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随机教育的联想
发布时间:2021-04-15 中班随机教育笔记 幼儿园大班的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大班今天下午吃完水果自由游戏的时候,我们班的冯宇小朋友拿出一个吹泡泡的玩具,班里顿时像炸开了锅,孩子们都要玩,冯宇不肯,别的孩子就开始抢,在抢的时候,王航小朋友把那瓶泡泡水打翻了,冯宇哇哇地哭了起来,依婷小朋友见状就跑过来告状。
我来安抚冯宇,并帮其重新装了一瓶,为了让她再次高兴起来我就跟她们一起玩了起来。过来一会儿,她果然破涕为笑,为了防止别人在抢,我就宣布说:“现在老师让冯宇来吹,其他小朋友就来踩泡泡”。此时,秩序开始好了起来,当玩到一半时候,沈子鑫也要吹,他就跑去跟冯宇说:“冯宇,给我玩一会儿吧!”冯宇说:“等一下,我玩够了再给你玩”。沈子鑫说:“我把我的玩具给你玩,你跟我换吧!好不好?”冯宇就犹豫了一下终于点头答应了,沈子鑫就跟其他小朋友高兴地玩了起来,冯宇也快乐的玩着沈子鑫的玩具。
这个换玩具的小小举动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不起眼的,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社会交际上比较成功的一步。yJs21.CoM
我觉得让孩子自由发展一件好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成人不一定要一步步教会他们怎么做,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到自己的目的,成人只要充当一个辅助的角色,在必要时做出正确的指导即可。大二班于静2013-6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
小朋友天真可爱的样子很受老师们的喜爱,但是有些孩子也有令老师头疼的“毛病”:爱多说话。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们就接过去说个没完没了,惹得所有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课堂上,有时根本听不进我的话。我只能大声的对着他们嚷一顿才能平息一下,再看看他们那害怕的眼神,又觉得怪可怜。
这一天,我刚说:“小朋友喝水。”有个小朋友便叫:“大班的先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一齐涌到了水杯架跟前。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现在我选一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团,任其大声喊:“中班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老讲话,别人还听的见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这件事后,他的“毛病”改了许多。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随机教育的乐趣(小班)
今天上午,我正在教小班的孩子折画小鱼。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折着,不一会大部分孩子都折好了。我正在用他们的杰作装饰活动墙,只见亮亮小朋友站起来打小报告了:“老师,晶晶从材料里拿气球吹,你快批评她。”听了亮亮的话,我停下了手头的工作,走到晶晶旁边轻轻地问她:“晶晶,你很喜欢气球吗?”她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我想孩子年龄小,好动不好静,又特别喜欢五颜六色的东西。我何不顺着他们的心意,让他们玩得更高兴些呢!
于是我带领孩子们吹起气球来了。孩子们的那股高兴劲就甭提了,只见他们一个个鼓着腮帮,憋得小脸红红的,有的小朋友一会儿就把气球吹大了,而有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大功告成,那份成功的喜悦溢于脸上。我呢,一个个用绳帮他们拴好,有的气球被吊在了电风扇上当做装饰品,花花绿绿的,大大小小的,还真好看。有的拴上了长绳当做风筝来放。可刚玩了一会,浩浩小朋友的“风筝”一不小心没攥紧绳被风吹到了天上,他追了追,没追上,一副很失落的样子。看到这里,我笑着对小朋友说:“你们看,浩浩的‘风筝’飞得多高多远,我们来比赛,看谁的飞得更高更远好不好?”孩子们高兴地说:“好!好!”说完就自觉地撒手了,不一会,满天飘着五颜六色的“风筝”。他们兴奋地跳着、跑着、叫着:“快看,我的飞得最高!”“不对,是我的最高最远!”……愿孩子们就像这“风筝”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长大吧!飞吧。
教育笔记:《随机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笔记:《随机教育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在组织幼儿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教学活动时,不少孩子出了汗,有的还流着鼻涕,坐姿各异,但老师却容易忽视这些现象未能抓住这些偶然事件开展随机教育,从而错过了一个个良好的教育时机。如果我们的头脑里建立起了随机教育的观念,善于捕捉各种随机教育的机会,并加以利用,那么教育有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天下午我带领班里的小朋友们去小花园里散步,正好遇上栽树的师傅们,小朋友们都很热情的向他们打了招呼。走着走着,就听到小朋友们在后面叽叽咕咕的:“为什么把小树丢在地上,它们会死的……”我回头一看,原来栽树师傅把要栽的小树苗放在地上,被他们误以为是拔出来丢掉的,我急忙做了解释,又问他们:“你们想不想看看小树苗是怎样种到土地里的呀?”“想!”小朋友们很兴奋,再叮嘱他们不要打扰师傅工作后,我把他们带到小花园的砖头路上,请他们静静地观察,看着孩子们稚气的脸上露着笑容,小眼睛闪着光芒,我就知道这次的随机教育有了一定的效果。回班级后,我请小朋友们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栽树过程,从用铲子挖坑到把小树苗放进土坑里再到埋土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他们都能描述的好。我很是欣慰,不禁感叹:孩子们真的长大了,学会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了。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就应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方法,在教育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尤其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幼儿行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更要注重对他们的随机教育。
随机应变的教育模式
音乐效应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在幼儿园里,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选择合适的音乐来提高一日活动的质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营造氛围、融入角色,使幼儿在舒适轻松地环境中建构自己的经验、满足自身的需求,有效的感受音乐美的旋律,促进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习惯的一种有效方法。
每天早上幼儿伴着童稚的歌声《早晨啊,多么美好》《快乐的一天》《种太阳》等童谣进入幼儿园时,可爱的小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当轻柔优雅的钢琴曲或小提琴曲响起时,小朋友的就餐活动开始了。当欢快的歌曲《小松树》响起时,区角活动的小朋友就会收放玩具、整理物品。当活泼诙谐的歌曲《讲卫生》响起时,孩子们就会有序地盥洗、喝水。户外活动时,活泼欢快的耶赛尔《玩具兵进行曲》响起,小朋友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玩具进行自主的游戏。当柔和而安静的《摇篮曲》《冲雪》响起时,孩子们就会自觉地盖好被子,准备午睡了。一曲《赶花会》由缓慢逐渐变的欢快,孩子们便从睡梦中醒来,开始穿衣穿鞋。离园活动一曲《让爱住我家》营造一种愉快留恋的情绪,使幼儿感到幼儿园生活的幸福美好。
音乐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儿习惯养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季节、主题选择歌曲,增加新鲜度,保持兴趣的长久。孩子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就是这样在音乐的指导下进行着,音乐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情趣,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而且能使每个活动都井然有序,从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们的天地里,音乐更是处处发挥着它独特的效应。
随机应变的教育模式
现在的孩子,已不是过去那种十分听话的孩子。他们的脑瓜灵光的很,只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要抓住时机,灵活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充分、更深刻的掌握更多的知识。
这天,我带小朋友们在院子里玩的正开心,天突然阴了下来,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我赶忙招呼小朋友到教室来,可孩子们被突如其来的雨给逗乐了,他们欢呼着、跳跃着,舍不得离开。我不忍心让孩子感到失望,于是我走进教室,把所有的窗户全部打开,让孩子们趴在窗沿上欣赏雨景。让小朋友说说雨点象什么(豆子、铃铛、小珠子。)雨点落到脸上的感觉(凉凉的、爽爽的)然后教小朋友学猜雨的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活动逐渐延伸,雨是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去了?告诉幼儿“现在是秋天
,天气凉了,雨湿透衣服小朋友会感冒的。我们不能淋雨,要保护好自己“。
结合实际巧妙的对幼儿进行教学,比利用直观教具容易的多,孩子理解的也透彻。孩子在活动中获得了无拘无束的快乐和满足。而且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勇气,培养了探究大自然的兴趣。这些才能让我们体会到自己劳动的甜蜜。
玩水引发的随机教育
放学前在给孩子们栓裤子时,典典过来告诉我,阳阳在玩水,于是我把阳阳叫来,轻轻在他耳旁问:“你玩水了吗?”(其实在问的时候已经摸到阳阳的衣服有水),阳阳低下了头,“老师知道阳阳下次一定不会了”。阳阳使劲点了点头。玩水现象不仅仅只发现在阳阳身上,小班孩子都对水特别感兴趣。
这小小的事让我想到了远在灾区的孩子们,于是在离放学还有六、七分钟时,我和这群小班的娃娃们谈起了“地震和灾区的孩子”……
“你们知道这几天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吗?”“地震了”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到,是啊,在我们中国一个叫四川的地方星期一下午突然地震了,和我们一样大的幼儿园小朋友正在午睡,老师一边喊大家起床一边赶紧把小朋友抱出去,但地震太厉害,老师还来不及救出所有的孩子,房子很快倒了下来,许多小朋友都……“都死了”孩子们轻轻地说,是啊,活着的许多小朋友家里的房子也倒了,有时想喝水也很难,而我们的小朋友是多么幸福,所以我们不能浪费水,因为我们节约下来的水,可以让四川很多小朋友都喝到水……
没想到说到这儿,许多孩子都留下泪水,我也忍不住了,这群可爱的小班娃娃他们也或多或少感受到了我想告诉他们的,此时虽然活泼快乐的园歌响了,放学时间到了,但孩子们却没有了以往放学的兴奋,我想我们的话题还将继续……
教育随笔:自然角的教育契机
教育随笔:自然角的教育契机
我们的自然角最近好像不太丰富,在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商量之下,孩子们决定每人拿一个老姜来种,丰富我们的自然角。第二天早上,孩子们果然都陆续拿着自己的老姜来到幼儿园里来放到了自然角中。
这时,观察仔细的张怡文突然问:“陈老师,小朋友拿来姜怎么有的种在泥土里,怎么有的种在沙里,有的什么都没有放呢?”说实话,我一下子也不知怎么回答他。突然我灵机一动,这不是我引导孩子们探索,思考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说:“对啊,那你们想一想姜最喜欢住在哪里,是泥土、黄沙,还是什么也不需要?它住在什么地方长的最好呢?”我的话刚落,就引起了孩子们的讨论。“是黄沙。”“是泥土。”“水也可以的,我看见老师在自然角的种土豆也用水的。”孩子们的讨论真是热烈的不得了,这时我又说到:“你们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究竟结果会怎么样呢,老师请你们每天都去观察一下,然后再告诉大家好吗?”于是,孩子们天天去自然角观察,记录。
过了几天,孩子们来找我,吴予恺说:“沈老师,我发现我种在黄沙里的姜先发了芽所以老姜最喜欢住在沙里。”查生说:“是的,我种在泥土里的姜发是发了一点芽,但是比张怡文的小一点。”“我放在水里的也能发芽的。”葛文静说。只见俊杰低着头说:“老师,我的姜已经干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自己这几天观察的结果,最后我问:“那你们找到姜最喜欢住在哪里了吗?”“找到了,姜最喜欢的是沙,因为沙它能留住水分,使水分不会流掉,这样姜就不会干掉了。”焦思远说到。这时,孩子们都点头表示同意认可。
幼儿就是这样,他们一旦碰到感兴趣的事物就会聚在一起谈论,甚至会发生争论。但是幼儿的知识面很狭窄,生活经验少,他们的话在幼儿之间没有一定说服力,这时教师应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抓住他们交流中的和困惑来引导他们的自己探索。而新《纲要》中提到:要给孩子充分探索的时间和机会,让孩子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关注孩子的生成的活动,把握介入的时机,选用适当的教育策略和指导方式,引导孩子在自主的活动中积极的发展。孩子们的探索欲望真是太可贵了,他们正是在这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证实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我们作为教师要相信孩子是天生的探索者,教师要支持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化解自身的疑问,满足其探索的欲望,相信孩子会给我们带来惊叹!
教育随笔:翻绳中的教育契机
近来,班里越来越多的幼儿喜欢上了翻绳的游戏,只要有时间,都要拿出来玩一玩。只见翻得好的幼儿在指间勾来挑去,一会儿就变出一个花样。萱萱会翻的花样较多,如果你问她:“你是怎么翻出来的?”她便迅速地给你翻一遍。你再问她:“你可以教教我吗?”她经常这样回答:“可以。你这样翻,这样翻……然后再这样。”如果再追问:“这个是怎么翻的?”她就会帮你翻了。通过几次观察及与幼儿交流后,我发现幼儿在讲述翻绳方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有的幼儿不善于表达,只会一遍一遍翻给他人看,言语中多是用“这样、那样”来讲述;有的幼儿有表达的兴趣,乐意与人交流,但是叙述事情比较口罗嗦,口头语多,讲述的方法不够清楚和准确;还有的幼儿虽然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不会正确使用交往语言。我用具体的追问启发她:“你可以给我讲得更明白些吗?用哪个手指勾哪根绳?从哪儿勾?”在我的追问下,她不得不用具体的语言讲述她的翻绳方法,学会了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意图,表述能力有了提高。
翻绳活动看似一个简单的手工编织活动,其实蕴含着许多可供幼儿发展的机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以及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过渡环节中教师抓住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玩具材料,从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表现出发,用适宜的方式引发他们正确地表达,充分利用了过渡环节宽松、自主的语言表达氛围的特点,为语言教育生活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下课后带领孩子们到楼下的草地上去进行攀爬活动,想起来上次试教还留了一些教具在活动室没有拿上去,于是就让石鸿睿和季施毓两个小朋友去帮忙拿过来,有孩子叫起来:“长管子,大象鼻子!”你别说,还真是很像,那是我上次为科学活动准备的一根油烟机的排气管,已经上过好几次了,管子被拉伸到了极限。刚刚我们在教室里才学习了儿歌《鼻子》:大象鼻子长管子,老鼠鼻子红豆子,小猪鼻子圆插座,鲸鱼鼻子喷水孔,我的鼻子一个蒜头两个洞。小家伙真是现学现用。“还有好多的球呢!”孩子的眼睛还真的很尖,篓子里装着大大小小颜色不同的塑料球和乒乓球。“球会从管子里滚过去的。”有人低声说了一句。我的心动了一下,看来,他们对这些材料还是挺有兴趣的,何不顺着他们的心意呢?于是我领着他们到操场上围成了一个圆,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看清楚。我拿起粗粗的管子,将篓子里的球一个一个都倒了进去,然后问:“现在我把篓子放哪里比较合适呢?”徐薛媛的反应最快,“放到管子的那一头!”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她的身上,我把管子竖起来,彩色的球很快像玩滑滑梯一样落在篓子里,孩子们兴奋地拍起了手。接下来我又请了几个孩子来玩,把球从管子里倒进纸箱,再从纸箱倒进篓子,被喊到的孩子感觉自己好幸福,因为旁边的人都是一副好羡慕的模样。“看看这些球一样吗?”我的问题引起了孩子们再一次的热情,原来球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呀!“这次我请来的小朋友只能选一种你喜欢的颜色的球送进管子,其他的小朋友来看看他喜欢什么球,帮忙数一数有几个?”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过来,不一会,红球、绿球、黄球、蓝球、紫球、白球又一次从纸箱里被请进了管子,圆圈上的孩子大声地数着数,“什么颜色的球最多?什么颜色的球最少?”还没等我说完,孩子们已经说出了准确的答案。“我喜欢红球!”“我喜欢绿球!”“乒乓球可以拍,彩色球不好拍。”有人有了新的发现。“是这样吗?我们来试一试?为什么呢?”不知不觉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虽然这节课我们一直站着,但我发现没有一个孩子觉得累,没有一个孩子注意力不急中,个个意犹未尽,等进了教室才觉得真的好像有点累了。
幼儿在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情绪性的特点,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受情绪的支配,当他们被某种事物或想象所吸引而兴奋的时候,他的思维便异常活跃,头脑里的问号就特别多,语言表达也生动,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教育。随机教育所抓住的事例往往具有极强的情境性、直观性,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也要重视日常活动中对幼儿的随机教育。
在进行随机教育时,要把握时机,催发幼儿积极向上、愿意学习的欲望,另外要注意启蒙的特点,要防止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而无限拔高,要注意保持幼儿受教育或学习的最佳状态和兴奋点,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从而给幼儿留下一种探索、学习的向往,一个思考回味的过程。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无数的为什么都希望找到答案。我们老师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灵活地把握时机,切忌伤了孩子们的热情,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身边事物的关心,这种探索世界的心态对他们未来的一生都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