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巨婴国读后感(集合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05

巨婴国读后感。

不清楚该选什么好篇章时,我们建议您阅读一下“巨婴国读后感”。当一个人重新阅读作者的作品后,难免会产生新的见解。我们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把宝贵的心得记录下来。有哪些优秀作品的读后感值得我们借鉴呢?我们将持续关注该领域,为您带来最新的信息!

巨婴国读后感(篇1)

一、全书概述

武志红的巨婴国通过描述近10几年各类国内发生的社会案例和心理治疗案例来归因国内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人群心里的一种普遍不成熟现象。即:国人普遍心理特征集体停留在婴儿时期,由于糟糕的母婴关系及成长环境,导致我们长大后依旧在以各种方式表达婴幼儿期的一个全能自恋的特征,如:动手能力差、情绪表达及控制力差及无主见,寻求共同的特征认同,家庭共生现象,压抑自我,委曲求全等;借此抨击孝顺、中国式好人的社会现象。由于过度强调利他和集体主义、强调主次、人伦关系,导致这种主体下普遍糟糕的母婴关系、母子关系、社会关系,甚至盲从儒家的孝顺文化:轻视个体个性、总强调他人的感受、社会的约定,服从一种外在的评价标准来统一行动来评估。而自我的感受处于一种极度压抑的情况,只能通过异类的宣泄途径表达出来,以至于人数众多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作者抨击的就是这个,呼吁关注和尊重个体的独立性、人格完整性;表达自己个人主义的观念。抨击过度的集体主义及孝顺文化,倡导真实、“自我”一点,成为一个独立有趣有力量的“大”人。

二、谈集体主义和过度宣导的“孝”和“顺”

“不尊重个人的感受,而是维持表面上的和谐,这历来是中国社会无处不在的经典现象。”

这也是为何中国式好人总是看起来虚弱而不完整,总是在寻求着妥协和折中、寻求息事宁人,普遍倡导的儒家文化中的孝的核心就是老与幼之间的关系,关键词是“关系”,因此弱化人、重在凸显关系;过度宣养的孝文化倡导出来的理念认为子女不仅仅要求物质上的顺,可怕的程度要求精神上的绝对顺从,情绪上的不抵抗。这类观念严重情况下即成为一种集体暴力,大量个体被忽略,成为家庭共生体下的附属和陪衬。我们维系着各种关系,各种表面的和谐,阉割自己的人格和表达。没有活力,没有主见,没有表达,按照范式而活。

大家奋力地想抓住父母、别人的认可,社会的认同,谋求权力的追求,谋求某一主体的代表,平衡利益、忍耐和压缩自己的空间,息事宁人。却又往往事与愿违,造就一个又一个悲剧的循环。这种循环或许在婴幼儿的哺育和成长期便已注定:总想将孩子套在一个范式当中,结果造成家庭关系的扭曲而不自知。子女在家庭关系和婴幼儿无法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陪伴及施展,以至长大了依旧无法走出这种共生关系,转而成为了社会的巨婴,寻求各种童年的心理满足,弥补这块空间。导致一生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没有思考和选择只是默默接受和承受,这是不是一种集体返祖现象呢?

三、谈谈启发

“能力是建立深度关系的副产物,而建立关系时,比努力更为关键点一点是,你不是自恋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这一事物之上,而是臣服于这一事物。”因此“能持续努力的人,是有了相对成熟的心理。”

如果说儒家文化是中国特有的,那么道或许更符合全球化的胃口。道家的核心是强调人本身、弱化关系、追求内心和个人的历练,关注生命、关注自然。

如果说生命的特征是感知环境,表达自我的话,高阶生命是更深刻的掌握环境规律来深度的表达和构建自我的表达形式。可是,很多人似乎并没有认识和拥有自我啊,自我的不完善变成了虚假的自我、依靠外界的评价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更完整的自我是建立自己的内在的评分机制、这不是针对国人的心理刻画而是全人类共同的心理刻画。

我想,阅读此书的最大价值是在于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在生活当中应当予以关注自己的内心的感受和与自己的各类情绪相处,意识到别人的情绪及可能性;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手段和方式进行回击、引导、绕开。同时,作为想要拥有自己的孩子的人而言、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启蒙,我们也在通过学习成为一个更合格的大人,不再是巨婴,不鼓励和推崇巨婴化。

只有学会认识到自我,与自我相处,找到自我与外界社会相处的媒介、我们才能更高效和有意义的生活。凡是要求抹除自我人格而去拥抱一个崇高东西的规则声音和举措都应当引起警惕。自我被否定,精神即死亡!我们将不再是自己,你是一个外界主体的一部分,一种共生关系下的陪衬!

最后,谈谈国内电影文化输和欧美电影文化输出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作为结束:国内影视无论生活、宫廷、战争、历史题材普遍偏向于集体行动和某种社会关系下的表达。极少欧美的个人英雄主义题材输出,这类题材所倡导的个人主体关注视角及纯粹的爱为主题视角值得对比思考、尤其是准备当爸爸妈妈的年轻父母。

这也是作者提出的,欧美题材个人成长三部曲:

1.纯洁而美好的童年成长环境;

2.独立征途,想善良和忍耐与社会和解却总是事与愿违,认识人性复杂;

3.感受内心的声音,有力量的活着,通过努力和力量充分向世界表达传递自己。

巨婴国读后感(篇2)

俄狄浦斯阶段是接受嫉妒和竞争,接受自己的嫉妒,也接受别人的嫉妒。嫉妒和竞争也是性能力的代表。简而言之就是能接受三角关系,接受复杂关系的处理。如果是占有欲极强,嫉妒心极强,控制欲极强,这实际上是心理没有完全发育好的表现,因为没有办法接受竞争,有非常强烈的妒忌心,那么个人的边界,个人和伴侣的边界,其实是非常模糊的。这个阶段可能会要求全身心的,甚至是一方的意识被消灭,没有办法接受复杂关系的存在,没有办法接受第三方的存在。

发展到俄狄浦斯情结的这个期间,就意味着人不再单纯。她能接受一些复杂关系的存在,而且可以变得更加的微妙,也更加的开放和包容,但是在俄狄浦斯情结之前,其实是有边界的,那这个边界是非黑即白的,如果是完全的控制,可能产生的后果就是完全的毁灭。而心理学上呢,不仅有个人的心理学,集体的心理学,民族的心理学,还有国家的心理学,而这些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其实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国家它发展到了俄狄浦斯的这个时期,也意味着对于嫉妒心和竞争有更高的包容度,首先就是在性关系上在开放程度上的表现。

如果是发展到了前两期,那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心理学和一个个人的心理学的发展阶段是一样的,这个时期就是非黑即白,有非常强烈的控制欲望,这个可能是双方之间的边界是非常非常不明显的,正如孩子和母亲之间的边界一样,认为母亲跟他是一体的,孩子,母亲跟外界的世界是一体的,所以就会有很多的对于控制上的要求,对于权限上的要求。

再发展到俄狄浦斯情结之前的这个阶段呢,他可能是正常的一个婴儿,口欲期或者肛欲期。正常5岁之前,所有的心理发展就应该已经健全了成熟了,那如果没有发展到俄狄浦斯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意味着他要么停留在口欲期,要么停留在肛欲期,所以对于食物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食物,可能会给他带来非常充分的安全感,能够满足他的欲望,那么一个民族如果停留在这个时期,就会有非常发达的吃的文化。

而共生巨婴是因为其实已经到了要发展到分化的阶段,应该接受复杂关系的阶段,但是不能接受,那这个过程中就是共生,它其实是病态的巨婴,他有5个特点,这5个特点是人格的不独立,所以会想方设法找妈妈,就是我要依附于谁,我要跟谁一起,所以第1个特点是我要抱大腿,第2个特点是抱了这条大腿后我们要一起生活,第三是不仅要一起生活,还要统一思想,我们要想的一样,第四式不能有异心,那也就是反对竞争,完全的嫉妒,第五是彼此之间不存在界限,但是彼此和外界之间有非常明显的界限。

所以中国很容易出现的一个特色是,关系如果不好的情况下,妈妈就会把所有的精力投射到儿子身上,在此基础之上孩子往往会被妈妈的爱淹没,妈妈的爱的方式就是全方位的,孩子呢,就只能围绕着妈妈的感觉给予回馈。爱情在正常的关系里也会分为三个阶段,比较常见的最开始是1+1=1,这是第一阶段,两个人非常的要好,要好到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彼此之间没有界限,但是彼此和社会之间和世界之间是有界限的,第2个阶段是1+1等于0,因为完全没有界限了,反而可能有很多的负增长,会产生很多的消耗,会变成都是因为你,我才一无所有,都是因为你我才会有今天,那这种情况就是1+1=0,在这个阶段会充满憎恨埋怨,无可奈何而熬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变成1+1=2,彼此都是独立完整的人,会真正发展到俄狄浦斯时期,彼此有彼此之间的界限,加起来和世界之间也有界限,在这种情况之下,是属于两个完整灵魂之间的爱情。

为什么中国是一个盛行巨婴的国家,实在是因为有巨婴就会有巨婴的母亲,巨婴的母亲是怎么样的?很容易从身边找到原型,因为我们是强调集体文化的,所以在同步生长同步共生的情况下,也会失去同步发展,会没有个性,这一类优秀的母亲的特征可能是在内心无比的去崇拜这个孩子,在生活上对孩子有无微不至的照顾,只有遇到这样的母亲才会产生更多的妥协,比如说至少还有一个人能照顾她,至少饮食起居是不需要担心的,所以在无微不至照顾之下会做很多的妥协和勉强。中国人是非常担忧表现出攻击性的,因为这样就会跟大家不一样,但是真正的攻击性又很难被压抑,结果就是在该表示攻击性的时候并没有表示攻击性,在不应该表示攻击性的时候反而一览无遗,什么叫做该表示攻击性呢?这指的是用生气愤怒反抗的方式,在边界不明显的位置,去画清边界,不该表示攻击性的是,本来我们不应该对服务员,对安保人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生气,但是偏偏在这里遇到一点小小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命运,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付出更多的时间,但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情况之下,如果经济上比较匮乏,比较缺钱,那么要去赚钱就会没有这么多时间来陪伴所爱的人,他可能是配偶,可能是父母,还可能是孩子,如果没有足够的陪伴孩子,他在发育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很可能是他的心理发育没有办法从两人边界发展到三人边界,也就是他很可能没有办法过渡到能够接受开放、竞争、攻击性这样的关系,而是停留在共生,需要抱着大腿去依靠,需要有一个跟他差不多的节奏的人,一起来生活相互扶持,那么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控制欲和攻击性。

巨婴国读后感(篇3)

原来,我们应该这样活——《巨婴国》读后感1000字:

很早就听说过武志红的《巨婴国》,想买来读,可是因为某些原因,下架了,在正规平台都找不到了。

但是对武志红的关注一直未断,订阅他在得到上的心理专栏,关注他的微博,订阅他的微博公众号,就这样一直跟随着他学习心理学,学习认识自我,学习成为自己。

今年,一个偶然的的机会,发现有个微店在卖这本书,抱着不大的希望,以高价购买了这本书。收到货后,很惊喜,质感好,不是盗版复印本。爱不释手的天天捧着看,读后感.挤着时间看,终于花了将近三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感悟,有很多的想法想要分享,可是,真的到看完的那一刻却又感觉无话可说。

简单说一下读完这本书后的感觉吧:

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读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各篇文章独立成章,缺乏整体的逻辑性,书的前半部分读着很带感,后半部分感觉有些重复前半部分了。但是,本书的观点以及视角很值得期待,对于我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于我,我觉得让我能够更好的觉知自己,构建成熟的心智模式,不再沉溺于幻想中。

这本书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从整体上概括了我们中国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婴儿期的状态;

第二部分,巨婴心理:共生,则是具体解读一下我们文化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就是婴儿找妈,寻求共生;

第三部分,中国式好人,则是解读了中国式好人的内在心理及其产生的根源,实质是压抑封闭自己需求讨好他人;

第四部分,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则通过现实现象具体分析了婴儿期的全能自恋在国人身上的具体表现。

第五部分,孝就是顺,则是分析了中国的孝顺文化;

第六部分,无回应即绝境,则对中国人的巨婴心理根源进行了解读。

第七部分,从龙成为人,则告诉了我们如何从神魔成为人。

我个人认为其中的逻辑性应该是:首先第1部分介绍我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然后第2部分说明在这种心理水平下,我们的生活模式是寻求共生;接着第3、4、5部分就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事件及中国社会的一些普遍行为方式进行了一些解读分析。最后第6、7部分则是告诉我们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理成熟的人。

生而为人,多有不易,生活就是有诸多艰难。我们如何成熟且自信的在这个社会生活、立足,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课题。或许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对自已的行为保持觉知,觉知它的根源;对当下的生活保持体验的态度,让一切的感受流经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与它同在;对未来知晓它的艰难但仍然充满期待。如此这般,头脑清醒、胆大心细的活着。

巨婴国读后感(篇4)

书中说婴儿与巨婴都有三个基本心理特征:共生,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6个月之前的婴儿,认为自己和整个世界浑然一体,我即是妈,妈即是我。母婴共同体下,婴儿误以为自己的需求等同于妈妈的需求,妈妈没有自己的悲伤喜乐。武老师断定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发展水平普遍没有超过6个月,还停留在“共生期”。他认为当下流行的“妈宝男”,千年不古的“婆媳关系”,用表面的完整来逃避破碎心灵的“逼婚”,为了集体的一把米壮烈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等等现象都源自于这种病态的共生实质,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以己度人。

其中,武老师批孝道的一段颇为精彩,他认为中华文化中的孝道讲为父母命从,“孝”的本质是“顺”,原因也同样出自于“共生”,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儿女是其一部分,能为他们所控,儿女违父母命,必是儿女不孝。貌似很有道理,但为什么是共生论而不是控制论?控制论就扯不出巨婴来撒,呵呵。

巨婴国读后感(篇5)

“全能自恋”是武老师认为巨婴心理的另一特征,概括为:我一动念头,世界就得立即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在成人身上有四类常见表现:1、追求优秀,甚至完美;2、想法多,行动困难;3.诛心论,4,在关系中受伤后,会退行到孤独的全能自恋中。很多例子足以让读者对号入座。

最幽默地是武老师提出了一个全能的公关方案,中国式人际关系的“葵花宝典”,三招制敌,:将对方当婴儿照顾,当天神崇拜,再加自己是猪脑子。想象一下身边的各种接待、公关、迎来送往,貌似真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真理。

给一个机会重现认识自己,成熟的人可以连续过很多招,因为懂得努力的价值。

人需要一个空间,展开自己的心,将内在的种子,投射到外部世界上,然后观察外部的结果与自己内心律动,回观自己而淬炼自己。

敌意,就像是我们心中的毒,它最初来自失控的魔鬼,来自自恋受损。当自我不够强时,对人性的黑暗与光明认识不够中正时,我们会到处甩内心的毒。

你内心深处如何并不重要,你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你是谁。生活是为了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

很多类似这样的武老师语言,打开一扇门,让我们有机会拥抱内心的黑暗,重新认识自己。这应该是本书值得一读最重要的一条吧。

相关:巨婴国读后感1000字

巨婴国读后感(篇6)

那么我是怎么看待这本书的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首先,我先给出武志红老师对巨婴的定义:

巨婴,即成年婴儿。身体上,是成年人了,而心理发展水平,却还是婴儿水准。

婴儿,特指1岁前的孩子。巨婴,即是心理发展水平还停留在1岁前的成年人。

接着我们来看看6个月前婴儿的心理特征:

共生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们是一体的,我们共同使用一个身体和心理。更小的婴儿,如3个月前的,他们甚至会觉得,我就是万物,万物都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都是我。

全能自恋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是神,无所不能,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否则,我就会变成魔,有雷霆之怒,恨不得毁了世界,或者毁了我自己。

偏执分裂所谓偏执,即我的判断、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所谓分裂,即,事情一分为二,且两者不能并存。譬如,好坏不能并存,黑白不能并存,善恶不能并存,不同意见不能并存……

偏执分裂加一起,则成了,我是好的、白的、善的,我的意愿才能存在,你则是坏的、黑的、恶的,你的意愿不能存在。

然后,全书就依照巨婴身上体现的婴儿心理特征展开了各种抨击。

共生心理在巨婴身上的几种展现形式:到处找妈(不愿生活自理,总想找人照顾自己,帮自己“擦屁股”)、集体主义、统一思想、反对独立、没有界限。

全能自恋的四种展现形式:追求优秀;甚至完美;想法多;行动困难;诛心论;从关系退行到孤独的全能自恋中。

偏执分裂的展现形式,我在书中没有找到概括性的总结。但是在各种巨婴心理的表现形式上,都可以找到这种偏执分裂的性格特征。比如说:如果我的要求不被满足,你就是坏的。我们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举动时,很容易发现这种性格特征。那些要求不被满足的孩子满地打滚的情景,我们屡见不鲜,你们不满足我,你们就全都是坏人。就是这种简单的逻辑。

整本书大致都是围绕巨婴所具有的这三种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举证推理的。为了说明某种社会现象中,国人所具有的巨婴心理特征,书中会以犀利的视角不遗余力地鞭鞑。这也许是这本书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毕竟没有人会轻易接受一个只看到你缺点的人在你身边指指点点。

同样是为了说明具有巨婴心理特征的个体的不同表现形式,作者在书中举了许多极端的个例来说明。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极端的个例是少数,我们大多数人的身上只是存在其中几种巨婴心理特征而已。即使如此,我们也不由自主地按作者的思路将自己归类到巨婴的行列,这也许是大多数人不喜欢看此书的原因。有一位跟我一起阅读此书的朋友,就如此说,我看着看着就想怂作者。

而对于我自己来说,读完此书,自己又多了一种看世界的新眼光。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自己不能理解的一些社会现象,能够分析家人朋友各种行为方式的深层原因。最重要的是懂得了作为一个母亲如何正确地照料婴儿,在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过程中,我怎样做才是正确有益的。也会针对一些情绪和抱怨找到自己身上残存的巨婴心理特征,这也是第一性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方式。

前不久刚看完施展老师的《枢纽》和万维钢老师推荐的《盗火》,对比那两本书,读《巨婴国》的心情是压抑、不爽甚至是负能量的。感觉在周围世界看到的都是病态的人(心理不健康),如同鲁迅写《狂人日记》的那种心境也不为过。相对于《枢纽》的大格局、大视角、动态变化的眼光,《巨婴国》相当于在锁孔里看世界,非常像查理?芒格所说的“手里拿着锤子到处找钉子”的感觉。

与《盗火》的作者冷静理性地分析,以及大量心理学、脑神经科学、药理学的实验数据、科结论作为论据,《巨婴国》这本书的科学严谨性就值得商榷了。这也难怪有许多阅读此书的读者,有许多认为作者的例证太极端。不过我认为极端倒是次要的,关键是心理学分析问题的这种方式更像是臆测,先入为主的判断之后,然后举许多例证来说明这种猜测是成立的,缺乏科学分析的信服力。

正如有数据显示,心理学书籍缺乏科学严谨性。xx年一项系统性的可重复研究表明,心理学发表过的100项实验研究,能够得到重复验证的只有39%。可见许多心理学实验也是非常不靠谱的。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行为和心理学研究与运用就像是一场军备竞赛,个人不断地通过心理学研究成果提升认知来抵御外在诱惑和心魔,心理学研究又必须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继续发表新的研究成果。

人的一生是一个心灵不断成长的过程,如果拒绝心灵的脱胎换骨,我们只能永远活在巨婴的心理阴影之下。从这本书中,你或许能够找到现实中那个讨厌的自己,那个深深掩藏在好人面具底下真实的自己,那个从来不敢在阳光明媚暴露的自己。人心是邪恶的,那这种邪恶只存在他人那里吗?“我”的身上如果也有,那我该如何直面它呢?

这本书你看第一次可能会很反感,你会质疑现实中真有那么多巨婴吗?但是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你的愤慨,你的质疑,你的不服或许都会逐渐冷却,你会更加理性参悟到阅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正如作者在书中所写的那样:

个人成长中,核心自我的诞生,是一个超级里程碑。

核心自我诞生前,你像是环境的响应物。

一旦核心自我诞生了,环境的变化,还会激发你的反应,但不再能动摇你的根基。由此,你有了从环境中跳出来观察的能力与一份从容。

我们作为读者来说,能够利用这本书中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来更深入的了解自己,解读他人的行为心理模式。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完善人格特征的个体;能够识别健康心理的个体,找到最适合的生活和婚姻伴侣,或者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在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中,知道正确的行进路线和方向,才是我们阅读这本书的目的。

找到那个核心自我,不管外界如何变化,那个内在的核心自我会不断强壮,帮助我们从容面对生活和事业中的各种惊涛骇浪。而不会是像个婴儿一样指责、抱怨、为所欲为,无法直面自己的无能。真实的自我,是自信的基础,是获得真爱的必要条件。看完这本书你更有意愿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让自己的能量和外界的能量充分的流通交换。让一切真实自然地流经你的心。

心理学只是我们认识世界,以及与外界建立高效连接的一个工具。学会在合适的场景下运用这个工具,比单纯地采用批判性思维来看待本书,要更有实用意义。

巨婴国读后感(篇7)

《巨婴国》这本书读过有一阵子了,感觉比较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总体来说慎重一点的结论是:“过程剖析很好,问题发掘深入,解决方案缺失,结论偏差较大”。

这本书对于很多思维模式的剖析很深刻,客观的说,我们的文化中确实存在很强的团体思维和依赖思维,尤其是父母的管制和控制意识比较强,对于孩子的发展带来大量的负面因素,但要说多么的恶劣,多数都不是那么严重,那是一个特定时代和社会结构下爱和责任的方式,是让孩子能够生存和成长并占有自己一席之地的方式,也不排除大量父母的控制欲和占有欲作祟,总之,评判要清晰,更要客观。

其次,这本书给出了很多很多问题的表述,不是不对,而是以偏概全或者过分夸大的问题(我个人极其卑鄙的怀疑与作者生长环境有关),虽然问题暴露很好,但解决方法却没有给出,这是缺陷,一定程度上,我很猜疑作者还没有那种宽容和包容的心态来处理这些纠结,没有思考出来一种更为和谐方式来处理中国特色的个人理想与家庭、家族,以及社会的共生关系(非西方简单的宗教思想),基于如此长久的文化延续,我们难以全部彻底的改变,我们需要一种过渡的、或者说一种更为适合文化的新的个人意识协作模式,这个,书里乜有,西方文化也没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摸索。

再其次,这本书本身滑向一个极端是我所不赞成的。父母自身的思维缺陷难以改变,但这个社会当我们这一代人成为主导的时候,你不是要打倒父母和他们所有的理念,不是,你应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哪怕是局部的,在这种环境下实现亲情关系的谐发展思维模式,让这种思维和文化,成为你与家人沟通协调生存的主基调,而不是强硬的打倒和批判,因为如果你回到父母的那个年代,你也许真的没有其他的选择!

最后, 我想作者之所以将这个理论滑入如此偏激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与“本书理论的市场营销”有关系,只有将一个理论描绘的比较极端和坚硬,才会强调出来自己的特色,才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一点,书中的很多内容,过分的有些不太上得了台面,就像前一阵朋友说:哗众取宠,是的,这就是一种哗众取宠。

巨婴国读后感(篇8)

我在百度百科搜到的信息是“因图书触犯法规和政策已经下架叫停”,不过网上也流传着一张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下架通知涵,说的是因为图书质量不合格,下架召回。

这本xx年12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xx年2月17日就由磨铁公司发出了图书召回通知,上市售买时间不到3个月。不过后来也有网友买到了新版的《巨婴国》,书的厚薄已经相差很大了。这说明再版的那本书已经删减了大部分的内容。

那么这本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呢?为什么它的下架会引来这么多的关注呢?

其实看完这本书,还真感觉作者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写了许多不该写的事,抨击了一些国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可以说是触怒了许多国人的痛点吧!在知乎上,有网友评论说书下架的理由无外乎三个:说了假话、说了真话、说了有人不爱听的话。武志红老师在这本书中不仅三条全占了,还多了一条:加了一些废话。这样看来,书下架的理由倒也充分。

巨婴国读后感(篇9)

中国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乃至心理学工作者,多半都有这样的体会:从学理的角度看,心理学知识说的头头是道;从科研角度看,心理学研究好像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是,一旦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换言之,心理学知识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有较大的距离。

在大学时读心理学的书籍,总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将心理学理论本土化,这是心理学界的一大难题,任重而道远。

今天,我开始做《巨婴国》的读书笔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武志红,国内的一名心理咨询师。书中的见解颇为震撼,最起码不是心理学中的一些老生常谈。心理学在植入中国后水土不服,国内一些优秀心理咨询师可以稍许缓解这一病症。他们一边学习着心理学中的正宗理论,一边接触着国内数以万计的真实故事。他们口中的心理学术语,会给人一种亲切感。

我觉得,武志红干的事情,就是在一些心理学的理论前面加上“中国式”三字。

他是一位拓荒者,可他也很谦虚,明白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他说:“作为一名咨询师,我没有治疗理论上的野心,并不太想发明什么新的疗法、有中国特色的疗法,我只想弄明白,中国特色的家庭和中国特色的爱情,是怎么回事。”

心理咨询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有三,精神分析学占据了一席之地,武志红属于这一派系。之前我反复研读过精神分析学的一些理论书籍,总是铩羽而归。这一次,希望能从武志红的文章中,看到解读精神分析学的接地气的诠释。

巨婴国读后感(篇10)

几乎是一口气读到免费部分。(读到样元元这一章,更加唏嘘不已)。

做为个来自大家庭的女人,其中的辛苦自我感知深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阴影,我和几个小闺密谈起各自看书的感悟时候,大家都能从字里行间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父母,当然也能够看到自己的配偶,亲人,朋友之间的方方面面。

小时候没有被关爱,没有看到,长大以后就会更多的用“孝”来求看到。而小时候的被抛弃感就是长大后的阴影,一方面对亲密有强烈的苛求,一方面又对粘稠的表达感到不屑。一直以为自己在坚强而独立的长大,一个人的童年,一个人的求学,一个人的找工作。一个深知内里的姐姐说,的确,你就是一个人在扛着。当所有的人都看到困在笼子里的是自己的孩子时候,你看到的是自己。

这本书,给我的感悟远大于这些文字。也可能是这一年如饥似渴地阅读心理学书籍,就是想要知道为什么我会成为现在的自己,为什么他会成为他,为什么你不是我想象中的你。

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读书势必会各有千秋。在我们一起成长的妈妈群里,经常看到各类焦虑,我们诉说着对孩子的焦虑,其实是自己情绪的无处安置,无法摆脱的无力感和延伸出来的控制欲。

书里提到很多次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这本书看来是可以列入续读书单了。

回望20xx,比20xx年要好一些,知道了那些亲爱的人,为什么会那样做的道理,也逐渐去体会他们行为背后的情绪,从焦急催促去改变到安静等待他先潜入深渊,真的是只能就那样看着。

20xx年,两个闺密离婚后面临选择和痛苦。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必然会给别人一个假想。而这个时候,或许,先让自己内在小孩成长,至少,让他不再退行。

路漫漫,心路更远。

相处,且行且珍惜。

巨婴国读后感(篇11)

前几天在图书馆借了三本书,其中一本是武志红的《巨婴国》。

这本书是罗胖曾经在罗辑思维里推荐的,不曾了解过,那日在图书馆无意中瞧见便借了回来。从目录中便可发现,此书主要是写中国人,从群体性的角度剖析中国人的深层意识。他研究中国人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分析自己,之后由已推人,进而研究中国人的共性。

我只看了前三章,印象最深的是“能量球”,我按照书中的指示做了这个练习,让我吃惊的是一开始我只觉得自己的身旁什么都没有,连空气都是没有的,似乎时间都是静止的。然后我就认为这跟那些骗人的小把戏都是一样的,唬着人玩玩而已,但我不甘心又试了一次。这次的结果仍跟第一次是一样的,但我却被自己的想法给吓住了“如果能量球是真实存在的而我却看不到属于自己的那颗能量球这会是什么原因呢?”我不知道,也不敢想,只好默默的翻向下一页。

七、很多人身上,既看不到正能量,也看不到负能量,他们活得,如同一个僵化而干瘪的能量球,其真实情形是,他们心中藏着自己大量的黑色生命力,这让他们惧怕,并将这些黑色的生命力封冻起来。

我想如果有能量球存在的话,我应该是属于这类的。就像我的世界已经很久没有快乐、高兴了一般,很多时候许多事,我都觉得无所谓、似乎看的很淡,生活无所谓开心、快乐、悲伤、痛苦我觉得这些词离我都好远啊,我只是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给自己找些事情做。我知道这样的自己是有问题的,可是我不知道如何寻回原本的那个我了?也从没有想过要去找回来,找回来了又能怎样呢?不也是这样的活着么?或许是有些期待吧,期待着她能回来,不然又怎会告诫自己不要忘了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你。或许你也是在害怕吧!万一没有呢?万一没有那个更好的你存在你该怎么办?所以一次又一次你不敢再争了,不敢再拼尽全力了。因为你可以说,做得不好不是我不能做到,而是我没有尽全力。可是你不觉得自己懦弱么?不你为自己的胆小感到可耻么?不愿,不敢承认自己的无能,便只能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来麻木自己,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可是你真的习惯得了么?如果可以你又怎么总是想着做的更好些呢?如果不可以我麻烦你能不能有一次?就一次尽自己的全力去为自己争取?

我不想要一颗僵化而干瘪的能量球呢?也不想要这个胆小、懦弱的我。我的世界应该是五彩缤纷的。

巨婴国读后感(篇12)

《巨婴国》这本书最开始是上课时导师推荐给我的,第一次听到“巨婴国”以为这是一个作者个名字,谁知竟然是一本书。回去后特意去网上查查了书评和购买渠道,网友评价褒贬不一,而且发现这本还书的纸质版在各大网站全部下架了,这大大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于是就从网上下载了这本书。

全书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令我非常惊讶的观点“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而后,武志红老师结合自己近十年心理咨询的案例,中西方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开启了一段漫长的文字之旅。但从始至终,我都对武老师对国人的评判表示质疑:

首先,纵使武老师有过数百个心理咨询案例,上万小时的心理咨询时间,这一数量与中国这个地域广宽、人口众多的实情相比,实在显得微不足道;其次,进行心理咨询的人群本身就具有其特殊性,不能代表普通人或者说“正常人”,样本的选取或证据也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最后的观点也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再此,我承认环境、家庭对一个人心理的巨大影响,正是基于此,还是严重怀疑武老师自身认识无形中还是会受到自身独特成长经历的干扰,观点容易偏激;另外,文章中很多概念的解释和演绎也比较模糊,很多观点的逻辑推理都不太经得起推敲,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最为关键的是,心理学本身能否作为一门科学,值得怀疑。当然,这并不影响武老师的书中对某些案例分析和观点在我内心产生很强烈的触动和启发。

总体来说,武老师从自身专业理论和工作实际出发,把所见到的一些中国式社会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挖掘得很深,试图从人性的起源来解释这些现象,抛出了“我们都是巨婴”“全能自恋”“中国式好人”“孝就是顺”等独特观点,揭示了国人人性中的某些共性的特征甚至是缺陷,但也许正是为了更深地挖掘人性的根源,作者在很多时候似乎陷入了牛角尖,忽视了问题的整体面貌,导致作者想要描绘出的国人的心理图景是模糊和残缺的,甚至可以说是一厢情愿的,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心理水平“集体停留在婴儿期”:首先,在心理阶段的划分上能否采用的'西方的划分方法,或按照西方的那一套标准全盘套用?其次,“口欲期,一岁前,嘴部是快感的中心;肛欲期,肛门是快感的中心……它的依据是否充分”;再如,“集体主义即共生”这一论断本身,就对“集体主义”理解存在极大的偏差。所以与其将这本书看作是一幅描绘国人心理图景,揭示中国家庭伦理中共同阴暗面的社会心理学书籍,我更加愿意将它定位用来对照自己是不是一个巨婴,窥探自身心理状态及其成因的通俗心理咨询读本,一面更多地是用于认识你自己的镜子。

之所以把这本书比作一面镜子,主要出于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产生的绝大多数思考,都是在回顾自己从小到大多所经历的人和事和对自身的追问:我是不是也是巨婴、我是不是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我的家庭是不是也存在这些问题、我是怎样成为现在的我……

首先,自我感觉心理水平至少应该已经发展到摆脱了巨婴“全能自恋”的状态。按照武老师所描绘的“全能自恋”的四种基本状态及其变化:一是全能自恋。我是全能的神,世界必须按照我的意志运转。二是自恋暴怒。意愿被拒绝,神就会变成魔,而生出摧毁欲。三是彻底无助。暴怒不能表达,就会转而攻击自身,让自己不能动弹。如果放到成年人的身上,常常表现为“不优秀,不配活”“想法多,行动困难”“诛心论”“在关系中受伤,就会退行到孤独的全能自恋中”。一一对照出的结果是,这些心理状态或多或少地在我过去的某个阶段或在某些经历中出现,但如今已经很少出现。

初高中的那个阶段,大概是受所处环境和眼界的限制,总觉得自己比其他人厉害。但事实是,初中每次考试成绩出来都是全班第二,而第一名总是同一个人,还是个女生。虽然我不服,但也总是为自己开脱,我本来就不爱学习,而且回家之后也从来不学习,如果真的努力,一定没问题。但是,那个时候我就特喜欢打篮球,可也并不是校队的,但是实际上也并不服气校队里有一些人的水平远不如我,而我为自己开脱的理由是,这些人成绩都不咋的,我像他们一样不学习,稍微练一练,打上主力都不在话下。这够不上武老师所描述的“全能自恋”的标准,但也是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自恋表现,当我从武老师中书中走出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再仔细回顾近些年的历程,发现自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正随着年龄的增加、经历的增加所伴随的心智成熟而却来越少,尤其是到了本科,身边出现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强人,我能够感受到自己逐渐坦然地接受并且正视这一事实,慢慢欣赏并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非要挑出别人身上不如自己的地方以求得心理慰藉。对于这种慢慢蜕变的过程能够被自我察觉并真切地感受到,我把它本身就视为一个逐渐认识自己并且心理世界日益丰富与强大的表现。而这一方面要归功于读书,另一方面要归功于写日记。

第二,比起“全能自恋”,我更担心地是自己会不会是个“妈宝男”。“妈宝男,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都以妈妈为对,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这里,我把“妈宝男”看作是对身边的某个人所产生的过度“服从”和“依赖”。“莫个人”可能是父亲、母亲或妻子,也可能是朋友或上级,主要表现为“极其希望引起关注”“迫切希望得到认可”“迷信甚至盲从他人的观点”,不管是谁,这都是自我严重缺失的体现。

之所以担心,大概也是与家庭经历有关: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还不错,经常得到亲戚朋友的夸赞,不夸张的说,至少在过去生活的圈子里,也勉强算得上是“别人家的孩子”。现在回想一下,发现过去的学习动力根本不在于学习知识本身,主要动力来自于家人及其他人的夸赞。从记事起,父母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很僵,据说奶奶不愿意带孩子,父亲年轻时又好玩,工资也大概只够自己花的,母亲只能靠着过去的一点积蓄在家带孩子,慢慢地甚至隔三差五地需要娘家的接济,由此矛盾慢慢地激化,直至婚姻走向破裂。结果是,我被带到了母亲的娘家,由外婆给照看着,约莫四岁起,母亲就一人出去打工了。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初二,刚好赶上小姨生二胎,自个家里的生意照看不上,舅舅又在当地承包了一个食堂,需要人手帮忙。就着这样的机会,加上孩子的名义,于是在娘家人的劝解下母亲就不再出去打工,也把父亲从船上叫了下来,试图重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小家庭,持续了一年多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但那段时间我也并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直到上大学,我都一直生活在舅舅家,吃着外婆做的饭。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尤其是“寄人篱下”的小孩,往往很小就向“林黛玉”那样懂得察言观色,即使亲戚对自己再好,内心再充满感激,心里也始终会有一道难以逾越的界限“不能把这当做自己的家”,会有一种迫切独立却又不舍离开的矛盾,但同时也很小就尽可能地要让家人对我感到放心,甚至不动声色地“取悦”家人。相比之下,舅舅,小姨家和我同辈的孩子,从小学习就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一塌糊涂,于是本人了那个被比较的对象。“你看人家,父母都不在身边,除了生活起居,学习上从来无人问津,一切只能靠自己,倒是人家学习成绩好”,说实话,这样被人夸赞的感觉确实不错,并且这样的夸赞会不断地被传播开,这就成了自己后来认真学习的一大动力(也可能是骑虎难下,稍微有点分不清了)。不过,更多地还是要积极地看待这个问题,因为我奉信“养大于生”,并且对于我这种类似于“吃百家饭”长达的孩子,报答外公外婆,舅舅和小姨的养育之恩,甚至应当比孝敬双亲要来得迫切,因此对于爱我关心我的家人们而言,我本身也寄托了他们或多或少地期望,我也尽可能地把“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作为向家人回馈的一种方式。

但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的内心似乎并不很愿意看到父母重归于好,看到他们在一起总是产生一种莫名的压抑甚至是担心,所以也一直无心插手他们两个人的事。更为甚者,我感觉自己喜欢的不只是被人夸赞的感觉,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成绩和家庭的破败所形成的对比,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虽然我的家庭不如你,但是我个人比你优秀,所以你我之间的差距,比表面上来得更大,如果我也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家庭,我肯定也会比现在厉害的多。”——或许这才是我内心最深层次的意识。而到了大学,虽然自己不会主动和别人提及自己的家庭,但一旦说及,也毫不避讳,甚至内心总是希望把破败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以体现自己的不容易,证明自己其实是被家庭制约了,否则会比现在更厉害。类似这样的想法应该不会仅存在于我一个人身上,但一定程度上讲,我已经被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所束缚,“自我”正变得蹑手蹑脚,如果不读《巨婴国》,可能我永远也不会思考并正视内心存在的这种灰暗想法,以及自身的困境,也很难更加全面地认识我自己。

第三,虽然不够算不上典型,但自己也得算大半个“中国式好人”。按照王小波的说法,中国式好人的特点有:只付出、不索取;总给予,难接受;封闭、麻木;理性或许发达,但感性一般不发达;他们没有欲求,也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好人对自己是个好人很在乎,会不惜一切地去捍卫这份“荣誉”哪怕遭遇不公与虐待,也不远扯下脸皮,撕毁关系。对于这个概念,无论是从身边的人出发,还是从自身出发,都是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的。

对于别人的请求,即使自己很忙,也很不情愿,但却很难说不;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愿较真,不敢较真,怕得罪人。有什么问题,自己宁愿憋着、忍着,也不愿轻易麻烦人。这些都是自己和身边或多或少存在的现象。从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出发,要去褒贬这里面孰好孰坏,很难得出定论,但自己赞同“中国式好人”的心理正是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描绘出的“熟人社会”能够联系、发展、壮大的共同心理基础。看待“中国式好人”的问题,用道家的学说也许比较有说服力: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通俗点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但哭得多了换来的可能就会是耳光;三棍子敲不出一句牢骚话的闷葫芦,往往是口碑最好,但却是最容易被别人所忽略,甚至可能像黄牛一般,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最后还要被人宰了下酒。表面上看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确实是有一种“犬儒主义”的存在,并且和西方国家相比类似“好人”的数量和特征都比较明显,但这种“中国式好人的存在”我更愿意归咎于对我们文化本身的一知半解和实践层面的言行不一。所谓“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有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都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指导,实际上最终不拒绝的原因无非是对很多人信奉“厚黑学”、“庸俗关系学”而瞻前顾后的结果。

另外,武老师的书中还对“孝顺”“集体主义”等中国人共性心理做了分析和批判,但是书中举到的很多例子和阐述都显得过于极端,甚至有哗众取宠之嫌。书中确实不少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个阶段出现过,或者已经构成了社会现象。但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开放,人们可以接触到的文化、见识到的世界已经足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自我,事实上,一种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正在慢慢的在国人之中生长,那种愚昧的、追风似的共性心理正变得越来越少,对于社会热点事件所发表的不同声音,不同观点越来越多,并且,这种普通人对一系列热点事件的声音也不断地被顶层设计者所吸纳借鉴,引导着社会向着更为多元、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未来而发展。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和完善自己,所以不管武老师的书中所描绘的现实心理图景是怎样,这幅图景正在“分崩离析”,变得更加难以描绘。相比之下,从这本书中去认识自己,照照镜子、正正衣冠,倒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

巨婴国读后感(篇13)

读书之《巨婴国》第一章读后感800字心得感想范文:

其实从17年就听说过这本大名鼎鼎的书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本书从各大电商平台和书店全部下架了。正好单位同事有这本书,就好奇借了过来看看。大略读了读,有些感悟,以做记录。

第一章: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

作者的观点是:巨婴,指心理发展水平还停留在1岁前的成年人。多数国人,都是巨婴,这样的国度,自然是巨婴的国度。本书第一章的前几段作者就下了这么令人“震惊”的结论,这可能也是本书因此而下架的原因吧?1岁前婴儿的特点是婴儿必须和妈妈在一起,并且婴儿的生活是不能自理的,这也是中国成年人最经典的特征,通过这样的类比说明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还停留在1岁前。

我承认这样的类比很直观,从婴儿的生活习惯上反思自己的行为看到自己的影子,但是还是觉得作者过于牵强。就像我们上学时候做阅读理解“都”、“全部”、“必须”这类词语的选项一般是错误的。然而至少是这个章节,到处充斥了这样的词汇。

作者还引用了精神分析师的观点,他们认为所有人的心理年龄停留在5岁前,所有民族都是这样,全世界人民都是这样。通过阅读这段我想用自己的话进行下概括。

第一阶段0-6个月:

这个时间段的婴儿会认为他就是整个世界,他就像一颗恒星,世界万物都围绕他转动。他也不能接受不同,不同即为敌对。

第二阶段6个月-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既要求亲密又要求独立。这期间需要妈妈在身边,但是也需要自己的自由时间。你必须忠于我,但是我也得有我的自由。读后感.因为平时在幼儿园工作,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是出于这个阶段。在家吃饭睡觉必须让妈妈陪,在幼儿园刚进门的时候虽然会和妈妈依依不舍甚至是大哭大闹,但是到了班级过不了一会儿,就会和老师、孩子们融入在一起,开始了自己的“自由”生活,暂时忘了妈妈。

作者那句你必须忠于我,但是我也得有我的自由。我想应该也是大多数恋爱中的人所期望的态度吧?早恋时期的爱情总是卿卿我我、形影不离,指的应该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一阶段。

巨婴国读后感(篇14)

《巨婴国》读后感1000字:

很早就读了这本书,一只懒得写读后感,后来这本书被禁售了,我也淡忘了,近期居然又有人大肆宣扬,甚至让大家写读后感,那我就写写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非虚构类书籍一般传递二层含义,第一是概念,第二是方法论。所以读这样的书也有两层境界,第一层是理解,理解作者的阐述,明白作者的意图;第二层是运用,运用作者的方法和所介绍的工具。

在《巨婴国》这本书中,作者秉承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总体而言就是阐述现代人的一些行为和精神现象,并总结一系列人类共通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然后从这些特征中找到过去可能的创伤或者习惯,从而对目前人们的这些行为和精神现象做出解释。这样阐述的优点在于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而解释能够让人释怀,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现有的行为和精神现象是由于过去的某些经历或经历中的其他人所造成的,从而能够将责任推给过去以及过去的某些人,让自己得以放松。缺点在于,这样的思考并没有卵用,无论是将别人或者自己定义为巨婴,或者将责任推给过去或过去的某个人,对于眼前的事情都于事无补。

作者还利用佛洛依德的心理学假设,将婴儿不同时期的表现,映射到成年以后的上述这些行为中,具体内容可以去看书。

从这本书中我们很容易理解作者所阐述的现象,以及他所传递的弗洛依德精神分析法中的若干概念。但作者并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及工具或方法论,所以这本书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种恐吓,作者提出这些现象和概念只能是吓唬住了读者,让读者感到自己有罪和无助,同时责备父母、家庭,憎恨社会乃至国家。

另外,稍微理智地思考一下,就会明白这些现象并不局限于中国,也并非是普遍现象,而且所有这些现象在个体身上也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知识、阅历和年龄的变化,以及全球文化融合的时代大背景,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作者的视角显然已经落后,其观点也陷入在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假设的教条之中。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潜意识假说,让人们理解到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并不完全受显意识的控制,然而他过分地贬低了意识和理性的作用,片面夸大了本能、欲望和幼年性冲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读后感.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更关心过去,而不是将来。他的理论习惯从过去中找原因,而且大多是牵强附会的原因,这对未来根本没有丝毫积极的作用。

”看了这本书,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你是巨婴,所以你要改正。”,这大概就是绝大部分无知的读者的读后感。在此我只能莞尔一笑,承认我确实与大家一样有“卓越强迫症”以及“全能自恋”,但不同的是我认为这没什么,“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这是武汉精神,谁敢说这有问题吗?

读《巨婴国》这本书之前,最好能够了解西方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即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法和人本主义,同时还要知道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其他几位心理学家,比如荣格和阿德勒,他们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大相径庭。

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读了一本书就以为自己有文化,那是要害死人的。

巨婴国读后感(篇15)

《巨婴国》读后感1000字:

朋友圈发了一下最近在读的书目,然后有同学回复“你竟然看禁书”,惊讶的回问哪本书是禁书,答曰“《巨婴国》,淘宝上早已被下架”,悻悻然!

遇到此书也是巧合,并非故意搜寻,看到此书名字,觉得有些意思,遂留存下来,许久未看,偶然翻开,便产生兴趣。也许如高人所言“教育大家独立思考的书,都会成为禁书”。

大概是因为成长环境吧,里面的好多内容感同身受,成长于山东的农村,小时候与父母分离,随爷爷奶奶长大,从小被熏陶孔孟之道、集体主义、学而优则仕、孝等等。后来北京读研,遇到各地的同学,工作、成家、养娃,学生时代的我应该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之后的很多决定大都由我个人做主,父母干预的影响很小,但深思一下,我拒绝回到故乡,拒绝把孩子扔给上一辈人抚养,好像都在拒绝我过去的经历,与外部世界接触的越多,越反思自身性格的弱点,也希望这些不会影响下一代。

相关推荐

  • 蜜蜂读后感(合集十五篇) 书籍带给我的快乐让我感到无比愉悦,它们开启了我对世界的探索,让我意识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多姿多彩。通过阅读作家们的著作,我不仅启发了思维,还提升了智慧。您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或许您已经从所读之书中获得了很多启示。为了让您进一步受益,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别为您准备了一篇包含各个方面内容的文献,希望能...
    2023-10-31 阅读全文
  • 开国大典读后感集合五篇 编辑将为您逐一讲解关于"开国大典读后感"的各类信息,请继续阅读。比如,在研读作者的篇章时,我们会在文字中寻找到关于人生的那些解答。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记录下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梳理和消化所获得的知识。那么,一篇优质的读后感应该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对某个主题的见解和体验,以供大家一起讨论和参考...
    2023-10-05 阅读全文
  • 人鸦读后感(合集十五篇) 你是否认为写读后感很难?读了作者的作品后,我深深地感同身受。为了更好地领略书籍的魅力,写读后笔记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您有需要,小编可以整理关于“人鸦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我们期待您持续关注并欢迎您收藏我们的网站!...
    2023-10-26 阅读全文
  • 《大学》读后感(合集十五篇) 在众多阅读资料中我觉得这篇“《大学》读后感”特别有用,完成了作品的阅读,我们内心的感慨一定会如喷泉般涌出。把这些新的感悟,新的见解正确的记录进读后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将持续提供该领域的相关信息!...
    2023-08-24 阅读全文
  • 爱国影片观后感(集合十五篇) 写一篇表达自己理解和感悟的观后感是对好作品的尊重。文字具有传承和沉淀价值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资产,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的成长,一篇观后感的最基本的要从哪个方面开始写呢?经过收集,编辑为您献上“爱国影片观后感”,所列举信息仅供参考请依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2023-09-02 阅读全文

书籍带给我的快乐让我感到无比愉悦,它们开启了我对世界的探索,让我意识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多姿多彩。通过阅读作家们的著作,我不仅启发了思维,还提升了智慧。您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或许您已经从所读之书中获得了很多启示。为了让您进一步受益,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别为您准备了一篇包含各个方面内容的文献,希望能...

2023-10-31 阅读全文

编辑将为您逐一讲解关于"开国大典读后感"的各类信息,请继续阅读。比如,在研读作者的篇章时,我们会在文字中寻找到关于人生的那些解答。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记录下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梳理和消化所获得的知识。那么,一篇优质的读后感应该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对某个主题的见解和体验,以供大家一起讨论和参考...

2023-10-05 阅读全文

你是否认为写读后感很难?读了作者的作品后,我深深地感同身受。为了更好地领略书籍的魅力,写读后笔记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您有需要,小编可以整理关于“人鸦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我们期待您持续关注并欢迎您收藏我们的网站!...

2023-10-26 阅读全文

在众多阅读资料中我觉得这篇“《大学》读后感”特别有用,完成了作品的阅读,我们内心的感慨一定会如喷泉般涌出。把这些新的感悟,新的见解正确的记录进读后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将持续提供该领域的相关信息!...

2023-08-24 阅读全文

写一篇表达自己理解和感悟的观后感是对好作品的尊重。文字具有传承和沉淀价值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资产,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的成长,一篇观后感的最基本的要从哪个方面开始写呢?经过收集,编辑为您献上“爱国影片观后感”,所列举信息仅供参考请依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2023-09-0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