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

发布时间:2024-04-24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学数学基础的简单运用,身为小学的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为了让学生的数学基础打牢,每一个老师都不能少了教案这个东西!那么,你有了解过小学数学教案应该怎么写吗?小编现在向你推荐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篇1】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我把这一部分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这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第一节课,集中教学计算方法,再安排练习课进行巩固复习。我比较了苏教版和北师大教材,发现用14-9作为例题最为合适,先从实际问题引入14-9,再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索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寒假里,婷婷、明明和小兰三个好朋友参加了社区的游艺活动,拍了不少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

在这幅照片上,你们收集到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

1、要知道“有几个圈没套中”,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14-9。

2、14减9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借助你手边的学具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讨论)。

3、学生汇报,随机板书:

预设:

a、一个一个的减;。

b、做减想加,9+(5)=14,14-9=5。

c、14-4=10,10-5=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先减4?减去4后还要减几,你怎么知道的?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d、10-9=1,4+1=5。

提问:10是哪来的?为什么要用10-9?

板书:14-9=5。

4101。

+5。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4、质疑:

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对这些方法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5、练一练:

用你喜欢的办法计算13-8,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课间休息)。

三、巩固提高。

1、口算(开火车)。(课件四)。

13-6=14-8=15-7=。

18-9=11-8=12-7=。

2、小鸟找家。(课件五)。

(1)观察图画,注意房子上面的数字。

(2)你想帮哪只小鸟找家?

(3)还有一只小鸟没有家,谁来想办法帮助它?

(4)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鸟,那么我们大家就来给这只小鸟添一个家,好吗?

(学生齐答:15-9=6,课间添一个房子,小鸟回到了家)。

(有条理的板书:11-9=2,12-9=3,13-9=4,14-9=5,15-9=6,16-9=7,17-9=8,18-9=9,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看图列式。(课件六)。

详见教材p16。

4、发散练习。(课件七)。

()-()=7。

四、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教学反思:

一、情境的创设要灵活机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产生对计算的需要,并在教学计算的同时有机的渗透解决问题(应用题)的教学。但我认为创设情境切忌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创设既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又要照顾到知识的适用性,要灵活机动。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学知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教学中充分把握这一逻辑性,不必每一部分内容都大搞什么情景创设,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如何很好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学生知识体系的新的生长点上。

二、创设游戏的乐园。

蒙台梭利有句教育名言:“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当我说接下去要做游戏,小朋友一定会坐得端端正正,因为我说过我喜欢请守纪律的小朋友来玩游戏。

在做书上的数学游戏的时候,我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我把算式卡片平摆在讲台上,每一轮每组派一个代表,按照教师的要求找出算式。比如找出得数是7的减法算式,找出得数和11-2一样的算式。学生跃跃欲试,能安静的为组里的同学加油。

三、练习形式多样,及时评价跟上。

对于纯粹的计算,我通常采取开小火车或随叫随答的形式。特别是随叫随答,通过叫答能不动声色的让开小差的学生回过神来。说计算过程的时候,往往就是纪律最差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愿意听。这时候,奖励认真听的学生一颗“数学之星”并大声进行口头表扬能给其他学生榜样作用,但持续的时间不长。也就是教师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随时抓住可利用的资源。学生对站起来负责报答案很感兴趣,如果事先说“谁最认真,就请谁报答案”,学生处于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会很认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篇2】

《比的应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与分数的联系、以及掌握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比的应用又称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有按正比例分配和反比例分配两种,由于按反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并不广泛,而且可以转化为按正比例分配来解答,因此教材只教学按正比例分配。按比分配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研究比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有两部分内容:分一分和算一算。分一分:创设一个给两个班的小朋友分橘子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交流不同分法的过程中体会到1:1分配的不合理性,产生按比分配的需要,同时体会按比分配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算一算:在有了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分给两个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了解了“平均分”,即按1:1分,学生在五年级上册学过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本单元学习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由于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比的很多基础知识与除法、分数的相关知识具有明显的、可供利用的内在联系,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比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比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因此,学生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推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

【教学目标】。

3、使学生在探索未知、寻求成果的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并养成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教具准备】。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事物各组成部分比的资料。

课上准备:小红旗。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并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师有140个橘子,要分给幼儿园两个班的小朋友,你觉得怎样分才算合理呢?(平均分,这样才公平。)。

3、3:2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按比分的必要性以及初步沟通按比分与平均分的关系。

二、问题解决活动1:合作研究怎样按3:2这个“比”来分配。

为了研究方便,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小旗代替橘子。

(一)合作研究。

1.合作要求:两个同学一组分工合作,每分一次,就详细记录下当次分给大班和小班小旗的面数,直到分完为止。(提示:记录时,不累计上次分得的小旗面数)。

大班小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大班分得面小旗。

小班分得面小旗。

2.学生合作研究。

3.教师组织反馈交流。

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收集约三种不同的分法,分步展示在黑板上。

四人一组交流讨论要求。

(2)观察、比较这几种分法,你能发现什么?

插问:你觉得分一次至少需要多少面小旗?为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预设:

分法1:每次分给大班3面,分给小班2面。

表扬:认真有耐心,十二次。

分法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分,分的次数明显减少。

表扬:很会动脑筋,在分的过程中及时进行了调整。

分法3:先按人数分给大班30面,分给小班20面,余下的再按比分。

表扬:很会联系实际情况,这种分法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实用。

(二)验证。

1.问题:大班和小班分得面数的比是不是3:2?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班小班。

分得小旗的总面数。

人数。

平均每人分到小旗的面数。

30:20=3:2=36:24。

2.师生一起小结:

(1)平均每人分到的小旗同样多吗?

(2)把这些小旗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分配是合理的分法吗?

[设计意图]正式打通人数比与小旗面数比之间的关系,深化比的意义。使学生初步体会按比分的本质:即每个“单位”分到同样多。

(三)当我们知道总数的情况下的按比分配。

1.问题:如果有180面小旗,你打算怎样按3:2进行分配?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2.四人一组交流,说说你想到的方法:

方法1:按比逐次分配。

方法3:把比转化成分数,利用分数的意义求出大班和小班分到的小国旗的面数。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表现得太出色了,能再帮老师一个忙好吗?好啊。

四、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把一些事物按一定的比分的时候,可以用哪些策略?

3、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比的应用的例子吗?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来自本站。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形成线段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师根据学生描述介绍端点。

3、学生完整描述线段的特征。

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6、师: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变,只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它就是线段。让我们来看看下面那些是线段。(学生辨别线段)。

8、师小结过渡。

二、回归生活,体验线段。

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

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交流。

三、实践操作,感悟画法。

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别方便,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全班评议、欣赏。

四、多种方法,深化认识。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交流。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

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4、反馈。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认识的各种图形,许多线段还能组成很神奇的精美图案。(欣赏)。

7、漂亮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篇4】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

一、教材、学情分析

首先我进行一下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

1、教材首先通过富有情趣的古代课堂,生动地呈现了在《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并通过小精灵的提问激发学生解答我国古代著名数学问题的兴趣。

2、注重体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我班共33人,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遵循课程标准精神,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与重点难点。

二、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以鸡兔同笼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联系,掌握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三.教法和教学手段分析

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根据优中差生采取分层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为了更好地展示数学的魅力,结合一定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腾出足够的时空和自由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学法指导

由实例引入,在借助学习例1同时,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使学生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并专门为学困生创设他们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培养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每小组一份按顺序填写的表格图。

六、教学流程

本课我共设计了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课堂小结、家庭作业五个环节。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每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首先用课件出示第112页的情境图,我引导:“看,图上的个个学生紧锁眉头,还有一个学生急得头上都流汗了,他们正在为一个什么问题冥思苦想呢?我们能不能帮帮他们?”这时学生就会发现,情境图旁边的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接下来我让学生说说题的意思,再课件出示这道题的今意: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目的是确保学生正确理解题意,保持对该问题的好奇心。)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这样就揭示了课题并(板书课题)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环节,也是理解的难点,教学中我为了体现化繁为简的思想,我提出:“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我们把题中的35个头和94只脚改成8个头和26只脚。这样就变成了例1。

(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先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题意:请同学们默默地读这道题,思考一下:从上面数,有8个头是什么意思?(指谁的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是什么意思?问题是什么?这里还隐藏了什么条件?(目的是引导学生说出鸡两只脚,兔四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呢?我们不妨猜想看看。(我随着学生的猜想板书)

接下来介绍列表法:

刚才我们是随意猜的,其实我们还可以有顺序的猜。

我课件出示113页的表格,并指出:老师给每个小组也发了一张同样的表格,我让学生先进行分工,再共同完成表格,并指名学生汇报。

我总结:这其实就是按顺序列表的方法。这样我们也就用列表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表格,从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同学说一说。(学生同桌交流)再指名汇报。

学生的发现我预设了4种情况:

1、鸡在减少,兔在增加,脚也在增加。

2、每减少一只鸡,增加一只兔,脚的总只数增加两只。

3、每减少一只兔,增加一只鸡,脚的总只数减少两只。

4、鸡和兔的总只数没有变。

为了引出算的方法,我作了如下导语:如果头数太多,还用猜的方法和列表的方法是不是太麻烦了,那该怎么办呢?能不能用算的方法呢?小组讨论,还有什么方法?

学生在讨论期间,我在组间巡视并加以适当引导。如果有的学生茫然无绪,我启发学生:“假设笼子里都是鸡或者都是兔,脚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从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都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老师也加入了孩子们探讨的过程。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以点拨。)

先让用算术方法计算的学生汇报。我要求学生清楚的表达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法。先让小组长说,再让中等生说。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预设到会有几个学困生还是弄不明白。所以我采用画图的方法特定帮助这部分学生理解。

(我边作图边讲解)

我先画出8个小圆圈就代表8只小动物,假设全是鸡,每只鸡有两只脚,这样就先画16只脚,指一名学困生列出算式:8×2=16(只)而题目中说共有26只脚,还少多少只脚,再指一名学困生列出算式:26—16=10(只)这说明有一些兔子被算成了鸡,而每只兔子算成了鸡就少了两只脚,列出算式:4—2=2(只),10里面有几个2,列式:10÷2=5,于是我们就给其中的五只鸡都添上两只脚变成兔,这样就有26只脚了。5只鸡变成了5只兔,这里的5就是兔的只数。这里我预设到学生解答时很有可能把鸡和兔的只数答反了,所以我着重强调这里的5是兔的只数。

假设8只小动物都是兔,怎么办呢?(我要求学生合作完成)

(我的设计意图是对于学困生需要老师适时地站出来引领学生进行探索,通过一些有效的数学模型,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解决问题的台阶,使他们掌握方法,体验成功。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他们感觉不出自己是学困生,因为课堂上也有他们的精彩表现,只是和优等生的难度不同,他们只是老师心目中的学困生,而不是学生眼中的学困生。)

我指出:这两种方法都是假设的,一种假设的全是鸡,一种假设的全是兔。像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称它“假设法”。

接下来我让用方程做的同学说出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再让学生说算理。

(设计意图是因为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对于列方程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基础,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这个方法数量关系明确学生容易理解。所以我就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三)小结

用多种方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

我引导学生比较这些不同的方法,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对策略作出选择,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方法的思维特点,感受到方程法的一般性。)(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学以致用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孙子算经》中鸡兔同笼的原题。(目的是一方面《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解题方法。)

出示公园划船的图片和题:“做一做”中的第2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式解答。并汇报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假设法和方程法有了初步体验,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独立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

必做题

练习二十六:1、2、3、5题

选做题

课外阅读:阅读课本114页内容,了解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

古代趣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丁?

(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一方面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六)板书设计分析

除课题外,其他板书都是随学生的汇报而写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回答和尝试竟能成为老师板书的内容,激发学生勇于发言的信心。)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篇5】

一、分析教材、明确目标

《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分数与比的联系,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今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数学课程标准》、四个关注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方面: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3、情感方面: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关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灵活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欣赏他人。

根据上述观点,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新时期的课堂,是信息技术的课堂,我班学生人数少,在教学本课前,我在电脑上选好了课堂教学实录,首先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接受先进的教学方法,预予辅助教学,我就在一旁随时给以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法灵活学法得当

我在教学中因势利导,采用合理的教法,教给学法,掌握学法,学会用法。因此本课的教学法我总体归纳为两点:

1、创设情境,为自主探究形成氛围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本课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教材中例2所讲事例较枯燥乏味,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有一定难度。为了创设好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本课设计从学生感兴趣的孙悟空、猪八戒的故事引入教学。根据劳动付出比为5:3,总收入为160元,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样,在解题策略的过程中:学生既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而在拓展延伸时,诱导学生迁移运用探索发现的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并分析用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路。从而也就解决了课本例3的问题。这整个环节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方法——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在这样的探索学习中,使每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探索成功的喜悦。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解答.之后再让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这里就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时间,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归纳总结:得出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那也许在小朋友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1:1平均分配的形式,这里也可借此引发讨论,进而进行多劳多得的思想教育。)

通过这个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那接下来就可以顺水推舟,指导自学例2、感悟新知.

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发展提高

这里我将前面的小故事做了个小变化。今年中秋节前,孙悟空和猪八戒又想做“唐氏月饼”,这时沙僧也要加入,猪八戒为了能赚更多钱,做月饼比去年勤快多了。结果他们做的月饼的个数比是5:4:6,卖出后一共赚得300元。那请问同学们,今年和去年相比,有了什么变化呀?现在他们该怎么分这笔钱呢?这样一来,就在学生中击起了波澜,学习的气氛也达到高潮。

(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发现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同时也使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我还设计这么一道题用以拓展延伸。据老师调查,建造楼房的混凝土中,水泥与黄沙、石子的比是2:3:5时最牢固。学校要建造一栋教学楼,但现在水泥只有4吨,黄沙有12吨,石子却有24吨,总重40吨。如果由你负责质量的监理,你将如何处理?

学生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对此进行优化,如果出现比例不当,还可以趋机进行道德教育。建一栋楼房,一定要把握质量,那就要按比例去进行搭配。也告诉了学生:学好按比例分配,不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分析问题。

第四个环节:质疑总结、反思提高

说一说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惑吗?

还可以各抒已见,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怎么样,同桌的表现又怎么样,你认为本节课谁的表现最好。

(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认识自我与他人,从而促进自己的再发展。)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篇6】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一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1、学习新大纲,把握教改动向。

我认真学习《课程计划》和修订后的《教学大纲》,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认识,把握教改动向,明确小学美术学科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2、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我征订了《美术导刊》、《少儿美术》、《中小学美术教育》等专业杂志,课余时间经常钻研、探讨,从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修养。

3、我的理论与专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这学期中,我们班的同学美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画画水平得到我很大的提高。得到我各位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抓好学科教学常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我在本学期初便定好学期工作计划,排出教具、学具及使用日期,平时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学生带好学具。

2、这学期二年级使用的美术教材,在教学中我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新的教育基本理论。

通过学习,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关心社会发展,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并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感悟美的渠道。

3、课后,我积极组织开展美术兴趣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作能力、欣赏能力,并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新的课程理念

1、新的课程理念推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摈弃那种无视学生兴趣,一味追求认知的做法。

我在教学中把情意与认知相结合,以轻松活泼多样的方式呈现新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2、鼓励学生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特性进行尝试和探索。

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多种原材料制作作品,并通过探究与发展,逐步认识各种材料和工具的特点和性能,再综合各种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我在教学中认识到,美术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努力追求生活艺术化。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同学们的审美观、艺术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二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4)班、(5)班共有117名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学生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

二、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在《纸片插接》一课学习完毕后,将设计好的自己的名字做成一个可以站立的卡片,并尝试着用同样的手法将爸爸妈妈的名字也进行装饰,可以把全家人的名字插接成一个立体小屋,进行展览。

2、在《故事画》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以小组为单位,从语文书或课外阅读书中找一个简单的故事,依据书中的人物设计出与之相配的形象,小组成员一起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

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五味瓶》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 次内 容

第一周《纸片插接》

第二周《点、线、面》

第三周《重叠的形状》

第四周《鲜艳的包装纸》

第五周《五味瓶》

第六周《得奖了》 《孔雀翩翩》

第七周《叶子上的小血管》 《漂亮的花边》

第八周《奇妙的脚印》

第九周《蔬果变变》

第十周《小鸟的家》

第十一周《故事画》

第十二周 机动

第十三周《我们班级的标志》 《变了样》

第十四周 《我心中的老师》

第十五周《会爬的玩具》

第十六周《电脑美术》 《娃娃家》

第十七周《娃娃家》

第十八周《认识图形标志》 期末测评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共五个班,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全册教材简析:

第二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教学总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简要分析):

本册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学的主要措施:

1、教师方面: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2、学生方面: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

,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相关推荐

  • 人教版数学课件热门 希望这份"人教版数学课件"能够对您的工作产生帮助,热烈欢迎您的到来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成为您的启蒙导师。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设计教案需要结合教师教学风格和特点。...
    2023-08-18 阅读全文
  • 人教版小学课件 推荐一篇关于“人教版小学课件”的文章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我相信这篇文章会让您拓展视野。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指南。...
    2023-09-22 阅读全文
  •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精华7篇) 每位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都会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因此他们会仔细考虑每个教案和课件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是教案设计的核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操作和实施,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今天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与“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有关的资料,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提供易于操作且效果显著的帮助方案!...
    2023-12-11 阅读全文
  •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范例6篇)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案是为落实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的有力保障。我们根据您的需求特意编写了一篇题为《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的文章,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2023-04-27 阅读全文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在幼儿园教师的平时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需要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师资料内容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
    2024-03-03 阅读全文

希望这份"人教版数学课件"能够对您的工作产生帮助,热烈欢迎您的到来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成为您的启蒙导师。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设计教案需要结合教师教学风格和特点。...

2023-08-18 阅读全文

推荐一篇关于“人教版小学课件”的文章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我相信这篇文章会让您拓展视野。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指南。...

2023-09-22 阅读全文

每位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都会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因此他们会仔细考虑每个教案和课件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是教案设计的核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操作和实施,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今天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与“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有关的资料,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提供易于操作且效果显著的帮助方案!...

2023-12-11 阅读全文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案是为落实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的有力保障。我们根据您的需求特意编写了一篇题为《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的文章,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2023-04-27 阅读全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在幼儿园教师的平时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需要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师资料内容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

2024-03-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