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个过程,我们不需要过于着急
发布时间:2020-07-17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 开学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很多的父母,还有父母的父母,他们都希望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这是人之常情,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如此,因此很多的父母一直都在想,我们就是应该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大多数的父母却并不清楚,到底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从哪里开始,有的时候就是因为找不到方向,或者是比较迷茫,所以才会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发生。当你能够真正的回归教育的本源,然后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就能够给自己找到一条比较不错的出路。
教育是从生活当中开始的。许多的父母都会感觉一些高大上的理论确实很好,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要如何来传达给孩子,怎样才能够真正的让孩子去接受,其实这就是需要让你在生活中把很多的东西都分解开来。任任何一种成功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无不是从生活开始的,父母要真正的去做到对于孩子的要求,我们要求孩子每天起床叠被子,那么父母也应该有这样的习惯,我们要求孩子每天吃饭之前必须要洗手,父母也同样需要以身作则。
也许你会发现,任何一个成功人的教育,他们从来都不是直接学习的各种不同的理论,而且也没有专门的这样的课程。而是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开始学着去观察这个世界,也开始学着去观察自己的生活,学会去看到生活当中的一些美好,学会去和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学习,高贵的品质,这些都是我们对于孩子的一种培养。在整个培养的过程中不一定就发生在学校,也许就发生在家里,也许就发生在某次吃饭的过程中,这些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所以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够明白。
也许不少的父母他们一直都在寻找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去探索,想要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加合格的父母,但是你是否想过,每个孩子的身上其实或多或少都有父母的影子,或者有着和他们一起生活的人的影子,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而不是说孩子上学之后才开始。为何有些小孩子在上学之后,他们可以非常认真的去做事情,在玩儿的过程中也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有很好的关系,这些无不体现在家庭的环境之中。
有太多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而有太多的父母,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似乎总是单纯的认为学校是最为主要的,父母的责任就是不断的去赚钱,获得更多的金钱,然后给孩子送去更好的学校,但是你会发现,有一些孩子在成绩上似乎很好,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自己生活也没有办法立足于这个社会,就是因为在其他的一些方面的培养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成长是一个过程,我们不需要过于着急,但是一定要讲究正确的方式和办法。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引导,鼓励和陪伴
记得儿子幼儿园的时候,一个不到4岁的孩子,一本正经,一脸严肃的样子甚是可爱。有一次接他放学时,他高兴地举着作业本对我说,“妈妈,妈妈有作业”。老师要求他学写字。
我顺手翻开一看,笑笑说:“是让写’一‘呀?!你会写一了?”
”哼,妈妈你错了!是让写’横‘!“儿子很神奇地说。
晚上,我以为儿子会很积极地写作业,毕竟刚刚开始学习写字,充满新鲜感。可是左等右等,他却一直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有作业要写。我终于忍不住问他:”宝贝,你是不是该写作业了?明天王老师还要看呢?“
”妈妈,我要看电视嘛!我不会写。“他似乎还理直气壮。
怎么办?才开始学写字就这种态度。我可真是强压住怒火,强颜欢笑道:”宝贝,咱们先写完作业好吗?等会,妈妈告诉你个小秘密!“我搬出老办法,尽量想哄他写字,不发脾气。经过协商,儿子决定看完这一集就写。我小有成就感,但是心理没有丝毫喜悦。
半个小时后,儿子慢吞吞地开始写字,还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娇小的身躯缩这我怀里,简直就是我拿着他的手我在写。写了两行后,第三行,我想他应该可以写了,谁知道,写了两个歪歪扭扭字不说,儿子大喊着:”累死了!“笔尖一下子画了一条长长的曲线,:”妈妈,妈妈,快看,我的横写完了,好长啊!“他还满脸的自豪感!
晕!我十二分的无语!真想暴打他一顿。我都快累得出汗了,他却摆出这样一副”佳作“。我瘫坐在椅子上,无语的很,更无表情,儿子却唱唱跳跳地跑一边玩去了。俨然是大功告成,欢喜庆功的模样。
也许是我期望太大,毕竟他还不到4岁,也许这真是他最好的作品。想象自己的那个年代,七,八岁不是才学写字嘛!现在的孩子,三,四岁就上幼儿园,可谓是见多识广!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亲爱的孩子,你就是妈妈心目中的蜗牛宝贝,妈妈愿意陪你慢慢长大!人人都在狂追疯跑,害怕输在起跑线的时候,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把握好自己的速度,无论多慢,妈妈都愿意陪伴你左右!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许我们要做的是引导,鼓励和陪伴!给孩子试错的勇气和信心,培养孩子成长的动力和领悟生活的能力。不怕慢,只要方向对,蜗牛也有到达巅峰的时刻。一个人幸福的因素有很多,一个人成功的时刻也很多。这都需要生活的日积月累和感悟!期许孩子快乐幸福健康的成长。在爱的沐浴中感受并拥有爱的能力。在生活的磨练中拥有坚毅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做一个向阳花开的和孩子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
一直对孩子的教育甚为头疼,听过不少讲座,也在不断总结自己,直到读了《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本书,有些疑问立刻有了亮光,茅塞顿开。
作为家长总是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还有想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让孩子来实现,这是最错误的思想,往往会使得其反。一直以来教育孩子,父母的话要无条件接受,不能有忤逆,不可反驳,从而让孩子失去自我,没有创新意识,不会积极地解决问题,看了这本书我会改变自己,努力去读儿子的心声,聆听他的想法,多和他沟通。遇到问题,遇到挫折,用正能量分析引导,让孩子不怕犯错误,反而遇错后能不断地反省,合理纠正后感到高兴,让他在纠正中前进!
还有我对孩子基本是批评大于鼓励,尤其是考试成绩,我经常会拿他和夏煜恒,陈鹏杨比较,总说:“你看看人家写的字,你看看人家考的分数,再看看你,那差距太大了!”小时候还好点,长大点就会说:“您怎么老拿我和他们比?我也有我的长处,您怎么就没发觉呢?”本来就在气头上,一听他那么说火就更大了,接下来就是劈头盖脸的训斥或者是暴揍。现在看来当时的我是多么的失败,真的应该少批评,多自省。冷静分析自己的原因和孩子的原因,一起努力改正,一起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一切还不晚,努力学习,改正自己,正确应对孩子所出现的问题,以身作则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刘老师回复:一切当然不晚,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从这个角度,永远都不晚。我挺喜欢厉一霖说的这句话“您怎么老拿我和他们比?我也有我的长处,您怎么就没发觉呢?”,他说得多好啊,我非常赞同,也希望爸爸妈妈一定重视厉一霖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花朵,每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不可复制,所以当爸爸妈妈的一定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要多多欣赏自己的孩子、鼓励自己的孩子。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自己的轨道上行驶,在自己的列车上看窗外的风景,做最好的自己是最重要的!
孩子成长过程需肯定与自由
自由
误区:担心放任孩子会耽误孩子的学习,通过限制孩子行动、零花钱、阅读、兴趣来管束孩子。
观点:自由是心灵成长的基础,要给孩子提供四种自由,一是孩子行动的自由,教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二是给孩子零花钱的自由,教孩子学会理财、学会量入为出。三是给孩子读书的自由,让孩子自主获取知识。四是给孩子兴趣的自由,发掘孩子内在的潜力。不少家长抱怨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太差,其实,这都是给孩子太少自由的必然结果。
肯定
误区:一些父母喜欢用“笨蛋”、“没用的东西”、“不争气的玩意”、“废物”等话来讽刺挖苦孩子,看不到孩子自身的进步和努力,也看不到孩子的一些优点、特长,眼睛只盯着分数,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观点:调查结果显示,有56.82%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看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有56.47%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别总拿他和别人的孩子比,别总说别人的孩子比他强。父母要学会赏识孩子,鼓励和赞美孩子。将习惯指责孩子的食指收起来,夸奖孩子的大拇指翘起来。
我们生活中不需要嫉妒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强大,所以我们总是会有嫉妒别人的时候。嫉妒是一种很不好的心理状态,大家一定要及时调整过来,这样才能够健康地面对生活。
嫉妒会让人感觉到非常痛苦,一来会对别人造成攻击和中伤,二来也会使自己的心灵受到伤害。正如巴尔扎克所说:“嫉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都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
人如果太出色,别人就会嫉妒他。这种情况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如果应对好的话,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朋友、同事之间的情谊应该可以继续保持,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的朋友。那么,嫉妒者都有哪些类型呢?
一、猜疑过度,异常嫉妒者
比他人更会产生嫉妒心理的共性,身边缺少朋友,缺少坦诚的心灵,有的人还会因为嫉妒他人而不能排遗、克制从而发生一些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异常嫉妒者主要有以下的四种,其特点为:
1.主观、臆断以自我为中心,总是希望自己说的话题以及自己提出的意见能够获得大家的喝彩和重视,最不喜欢默默无闻、无人问津;
2.表面热情,但是内心却非常冷漠,会对崭露头角的人施加压制,在竞争的过程中会耍小手段,对厉害的人会曲迎奉承;
3.固执己见,执迷不悟,遇到失败和错误会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
4.缺乏自信,极度自卑,自己非常敏感,觉得别人一直在说自己不好。
二、像姑娘特有的一般性嫉妒者
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完美的地方,所以,大家对于那些外表,身材、长相,特长,爱好,才干等等方面强于自己的人会有着嫉妒的感情,这类人的嫉妒心理没有那么大,不会轻易让他人感受到。另外,通常不会对他人造成影响,交流的时候也不会影响感情。
三、对周围环境无动于衷的迟钝者
对他人不会有什么嫉妒的情感,不会和他人竞争,对于他人比自己厉害,也不会有太大的感觉,不计较小事情,跟别人相处起来很融洽。既不在乎麻烦事,也不怨天尤人,凡事想得开。
不过这类型的人在工作中积极进取的心不是很大,无雄心壮志,他们这么淡然地面对世界,其实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四、嫉妒不外露的自制者
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虽然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他人会产生嫉妒的感情,可是并不会表现出来,也不会对别人产生不好的影响。
他们知道什么是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并具有冲散或抵消、转移嫉妒心理的能力和方式,会把对他人的嫉妒转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遇到事情会忍耐,有长远打算,对于他人给自己提的意见,会虚心接受,任人为贤,最终会改变不利处境。
嫉妒心理的产生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他,不要选择逃避。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着自己不足的地方,所有的事情都不可能均衡发展。如果自己产生了嫉妒的心理,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起竞争意识,自己要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使自己尽早被社会所承认,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育儿观念:不要过分惯着孩子
育儿观念:不要过分惯着孩子
一个学期又将结束,孩子们比以前更懂事了,现在班里的孩子们都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主动跟老师、同伴打招呼,开心地玩游戏。看着一年多辛勤的付出换来的成果,不禁舒了一口气。这时小熙来到教室门口,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老师早!”这个调皮鬼进步特别快,记得小班刚入园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齐上阵,一个个小心翼翼,可谓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那种感觉。记得上学期他每次上幼儿园总是跟爷爷、奶奶讲条件,放学要谁来接,如果不依,就闹情绪,直到答应才很不情愿地走进教室,还闷闷不乐,如果是妈妈送,就更加不听话,妈妈就会把他抱在怀里舍不得走开。平时在开展活动时,一不开心就使性子,把玩具扔在地上,非常任性。看到这些我跟她爸爸进行了交谈,通过谈话了解到,爷爷、奶奶非常宠爱孙子,什么都依他,爸爸教训他,他们就马上护着他,再加上孩子每天跟妈妈在一起,妈妈又很疼爱他,孩子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她妈妈就按她他要求做,所以造成了今天这样任性、以及对母亲的过分依恋。并且入园、离园时,还必须由妈妈接送,否则又会哭闹一场,不理他们。妈妈对此感到很无奈,若要改变孩子这种行为。应该先从大人着手。我就指出了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能过分迁就孩子,孩子的合理要求要满足他,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即使孩子哭闹也不能答应。要正面教育他,才是真正爱孩子,她妈妈接受我的建议,表示改变以前的错误做法。从这以后,每天我热情的接待他,多亲近他,这样拉近了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他也愿意和我交流了,我就利用这个时机对他讲一些道理,渐渐的开始乐意收拾玩具了,以前做操时,如果手里的小铃鼓没有声音就会生气不做操,现在,做操的小铃鼓没有声音也不生气了,而且听老师话了,不耍脾气了。看到他的这些进步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