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周年演讲稿 篇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四川汶川的地震如一场大灾难降临人间。这是老天在和忠诚的人们开了一个太大的玩笑,人们根本没有力量来避免,让无数的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人们在不断逃避,似乎勇气已离人们远去,黑暗在四周伸出了它巨大的魔爪,死神在濒临死亡的人们身边走来走去。
于是,他们呻吟着、苦熬着,在巨大的石块压下来时,压碎了一颗颗赤诚的心,压倒了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呼喊着、泪流着,在掘开的房屋下面,看见了一具具已毫无知觉的躯体,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嚎,斑斑驳驳的血污染红了双眼,似乎肝肠寸断。
也许我们只要活着就好了,只要快乐的活着就好了。
我们有着黄色的皮肤,胸膛里流淌着鲜红的热血。
我们有着坚韧的毅力,看到这山崩地裂的一刻,内心中有着澎湃的声音犹如战鼓鸣击,美好的往事如战壕的硝烟四散而淡忘,我们竭力伸手,指尖能触到的也就只是灰烬和看不到头的废墟。
我是知道的。那些死去的人是为了活着的人能够活得更好,而活着的人是为了坚持死去的人的梦想而走下去的。
看着被埋孩子手中紧紧捏着一支笔,不曾放开,即使自己不再能挣开眼;听那响当当的汉子深陷绝境,还自信地对救援人员报以微笑,一定要让自己的女儿看看父亲是怎样的勇敢;瞧那眼角布满血丝的人呐,说着我们再苦再累也要救出被困的同胞。
“中国加油,汶川加油!”
这是坚定的汶川人在呐喊!这是坚定的中国人在呐喊!这是坚定的中国在呐喊!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再大的天灾也难不倒中国人!
汶川地震是老天对我们的一个玩笑,可我们没有放弃,我们积极的面对了老天给我们这个玩笑。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汶川大地震周年演讲稿 篇2
天府沉陆,家园涂炭,斯民何辜!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处。汶川。连日来,岷江呜咽,悲伤蔓延。
这已是无须渲染的灾情:至5月15日20时15分,汶川地震已造成19509人遇难,四川省受伤人数达102100余人,被埋12300余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估计,遇难人数将在5万人以上。这已是绝地驰援的拯救:至15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挺进58个重灾(公文有约为您提供)乡镇,已有来自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及日本的3支专业救援队伍到达汶川,理县到汶川的"生命线"已经打通,目前已经从废墟中救出13400余人。这已是刻不容缓的情势:至15日15时,地震灾后救援的"黄金72小时"已过。据地震专家称,震后第一天生命存活率90%,第二天50%-60%,第三天仅剩下20%-30%,此后存活即为奇迹。
愿天佑灾区,愿天佑斯民。愿奇迹出现,愿生民不死。愿无力者有力,愿悲观者前行。愿亡灵能够安魂,愿伤者得到救治,愿那些惊恐万状的心灵得到抚慰,愿那些被掩埋以及失踪的人们仍拥有向生之门。当灾难不由分说,死难仍在发生,悲怆仍在延续,那么援军及时的`驰救,生命绝境中的坚守,才可能创造奇迹。泪尽之后血续,前仆之处后继。生命需要温暖,士兵需要突击。每一分钟都是一个世纪,每一条生命都是全人类。开辟通路,徒步也要提前抵达;寻声救苦,徒手也要尽力救援。要比"提前一秒"更提前抵达,要比"百倍努力"更加倍救援。
虽然不能替死者死,不能替伤者伤,虽然未能往灾难的现场出把力,未能在受伤者身边搭把手,但念兹在兹的忧切,骨肉不弃的捐助,却使我们感知与灾区人民在一起的力量。
数日以来,全国各地乃至国际社会的组织或个人,向灾区献血以及捐款、捐物的浪潮汹涌。每一分钱币都带着体温,每一管血液都流淌爱心,每一件衣物都表达休戚与共。在长沙,由本报发起的"黄丝带"祈福活动启动后,"满城尽飘黄丝带",这寻找离散亲人的丝带,飘扬同胞手足之情,也招展着回家的方向。灾难当头,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手掬一捧烛光、一瓣心香,为深陷黑暗的生命照亮,为仍在等待营救的同胞祈福,并表达生命顽强之信念。
只有行动着,才是信心的表达。"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要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的信心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一个流泪的民族必然充满悲悯与坚强,但一个迅速开始行动的民族则永不沉沦。因此我们呼唤这样一种行动着的信心,呼唤更多的人或组织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加入到赈灾中来。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救灾部门以及慈善机构及时提供赈灾指南,向社会公布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做。我们也呼吁,在灾区交通不畅、物资运输不便的情形下,请同胞们更多地以捐款的方式表达爱心,也请留心相关部门的捐助提醒,使爱心的表达更有效率。
"黄丝带"祈福活动中,本报记者拍摄的一张缠着黄丝带、双手合十的小女孩图片,打动着无数的人。尤为令人肃然的是,昨日前来本报捐献款物的许多人,都以这种"双手合十"的姿势表明来意。就从今天起,我们每个人,都是祈福的人。我们祈愿在经过72小时之后,生命依然拥有迹象,拥抱依然拥有温暖,泪水依然拥有方向。我们祈愿那些等待救援的人们,一定要挺住,一定要坚信,一定要得救。
"5·12",汶川,德阳,茂县,绵阳……那哀鸿遍野之地,满目疮痍之所,风暴的眼,共同的心。在今天,让我们捧一瓣心香,与灾区的人们一起,为逝者守灵,为生者祈福。除此之外,请让我们各自好好活着。
汶川大地震周年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用一颗最沉重的心,来寄托对地震中遇难者的哀思。你们是替我们去死,我们是替你们来活。你们的梦想由我们来完成,我们的眷念因你们而悠长。我们会带着你们的追求活下去。
灾难只能夺去不幸者的生命,却永远抹杀不了人类的顽强追求。那些远去的生命,我们是你们生命的延续。让我们万众一心,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汽笛声声,山河呜咽。这声音,是我们对飘逝的生灵的送别,这声音,是我们又一次奋起的号角!死者长已矣,存者不偷生。
如果说四川遭受着不幸,那么,我们简直是幸福之至了。想想四川,看看我们,活着真好,好好活着!挺住四川!挺住中国!让我们手挽手,重新建设美好未来。
在灾难面前,贫贱和富贵都是平等的,受灾和幸免都是一脉相传的。当死难者们被掩埋的'同时,我听到了他们的心跳。我们或许可以庆幸,但我们首先应当从过于频繁的幸福中感觉到幸福。为什么非要陷入不幸时,才发现需要坚强呢?
别哭了,孩子!别哭了,母亲!风雨,我们共同承担,阳光,我们一起分享。众志成城,共赴国难。中国人民“震”不垮。祖国永远有春天!
短暂漫长的三分钟,中国告别了劫难,开始了崛起。我们为昨天低首哀思,为明天挺胸奋起!
一种巨大的力量在全身涌动,我感受到死难者依然顽强跳动的脉搏。那是人类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在我们活着的人的身上重新起搏。顽强地活下去!你看,未来的四川,人们在田间欢快的劳作,孩子在校园里幸福地读书。加油,中国!雄起,四川!
一切已经灰飞烟灭,一切都会重新再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我的眼里充满阳光?因为我对这片土地充满希望!
汶川大地震周年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地震无情,人间有情》。
大地无情,万民罹难倾血泪;人间有爱,举国同心抗天灾。2008年5月12日,当8.0级大地震袭击汶川时,不仅释放出了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同样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和人类深处那些超越生死的潜能。那位用身体为自己的婴儿架设生命绿洲的母亲,那则留给幸存孩子的短信,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双臂护住四位学生的谭千秋,用生命诠释“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伟大,大地震也许可以瓦解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却绝对无法撼动师魂铸就的长城;战死救灾前线的小战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却竖起了一座“最可爱的人”的永恒丰碑……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明证了人性的至善,没有被废墟深埋地底,没有让恐惧淹没它的光彩,在可怕的天灾面前,它像广袤的黑夜里的一颗明星,指引了无数人前行。
就在2013年4月20日早上8点在四川雅安市庐山县又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截至21日11时30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震共计造成203人死亡,11492人受伤。之后又发生多次余震,据5月3日凌晨5点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交界处发生3.2级地震。
同样的在雅安地震中也有许多感人的事例,一辆载有17名官兵的救灾车辆,在赶赴雅安灾区途中翻下山崖,坠入河中,致1人牺牲、3人重伤、4人轻伤。目前,伤员已被送入当地医院救治。战友在牺牲战士的遗体前,默默地捎上了三根烟。华西医院手术室,突然开始晃动,地震了!麻醉医生立即把病人移到一旁!手术室护士都去安抚自己手术间的病人!随后,他们又组织将病人安全的送回病房!由于病人较多,麻醉医生直接把病人背起送回病房。这一系列的数字,震区的黄金48小时,将更加牵动人心,也考验雅安、考验中国。
逝者已逝,长歌当哭。汶川、雅安地震不仅让我们为人性深深感动,同样让我们意识到,具备一定的防震知识的重要性。灾难往往是没有预兆的,因此,我们平时就要提高防震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各界举办的抗震减灾科普活动;面对真正地震来袭时,要保持高度冷静,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有秩序地按照地震演习时预定的路线撤退,把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群芳休歇的五月,五年后的今天,大地震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但与此同时,也给了我们关于生命最好的诠释。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