伤,落寂的眼神时使得我的心弦被猛的拨动了一下,我的心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也如同故事中的小吉米,仿佛破了一个洞,变得空空的!
翻开书页,那热烈的红色,让我感受到爱的欢愉;那灿烂的橘色,让我感受到爱的温暖。而这些,孩子们是感受不到,我只能告诉他们。故事中的小吉米,从小就没有了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爸爸也离他而去了,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看着草原上的山羊母子,小吉米的忧伤也愈加厚重。他忧伤,落寂。他心中充满对爱的渴望,渴望得到他人爱。
于是小熊吉米踏上了寻找爱的旅程。在不断寻找中,他先救下了老鼹鼠,之后得到了小奶奶的照顾,感觉到了被爱。小奶奶去世之后,随着吉米的成长,它已经由一只渴望被关爱的小熊,长成一只会关心和呵护拯救其它小动物的大哥哥。因此当小吉米遇到了兔子——小可爱时,它像小奶奶照顾自己一样去照顾小兔子,去拯救小动物——小朋友。
“爱”是需要学习的,只有拥有被别人爱的经验,才有爱别人得能力;“爱”也是相互的,在他人爱你得同时,你也要学会去爱他人;唯有爱能使人们相互连结,相互温暖。小吉米拥有被别人爱的经验,而因此具备了爱别人的能力。“爱”虽然是一个抽象的字眼,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这个故事向孩子们传达爱得观念,教会孩子们去了解爱,懂得爱,学会爱和珍惜爱。
整个故事,除了故事画面和情节洋溢着爱之外,还有吉米几乎一直带在身边的爸爸送的帽子,它在启示者读者吉米一直拥有爱;象征着光芒和温暖的太阳,象征着美好团员的月亮,在启示着读者吉米在寻爱之旅中的情感变化。这些,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都曾设想引导孩子们一起观察体会,因为我想,在备课过程中,除了要给孩子们对“爱”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外,也应该交给孩子们阅读绘本的方法。可惜由于各种因素,虽然有的学生已经有发现,但是我还是将这一目标舍弃了,深感遗憾。在备课预设中,还有一个设想,就是请孩子上来和我一起读故事,可惜,由于实物投影仪不方便展开,最终也没能达成心愿。
教育随笔:要多给幼儿人性关爱
现代幼儿教育呼唤人性的回归。这既是家长的需要,也是幼儿的需要,更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因为只有在充满人性的教育情景中,人的尊严、价值、自我意识、个性才有可能得到张扬开发。惟其如此,教育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以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为例。
我很愿意到班上熟悉小朋友,记住他们的名字,和他们交朋友。小二班新来了位孩子,名叫心宇,我热情地与她亲近,每次看到她我都很主动地与她打招呼,可她很不“友好”,对我不理不睬。班上老师对我说,心宇的性格很犟,不喜欢与人打招呼。
有一天,天气比较冷,我到班上看小朋友起床,发现心宇在“艰难”地穿裤子,当外裤穿好后,里面的长裤子全卷到大腿上,我走过去,亲切地说:“我帮你忙好吗?”边说边教她用袜子套住内裤脚,最后穿外裤,这样,里面的裤子就不会缩到大腿上了,她用心地按我教的方法穿好了裤子。
几天后,我经过小二班课室,突然听到心宇向我打招呼:“园长好!”我高兴极了,马上走过去说:“心宇好!我们做好朋友好吗?”心宇高兴地点了点头,以后,我们真的成为好朋友。
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也像成人一样强烈地渴望爱与被爱,渴望老师像妈妈一样去爱她,渴望在幼儿园里找到家的感觉。心宇小朋友从不理睬我到热情向我问好,是因为我像妈妈一样手把手地教她学会穿裤子的方法,使她感受到我对她的爱和给她的帮助。其实,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了母亲的关怀,因为母亲为她们哺乳,为她们把尿,与她们同床,所以她们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了人性关爱,也有了人性需求。正因为孩子有人性需求,她就需要成人、家人和老师的爱。只有爱,才能让孩子成长的道路充满阳光;只有爱,才会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只有爱,才能让孩子热爱祖国和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如果我看见心宇小朋友穿不好裤子不当回事,或者简单教她几句就算了,心宇小朋友也许到今天还是不会叫我;如果老师认为孩子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人,对她们可以不用心,可以随便应付,甚至对孩子的渴望和需求麻木不仁,那么,这种缺乏爱心和人性的教育将会使幼儿从小变得冷落,孤僻,抗拒、任性、野蛮,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一个从小就沐浴在爱中的孩子日后也会将爱给予别人。幼儿教师对孩子应该充满人性关爱,用人性去感化每一个孩子,用心地去爱每一个孩子:当孩子不会穿衣服时,老师微笑着的帮助;当孩子摔倒时,老师心疼的眼神和亲切的搀扶;当孩子不舒服时,老师亲切的问候;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的激励和耐心帮助;当孩子偶尔晚回家,独自留在教室时,老师的安慰和陪伴……这一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莫大的慰籍和温暖。当老师把孩子当做自己的亲人,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时,我们才可以说这是人性化的教育。而老师的点滴关怀,都会让孩子感到极大的满足。生活在这种人性化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常常能感受到自然、和谐的亲情,身心一定会健康发展。
办人性化的幼儿园已经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首选要求。人性化的幼儿园,尊重个人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关注入的认知和身心健康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注意关心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还要注意在课程体系中把自然、社会和人都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孩子的现实生活为源泉和基础,选取孩子感兴趣的以及有发展意义的内容设计主题,使课程向自然界开放,与自然融为一体,使孩子有机会走向自然,感受、认识和探索自然。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自己与孩子一同成长;努力创新家园文化,家园共育。如此,幼儿园才能成为孩子向往的乐园。
幼儿园教学随笔:《幼儿教师处处要细心》
这次环境布置,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特别的体育玩具,其中跳高的木头架子就是其中的一种。当第一天把它拿出来时,那些男孩子都兴奋不已。看到他们玩得那么高兴,我也仿佛乐在其中,心想:这个玩具总算没白做,孩子的兴趣正是我们老师最大的回报。
我正沉浸在喜悦中,忽然,一个老人从我教室门口经过,他严肃地说:“你这个不能这样跳!”,他边说边把跳高架子换了一个方向,继续说:“你这样跳万一小朋友跳不过去,竹子绊一跤,头磕在地上就太危险了,如果这样竹子反对着小朋友,跳不过竹子也会很容易掉下去,就不会有危险了。”我连连点头,是呀,其实之前我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可真到拿出来玩时,我怎么偏偏忘了呢,我怎么这么粗心,我不停地责备自己。当时还有几位家长在场,我的心里真是羞愧万分。万一真的出现那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这使我感到:幼儿园里无小事,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孩子年幼体弱,在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出现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处处留心、细心,安全意识要时刻放在心中,万事以安全为首,千万不要做马大哈,不要因为我们的一个小小的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做事细心不仅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生活习惯,更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工作习惯,也是对我们的更高要求,以后一定要谨记。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童心无价
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对我触动比较深。午休起床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聚在一起嬉笑打闹一番。昨天下午,我发现小宇小朋友的眼睛下面青了一块,于是我把他带到身边,给他抹了点万花油,然后问他是怎么回事。小宇说:刘老师,是我自己不小心撞的,我起床以后跑跑跑,不小心撞到了鞋柜上。听他这么说,我也没细问下去,只是简单的叮嘱他以后要小心一点,别瞎跑跑的。
今天早上,小朋友入园的时候,小宇奶奶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对我说:昨天那事儿,是阿成这个调皮鬼给推的,而小宇之所以没对我说实话,是怕我会批评阿成,小宇说阿成也是不小心,不是故意的,他不希望我责罚阿成。那一刻,因为小宇小朋友的这种善良和宽容,我心里有小小的感动和温暖。现在的孩子多半来得自私,能够如此替别人着想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样,我就有点为难了。因为,我既不能让小宇的善心受到打击,又不能对他撒谎的行为进行包容,这就需要采取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既不否定他的爱心,又要让他知道撒谎的行为是错误的。
于是,吃完早餐以后,我把小宇带到一边,问他:你是对奶奶撒谎了,还是对刘老师撒谎了?小宇小声说:我是骗了刘老师。我又问:你为什么要骗刘老师呢?小宇说:小朋友打了人,老师就会让他罚站,我是怕你会骂阿成。于是,我拉着小宇的手说:刘老师心里真的很喜欢你,因为你很善良很可爱,知道要保护好同学,但是你对老师撒谎了,而真正的好孩子是不会撒谎的,小宇想不想做个真正的好孩子?小宇看着我说: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骗刘老师了。我说,这就对了,不论什么时候都得说实话,不能骗人,再说了,你不告诉刘老师实话,那以后阿成天天打其他的小朋友怎么办呢?现在,你知错就改,还是一个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今天,刘老师就不怪你了,因为你是想爱护同学、帮助同学,但是刘老师不希望有下一次,好吗?小宇用力地点了点头。
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小,过眼云烟而已,但是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想一想,它也能沉淀出许多美好的东西。通过小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小朋友的天性是善良的,而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里,多了许多复杂的东西,已经做不到如此的单纯了。所以,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引导和维护孩子们这种善良的本性,并且最好是能让这种天性得以发扬光大。因为,一个人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真的是生命中最好的财富。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道德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我很认同这个观念,拥有正确的道德观的确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让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共勉。
教育随笔:开心就要大声笑出来
这天中午,孩子们吃完饭后都在按组排队喝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很爽朗的笑声从教室的最后面传来,所有的小朋友都在向后看,很奇怪为什么他会笑的那么开心,我也奇怪,这个时候我悄悄地走过去,伏在他的耳朵旁边说:“你能告诉老师你在笑什么吗?”他眯着小眼看着我,生怕说错了什么。看得出来他很害羞,我鼓励他说:“你会笑的那么开心,一定是很有趣的事情吧?既然那么有趣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小朋友们都好奇哦。”他笑眯眯地说:“嗯,那我就告诉老师一个人!”他指着一个小女孩说:“我们两个在猜谁是第一个去喝水的,谁猜对了就可以让猜错的那个人做一件事,结果我赢了,哈哈哈哈哈哈……”
借着这件事,我对其他小朋友说:“大家想知道他在笑什么吗?”孩子们都睁大了小眼睛说:“想!”“如果想知道,你就要用一件你觉得开心的事来作为交换,只要你觉得开心就来告诉大家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你就可以知道他为什么会笑了!可以吗?”孩子们大声地说:“好!”接下来就是孩子们分享快乐的时间,比如:谁藏的东西在树下,被水冲走了;谁的鞋子破了个洞,就像一只大青蛙;……虽然每一件事在我们大人的眼里都觉得微不足道,可孩子们笑得很开心……当然,最后他到底是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已经不再是重点,在孩子们的眼里,分享自己开心的事,让其他人也开心,成了每个人最关心的事情。
这只是孩子们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情,孩子们就像天使,每一天都那么开心,无忧无虑。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把这种快乐继续延续下去。
因为开心所以快乐,因为快乐所以幸福,孩子们,开心就大声笑出来吧!
幼教随笔:回 声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尊重、爱护我的每一个学生,别无选择。因为,他们是我的回声,是教师的回声,是整个教育的回声。
有一个小孩子,不知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
这如同我们的教育,如同教师对学生。初为人师的我对教育还没有太深的理解。是她,一个小女孩,我的学生让我丰富了教师的内涵,让我真正明白教育其实就是心与心的交流。父母的离异让这个漂亮而又聪明的小女孩失去了太多太多她应该得到的幸福,使她的心灵扭曲,性格怪僻。动不动就和同学打架,大发脾气。一开始,面对年轻的我,说实话她没把我放到眼里,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在全班同学面前和我大吵大闹,让我很纳闷、很尴尬而又很无奈。有时真想狠狠的批她一顿,但看到她倔强的眼神,我终于没有那么做。
一个教师的职责告诉我,我应该用心去面对她,让全班同学用心去走近她。于是我开始微笑着对她,并趁她不在的时候召开主题班队会让每个同学都去帮她,时时刻刻注意她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让她知道老师和同学都在注意她。她非常喜欢舞蹈,但在我们班跳的不是最好的,而在学校里举行舞蹈比赛的时候,我和全班同学一致推举她参加。当她早晨来不及梳头,蓬松着头发来学校的时候,没有一个同学嘲笑她,而是主动帮助她整理头发并递上热腾腾的早饭……
慢慢的她变了,因为不管她怎么大吵大闹,面对她的总是我们理解的微笑。
终于有一天,她的行动让我欣慰,让我更加去爱她。那是一个普通的早晨,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认真地坐在教室里等待上课,唯独她的位子上空着。有同学告诉我她去小卖部了。当时我有点生气,有点失望,因为晨会的时候我才强调了任何同学不准买零食。五分钟以后她满头大汗的回来了,双手放在身后,同学们都说她手里拿着零食,并有同学说这次不要原谅她,此时的她脸红了,这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面对同学的议论,面对有点不知所措的我,他轻轻的走到我的身边。然后,她的一番话让我——一名教师永远难忘,她说:“陈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给了我两元钱,今天早晨我看到您给我们用铅笔批作业,所以,我给你买了一支红圆珠笔。”看到她一双小手中的圆珠笔,想到我没在意的一个细节,我庆幸、我自豪。刹那之间,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心灵得到了净化。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尊重、爱护我的每一个学生,别无选择。因为,他们是我的回声,是教师的回声,是整个教育的回声。
幼教随笔:爱不要太近
经历了一些世事,孩子们才能明白故事的内涵,要给予他人爱和关怀,但也要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让他受益匪浅。
新学期开始了,我依旧能看到许多的助孩子脱衣服、换鞋等,而我们未来的幼苗表现出一幅无所谓的态度,每一件事做下来好像跟他没有关系似的,随意的摆动着身体,好象随风摆动的柳枝一样。而我们的家长却乐此不疲,有说有笑的做着这件事,好像是他们应该做的一样。
由此我联想到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件事,说:“有一位父亲在自己的屋后的地里栽种了20棵桃树。他的孩子看见父亲在果树与果树之间挖下一个个土坑,准备把半年积攒下的猪粪、牛粪等肥料埋进去。这个孩子很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在果树之间弄上个土坑,那样有什么用处。”“小树正在长身体呢,不补充营养不行。”他的父亲满眼怜爱的看着树苗说。这个孩子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挖了两三下,父亲看见了说:“这样不对,你挖的坑离树太近了,你应该保持半个锄把长的距离才可以。”他的孩子反驳说:“太远了,小树还能吸收到养分吗?”父亲却说:“太近了,小树一下子吃不消这么多的养料,会把它‘肥’死的。而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利于小树一点一滴的进行消化和吸收,有利于根须生长。因为要吸收到更多的肥料,树根就只有拼命的往有肥料的地方钻,这样子小树才能长得又壮又高。”孩子父亲的一番话,对这个孩子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
经历了一些世事,孩子们才能明白故事的内涵,要给予他人爱和关怀,但也要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让他受益匪浅。爱得太近,或许就会变成一种灾难和痛苦。所以我们的家长不要过分的爱孩子,凡事都给他们准备好,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劳动中获得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