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发布时间:2024-08-19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件 人教版上册课件 人教版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我们听了一场关于“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 无论是教学课件或教案制作,都是提高效果的重要工具。非常感激您抽出时间来读此篇文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1

师:那么,喜欢ZIP和ZOOM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学生说(可能有人说12人也可能有人说其他的数)

二、探究:

1、四人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喜欢ZIP和喜欢ZOOM的人数。

师: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呢?(如果还有意见,就让一个学生站起来,给全班同学数数,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确定12人。)

师:那么,实际是12人,可是计算出来是其他的呢?原因在哪里?

生回答

师:哪些同学重复计算了,谁上来给大家找一找?

请学生上来找出重复的人数,(师:贴哪里?)学生贴

师:重复的有6人,算了两次,而实际应该算一次,所以我把他重叠起来。(教师说着把这6人的纸片重叠起来)

师:刚刚,我们把他分成两类这样贴,很容易出错,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一些图、表或者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把这份名单再整理一下,使我们清楚地看出喜欢ZIP的有哪些人?喜欢ZOOM的有哪些人?两样都喜欢的有哪些人?能不能?

生能

师:那这样吧,我们四人小组合作,合作之前给大家几点合作建议:

出示合作建议:

(1)四人小组讨论:说说打算用怎样的'图或表来表示?

(2)四人小组动手在纸上画出方案。

2、展示并介绍方案

师:通过小组同学的努力,我发现我们的同学都已经有了方案,那哪个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呢?注意,展示的时候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1)请学生上来展示成果,并介绍方案。

(2)重点介绍集合圈图

3、看着集合圈计算总人数。

师:那么,现在你知道喜欢ZIP和ZOOM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吗?生报一遍

三、巩固练习:

1、把下面的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呢?(让学生说几个)那他是怎样行动的呢?那么,这些动物是怎样行动的呢?(出示)请你按照他们的行动方式把他们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集合圈里。

师:先请同学们说说怎样填,既快又不会错?

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师:那你是怎样填的呢?问:这部分表示什么?这部分表示什么?这个大圈表示什么?这个大圈表示什么?

2、计算三(1)班加语文和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同学们喜欢动物的情况,下面,我们走进三一班去了解以下他们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请看这里。

(1)出示名单

(2)根据表格画出集合图

师:先请你根据这表格,画出集合图。

先让学生画出集合图。

教师边巡视边说:怎样画既快又对?

(3)展示集合图:

(4)放手让学生计算人数

(5)汇报,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3、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师:其实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可以举例说一说吗?

4、我家招待客人,这些客人喜欢吃糖果的有4人,喜欢吃花生的有6人,喜欢吃花生又喜欢吃糖果的有2人,那么我应该准备花生多一点还是准备糖果多一点?

(1)说说应该准备什么多一点。

(2)提高:计算我家到底来了几个客人。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适时渗透法制、德育教育,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制哩念。教学重点: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⒈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前几节课学习的混合计算进行练习,比一比谁练习得最好。(板书课题)

⒉口算

90÷3012×578×2270÷903×1557÷3200÷5027×396×12280÷40

4×1960÷15

二、整理混合运算顺序

⒈运算顺序。

⑴出示:280+120÷10280+120×10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⑵出示:30÷6×530-6+5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⑶出示:(120+150)÷9017×(78-29)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⑷提问:刚刚计算的几道题可以分成几类?应该怎样计算?

⒉完成练习五第2题

⑴出示:480-180+6031+2×30240÷4×20480-(180+60)(31+2)×30240÷(4×20)请同学们分组分别进行计算。

⑵比一比。

提问: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呢?

三、实际应用

⒈完成练习十一第5题。

①出示题目列表。提问: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要求的是什么问题。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来计算。

②指名请同学们说说解题思路,并相应地说综合算式为什么这么列式。

⒉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①出示第6题的3小题。提问:这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同学们独立完成。

③分析、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一第1、3、4题。

练习十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3

1.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竖式计算。

1.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1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2.2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一)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的板书例1的问题。

(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里的小棒试一试。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就是37根。

师生一起拿出计数器,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竖式的写法,

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的小朋友开始议一议。

生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各位开始计算。个位上是5+2=7,7应该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小组讨论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样对齐?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明确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因为博物馆比较远,我们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车,大家想一想应该哪两个班做一辆车呢?

如果我们让二(1)班和二(2)班同学合乘一辆车,二(3)班和二(4)班同学合乘一辆车可以吗?

我们先来看看二(1)班和二(2)班同学可不可以合乘一辆车,请列出算式。(板书:35+32)

2、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一下。

学生自由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口算和摆小棒算出了35+32的结果。真棒!现在,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一下。

小结: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时,个位对个位, 十位对十位,相同数位要对齐。

个位对个位,

十位对十位,

相同数位要对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4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练习(三)

一、进一法、去尾法的实际运用

1.用塑料袋包装肉、用油桶装油或用车载物,求需要准备多少个口袋、油桶或车辆?

物品总量÷每份数=数量(需要的口袋、油桶或车辆)(通常用进一法)

例:李叔叔把80千克油分装到油桶里,每个油桶最多能装油4.5千克,李叔叔至少要准备()个这样的油桶。

2.用布匹做衣服、用纸订本子,求可以做多少件衣服、多少个本子?

物品总量÷每份数=数量(可以做的衣服件数或本子本数)(通常用去尾法)

例:有600张纸,48张纸装订一本练习本,可以装订()本练习本。

二、平均数问题: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如果总数量和总份数没有直接告诉,就要先算出总数量和总份数,最后才能算出平均数。

例1:工人铺设天然气管道,前4天铺设了49.6米,后3天铺设了45.6米,平均每天铺设多少米天然气管道?

例2:工人铺设天然气管道,前4天铺设了49.6米,后3天每天铺设了15.2米,平均每天铺设多少米天然气管道?

变式数量关系:1.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2.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三、择优比较的运用

1.买东西时的择优问题,通常是比较单价,所以要先算出单价;也可以比较相同数量下的总价多少。

2.比较跑步的快慢,通常是比较速度,所以要先算出速度;也可以比较相同时间里跑的路程多少。

3.比较庄稼的收成好坏,通常是比较单产量,所以要先算单产量。

比较题有一个关键,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才公平。

四、货币的兑换

把人民币兑换成外币,人民币÷兑换率=外币外币×兑换率=人民币

例:1美元可以兑换人民币6.34元,634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美元,5美元可以兑换()人民币。

五、读天然气表,电表或水表,算本月的费用通常是:

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实际用量单价×实际用量=本月应缴费用

例:小红家上月天然气读数为478立方米,本月读数是506立方米,天然气的单价是每立方米1.7元,小红家本月应缴天然气费多少元?

六、出租车计费:

通常有:起步价+规定路程外按一定单价计价的出租车费(超出起步价规定路程×每千米的单价)=一共要付的费用

例1:泸州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6元,2千米以后按每千米1.6元计费,王老师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是8千米,王老师乘出租车从家到学校需要多少元?

演变一:(一共要付的费用-起步价) ÷起步价规定路程外的单价+起步价包括的路程=总路程

例2:泸州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6元,2千米以后按每千米1.6元计费,小明乘出租车从家到学校付了14元,小明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

变式应用:上网费、停车费与出租车费道理相通。

七、电话缴费问题:(1)无月租计算方法是:每分钟通话费用×通话时间=应缴费用;(2)有月租费的计算方法:每分钟通话费用×通话时间+月租费=应缴费用。如还有其它费用,再加上这些费用。

例1:李奶奶每月通话时间约140分钟,请帮助李奶奶选择一种合算的缴费方式。

方式一:月租费15元,每通话1分钟0.18元;

方式二:无月租,每月来电显示6元、彩铃2元,每通话1分钟0.25元。

印刷厂印刷试卷等资料的道理同电话缴费问题相同。

八、轴对称图形:

在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1条对称轴,有的不止1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扇形有1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九、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变式:平行四边形面积÷高=底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变式:三角形的面积×2÷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2÷高=底

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变式:(1)梯形的面积×2÷高-下底=上底

(2)梯形的面积×2÷高-上底=下底

(3)梯形的面积×2÷(上底+下底)=高

4.生活中有许多用到梯形法则的地方。

如:①把木棒堆成横切面是梯形的形状,可用:(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总根数,这个公式来算总根数。

②把合唱团的学生排成梯形形伏的,可用:(第一排人数+第后排人数)×排数÷2=总人数,这个公式来算总人数。

5.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把组合图形转换成几个规则图形来计算。

十、厘清数量间的关系:

1.王叔叔25小时加工100个零件,他平均每时加工()零件,加工一个零件需要()时。

问题一:零件个数÷加工时间问题二:加工时间 ÷零件个数

2.一辆汽车行驶50千米耗油5升,这辆汽车平均每升油可以行驶( )千米,行驶每千米耗油()升。

问题一:行驶路程÷耗油量

问题二:耗油量÷行驶路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5

第九册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袁春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P33,例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感受近似值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实际恰当地选择“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除法÷9

÷4

÷8

÷÷

÷

÷

÷

2、笔算除法

÷14

÷(个别板演—集体订正)

3、“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1)出示问题:买12个苹果花了元。一个苹果大约多少钱?(2)学生独立解答学生出现4种答案:

1、=1.??

2、≈

3、≈

4、≈2(3)同桌讨论:答案精确到哪一位?为什么?

(4)明确: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需要,取结果的近似值。(5)说明取商的近似数时用了什么方法。——四舍五入法。

二、探究新知

1、“进一法”求商的近似数

“将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玻璃瓶可以装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1)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列式解答。

(2)指名板演。学生出现3种答案:

1、6个2、7个3、个

(3)针对不同答案集体讨论:你觉得哪个答案合适?(6个还是7个?)为什么?同时明确横式上答案的写法。(要求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明确瓶子的个数取整数,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6个瓶子不够用,因此瓶子的个数比计算结果多1个。)强调:用约等号连接。

(4)明确中的是个瓶子,而不是千克香油。师:那到底剩了多少千克香油呢?——千克(可用验算的方法证明:6×=

—=)

(5)小结:像这样结合实际情况,将一个小数某一位后面的位数直接舍去并向前一位进一而求得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板书:进一法

2、“去尾法”求商的近似数

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请同学读题(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老师巡视。学生出现3种答案:

1、??

2、16个3、17个

(3)小组讨论:你觉得哪个答案合适?(16个还是17个?)为什么?(要求: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礼盒数取整数,?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红丝带不够包装17个礼盒,因此礼盒数应去尾取整数。)

(4)小结:像这样结合实际情况,将一个小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而求得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板书:去尾法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现有煤32吨,如果卡车每次只能运5吨,32吨煤要几次才能运完?

2、现在布料60尺,若做一套衣服需布料16尺,60尺布料可做几套衣服?

四、联系生活,举例巩固

五、课堂总结:一般生活中都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但有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或去尾法来取近似值。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考虑近似值的取法。

六、课堂作业:练习六:5、6、7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一一对应思想。

3、初步建立坐标系的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数对表示指定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或地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提问:怎样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列数,再确定行数,即(列数,行数)。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明确要先确定列数,再确定行数,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2。

(1)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的交点上。

(2)师谈话引出问题。

不仅找座位需要确定位置,看图时我们也要确定位置。这张动物园图很清楚地表示了每个场馆的位置,你能说出这个场馆分成了几行几列吗?(0表示列和行的起始)

(3)用数对表示位置。

(4)在图上表示场馆的位置。

出示飞禽馆(1,1),学生说明位置后,再在图上标出位置。

学生独立标出猩猩馆(0,3),狮虎山(4,3)的位置,然后再投影订正。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同一行或同一列的数对,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不同?

小结: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3、适时练习: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4、小结:想一想:怎样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先找出数对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然后在列数与行数相交处描点,标上名称。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会根据题目中所给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三、课堂总结

谈谈今天你的收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7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提纲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近似数的方法:

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 ②进一法 ③去尾法

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

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12.

5、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6、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小学数学0的两种含义是什么

数学0的含义

1、没有任何东西

2、数轴的前点(原点)

3、可以表示分界

4、可以表示起点

5、可以起到占位作用

0是奇数还是偶数

0是一个特殊的偶数(国际数学协会规定零为偶数;我国也规偶数定零为偶数)。它既是正偶数与负偶数的分界线,又是正奇数与负奇数的分水岭。

小学规定0为最小的偶数,但是在初中学习了负数,出现了负偶数时,0就不是最小的偶数了。

哥德巴赫猜想说明任何大于二的偶数都可以写为两个质数之和,但尚未有人能证明这个猜想。

小学数学的运算顺序

(1)小数、分数、整数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4)第一级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5)第二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8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2.掌握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方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字母不但可以表示数和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计算公式。

2.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二、自主探究

1.探究活动一: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周长公式

(1)思考: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小写字母a表示,周长用大写字母C表示,面积用大写字母S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吗?

(2)交流汇报

2.探究活动二: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

(1)像这样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还有一些简写的方法,你想知道吗?请自学课本p46页相关内容。

(2)整理汇报,并举例说明

①字母和字母相乘。

②字母和数字相乘。

③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可以写成。

④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

3.探究活动三: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如果上题中,正方形的边长a=6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三、课堂达标

1.判断。

(1)10个a的和可以简便记作10a。()

(2)因为2=2脳2,所以5=5脳2.()

(3)4a=4脳a脳a。()

(4)a一定比2a大。()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的操场其中正方形边长为a,小长方形长为b,怎样表示大长方形操场的面积?

3.小明家的客厅和厨房的平面图。(如黑板)

(1)小明家的客厅比厨房的面积大多少平方米?

(2)当B=6时,求小明家的客厅比厨房的面积大多少平方米?

四、知识拓展

想一想,填一填。

(1)当x=()时,x>2x(2)当x=()时,x<2x

(3)当x=()时,x=2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9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x)共有学生xx人,女xx人,男xx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基本上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合作意识较强。从以往的情况看,本班学生缺乏创新和突破精神,虽然后进生特别落后的基本没有,但是也不存在特备优秀的孩子。本学期将在保证基础学习的基奠上,继续挖掘优生的学习内驱力,成为学会学习的、主动研究的数学新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

1 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

2 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3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

5 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重视基础,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2.注重练习设计,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课内外作业均要精心设计,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3.重视平时的审题习惯的渗透和培养。

4.鼓励创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6

5.注重实践,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 。篇2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为指导,从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以有效落实学校教学常规为重点,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专业发展,促使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工作目标:

1.通过集体备课的研究与讨论,实现教师教学过程的化。

2.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和落实,从而转变教师的工作意识和教学行为。

3.通过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发挥团队的合力作用,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方法措施: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7

1.确定学习重点。本学期,我组数学教师应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学习活动:

(1)学习有关课程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

(2)探讨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与经验。

(3)集中学习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了解学校教科研工作任务和教学常规落实任务。

2.组织本组成员深钻教材,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时间,尽力上好每节课,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3.保证集中学习的时间。根据活动内容,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将结合的形式。教研组长负责记录考勤及活动情况。

(二)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本学期开展集体备课3次,要求:每次集体备课前,每位成员都要研读教材,主备者拿出第一稿,其他成员认真研读教

8 案,根据自己对教案的解读在集体备课时提出修改意见,主备者认真记录形成第二稿,并对电子稿进行修改,形成第三稿,再分发给组内成员。组内成员再根据自己的班情和对教材的理解进行调整。细化集体备课的过程指导,集体备好课后再延伸到上课、评课,使集体备课不是只停留在“备”字上,而是真正做到备课是为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着重围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研究,以进一步增强教师为学生学服务的意识,探索出一条学生“能学、会学、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有情趣”的有效途径,努力做到每节课成为每位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广阔天地。

2.落实教学常规:突出备课主题,备课形式可以是手抄、电子稿、活页备课。教案设计要有教材及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包括作业设计)、板书、反思等。

3.开展作业互查交流活动,每位教师自命题一份试卷,教师之间开展公开教学活动。

九月份:

1.阅读教材和教师用书,分析教材,讨论、制订数学教学计

9 划及教研计划。

2.传达教研组长会议精神。

3.确定研究课人员、时间及内容。

4.期初工作检查。(重点:计划、备课)

5.集体讨论: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

6.抓好学生的课堂常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月份:

1.专题学习会

2.集体讨论:第三、四单元教材分析

3.集体备课

4.教学常规督查活动

10

十一月份:

1.集体讨论: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

2.专题学习会

3.期中教学常规检查——备课、学生作业

4.集体备课

十二月份:

1.集体讨论:第七、八单元教材分析

2.专题学习会

3.教学常规检查——作业批改、分析

4.集体备课

一月份:

11

1.集体讨论:第九单元教材分析

2.讨论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3.期末教学常规考核

4.备好、上好试卷讲评课

篇3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

12 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学习的动态。

三、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方程、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

13 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14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

15 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www.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

16 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学习方式:

1、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17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9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在阅读中深刻体会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是一篇了不起的文章,如果您认为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将它收藏并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列各题。

1/4+2/41/5+3/52/7+2/71/8+3/83/9-2/97/10-5/107/9-4/95/6-1/6

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二、新课讲授

1.出示以下例题3.

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图

2.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1)问题一: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①找出前三类节目所占的分数。(4/151/157/15)

②尝试计算这三个分数的和。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a、4/15+1/15=4+1/15=5/155/15+7/15=5+7/15=12/15=4/5

b、4/15+1/15+7/15=4+1+7/15=12/15=4/5

③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明为什么?

(2)问题二: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①想一想:每天播出的总时间用什么数表示?

②求其他节目时间应该怎样算?

列出算式:1-2/15-12/15

③尝试计算

算法一:1-2/15-12/15=15-2-12/15=1/15

算法二:2/15+12/15=2/15+12/15=14/15

1-14/15=1/15

3.归纳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91~92页练习二十三的第5~11题。

1.第5题

这是一道利用连加、连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由学生独立列式解决第(1)(2)题,然后全班反馈,解决第(3)题时,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并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理由和解答的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第6~8题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第9题

这是一道分数连加、连减的开放型练习,条件和问题同时开放,练习时要让学生审题,按要求分类,再写算式。

4.第10题

算式接龙。多让一些学生起来做游戏。

5.第11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板书: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

例3:(1)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4/15+1/15+7/15=4+1+7/15=12/15=4/5

(2)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1-2/15-12/15=15-2-12/15=1/15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通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两个分母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因此在教学中将自主探究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过得成功的喜悦。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2】

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34页例1、例2。

二、教材简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画图、推理与合作交流验证等学习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能够借助抽象记法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通过讨论、探究、逻辑推理等活动,寻找次品的优化方法,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经历数学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提炼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猜测、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五、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学会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出示南昌七城会的图标,介绍情况:会徽创意的含义是通过运动、力量、激情、由既似运动场跑道、又像吉祥的彩虹勾构出数字“7”,生动表达第七届城运会的深刻内涵:彩虹横跨,放飞和平,喜迎八方来宾,友谊和希望在这里相聚,鲜花锦簇,神采飞扬,展示出体育竞技的搏击与魅力,以红、绿、黄三色渲染,彰显出南昌这座充满希望的革命历史名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地域特征。飞鸽将带着南昌的蓬勃发展和第七届城运会热烈、欢庆、祥和、团结、圆满的信息飞向全国,飞向世界、飞向千家万户。

师:这里有三个乒乓球,其中一个要轻一些,是次品,你能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师:刚才有同学说用天平称一称,天平大家见过吗?

师:那么,怎样通过天平称的方法找出次品乒乓球呢?

师:(揭示课题)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或是轻一点或是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像这一类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找次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使用天平“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

小组合作:从5个乒乓球中找出较轻的次品,至少用天平称几次一定能找到?(课件展示)

(合作要求:用5个圆片当乒乓球,在稿纸上画出简易天平。你们是怎样称的?称了几次?)

指名汇报,同时用课件演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图示法板书学生的操作步骤:

观察思考: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呢?(板书:一定    至少)

小结:在5瓶乒乓球中找到一个次品有2种方法,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出示例2:在9个网球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至少需要几次要就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来,可以怎么称?

师:称之前,我们要先想想怎么分。注意听好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把你称法用快捷记法记录下来,在小组互相说一说。比比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最多!

教师巡视指导。

(2)请学生展示方法并说明,教师帮助整理称法。

(3)课件出示:

9(4,4,1)  4(2,2)   2(1,1)        ……3次

9(3,3,3)  3(1,1,1)                ……2次

9(2,2,2,2,1)   2(1,1)            ……3次

9(1,1,1,1,1,1,1,1,1)            ……4次

(4)师:从9个网球中找出1个次品,至少要称几次,一定能找到?(2次)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师:好,我们来看第二种方法。它是把9个网球分成了几份啊?(3份)第一种也是分成了3份,为什么称的次数要多一些呢?

师:为什么平均分成3份,称的次数最少呢?(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称一次后,次品所在的范围,通过比较得出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最好!

(l)提出猜测:那么,当物品的数量是3的倍数时,是不是只要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3)要验证猜想我们应该怎么办?

用能平均分成3份的数试验一下。

为了方便验证,我们选取比较小的数12来试验一下。根据我们的猜测可以把12怎么分?(学生口述称的过程)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还有哪些分法?(2,2,2,2,2,2) (6, 6) (5,5,2) (3,3,3,3)……

(4)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5)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比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称的次数更少的了?

师:引导学生观察每种方法称一次,最坏的可能次品所在的范围。

3、假如物品的数量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话,又该怎么分才能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最少呢?

4、 有20零件,其中19个质量相同,另有1个是次品,比其他的零件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个次品?

5、总结:这样看来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当待测物品的数量是3的倍数时,我们把它平均分成3份,能保证称的次数一定最少而且找出次品。那说明我们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20     3份(7、7、6)          3次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招聘副总裁:在81个零件中找一个较轻的次品,最少称几次保证能找到?

(五)交流收获,总结全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每人一张)。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教师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倍数有哪些。

教师再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因数有哪些。

2.导入。

师:我们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想不想学习怎样求两个数或三个数公有的因数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游戏来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找伙伴的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左边,学号是16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右边)同学们想好了吗?1~16号同学现在开始找伙伴。

学生开始找伙伴,站好后发现问题,有三个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你们3个为什么没有找到伙伴?

生1:我的学号是1,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2:我的学号是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3:我的学号是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揭示概念:1,2,4是12和16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设计意图:游戏环节的设计在教学中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既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又提高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三)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明确方法,提出要求。

师:先找两个数的因数,然后圈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找出最大公因数,这就是我们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那么你会求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课件出示教材60页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学生试做后,组内交流。

3.讨论:如果只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先找较小的数18的因数,再看因数中哪些是27的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4.反馈练习。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学生做完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师:做完这道题,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初步了解了它的应用价值。

(五)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4】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认识等可能性;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书的难点内容,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各项能力的良好载体。

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确定现象,体会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时,难度上就降低了很多。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断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备内容

可能性

谁先走(2课时)→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摸球游戏(1课时)→感知可能性的大小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游戏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2.会分析、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会设计简单、公平的游戏规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初步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随机性,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正确判断,并能进行交流。

2.在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的活动中体会概率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抛硬币、投骰子等一系列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中,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备重难点

重点

认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会分析、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难点

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5】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72鈥?4页练习十三第1鈥?3题。

学习目标:

1.我会正确熟练的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我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我能熟练的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研究了有关分数的哪些知识?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小组合作交流,说一说自己做题的方法,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6】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在学生列出的4个算式中,其中1/4+1/4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另外3个是异分母的加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几个小环节:

我在3个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中,先选择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2+1/4,为学生解题策略多样化创造出更宽阔的思维空间。

在学生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后,(1)化成小数计算(2)通分计算(3)画图解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继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1/2+1/3让学生在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中发现,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通过验算这个小环节,自然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7】

学习内容:

第33~34页例题1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操作,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我会用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

我能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习难点:

我会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学习准备:

长方体纸盒一个,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独学检测

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部分的题目,打星。

老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给小组打分。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看图并思考。

(1)前面和后面的面积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求?

(2)5cm和3cm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哪个面的面积?

(3)要求左面和右面的面积,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求?

(4)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

2、小组内讨论后,展示讨论结果。

3、把例题1中的问题补充完整,独立计算纸箱的表面积。

4、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长方体的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8】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通分》。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学会把两个分数通分,能通过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2、借助多媒体的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口答、多媒体课件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课进行了如下的预设:

通分是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分数的大小的复习。复习第(1)题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复习第(2)题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为通分过程打好基础。这两题都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

1、教学例3时,我先出示世界地图并提出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的,让学生观察、判断。然后给出条件(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让学生自己说方法,说结果,说理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尝试完成课本第93页的两行填空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两行分数的共同点,并自己总结出怎样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怎样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2、在教学例4时,我先通过让学生思考:如果两个分数既不同分母也不同分子那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每一组推荐一名代表来说出思路,这时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我首先肯定这两种思路都是可以的。然后借助题中具体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学生把 和 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须是5和4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分母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关键。

3、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照公分母思考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学生想: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用多媒体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4、在教学例4后,我就指导学生练习“做一做”,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通分的道理和通分的方法。

巩固练习我把它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首先我安排了练习十八第1题,教学时,我让学生直接口答,没有作过多的追问,由学生自己填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二层次:我安排的是练习十八第2题,因为通分的关键是找准分数的公分母,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此题的安排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公分母的确定,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掌握解题的技能,夯实学生的基础。

第三层次:我安排了练习十八的第3题,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防止通分的两种错误类型。

第四层次:我安排了竞赛题。把下面分数通分。三组题,男女生竞赛,每个小组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出正确答案,推举一个成员到前面抢答,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最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归纳: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

板书要求做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便于理解。

这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粗浅的理解和预设,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各位的耐心倾听!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9】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16课《桥》。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人们在山洪来临时都惊慌地涌向窄窄的木桥。第二部分(第7~23自然段)写老汉为了让村民安全过桥,沉稳地指挥,牺牲了自己和儿子的生命。第三部分(第24~27自然段)写洪水退后,一位老太太来桥边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这篇课文故事引人入胜,感人肺腑;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为此,针对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汉舍己救人的精神。

4、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色。

1、教材简析:《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本组课文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稳,高风亮节和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上很有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2.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及感悟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虽然学生的基础较差,但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而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于课题桥的深刻含义也许更不容易理解。

3、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课标》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感知老党支部书记的感人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进一步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了把握,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重点词句,深刻感悟老支书在危急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难点为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刻意思。

二、说教法、学法: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感悟文章的能力,但对于本班学生来讲,大都基础较差,尤其阅读能力也较差。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引生入境,感悟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学会圈点勾划编写文段序号,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品析精彩语句,想象画面、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换位思考,自主探究等方法感悟文章中心,体会人物思想,领悟文章写法。

三、说课前准备:制作ppt、图片、MP3音画欣赏视频、哀乐等多媒体课件。在准备这节课时,我通过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适合本课内容的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来制作课件,可以说是准备比较充分,但临到上课时却又显得丢三落四。

四、说课时安排: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中的1、2、3项学习目标,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抓住重点词句感知老党支部书记的感人形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简述教学程序,明确学习任务。

(三)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师生走进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五)深情总结课文,深化人物情感。

(六)课后拓展练笔,延续人物情感。

一、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ppt出示“98抗洪”图片,学生说说图片内容。

(1)武警官兵心系灾区人民--架起“连心桥”。

(2)党员干部心系百姓,“雪中送炭”--架起“爱心桥”。

(3)总书记深切关怀,领导与人民心连心--架起“幸福桥”。

(4)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与人民共同架起“生命桥”。

2、过渡:是呀,洪水无情人有情,党与人民心连心。在98抗洪抢险当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聆听另外一段感人的故事--一位极普通的老村支书,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的威信,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桥》。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简述教学程序,明确学习任务。

1、ppt课件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有两项目标:

(1)、读好课文;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完成课后第二题: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2、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如下问题:

(1)找出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的词句,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三、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明确任务,自主解决。我们先共同完成本节课的第一目标,读好课文;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时候,给课文标上小节号。读好后再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一件事?

3、学生练读。开火车或者每小组读几小节(几个自然段)。

4、教师检查。看大家是不是能做到老师刚才提到的要求呢?老师先想检查一下简单的,看看课文的生字词语,你们能不能读准。

⑴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Ppt课件出示以下词语:

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

⑵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怎样一件事?(指名回答,老师进行方法提示,并温馨提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怎样的情况下+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黎明时分,在一个小山村里,一位老村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村民们慌张逃命的情况下,沉着地指挥村民渡过木桥,自己和儿子被洪水淹没的事情。)

四、师生走进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1、感受洪水的凶猛和形式的危急。

(1)用--和~~~~划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词句。

(2)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大雨和洪水的?为什么这样写?

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走进这位可敬的老汉,老汉是个舍已为人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ppt课件出示相关句子、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老汉的品质,同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指导。)

五、深情总结课文,深化人物情感。

1、祭奠英灵,渲染情感:请同学们带着对老汉的崇敬之情,用慷慨悲壮低沉的语气朗读课文结尾24-27自然段。然后,全体师生起立,播放哀乐,向这位可敬的老汉默哀1分钟。)

2、课文总结,升华情感: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在党员和群众之间,老汉毫不犹豫地让党员站在最后,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在亲人和乡亲之间,老汉毫不犹豫地从队伍中揪出自己的儿子,把生的希望让了乡亲。在自己和儿子之间,老汉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儿子推上木桥,在最后的关头,他想把最后活着希望留给自己的亲儿子。他就是这样一个一心为别人着想,唯一没有想到自己的人。

3、播放歌曲,结束课文: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像老支书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我们不知道他(她)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他(她)们是为了谁……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祖海演唱的音画视频--为了谁(MP3)来结束本课。

六、课后拓展练笔,延续人物情感。

1、指导书写:今天这节课就学到这里,书后有14个要求会写生字,大家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工整、美观。

⑴书写课后的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⑶预习课后练习第三题,想一想,文章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在第二课时学习)

3、拓展练习:木桥轰地一声塌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如果他能喊出来,他会喊什么呢?(你不愧是我的儿子。好样的,儿子,我为你骄傲。儿子,我对不起你,请你原谅父亲吧!)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后进行小练笔,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机会,搭建了倾诉情感的平台。

我的说课完毕。

谢谢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作为一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需要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教案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幼儿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1

本课是在义务教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0——65页。本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学好本课,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还为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先认识面积,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自己的经验。3.使学生通过“ 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我确定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教学难点是,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本节课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想,主要选择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在导入环节采用情景教学法,也就是结合学生活动体验,创设比赛涂色数学情景,从而提出数学问题,为什么小的图案涂色较快,建立正确的表象。

在新知识探究环节采用教师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感受眼、耳、手、脑多重感官刺激,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在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时采用自学辅导法。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知识,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

1.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易从情景中引发学习兴趣,因此我首先在白纸上给三个不同的图形涂色比赛引入,当学生完成后,我提出问题:谁涂得最快?原因是什么?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在游戏的参与中体验,感知,平面图形的大小有所不同,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是通过对比发现不封闭图形没有面积大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这一环节分三步完成。

通过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看一看显示屏和黑板面,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谁大谁小?让学生通过实物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概括说出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一环节设计,通过学生亲身经历,进行实践感知。

出示2个长宽各异长方形,体会用观察、重叠方法难以比较大小。提供学具,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选择测量标准进行比较,最后汇报展示。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发现:要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作为测量图形,形状、大小必须相同,从而得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正方形是最合适的”。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激发认知冲突后,提供学具,引导操作、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体现了活动化的数学学习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让学生自学课本并出用导学单进行自学提示。让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形成面积单位大小的表象,并且借用实物如: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纸片,1平方米的桌布等,设计一系列感知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的大小,发展其空间观念。

3.运用知识形成技能。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练习。第一题目的是强化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第二题使学生学会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并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思维的空间;第三题进一步在学生脑海中加深面积单位的表象。

4.全课总结。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来谈谈收获,不仅是对全课知识的回顾而且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让学生分别对自己和学习同伴进行评价,加强学生学习的反思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方法,熟练地进行换算.

2.培养学生类推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换算.

教学难点

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空: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新授.

1.教学例3.

例3.一块正方形水泥砖,砖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提问: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哪个大?

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

25平方分米是多少个100平方厘米?

教师板书: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

2.教学例4.

例4.根据量得的长和宽算出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教师提问:怎样计算桌面的面积?

根据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师板书:12055=6600(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哪个大?

多少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

6600平方厘米里包含几个100平方厘米?

66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怎样想?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时,首先要分清什么?在换算时有什么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3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400厘米=()分米=()厘米

(3)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17平方米=()平方分米

(5)2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9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他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3.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几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时有什么规律?

五、课后作业.

1.900平方分米=()平方米5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85平方米=()平方分米

2.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4分米,宽25分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米?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芹菜16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芹菜多少千克?

3.学校安装教室玻璃.每块玻璃长40厘米,宽35厘米.每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每平方分米4角钱,一块玻璃多少钱?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单位接龙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活动过程

1.每4位同学分为一组,排成一列进行游戏.

2.第一位组员随意说出一个面积单位,第二位组员将这个单位转换成其他不同的面积单位,第三位接着转换必须保证四个人说的单位都不一样.

3.比如第一位同学说2平方米,第二位同学可以说2平方米等于200平方分米(也可以说2平方米等于20000平方厘米).第三位可以说200平方分米等于20000平方厘米(也可以说20000平方厘米等于2000000平方毫米).

4.说错了的同学要被罚演一个节目.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3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使学生经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出示情境图一:

(1)3套书有一共有多少本?

(3)用数的组成计算:

②(小组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描述算法)。

11×5= 14×4= 15×6= 23×4=

(4)学生交流,老师观察,并让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

(二)出示情境图二:

110×5= 140×4= 270×3=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添0法”的简算方法)(见板书)。

先用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也可以把几百几十的数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进行口算。

3、同桌用“添0法”的算法再描述上题的计算过程。

三、应用测试题,

3、解决生活中的的问题。

(2)学生评议,交流算法。。

四、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把它说给小组同学听!

(1)用自己喜欢的算法独立完成数学书练习十四第2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把它说给小组同学听!

14×4=

27×3=

110×5=

11×6=

14×4=

27×3=

42×2=

23×4=

110×3=

17×5=

42×2=

23×4=

110×3=

120×4=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4

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经历除法估算的过程,感知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通过探究,学会用乘法口诀正确进行除法的估算,会清楚表达估算的思路。

3.培养学生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估算以及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估算的方法有所感知。但本节课对于被除数的估算,一方面要结合具体情境,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相应乘法口诀来确定。在自主探究中,学生体会如何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既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因此,估算问题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即把被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并能用口诀直接进行口算的数。

难点:

根据除数,准确找到与被除数接近的并能用口诀直接进行口算的数。

教学过程

活动1【练习】复习旧知

出示两组口算:

364,3604,36004

做这组口算题时有什么相同点?

804,2703,54006

说每一道题是怎样算的。

活动2【导入】谈话导入

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咱们同学参加社会大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不但欣赏了很多的自然景观、还会欣赏到了北京的人文景观,其实在社会大课堂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活动3【讲授】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三年级有197人参加社会大课堂活动,共租5辆大客车,平均每辆车大约坐多少人?

(1)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

(3)小结:谁看懂了他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明确大约含义,提出用估算解决问题。

2.出示:

2274

(1)引导学生交流估算方法

(2)引导学生对比两种估算方法,哪个更合理?为什么?

(3)小结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对比学生的几种不同估法,体会用口诀估算的便利,认识到将227看成240结果更接近精确值。

3.出示:

2604

(1)引导学生交流估算方法

(2)引导学生对比两种估算方法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设计意图:体会用口诀估算的便利,将260看成280或240得到的结果与精确值相差一样多。

4.引导小结:

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习了除法估算。回头看,我们是怎样进行除法估算的?

把被除数看成它接近的并能直接进行口算的数。

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

1.估算:

2475,2476

(1)引导观察:仔细观察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估算小窍门

设计意图:除数不同,所用到的口诀不同。

2.口答:

在估算下面各题时,你想的是哪句乘法口诀?把被除数估成多少?

3607

4389

2706

设计意图:熟练掌握估算方法。

3.估算:

7841786490836058392106

4.想一想,()里可以填哪些数?

()54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5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教与学,使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的出现。本单元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时候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以为小数、两位小数,学会比较简单的下属大小,学会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本单元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通过小数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探究并初步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一课时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例1,练习二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2、使学生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3、使学生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带上自己喜欢吃的食品出去旅游,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

1、出示课件:蛋糕:32.33元,口香糖:3元,糖:8元,水果:9.80元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标价牌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标价牌分成整数和小数两类。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谁还能举出其它整数的例子吗?

2、引入课题。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你会读小数吗?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哪些同学已知道,标价牌上的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元角分4.504元5角0.707角0.656角5分

3、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要求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它们分别表示___元___角___分。

4、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教学例1

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同学们可以自己先看书,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一百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01米。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想一想: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5、小组讨论。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6、学生类推。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让学生填在课本上)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这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补充练习。

(1)填单位名称

7.89元=7()8()9()4.54米=4()5()4()

(2)填适当的数

0.56米=()米()厘米0.89元=()元()角()分6.18米=()米()厘米=()厘米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1分米=1/10米=0.1米3分米=3/10米=0.3米1厘米=1/100米=0.01米3厘米=3/100米=0.03米18厘米=18/100米=0.18米1米30厘米=1.3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6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三、说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2)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学法有: 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 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2.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3.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一词造句:比如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 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1)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2)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数学方法就是数学的行为。比较中,我会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割补等数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 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简单说说什么是面积?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4.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 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⑤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画、找、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1. 第74页“做一做”第1题。

2. 第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 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面积和面积单位 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面积的概念和常见的面积单位,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7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我们怎样表示才能使四种矿泉水的销售情况一目了然?(画条形统计图)

教师:上一张数据标在纵轴上,矿泉水的品牌在横轴上,而下一张数据标在横轴上,矿泉水品牌标在纵轴上,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横向统计图,现在请同学们把横向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师:我们在画纵轴和横轴时,都画上了一个箭号,表示纵轴和横轴都可向上和向右无限延长。

根据这张条形统计图,你想了解什么?把你想了解的内容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小结:大家在画条形统计图时,想采用纵向条形统计图还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可根据大家的需要自由选择。

教科书第40页练习十的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两个小题,然后教师讲评。

(2)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制作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完成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8

教学内容:

一位、两位小数的含义,读写法,一位二位小数的大小比较。(练习二十一第4~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常见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他们的读法,写法。

2、能结合实例,较熟练地进行一位、二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3、通过练习,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了解常见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他们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0.20.670.031.282.033.4015.56

2、写出下面各小数。

课本第93页的第8题(看图片和题目,然后要求学生写一写,教师巡视检查,最后展示汇报结果)。

3、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3分米=()米4厘米=()分米8厘米=()米12厘米-()米

1米6分米=()米2米30厘米=()米6米3厘米=()米5分=()元

2元5角=()元4元6分=()元20元4角5分=()元3米1分米5厘米=米

二、课堂活动

课本第93页的第7题。

分别量出课本,练习本和铅笔盒的长和宽,把量得的数写成分米来做单位的小数

先要求学生测量长度,并纪录下来,然后再要求写成用分米来作单位的小数。

三、小数大小的比较

1、课本第94页的第9题

请学生比较它们的价格,这里没有要求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排列,所以,只要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出来就可以。

(1)从钱贵的到便宜的:15.15元13.60元8.8元

(2)从便宜的到贵的:8.8元13.60元15.15元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在小数大小的比较中,如果从整数部分可以看出大小,那么就不必要再看小数部分。

2、课本第94页的第10题。

(1)先让学生比较人均绿地面积,说一说哪个国家首都人均绿地面积最大,哪个国家首都人均绿地面积最小?

德国柏林最大,人均绿地面积是50.0平方米。

中国北京最小,人均绿地面积是8.18平方米。

(2)按照人均绿地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

(3)说一说,睨视怎么想的?

同样,这一题的大小比较也只要看整数部分就可以确定,不必再看小数部分。

(4)从这些数据中,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从数据中看到北京人均绿地面积与表中其他城市相差很大,也可以想到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要注意环境保护,要加强绿化建设。

3、补充练习。五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

小刚小王小芳小红小明

1.081.100.980.971.02

请比较他们的身高。

四、实践活动

课本第93页的第6题。

要求学生高商店了解一些指定商品的价钱,输了课本中指定的商品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指定商品,如体育用品,家电等等,要求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来表示,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平常能注意观察身边的小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9

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Net]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

学具:一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20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师依次在黑板上板书米、分米、厘米)

口答:1米=()分米1分米=()厘米70厘米=()分米

5米=()分米30分米=()厘米400分米=()米

师: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师依次在黑板上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猜看?

(有的学生认为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有的认为是100。)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难以统一,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研究一下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究竟是多少?

(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分四人小组动手操作一下。

出示操作要求:

1、可以借助你手中的工具,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直尺或者直接动脑思考。

2、小组长安排组员的操作活动,一名同学负责操作,其他同学协助、一人汇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各小组汇报操作结果。

生1: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0个,所以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100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一面画有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的正方形。)

师:你们是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用的“摆”的方法,真棒!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2:我们是用直尺去量这个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也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真聪明!还有想法吗?

生3:我是直接把1分米换算成1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这种方法真棒。

师:刚才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还有的直接把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但是,我们无论用哪种方法,这

[1][2]下一页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10

一、口算题

90×2= 16×6=

300×6= 540÷9=

30×20= 400÷4=

350-80= 160+70=

270÷9= 750-80=

二、竖式计算

490×52= 89×87=

290÷9= 750÷8=

17.59-8.75=

三、脱式计算

18-64÷8 42÷6+20

40-5×7 80+60÷3

(2944+864)÷(87-79)

四、应用题

1. 乒乓球厂每天可生产8400只乒乓球,如果每12只装一盒,每10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2. 一只羊一天吃青草6千克,照这样计算,18只羊7天吃青草多少千克?

3. 李明5分的时间走350米,他家离学校91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分?

4. 牙膏厂一天生产了5000支牙膏,如果每25支装在一个盒子里,每8盒装在一个木箱里,这些牙膏一共装了几个大木箱?

5. 小明今年8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还多2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正确地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面积是1cm2小方格,课件、同图①②③一样大的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大熊组织竞赛,让小兔、小马、小羊来抢答以下几个问题,你们会吗?

(1)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怎样知道图形的大小?(看它含有几个面积单位。)

2、点明课题:今天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和。

1、出示P48(图①、图②、图③课件)①让学生估一估哪个长方形面积大?②要表示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③怎样来表示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

2、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分组操作(一、二组用小方格摆图①、三四组摆图②、五六组摆图③、并将摆放小方格每行个数与行数的数据填在下边表中相应的格中。)集体交流。

(2)集体交流,让每小组汇报摆放的结果。

(3)得出结论。

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方格总数等于每行个数与行数的乘积。)

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为什么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找出回答)新课标第一网

(4)应用练习

出示课件,求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长cm

20

20

15

12

10

宽 cm

17

15

10

10

10

面积cm2

100cm2是哪个长方形的面积?

小组讨论,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它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交流时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小结:

(1)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计算面积时注意什么?(面积单位的使用)

三、思维训练、实践活动。

P49、1、2、3、4题

四、课堂小结。

1、生谈收获

2、师强调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摆面积单位(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并能应用得出的面积公式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牢记这两个公式,解决更多的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十五篇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我们听了一场关于“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1

一.教学内容 A. Let’sspell B. Let’s wrap it up

二.课时目标

1. 通过大量的听读操练,掌握双元音/əʊ/和/au/在单词中的发音,能读准“Let’s spell”部分的例词,并完成本部分的听力任务。

2. 简单了解单数可数名词变成复数的规则。

3. 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发音规律。

4. 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5. 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通过大量的听读操练,掌握双元音/əʊ/和/au/在单词中的发音,能读准“Let’s spell”部分的例词,并完成本部分的听力任务。

2. 简单了解单数可数名词变成复数的规则。

难点:

1.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发音规律,激发学习英语语音知识的兴趣。

2. 双元音/əʊ/和/au/的发音对比。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词卡。

五.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1. Free talk

T: Good morning,everyone.

Ss: Good morning,teacher.

T: How are youtoday?

Ss: Fine, thankyou. And you?

T: I’m fine, too.

2. 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介绍自己家人最喜欢的食物,如“My father’sfavourite food is fish and his favourite drink is tea. What’s my mother’sfavourite food and drink? Noodles and orange.”,然后教师请三位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

Step.2.Preview

玩游戏:剪刀、石头、布(Rock, Scissors and Cloth)

规则:学生小组合作,玩“剪刀、石头、布”游戏,要求输的一方说出一种食物的英文名称,说不出的人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位同学是获胜者。

Step.3.Presentation

A. Let’s spell

1. Read, listenand chant

(1) 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一只奶牛,说:“Look, this is a cow.”,然后在奶牛旁边画出一些花,说:“There are some flowers. Wow! They’re so beautiful.”,最后在旁边画一个坐着的小男孩,说:“The boy loves to see the cow and the flowers. He sitsdown and enjoys them.”

(2) 教师画一间房子,墙面上有一扇开着的窗户,房子外面有一棵树,树上没有树叶,树下面堆积着黄色的树叶,树干上趴着一只蜗牛,天上飘着雪花,然后教师说:“Look at the blackboard. Some leaves are onthe ground. The snow is falling down. It’s cold.Close the window, please. Oh, the snail is slow. When can it go home?”。

(3) 教师把本部分的两组例词写在黑板上。

cow flower wow down

slow snow yellow window

(4) 教师带领全班学生读几遍,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单词中的字母组合ow都发/au/,第二组单词中的字母组合ow都发/əʊ/。

(5) 播放本部分的教学录音,全班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模仿录音中的发音,尽量做到读准元音字母的发音。

2. Listen, numberand say

(1) 学生自己读一读本部分的四组单词。

(2) 播放本部分的教学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圈出答案。

(3) 再次播放教学录音,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4) 第三次播放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

3. Listen, writeand say

(1)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填空。

(2) 再次播放教学录音,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3)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把其在四线三格中抄写两遍。

Step.nsolidation

1. B. Let’s wrap it up

(1)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香蕉的图片,说:“This is one banana.”,再出示两只香蕉的图片,说:“They’re twobananas.”。

(2)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三文治的图片,说:“This is one sandwich.”,再出示两个三文治的图片,说:“They’re two sandwiches.”。

(3) 教师将上面四个句子写在黑板上。

This is onebanana. They’re two bananas.

This is one sandwich. They’re two sandwiches.

(4) 教师讲解:把可数名词单数变成复数是,一般来说是直接在单词后记加“-s”,如果单词以-s, -sh, -ch, -x结尾,则在单词后面加“-es”。(可数名词单数变复数的规则不止这两项,此处如果把所有规则都呈现出来的话,学生不容易记住,学习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5) 学生填写表格,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2. 课堂练习——把下列句子重新排序,组成意思完整的对话:

( ) We havetofu, fish and rice.

( ) Yourschool meals are yummy.

( ) Look atour school menu.

( ) What doyou have for lunch on Mondays?

( ) Thankyou.

3. Check the answer: 3 4 2 1 5

Step.5.Summary

1.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词汇和句型。

2. 鼓励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注意单词的发音,要发准音、多模仿。

Step.6.Homework

1. 听录音,跟读Let’s spell部分内容。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Unit three What would you like?

This is one banana. They’retwo bananas.

This is one sandwich. They’retwo sandwiches.

七.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2

一、教材简况

本套英语教材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是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小学毕业应达到二级水平的要求精心编写的。本教材供五年级使用。

本套教材吸取了最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和经验,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教材围绕最常用、最基本的英语词汇、句型和会话等编写,好教易学,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和趣味性。

本教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践编写,同时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兴趣和信心。有了兴趣和信心,学生们就有了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在本套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情景,目的就是同学们可以在听听,做做,说说,玩玩,演演中学习单词,说句子,然后再将所学知识积极地运用到生活中去。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一定能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套教材中,我们设计了很多很实用的会话、有趣的游戏活动和故事、好听的歌曲和歌谣,并配上了精美的图画。还有调皮的小精灵们会为大家的英语学习带来更多欢乐。这些都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状况

1.少数学生对英语有兴趣,口语运用自如、熟练。 2.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很大的自信心。

3.由于社会因素和家庭条件的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不够理想。 三、教学重点

1.教材共有8单元,每单元中都有要求学生熟记的单词和句型操练,力求在教学中熟练掌握。

2.听、说练习贯穿了整个教材,激发了孩子们在玩中听、说英语,是教材与教者共同始终追求的目标。 四、教学难度

1.对单词和短语的熟记和完全掌握。 2.每个单元中出现的重点句型会说会用。

3.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大胆运用英语相互交流,进行简单对话。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1 / 28

教学总目标及任务

第一单元

How Are You Feeling Now? 学习“四会”单词:feel happy, feel sad, feel tried, feel angry, go out to play, make a snowman.并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感受。

第二单元Spring is Coming! 学习“四会”单词: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season, plant trees, ride a bike.重点句型:What do you do in spring? I often .... Sometimes we ....

第三单元 Spring Begins from March.学习“四会”单词:January, Februar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并用这些单词描述每个月份。

第四单元 He Lives in a Village.学习“四会”单词:bird, snake, potato, tomato, river, lake, village, 并用这些单词描述乡村的特色。

第五单元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学习“四会”单词:weather report, sunny, windy, cloudy, rainy, snowy, moon, star.并用所学单词描述天气。

第六单元 My Holiday.学习“四会”单词:travel, enjoy the visit, place of interest, the Palace Museum, the Great Wall, the West Lake.用所学单词描述在假期中旅行的各地的名胜古迹。

第七单元 I Have a Headache.学习“四会”单词:have a cold, have a cough, have a fever, have a headache, hace a toothache, have a stomachache, see a docotr.用所学短语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

第八单元 Have a Good Habit! 学习“四会”单词:litter on the floor, talk loudly in cla, speak with mouth full, make a noise, keep quiet, wait in line.并用所学单词描述自己平时习惯。

2 / 28 Unit1 How Are You Feeling Now?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四会”单词:feel happy, feel sad, feel tried, feel angry, go out to play, make a snowman.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感受。 教学重点:能听懂、会写、会读、会说feel happy, feel sad, feel tried, feel angry, go out to play, make a snowman。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够用英语指出自己的感受。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一)出示学习目标:学习“四会”单词:feel happy, feel sad, feel tried, feel angry, go out to play, make a snowman.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感受。

(二)学习 How are you feeling now? I’m ...句型并学会如何表达。 ? 自主学习

(一) 温故知新

同桌讨论并写出学过的表示感受的形容词。 (二)阅读方法

对照课本第二页,边看边练习拼写描述感受的单词。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一边做出各种表情,一边读出单词,交流不会读的单词。 (四)探究出招

同桌间练习书写,可以互相检查拼写。 展示交流

(一)小组展示

小组内练习用英语描述感受 (二)班级展示

指名小组上讲台做游戏,用英语描述自己或者他人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主系表结构的句型:

主+系+表,即:人称+am/is/are+形容词

2、句型学习 How are you feeling now? I’m ...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句型,并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难点:学会句型替换,灵活运用主系表结构的句型进行对话。

3 / 28 ?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 (一)学习本课句型,并进行替换练习。

(二)进行重读练习。 ? 自主学习 ? (一)温故知新

Look and write (二)阅读方法

自主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交流句子意思。

(四)探究出招

模仿例句造句,小组内交流,纠正错误。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

指名学生上台读句子,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学习重点句型 It makes me/her/him/them/us ...二.Are you tried/Is he sad?

教学重点:能熟练掌握句型:It makes me/her/him/them/us ...

Are you tried/Is he sad? 教学难点:对所学句型的灵活应用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一.学习重点句型 It makes me/her/him/them/us ...二.Are you tried/Is he sad? ? 自主学习 ? (一)温故知新

完成Let’s learn more 学习。 (二)阅读方法

4 / 28 ? 对照课本第4页,练习主系表结构的句型,并读懂对话。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读对话,理解对话内容并掌握句型,This makes ...(四)探究出招

小组合作用It makes me/her/him/them/us ...造句。 展示交流

(一)小组展示

小组内练习本课重点句型。 (二)班级展示

自主阅读 Read a story 的对话并在讲台上展示对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ar, er 的发音。 教学重点:

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ar, er 的发音。 教学难点: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ar, er 的读音规则。 教学方法:高效课堂模式。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 录音磁带。 (2)单词卡片。

2、学生准备

单词卡片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ar, ? er 的发音。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Part B Let’s play (二) 阅读方法

同桌相互读单词,并找出ar 和er 在单词中的发音。 (三)互助释疑

小组内交流单词的发音。

5 / 28 ? ?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

1.请同学上台表演Let’s play 。

2.开火车读 Read the words 当中的单词。

Unit2 Spring is coming!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四季的单词:spring,summer,autumn,winter,season以及动词短语plant trees,ride a bike,并用简单句型描述四季。 教学重点:

能听懂、会写、会读、会说:spring,summer, autumn, winter, season 以及动词短语plant trees,ride a bike,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够简单句型描述四季。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一) 出示学习目标:学习“四会”单词:spring,summer,autumn,winter,season以及动词短语plant trees,ride a bike ,二)并用简单句型描述四季。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复习以前学过的描述天气单词以及句型 二)阅读方法

自学单词,做到会读,会拼,会写,不会的画出来。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或小组内轮流读单词,探讨单词的读音和写法。 四)探究出招

同桌间练习书写,可以互相检查拼写。 ? 展示交流 一)小组展示

小组内练习用以前学过的描述天气的单词和句型描述四季。 二)班级展示

小组上讲台做表演,通过表演练习介绍单词,并用描述四季天气。

6 / 28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句型:What do you do in spring?I often ...\Sometime we ...并灵活应用句型。熟悉对话内容。

教学重点:能用问答句型Who is he/she? He/she is my … 进行简单对话。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所学句型,表演对话。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一)What do you do in spring?I often ...\Sometime we ...二)学习 Part A Let’s talk 部分的对话,并且熟练掌握。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Part C Listen and number.

听写上节课所学单词。 二)阅读方法

What do you do in spring?I often ...\Sometime we ...句型做对话。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一问一答,练习所造句型。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对话,了解对话内容。 ?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

指名两人一问一答练习句型,用所学句型介绍自己或他人经常干的事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用简单的句型描述四季,体会一般现在时。

2.Part B Let’s learn more 的四个季节的描述,并完成Read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教学重点:学习用简单的句型描述四季,体会一般现在时。

教学难点:Part B Let’s learn more 的四个季节的描述,并完成Read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7 / 28 1.学习用简单的句型描述四季,体会一般现在时。

2.Part B Let’s learn more 的四个季节的描述,并完成Read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Part C Look and answer.

利用上节课所学句型同桌相互问答。 二)阅读方法

Part B Let’s learn more 的四个季节的描述,并完成Read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读懂四段话,并把不会的用横线画出。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对话,了解对话内容。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ir, or 以及ur的发音。 教学重点:

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ir, or 以及ur 的发音。

教学难点: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ir, or 以及ur 的读音规则。 教学方法:高效课堂模式。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 录音磁带。 (2)单词卡片。

2、学生准备

单词卡片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ir, ? or 以及ur的发音。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8 / 28 Part B Let’s play (三) 阅读方法

同桌相互读单词,并找出ir, or 以及ur在单词中的发音。 (三)互助释疑

小组内交流单词的发音。

Unit3 Spring begin from march!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月份的单词:January, Februar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并用这些单词描述每个月份。 教学重点:

能听懂、会写、会读、会说:January, Februar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够用简单句型描述每个月份。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 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学习“四会”单词:January, Februar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二)并用简单句型描述每个月份。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复习以前学过的描述季节的单词以及句型。 二)阅读方法

自学单词,做到会读,会拼,会写,不会的画出来。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或小组内轮流读单词,探讨单词的读音和写法。 四)探究出招

同桌间练习书写,可以互相检查拼写。 ? 展示交流

一)Part A Read and answer How many months are there in a year?

How many months are in a season? Which months are in spring?

二)Part A Circle your birthday and the birthdays of your family.

9 / 28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一) 用序数词表示每个月份的日期。 (二)学习句型:

1.Which is your favorite season/month ? My favorite season/month is ...2. Autumn begins from semtember here. 3. The treen become red. 4. Children’s day is on ...并灵活应用句型。熟悉对话内容。 教学重点:

(一) 用序数词表示每个月份的日期。 (二) 能用以下句型

1.Which is your favorite season/month ? My favorite season/month is ...2. Autumn begins from semtember here. 3. The treen become red.

4. Children’s day is on ...进行简单对话。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所学句型,表演对话。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一) 用序数词表示每个月份的日期。 (二) 能用以下句型

1.Which is your favorite season/month ? My favorite season/month is ...2. Autumn begins from semtember here. 3. The treen become red. 4. Children’s day is on ...并灵活应用句型。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1.1到100的基数词

2.用Which is your favorite season/month ? My favorite season/month is ...句型,同桌相互问答。 二)阅读方法

练习句型: Children’s day is on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一问一答,练习所造句型。

10 / 28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对话,了解对话内容。 ?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

指名两人一问一答练习句型,用所学句型介绍自己或他人喜欢的月份,并用简单的句型描述月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下列句型

1.Each season has three months.1.Spring begains from match.2.Summer is form June to August.3.New Year is in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教学重点:灵活应用以上句型,并能熟练掌握Part B Let‘s learn more 当中的这段话。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以上句型,并能熟练掌握Part B Let‘s learn more 当中的这段话。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掌握下列句型

1.Each season has three months.2.Spring begains from match.3.Summer is form June to August.4.New Year is in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Part C Listen and tick.Part C Think and answer

What is this season?

Whicn is your favorite season?

What is this month?

Whicn is your favorite month?

When is the Children’s Day? When is New year’s Day? 二)阅读方法

完成 Part B Let’s learn more 的句子。

11 / 28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读懂这段话,并把不会的用横线画出。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对话,了解对话内容。 ?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

上讲台,用简单的句型描述月份。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1.学唱Part B Let’chant 中的歌曲 《Merry May》

2.完成Part C Read and answer 教学重点:完成Part C Read and answer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本单元的句型,写一篇我最喜欢的月份的作文。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掌握下列句型

1.学唱Part B Let’chant 中的歌曲 《Merry May》 2.完成Part C Read and answer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1.Part C Think and write.2.复习所学的序数词.二)阅读方法

完成 Part C Read and answer 的句子。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读懂这段话,并把不会的用横线画出。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短文,了解短文内容。 ?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同桌之间大声朗读并翻译。

Unit4 He lives in a village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四会单词:bird, snake, potato, tomato, river, lake, village, 并用这些单词描述乡村的特色。 教学重点:

12 / 28 能听懂、会写、会读、会说:bird, snake, potato, tomato, river, lake, village。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用这些单词描述乡村的特色。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一)出示学习目标:学习“四会”单词:bird, snake, potato, tomato, river, lake, village。

二)并用这些单词描述乡村的特色。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复习以前学过的动物类的单词。

二)阅读方法

自学单词,做到会读,会拼,会写,不会的画出来。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或小组内轮流读单词,探讨单词的读音和写法。 四)探究出招

同桌间练习书写,可以互相检查拼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句型:

1.Where do you live? I live in ...

2.Do you live in city? Yes, I do.No, I don’t.

3.Is your village big? Yes, it is.No, It isn’t.

并灵活应用句型。熟悉对话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句型:

1.Where do you live? I live in ...

2.Do you live in city? Yes, I do.No, I don’t.

3.Is your village big? Yes, it is.No, It isn’t. 进行简单对话。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所学句型,表演对话。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句型:

13 / 28 1.Where do you live? I live in ...2.Do you live in city? Yes, I do.No, I don’t. 3.Is your village big? Yes, it is.No, It isn’t. 并灵活应用句型。熟悉对话内容。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单词。

用简单的句型描述自己的家乡。 二)阅读方法

掌握句型,能用简单的句型描述自己家乡的特色。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阅读对话。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对话,了解对话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下列句型, 领会划横线单词含义。

1.A river runs by.

2.They grow tomotoes.

3.Ther live happily together year after year.

教学重点:灵活应用以上句型,并能熟练掌握Part B Let‘s learn more 当中的两段话。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以上句型,并能熟练掌握Part B Let‘s learn more 当中的两段话。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掌握下列句型, 领会划横线单词含义。 1.A river runs by. 2.They grow tomotoes.

3.Ther live happily together year after year.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Part C Ask and answer, then report.

Where do you live? Is it big/small/beautiful? Is there a river/lake?

14 / 28 What’s in the city/village? Do you love it? How can I get there? 二)阅读方法

完成 Part B Let’s learn more 的句子。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读懂这段话,并把不会的用横线画出。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对话,了解对话内容。 ?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 上讲台,用简单的句型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家乡。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order the story.2.独立完成Part C Read and number 和 read and complete.教学重点:1.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order the story.2.独立完成Part C Read and number 和 read and complete.教学难点:读懂故事情节,熟悉陌生单词,独立完成Part C 的两个练习。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1.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order the story.2.独立完成Part C Read and number 和 read and complete.?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Part C Read and number.二)阅读方法

根据图片,读懂故事。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读懂故事,并把不会的用横线画出。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对话,了解对话内容。 ?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

上讲台,用简单的句型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家乡。

Unit5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15 / 2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描述天气的形容词: report,sunny,windy,cloudy,rainy,snowy,以及名词weather ,moon,star.教学重点:

能听懂、会写、会读、会说描述天气的形容词:report,sunny,windy,cloudy,rainy,snowy,以及名词weather ,moon,star.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够用简单句型描述天气状况。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学习“四会”单词:report,sunny,windy,cloudy,rainy,snowy,weather ,moon,star.一) ,二)并用简单句型描述天气。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复习以前学过的描述天气单词以及句型 二)阅读方法 自学单词,做到会读,会拼,会写,不会的画出来。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或小组内轮流读单词,探讨单词的读音和写法。 四)探究出招

同桌间练习书写,可以互相检查拼写。 ? 展示交流 一)小组展示

小组内练习用以前学过的描述天气的单词和句型描述天气。 二)班级展示

小组上讲台做表演,通过表演练习介绍单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问天气的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并灵活应用句型。熟悉对话内容。

教学重点:能用问天气的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进行简单对话。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所学句型,表演对话。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6 / 28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一)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二)学习 Part A Let’s talk 部分的对话,并且熟练掌握。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Part A Look and circle.

听写上节课所学单词。 二)阅读方法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句型做对话。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一问一答,练习所造句型。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对话,了解对话内容。 ?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

指名两人一问一答练习句型,用所学句型相互问答。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问天气的句型How is the weather in ...today? It`s...并灵活应用句型。熟悉对话内容。

2,一般将来式的运用。

教学重点:能用问天气的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How is the weather in ...today? It`s...进行简单对话。 教学难点:

1,灵活应用所学句型,表演对话。 2,一般将来式的运用。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一)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How is the weather in ...today? It`s...二)学习 Part B Let’s learn 部分的对话,并且熟练掌握。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17 / 28 Part A Look and circle.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二)阅读方法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How is the weather in ...today? It`s...句型做对话。 体会一般将来时。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一问一答,练习所造句型。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对话,了解对话内容。 ?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

1,指名两人一问一答练习句型,用所学句型相互问答。 2,相互交流一般将来时的构成以及用法。

3,PartC listen and tick.和 PartC match and say.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ch和sh的发音。

2, PartC Read and answer.教学重点:

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ch和sh的发音。 教学难点: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 教学方法:高效课堂模式。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 录音磁带。 (2)单词卡片。

2、学生准备

单词卡片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ir, ? or 以及ur的发音。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18 / 28 Part B Let’s sing.一起跟唱歌曲。

(四) 阅读方法

同桌相互读单词,并找出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 (三)互助释疑

小组内交流单词的发音。 ? 展示交流(10分钟)

班级展示

开火车读 Read the words 当中的单词。

Unit6 My Holiday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四会”单词: travel, enjoy the visit, place of intrerest, the Palace Museum, the Great Wall, the West Lake.2,了解一般将来时。

教学重点:

能听懂、会写、会读、会说:

travel, enjoy the visit, place of intrerest, the Palace Museum, the Great Wall, the West Lake.教学难点:了解一般将来时。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学习“四会”单词:

travel, enjoy the visit, place of intrerest, the Palace Museum, the Great Wall, the West Lake.? 自主学习

一) 温故知新

师生问答:ParkA:Think and answer 1,What are you doing to do this evening? 2,What is your father going to do tomorrow morning? 3,What is your grandma go to do next Sunday? 4,What is your friend going to do next week? 二)阅读方法

自学单词,做到会读,会拼,会写,不会的画出来。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或小组内轮流读单词,探讨单词的读音和写法。

19 / 28 四)探究出招

同桌间练习书写,可以互相检查拼写。 ? 展示交流

一) 小组展示:相互读写单词 二)班级展示

小组上讲台做表演,通过表演练习介绍单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一般将来时的用法以及构成。

2,学习句型:Where will you go on the holiday? I will go to...教学重点:1,学习一般将来时的用法以及构成。

2,学习句型:Where will you go on the holiday? I will go to...教学难点:般将来时的用法以及构成的掌握。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一)Where will you go on the holiday? I will go to...二)学习 Part A Let’s talk 部分的对话,并且熟练掌握。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1,相互问答:Part A Think and answer.

2,听写上节课所学单词。 二)阅读方法

Where will you go on the holiday? I will go to...句型做对话。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一问一答,练习所造句型。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对话,了解对话内容。 ?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

指名两人一问一答练习句型,用所学句型相互问答。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一般将来时的用法以及构成。

2, 学习句型: 1) 2) 3) What will you do on the holiday? I will +动词原形...How will you go? I will +动词原形...Will your parents go with you? Yes, they will.\No, they won`t.

20 / 28 教学重点:1,学习一般将来时的用法以及构成。

2,学习句型:

1),What will you do on the holiday? I will +动词原形...2),How will you go? I will +动词原形...3),Will your parents go with you? Yes, they will.\No, they won’t.教学难点:一般将来时态的一般疑问句。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1,学习一般将来时的用法以及构成。

2,学习句型:

1),What will you do on the holiday? I will +动词原形...2),How will you go? I will +动词原形...3),Will your parents go with you? Yes, they will.\No, they won’t.?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相互问答:Part C Listne and Write.二)阅读方法

1),What will you do on the holiday? I will +动词原形...2),How will you go? I will +动词原形...3),Will your parents go with you? Yes, they will.\No, they won’t.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一问一答,练习所造句型。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对话,Part B Let’s learn more, 了解对话内容。 ? 展示交流(8分钟)

班级展示

指名两人一问一答练习句型,用所学句型相互问答。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1,独立学习对话并在小组内完成对话Part B Look and talk。

2.小组内完成Part B Read and Report.3.学唱歌曲《Su Will Go》

教学重点:1,独立学习对话并在小组内完成对话Part B Look and talk。 2.小组内完成Part B Read and Report.3.学唱歌曲《Su Will Go》

教学难点:般将来时的用法以及构成的掌握。

21 / 28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1,独立学习对话并在小组内完成对话Part B Look and talk。 2.小组内完成Part B Read and Report.3.学唱歌曲《Su Will Go》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Part B Look and Talk.二)阅读方法

通过对话进一步掌握一般将来时态的用法和构成。 三)互助释疑

Part B Let’s sing 认读歌词,了解歌词大意。 四)探究出招

PartB: Read and report.? 展示交流 ? 小组内交流,全班展示:Part B: Read and report.

Unit7 I Have Headache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动词短语:Have a cold, Have a cough, Have a fever, Have a headache,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stomachache, see a doctor, 并用这些短语描述病情症状。 教学重点:

能听懂、会写、会读、会说:Have a cold, Have a cough, Have a fever, Have a headache,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stomachache, see a doctor。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用这些单词描述病情症状。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一)出示学习目标:学习“四会”短语:Have a cold, Have a cough, Have a fever, Have a headache,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stomachache, see a doctor。

二)并用这些短语病情症状。

22 / 28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复习以前学过的动词短语。 二)阅读方法

自学短语,做到会读,会拼,会写,不会的画出来。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或小组内轮流读单词,探讨单词的读音和写法。 四)探究出招

同桌间练习书写,可以互相检查拼写。 ? 展示交流

一) Part A Think and tick

Do you often go to see a doctor?

When do you go to see a doctor? 二)Part A Think and answer.

Do you want to be a doctor?

Why or why not?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I feel very bad today.

2,What’s wrong with you? I have a ...教学重点:1, I feel very bad today.

2,What’s wrong with you? I have a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句型做对话。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1, I feel very bad today.2,What’s wrong with you? I have a ...? 自主学习 ? 一)温故知新 1 .默写单词 二)阅读方法

What’s wrong with you? I have a ...句型做对话。 三)互助释疑

读对话 Part A Let’s talk,划出陌生单词以及句子,相互交流。 四)探究出招

学唱歌曲,Part B Let’s chant

23 / 28 ? 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 Part C Ask and answer.指名两人一问一答练习句型,用所学句型相互问答。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 学习句型:

Conlin doesn’t feel well this morning. I am sorry to hear that.You’d better take him to see a doctor.2.学习打电话用语。 教学重点:学习句型:

Conlin doesn’t feel well this morning. I am sorry to hear that.You’d better take him to see a doctor.教学难点:学习打电话用语。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学习打电话用语。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Part B Paly a game.二)阅读方法

学会打电话用语。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Part B Let’s learn more, 划出不懂的单词和句子。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对话,Part B Let’s learn more, 了解对话内容。 ?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

指名两人一问一答练习打电话用语。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th的发音。

2.Part B Try to read and more.教学重点:

24 / 28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th的发音。

教学难点:Part B Try to read and more.

教学方法:高效课堂模式。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 录音磁带。 (2)单词卡片。

2、学生准备

单词卡片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read the words 语言部分总结归纳字母th的发音。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Part B Let’s chant .一起说唱歌曲。 (五) 阅读方法 ?

同桌相互读单词,并找出th在单词中的发音。 (三)互助释疑

小组内交流单词的发音。 ?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

开火车读 Read the words 当中的单词。

Unit 8

Have a good habit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四会”单词:litter on the floor, talk loudly in cla, speak with mouth full, make a noise, keep quiet, wait in line.并用所学单词描述自己或他人平时习惯。 教学重点:

能听懂、会写、会读、会说:litter on the floor, talk loudly in cla, speak with mouth full, make a noise, keep quiet, wait in line.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用这些单词描述平时习惯行为。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25 / 28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能听懂、会写、会读、会说:litter on the floor, talk loudly in cla, speak with mouth full, make a noise, keep quiet, wait in line.并用这些短语描述平时习惯行为。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Part A Think and tick or cro.二)阅读方法

自学短语,做到会读,会拼,会写,不会的画出来。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或小组内轮流读单词,探讨单词的读音和写法。 四)探究出招

同桌间练习书写,可以互相检查拼写。 ? 展示交流

一) Part A Talk in pairs and group the pictures.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句型 1,Don’t littler on the floor.

2, You shouldn’t tell lies.

3, We’d better keep quiet.4, We should take care of trees.教学重点:1,Don’t littler on the floor.2, You shouldn’t tell lies.3, We’d better keep quiet.4, We should take care of trees.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祈使句和情态动词should表达应该做某事和不应该做某事。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1,Don’t littler on the floor.2, You shouldn’t tell lies.3, We’d better keep quiet.4, We should take care of trees.?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26 / 28 1 .默写单词

二)阅读方法

用Don’t ...,You’d better ..., We should.. 和 We shouldn’t 句型做对话。 三)互助释疑

读对话 Part A Let’s talk,划出陌生单词以及句子,相互交流。 四)探究出招

学唱歌曲,Part B Let’s sing ? 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 Part C Discu in groups and give some advice.指名两人一问一答练习句型,用所学句型做对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 学习句型:It’s bad for your eyes.2.进一步学习句型 : Don’t ...,You’d better ..., We should.. 和 We shouldn’t 教学重点:

1 学习句型:It’s bad for your eyes.2.进一步学习句型 : Don’t ...,You’d better ..., We should.. 和 We shouldn’t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本单元所学句型进行对话。

教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单词卡片 录音机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进一步学习句型 : Don’t ...,You’d better ..., We should.. 和 We shouldn’t ?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Part B Let’s paly 二)阅读方法

应用本单元所学句型进行对话

Don’t ...,You’d better ..., We should.. 和 We shouldn’t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相互交流Part B Let’s learn more, 划出不懂的单词和句子。 四)探究出招

自主学习对话,Part B Let’s learn more, 了解对话内容。 ? 展示交流

27 / 28 班级展示

扮演角色进行对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1.Part B Read and think.

2.Part C Look and write your advice.教学重点:

1.Part B Read and think.

2.Part C Look and write your advice.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句型 : Don’t ...,You’d better ..., We should.. 和 We shouldn’t 教学方法:高效课堂模式。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录音磁带。

2、学生准备

配套练习册 教学环节: ? 学习目标

1.Part B Read and think.

2.Part C Look and write your advice.?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Part B Let’s sing .一起说唱歌曲。 (六) 阅读方法

进一步学习句型 : Don’t ...,You’d better ..., We should.. 和 We shouldn’t (三)互助释疑

Part B Read and think.小组内相互讨论不会的单词和句子。 ? 展示交流

班级展示

分角色读对话

28 / 28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3

Step5: Extension.( Talk about our travel.)

T: We all had a happy weekend. We went to lots of places and did many things. But I think in our holiday, we were happy too. Now look at this photo. This is me. Who can ask me some questions?

S1: Where did you go?

T: I went to Tianjin. Other questions?

S2: What did you do?

T: I visited my friend. You must have happy holiday too. Now 4 Ss a group. Ask and answer.

学生小组讨论。

选取小记者,随机提问班里的同学。

最后教师总结:You went to lots of places. Now let’s enjoy our class’s travel(教师课前收集学生旅游照,自制学生旅游视频)。 The world is a wonderful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can see only a page of it.

Step6: Homework.

Describe your travel to your friends.

板书设计:

Unit1 Where did you go?

Daming: 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

Amy: We visited lots of places.

Daming: Where did you go?

Amy: We went to the British Museum, Big Ben and the London Eye.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4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知识1

一、生字

洛杉(shān)矶 废墟(xū) 重砸(zá)

颤(chàn)抖 混(hùn)乱 血(xuè)迹

噪(zào)声  脊(jǐ)背 攥(zuàn)着钱

数(shǔ)落 塞(sāi)进 陷(xiàn)入

誊(ténɡ)写  歧(qí)途 谨(jǐn)慎

腼腆(tiǎn) 几(jī)乎 怔(zhènɡ)住

按图索骥(jì) 坠(zhuì)入 打蔫(niān)儿

艰涩(sè)  拖沓(tà)

二、多音字

混(hùn hún) 颤(chàn zhàn)

数(shǔ shù) 龟(guī jūn)

兴(xīng xìng) 觉(jué jiào)

发(fā fà) 埋(mán mái)

三、近义词

安顿 —— 安排 疾步——快步

昔日——往日 阻挡——阻拦

混乱——杂乱 悲痛——悲哀

失魂落魄——魂不守舍

瘦弱——瘦小

疲惫——疲倦 耽误——耽搁

数落——批评  忙碌——繁忙

兴奋——羞怯

敬仰——敬慕誊写——抄写

谨慎——小心赞扬——赞叹

残忍——残暴  磨炼——锻炼

喋喋不休——唠唠叨叨 埋怨——抱怨

毫无疑义——毫无疑问

四、反义词

坚定动摇 幸福痛苦漆黑明亮 伤害保护挖掘掩埋 漂亮丑陋瘦弱强壮 数落表扬忙碌悠闲歧途正路 鼓励批评兴奋沮丧 沉重轻松精彩糟糕 湿润干燥慈祥严厉 幸运倒霉腼腆大方 赞赏贬斥紧张松弛 谨慎粗心残忍仁慈 收缩膨胀冷漠热情忐忑不安镇定自若雪上加霜锦上添花喋喋不休不声不响

五、词语积累

【描写震后场景的词语】

满目疮痍废墟一片

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表现母爱的词语】

孟母三迁 舐犊之情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寸草春晖

【“一”字开头的词语】

一如既往 一表人才

一笔勾销 一刀两断

一唱一和 一箭双雕

【描写心理的词语】

忐忑不安 提心吊胆

心惊肉跳 心乱如麻

心急如焚

六、词语搭配

(绝望)地离开  (失落)地离开

(紧紧)地拥抱 (深情)地拥抱

(瘦弱)的脊背 (弯曲)的脊背

(龟裂)的手指 (修长)的手指

(呆呆)地扫视 (缓缓)地扫视

(慈祥)的母亲  (温柔)的母亲

(凶狠)的父亲 (严厉)的父亲

(认认真真)地誊写

(清清楚楚)地誊写

(滚烫)的手  (冰凉)的手

(忐忑不安)的心房

(隐隐作痛)的心房

(喋喋不休)地指教

(滔滔不绝)地指教

(深深)地谴责 (无声)地谴责

七、积累句型

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关联词: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条件关系)

第18课慈母情深

关联词: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转折关系)

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反问句: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第20课学会看病

1.比喻句: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2.关联词:(1)(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因果关系)

(2)(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转折关系)

3.反问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知识2

一、生字

窃(qiè)读 腋(yè)下 贪婪(lán) 惧(jù)怕

饥肠辘辘(lùlù) 支撑(chēng) 踮(diǎn)起脚尖

依依(yīyī)不舍 水浒(hǔ)传 彭(péng)公案 侠(xá)士

伴侣(lǚ) 娱(yú)乐 毫不犹豫(yù) 一趟(tàng)

背诵(sòng) 比喻(yù) 门扉(fēi) 呐(nà)喊

上瘾(yǐn) 囫(hú)囵(lún) 莎(shā) 磁(cí)

锻(duàn) 鉴(jiàn) 呕(oǔ) 沥(lì)

二、多音字

转(zhuǎn zhuàn) 咽(yān yàn) 单(dānchán shàn)

传(chuán zhuàn) 绿(lǜ lù) 背(bēi bèi )

供(gōng gòng) 角(jiǎo jué) 模(mú mó)

乐(lè yuè)

三、近义词

担忧——担心 贪婪——贪心 惧怕——害怕 适宜——适合

喜欢——喜爱 困难——艰难 起码——至少 鼓励——激励

毫不犹豫——毫不迟疑 熟悉——熟识 品味——品尝

欣赏——观察 愉悦——喜悦 遭遇——遭受 悲惨——凄惨

领悟——领会

四、反义词

担忧——放心贪婪——知足 隐藏——公开 暂时——长久

喜欢——讨厌 困难——容易 起码——至多 鼓励——打击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熟悉——陌生 欣赏——讨厌

愉悦——不快 悲惨——幸福 寂寞——热闹 模仿——独创

五、词语积累

绿林好汉 滚瓜烂熟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

毫不犹豫 流光溢彩 呐喊助威 津津有味 天长日久

如醉如痴 浮想联翩 泪落如珠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 花纹驳杂

黯然神伤 千篇一律 沉甸甸 天高气爽 云淡日丽

香飘四野 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 大显身手 眼泪花花

真情实感 心安理得 念念不忘 呕心沥血

【与读书有关的词语】

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 满腹经纶 手不释卷 一目十行

【表示爱读书的词语】

如饥似渴 隔篱听讲 织帘诵书 挑灯苦读 圆木警枕

【带“书”字的词语】

知书达理 无巧不成书 书香门第

六、词语搭配

(花花绿绿)的书 (形形色色)的书 (急切)地寻找 (慌忙)地寻找

(贪婪)地读着 (快乐)地读着 (充足)的理由 (强大)的理由

(美丽)的图画 (毫不犹豫)地回答 (简单)的图画

(慌乱紧张)地回答 (沉甸甸)的果实 (香喷喷)的果实

(呕心沥血)的创造 (历尽艰辛)的创造

七、积累句型

第1课窃读记

1.比喻句: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反问句: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设问句:怎么办呢?我就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

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比喻句: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第4课我的“长生果”

比喻句: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知识3

一、生字

鱼钩(gōu) 侧翼(yì) 纵(zònɡ)然啪啪(pā) 鱼鳃(sāi)

皎(jiǎo)洁嘴唇(chún)沮(jǔ)丧 诱(yòu)惑告诫(jiè)

践(jiàn)行鲈(lú)鱼 翕(xī)动 抉(jué)择粉黛(dài)

国宴(yàn) 缝纫(rèn)络绎(yì)不绝一亩(mǔ)尝(chánɡ)试

吩(fēn)咐(fù)茅(máo)舍榨(zhà)油石榴(liú)蔓(màn)延

葱茏(lónɡ)瞅(chǒu)见 雏(chú)形框(kuànɡ)架

嚓嚓(cā) 蜡(là)笔 嘀嗒(dā) 细腻(nì) 眼睑(jiǎn)

眼眸(móu) 咂(zā)舌 倾泻(xiè)

二、多音字

着(zháozhuó) 量(liángliàng)

挑(tiǎotiāo) 教(jiàojiāo)

几(jījǐ) 种(zhǒngzhòng)

答(dādá) 卷(juǎnjuàn)

扒(bāpá)

三、近义词

剧烈——激烈 沮丧 ——颓丧 抉择—— 选择

乞求——恳求 和蔼—— 温和 教导——教诲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络绎不绝——连续不断

大喜过望——喜出望外 居然——竟然

吩咐——嘱咐 爱慕—— 倾慕 开拓—— 开辟

舒适——舒服 细腻 ——细致

信赖——信任 淘气——顽皮

四、反义词

剧烈——轻微 筋疲力尽 ——精力充沛 沮丧 ——得意

熟练——生疏 和蔼 ——粗暴  推迟—— 提前

垂头丧气——得意扬扬 消失 ——出现 便宜—— 昂贵

爱慕——嫌弃 轻松 ——紧张 信赖——怀疑

淘气——乖巧  亲近——疏远

五、词语积累

【描写心情的词语】

迫不及待 心急如焚 忐忑不安

沾沾自喜 心花怒放

【形容不怕困难的词语】

锲而不舍 排除万难 百折不挠

知难而进 勇往直前 愚公移山

【形容人很多的词语】

络绎不绝 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

门庭若市 比肩接踵 座无虚席

【描写食物的词语】

肥而不腻 香脆可口 咸甜适中

五味俱全 鲜美多汁

【描写鸟的词语】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羽毛未丰

倦鸟知还 呼朋引伴 成群结队

六、词语搭配

(皎洁)的月光 (柔和)的月光(月光如水)的夜晚(剧烈)地抖动 (轻微)地抖动 (高高)的塔顶 (尖尖)的塔顶 (星罗棋布)的村庄

(风景秀丽)的村庄(与众不同)的展览会(独一无二)的展览会

(鲜红嫩绿)的果实(香甜可口)的果实 (蓬松)的球(圆润)的球

(美好)的境界 (迷人)的境界

七、积累句型

第14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关联词:(如果)你发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假设关系)

比喻句:(1)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2)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第16课珍珠鸟

比喻句: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知识4

一、生字

鲸(jīng)鱼 猪(zhū)肉 硬腭(è) 哺(bǔ)乳

过滤(lǜ) 肚(dù)子 肺(fèi)部 矮(ǎi)小

判(pàn)断 胎(tāi)生 胸鳍(qí) 驯(xùn)良

榛(zhēn)子 榉(jǔ)树 橡栗(lì) 矫(jiǎo)健

帽缨(yīng) 舵(duò)手 青苔(tái) 苔藓(xiǎn)

狭(xiá)窄 勉(miǎn)强 盗(dào)窃 嫌(xián)疑

夹(jiā)丝 安然无恙(yàng) 藕(ǒu)断丝连

粘(zhān)贴 噪(zào)音 废(fèi)水 勿(wù)动

尘埃(āi) 湿漉漉(lù) 日晕(yùn)

二、多音字

肚(dù dǔ) 应(yīng yìng) 强(qiáng qiǎng jiàng )

藏(cángzàng)横(hénɡ hènɡ) 扎(zā zhá zhā)

划(huá huà)调(diàotiáo) 处(chǔ chù)晕(yūnyùn)

三、近义词

凶猛——凶恶  锋利——锐利 特征——特点 宽敞——宽广

驯良——驯顺  机警——机灵 锐利——锋利 响亮——洪亮

陈列——陈设  坚硬——坚固 急促——短促 特殊——特别

讨厌——厌恶  柔和——温和

依附——依靠(依赖) 稳定——稳固

四、反义词

凶猛——温和 宽敞——狭窄 退化——进化 倾斜——笔直

敏捷——迟缓 强烈——柔和 干净——肮脏 躲藏——暴露

急促——缓慢 特殊——普通 清楚——模糊 凉爽——闷热

吸收——释放 削弱——加强 稳定——动荡 柔和——强烈

五、词语积累

面容清秀 闪闪发光 蛰伏不动 连蹦带跑

端端正正 光光溜溜 干干净净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冬暖夏凉 无影无踪 庞然大物

气象万千 古往今来 晚霞朝晖 闲云迷雾

彩虹日晕 风调雨顺

【含动物名称的词语】

饿虎扑食 狗急跳墙 狼狈为奸投鼠忌器 动如脱兔

【带有两个动物名称的词语】

虎头蛇尾 龙争虎斗狐假虎威 鸡犬不宁兔死狐悲 龙飞凤舞

【含反义词的词语】

藕断丝连 大同小异 九死一生大喜大悲 口是心非山高水低

【描写自然现象的词语】

乌云密布 风雨交加 艳阳高照

暴风骤雨 烟消云散 云开雾散

六、词语搭配

(凶猛)地扑(锋利)的牙齿 (迅速)地扑(尖锐)的牙齿

(乖巧)的松鼠 (可爱)的松鼠 (温暖)的日光 (强烈)的日光

(清秀)的面容 (姣好)的面容 (坚硬)的玻璃 (干净)的玻璃

(炎热)的夏天 (干燥)的夏天 (严寒)的冬季 (飘雪)的冬季

(细小)的灰尘 (气象万千)的景色

(细微)的灰尘 (宏伟壮观)的景色

七、积累句型

第10课松鼠

关联词:

1.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粟。

(转折关系)

2.(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条件关系)

第11课新型玻璃

比喻句: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

关联词: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知识5

一、生字

落(luò)阳 榆(yú)树 花魂(hún)

湖畔(pàn) 帐(zhàng)篷 一缕(lǚ)幽香

幽(yōu)静 埋葬(zàng) 愁(chóu)眉苦脸

腮(sāi)红 甚(shèn)好 丝绸(chóu)

呜呜(wū) 称谓(wèi) 梳(shū)理

衰(shuāi)老 手绢(juàn) 华侨(qiáo)

箩(luó)筐 杭(háng)州 潺潺(chán)

婀(ē)娜(nuó)波光粼粼(lín) 干涸(hé)

点缀(zhuì) 螃(páng)蟹(xiè)

二、多音字

间(jiàn jiān) 还(huán  hái) 更(ɡēnɡ ɡènɡ)

重(chónɡ zhònɡ) 分( fēn fèn) 抹(mā mǒ mò)

折(zhéshé zhē ) 盛(chéng shèng) 担(dān dàn)

和(hé hè huó)

三、近义词

分外——格外 训斥——斥责 稀罕——稀奇 眷恋——留恋

害怕——惧怕 仔细——细致 姿态——姿势 欣赏——观赏

担心——担忧 悦耳——动听 点缀——装点 自然——天然

浮现——显现

四、反义词

郑重——随便 凉飕飕——暖烘烘 爱惜——糟蹋

冰凉——火热 成熟——幼稚 完整——残缺 盛开——凋谢

提前——推迟 潮湿——干燥 清澈——浑浊 凉爽——炎热

柔软——坚硬

五、词语积累

漂泊他乡 葬身异国 能书善画 颇负盛名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泪眼朦胧 灌溉田园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守望相助 风雪欺压 凉飕飕 层层叠叠 思绪万千

多灾多难 颠沛流离 脱口而出 郑重其事 刀枪火海

历尽坎坷 重重叠叠 勇敢慷慨 睡眼惺忪 忠厚善良

天高气爽 峰岱岗峦 无与伦比 走火入魔 心旷神怡

千变万化 百看不厌 星罗棋布

【描写梅花的词语】

冰肌玉骨 暗香疏影 傲霜斗雪 冰清玉洁 凌寒独放

【描写桂花的词语】

清香馥郁 沁人心脾 芳香醉人 丹桂飘香

【描写景色的词语】

草长莺飞 烟波浩渺 落英缤纷 繁花似锦 一泻千里

层峦叠嶂

六、词语搭配

(高贵)的梅花  (冷艳)的梅花 (轻轻)地抹净

(慢慢)地抹净 (晶莹)的泪珠 (冰凉)的泪珠

(新鲜)的桂花(美丽)的桂花 (纷纷)地落下

(悄悄)地落下 (清澈)的小溪(欢快)的小溪

(优美)的舞姿 (婀娜)的舞姿

七、积累句型

第6课梅花魂

反问句: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第7课桂花雨

拟人句: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第8课小桥流水人家

拟人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5

教学内容:Read。

教学目标:读熟并理解read。教学重、难点:读熟并理解read。

教学方法:表演导入法。

教具准备:磁带,录音机,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

导入新课:

可采用表演导入法,教师事先找两名同学做准备,一人充当Tom,另一人充当解说员,教师充当Mom。表演开始,由解说员说解说词(图下的文字),然后Tom和Mom对话,并逐段表演揉面,抹面,撒料,烘烤等动作直到最后拿出来吃。比萨饼可用硬纸剪一下图片代替,再剪一些红绿碎纸片充当馅料。另外也可以用听音导入法导入,具体做法是教师先叙述"Mom is making a pizza. Tom comes in. He wants to make apizza."然后放录音,先从头到尾放一到两遍,再逐句放音,让学生重复并译成中文。

操练:

把阅读按6幅图分成6段,教师出示6幅挂图或简笔画,并在每份图下写上关键词,然后逐步放录音,先让学生逐句重复,然后让他们连起来说,再给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说,再让全班集体复述几遍,然后几名学生站起来复述,6幅图全部操练完毕后,再从头到尾连起来复述。全部复述完后,可找一些同学到讲台前试着复述。下课前布置同学回去做准备,下一节课上进行表演。

效果测试。

做练习册中的练习五、听力一至三及阅读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6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单元教学反思范文五篇(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反思),欢迎参阅。

小学英语重在真实自然,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中选用的单词和句式,一般都是社会中最常见,最基础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他们的语音、音调。一起来看看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单元教学反思范文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英语单元教学反思1

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本事,新课改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

下头简单地回顾一下这一年以来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根据教材中的情境,真实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怀境,如教“What’s you name? How old are you?”时,情境有“小歌手大赛报到处”、“迷路的小孩子与警察”、“结识新朋友”、“医生与生病的孩子”、“自我介绍”等等一些语境,使学生进取参与,到讲台上锻炼英语表达本事和胆量。如师生早晚问好、道谢、道别等,学生已经习惯用Hello、Good morning、 thank you、You are wele、 See you、 Good bye……与我交流。这样就无形中发展学生运用英语交际本事,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本事,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并运用到实际中去。

每课的对话让学生先听后读,然后表演,每小组不宜超过四人。表演前应让各小级操练准备,鼓励其拓展创新对话资料。表演过程中,除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正确外,还应让学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势、姿态等。例如在练习Is this jacket yours?这个句型时,我手里拿着一件夹克衫,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jacket is it? Is this jacket yours?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明白这件夹克衫是谁的。于是,我跟学生们操练熟了,就让学生自我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夹克衫去问别人:Is this jacket yours? 教师还能够利用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根据图画的资料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

3、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发现他们自我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仅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坚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所以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

1、尊重每个学生,进取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

2、鼓励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并背诵,使自我听的见自我的声音,渐渐做到流利,顺畅。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忙,体验成就感。

3、对于底子薄的或性格内向的同学,降低他们的学习标准,当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提高,都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到有成就感。

差生上课时注意往往不够集中,我就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差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差生回答正确时。我总是面常笑容地说:“very good”,他们往往因得到这两个激动,这样差生开口的习惯慢慢的养成。一学期下来,差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齐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至关紧要。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就对教师的这门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学这门课。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教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教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忙学生。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三。记忆方法

学习语言就是要开口多说,多记, 多背,只要功夫到家了,学习英语的困难就迎刃而解了。英语琐碎的知识点太多,每一天都有新的知识点增加,这就需要学生多记,多背。这往往是学生最头疼的一件事。此刻才初一,主要是以单词为主,如果连单词都记不住,更何况句型听力。所以谈谈自我记忆单词,句型的方法,仅供参考。

1、根据发音脱口而出单词,多朗读,重复多次,背会的东西容易忘,应隔三插五的再巩固。

2、背诵一个小对话,背会了用自我的话把它复述出来,这样增加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 把记不住的单词写在小纸片上,随时都能够拿出来看看,长期坚持,必须有成效。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能够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我的学习。对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改善的成绩,给予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并鼓励他们大胆的去说。学生考完试后,让学生自我反思,分析自我的成绩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问题。让学生相互之间相互评价,找出优缺点,互相促进学习。

一年的教学工作中,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并且要有爱心 耐心,更主要的是管理学生的本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教师这个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历史的工程师,我很庆幸自我成为教师行业的一员。但此刻深有体会,当一位教师难,成为一位称职的教师更难,成为一为称职而又秀的教师更是难上加难。自我要进取进取,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多听有经验教师的课,取其精华,并将其运用到自我的教学当中,不断反思自我教学中的不足,更新观念,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英语单元教学反思2

小学英语重在真实自然,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中选用的单词和句式,一般都是社会中最常见,最基础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他们的语音、音调。尤其是一些较难读的单词。

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就凭一时的兴趣学习。他们对课堂上动手、游戏的部分十分感兴趣,而对英语基本技能(单词及语音的模仿、记忆等)一开始还有板有眼的,时光长了,加上有些单词比较难读,他们就感觉索然无味,于是就不专心听讲。这样,他们既使在课堂上记住了一些语音知识,下了课就忘得一干二净。随着学习资料的不断增多,这部分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更加突出。之后,既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学习吃力,就自信心大减。最终甚至有不再要上英语课的想法。

有些学生由于内向,孤僻的性格。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而开口少,与他人接触少,往往模仿潜力也差,这就使及他们更不愿参与各种英语练习活动,内向的性格使他们回避与别人交往,碰到问题常常不向同学或教师请教,在课堂上害怕表现不佳,有损自我在教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自我价值。所以,他们缺乏自我表现的习惯和勇气。就连不得不参加的 “one by one”都是极低的声音,试图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具有这种性格倾向的学生,不仅仅仅学习上的困难无法解决,并且语言知识也不能到达最大限度的再现。进行“pair work”时,他们总是不投入,缺乏跟同学的合作精神。

目前,大部分学生每周仅有三节课能接触到英语,加之班额较大,既使在英语课堂上也仅有少数优秀的、用心的学生想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一堂课上单词、对话或课文等教学资料一项接一项,对于学习潜力不强的学生来说犹如看电影似的过了一遍,根本掌握不了。

同时,课后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学生语音掌握更加困难。由于不明白英语的基本音标,有些学生应对已遗忘的单音节词不知所措,对他们来说,英语单词实在难记,这使英语课成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如果教师试图透过超多的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的语言点,就会使教学“机械化”。使得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小学生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原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由于原因的错综复杂,一味简单地进行知识到课,搞反复操练,只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厌学情绪。仅有摸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困难。

针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对策:

第一:从一开始就适时的渗透一些规则的、基本的音标知识。对其中有规律可循的音和词加以归纳学习,这样在课后,让学生在遗忘时能够有一个记忆的线索,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能够让学生根据这一知识自我去学拼简单的单词,并且对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几次成功的尝试会使得他们更有兴趣去学习,在预习和复习时能用心参与进去,并乐在其中。

第二:因为中西方的发音本身就存在必须的差异,而小学生辨别潜力有限,使得学生对一些音不能很好的区分,这就可利用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进行反复跟读练习,针对一些相近的音加以区分。如:ai ei、u: u、 e 、 等。教师也能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如:听音连字母、听音圈单词等,让学生对典型的单词中的音标,做到耳熟能读,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基础。

第三: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才刚刚起步,困难较多。没有一个象学习普通话那样的好氛围,可是,我们教师能够自创,教师能够多设计一些对话和活动,让学生进行表演,在动手的同时多动动口,使简单的句子落到实处,能够脱口而出。并且,能够要求学生在英语课上要用英语交谈,在平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尽量多用英语,不管语法是否对,你能讲就是值得表扬。

第四:能够让学生注意收听一些用英语播音的节目,如中央九台的节目,既能听音,也能看画面加深理解。并不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它所讲的资料,着重在于让学生熟悉和了解英语的发音模式和方法,为纯正语音的学习作一个辅助。

总之,只要教师能针对学生的语音缺陷,用开发智力和挖掘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和学生一齐多练多说,我相信这一现象必须会有所改善。

英语单元教学反思3

英语对于此刻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许多学生都说英语真困难,不愿意学习它。从而导致他们学习的不太梦想。最近,有件事情使我感触太深了。认识到了学生不是学不好,而是存在着有他们不愿意学习的因素。

由于要录实堂课,所以我就把课本中的一节读写课制作成了课件。这样想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课堂上的麻烦,节省时光。但实际上的效果却是我没有想到的。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课件,所以他们感觉十分的新鲜。上演练课的时候,学生学的异常的认真。他们进取的、认真的读课文,听我解讲课文中的重点知识。也在进取的动脑回答思考我所给他们出的问题。整堂课给我的感觉是学生没有一个在偷懒,都在认真的学习,哪怕是对英语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学生。自然而然这一节课的效果是出乎我所意料的。过后, 我就在办公室里反思为什么这节课上的这么好?学生为什么对我已经学过的资料表现出这么大的反应?我的最大的感触就是,使用了新鲜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来引导他们学习。这就意味着,上课要不断的给学生新鲜感,要培养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吗?”我就是在这一堂课中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方法,也能够说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本身的潜力,由他们原先的被动学习变为此刻的主动的学习。正因为他们对本节课充满着兴趣,所以就有很大的乐趣去学习,从而就很顺利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的。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更改教学方式,要从根本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仅有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英语单元教学反思4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在学校担任英语教学10年多了,回顾已经过去的一些日子,真是感慨万分。我激动,也深知自我所担负的重任。

英语是人与人之间用来交流的,在课上我经常鼓励学生勇于开口,大胆说英语,用英语交流,调动学生的进取性,要求学生不怕犯错误,敢于开口,用英语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其实有好多学生在内心也都有用英语与教师同学交流的欲望,但他们迫于“压力”,怕说错或说不好会被教师批评、同学嘲笑,于是选择了坚持沉默。所以在课上我进取引导学生排除这种心理障碍,上课的时候态度比较温和,只要学生用英语说话,哪怕是一点点,就给予表扬,以调动他们的进取性;态度真诚,努力挖掘学生做的好的方面,尽量不表露出失望、生气和不耐烦等诸多情绪,从而不影响学生的情绪。对于每次学生说话中的比较明显的错误,诸如:发音不正确的词、严重的语法错误等,对他们进行及时指出并帮忙其改正,并且进行不断地鼓励,因为学生有了进取性,有了学英语的乐趣,他们就会对自我充满信心,于是开始主动地说了。

可是课上过于简便的学习气氛,致使部分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从而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应当总结过去半个多学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改善自我教学和管理方法,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成长提高。

英语单元教学反思5

今年学校组织了听评课活动,全校各教师不仅仅仅带给了一堂优秀的以课改形式表现的新课,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也在逐渐渗透新课改教学理念。

我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执教者,在本次听评课活动中,感受颇深。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提倡教学生活化,形式多样化。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古人强调:"教必搞笑,以趣促学"。而新《英语课程标准》又强调小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结合拍手操,歌谣,声音的高低,手在身体各部分的位置等等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并力求多而不乱。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要有必须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作支撑。所以,我认为我们教师应透过有效的语言活动帮忙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仅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我们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教学法技能,巧妙地将授课资料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并构成良好的品质。

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要善于打开学生的思路。

我认为应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活化我们的英语教材,透过扩展教材资料或活动步骤,充分激发他们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角度、多方向、新颖独特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倡一题多议,敢破常规,使教学向纵深发展。如在学生基本上学会如何询问他人来自于的国家时,教师可让学生自我自由组合,自由表演,他们所以利用以前所学说出了很多课文中没有的句子。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对话障碍,加大口语交际的难度和真实性,进一步培养学生会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潜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语交际的灵活性。虽然教学中我发现对教材的扩展超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范围,但却所以激起了他们思维的火花,引发他们在课外、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保证有丰富的语言输入量。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又要用心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所以,我认为更不能就教材教,而要勇于把英语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英语课堂。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受时空的限制,为教学带给了超多的信息,保证了丰富的语言输入量。根据这一特点,本节课我主动的人为设置、透过多媒体课件,增大课堂容量,为教学带给超多生动、形象的素材。这样不仅仅仅有效地扩大了学生视野和与语言操练的面,并且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存储效率,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

4、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要抓住孩子的心。

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系列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那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采用具有用心好处的激励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而在英语教学中简单的"Good""Wonderful" 的评价手段已不能满足和吸引学生了。我想英语教学有自我自身的学科特色,利用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资料、教学活动,实施富有特色的激励性评价。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可如果同学们之间不团结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生自由讨论

师:看来,我们都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了。古人更知道这个,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文章。

(板书:将相和)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 (出示课件3)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二、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无价之宝 失信 抵御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同心协力 负荆请罪)

三、浏览课文,整体把握。 (出示课件5)

1.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5)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四、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出示课件6)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整理。(出示课件7)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出示课件8)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出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五、总结、预习。 (出示课件10)

1.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完璧归赵)

2.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3.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了解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复述故事,弄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出示课件13)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机智勇敢)

二、教师引导,进入新课。

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4)

(板书:渑池之会)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思考:秦王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生答,师总结:

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

(出示课件15)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讨论、交流、点拨:秦王让赵王击缶实际上是侮辱赵王,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荣誉,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板书: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第三个小故事。

4.学习第三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6)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负荆请罪)

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思考:廉颇说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真的吗?

生答,师总结:从渑池会中,秦王因为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而不敢动赵王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廉颇说的是真的。

(2)画出廉颇和蔺相如的言行。(出示课件16)

①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板书: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②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表现了廉颇怎样的品质?

(语言: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行动: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板书: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3)思考: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4)思考: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解释自己不和廉颇针锋相对的一番话有几层含义?说明了什么?

引导生读相关文字,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A.和秦王做比较,点明自己不害怕廉颇。

B.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因为有廉颇。

C.将相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识大体、顾大局,心胸宽广的人。

三、回顾全文,归纳中心。(出示课件19)

1.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2.贯串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

3.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哪是因,哪是果?

归纳中心: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四、总结、拓展。

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三个小故事。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将相和》这篇文章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故事不是难点,结合课文实际,我确定了廉颇和蔺相如由“不和”到“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原因为学习的重点。难点定为理解三个小故事各自的起因和结果以及这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学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快速默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然后再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学习,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点: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这一节分析课,我抓住教学的重、难点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鼓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足之处:分析较多,读得太少,淡化了语文的感悟,出现了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做好自己的主导地位。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8

Did they buy ice creams?

学习任务:

This is a letter about Lingling’s funny experience with Sam and Amy in London.了解字母、字母组合e, ea, i, e, a 在单词中常见的读音

歌曲:The London eye .

运用任务:

1、read the letter

2、recite the key words.

3、answer the questions

教学程序:

1、热身复习

借助挂图复习SB Unit 1。

2、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review thewords of Unit 1,Module 1 ;let some students read the text.

教师应对学生的描述给予鼓励和肯定。

3、课文教学

(1)用动画或大挂图加录音带呈现SB Unit 2活动1

放第一遍录音,let the student preview the letter.放第二遍录音,学生检查,and follow the read thetext.教师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

(2)SB Unit 2活动2

播放录音,在每一句话后停顿,学生重复,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抽几组学生汇报。如果该组学生说的句子不够,其他组补充,直到把能说的句子都说出来为止。

4、任务完成

全班完成SB Unit 2活动3。

课文学习

(1)语音教学

学习SB活动1。

教师出示一些单词卡片,上面的词包括Chinese,teacher,river,rabbit,letter,hen,cat,apple。单词划线处的元音字母写成红色。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学生读出单词。

学生听录音,思考划线处的发音。教师举起写有Chinese的卡片,请学生判断e字母在这个单词中的发音。再举一些例子。学生可以两人合作,或小组合作来想单词。以同样的方式来学习其他元音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

(2)歌曲教学

SB 活动2。学生看书歌曲部分下面的图,用英语描述每一幅图上都有什么,让学生读每一个句子,确认学生明白每一句。问学生这四句话分别用来描述哪一幅图。

放第一遍歌曲录音,学生听。放第二遍录音,在每一句后暂停,学生跟唱。用此种方式让学生跟录音唱几遍,直到学生学会为止。

6、课后作业

SB活动2,唱给家人听。

听磁带跟读SB Unit 1、2、3中的内容,模仿标准地道的英语。

完成AB Unit 2练习2和3。

copy the letter three times.

教学板书设计

Module 1 Unit2 Did they buy ice cream?

Words send –sent run – ran email love

Phonetics. DidLingling go to the park yesterday ?

Didshe meet John ?

Didthey buy ice creams ?

Didthey go home by bike ?

Did Linglingwalk to the bus ?

DidLingling drop her ice cream ?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9

Step5: Extension.( Talk about our travel.)

T: We all had a happy weekend. We went to lots of places and did many things. But I think in our holiday, we were happy too. Now look at this photo. This is me. Who can ask me some questions?

S1: Where did you go?

T: I went to Tianjin. Other questions?

S2: What did you do?

T: I visited my friend. You must have happy holiday too. Now 4 Ss a group. Ask and answer.

学生小组讨论。

选取小记者,随机提问班里的同学。

最后教师总结:You went to lots of places. Now let’s enjoy our class’s travel(教师课前收集学生旅游照,自制学生旅游视频)。 The world is a wonderful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can see only a page of it.

Step6: Homework.

Describe your travel to your friends.

板书设计:

Unit1 Where did you go?

Daming: 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

Amy: We visited lots of places.

Daming: Where did you go?

Amy: We went to the British Museum, Big Ben and the London Eye.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4

《How many do you want?》

教材分析:

1、 本模块学习用how many和how much问数量多少,并会表演在商场购物的简单会话。

2、 学生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认识可能有困难,应详细讲清。,

学情分析:

1、农村小学英语基础差,学生程度不齐,部分学生发音不准。

2、 学生对购物比较熟悉,会话取材简单,便于练习。

3、 对部分差生需要耐心辅导,帮助他们度过单词关、语音关。

教学目标:

1、学习句型How many bananas do you want?

How much cheese do you want?

Do you like cheese,Lingling?

No, I don,t ,I like cheese.

2、使用how many, how much询问多少。

3、 教育学生在家帮助父母购买物品、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教学重点:

1、说出购物的过程,表演课本对话。

2、 使用how many , how much问多少。

3、 分清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学生跟录音机唱Module1中学习的英语歌曲。

二、课文导入

问一个学生的书包是在哪里买的,多少钱,引出单词shop how much yuan need等。

三、课文教学

A、学习单词,学生反复跟读后,教师拿出单词卡片,让学生看着汉语说英语,然后看着英语说汉语,检查单词记忆情况及读音是否正确。

B、 SB活动1

先听录音,然后解释句子意思,并解释how many ,how much的用法及区别,提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并详细解释让学生分清楚。

C、小组练习

听几遍录音后,分小组分角色练习对话,教师在课堂上流动辅导,并让优秀学生带动差生练习。

D、SB活动2

先听录音,然后将班级学生分成两组读这两个重点句型。

E、SB活动3

让学生看图,教师先做示范,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练习,并找几组在课堂上做对话。

四、任务完成

找若干小组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购物对话,组与组之间比赛。

五、课后作业

A、练习对话。

B、抄写本模块单词。

板书设计:

1、 本模块单词。

2、 重点句型。

3、 重点解释。

评价设计:

教师记分,学生鼓掌鼓励,小组比赛奖分等方法来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5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 What do you have on …? We have…。 I like …。 并能在情景中熟练运用。

2、了解西方国家一些没有固定日期的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等等。

教学重点:

掌握句型:What day is it today? Its....What do you have on Wednesdays? We have English,science,computer and P.E.I like Wednesdays.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自在实际情景中自如运用这些句子。

教学难点:

Lets try部分,内容多,易混淆。应多放录音,正确引导。必要时给出听力原文指导学生进行分句听和分段听。另一难点是能够简单描述一周内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教具 CAI,cards

教学过程与内容设计:

Step 1 Warm-up(热身)

(1)教师放Start部分的歌谣Let’s chant录音,学生复习巩固有关星期的新单词和课程名称。

(2)日常口语练习,内容可参考如下:

A:What day is it today?

B:Its Tuesday.

A:What do you have?

B: We have P.E.class.I like Tuesdays.

Step 2 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1)教师播放Lets try的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尽量按选出正确的图,并说出先后顺序。听了一遍后,老师可给出重点句型。让学生再听录音,完成听音选图练习后,教师指导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听了两遍后,还不能理解内容,可出示听力原文的同时播声音,让学生听懂后,在不看文字的状态下再听一遍。反复播放录音能强化对新句型的听觉感知。

(2)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本课时Let’s talk对话部分的图片,利用教学VCD或录音带,让学生来看一看、听一听Amy要上什么课程。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做记录,有意识培养他们听的技能。小组或班级评选谁是听力王,对学生听的表现及时评价。

(3)反复听录音,跟读对话。两人一组读对话。

Step 3 Practice (趣味操练)

(1)教师利用转盘教具做游戏,操练第一组句型:What day is it today? Its....然后引导学生依据实际的课程表替换新句型中的关键词,操练第二组句型:What do you have on…? We have....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课程表,准备描述一下自己本周学习的情况。可先在小组内或同桌间进行交流。然后在全班宣读。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出本部分重点的两组新句型,如:What do you have on Wednesdays? We/I have....交流完毕后,教师不要忘记让大家评选出欢迎的宣读者。

(3)Group work

引导学生根据刚刚准备的情况宣读稿,分小组讨论各自喜欢什么课程和哪一天的课程。总结出各小组最喜欢的课程和最喜欢星期几的课程,在班级内做汇报。鼓励学生表述尽可能多的理由。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1)让学生做A Lets talk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让学生听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

(3)让学生参照自己设计的课程表说一说喜欢的课程和喜欢星期几。要特别说的喜欢的理由。

(4)让学生把新学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家长或朋友听;制作祝福卡给父母或朋友。

Step 5 Conclusion

Homework:完成相应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Unit 2 My week

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What do you have on Wednesdays?

We have English,science,computer and P.E.I like Wednesdays.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学习的始终,课前我用几分钟结合情境复习单词、单词和句型的融合运用及问答,使学生熟悉单词、短语的表达,能够听懂老师的提问,在老师引导下能够完整回答。本节课继续学习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即在校的课程和课余生活安排。学生很熟悉汉语的表达但转化到英语可能会混淆、反应慢,特别是星期几的记忆和替换句型灵活运用环节。在做两两和小组口语练习时,有的学生不敢开口,有的怕其他同学笑话,还有的担心出错。我多做示范,多引导,多鼓励他们,能说到哪就说到哪,不懂就举手问老师,共同完成。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10

一.教学内容 Part B let’s try let’s talk

二.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Who’s…?He/she is…What’s he/she like?” He/She is … Is he/she…?Yes,he/she is. No, he/she isn’t.”等询问某人是谁,怎么样的相关交际用语。

2.能够听懂,会说,会表演Let’s talk的内容并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交流和运用。

3.在对话交流中使学生养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语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表演Let’s talk的交际内容。

难点:能用Who’s …?He/She is … Is he/she…?Yes,he/she is. No, he/she isn’t.”进行真实交际。

四.课前准备

词卡,课件

五.教学步骤

Step1 Warming-up

1.sing a song”who’s your teacher?”

3.Let’s listen andchant.

Step2.Presentation

1.学习let’s try

(1)listen andtick (2)Listen and answer

2.学习let’s talk

(1)教师针对对话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听录音,模仿朗读,理解对话内容。

(4)教师领读对话,学生模仿,齐读练习,生生对话,小组表演。

3.学生小组内讨论自己的老师。

S1:Who is your Chinese(math/English/art/PE/music)teacher?

S2:Mr/Ms... ...

S1:What’s he/she like? S2:He/She is ... ...

Step3Consolidation

Student show theirdialogue.

Step4 Homework

1.Read let’s talk。

2.Make a newdialogue and act it out.

六.板书设计

Unit one What’s he like?

Part B let’stry let’s talk

know What’s she like?-- She’s kind.

her Is she strict?--Yes,sometimes.

七.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11

六、P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 order. 把下列句子按顺序排列,使之成为一段通顺的对话。(6分)

( ) A.He is in the woods.

( ) B.Where is Zhang Peng?

( ) C. Yes, he is. They are play toghter.

( ) D. Is he taking picture?

( ) E. No, he isn't. He is playing chess.

( ) F. Is John playing chess, too?

七、Read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6分)

My name is Jance . I'm eleven years old. My birthday is October 2nd. It's in golden fall. The weather is cool and sunny. It's my favourite season. My father's birthday is in October, too. Can you imagine (想到)it's on the same(同一) day! We can enjoy ourselves on that day together! Usually we go hiking or fly kites. Sometimes we have a picnic. We have a lot of fun on that day!

1. When is Tim's birthday? What's the d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 do Tim and his father do on their birthday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Which season does Tim like be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你最喜爱的季节是哪个季节,用所学的语言说说你喜欢的那个季节的原因。至少五句话。(5分)

_________________My favourite season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力材料]

一、Listen and choose. 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案。(5分)

1. -Mike, when do you get up?

2. --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I like spring best.

3.--- What's the date?

--- It's August 9th.

4. I like winter because I can make a snow man.

5. He is writing an e-mail in the study.

二、Listen and choose. 听音选图。(5分)

1. ---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Summer.

2. --- What's the date?

--- March the 4th.

3. --- What's she doing?

--- She is drawing a picture.

4. Look, he is catching butterflies.

5. Look at the korale, he is swimming in the river.

三、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s. 听句子,选择正确的答语。(10分)

1. When do you get up?

2.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3. What's the date today?

4.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5. Can you see the tigers? What are they doing?

四、Listen and write down the missing words. 听录音,写出所缺单词。(10分)

1. --- Do you like winter, Mike?

--- Well, winter is good, but summer is my favourite season.

2. --- Hello.

--- Hello. This is Mike. Can I speak to John, please?

--- Hold on, please. He is reading.

3. --- Can you see any monkeys?

--- Yes. Look, They are climbing.

4. --- When is your birthday?

--- It's June 1st. Children's Day.

5. --- When do you go to bed?

--- At 9:30 in the evening.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12

听力部分(40分)

一、Listen and choose. 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案。(5分)

( )1When do you ____?

A. get up B. eat breakfast C. eat dinner

( )2. . ---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

A.spring B. winter C. summer

( )3. --- What's the date?

--- It's____.

A. February 29th B. August 19th C. July 9th

( )4. I like winter. Because I can .

A. make a snow man B. play sports C. have a picnic

( )5. He is an e-mail in the study.

A. reading B. writing C. playing

二、Listen and choose. 听音选图。(5分)

三、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s. 听句子,选择正确的答语。(10分)

( )1. A.Yes, I get up. B. I go to bed at 9:30. C.I get up at 6:00.

( )2. A.I like swimming. B. I like spring best. C.I am reading.

( )3. A.It's Sunday. B. It's June the 4th. C.It's my birthday.

( )4. A.I'm writing. B.I can skate. C.I often go shopping.

( )5. A.It's swinging. B.He is climbing. C.They're flighting.

四、Listen and write down the missing words. 听录音,写出所缺单词。(10分)

1. --- Do you like winter, Mike?

--- Well, winter is good, but _____is my favourite senson.

2. --- Hello.

--- Hello. This is Mike. Can I speak to John, please?

--- Hold on, please. He is __________.

3. --- Can you see any monkeys?

--- Yes. Look, They are __________.

4. --- When is your birthday?

--- It's _____1st .Children's Day.

5. --- When do you ______?

--- At 9:30 in the evening.

笔试部分(60分)

一、Look at the pictures, then write down the missing words or phrases. 看图,写出相应的单词或短语。(10分)

二、Choose the right answers. 选择填空。(5分)

1.Can I speak ___John?

A.for B to C.on

2._____season do you like best?

A.Which B.What C.How

3.--- ___ they taking a picture?

--- Yes, they are.

A.am B.is C.are

4.What do you do ____the weekend?

A.on B. in C.at

5.Kate ____ playing chess.

A.Am B.Is C.Are

三、Read and match. 将问题与相应的答案连起来。(5分)

1. What are you doing? A. Yes, they are.

2. Is her birthday in June? B. It's may the 5th.

3. What's the date? C. I'm answering the phone.

4.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D. Yes, it is.

5. Are they doing an experiment? E. I often going hiking.

四、Rearrange the words. 根据提供的标点符号,把单词组合成完整的句子。(10分)

1. play sports, I, at, 3:00, usually(.)

2.do, why, summer, you, like(?)

3. they, catching butterflies, are(?)

4. when, get, do, up, you(?)

5. mountains, I, sometimes, climb(.)

五、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following words. 用所给的词语或短语填空。(8分)

John: What you see?

Mike: I see two .

John: What are they ?

Mike: They water.

John: Can you see the ?

Mike: Yes, it .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13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学过两年多的英语,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教材难度偏大,教学内容与课时不成比例,两极分化较严重。因此,本学期应注重转化后进生,因材施教,基础教学,分层教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

5、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能听、说、读、写短语和单词以及成组句子和单句。 2、能听、说、认读三会单词以及节日和活动名称。

3、能够总结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并能读出新词,并写句子。 4、能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总结一部分语法知识。 5、能完成自我评价活动。 6、能理解幽默小故事。

7、能了解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4、多为学生营造一引起学习氛围,如:创设英语角等等。 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6、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英语书籍。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五、学困生教学措施

1、了解学困生心理,建立师生感情。 2、尊重、理解、宽容、善待学困生。 3、借助集体力量感染学困生。

4、给学困生制定适合他们发展的学习目标,充分肯定他们完成教学 目标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其自信心。

5、家庭的配合是学困生转化的外部条件,通过家长会议、家访等多 种形式及时与家长相互沟通,交流信息。 六、学优生教学措施

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量反复地训练对学优生来说会很快产生学习上的疲倦,

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激情。所以我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1、活跃课堂气氛,为学优生量身定制难度稍大的符合课文内容的材料。

2、课后为学优生增加相应的训练,从词—句—篇。并在适当的时候让他们展现自己。达到逐步培养自学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14

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开展话题的讨论。与五年级上册相同,本册Let’s learn中的大部分词汇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四会掌握(即加粗的单词)。用来巩固复习词汇的活动主要是结对和小组活动,以及Let’s find out等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活动。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的Let’s try也是一项brainstorm式的活动,这一点与五年级上册相同。另外,在这一部分基本上都安排了一个任务型活动,需要学生通过问答、思考或讨论来完成。

Let’s talk部分依旧是一个浓缩了的情景会话,目标句型突出。为给学生提供灵活运用语言的机会,这一部分提供了可供替换的内容。

Read and write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读懂对话或短文;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练习;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两组句子;完成一项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任务型语言活动。

Let’s spell部分,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学生用书中安排呈现了26个字母及例词,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四年级下册学生用书进一步呈现了5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长短不同的发音,五年级上册学生用书编排了22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在此基础上,本册又安排了10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

依旧是用绕口令的形式将含有这些字母组合的单词整合成趣味句子。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的阶段复习密切围绕各单元话题展开,将所有需要复习的语言点融进有实际交际意义的活动之中,并增加了考察综合性阅读理解能力的语篇,以增进对语言知识的积累。 三、教学内容目标

1.能听、说、读、写69个短语和单词以及14组句子和6个谚语句子。(包括日常活动、季节、生日、电话用语、动物和野营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听、说、认读85个单词。

3.能听懂、会唱6首歌曲。

4.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5.能了解6项简单的语法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学习和生活起居情况的表达,尤其是学会使用频度副词谈论日常生活;

2.问答最喜欢哪个季节并陈述原因;

3.学习12个月份的名称、每个月的主要活动和与序数词有关的日期表达法;

4.学习现在进行时,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或他人正在做什么,询问他人正在做什么,询问动物正在做什么并作答;

5.学习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6.学习祈使句的用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尽可能使用多种方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3.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注重个别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培优补差。

5.重视语音的训练,进一步复习巩固音标。

6.扎实训练四会句型,切实掌握语言材料。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

7.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第1-3周 Unit1 My day 6

第4-5周 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 6

第6-7周 Unit3 My school calendar 6

第8-9周 U

1第10-11周 Unit4 When is Easter? 6

第12-13周 Unit5 Whose dog is it? 6

第14-15周 Unit6 Work quietly! 6

第16-17周 U

4第18-20周

.

—U3 & Recycle1 6—U6& Recycle2 6复习、期末考试 6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篇15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链接旧知

同学们,还记得前几个学期我们学了哪些中国神话故事吗?

2、同学们在遥远的欧洲,有个国家叫做希腊,那里跟咱们国家一样,流传着一个个动人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普罗米修斯》。(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你们想了解这个故事吗?那就赶快打开课本,翻到148页,自由地朗读课文。

2、检查课文生字新词。

①喷射  驱赶 吩咐 惩罚 饶恕 鹫鹰

②肝脏 火种 归还 动弹 尽管 凶恶

你发现什么?(多音字)

③肝脏  双膝

表示身体部位的一般都带有“月”字旁。(范写“膝”字)

④ 驱寒取暖  气急败坏  风吹雨淋  弯弓搭箭

你能带上动作读一读吗?

⑤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3、了解故事中人物

课文中写了哪几个神?谁来说一说。(指名学生说并且出示五位神的名字)

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随机出示)

1、非常好,还记得在这个故事中天神普罗米修斯做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引导得出:天神普罗米修斯把火带到了人间,造福人类。(PPT出示天神做的事)

2、那么,众神领袖宙斯又做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众神领袖宙斯在天神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后惩罚了他。(PPT出示宙斯做的事)

3、火神呢?火神呢?火神做了什么?

引导得出:火神劝普罗米修斯承认错误,并且归还火种。普罗米修斯并不听,火神就按照宙斯的命令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上。

(出示PPT火神做的事)

4、故事的最后,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又做了什么?你请

引导得出: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出示PPT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做的事)

5、总结课文大意

①同学们,现在你能来给大家简单地讲讲这个故事吗?指名学生说

②出示故事大概:

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拿走了火种,并带到了人间

众神领袖宙斯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火神劝告普罗米修斯归还火种,遭到拒绝。他只好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上。宙斯见普罗米修斯不肯合作,就派了秃鹰去啄食他的肝脏。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解救了普罗米修斯。

③你发现了什么?总结概括课文的方法。(出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故事中各个人物的主要活动连在一起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想象入境,感知火带来的变化

1、默读一、二自然段,找出两个完全不同、完全相反的画面。(指名学生回答并出示)

①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②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自由读读,你发现了什么?(①集中写没火②集中写没火)

2、感知人类无火的悲惨生活

①从这句话中你可以知道人类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交流①只能吃生的东西,吃生的东西意味着会带来疾病。②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③……

师:在这无边的黑暗中,在这一个又一个危险的长夜中,你听,人们的外面,林子的外面,传来豺狼的吼叫,传来虎豹的长啸。你的心会感到什么?你会感到……(说到后面,师走进请发言的学生)

(害怕,心都怦怦跳、很不安等)

师:是啊,把这种害怕,把这种恐惧,把这种(稍停了会)不安带进去,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个画面。很久很久以前,一,二,起。 (生齐读第一个画面。)

3、感知火的重要性

师:孩子们,面对茹毛饮血的生活,面对漫漫长夜的恐惧。这个时候,人们最最需要的是什么? (火) 你听,人类在呼唤。。。。。。生:火。

4、体会有火的幸福生活

①出示人们用火烤食物的画面

师:那是没有火的时候,当人们终于用上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来的火种,生活又是怎样的画面呢?你看这副画面,你看到人们正在用火干什么?

②出示句子: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 这里省略号的意思是

* 自从有了火人类的生活还有那些变化?指名2个学生说

* 小练笔:自从有了火,

③是啊,同学们你看,有了火的日子,那真是。。。(学生回答)

④师:这样的开心靠什么?生:火!

师:这样的安全靠什么?生:火!!

师:这样的幸福靠什么?生:火!!!

师:火,是的,那么这样的火是谁带来的?(生齐答:普罗米修斯)火带给人类幸福的生活,带给普罗米修斯的又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作业布置

除了《普罗米修斯》,你还知道哪些古希腊神话故事?赶紧到课外去读读吧

[普罗米修斯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课件(摘录8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课件 篇1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 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 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通过教育教学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九章四边形

四边形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 旋转

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是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突破的方法是通过复习分数的通分、约分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出通分、约分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分式变形.

三、练习题的意图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与相等吗?与相等吗?为什么?

2.说出与之间变形的过程,与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

P7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

P11例3.约分:

[分析]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11例4.通分:

[分析]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结合图例,理解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并进行检验。

3.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难点: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1)在上一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我们探究了哪些规律?

学生回顾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2)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今天我们解方程就需要充分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解方程(1)】

2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8.2.1教学教材第67页例1。

(1)课件出示例1。

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图片,交流图片数学信息。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皮个球加起来共有9个,方程怎么列?得到χ+3=9

学生自己先列出方程,然后指名回答。

【板书:χ+3=9】

如何解方程?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

(2)出示第67页分析图示,学生观察图示,交流想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解方程的过程:

(3)为什么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而不是别的数?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χ,这样,右边就刚好是χ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χ即可。

追问:χ=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χ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4)如何检验χ=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引导学生学习检验方程的解得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书】: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方程。

【注意】: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5)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①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χ=6就是方程χ+3=9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想出办法求出χ+3=9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板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有何不同?

在小组内议一议,明确,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值,而解方程是一个求解的过程。

③刚才我们把χ=6代入方程中,得到方程左边=右边,说明χ=6是方程χ+3=9的解。

8.2.2教学教材第68页例2。

(1)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

出示例2:解方程3χ=18

怎样才能求到1个χ是多少呢?

观察示意图,互相讨论,指名回答。

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得到χ=6。

让学生打开书68页,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为什么两边同时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

两边同时除以3,刚好把左边变成1个χ。

使学生明确: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组织学生动手检验。

(3)这是我们解方程常用的两种方法,想不想用它们来试一试呢?

8.2.3教学教材第68页例3。

(1)出示:解方程20-χ=9

(2)指名学生板演,解出方程20-χ=9的解。

(3)交流归纳解方程的方法。

(4)小结:等式两边加上相同的式子,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深化理解,拓展应用

(1)随堂练习

①完成“做一做”的第1、2题,集体评讲,强调验算。

②思考: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2)拓展练习

亮亮今年9岁,爸爸今年37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4自主评价,全课总结

你觉得自己今天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太理解的地方?

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呢?

课后习题

练习十五1—5题。

板书

所以,χ=6是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2过程与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教学工具

ppt、题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

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教学教材第32页例6。

爸爸给王鹏买了一筒羽毛球,一筒是12个,这筒羽毛球19.4元,每个大约多少钱?

19.4÷12 ≈ 1.62(元)

答:每个大约1.62元。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2)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9.4÷12≈1.62(元)。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4)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①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5)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

①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小于5,直接舍去;(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角”的计算过程。)

②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等于或大于5,要在已求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分”的计算过程。)

2.对比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1)对比求“1.07×0.56”的积的近似数与求“19.4÷12”的商的近似数,想一想,它们在求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2)思考: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交流、概括。(PPT课件演示。)

①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②不同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只要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后再取近似数。

3巩固应用,内化方法

1.计算下面各题。

保留一位小数:4.8÷2.3≈ 2.1

保留两位小数:1.55÷3.9≈ 0.40

保留整数:14.6÷3.4≈ 4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明确每一小题除到第几位小数,然后怎么取近似数。

2、选择。

(1)37.3÷2.7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C )。

A、13.82 B、13.80 C、13.81

(2)23.5÷0.91的商( B )23.5。

A、小于B、大于C、等于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3题。

①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取近似值的各种方法,看哪种方法既快捷又简便。明确从全局出发只列一个竖式,看最多保留三位小数,就先直接除到第四位小数,然后再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地进行保留,这样既简便又不易出错。

4、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 )

(2)求商的近似数时,精确到百分位,就必须除到万分位。( × )

(3)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一样,必须先求出准确数。( ×)

5、一支铺路队正在铺一段公路。上午工作3.5小时,铺了164.9 m;下午工作4.5小时,铺了206.7 m。是上午铺路的速度快,还是下午铺路的速度快?

①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说一说要想知道“是上午铺路的速度快,还是下午铺的速度快”,该怎么办?(要分别计算出上午和下午铺路的速度,并比较大小。)

②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保留不同小数位数的取值情况。

③组织学生交流各种不同保留小数位数的情况,体会只要能比较出速度的快慢,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少越简单,明确取近似值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精确度,灵活选择保留的位数。

上午铺路速度:164.9÷3.5≈47.1(m)

下午铺路速度:206.7÷4.5≈45.9(m)

47.1>45.9

答:上午铺路的速度快。

6、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4题。

(1)蜘蛛的爬行速度大约是蜗牛的几倍?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①引导学生审题,并让学生明白当题目中没有明确保留小数位数的要求时,一般要保留两位小数。

②引导学生自觉、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将“1.9÷0.045”转化为“3.8÷0.09”),并完成第(1)问。

③完成第(2)问: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一般要除到被保留位数的下一位;也可以除到被保留的位数后,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余数超过或等于除数的一半时,可直接向前一位进一,取商的近似值;如果余数不到除数的一半,则直接保留。)取商的近似值。

板书

商的近似数

爸爸为小明买了一桶羽毛球,一共12只,花了19.4元,每个多少元?

19.4÷12=1.6166666666667……(元)

1.看——需要保留几位小数或整数。保留两位小数:1.62

2.除——除到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保留一位小数:1.6

3.取——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19.4÷12≈1.6(元)

答:每个约1.6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课件 篇5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三角形高线、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概念、几何语言表达及它们的画法.

2.内容解析

本节内容概念较多,有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和重心等有关概念;需要学生动手的频率也较高,要掌握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画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几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的思想感情。

理解三角形高、角平分线及中线概念到用几何语言精确表述,这是学生在几何学习上的一个深入.学习了这一课,对于学生增长几何知识,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学习三角形的角、边的延续以及三角形全等、相似等后继知识一个准备.

本节的重点是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概念的同时还要掌握它们的画法,难点是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及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高线的位置关系.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等概念;

(2)会用工具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2.教学目标解析

(1)经历画图实践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等概念.

(2)能够熟练用几何语言表达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性质.

(3)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画法.

(4)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与三条角平分线分别相交于一点.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三角形的高线的理解:三角形的高是线段,不是直线,它的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在这个顶点的对边或对边所在的直线上.

三角形的中线的理解:三角形的中线也是线段,它是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它的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是这个顶点的对边中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也是一条线段,角的顶点是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在对边上.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即就是说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通常的角平线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课件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

1、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2、反比例函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3、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5、数据描述

三、教学措施:

1、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双向五环”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课后辅导实行流动分层。

四、课时安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课件 篇7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科研室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科研室工作计划,结合“生命华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教育教学法规,落实素质教育和自成教育。通过数学的学习,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渗透终生数学教育思想;让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到必要的数学知识,并通过数学课的情感渗透培养学生自强成才的精神。

二、学生的基本情况

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渗透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潜能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学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扩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学生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对数学处于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教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学期中重点给予关注的。在初一的基础上,本学期每班优秀率力争达到25%,及格率达到80%

三、学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在情感与态度上,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的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的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选择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做到堂堂清、天天请、月月清。

6、开展分层教学,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这三类学生。

7、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和教案。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特别是姜盼丽同学,进行个别谈话,重点对一些基本知识和一些关键知识进行辅导过关,为其以后学习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铺平道路。并通过实例教育,让他们树立自强成才的信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合作意识,让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学具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旧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有哪些?并说说你会计算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课件出示)

2情境引入

(一)、故事激趣

同学们喜欢看喜羊羊的动画片吗?据说羊村的牧草越来越少,所以,村长决定把草地分给小羊们自己管理和食用。懒羊羊分到的是一块长方形地,喜羊羊分到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地,他们认为自己的草地更少,争了起来。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动动脑筋,帮他们解决一下这个问题?看看哪块草地的面积更大?(课件出示两块草地)

(二)、学生思考、猜测

学生在猜测中明白:必须准确的知道两个图形的面积才能进行比较。可是学生只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及时点出课题并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探究新知

(一)利用方格,初步探究

1、以前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课件出示: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然后引进格子图。

师:请你们来数一数比较一下它们的面积是多少?(1小格是平方厘米,不满一小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同桌交流方法

3、生汇报想法

4、通过数方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也相等

5、小结(指图)通过数方格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也相等。这是一种巧合呢?还是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有某种特殊的联系呢?

如果,我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现在我想得到一个很大的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你认为数方格的方法怎么样?有没有合适的方格纸?那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方法,适用于计算所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二)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1、师提醒大家思考:怎样才能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呢?

2、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剪刀,三角板等学具,动手操作,寻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提示:刚刚有同学说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后再计算它的面积,那我们要怎么剪才能使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呢?这其实就是计算平行四边行面积的第二个方法就是割补法。

(板书:割补法)

3、四人一小组,先通过自己的思考向组员介绍你研究方案;组员商议如何通过画一画、剪一剪等方法来进行操作研究;由组长进行操作,组员协助。有困难的小组可以请老师帮忙;比一比哪组同学能快速解决问题。

4、展示学生作品:不同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提问: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也相等。

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那么面积公式就是S = ah

(边说边板书)

4学以致用

(一).课件出示出示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我们根据什么公式来列式计算,学生试做,并说说解题方法,指名板书。

(板书:S=ah=6×4=24㎡)

(二).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1.有一块地近似平行四边形,底43米,高20.1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填表

3.判断:

(1)平行四边形的底是7米,高是4米,面积是2 8米。 ( )

(2) a=5分米,h=2米,S=100平方分米。 ( )

4.下面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对吗?

6×3=18(平方米) ( )

5.下面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对吗?

8×7=56(平方分米) ( )

6.思考题:你有几种方法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课后小结

回想一下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相关推荐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的策略关系到教学效果。编辑为您精选了这份特别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希望您感到满意,所述文章仅供参考请勿用于非法用途!...
    2023-10-16 阅读全文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我们为您特别准备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一定能满足您的需求。每位老师在上课前都会带上自己的教案课件,因此他们会认真规划每份教案课件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教案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请您收藏此页以免遗忘!...
    2023-09-25 阅读全文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操作的依据,写教案课件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来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都有着引人深思的意义,相信一下这篇文章能够为您排忧解难!...
    2024-08-29 阅读全文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敬爱的老师会将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就算老师还没有写好,现在也来得及。如果老师能够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案课件,相信课堂教学氛围一定会非常浓厚。作为经验丰富的编辑,我特别向您推荐这篇经典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文章,希望您能喜欢并与他人分享!...
    2023-07-03 阅读全文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教案是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有效手段。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大家精心搜集整理了这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的内容,以下内容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立场或观点!...
    2023-12-01 阅读全文

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的策略关系到教学效果。编辑为您精选了这份特别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希望您感到满意,所述文章仅供参考请勿用于非法用途!...

2023-10-16 阅读全文

我们为您特别准备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一定能满足您的需求。每位老师在上课前都会带上自己的教案课件,因此他们会认真规划每份教案课件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教案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请您收藏此页以免遗忘!...

2023-09-25 阅读全文

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操作的依据,写教案课件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来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都有着引人深思的意义,相信一下这篇文章能够为您排忧解难!...

2024-08-29 阅读全文

敬爱的老师会将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就算老师还没有写好,现在也来得及。如果老师能够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案课件,相信课堂教学氛围一定会非常浓厚。作为经验丰富的编辑,我特别向您推荐这篇经典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文章,希望您能喜欢并与他人分享!...

2023-07-03 阅读全文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教案是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有效手段。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大家精心搜集整理了这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的内容,以下内容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立场或观点!...

2023-12-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