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数学的日记
发布时间:2024-02-22 数学日记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热门十四篇)。
你搜集了多少范文的优秀素材呢?我们需要积累很多范文。学习好的范文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编辑用心制作的“有关于数学的日记”一定能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这能够激发你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1】
一个阳光明的下午,吃过饭,姥姥带我去广场,我看到广场上有4排健身器,每排是3个,我想是4x3=12个健身器吧。我还看到有9排花,每排有朵,我想是9x9=81朵花吧。我还见到有5排小树,每排是3颗,我想是5x5=15颗小树。通过今天去广场我知道了生活中也有许多数学,只要你仔细观察,多多动脑就会学好数学。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2】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看《小学生数学智力开发报》,我学会了一种新算法。
妈妈先问我,43—7=?能有几种算法。我想了一会儿说:“第一种,先把43分成30和13,13—7=6,然后30+6=36;第二种,先用40—7=33,33+3=36;第三种,先把7分成3和4,43—3=40,40—4=36。”妈妈说:“你的算法都很好,但是这儿还有一种算法,我们没用过,报纸上这个小朋友想出了一个新算法,他把这个算法叫“陈氏算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陈氏算法”是这样的:43—7,先算7—3=4,再算40—4=36,所以43—7=36。这种算法对其它算式适用吗?报纸上的小朋友又算了十几道题,结果都算对了。我也和妈妈一起验证了一下:56—9,先算9—6=3,50—3=47;45—7,先算7—5=2,再算40—2=38;83—9,先算9—3=6,再算80—6=74......哈哈!真得都算对了,数学真是太奇妙了!这其中的秘密是:43—7,用个位上的3去减7,不够减,需要给个位上的3加上4才刚好够减,这个4只好向40借了,所以只要再用40—4就可以了。
我觉得这个小朋友的算法很好,特别是他爱动脑筋非常值得我学习,以后我也要像他一样多动脑筋,争取想出更多的算法,发明一种“孟式算法”。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3】
今天上午,我们进行了一场惊悚的数学考试,几何学渣的我根本就是手忙脚乱,连该做的都忘了。
早晨,刚进教室,就很惊悚,教室里的空气是凝固的。因为这次数学考试大家都没有底气,作业一般做得都很慢,有的还要想很长时间才会做,而这次20几道题要在一个小时完成,这就意味着一道题最多只能花3分钟,我们都心慌了.不知道这次考试的难易程度,更不知道自己这次会考的怎么样,怎么办?
早自修铃声一大,孙老师就拿着考试卷走了进来---考试了。开始考试了,我的心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有的题目就怕花的时间长还做得不对。这是孟老师又进来说了一句‘‘最后一道附加题是当考试题目的,请控制好时间”这下子我们更慌了,怎么办?离考试快结束的时候,我还有3道题目没有写,还有三分钟了……
“好,所有同学停笔,考试借宿了最后一个同学起来收一下试卷”听见这句话我可变成了敢死队的一员了,拼了命的写,但没有证明过程,写和不写也是一样的了。刘煜轩无情地把试卷收走了,把我的分给收走了,我想哭但已经上课了,而且这次心理课还是我讲课,我只能强忍着哭,一步一步迈上了心理课的楼梯。
这节心理课,看得出来大家都不开心,因为数学考试的缘故,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会做但没时间,所以这节课的气氛也活跃不起来。
等到中午,有些学霸的成绩出来后,我便完全没了信心,尤其听见他们说有好多不及格的时候,我感觉,我就是那不及格中的一个。
下午的课,都过得尤其地慢,最后一节课上课,数学课代表把试卷都发了下来,平均分69分!那我多少分?我追着他们,想要看到分数。
XX分!鲜红的字印在我的试卷上,我算不幸中的万幸,终于及格了,我松了一口气,但有些失落。
这次惊悚的数学考让我知道了时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考试的时候要把握好时间,否则会摔得很惨!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4】
1.数学日记的内容
1.1学习中的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后或做数学作业时有什么想法、体会、启发、发现等;学生上课、作业、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学生在数学考试前的应试情况,考试中的做题情况和考试后的经验总结情况;学生有关数学的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实践创新的过程;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情感、建议等内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况。
1.2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并有亲身体验的有关数学的情景,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发展变化的情况;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听到的一些数学小故事;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情况及存在问题和改正问题的过程等。
2.写“数学日记”的意义
2.1数学日记加强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我们常会说这样一句话:“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教学生写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去思考,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更广泛地接触现实生活,让生活问题数学化。
2.2数学日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教师的指导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从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中了解到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解题的思路、推理过程、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同时还能了解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体验。
2.3数学日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习成绩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写数学日记,就是学生整理数学学习活动的思维过程。当学生把课堂学习的过程、思考问题的过程、观察现实的过程、体验生活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也正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现,就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回忆、归纳、总结、提高、反思和创新。
同时,数学日记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平时就养成了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4数学日记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看到的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扩大数学知识面,深化数学知识,并使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体味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日记使学生敞开了心扉,而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不仅能使教师更广泛地、更深刻地了解学生,而且可以根据学生日记中反映出来的“数学现实”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帮助,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
3.数学日记对教与学的启示
3.1数学日记要求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数学日记是一种数学交流的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通过符号的、图形的、图表的形式,去表达自己对数学的思考、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认识。有助于师生之间加强对话,反映出教与学的动态关系。同时对学习行为的各个方面加以识别,能够使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支持和强化合适的学习行为,纠正和改善不合适的学习行为。数学日记包含的这种对学习与教学的有效管理、对学习行为的支持和纠正,正好体现了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3.2数学日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日记能使学生明确任务、调整期望水平,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情绪,并且能逐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提高;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倾吐数学学习的心声,展示数学学习成果。通过数学日记,学生和数学教师有了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保证了教学过程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3数学日记既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又让学生喜爱数学
数学日记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方面有显著效果,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数学,体味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写数学日记,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增强,不像以往教学过程中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数学日记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甚至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数学日记使学生更多地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像以往的枯燥乏味,真正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日记应该成为教师和家长认可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日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中,数学日记这一全新的教学方法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值得学习和推广。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5】
学习数学是一件困难但是也开心的事情。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想过放弃,不过我对数学的好奇心很大,总想把题目做完做好。困难一步步向我进攻,但我一次次的`把它们击败,那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时正在学环形的面积,当时我只知道求圆的面积,可现在两个圆在一起了,不知道怎样求了,我没认真思考,就放弃了,结果作业做得不好。我想:不能这样下去了,我要努力。上课时我认真听了老师讲解,一下子就明白了,这道题我知道怎样做了。
所以数学就跟人生一样,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去实验,才能慢慢地进步和做出成果。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6】
今天是星期六,我早上7:30起床,只用了10分钟就穿好衣服并洗刷完毕,然后到书房去练琴。大约练了30分钟琴,我便开始吃饭去学钢琴。因为今天下雨,11:00学完钢琴后,便直接回家了。吃过午饭,我看了大约1个小时的电视,便去睡午觉了。
下午起床后,我既写了作业,又看了书,还帮妈妈打扫了卫生。晚上7:30,我观看了山东教育电视台艺术节来我们淄博市高新区录制的节目,大约90分钟,节目太精彩了,我还为我们华侨城小学的节目投了票呢!看,我今天过的多快乐呀!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7】
要记录学生上课、作业、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例如:
老师给我们讲了一道题:5800万千米=()亿千米。一个小组是这样做的:万千米和亿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就用5800万千米除以进率10000,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是0.58亿千米。我还有一种想法:先把万千米改写成千米,是58000000千米,再在它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是0.58亿千米。怎么样,我的方法好吗?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8】
数学考试我一直都不太好。这次……哎,别提了!
大课间的时候,我们都在走廊里尽情地玩耍。这时,数学课代表捧着一份试卷走过来。整个走廊和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注视着试卷,想得知考试的成绩。当发试卷是,那种冷静会使你其鸡皮疙瘩。“黄磊,97.5!”大家都以羡慕地目光看着他。不过一会儿,他课桌旁围满了人,想“采访”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高的分数。
可是,当试卷跳到我桌上时,却以如此低的分数欢迎我——“91.5”。同学们都不屑一顾。“天哪,他们怎么对我这样?”我抱怨道。可这张试卷还是默默无闻、无声无息地躺在那里。
我只好不情愿地订正试卷……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9】
今天我和姐姐玩过家家,我是售货员,我有很多玩具摆着卖,姐姐是顾客。
姐姐提着妈妈的手提包来买我的玩具,姐姐拿起我的布娃娃问多少钱,我说2元5角。姐姐给了我一张2元和1张一元要我给她找钱。我想了想,2元5角就是25角。一张2元和1张1元就是3元。3元就是30角,30角减25角就是5角,我应该找她5角。然后我问奶奶对不对,奶奶说我是对的,我开心极了。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10】
星期天,妈妈叫我整理房间。这时候我发现:窗户、门是对称的,窗户是长方形的,所以是对称的。门也是长方形,不用说当然也是对称的`哦。
接着,我发现房间里的家具,全是对称图形:床、桌子、柜子都是长方形的对称图形。
当我整理学习用品和玩具的时候,我发现:铅笔、橡皮、书、笔记本也都是对称图形。
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真多呀!但我发现长方形的对称图形还是最多的!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11】
6月21日星期一天气 炎热
一个炎热的下午,妈妈给我一些钱,让我去买雪糕。雪糕店里的雪糕可真多呀!有各种形状的、各种口味的,它们的价钱也不同。我惊讶地看着俩个大冰棒,惊奇的问:“阿姨,这俩个冰柜里有多少根雪糕”?阿姨看着我回答:“一个冰柜里有2958只”。我估算了一下2958+2958≈5920(只)﹤近似于2960+2960=5920﹥说:“啊呀!…阿姨家的雪糕是世界上最多的!这么多,大约5920只”。阿姨看我这么快估算出她的所有家当:“你是谁家的孩子,真是数学天才!”
就这样,我买了“冰工厂”和“小布丁”蹦蹦跳跳地回了家。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12】
今天的数学课是实践活动,我们分成每8人一小组。接着每个小组的组员便分工合作地想办法估计出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根据书里介绍的估计方法看来不难,但是要把误差减到最低就非认真不可了。
最新的小学数学日记数数黄豆:我本来建议本小组用杯子来量会准确一点。但是找不到杯子。后来本组选择了用手抓的方法。由组员罗广源负责来抓。哎呀!罗广源那只小手还挺大呢!一抓就是180粒,连续抓了30下刚好抓完1千克黄豆。终于大功告成了。30个180等于5400粒。就这样,我知道了1千黄豆大约有5400粒。
从这个实践活动中我受到了启发,不妨用这些方法来试试瓜子,糖果,花生等等。其实数学问题与生活真是息息想关的。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13】
我和妈妈又来到了食品区,妈妈拿了一袋5公斤的大米,是38元,而我呢,像一只欢快的小鸟,飞到了我最喜爱的零食区:两袋沙琪玛,每袋9元;一袋牛肉干,19元,四合酸奶,每盒3.5元。太好了!我把我的最爱都扔进了购物车。
我们来到了收银台排队,很快,阿姨开始计算,我脑子里也飞快地算着:2.5x2+38+9x2+19+3.5x4=5+38+18+19+14=94元。妈妈付给阿姨100元,找给妈妈了6元。
有关于数学的日记【篇14】
在银行里存钱,是中国人最主要的理财方式了。人们主要是想通过储蓄取得利息。
说到利息,离不开利率。那么什么叫利率呢?利率又叫利息率。表示在一定的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比如你今年有五千元的压岁钱,如果你准备到银行存钱,不同的年限就有不同的利率。今年存三年的利率为4.25%,到期的利息:
利息=本金X利率X时间
5000X4.25%X3=637.5
到期你就可以拿到本息一共是5637.50元
编辑推荐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系列十四篇
学生时代的我们经常会写作文,通过写作文能让我们的思维更敏捷、更深邃、更清晰。好的作文一定要日积月累。哪些作文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关于表的数学日记系列十四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1
身未老,而心已衰。今天我木讷了。呵呵。
分数乘法练习。重复昨天的“故事”。课始复习回顾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而后请生总结用一句话概括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引起认知冲突,然学生经历概括、总结概念的心理历程。让我意外的是卢jx也能完整概括,不管她是否读了暑假班,或是已有人告知,这都是值得高兴的,令我欣慰。(虽然这并不难概括,但对部分同学来说还是~,呵呵)概括后便是按课本内容一一练习,没有多大新意,学生也都能应付,正确率也蛮高的。
值得思考的是,已度过三年教学生活的我,对练习课内容的确定还不甚明了。按“簿”就班或是自定内容这两种选择当然不会。只是对内容设计方面的考虑还不够深入,这是有待研究的。
通过这几天的分数乘法计算练习来看,学生对“能约分的先约分”这句话的理解还不是非常深刻。有部分同学有时连非常清晰的式子都不能做到,这不排除他们的懒惰,但也不能忽视长此以往所得结果。或是有同学先计算后约分,当然这也不错,但从长远来看总是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单。这在今后的练习中应着重指出,然学生养成习惯。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2
20xx年3月4日星期四晴
长方体变形记
今天,我们在数学课上用吸管和橡皮泥做了棱架。一共做了三个棱架,第一次做了长方体棱架,需要12根吸管,分为3组,每组4根,长度分别是12厘米、9厘米6厘米,也就是长方体的长宽高,还要用8块橡皮泥做顶点。
第二次做了特殊的长方体棱架,也就是有2面是正方形的,需要12根吸管分为2组,8根长度相同,4根长度相同,橡皮泥还是用8块。
第三次做了正方体棱架,需要12根相同长度的吸管和8块橡皮泥。
我的收获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长度相等。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3
这天阳光明媚,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兴高采烈地回到学校上课,教室里显得特别安静。因为校长要亲自给我们上一节数学课。
校长来了,全体同学亲切的向校长问好。“上课。”“起立”,“老师好。”“请坐。”在这一串的程序中,拉开了上课的序幕。校长讲课的时候,我们听得特别认真,这也许你们会问:“你的标题说的是一节难忘的数学课,可听到这里,觉得它没什么好难忘啊。”别急,慢慢听下去你就知道了。因为我们在学校是出了名的“第一”呀,所以校长问我们,有两只眼睛的都是人吗?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对了,动物也是有两只眼睛的。校长只是问了我们一个人人都明白的常识问题吗?不是的,他也在告诉我们,虽然你们五(2)班对咱们学校来说是“遥遥”但是跟其它的学校相比,我们就“遥遥落后了”所以,你们不能因为在自已学校拿了个第一,就骄傲自大,而是要更加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就是因为校长这节短短45分钟的课,让我们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道理。“同学们,祝贺你们成功的取得全校第一,再接再劢,为学校争光”顿时全班欢呼鼓掌。“铃。”下课铃响了,结束了我们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
难忘呀。20xx年月3月2日的数学课。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4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在家里看电视,这时我的爸爸温柔的说:“宝贝,去帮爸爸买一碗带辣子的米皮,可以吗?”我爽快的答道:“没问题”,爸爸说:“你还可以自主买一包零食,就当是奖励你”。
说完,我就一溜烟儿的跑出了家门,首先我拿着爸爸给的10元钱,先去超市买了一包我最喜欢喝的葡萄味酸奶,我拿着酸奶去收银台付钱,那位叔叔问道:“小朋友这包酸奶是1元5角,你给我了10元,我该找你多少钱呢?”说着,我拿出小手在收银台上列起了竖式,几秒钟的时间,我便大声答道:“要找8元5角”,叔叔夸我真是棒极了。
接着我蹦蹦跳跳的来到了凉皮摊,我告诉阿姨:“买一份带辣子的米皮”,等阿姨调好后,我问阿姨:“多少钱呀?”阿姨说:“3元5角”我看了手里的钱刚好有3张1元和一张5元、一张5角“我直接就拿了3张1元和1张5角共计是3元5角付款后我还剩5元 。
回到家后爸爸看到了我买的东西和剩下的钱数一致,直夸我真能干,我心里乐滋滋的,我明天还要陪奶奶到市场买菜购物,数学真是太奇妙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5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上班前交给我一个任务,教6岁妹妹做数学题。我心里想:“那还不容易吗?教妹妹做数学题一定很好玩吧?”便爽快的答应了。
可是没想到妹妹居然这么笨,我告诉她1加1等于2,问她1加1等于几,妹妹想了想说:“等于10。”我说:“不对重新算一算。”妹妹又想了想说:“等于8。”这不是瞎蒙吗,真是气死我了。
我又生气又丧气,真是教不会她了。我心里打起退堂鼓,可是又想起答应教会妹妹的,没教会怎么向妈妈交代呀。不行,我得想个办法。对了,姐姐教我是叫我用手指头算的,我也用这个方法教妹妹吧。
“一个手指头加上两个手指头,等于几个手指头?”我举着手问。妹妹数了数说:“等于3。”对了,那1加2等于几?妹妹数了数手指头说:“等于3。”我又说:“1加3等于多少?”妹妹说“等于4。”我又说:“2加3等于多少?”妹妹想不出来就数了数手指头说:“等于5。”我想妹妹真会用手指头算了。
妈妈回来了,问:“你妹妹会做数学题了吗?”我说:“会了。不信你来考考她。”妈妈说:“好。2加3等于多少?”妹妹说:“5。”妈妈又说:“4加1等于几?”妹妹说:“等于5。”妈妈笑了,一个劲的夸妹妹,又对我说:“你真棒,能把小妹妹教会了。”我笑着说:“小意思啦!”
今天我教会妹妹做数学题了,真高兴。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6
今天真是丰富多彩、快乐的一天!
上午睡到自然醒,穿好衣服,刷完牙,吃了早饭,然后9点30分开始线上数学课,11点30分下课,总共学习时间是2小时,1小时等于60分钟,2小时就是120分钟。
中午,我吃完中饭,12点30分赶着去正海口腔看牙齿,12点48分就看好了,路上花了15分钟,整个看牙齿仅仅花了3分钟,幸亏不用抠牙齿,太开心了!
下午我带着礼物——乐高去参加季子潆同学的生日会,13时50分到达她家。我们先吹了一会儿泡泡,大概在14时03分的时候,我们开始搭乐高玩,一直搭到晚上19点30分,除了中间庆祝生日花了20分钟。妈妈问我:“你们搭乐高搭了这么久?”我说:“对啊,因为大部分是我一个人搭的,嘻嘻!”“那你乐高总共搭了多久?”妈妈问我。我想起上午线上数学课楠楠老师教我的知识:经过时间等于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结束时间19时30分减去开始时间14时3分等于经过时间5时27分,还要减去庆祝生日花了的20分钟,总共花了5时07分。我回答妈妈:“我们搭乐高总共花了5时7分。”妈妈疑惑地问我:“你不无聊吗?你不会搭烦起来吗?”我平静地说:“当然不会,有朋友一起玩的时间过得特别快!”
20时0分是我和妈妈约定回家的时间,我依依不舍的回了家,这真是开心快乐的一天。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7
星期五下午,我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因为下午要进行数学期中考试。
时间一分一秒地走着,很慢很慢,终于,李老师推门而入,喧闹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听李老师尖声说道:“拿出数学书,读二单元的概念,快点儿,时间不多了。”李老师说着,还抬手看了看手表。我拿出了数学书,认真地读了起来,只为了能考100分。大概我读了两遍概念后,李老师又推门而入:“赶紧去上厕所!”我箭一般地冲下了楼。
当我上楼时,突然,“叮铃铃,叮铃铃……”铃声响了。“糟糕,糟糕!”我一边嘟囔着,一边加快了速度。我冲进了教室,坐在了座位上,掏出了笔,一把抓来卷子。这张卷子一共有四页,题量挺少的,题也不难。“太好了!”我在心中暗自庆幸。开始写题了,我发现这张卷子上的很多题型都跟李老师让我们做的去年的期中考试题一样的。本来很紧张的心终于平静下来。我飞快地写着,不一会儿就写完了整张卷子。
“呼!”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就开始检查了。我吸取了上午语文漏了一道修改病句题的教训,先开始检查有没有漏掉的题。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哪一道题跳出了我的视线。OK!没有漏掉的题。下面,我该进行
仔细检查了。十分钟过去了,“咦!这有道错题。”经过几遍计算,我发现算错了一道应用题。哦!谢天谢地,我检查出来了。要不,我就得不了一百分了。我改了这道应用题,继续检查,没错了。
我找了一张演草纸,开始抄答案。之所以要抄答案,是因为考完试以后,李老师要来跟我们对答案,这样我们就都能估出自己的分数了。抄完答案,我实在无事可干,就放下了笔,开始左看看,右看看。有的同学还在快速地写着卷子;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好像在思考难题;有的同学坐立不安,好像凳子上有一根针似的;还有的同学也像我一样在左顾右盼。
时间像一个拄着拐杖的老爷爷,慢慢地,慢慢地挪动着。“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把我吓了一跳。可以交卷了!我一个箭步冲到了讲台上,胸有成竹地把卷子交给了老师。在我们大家焦急的等待下,李老师进来了,走到讲台上后,她立马开始说答案。我看着答案纸,每当李老师说出一个答案,我就赶快跟自己的对一下。当李老师说出最后一个答案时,我高兴地欢呼起来,因为我全对了。
这次数学考试,我以成功而告终!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8
月牙般的眉毛,明亮的眼睛,细小的鼻子,再加上那张能说道的嘴巴,这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因为数学老师姓荣,所以我们就叫她荣老师。
荣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有时你考试的成绩不好时,她会用那双眼睛鼓励你再接再厉,当你的考试成绩好时,她会用用眼睛告诉你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
荣老师还有一张小巧的嘴巴。上课时她那举一反三的嘴巴,把一道道难题讲的通俗易懂,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荣老师还有一颗喜欢帮助别人的心,无论谁提出问题,她都会一丝不苟的讲到你理解为止。课堂上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荣老师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直到解决为止。
荣老师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她先讲课,然后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堂作业,当我们做作业时,荣老师就会来回转,观察有没有不会做的同学,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无论谁做完后须经荣老师经检查通过后,你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如果有错,你必须改正后才能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一次,荣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亲切地说:“光舜,你看上学期你的数学学的那么好,作业写的也认真;你看,表扬了你以后,你就骄傲,造成现在成绩下滑,作业书写的也不认真!这学期让你当课代表就是为了鼓励你啊!”荣老师喝了一口水,接着说:“你以前做题又快又准,现在呢?只剩下快了,这样可不行;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了,这样发展下去会害了你!”“荣老师我记住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一片苦心,并且我一定会当好课代表!”“好,那就好!”过了不久,我的数学成绩进步的很快,期末考试离满分只差两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这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那张小巧的嘴巴,还有那颗善良的心。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9
“3、8、9、1”,又是一组牌。只见启明这下沉着多了,目不转睛的盯着牌。一会儿工夫,启明就兴奋的叫到:“瞧我的,8×9=72,72÷3=24,24×1=24”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想一只快乐的小蜜蜂。
最后一次:“9、7、10、3”起先我们看了好久,都没有解法。但是,我细细的看了一会儿,觉得可能有解法:“9×7=63,63÷3=21,21和10不能组成24。哎呀,不行:10-3=7,7×7=49,49和9也不能组成24。又不行。”我不断摸索。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算出来了:“7×9=63,63+10=76,76÷3≈24。”虽然是近似值但也不错。我飞快地把答案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们,他们起先都认为不行,可我仍然坚持我的意见。没办法,他们坳不过我,只好说行,于是游戏结束了。
通过这次有趣的24点游戏,让我感受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要保持一定的好奇心,不断的去摸索,什么难题都难不到我们。
点评:一次有趣的24点游戏的作者通过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让一个个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同时几次的翻牌计算过程也写得波澜起伏,风波不断,显得童趣十足。最后作者联想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是画龙点睛。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10
一翻开《数学趣题》,我就被书里的内容吸引了,什么“中国古算”、“考考你的智力”、“计数问题”、“行程趣题”……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翻到了“飞速增大”这一篇。
“飞速增大”这章分为了4份,有“国王赐麦”、“连锁信”、“梵塔问题”和“万载一珠”,我津津有味地按顺序读了下去,我发现每一讲前面都会举出一个例子来为我们讲解,例如国王赐麦这一讲,就向我们举出了一个历史故事,说是古代印度有一位名叫西萨钒喾达依尔的宰相,他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要赏赐他,他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格内给两粒,在第三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小格内放的麦粒都是前一格的两倍,陛下,请你把这样摆满棋盘上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同意了,结果他最后发现,即使拿出全印度的精食,也兑现不了他对西萨的承诺!因为西萨要的奖赏有18446744073709551615粒麦子,要生产这么多麦子,全世界联合起来也要2000年,古代印度国王再富有,也绝拿不出这么多麦子。
我看了一下后面的思考题,珠穆郎玛峰海拨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薄薄一张纸的厚度只有0.1毫米,但是通过把纸对折,对折再对对折不过几时次,其厚度居然会超过珠穆郎玛峰,请你算一算,到底需要对折几次,就可使纸峰超过珠穆郎玛峰?我看了答案,把我吓了一跳,仅仅只用对折27次,纸峰就能超过珠峰!
看来数字真是无所不能啊!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11
今天,我和爸爸在家用扑克牌玩24点游戏。我们每人发半副牌,每人每次抽二张牌摊在桌上,谁先用加减乘除把牌上的数字算出24点,谁就拍一下手,说出自己的算法,就可以把四张牌收回放到自己那边。
开始,总是爸爸赢,我的牌渐渐地都到爸爸手里了,我就向爸爸请教绝招。爸爸告诉我说:“首先要看看四张牌里有没有3、4、6、8,如果有3,就用剩余的三张牌算8,如果有4,就用剩余的三张牌算6,有6或8,也是和上面的算法一样,因为,3×8=24,4×6=24。还可能用类似上面的方法找2乘12,15加9、或者用连加的方法等等。”当然也有四张牌算不出24点的情况,那自己把发出的两张牌收回。
爸爸教了我很多算24的方法,我用这些方法又把我输的牌从爸爸手里赢了回来。以后我要多练习,争取下次打败爸爸。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12
老师,您病了也为我们上课,您深深地感动了我。
前些天,听班主任说请了几天病假的数学老师——林老师,要为我们上课,同学们的心顿时担心起来。
课前,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做好了课前准备,安静得像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的清清楚楚。连“小捣蛋鬼”也这么安静地等待老师,我看此情形,心里很高兴。
忽然,一个高大的身影从窗前移过。哦,原来是数学老师来了。她走到讲台前,轻声一说:“上课。”“起立。”同学们“刷”地一声,站了起来,精神奕奕地说:“老师您好!”“坐下。”同学们又“刷”地一声坐下了。老师说:“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关于百分率的。”说完,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了几道题,并讲解这些题的做法。我看到老师那疲劳的样子,心想:老师的病一定不轻,我很应该自觉遵守纪律,让老师更好地上课。老师的声音很小,好像一不留神就会被一句话溜掉。老师让我们做题时,时常挨着讲台,慢慢坐下,然后就闭目养神。她为我们出题时,她的手挨着黑板,十分辛苦地写起字来。虽然周围的同学很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但看到老师这样辛苦,心里的确很难受。回想起以前的林老师是十分精神的,腰挺得很直,说话的声音清楚响亮,真希望她能早日康复。
老师我想对你说:“啊,老师。您像园丁,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您又像蜡烛,照亮了我们的一切;您还像火堆,把您那暖烘烘的温暖,流入了我们的心田。老师啊!您是多么的伟大那!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您。”
这节数学课让我永生难忘。我即将毕业了,希望老师您能记得我这个学生。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13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菜了。到了菜市场,我看到有很多人在买菜。菜市场里的菜真多呀!有胖胖的冬瓜、红红的胡萝卜、长长的丝瓜、水灵灵的白菜、圆圆的蘑菇、翠绿的蒜苔……
妈妈买了3斤西红柿、2斤丝瓜、3斤鸡蛋、2斤蘑菇。妈妈问我:“1斤西红柿是1元5角,3斤西红柿需要付多少钱?”我想了想说:“先把3个1元加起来等于3元,然后再把3个5角加起来等于1元5角,最后用3元+1元5角=4元5角。”
我还帮妈妈算了其他的账:
丝瓜:
每斤2元5角,2斤是2元5角+2元5角=5元钱;
鸡蛋:
每斤4元1角,3斤是4元1角+4元1角+4元1角=12元3角;
蘑菇:
每斤3元,2斤是3元+3元=6元钱。
今天买菜总共花了4元5角+5元+12元3角+6元=27元8角。妈妈带了50元钱,最后剩了50元-27元8角=22元2角。
我能帮妈妈算账了,我觉得心里很高兴。妈妈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
关于表的数学日记 篇14
暑假数学有一项作业,要求写一篇数学日记。正好我和老爸老妈去北京转了一圈,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数学呀。
要去北京了,就要实现我看到人间奇迹的梦想了,我激动,我高兴!妈妈买的高铁票,售票员说商务舱没有儿童票,只有成人票。商务舱的票价是一张997元。等我们回来的时候,是爸爸买票,可北京有儿童票,真是气死人了。我1。45米所以减了一半,是488元。所以高铁的费用应该是5乘997+488=5473元,真贵![小学生作文
我们住在北京西国贸大酒店。豪华的大厅炫目美丽,爸爸定了套间,一天1300元,我们住了三天,1300乘3=3900元。
我们头一天上午去了八达岭长城,我和妈妈两个人,因为要自己爬上去的话太累了,所以我和妈妈坐缆车上去的。谁知到,缆车也没有儿童票,成人票是80元,2乘80=160元,然后我们就坐缆车上去了。到了以后,还要再买门票。成人票是40元,儿童票是20元,20+40=60元,不算贵。再说我终于亲眼目睹了无比壮观的人间奇迹长城,也了解了长城的历史和知识。玩儿的很开心,也值得。
下午我们去了十三陵,票价很贵,不过幸好我带了一个法宝,就是我的学生证,竟然派上用场了,还减了不少钱呢。妈妈的门票是65元,我是35元,65+35=100元整。虽然今天花了那么多钱,才去了两个地方,但同样也让我知道了十三陵都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也收获了难以想象的知识呢!
来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必须要看的,第二天上午,我和妈妈就去参观了故宫博物院。故宫建在明朝,是明、清两朝皇帝住的宫殿,巍峨壮观,气势磅礴。我排队买门票,我有学生证门票是20元,妈妈是60元,60+20=80元。我不禁感叹道:这差距也太大了吧,一个大人的门票都顶三个小孩儿的门票了。
这次旅行可花了不少钱呢。我算了算是5473+3900+160+60+100+80=9733元,这还不算吃饭、车油等费用,就用去了9733元。真让我感到震惊呀!不过我收获了快乐的心情,成长的经历,丰富的知识。这些是用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
数学日记四年级(热门七篇)
我们整理了“数学日记四年级”,并分享给您,范文如何写才能脱颖而出?撰写文档是有效表达信息的一种方式,一篇标准的范文,可以让我们写作时事半功倍。
数学日记四年级 篇1
堂姐今天要来我家玩,我非常高兴,盼望她能早些过来。“叮咚……叮咚……”“开门!”只听见清脆而响亮的声音传进我的耳朵,我回想了一下这个声音,感觉似曾相识,哈哈,是堂姐来了,我赶快跑过去给堂姐开门。
我们玩了一会儿,他突然问我:“你妈妈多少岁了?”我并没有直白的告诉他,而是这么对她说:“1983年出生的,知道几岁了吧?”我出的题目并没有难住机智的她,堂姐很快就算出来答案:“简单,37岁!”这时我问她:“我堂哥比我早出生多少天呢?”她转了转眼珠,回答:“你出生一个月(30天)的时候他已经出生了50天,知道了吗?”我听了以后拿了一张白纸开始在纸上打下草稿:一个月=30天50-30=20天。“啊哈!”算出来的我非常激动,“我知道了,比我大20天对吧!”堂姐笑着回答:“你回答对了,是比你大20天没错!”我又考了考她:“我奶奶今年(20xx)61岁她是哪年出生的?”她浅浅一笑:“你是想难住我吗?想难住我是不可能的!20xx-61=1959年”“前面几题你答对了是没错,但这题能否答对,可不一定!”我说道。堂姐毫不在意说:“怎么可能难住我?随你怎么出!”看他得意忘形的样子我就说了起来:“甲乙两家相距1400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在同一条直路上走,甲80米/分乙60米/分5分钟后相距多少米?提示一下,共四个方案。”她算了算说:“明明就一个答案700米。”我告诉她:“700米对了,还有3个是2100米,1500米,1300米,我就说你不一定对吧!”说完这句话堂姐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运用到数学,比如算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只要你用心去观察一定能发现更多!
数学日记四年级 篇2
过年了,最开心的就是长辈们给的压岁钱,拿在手上,厚厚的一沓。我可以用自己的压岁钱买文具、零食、玩具,还有许多我想买的东西。
到舅舅家拜年,看到晨晨哥哥、小茹姐姐还有雯雯妹妹聚在一起比谁的压岁钱多。晨晨哥哥问我有多少压岁钱,我就悄悄告诉他。
雯雯妹妹对我说:“我的压岁钱肯定比你多。”
小茹姐姐说:“晨晨哥哥的压岁钱比我少。”
晨晨哥哥对我说:“你的压岁钱不可能比小茹的压岁钱少。你现在猜猜我们四个人的压岁钱从多到少是怎么排列的?”
又是多,又是少,我都被他们说得稀里糊涂的。哥哥看到我面露难色,对我说,你可以让我们四个人根据压岁钱的多少进行排队呀。
受到晨晨哥哥的启发,我就根据他们三个人说的话进行排序:小茹姐姐在晨晨哥哥的前面,雯雯妹妹在我的前面,而我又在小茹姐姐的前面。所以按压岁钱从多到少就是:雯雯妹妹、我、小茹姐姐、晨晨哥哥。
互相公布了压岁钱,我们又蹦又跳,还商量去超市买些东西。舅妈听到了,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小朋友在一起,不能攀比压岁钱的多少,要比就比谁更懂事!”
听了舅妈的话,我们连连点头。我们不攀比,要比就比听话、懂事。
数学日记四年级 篇3
从上小学一年级,老师就教育我们,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今天我跟妈妈去饭店吃饭,我在洗手时,看到水笼头在哗啦啦地淌着,心里非常难过,这不浪费水资源吗?我赶紧上前去关掉水笼头。此时此刻,我想:水一年会浪费多少呢?于是,我立刻在心里计算。
我们中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个人一天用水量按20升来计算,一个人一年就会用掉20升×365天=7300升。
按这样计算,我国有13亿人口,一年就需要用掉1300000000×7300=9490000000000(升)水。
洗车我们都知道,是最浪费水的。爸爸告诉我,洗一辆车大约用水30升,一家洗车店一天按接待20辆车计算,一家洗车店一天就要浪费30升×20辆=600升。
6家洗车店一天就浪费6×600升=3600升的水。一年就要浪费365×3600升=1314000(升)水,这才仅仅是6家洗车店一年浪费的水。同学们想象,全国有多少家洗车店?每年要浪费多少水?
今天我计算了一下,才知道了这么多知识,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呀!
数学日记四年级 篇4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妈妈说要为我准备明天早餐的食物,于是,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面包房。
来到柜台前,妈妈买了一包切片面包。一包面包共有八片,一包面包的价格是16元。这时,妈妈想考考我,问道:“彤彤,请你计算一下,每片面包的价格是多少元?”天哪!这么简单,16÷8不就行了嘛!我心想。于是,我果断地回答:“每片两元。”妈妈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每次早餐需要吃三片面包,那么能吃几天?”我想了想:8÷3=2余2。然后回答道:“能吃2天还剩2片。”营业员阿姨看着我说:“聪明的孩子。”我瞬时脸红了。妈妈对营业员笑着说:“三年级了,早会了。”
瞧,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提高我的数学成绩。
数学日记四年级 篇5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供我们上下楼的楼梯一共有多少级?家里一共有多少灯泡?我们吃一顿饭要用多长时间……而今天,我却在想我们三分钟能做什么。
早上起来后,我开始洗脸刷牙,妈妈比我早起了好多,现在正在晾衣服。我感觉有点无聊,便拿起了手表开始给妈妈计时,看她几分钟能晾好衣服。过了一会儿,我按下了秒表,一看,不多不少,刚好三分钟。妈妈看见了我在计时,没好气的对我说:“在这里计时有什么用?你干脆想想你做事要多长时间吧!”听了妈妈的话,我说:“我开门只要三秒钟!”“想点有用的!”妈妈说完,便去烧早饭了。我坐到了书桌旁,埋头想起了我做事需要的时间。“我做一列口算要1分钟;看一本书要1小时;洗一次碗要10分钟;吃一顿早饭要......”“郭松源,吃早饭啦!”我刚想到吃早饭,妈妈还真要我去吃了。我飞快地跑向了餐桌,拿起了手表摆在了一边,准备再一次计时。按下了计时键后,我狼吞虎咽的消灭了眼前的白粥,在心里想:“我吃早饭要多长时间呢?”我边想边按下了手表上的暂停键,看了一下时间——15分23秒!“原来我吃早饭要用‘15分23秒’啊!”我喃喃自语道。妈妈见我如此的无聊,便给我下达了一个任务:在5分钟之内数出厨房推拉门上小格子的个数。
我说:“这还不简单!小个子一共有六排,每排有18个小格子,列算式也就是‘6x18=108(个)’,门一共有两扇,每扇门的正反两面都有小格子,列成算式就是:‘108x4=432(个)’,对吧?”妈妈见我答对了,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可以发现这其中的奥秘。
数学日记四年级 篇6
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数据:美国是3.85美元一加仑汽油,而中国是6.6元人民币一升汽油。我心里有点犯嘀咕了,升这个体积单位我知道,可加仑是什么,它和升的进率是多少呢?带着疑问,我上网准备查阅资料。
刚打开网页我就后悔了。老师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自己探索,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寻求他人的帮助。我便先查找了加仑的资料,得知了它也是一种体积单位。又查找了美元和人民币目前的汇率,是6.5元人民币换一美元。就决定自己算一下。
3.85×6.5=25.025,得出了25.025元人民币一加仑的数据。知道了多少人民币一加仑和多少人民币一升,再用25.025÷6.6≈3.79。得出了3.791升大约等于一加仑。我又上网验证一下,可网上的进率却是3.785。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我想了想:原来,美元和人民币的进率一直在变,所以会有些不同。不过,3.785四舍五入一下也差不多等于3.791。
报纸上还说美国人的人均年收入约是三万六千美元,一个月三千美元。而中国人的人均月收于差不多是三千元人民币。因此美国人一个月能买三千升汽油,而中国人买的汽油量仅是他的六点五分之一,约462升。
全部合成人民币:美国人一个月能赚差不多两万元人民币,而中国人相比之下就少多了,只有三千元人民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因为咱们中国还没有完全进入到全机械化生产,人力的劳动还有很多。他们用如雨的汗水换来的.只是较少的薪酬。不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发展的更完善、更强大!
其实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它也许只是报纸上的一句话,只是突然萌生的一个想法,或者可能是对未来的憧憬。
数学日记四年级 篇7
星期天上午,我和爷爷到藕塘的药店里买了两盒药片——胃尔舒
两盒药一共44元,一盒22元,爷爷付给她一张50元,营业员找给爷爷6元。
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爷爷还可以这样付:
1.先给营业员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爷爷有零钱,可以先付40元,再付4元。
通过这次陪爷爷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日记5
我的数学测验常常得100分,其他同学问我有没有什么窍门,我告诉他们,我有一个“改错本”,它帮了我的大忙。
过去,作业本或测验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只看老师打的等级或分数,从来不考虑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么改正?结果每次测验,不是这儿错点儿,就是那儿错点儿,总是得不到满分。有一次,我的数学老师对我说:“我们学习知识要真正学懂知识,不能只看等级和分数,题目做错了,应该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建议你们每人都准备一个改错本,把错题的类型抄下来,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且认真订正。”从此以后,我就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只有掌心那么大,在小本子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上三个字“改错本”。
每当作业本和试卷发下来时,我总是认真分析,并把错题抄在“改错本”上,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在错的地方用红笔标上记号,并认真订正。例如,我在学习解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我的“改错本”上是这样记录的。
数学日记四年级(热门12篇)
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要求我们写周记,通过写周记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更加有效率,您是不是不太清楚周记的写作要点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您提供有关“数学日记四年级”的一些详细信息,我们希望阅读本文后您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式和理念!
数学日记四年级【篇1】
今天,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去饭店吃饭,可是一吃不要紧,倒让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问题。
我一边吃,一边四处张望着,这里的人可真多呀!数都数不清,忽然,我的注意力定格在一桌饭菜上,那儿没有人坐,可桌上的东西却很多,吃剩的菜呀、饭呀、汤呀、全部都堆在了桌子上,浪费了不少粮食,我在心中算了算,一两饭就有200多粒,成人的饭量等于1*4=四两,而儿童的饭量等于1*2=2两,大人加小孩等于2+4=6两,那一个月的饭量等于6*31=186两,一年的饭量等于186*12=2232两,再除以一个贫困孤儿的饭量2232/2=1116个,只要一个家庭节约一些粮食,就可以养活1116个孤儿,不会挨饿。
一个人一餐就浪费这么多粮食,那全国十几亿人都这样浪费的话,那粮食的收成根本就不够吃呀,相反,如果一个人节约一些饭菜,那就可以养活5亿多那些在粮食危机中的人,我的眼睛继续扫射着,又看到了许多我不想看到的浪费粮食的问题,一些温州人好要面子,点了一大桌饭菜,可是客人不喜欢,一口也没有吃,连筷子也没动过,吃完之后,就付钱走了,留下一大桌菜,既浪费了钱财,又浪费了粮食,还有一些与我同年人的问题,一些大人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周六周日能吃的更好,点了一大桌菜让孩子吃,可是孩子不喜欢,还挑三拣四的,嫌那个太酸,这个太咸,也剩下一桌子菜......
浪费是可耻的,请大家节约粮食,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数学日记四年级【篇2】
符号王国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地点:符号王国
人物;=、÷、×、+、-、()
=:我叫等于号,你看我把两条辫子梳得多整齐啊!
÷:我叫除号,虽然我长得不怎么好看,可是我的用处可大了!
×:我叫乘号,我的`样子很想错,可千万不要把我写错了!
+:我叫加号,我的样子很象十,可我不是十,所以要把我和十分清楚哦!
-:我叫减号,跟一一样,多美,多整齐!
一天,符号姑娘们在符号王国吵闹着。
书:我给你们出1道题,你们把你们应该坐的座位坐好。题目是这样的:
3333=6
符号们都站好了,而且也没有站错!
():幸好,没有那个难看的东西÷号,不然我们整齐的队列,被÷号一乱,就都变成丑小鸭了。
÷号听了()的话,低下了头。
÷:难道我的两个黑球就这么讨厌吗?
书:+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大家都是好朋友,一定要相互帮助!
符号们很惭愧,又重新让÷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小朋友们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吗?
数学日记四年级【篇3】
数学日记四年级:运货问题
在数学试卷上,我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有一个饲养员,带着狼、羊和菜一起渡河。当人在的时候,狼不敢吃羊,羊不敢吃菜,可是每次只能带一种动物或者菜过河,怎么样才能全部安全地过去?
于是我便认真地做了起来。首先我带羊过河,可是下一步就没办法了:如果带狼过河,人一离开狼就会吃羊,如果带菜过去,人一离开羊就会把菜吃掉。这时,爸爸给了我一个好提示:羊在这里起到了链接作用,不让羊和其他的一道,那就没问题了。这倒让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第一次送羊过河,第二次送狼过去,回头的时候顺便再把羊带回来,第三次带菜过去,最后再把羊带过去。这道题目就做出来了。
通过做这道题,让我掌握了做题的方法,那就是首先要找到它的关键点。
数学日记四年级【篇4】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下面我就给你们讲一讲我发现的数学小秘密吧。
今天上体育课时,我看见操场上的旗杆上飘着一面国旗,旗杆下面有2个大花坛,旁边还有3棵大树。体育老师整理好队伍后,我们就开始报数啦,“1,2,3,4,5……”同学一个接着一个地报数,最后一个同学报到50,老师说学生全部到齐,于是我们就跟着老师开始学做《七彩阳光》体操,一节体育课很快就结束啦。放学回家后,妈妈在一旁算着今日卖菜的收入“15+3+2+……”。原来妈妈今天的收入真不错!
中午我找妈妈要了10元钱去买折纸,花了5元钱,文具店的阿姨找了我5元。哦,我明白了,原来买折纸是5元钱呀!
数学,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生活中人们也离不开数学。数学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购买东西时,比赛计分时,买菜结账时……
我爱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好数学!
数学日记四年级【篇5】
昨天,我的数学书不见了,后来又找到了。
一开始,我回到家,妈妈也刚回到家,就给我检查书包,一看,妈妈就说:咦,你的数学书在哪呀!我没有看到你的数学书。
我说:不可能的事,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又在骗我。
妈妈说:你不信,好,你不信的话就来看看呀。
我去看了,一看,什么?我的数学书呢?我心想起了怪了,怎么会没有带回来呢?我记得我带回来了,可是为什么就是找不到呢?
妈妈说:不会掉了吧!
我说:好像在桌子里,明天一早就去拿。
今天早上,我到学校里去拿,一看,怎么不在了?我心里想,哎!我的书呢?这时,老师来上课了,是数学课,我特别着急,后来卢昌松把数学书还给了我,我一看,不对呀,怎么他会有我的数学书呢?我想着想着终于知道了,原来我昨天把数学书放在他的桌子上,他又当自己的书放进了书包里,怪不得我找不到呢,原来在卢昌松那里。
数学日记四年级【篇6】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的'同时,它自己也在自转。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时,就会与地面形成一个0度角。上午,太阳会和地面形成一个锐角。到了中午,太阳在正上方,会和地面形成一个直角。下午,太阳会和地面形成一个钝角。而夕阳下山时,太阳会和地面形成一个平角,次日的清晨,太阳又重新从地平线升起,这时太阳会和地面形成一个周角。
以前我只知道最简单的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现在我长大了,又新认识了两个角:平角和周角,也知道了它们的含义。
还有,我知道了太阳发出的光可以看成是射线,公路可以看成是直线,而铁路上的两条铁轨可以看成是平行线。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和线与角有关的知识。
数学日记四年级【篇7】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什么是余数呢?余数就是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然后余下来的那个数。不过余数不能大于除数,如果45÷5=8.5或者46÷5=8.6的话,它的除数是5,而余数等于5或者大于5,就可以再分一组。
首先,傅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有一串彩灯,它每一组的顺序是由红、黄、蓝、绿、紫的排列,然后问我们第3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第42个彩灯呢?我做出的答案是这样的:35÷5(它每组不同颜色彩灯的数量)=7,没有余数,那它就是最后一个颜色——紫色;第42个的话,42÷5=8.2,余数是2,那么它就是第二种颜色——黄色。
接着,傅老师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三(2)班有53个人,他们一起到公园划船,每条船限乘6人,请问要租几条船?这道题可就简单了:53÷6=8.5,不过剩下的5个人不能忘记的,还要一条船,不然剩下的5个人就没船坐了,所以要8+1=9(条)船。
余数的作用可真大,如果碰到不能整除的数,不用余数的话,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不能准确的计算出来。
数学日记四年级【篇8】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哈利波特》的第一本与魔法石价格是19.5元,有191页。19.5191 0.1(元),一页大约要0.1元,这本书发行了1391500本。如果全部卖出可收入139150019.5=27134250元!
第二本与密室售价是22元,有203页。222030.11(元),第二本一页的价格比第一本多了1分钱。这书发行了1271500本。全部卖出可收入127150022=2793000元!。
第三本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价格26.5元,有260页。26.52600.1(元)。第三本一页价格跟第一本一样,比第二本少1分。这书发行了1271500本。全部卖出可收入127150026.5=33694750元!
原来,第二本一页纸价格最高。
数学日记四年级【篇9】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今天,数学课后,老师布置我们预习除法估算。
预习是什么呢?老师为什么叫我们预习呢?我带着惊奇的心情回到家。查资料,问爸妈。原来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自己先把书上的内容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等上课时,再认真听。)这样,就能对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
我好奇地预习着除法估算。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估算53862时,可以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来,预习可以帮助我扫除数学学习的障碍,我对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听课时,我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即使有疑问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课前预习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为成功的预习,可以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跟着提高,所以,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数学日记四年级【篇10】
中,处处有。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这个学期,教了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的,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中活用。
数学日记四年级【篇11】
如果你认为数学仅仅是一门课程,那你就错了。数学其实无处不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常见的钟表,它里面就蕴含着数学―时间问题。假如没有钟表,你就无法知道是几点钟,就不能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没有时间概念。你想要过这样的生活吗?谁都不想。
还有数学中的重量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小到我们天天要吃的盐和米,大到建造房子需要用到的水泥等,如果没有克、千克和吨这些重量单位,它们都无法准确地衡量。如果没有秤,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就只能用手感觉,那么商品就无法均等份量。你用同样的钱买比别人少的物品,你愿意吗?谁都不愿意。
这时候大家熟悉的长度也来了,它说:“我也是数学中的一部分呢!”确实,在数学这个大家庭中,长度问题举足轻重。假如长度知识不存在,那么你买一个柜子,有可能高了装不下,而矮了呢既不实用又不好看,估计需要来来回回折腾好几遍才正好合适。谁愿意这么麻烦?谁都不愿意。
还有数学中的角度问题,它在生活中也不可或缺。如果没有角度概念,房子的角就可能一边大一边小,不垂直的柜门就无法正好盖住柜子……谁想买这样的柜子和房子呢?谁都不想。
数学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些数字和符号,但却包含着无穷的奥秘。有句话叫“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正是如此,有了数学就有了科学,利用科学原理就能创造出高科技产品,有了高科技就有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数学日记四年级【篇12】
星期天,我和妹妹,弟弟三个人一起在家里做作业。做了一会儿,休息了一会儿,我提议:算一算妈妈的上班时间。她是从上午的9:30上班到下午的4:30下班,如果把9:30看成9:00,把4:30看成4:00,从9:00到4:00有多长时间呢?
弟弟说:“中间有一个12:00,先用12-9=3(时),4-0=4(时),再用3+4=7(时)。妈妈要上7小时的班。
妹妹说是6小时。她说:“4:30减掉30分钟是4:00,零点到4:00是4小时,而9:30加上30分钟是10:00,10:00到12:00是2小时,2+4=6(时)。”
我听了他们的对话,想起老师教我们的24小时计时法,下午4:30就是16:30,用16:30减去9:30就是7小时。
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了他们,弟弟和妹妹听了恍然大悟,他们都说:数学真是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