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发布时间:2023-10-16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四年级下册课件 下册课件

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栏目小编的这篇文章为您全面介绍了“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的相关信息。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制作优秀的教案是教学成果的重要体现之一。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经验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这篇文章!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篇1)

《小英雄雨来》早在50多年前就已被选入了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感染和教育了不止一代人。

作者管桦曾说过,雨来的形象绝不是凭空想像的。雨来,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那场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3.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4. 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学法:

阅读提示自学法。

教学流程:

一、自然导入,从容破题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该学习哪篇课文了?(生答。)

师:(板书“雨来”)同学们,这个课题写得完整吗?还少什么?

师:(板书“英雄”)这次课题写完整了吧?

师:(板书“小”)现在谁来说一说通过课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初步感知文题在文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评:这才是语文课。新课伊始,教师就已从课题入手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学生从课题中感悟到了语言的精妙。

二、浏览课文,抓住特点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说明:课文篇幅很长,约3 300字。)

师:你们还记得这个单元的“读写例话”教给我们什么知识吗?(参考答案: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师:谁还记得,本单元的“读写例话”教给了我们哪些加快阅读的方法?

(设计意图:由课文的篇幅“长”,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可以使选择的学习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更让学生信服,这样学生运用时才会更得心应手。)

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之初,教师先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既紧扣单元训练点,又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法可循。

三、完整读文,了解大意

1.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在读课文之前注意听清老师的一个要求和两个问题

要求:不能只为了读得快而忽略了课文的内容,一定要把课文读明白。

问题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2:这篇课文有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2.在读文过程中建议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用时约11分钟。)

3.回答问题,汇报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一个要求和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防止学生走进只追求阅读速度而忽略文章内容的误区。这一环节的设置,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评:在读文之前提出阅读要求,是培养学生有意识读书、有目的读书的一个必要过程。它使学生的阅读不仅是一个练习朗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锻炼思维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正是我们提倡的。

四、播放录像,理清脉络

1.师:课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片,大家一定要仔细观看,在录像播放的过程中,每播放完一部分的内容,同学们要记得提醒老师按“暂停”。

2.每暂停一次,就指定一名学生把这部分的段落大意写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录像的运用,直观地将课文内容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让学生叫暂停”的方法,无形中增强了学生观看录像的目的性。每一次叫暂停,都是学生把文本的内容与眼前影像进行融合、分析、整理的过程。对于篇幅如此长的课文,这个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还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评:看似随意的“叫停”,却融入了教师的指导。利用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把文本有机地结合起来,无声地落实了训练点。怎一个“巧”字了得!

五、抓住要点,凝炼语言

1.师:谁还记得拟定小标题有哪两个要求?(抓住内容要点、语言简练贴切。)

2. 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们自己在黑板上概括出的六部分的段意,把它再提炼成六个小标题呢?

3. 师: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拟定小标题。

总结概括式 引用原句式

①游泳本领高①“望着妈妈笑”

②上夜校念书②“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掩护李大叔③“把缸搬回原地”

④与鬼子作斗争④“什么也没看见”

⑤河沿上的枪声⑤“有志不在年高”

⑥雨来没有死⑥“雨来没有死”

(设计意图: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与直接通过六部分内容来概括小标题相比,不仅大大降低了概括的难度,还可使学生分清“段意”与“小标题”的异同,一举两得。)

评:高年级的语文课应该“厚重”。而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拟订小标题正是课标中提出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力体现。

 六、联系全文,分清层次[申请书范文网 wwW.Swy7.CoM]

师:通过这六个小标题,同学们觉得哪部分是故事的**?那么不要第一部分行不行?为什么?不要第二部分呢?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人?把你认为最能说明雨来特点的词句写在黑板上,并说出原因。(相机引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并指导学生理解、朗读、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脉络,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能引导学生分清内容的主次。)

评:由感知文章脉络到引导学生体悟雨来的内心,“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理解文本的训练吗?不是,这是个性情感体验的升华!

七、总结方法,课外拓展

师: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40分钟就学完了,你们真了不起!想一想我们今天的学习效率为什么这么高?提高阅读速度是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的有效方法,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种方法获得更丰富的语文知识。

师:课后请同学们上网收集其他的加小标题的方法,尝试着给自己喜欢的文章加小标题,然后发到班级信箱里与大家交流。

总评

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学完3300多字的中篇小说,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无疑是个难题。赵老师的教学设计轻松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了训练点。

在教学中,教师牢牢抓住了单元训练的重点,进行了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巧妙运用看录像“叫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每一部分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解题、默读、浏览、表达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训练。尤其是教师特别注意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针对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拟订小标题,并将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篇2)

教学要求:

1、认读一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挚情感,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了解我国西部贫困山区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教育的落后,产生关注我国西部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

“冰激凌也很感动,也流着白色的眼泪”这句话的意思,体会文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资料、事例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口味的冰激凌?冰激凌也有眼泪吗?它为什么落泪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

1、认读生字

2、查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3、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

(1)默读课文

(2)为什么说“冰激凌也很感动,也流着白色的泪水”?

3、全班交流

(1)可结合收集的资料谈感受,教师引导

(2)引导揣摩青年教师的心理

a、面对生活的艰苦,工作的劳累,朋友产生了什么想法?

b、当他了解到学生连冰激凌都没有见过时,他的心情怎样?(用笔画下来)(读读孩子们说的话)会想些什么呢?说一说。

c、当这位教师买来冰激凌,看到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时候,他的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呢?

d、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读到同学写的那篇作文时,老师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又会想些什么?读到这里,你的心情如何呢?

4、浏览全文,再次体会“冰激凌也很感动,也留着白色的泪水”。

5、小结:在我们看来极其普通的冰激凌就让孩子们那么激动,难怪老师的心情如此复杂,也让我们的心难以平静。

四、拓展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老师收集到的有关西部贫困地区的情况吧。(课件出示图片)

问: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五、课堂总结

在这贫困落后的地方,孩子们仍然渴求着知识,他们要用知识改变家乡的面貌。我们呢,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应该这样去做呢?

板书设计:

冰激凌的眼泪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篇3)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xx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驼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语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间的有机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黄河》歌曲,学生欣赏。

2、同学们,知道这首歌赞美谁吗?你了解黄河吗?(板书:黄河)谈谈对它的了解。老师这里搜集了几幅黄河的图片,大家看。(出示图片)

3、多少年来,我国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都为黄河写下了壮丽的诗篇。你知道哪些赞美黄河的诗句?抽生交流。老师也摘录了两位诗人的诗句。王之焕这样赞美黄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李白这样赞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黄河的水就像从天上滚滚流到了人间,奔腾不息一直流向大海!这就是诗人眼中的黄河!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袁鹰的《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继续感受黄河那磅礴的气势。补充完整课题,齐读课题。你认为怎样的人才称得上是黄河的主人?这节课老师也希望你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精读感悟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文中“黄河的主人”指谁?艄公是做什么的? (板书:艄公) 这个“艄”是船尾的意思,坐在船尾把舵的人称“艄公”,现在引申开来,把撑船的人,把舵的人,划船的人都叫什么?凭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最具概括性的一句话画出来,交流。(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1)你们找的跟他一样吗?同学们真会读书,这句话也是整篇课文的中心句。在这句话中,你理解了哪个词的意思?理解 “惊涛骇浪”,使人惊吓的.大风浪被谁战胜了?理解“如履平地”,谁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同踩在平地上一样轻松?

(2)他凭的是什么?(板书)让我们来齐读中心句。

过渡:刚才我们是把长课文读成了一句话,现在我们再回归整篇课文,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各个自然段的内容,说说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交流)

2、感受黄河万马奔腾的气势:

(1)黄河在作者眼中是怎样的?(出示第1自然段)理解“浊浪排空”。站在黄河边,作者的感受是什么?理解“胆战心惊”。

(2)自己读读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黄河犹如千军万马,如同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这就是黄河!你能读出黄河的气势吗?抽读,齐读。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想看看吗?(播放视频)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你看到的黄河吗?

(3)艄公就是在这万马奔腾、一泻千里的黄河上战胜了惊涛骇浪,他真勇敢,不愧是黄河的主人!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艄公,齐读中心句。

3、感受羊皮筏子之险:

(1)你见过羊皮筏子吗?(简介羊皮筏子,出示画面)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羊皮筏子?

交流:“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2)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筏子虽小,但载人载物很重,在黄河上漂流很危险。)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抽读。

(3)那是怎样的黄河?(奔腾)那是怎样的羊皮筏子?(轻小)险吗?艄公就是站在这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在汹涌的激流里如履平地,怎能不让人赞叹?齐读中心句。

4、感受艄公的沉着和乘客的从容:

(1)“沉着”说明什么?(他很镇静)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什么时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对,当遇到风浪时,艄公小心地注视着水势,什么时候大胆地破浪前行?风浪过后他开始大胆地破浪前行。从这里你能看出这是位怎样的艄公?(既胆大又细心、沉着又机智、勇敢又有智慧)抽读。

(2)羊皮筏子上的乘客是怎样的表现?找到相应的词语。“谈笑风生”什么意思?“从容”什么意思?乘客为什么会从容地谈笑风生呢?(勇敢、相信艄公)乘客们相信艄公的什么?(高超的驾驭小船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3)艄公身系乘客安全,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在滚滚的黄河上战胜艰难险阻,把一批又一批的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真不愧是黄河的主人!齐读中心句。

5、感受坐羊皮筏子的勇气:

(1)如果让你坐羊皮筏子,你敢坐吗?坐羊皮筏子也需要勇气,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乘客尚需如此,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就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了,你敬仰艄公什么?(出示第2句)赞颂艄公什么?(出示第3句)

(2)在惊涛骇浪之中,在滚滚黄河之上,艄公却如履平地,他不仅战胜了黄河,而且与黄河和谐相处,黄河的主人不属于他还会属于谁呢?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赞颂这机智勇敢,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黄河主人们!齐读中心句。

6、同学们, 文章写万马奔腾的黄河,写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写作者的提心吊胆和乘客的谈笑风生,都是为了什么?(侧面衬托艄公的机智勇敢、沉着大胆的品质)

三、拓展延伸

1、滔滔的黄河水从远古流到了现在,更将从现在流向未来,黄河的主人用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黄河,征服了我们所有读者。此时此刻,你肯定有许多话要对艄公说,请大家拿出纸、笔,写出你想说的话。

2、同学们,艄公凭借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征服了黄河,成为黄河的主人,这使老师想起了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坚强者在命运的风暴里奋斗。齐读。

3、拿出你们的笔,也来学着写写我们自己的名言,鼓励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交流名言。

4、其实只要我们像黄河上的艄公一样,撑起人生自信的竹篙,扬起希望的风帆,不畏艰险,努力拼搏,我们就一定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愿艄公的智慧和精神能在我们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就像黄河水一样奔腾不息!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意大利有一座水城市威尼斯,在我国云南也有一座高原水城,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我们东方的威尼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丽江,去领略一下那里独特的风光(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看看丽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多读几遍)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自学,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以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

2.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理解回答问题)

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板书:神奇而美丽)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思考:

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围绕着神奇而美丽,那么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那两个景点呢?

板书:地点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那么下面我们就随同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古城!欣赏那千年古城的神韵!

2..自读自悟。

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请同学默读3、4自然段,拿出笔来,边读边把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一会谈谈你的理解!(学生默读思考)

[默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指名谈理解并练习朗读。(出示课件)

(3)为什么说是高原姑苏图景?这幅图景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你的想象还有图 上,你能不能谈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江南苏州图和云南丽江图让学生边对比边谈感受)。

(4.)出示配乐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借助一些图片资料,能够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丽江古城的布局特点和奇特风貌。]

(5.)带着赞赏的感情读。

学习课文5自然段

(1)走出古城,不远处就是玉龙雪山,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雪山的美景吧!(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五自然段(自由读)把你读懂的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2)汇报交流,深入体会。

[边汇报边交流也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

(3)读这一段时应该饱含着怎样的情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齐读)

(4)集体交流,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学生不但读得有滋有味,更可贵的是能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学习第六自然段

(1) 除了古城和玉龙雪山,丽江还有很多迷人的景色,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六自然段!

(2) 同学们,除了书上所说的,你还知道丽江有那些迷人的风光,把你课下搜集到地说一说?(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3)除了这些丽江还有很多迷人的景色,(板书:……)希望你们课下再查找一下资料,你会对丽江了解得更多!

学习最后一段

(1)同学们前面我们欣赏了阳光下的丽江古城,那月下的古城究竟是怎样一幅画面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月色中的古城给你什么样感觉?(出示课件)

(2)指名说并有感情的朗读(配乐),体会作者的情感。

[用配乐朗读来体会文中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同学们今天作者带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此时此刻,你想不想用自己的话来赞美一下丽江?(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谈感受,既使学生感情积蓄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时宣泄,也是加强理解,内化情感,升华情感的手段。】

(教师小结)听到同学们的赞美,让我想起了郭沫若赞美丽江的一首对联:春风杨柳千万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千百万,江山如此多娇!希望同学们将来有机会也亲自去领略一下丽江那神奇而美丽的景观!(板书:括号)

五、布置作业

如果让你给丽江做宣传,你将怎样写广告词么?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板书:

丽江古城

走进丽江 神奇而美丽

玉龙雪山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范文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p.20、21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结合升和毫升的学习安排的实践活动,分“敲敲听听”和“编编唱唱”两个部分。“敲敲听听”让学生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依次:发现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样多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里倒入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安排“编编唱唱”,让学生选择一组杯子,合理调整各个杯子里水的多少,使之发出不同的音,制成一个“杯琴”;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制的“杯琴”敲敲唱唱,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与科学、音乐学科的综合,通过制作、欣赏“杯琴”,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水、各种容器,敲的小棒等

教学过程:

说明:昨天我已经让个别音乐好的学生到自然教室用试管制作了一个杯琴。

一、请学生介绍“杯琴”

1、请该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来,并分别按顺序敲出“1~7”七个音,在此基础上,再用该杯琴敲出一个简单的乐曲,激发同学的兴趣。

2、介绍该杯琴的制作过程

(1)确定水的多少对音高的影响。可分别用装满水的和空的、装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较,很明显地发现水越多,音越低

(2)把7个试管依次从多到少地装入适量的水

(3)敲一敲,并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调整音的高低,直到满意

3、老师补充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样容器中装的水的多少有关,其实还和不同的容器有关。

分别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容器敲一敲。

当然在敲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选择的材质要能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

二、学生分组实验

1、请每组同学把自己带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制作杯琴。

没带齐的组也可以到老师处借烧杯等容器。

2、分组交流

每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简单、熟悉的曲子。

全班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杯琴音质最好,音准最准。

三、介绍“你知道吗?”

在玻璃杯里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气的量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乐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

说说书上这几样乐器的名字。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请大家课后查资料,并互相交流。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设计方案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课前播放歌曲《郊游》,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2、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在这么好的天气里,你最想干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3、 那我们一起去秋游好吗?

二、 新授

1、 在秋游前我们都要了解哪些相关的信息呢?学生自由谈谈。(板书:人数、包车、门票、游玩项目及价格)

2、 向阳小学四年级的`同学马上要到水上乐园去秋游了,他们在秋游前收集了一些相关的信息,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信息。(电脑出示,打字声引入,加深学生头脑中的信息)

3、 我们看到了这些信息,从刚才我们讨论出的四个方面来分析。

4、 首先我们来看人数,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有关人数的信息。多少人?(板书:150人)

5、 接下来看包车,哪句话有关包车信息?一共要包几辆车呢?(3辆)你怎么看出的?(15052 大约3辆)一共需要多少钱?哪句话告诉我们的?你怎么算出来的呢?(3300=900(元))每人要花费多少钱呢?(900150=6(元))900是什么?(共花费多少钱?)150是什么呢?(实际去的人数)用共花费的钱去除以实际去的人数得出每人需要花费多少钱。

6、 门票呢?哪几句相关信息?你们选哪种?(团体)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满足30人以上,便宜等)每人多少钱?(2元)

7、 最后是游玩项目及定价,我们来看一看。划船,每小时8元,4人一船。每人要多少钱?(2元)那如果你一个人去呢?一个人去乘一船,多少钱?(8元)你觉得怎样乘坐比较合算?乘快艇呢?你们怎么理解的?

8、 看完这些相关的信息,我们来替向阳小学的同学来算一算。每人乘车和买门票一共要交多少元钱?(2+6=8(元))

9、 用20元最多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同桌讨论,回答问题。最多可以玩6个项目,正好20元。最少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同桌讨论,自由讨论。

10、 如果你是向阳小学的同学,你准备向家长要多少钱?这些钱可以怎样安排?(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11、 刚才我们替阳小学的同学做了秋游前的计划,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他们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相关的信息的?(电脑闪烁:人数、包车、门票、游玩项目及价格)

三、 活动设计

1、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出去秋游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同学马上也要去苏州乐园去秋游了。我们也要在秋游前了解相关的信息。

2、 我们在课前分小组了解了些信息,现在我们来汇总一下。

3、 首先人数,多少人?(学生汇报,学生边说,边输入到电脑中,约350人)四年级师生共350人。

4、 包车呢?学生了解,有大客车和中巴车两种。大客车最多可乘坐52人,每辆每天500元左右;中巴车最多可乘坐25人,每辆每天300元左右。你们选哪种?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那么我们选择大客车。一共要包几辆车呢?(7辆)你怎么看出的?(35052 大约7辆)一共需要多少钱?你怎么算出来的呢?(7500=3500(元))每人要花费多少钱呢?(3500350=10(元))

5、 门票呢?(儿童(1.2米以上):30元 成人:60元 团体(20人以上):35元)哪组去了解的?有三种,你们选哪一种?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6、 游玩项目呢?学生说一说都去了解了哪些游玩项目及价格。选择一些同学们喜欢玩的并适合同学们玩的,打在电脑上。

7、 同学们真有办法,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一切准备就绪了,下面就是你们制作设计方案表的时候了,这要小组合作完成,看看哪一组的设计方案最好。好,小组合作开始。

8、 下面就该是欣赏你们精彩方案的时候了,哪一组想先上来。请2到3组上来自己分析小组制作的方案表。有值得表扬的就发苏州乐园的免费游玩项目的门票。

9、 还有哪一组想上来的,我们下课之后再来研讨。

四、 小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呢?

开展秋游活动必须定好地点、人数、核算好费用,在这次秋游之前制定的计划,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你认真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这里,老师就祝同学们秋游愉快。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3

设计说明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究、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究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学生对三角板上每个角的度数都比较熟悉,从这里入手,先让学生算出每块三角板上三个内角的和是180°,进而引发学生猜想: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接着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任意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然后利用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最后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逐层加深。在练习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兼顾到了智力水平发展较快的学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三角板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

师:这些是我们早已认识的平面图形,那么你们知道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吗?(学生汇报: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四个角,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这四个角一共是多少度?(360°)

师:你是怎么算的?(90°×4=360°)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显示出三个角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师:通过刚才的回忆,同学们知道长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唤醒学生的认知。借助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学生通过计算很容易知道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从而质疑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这样以问题情境开始,既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探究新知

1.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课件出示一块三角板)大家熟悉这块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各个角的度数。(课件出示由三角板抽象出的三角形)

师:这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180°)你是怎样知道的?(90°+45°+45°=180°)

明确: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课件出示由另一块三角板抽象出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90°+60°+30°=180°)

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且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2.探究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

(1)刚才我们探究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其他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猜一猜。(大多数学生认为也是180°)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刚才大多数同学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敢肯定,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

①小组合作,探究验证方法。

师:请每位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一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②交流汇报。

预设

组1:我们小组用量角器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量出来,再加起来看一看是不是等于180°。

组2:我们小组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平角的度数也是180°,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刚好能拼成一个平角,那么就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我们小组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一拼,看一看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角。

③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师: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验证我们刚才的猜想,验证完,将你的结论在小组内交流。(出示课堂活动卡,教师巡视,参与各小组的验证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师小结:大家刚才量出来的结果或拼出来的结果都在180°左右,其实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因为在测量或操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误差,所以数据会有一些偏差。

3.得出结论。

师:根据上面的验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反馈等过程,真正经历了有效的探究活动,先由直角三角形算出其内角和,再用猜想、操作、验证等方法推导出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归纳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数学学习中归纳的思想方法,还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4

一、教材

《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导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接着介绍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原理。教材篇幅简短,但思路清晰,要点突出,教法学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师教学。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探索过程,自己发现和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的感受和体会,我遵循编写意图,对教材还做了适当的扩充处理,增加了一些环节,让教学过程更显层次性和动态性。这一内容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稳定性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丰富三角形的知识。同时,也为以后继续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它多边形的关系打下基础。

二、教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原则。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我将实践性原则摆在重要位置,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发现法等。教学中我将把这些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期望实现最佳效果。

三、学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遵循这一理念,考虑与上述教法相适应,突出主体性和实践性,本节课我引领学生立足“三自”,主动学习,即:自由探究,自我总结,自主运用。安排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登封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析数据,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探索中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这节课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为教学指导思想,为突出重,突破难点,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一个三角形。(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强调首尾相连的封闭图形。)

3.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

来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合作用小棒摆三角形

请同学们将我们课前准备好的四组不同长度的小棒拿出来,同桌两个相互合作,看看哪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哪组小棒摆不成三角形?

2.小组汇报

3.小组讨论:

同样是用三根小棒来摆三角形,为什么有的能摆成,有的却摆不成呢?观察、比较一下这两组实验结论,你能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4.全班交流

(1)怎样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呢?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发现。

组1:三根长度不相同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组2:两边长度加起来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组3:…………

根据学生回答,举出反例:引导学生辨析,逐步完善学生认识,达成共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2)这边的各组小棒为什么不能摆成三角形呢?(强调“任意两边的和”)

5.教师小结

同学们,祝贺你们探索和发现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让我们自豪地再说一遍这个结论。

(三)看书巩固自己看教材第27页的内容

(四)拓展应用

1.教科书第28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出示小明上学的路线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上学可以怎样走?有哪几条路线?在这两条路线中,走哪条路线最近?请你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

集中分析,总结汇报

3.课本第28页练一练第2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课本28页练一练第3,4小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5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钝角、锐角、直角、平角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来认识和学习的。

1.重视知识的探究与发现。

在教学中,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而是整节课都是在引导学生的实验操作、活动探究中进行。在探究活动中,不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主动探究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能在实践中感知、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量角器 直尺 三角尺

学生准备:量角器 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常识导入。(3分钟)

1.介绍帕斯卡:早在300多年前有一个科学家,他在12岁时验证了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他就是法国科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也来验证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

1.倾听教师的介绍,了解帕斯卡。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空。

(1)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2)平角=( )°

直角=( )°

周角=( )°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8分钟)

(一)量算法。

1.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1)出示一副三角尺,引导学生说一说各个角的度数。

(2)引导学生算一算它们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2.探究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

(1)引导学生猜一猜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组织学生验证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①引导学生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计算三个内角的和。

②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把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③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明确由于测量有误差,实际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剪拼法。

1.组织学生用剪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内角和。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

3.课件演示,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三)折拼法。

1.引导学生结合剪拼法尝试折拼法。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课件演示折拼法。

(一)1.(1)说出每个三角尺中各个角的度数。

①90°;60°;30°。

②90°;45°;45°。

(2)独立算出每个三角尺的内角和。

(3)得出结论:这两个三角尺的内角和都是180°。

2.(1)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猜测:一种是内角和可能是180°,另一种是内角和一定是180°。

(2)小组合作进行探究,量一量,算一算,说一说。

三角形种类每个内角的度数三个内角的和锐角三角形65°46°68°179°钝角三角形110°25°46°181°等腰三角形70°55°55°180°等边三角形60°60°60°180°

通过观察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3)听老师讲解,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1.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小组内拼合。在拼合过程中要注意:顶点重合,三个角拼合。

2.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正好拼成了一个平角,也就是180°。

3.观看课件演示,明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所以它的内角和是180°。

(三)1.动手折一折、拼一拼。

2.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观看课件演示,再次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算一算。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3.在能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后面画“√”。

(1)90°;20°;70°。 ( )

(2)100°;50°;50°。( )

(3)70°;70°;70°。( )

(4)80°;70°;30°。( )

4.猜一猜。

有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20°,它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5.已知∠1、∠2、∠3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请你计算出每个三角形中∠1的度数。

(1)∠2=58° ∠3=48°

(2)∠2=∠3=70°

(3)∠1=∠2=∠3

三、巩固练习。(16分钟)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两个小三角形合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90° B.180° C.360°

2.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则第三个角( )。

A.也是锐角

B.一定是直角

C.一定是钝角

D.无法确定

小组合作,选一选,明确答案。

1.明确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2.通过讨论,明确任何一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所以无法确定。

6.如下图,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2=30°,不计算,你知道∠1的度数吗?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

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12页第7题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

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

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灵活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

【归纳提高】

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

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

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

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

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 ),偶数有( ),是3的倍数有( ),是5的倍数有( ),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

(2)的三位偶数是( ),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后作业】

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7

设计理念:

本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出发经历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并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数学思想,为后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5页例5及相应练习。

学情与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本册教材第五单元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它安排在三角形的分类之后,组织学生对不同形状和不同大小三角形度量内角的度数。通过度量,各种三角形内角和之和都接近180°,引发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探究的欲望,应用折叠、拼凑等方法验证。教材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目标:

1、通过量、剪、拼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3、使学生有科学实验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

用不同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用具:

三种不同类型三角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与学生交流。(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喜欢玩什么? )

小明打破一块三角形玻璃的情景。(课件出示)

(学生猜一猜,他会带哪一块到玻璃店配玻璃)

③介绍三角形内角及三角形内角和的含义。

④设疑揭题。

从刚才的情境中,我们知道,破掉的三角形玻璃,只要知道其中的两内角,就能配出和原来一样的玻璃。究竟有什么奥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设计意图:以小明打破玻璃为载体,引入本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想。

1、猜一猜。

猜一猜,它们的内角和到底是谁的大呢?(板贴三种不同类型三角形)

2、量一量。

用量角器来量一量,算一算。

合作要求:

三种三角形和一张表格,四人小组合作,你们觉得怎样分工度量的速度会最快?

温馨提示:

测量的同学:量出每个角的度数,把它写在三角形里面。三个角的度数都量好后,再汇报给记录的同学登记。

记录的同学:监督小组其他同学量得是不是很准确、真实。不能改掉小组成员度量出来的数据。(开始)

量一量、算一算不同类型三角形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⑵小组合作探究

⑶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中可能会出现答案不是唯一的情况,如:180°、179°、181°等。】

(4)说一说。

师:观察这些测量结果你能发现什么(三角形内角和大约是180°左右)?

3、验证。

(1)剪拼、撕拼

用度量的方法验证,得到的结果不统一。有没有比度量更精确的验证方法?也就是不用度量你能用别的方法验证吗?

【学情预设: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成一个角。】

(2)折拼

用剪拼的`方法是比较精确,美中不足就是把三角形给剪了或是撕了。有没有更好验证方法?(用折的方法—课件演示)

(3)观察小结。

现在大家知道这几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4、揭疑解惑。

小明为什么带只剩两个角的三角形玻璃到玻璃店配玻璃?

【设计意图: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本环节以学生探索活动为主,让学生在“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中充分的探索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举例验证、建立模型,让学生在“做数学”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空间。】

四、巩固深化。

师:学会了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去运用。下面,我们就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关数学问题。

1、选一选。哪三个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课件出示)

2、算一算。求出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课件出示)

猜一猜。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60°,猜一猜它是什么三角形。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力求形式多样,循序渐进,既巩固新知,又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五、回顾实践、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活动学习,说说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让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收获!

六、课后思考、拓展延伸。

一个三角形,剪掉一个角,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图略,等腰三角形,剪掉一个底角)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8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根据数的位值原则,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排列起来。

2、通过小数的大小比较,渗透比较思想,并初步认识大和小是相对的。

教学重难点:找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老师星期天上街去想给外甥买几件学习用品,在超市看见学习用品挺多的,拿不定主意该买什么?今天就请大家帮老师出出主意。愿意吗?

2、出示课件:老师把想买的几样用品摘录了下来,看见这你想说什么?

课件出示: 黄书包 红书包 计算器 钢 笔 圆珠笔 铅笔盒

28.5元 28.45元 13.38元 13.5元 7.25元 13.8元

二、研究小数的大小方法

1、我如果在黄书包和铅笔盒中选一样,你认为该选择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我如果在铅笔盒和圆珠笔中选一样,你认为该选择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我如果想买一支笔送给他,你认为该选择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我如果想买一只书包,你认为该选择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我如果在计算器和铅笔盒中选一样,你认为该选择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你也类似的来说几个。

3、太多了,能不能把上述的各个比较整理一下,怎样分类比较合适?

小组讨论分类的方法并反馈。

4、根据分类我们可以得出小数比较的`方案

(1)如果整数部分不相同,如何比?(讨论后出示方案一)

课件出示 方案一: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又如何比?十分位又相同呢?(讨论后出示方案二和方案三)

课件出示 方案二: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方案三:十分位上的数字也相同时,百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5、试一试

例5、比较6.35元和6.41元的大小。并说说你是如何比的?(课件出示比的方法)

例6、比较0.08米和0.069米的大小。并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听。

三、应用

1、在( )里填>、<或=,并反馈

2.54( )2.14 0.746( )0.764 3.79( )3.79

2、课件出示比较大小,并用手势表示

0.8和0.79 0.36和2.1 1.92和1.092 2和2.9999 0.98和1

0.67和0.76 0.489和0.5 6.060和6.06 5.60和5.600

3、课件出示应用题:学校运动会上,跳高前四名的是:张华1.1米、李杰1.21米、王新1.2米、陈小1.09米按从高到低把他们排列起来.

读题后想它们的大小,然后分组代表各人,来比较大小

4、把下面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45 5.4 4.5 4.445

把下面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0.6 0.61 0.601 0.611

四、总结: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

用新学的本领帮老师确定该买什么?

五、课后提高题:(找朋友一起来解决。)

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是1.46米、1.52米、1.38米、1.5米。已知甲比丁高,但又比丙矮,丁比乙矮,甲比乙高。你知道甲、乙、丙、丁四个人各是多少米吗?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情境导入:

师: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都需要买一些文具,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介绍三家文具店——“奇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豆豆文具店”。现在我们就请三家文具店的售货员分别给我们介绍商品的价钱,请同学们注意听,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由三个同学扮演售货员,分别介绍商品的价钱。)师:听完售货员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三家商店都有卖橡皮的,但价钱不一样。

生2:我发现到“丁丁文具店”卖的书包会便宜一些。

生3:我发现同样的铅笔盒在“奇奇文具店”与“丁丁文具店”卖的价钱不一样。

师:由这些发现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1: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卖的价钱可能不一样,我们买东西时要进行比较后再买。

生2:我们应该到价钱比较低的商店买东西。

师:在生活中,我们喜欢到物品价钱比较低的商店去买东西,我们的这种做法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货比三家”。师出示课题:货比三家。

二、学习新知。

1、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师:大家都知道买东西应该“货比三家”。如果我要买铅笔盒到哪家文具店买便宜呢?

生:到“奇奇文具”店买便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奇奇文具店”的铅笔盒是元,“丁丁文具店”的铅笔盒是元,只要比较元与元的大小就知道了。

师:怎样比较元与元的大小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想出的办法最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策略一:元=4元9角元=5元1角5元1角大于4元9角

策略二:元比5元多,元比5元少。

策略三: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小数点前面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数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办法,真棒。

2、提出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有关比较小数的.大小的问题,你们能根据情境图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下面请同学们轮流在小组里提出问题,请小组的同学来回答。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

师: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请一个同学来回答。生1:我要买一个书包到哪一个文具店买便宜呢? 生2:到哪家买橡皮便宜?

(解决这个问题涉及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要让学生来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三个小数的大小。)生3:“奇奇文具店”的什么东西最贵? 生4::“丁丁文具店”的什么东西最便宜? ??

三、拓展运用。

1、游戏——抓珠子。(1)介绍游戏规则: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很在意思的活动——抓珠子游戏,这盒子里有红珠子和蓝珠子和绿珠子,一个红珠子代表1元钱,一个蓝珠子代表1角钱,一个绿珠子代表1分钱。你们任意从里面抓出一把珠子,看看可能会得到多少钱?(2)老师示范。(3)小组活动。

师: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这样的盒子,小组同学轮流从里面抓一把珠子,并填写在统计表中。填完统计表之后,在小组里比一比谁抓出的钱多。

红珠子几个蓝珠子几个绿珠子几个共几元几角用小数表示(几元)3元2角1分元

(4)师:请各小组抓出的钱最多的同学向大家汇报自己抓了多少钱,我们最后来比一比全班的冠军是谁?

(5)小结:想一想,抓到多少钱跟什么有关?

2、完成书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互相说一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四、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好,上完这节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哪一个活动呢?

最新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在平日里的学习中,幼儿园教师时常会提前准备好有用的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篇1】

Unit10Doing things

Lesson 59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通过故事学习,提高朗读,理解的能力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2.能够通过阅读短文和故事,提高阅读的熟读能力,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

二、教学内容:

1.学习配图故事。

2.完成阅读理解和表演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1.难词理解。

2.复述与表演故事。

四、教学过程:

warming up

play game “a snowball”

lead in

Now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new story.Please find the key sentences in this new story.new lesson

1.read the story

2.learning new words: wheat, carefully, grind, flour, salt, yeast, tasty

3.talk about: Oh well, Well then, My, I’ll have to„

practice

1.circle the right answers.2.act out the story

homework

1.read the story

2.retell the story

五、复备,反思:

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篇2】

五年级第一周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寒假作业讲评 教学重点:寒假作业中的知识点 教学难点:寒假作业中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上册知识巩固检查           过程方法:教师提问的`方式进行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态度 教学过程: warming up: greeting:   Good morning class!   Good morning ,Miss Ma!   How are you today?   Im fine ,thank you.And you?   Im fine,thank you.   Now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winter holiday. 学生互相用英语谈论寒假的经历。  作业讲评:1.表扬作业做得好的           2.作业做得不好的也给一定的警示 提问:1.上册单词提问       2.上册句型及关键句用法提问       3.假期做的练习题       4.物主单词和人称单词的用法提问 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1.书写认真                     2.基础知识掌握要牢固                     3.多读多练,每天坚持听15-20分钟录音。                     4.对知识点要牢记

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篇3】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下列单词和句子: rule, hallway, classroom, fight School Rule Don’t arrive late for class. Don’t fight. Don’t run in the hall way. 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s. Don’t listen to music in the classrooms. What are the rules? Well, we cant arrive late for class.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情感目标:作为学生,我们必须遵守学校规则。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校规则和目标语言。 难点: 学习谈论学校规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说: Hello! How are you?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at do you want to do? Do you have a pen pal? 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like for breakfast? What is he doing now? Do you like talking with others? Can you talk in class? Can you talk at home? Can you talk in the hallways? 说明:经常复习学生学过的知识,增加复现率,让他们学会在不断积累中,掌握英语,学习英语。同时对一些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也一个自信。 二、导入 T: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Do you like music? Now I’d like to enjoy a song with you. (play the tape) Do you like the song?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ong? Who is your favorite singer? Can you listen to music in the classroom? Can she/he listen to music in the hallways? Why can’t we listen to music in the classroom? S: It is our class rule. (T helps them to say it.) T: So please don’t listen to music in the classroom. (Write the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 Read after me please. Then get Ss to read it one by one. So can we listen to music at home? 说明:从can’t中引出don’t,学习一些学习规则的表达方法。 S: Yes, we can. We can listen to music at home. T: Excuse me.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S: My favorite sport is basketball/… T: Where do you usually play basketball/…? S: I usually play it on the playground/outside. T: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in the classroom/hallways? S: No, we can’t. We can’t play …in the classroom/hallways. T: So don’t play … in the classroom. Can we run in the classroom? T: Don’t run in the classroom (Write it on the blackboard.) T: Excuse me.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What time does the class begin in the morning? T: So you are early for class.  You are a good student. If you get to school at 8:10, you are 10 minutes late for school. That is a bad one. So don’t arrive late for class. T: Look at this boy. Is he good or bad? What is he doing? Do you know? Can we fight with others? Can we fight in the classroom/hallways? T: It is impolite to fight. So don’t fight. We should be good friends. T: These are all class rules. What else can’t we do in our classrooms? Please say the sentence like this: Don’t …. S1: 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 S2: Don’t sleep in class S3: Don’ wear hats in class. S4: Don’t talk in class. S5:… 说明: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运用刚学的祈使句,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运用出来。 三、运用 Now please use these phrases to make up a dialogue. You can work in group of three or two. Suppose one of you is a teacher, and the others are breaking the rules. Model: A: Hi, Peter. What are you doing? B: Hi, Ms/Mr. Green. I’m eating.( Student should use their gestures.) A: Can we eat in the classrooms? B: No, we can’t. We can’t … A: 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 B: Oh, I’m sorry. 说明: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运用Can和don’t编一个小对话。而且同时还复习了学过的进行时态。 四、教学SectionA-1a,1b,1c 1.利用课件,教学单词和句型。 2.教师说:If you want to be good students, don’t break the school rules. The rules are good for your study. But now here are some bad. students. Look! Each of these students is breaking one of these rules. Write the number of the  rules next to the student.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动画,学生观看1a的对话,然后完成1a。 2.Check the answer. 3.Listening. Now there are three students Peter, Selina and Nick. What rules are these students breaking? 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and write the numbers after the names. Peter__________ Selina_________ Nick__________ 3. 叫几组学生进行对话表演。 五、教学SectionA-2a,2b 1) 教师说: Now please open your books to 72. Look!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 … T: Yeh, the boy is Alex, and the girl is Cindy. T: What are they doing? S: They are talking. T: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S: … T: Now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check the activities Alex and Cindy talk about. 2) Listen again. Can Alex and Cindy do these activities? Circle “can ” or “can’t ” above. 3) Listen and repeat. 4) Check the answer then report the list. Report: These are their rules. They can…, but they can’t… So please don’t … 六、练习 T: You know, some students are not bad students. But they also break the rules. Because they are new students. They don’t know much about the rules. So can you help them out. Now please tell them the rules of your school. You can work with your partners. Suppose one of your partner is a new student. A: What are the rules at your school? B: Well, don’t arrive late for school. A: Can we listen to music, Alex? B: No, we can’t listen to music in the classrooms, but we can listen to it outside. 说明:这一步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表格,对表格进行汇报,这样也就讲出了听力的主要内容。 七、作业(Homework) 1.用“can,cant和dont”归纳总结学校规则。 2.记忆本课时单词。  

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篇4】

一、基本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1、以活动为教学载体,倡导体验学习。以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思想为基本理念,让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参与,实践和多种合作的方式学会语言,学会交流。

2、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使语言教学的这一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文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借鉴语言习得理论,服务英语教学。

二、处理教材的基本思路。

从语言结构出发:word---dialogue----passage

从语言技能出发: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出发:single language skills-----comprehensive language skills

三.教学内容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 this is my day第一课时,通过对教材的重新整合,我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为教材 p2 let’s start, let’s chant部分;p3 let’s learn , let’s play部分p12:good to know部分(见下图 )

四、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以下动词短语:eat breakfast, do morning exercises, have english class, play sports, eat dinner.

2.能够听懂问句: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 / …? 并能用所学动词短语替换句型“i usually … at …”中的关键词回答问句。

3.能理解并说唱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

4.能够了解good to know 部分的内容。

5.能够利用网络搜索 查找所需图片 并制作发送卡片

五、教学重、难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a部分let’s learn中的五个动词短语,并能用这五个短语回答询问作息时间的问题。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五个四会短语和单词exercise, usually的正确发音。

六、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let’s start部分和主情景图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动词卡片和本单元a let’s learn部分的动词卡片。

4.教师在课前将usually, often, sometimes的单词卡片贴在教室的墙上。

5.教师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大钟,并标注时间刻度。

七、教学过程

step i warming up

1. 师生同颂教材p2 中let’s chant部分歌谣。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i usually go swimming.

sometimes i climb mountains.

sometimes i go shopping.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i usually play the piano.

sometimes i visit grandparents,

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篇5】

PEP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Unit 4 What are you doing?第一课时 一Teaching contents A Let’s learn  Let’s play  C Let’s sing 二learning  objectives a) will be able to listen ,read and speak and write the following phrases: drawing pictures, cooking dinner, doing the dishes, reading a book, answering the phone. b) 能够领悟动词后面加上ing 的内在涵义 c) 通过说唱Let’s sing部分的歌谣巩固短语和句子。 三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Important point:掌握五个四会动词短语的ing形式。 Difficult point: 动词词组ing形式的读音及拼写。 四Teaching aids 1)教师准备词卡,和录音机,磁带 2)教师准备ppt 五:Teaching process 一)Warm-up/revision 1.  Daily communication. 2.  let’s chant Do, do, do the dishes. Read, read, read a book. Draw, draw, draw pictures. Cook, cook, cook dinner. Answer, answer, answer the phone 3课件出示 1)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I often ……. (go shopping, play the piano, read a book, do the dishes, cook dinner…) 2)  What can you do? I can ………………(教师用动作示意) (sweep the floor cook dinner wash the clothes  wash the window draw pictures empty the trash……) 二) presentation/practice (当学生说到draw pictures……) 1) drawing pictures 1.  T:I can draw pictures too. And I am drawing pictures now. (操练(个人朗读,小组朗读………,板书) 2. 操练 I am drawing a duck.   I am drawing a banana. I am drawing ___. 2)cooking dinner 课件出示一只猪 T:What’s this? Ss: It’s a pig. T: Yes, it’s a helpful pig. She can do many things. She can sweep the floor, she can cook the meals, wash the clothes….But what’s she doing now. Let’s ask him: Pig ,pig, what are you doing? Pig:I am cooking dinner. 3)Let’s sing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drawing pictures. I am drawing pictures.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cooking. I am cooking. 4)课件出示一只累了 的`猪 T:What’s happened to Miss pig? S: She is tired. T:Yes, because she has been cooking for two hours. She is very tired .She wants to play with others. So she calls Mr sheep. 5) doing the dishes Pig: Sheep, sheep, what are you doing? Can you play with me? Sheep: sorry. I can’t. I am doing the dishes.(板书,操练) 6) Pair work(就sheep和pig 之间对话) 6)reading a book T: Mr sheep is busy. He is doing the dishes. So pig calls Mr dog. Pig:Dog ,dog, what are you doing? Dog: I am reading a book.(板书,低高音朗读) 7)I am reading an English book. I am reading a Chinese book.    I am reading a/an ___. 8)answering the phone. T: Mr dog is busy ,too. At last, she calls Miss cat. Pig:Cat, cat, what are you doing? Cat: I am answering the phone. Pig: oh, oh, can you play with me? Cat: OK! Let’s go. 9) 同桌之间操练 10)Read all the words 11) Let’s chant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 I’m doing the dishes. What are you doing? I’m drawing pictures. What are you doing? I’m reading a book. What are you doing? I’m cooking dinner. What are you doing? I’m answering the phone. 11) open the book, then read after the tape. 12) Play a game 做一做(一名学生上台做动作)  问一问(其他学生问)  A: What are you dong?  答一答(这名学生回答)   B:I am……… 13) Look and say I often….  I am …. cook dinner cooking dinner eat dinner eating  dinner   ………….. 14)总结规律 15)read and write Wu:  What are you doing, John? John:   I am …  Wu:  Thank you. What are you doing ,father?  Father: I am…  Wu: Hi, bear.What are you doing?  Bear:  I am ….  Wu:  Mom.What are you doing?  Mom:  I am…  Wu: Thank you. What are you doing, uncle?  Uncle: I am… 16) Design about your day. (来设计你的一天) My Day eg: I am ___________at _____ 三)Homework 1.完成相应的作业本和抄写本上的练习。  2 课间用今天所学的句子进行对话操练  3 背诵今天的单词,并默三次,中文 一 次。 六blackboard design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answering the phone. drawing pictures cooking dinner doing the dishes  reading a book                                         

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篇6】

一、单词:

bedroom卧室living room客厅;起居室study书房kitchen厨房bathroom卫生间phone电话table桌子bed床sofa长沙发fridge冰箱find找到them他们

二、Let’s spell:

u-e [ju:] use使用cute可爱的excuse原谅,道歉tube管道mule骡子

u [?] cut切us我们fun开心up向上bus公共汽车mum妈妈duck鸭

三、语法点:

is开头的句子属于一般疑问句,回答是yes或者no,然后根据句子的开头进行颠倒变化。

Where are the keys?钥匙在哪里?Are they on the table?它们在桌子上吗?

No, they aren’t.不,它们不是。 They’re in the door.他们在门里。语法点:1. are开头的句子属于一般疑问句,回答是yes或no,然后根据句子的开头进行颠倒变化。

Be(is, am, are)的用法口诀

我用am,你用are,is连着他,她,它;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

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变否定,更容易,be(am, is, are)后not莫忘记。

疑问否定任你变,句首大写莫迟疑。

句型:Is she in the living room?她在起居室里吗?

Yes, she is.是的,她是。No, she isn’t.不,她不是。

四、短语:

1.地点类:in the study在书房; in the kitchen在厨房; in the bathroom在浴室;

in your desk在你的课桌里; in your hand在你手里; on the table在桌子上;under the table在桌子下; on the fridge在冰箱上;near the phone在电话旁边;on the bed在床上

2.动作类:watch TV看电视read a book看书have a snack吃点心

have a nap睡一会儿open the door开门look at看

Go to the living room. Watch TV去客厅,看电视

Go to the study. Read a book去书房,读书

Go to the kitchen. Have a snack去厨房,吃零食

Go to the bedroom. Have a nap去卧室,睡觉

Go to the bathroom. Take a shower.去浴室,洗澡

五、答语、答句

1.Is she in the living room ?她在客厅里吗?

No , she isn’t.不,她不在。 / Yes, she is.是,她在。

2. Are they near the phone ?它们在电话旁边吗?

No , they aren’t .不,它们不在。 / Yes, they are.是的,它们在。

3. Where is the cap ?帽子在哪里?It’s on the bed.它在床上。

4. Where are the keys ?钥匙在哪儿?

Are they on the table ?它们在桌子上吗?

No , they aren’t . They’re in the door .不,不在。它们在门上。

5. Where are the keys?钥匙在哪儿?They’re on the fridge.它们在冰箱上。

6. Open the door, please.请打开门。 OK.好的

7. Is she in the study?她在书房里吗?

No, she isn’t .不,她不在。 /Yes, she is.是,她在。

8. Is it in your hand ?它在你的手里吗?

Yes,it is!是的,它在。 / No, it isn’t.不,它不在。

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篇7】

一、课题名称:

workbook

二、教学内容:

复习、练习课

三、教学目标:

复习内容

1.关于衣服的单词。

2.购物用语。

3.由whose提问的问句及其回答。

四、教学重、难点:

1.购物用语的复习。

2.由whose提问的问句及其回答。

五、教学媒体

录音带

六、教学过程:

1.复习衣服的单词

(1)记忆已学的服饰类单词。

(2)猜图游戏。

2.复习whose的句型。

(1)看图说句子:Whose … is/are …? It’s /They’re…

(2)同位操练句子。

3.复习购物用语。

(1)学生说出已学的购物用语。

(2)创设情景,学生自编对话。

4.学习Let’s Go Further

(1)听录音,理解课文内容。

(2)跟读课文。

5.布置作业

(1)听读已学的课文。

(2)《活动手册》

七、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数字、衣服类单词较多,刚开学不久学生还懒于记忆单词,人名所有格和复数的表示法容易混淆。Whose与who’s的区别与应用有待巩固。

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篇8】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1)使学生懂得讲卫生、合理饮食、作息规律的重要性,

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对身边的现象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和热心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2.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有关健康的单词和词组。

(2)能够听说读写有关健康的交际用语:

You should/You shouldn’t…

3.能力目标:

能够在相应的情景下使用本单元所学的主句型,表达如何

确保身体健康成长并能够对他人的一些错误做法提出合理改进建议。

二、教学重点:

(1)能够听说读写有关健康的单词和词组。

(2)能够听说读写有关健康的交际用语:

You should/You shouldn’t…

三、教学难点:

单词exercise的发音。

四、教具准备:

卡片 录音机 磁带 实物

五、教学过程:

师生问答

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篇9】

(2)日常口语练习,内容可参考如下:

T:Hello, everyone! Welcome back to school! Nice to see you!

Ss: Nice to meet you!

(3) 问学生几个问题,引出本课重点内容。具体会话可参考如下:

T:Hi,everyone!Nice to see you again.What grade are you in now?

Ss:We’re in Grade 5.

T:Do you like your new English books(new classroom, new teacher)?

Ss:Yes!

T: What are we going to talk about in Unit 1?Guess!What’s the topic of Unit 1?

2. 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l)教师出示Let’s start部分图片,介绍说: Rabbit has many new teachers in her school. Do you have new teachers? 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图的提示描述新教师。然后教师说:“今天我们将学习怎样描述新教师。Sarah将为大家介绍几位新教师,大家在先看一看有哪些是新教师?

(2)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说: They are Sarah’s teachers. Describe these teachers.引导学生结合预习部分回答出 strong, tall, short, thin等旧词,然后结合图卡向学生呈现新词:youny,kind old,funny。教师可利用简笔画、单词卡片或实物图片等—一教授新词,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读。

(3)教师可播放单词的声音,让学生在听过一遍后跟读单词,逐步掌握正确的读音。

(4)教师根据以下信息请学生判断会话中描述的教师是 Let’s learn配图中的哪一位: Mr Hu is the art teacher. What’s he like?He’s short and thin.完成前面铺垫的学习任务,让学 生猜出哪位是Sarah的新教师。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 Let’s learn部分所提供的替换句型,描述Sarah的其他两位新教师,练习巩固所学新词。

(4)试着写单词。

教师范写四会单词,让学生跟写或在单词卡片背面仿写,达到听、说、读、写 四会掌握新词的目的。

3.Let’s play (趣味操练)

(1)Let’s find out (找一找)

教师指导学生用所学新词和句型描述Let’s find out部分几位教师的体貌特征,然后找出正确的图片。完成这项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八张新词卡片继续进行结对或小组活动,如: My new Chinese teacher is tall and strong. Who is he? 让其他学生选出正确的图片。

(2)Let’s sing (唱一唱)

教师放歌曲“My new teacher”的录音,学生跟唱,进一步在音乐节奏中感知新词。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l)让学生做本单元 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让学生模仿Let’s find out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展示不同教师的图片,让学生猜出是教哪个科目的教师,然后用所学新词描述这些教师的外貌特征。

(3)让学生参照 Let’s find out部分设计一些谜语让大家清一猜。可以参考以下语言: She is tall. She’s beautiful. She’s very young. We all like her. Who’s she?

(4)让学生把新学的歌曲唱给家长或朋友听。

5. 小结

单词:old,short 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

教案点评:

提供第一课时教案示例。本课时Let’s learn部分主要是通过情景会话,谈论美术教师的样子,来让学生学习单词:old,short 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等。教学设计适合与学生身边的人物相联系,尤其是新老师。可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tall, short, thin, strong等词汇,再进一步学习本课新生词。达到描述不同图片人物的要求。利用一些活动来巩固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人物图片,进行结对或小组活动,如: My new Chinese teacher is tall and strong. Who is he? 让其他学生选出正确的图片。

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教案4

一、TeachingMaterial :

Unit 3 B Read and write ,Let’s Play ,Let’s check

二、Teaching objectives

1、To master the four skills sentences :

What’s the date ?June 9th.

Is her birthday in June ?Yes.

2、To understand the dialogue ,make sure the students can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the dialogue and can write out the keys.

3、Make sure the students can play the game : Bingo.

4、To finish “Let’s check” .

三、Teaching points :

1、Main points : To master the four skills sentences.

What’s the date? June 9th. Is her birthday in June? Yes.

2、Difficult points : To understand the dialogue.

四、Vision aids :

1、The picture of “Read and write”.

2、Video tape, slides and some birthday cards.

五、Teaching procedures :

(一)、Warm-up

1、全班吟唱P26 Let’s chant , 说做结合,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2、听歌猜节日:教师放节日歌曲 :“Jingle Bell”、“Happy Teachers’ Day”、“Happy New Year” 每放一段歌曲,提问:What festival? What’s the date? 学生用英语回答。

(二)、Preview

1、Free talk: Talk about your birthday.

eg)T : When is your birthday?

S1 : My birthday is in June.

T : What’s the date?

S1 : It’s June 1st

2、Play game: Where’s my friend?

把十二个月份的完全形式和缩写形式写在卡片上,分别发给24位学生,然后进行游戏。

eg) S1 : I’m January. Where’s my friend?

S2 : Here. I’m your friend, I’m Jan .

(三)、Presentation

1、Read and write.

1、The teacher shows a birthday card and asks: What’s this?

The students answer in Chinese. Then the teacher asks:

What’s “生日卡片”in English? Listen to the tape, please.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of “birthday card” several times, and repeat.

2、Show a slide.(一个女孩正在制作生日卡片)

问:What’s the girl doing? 帮助学生回答:She’s making a birthday card. 然后教师用卡纸做出制作生日卡片的动作,并说:Look! I’m making a birthday card, too.然后投影出示句子 “I’m making a birthday card.” 并带读句子。

问:Who has a birthday today?

一位学生回答:“I am”

教师拿着一张生日卡片对该学生说:“Happy birthday to you. It’s for you. Do you like it? 学生回答“Yes”。(在学生说“Yes”时,教师告诉学生,在接受别人礼物时,应先说“Thank you”)教师再说:Yes. I think everyone likes to get a birthday card. 投影出示:Everyone likes to get a birthday card. 并学说。再问全体学生:Is her /his birthday in April? (学生回答并学说句子)。

4、在画有birthday card 的幻灯上添上电脑边框,并说“Look! The card is in the computer. Oh , it’s an e-card.”(学说e-card 并解释)再出示一个小女孩在发送电子卡片的投影片,问:What is she doing? 帮助学生回答:“She is sending an e-card.” 投影出示答语并学说。

5、Watch the video of the dialogue,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投影出示下列问题,看录像后指名口头回答)

a、What is Zoom doing? Why?

b、Is Grandma’s birthday in June?

c、Does Grandma have a computer?

d、Can Grandma get the e-card?

e、Do they make a birthday card?

f、Does everyone like to get a birthday card?

6、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7、To practice the dialogue.

8、To act out the dialogue (in group)

9、Group work: To make a birthday card.

2、Let’s play: Bingo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然后做游戏,并评奖。

3、Let’s check

教师放Let’s check 部分的录音,学生完成。

1、Boy: When is your birthday?

Girl: It’s Step 8th .

Woman: Circle the girl’s birthday.

2、Girl: When is Grandma’s birthday, mom?

Woman: It’s April 10th.

Woman: Circle grandma’s birthday.

4、Sum up:

1、How do we ask the date? We can ask like this: “What’s the date?” And answer like: “It’s June 1st .

2、To tell “What’s the date?” and “What day is it?”

(四)、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To finish the Wb of part B:

2、To listen to the tape of “Read and write”, and read to your parents.

3、To recite and write the four skills words and sentences.

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教案5

教学重点:

1.词汇:season,spring,fall,summer,winter

2.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教学难点:

1.单词发音:spring,fall

2.favourite 单词的读音和拼写。

教具准备:

1.教材配套课件。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3.单词卡片。

4.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活动一:说一说,做一做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播放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歌谣,引导学生边说,边打节奏,引导学生表演出形容天气的单词 cold,warm,cool,hot。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活动二:谈论天气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s it cold? 学生根据实际做答:No , it’s warm.引出新词汇spring,并询问学生,哪个季节最寒冷,Which season is cold? 引出词汇season,winter,询问学生,还知道哪些季节?Do you know another seasons?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季节。

活动三:猜猜,读读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出示表示四个季节的图片,让孩子说说分别是哪个季节。孩子说对后教师板书单词:spring,summer,fall,winter。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开火车读。

活动四:说一说(Let’s learn)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再次展示表示四个季节的图片,询问学生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并进一步陈述原因 “Spring, it’s warm and sunny.”接着教师板书主句型,指导学生认读。最后教师播放配套课件,学生观看,跟读句子。教师注意强调favourite的读音,并进行小组问答练习。

活动五:描述季节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询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学生回答,通过师生问答为学生做示范。(Spring is very warm. The leaves are green. We can see many flowers in spring. )

根据学生喜欢的季节,重新分组,让学生参考卡片图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活动六:猜一猜

教学参考时间:4分钟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孩子描述季节,一个孩子猜所描述的是哪个季节。

活动七:画画,说说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将Let’s find out 中的图片发给学生,让孩子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里的树,并到同学中进行调查,发现其他同学画的内容。

(四)巩固和扩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活动八:Exercises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完成活动手册的相关练习题,并公布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听懂,会说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并能结合句型展开深入的对话。

教学难点:用I can 的句型说出喜欢的原因。

教具准备:

1.教材配套课件。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3.单词卡片。

4.Let’s sing歌曲录音。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活动一:看一看,演一演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出示四个季节的卡片,引导学生边看,边表演出每个季节的气候,可以请一个孩子表演,大家说出季节。

活动二:读一读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学生抢答或学生开火车认读。同时,按照四季顺序,然学生排列词汇,并认读。

活动三:听听,唱唱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播放本单元中Let’s sing中的歌曲,孩子们边听边唱边演。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活动四:听听,连连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班中随意三个同学的名字,然后将表示季节的单词卡贴在黑板上。教师和“榜上有名”的三个同学分别进行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的对话。全班同学听完后,共同完成连线活动。

活动五:说一说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提问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学生根据实际做答(Winter.)。教师询问:Why? 学生结合实际回答 (I can play snow.)。教师询问1-2名学生后,将句型变为“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并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句型,示意学生将此句型和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进行比较。最后,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活动六:模仿对话

教学参考时间:8分钟

教师播放Let’s talk部分的录音,提问学生:How many people in this dialogue? Who are they?Which season does Mike /Zhang like best?Why?

听录音后,重复听到的句子,并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每张图片下的表示气候的词汇,然后在认读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仿例示范一组对话,最后进行小组对话。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活动七:小调查

教学参考时间: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时间进行,或课外进行。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运用本课新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完成对五个以上同学的调查,并要求回答的同学对季节气候进行描述。

活动八:游戏——找朋友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询问: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然后同时说出答案,答案一样的两人成为朋友,不一样的学生再重新开始游戏。

(四)巩固和扩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活动九:听力练习

教学参考时间:5-6分钟

完成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并公布答案。

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篇10】

Unit 12Revision Lesson 67

Teaching aim:Review the words about housework and after school activity.Review the sentences about ask the housework and the activity.Teaching important:Review the words about housework and after school activity.Review the sentences about ask the housework and the activity.Teaching difficult:Review the words about housework and after school activity.Review the sentences about ask the housework and the activity.Teaching utensil: tape

Teaching course:

1.Review the words: group contest, say the words as quickly as you can, match words with

pictures,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teacher say the phrase, if teacher is right, students will say “yes” teacher is wrong, students will keep scilent.Teacher do the action and students say the word.2.单词归类: write down the words:Part Time Activities, Chores, Frequency.将单词卡

片发给学生,请学生将单词卡片按所属类别贴到相应的名称类别的下面。

3.Listening: 要求学生通过听录音,将图中家务或课外活动的词组与响应的表示频度的词组连

线。再放录音,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订正,最后教师引导全班订正答案。

4.调查采访:老师领读B部分句子,熟悉采访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找几个好学生先采访,做示

范,然后自由活动。

5.调查结果汇报:先请个别学生到前边汇报,然后叫同学们在小组内汇报。

Summary:

四年级下册课件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核心,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筛选出来的这篇“四年级下册课件”文章绝对值得你一看,请相信这篇文章对您所需的信息有很好的覆盖!

四年级下册课件【篇1】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人美版第8册第1课《植物写生》。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学习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植物写生》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透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本课是该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资料之一,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由于植物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里都养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时,透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潜力。由此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透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潜力、线造型潜力和综合学习潜力。

学习重点:

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

如何运用线条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透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透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用心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学习过程:

(一)设疑自探

1.谈话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出示课题)

2.课件展示各种植物图片,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探究。

①你喜欢这些植物吗?你明白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

②你明白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③这些植物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每片叶子有区别吗

(二)解疑和探

1.请几位学生说说讨论结果。

2.观察教室中的植物。

提问:你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结合书中的图片)

透过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叶子有前后遮挡、有大有小,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形态上有所不同……

3.欣赏美术作品: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

提出问题:

画家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征进行表现的作品表现出画家的什么情感

小组和作探究,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4.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师: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形状各有不同。师:这些孩子的画对你有哪些启发呢?

生:表现形式能够是刮画、国画、线描、等等。

生: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

引导学生认识在绘画中,植物的前后关系能够用虚实变化、大小变化、粗细变化、穿插变化。

(三)质疑再探选取几种植物提出问题。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四)拓展运用

1.说一说画植物写生应注意什么?

2.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写生方法,画两幅,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的两幅植物写生图。引导学生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四、板书设计:

1、植物写生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贴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教学资料,突出重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植物写生》一课的整体构思,恳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

四年级下册课件【篇2】

【教学内容】《手拉手》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内容,这一课呈现了两个小朋友为希望小学的同学提供帮助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验到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态度观,同时也让学生受到一定的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根据“手拉手”中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与过程:1.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使学生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以及乘法分配律在小数混合运算中的迁移应用。

【教学关键】在比较归纳中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在本节课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法:

1.情境创设法。

这节课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把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比较、迁移、归纳法。

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将整数混合运算、简算与小数的进行比较,通过观察比较、迁移类推,使学生顺理成章的归纳得出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也适用。

3.练习巩固、拓展延伸法。

数学的教学,精讲多练是根本。因而我在新课学习后,精心设计了一部分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延伸。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遵循这一主旨,我在本节课中,着重以下学法的指导:1.敢于质疑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所以,在出示生活情境后,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 2.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法。

学习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想在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怎么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有自己独特的思路,他们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法。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合作交流学习中才有想法可说。因而课上我留给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使他们在独立思考与解决中得到逐步锻炼和成长!3.合作、交流、探究法

有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作为前提,合作、交流、与探究在学习中更必不可少。这其中不仅培养的是一种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交流与探讨中可以了解别人的思考方式、体验多方位思考的学习观。这节课中,我适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体验探究、比较归纳,使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标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身于实施的生活背景中,为他们提供实现的机会。根据这一理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了五个大环节: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旧知。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出示复习题:40+3×6 (15+9)×3 32×12+68×12 1.让学生感知贫困山区的学生学习条件的恶劣,从而向学生发起手拉手爱心捐赠的号召,渗透爱心教育。随机板书课题:手拉手。

2.课件出示情境图,激发学生思考。

三、尝试解决,交流总结。

1.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问题情境,独立思考后尝试计算解答。 2.指名说说自己的解答方法,教师出示课件列举。 3.引导学生观察小结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 4.教师出示12.8×3+7.2×3=(12.8+7.2)×3 5.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归纳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也适用。

四、应用新知,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脱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交流并指导纠正。

五、拓展延伸,升华教育。课件出示拓展延伸问题:

(1)学生分小组合作计算。

(2)组间交流计算结果及从这道题中受到什么教育。

(3)师生交流计算结果。

(4)指名说说从中得到什么教育?(渗透环保教育)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下册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学习“三点水”、“提手旁”和“单人旁”

3.重点指导“果、条”两个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山坡漂亮抬头望小山村果树林清澈见底

时间修公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

2.集体读词语

二、识字、写字:

1.学生听读

老师或学生读字音,另一个学生选出认读字中的生字。同时其他学生在书中选择标画

2.小组自学生字

⑴.选择小组长,带领大家读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一读。齐读、指名读、抢读

⑵.讨论识字方法:(小组汇报)

①.把“村”和“果”字中的木字进行比较

②.“间”的笔顺,先写“门”后写“日”

③.“公”是“八”字头,不要写成“人”字

④.重点学习“条”字第五笔是竖钩

⑶.选择3个生字进行书写指导

果:“日”要写的扁一点

那: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注意指导偏旁的写法

条: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老师来书写

3.指导学生抄写生字并及时反馈

三、板书设计:

小山村

村(cūn)果(ɡuǒ)那(nà)条(tiáo)时(shí)间(jiān)公(ɡōnɡ)

四、课堂作业:

1.书写生字

2.给下面各字加偏旁组成本课生字,在组词(见幻灯)

3.抄写句子

4.按要求写偏旁

五、教学回顾:

本课掌握较好,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感情能够理解,并能够能够通过阅读表现出来

小组进行活动时,还要注意合作的学习。学会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

四年级下册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会5个生字,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地识记蕊字。

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悟诗歌的内容,捕捉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本篇课文的前四节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重点理解第五小节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这句话。

2、学会仿照诗歌说话、续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板书大地,要求学生思考:你常用哪些词来赞美大地,你为什么爱赞美大地?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要赞美大地的,可是课题却是《大地的话》,大地会说话吗?这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它到底和谁对话了,说了些什么?请大家听课件中的朗读,拿出笔来做上记号。

二、品读悟情。

1、听课件中的朗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大地在和谁说话?指名学生回答。(板书:种子、飞鸟、游鱼、小草)

2、学生自由读诗,自学生字词。

(1)自由地轻声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同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以及理解情况。

(4)全班交流。

3、默读诗歌,理解内容。

(1)默读诗歌,并在书上做些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或读后的体会,也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的问题。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读,品悟感情

(1)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了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

(2)指名四位同学扮演大地朗读课文的前四节,想象自己就是大地母亲,你想对种子、飞鸟、游鱼、小草说些什么?其他同学就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仔细听大地的话,看能否听懂大地想对你说些什么?此时你想有什么词语来赞美大地?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接读课文前四节,,读后其余学生评价。

(4)如果你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或大地体内的其他生灵,听了大地母亲的话,你有什么想对大地母亲说的?

三、总结升华。

1、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2、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3、随机设疑: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含义?(板书:)(还有许多大地体内的生灵,比如:落叶、石子)

4、听课文录音再次欣赏诗歌,感受大地的宽广胸襟。

四、以说促写。

如果你是大地母亲,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语倾诉,你还想对谁说什么?请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来吧!(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仿照诗歌前四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将自己要倾诉的话语写一节小诗。

全班展示交流。

五、课后拓展。

课后继续修改自己写的小诗,准备活动课上评比展示。

六、作业

背诵全诗。

四年级下册课件【篇5】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二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

年,共计35万字。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读几遍就读几遍,达到目标为止。

2、小组合作学习,抢读生字生词卡片,比一比谁认识的生字又快又多,请优胜者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识字成果,再请一个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小组评议。

三、整体感知课文

1、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出示思考题: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2、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1)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2)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3)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四、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第二课时

一、温故导入

1、朗读课文

2、自主品读:轻声吟读,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反复读。

二、研读与赏析

1、师: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2、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生之欲望生命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

心跳生命珍视奋斗

3、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1)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2)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3)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4)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5)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三、体验与反思

1、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2、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四、作业

1、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2、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教学目标

●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四年级下册课件【篇6】

1.欣赏未来世界的影像片断和图片。

2.引导提问:你了解到的未来世界有哪些?说一说。学生畅谈未来。

3.想像一下,明天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理想是什么?

4.引入新课:好好计划明天是每人的理想,引入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为了实现理想,让我们好好计划明天吧!

课件出示:未来世界影像片断和图片

尝试训练 探索方法

1.欣赏职业人物图片,感受认知职业特征。引导思考:“未来的我”从形象上来说.具体反映在将来的职业上。你了解哪些职业,看看教案频道 /jiaoan/图片中的这些职业人物有哪些特征?

2.尝试与发现。提问:哪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性质?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学生讨论,尝试用线描进行细节表现的练习,展示尝试练习作业,自由评述。

3.画法指导。针对学生的尝试作业指出不足,肯定优点。

4.小结。军人的着装、职业工作用品(通讯兵收发报机、警察的警车、科研人员的实验仪器等)、工作环境等都能暗示出职业性质。提出画法要求。

5.范式分析。获得方法,欣赏三种范式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分析画面是如何表现“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的。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6.小结:三幅作业分别从职业着装、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角度来呈现出作者未来想要成为建筑工程师、高科技人员和医生的理想。一般“未来的我”的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细节表现为辅,但不可少。人物活动与环境描绘相统一。

课件出示:职业人物图片

课件出示:暗示职业性质的细节图片归类

课件出示:三种范式的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

1.提出要求:计划明天的理想,想像“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作业。

作业展示 自我评述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述说自己的理想,自我评价画面表现教案频道 /jiaoan/效果与要表达的想法。

2.学生互评,评选最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 教师评价与鼓励。学生即兴职业角色表演,进行采访等活动。

学生习作

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四年级下册课件【篇7】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投影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境,导入课题

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希望别人对你伸出援手吗?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听过或者亲身经历过人与人互相帮助的事情吗?

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看一幅跟亲人有关的图,这幅图的名字有一个亲字,叫做《胜似亲人》。(齐读)

3、理解胜似亲人

(胜、似都有超过的意思。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4、出示图文,明确习作要求。

(读课文的习作提示)

二、仔细看图,理解图意

1、指导看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生交流看到内容。

(按从人到物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具体)

3、猜测图中人物关系。

A、在小组内说说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

(可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服饰,她们也许是邻居,也许是)

B、全班交流。

4、理解图意,用几句话写写图上的情景

(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

5、学生试写片段讲评。

三、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指导图前想象。

(根据刚刚所猜想的人物关系,想一想在这幅图之前,可能

发生过什么事体现她们胜似亲人?请你把她们之间可能发生过的事情简单的写在纸上。)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指导图后想象。

师:在这之后,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指名说)

四、提示写法、动笔习作

1、再读习作要求

2、介绍看图作文的一般写作方法

3、学生动笔写作

教学目标:

1、观察插图,理解图意,引起合理想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组织语言,尝试表达所想所感,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3、感受情感表达的方法,受到互帮互助的人际常情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尝试习作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合理的细节联想与想象

四年级下册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带来甜美的欢乐,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2、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结合下下文理解难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一、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解题:井是什么?谁见过井?

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砖上藻砖石。)

二、自由读深文,思考;如何按不同内容给深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第一段(1-2)水井的外形和悠久的历史。

第二段(3-7)井水的特点。

第三段(8)这口井给作者带来的联想。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2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中什么?

(一、井的外形,地点大小,形状。二、井的历史古老。)

2、从哪些地看出水井的古老。

(什么时候修成,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被井绝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3、齐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段意。

讨论后,打出幻灯投影:

第一段段意: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的水井。

四、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井水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语。

2、讨论回答:井水的特点是:很清很甜,很凉。

3、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标划: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井水的清?哪些词语表现出儿童情趣?

(趴在井图上,一颗一颗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痴痴地,一面数,一面心里想、、、、、、)

处理课后阅读思考(3)投影:

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想想句子的意思,读体会。

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

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是很大的星星离我们是很遥远的,这一点我是清楚

的,所以用叹号。井水的深度我们是不知道的。所有用问号。遥远的星星,能很清楚地映在深深的井水中,说明井水很清楚。)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5、默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标划。

井水为什么甜?通过什么事写井水的甜?

(把含盐量很少的深水,叫做甜水,课文是通过洗菜,洗大萝卜这两件事写出井水的

甜。)

6、指名读边听边想:井水的甜美,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是从哪些语句中体现了来的?

(嬉笑声,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樱子。真是可爱极了。)

7、全班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

8、默读第6、7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什么事情表现井水的凉?

(通过井水浸过后的红李子的味道,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冰凉来渲染井水的凉。)

9、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10、齐读第二大段,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出井水三个特的?

(采用了有概括,有具体事例来源照井水的清甜凉。)

11、思考回答:

这么了的井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饮用,浇灌、洗涤、浸凉水果,以及供孩子们观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1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大自然段,总结归纳段意。

投影:

第二自然段意:井水很清,很甜、很凉。13、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课文。

1、齐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

(1)看到这田井,使作者想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体会的?

(饮井不忘挖井人,赞美了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的劳动,赞美了辛勤创业给后人带来幸福的劳动人民)

(2)为什么到现在,作者还在思念这口古井?

(饮水思源,饮水不忘挖井人,劳动者永远受到后代人的怀念和敬爱。)

2、归纳本段段意,投影:

我常想掘本井人的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打出幻灯,出示投影(三段的段意)把段意串连起来归纳深文的

主要内容。

(提示:先通读一遍各段的段意,抓住体现观要点的词语,删去重复的词语,然后用恰当的通顺连贯的话把各段段意串连在一起,最的再读一读,看要点是否全。)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老的水井,井水很清,很甜,很凉,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七、总结全文。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八、板书设计

外形、历史地点、大小、形状(中台井图)

历史:古老

清: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15井甜:吃、浇菜、洗萝卜

井水特点凉:浸新鲜的红心李子

联想:劳动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课后练习:

1、比一比,组词语

傍()吩()咐()胖()

膀()粉()符()拌()

2、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间,城下面画。

乘凉(chngchng)记载(zizi)

痴痴(zhīchīchī)嬉笑(xīx)

3、多音字组词。

X()pū()shuǔ()

系铺数

j()p)sh()

4、仿照例子,再写出几个词语。

干干净净白白胖胖

碧绿碧绿一颗一颗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李子()的印痕

()的水井()的味道

()的坡度()的大萝卜

()的星星()的大缨子

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汇总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一下我们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包含着人类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所汇集的经验。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汇总,感谢您的参阅。

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镜泊湖景色形成的条件和景物特点。

2.让学生体会奇在何处。

3.学习按景物的不同特点,领会镜泊湖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二、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教学中运用读一读、说一说、填一填、议一议四步进行教学,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灵魂的教学思想,整堂课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课堂上让学生全体参与,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

课题中哪个词是关键词?(奇观)

解释:奇观

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提示:镜泊湖在什么地方?是个怎样的湖?有什么奇观,有哪些景点,各景点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二)讨论

1.镜泊湖在什么地方?

2.它是个怎么样的湖?

3.它有什么奇特的景色?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

2.说一说

(1)说说课文中神话故事的梗概。

(2)神话与现实生活的相同点是什么?这个湖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3.填一填

传说中()是罗女的从天上掉下来形成的。

4.议一议

(1)文章引用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再转入镜泊湖,从传说中怎样表现人们对美好品质的赞美。

(2)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传说镜泊湖是红罗女的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形成的。

(三)学习第二、三段。

1.默读第二、三段

2.说一说

(1)这一段的第一句话与下面的两句话有何联系?(总分关系)

(2)第三自然段中主要内容是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层来写?

3.填一填

(1)镜泊湖位于(),是因为()形成的。因为()所以称为镜泊湖。

(2)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和(),它的自然朴实表现在:除了有精致的别墅外,这里只有()的、()的、()的。它的奇丽多变表现在:四周(),有的()、有的(),湖心(),湖中(),美不胜收,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镜泊湖的()美。

4.议一议

(1)文章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镜泊湖景色的自然朴实、绮丽多变?

(2)第二自然段介绍镜泊湖的什么?第三自然段概括介绍了镜泊湖景色的什么特点?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

(1)说出这一自然段中景点名称、位置、景点奇特的地方。

(2)吊水楼瀑布为什么不结冰?它与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3)说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瀑布的动态美。

3.填一填吊水楼瀑布奇特的地方是(),课文从()和()两方面写出它的美。

4.议一议

课文是怎样描写瀑布气势和美景的?

五、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

(1)地下森林是怎么一回事?

(2)说说本段中各景点名称形成的条件和景物?

3.填一填

地下森林是指(),它形成的条件有:(1);(2);(3)。地下森林()物产丰富,林中有种类繁多的树木,还有()和()。第五自然段是()描写。

六、小结

1.体会动静描写手法。

2.引导学生总结全文。

课文通过对镜泊湖的介绍,说明了它的景色极其壮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赞美之情。

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对文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注意以下读音

水淋淋(l0n)啼啭(zhu4n)倾吐(t()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4.提出疑难之处。

三、再读感悟,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l)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②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④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的感觉,或产生自己独特的奇思妙想。

(2)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①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③点击教学软件,通过电视屏幕显示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同时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④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点拨:这句话突出了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

(3)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①自己练习,边读边体会。

②组内朗读比赛。

③各组代表在班上展示读,并配以音乐,读后师生评议。

四、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画一幅《山雨》的彩色图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2.写一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适时适当地给予点拨、引导,为学生提供帮助。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等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活动

组织一次配乐朗读比赛,加强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句、段,在美的享受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 篇3

教具准备:

鹏博士软件、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想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

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出示鹏博士软件的图片]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

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板书:略]

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1]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3]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

3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

4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

课后小记:

板书设计: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 篇4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谈话:同学们知道著名的作家老舍吗?他是人民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他写的散文。

2.揭题:猫(读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

思考:①老舍先生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②给课文分段。

2.指名读,交流。

①课文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两个方面写猫的。(板书)

②分段:第一段:1、2、3节,第二段:第4节

三、落实训练目标

(一)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第一段段意。

1.分节朗读,划出表示这一段主要意思的句子。(第一句)

师述:这句话在第一段中是总起句。

2.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一句。

出示比较:

猫的性格古怪。

猫的性格有些古怪。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什么意思?

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让人觉得诧异,感到生疏罕见。本课指猫的性格特别、难捉摸。

读出句子语气。

3.第一段抓住描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猫的古怪呢?自读第一段。

完成书上题1/(2)

交流出示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猫胆小勇猛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4.运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1)复习四年级学过的摘句法归纳段意的方法。

(2)说说段意: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完成填空1/3)

5.朗读第一段。

(二)强化训练目标

1.自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第二段句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总分总)

2.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改板书)

3.齐读第二段。

四、总结并朗读全文

1、哪些段落可用摘句法归纳段意?如何运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有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的段落,先摘句,后整理句子归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2、家默词语。

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 篇5

教学要求:

1.能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读懂例文《爸爸的爱好》,懂得本课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人物的一个特点(爱好收集门票)的。

2.通过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明确写人物某一爱好特点的方法:

(1)要考虑这个人物究竟有什么爱好。

(2)找到表现这一爱好的具体事例。

(3)能自拟文题,摹仿例文的方法,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某个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人物的一个特点。

难点:掌握选材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请学生课前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选定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人进行采访,并搜集相关材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朗诵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喜欢朗诵诗歌吧?老师这里有两首儿童诗,谁愿意给大家朗诵的?

出示:《小花朵的梦》《橡皮泥的游戏》

指名朗诵。

读完后问:你从《小花朵的梦》和《橡皮泥的游戏》中听出了什么?指名回答。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连小花朵都爱做梦,橡皮泥都爱做游戏,更何况我们人呢?我们人人都有爱好,只是我们每个人的爱好不尽相同。请看例文中的爸爸的爱好又是什么呢。

二.引导学习例文,明确写作要领:

1.打开课本,指名读《爸爸的爱好》。

2.同学们边听边思考:

(1)爸爸的爱好是什么?

(2)例文共写了哪几件事?

3.读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4.学生自读习作要点讨论。

5.指名说说告诉我们什么。

6.小结,板书:

一个人一个特点一两件事[动作、语言][具体、清楚]

三.精心组织讨论,掌握选材方法:

1.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

(1)你最熟悉的人是谁?

(2)他(她)有哪些特点呢?

(热心助人、喜欢吹牛、孝敬父母、酒量大、爱打牌、迷看书)

(3)小结:一个人的特点较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写人物的主要特点。

(4)同桌交流:准备写人物的哪一个特点。[

2.引导学生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一两件事

(1)(投影出示)根据题目要求,对下面的材料进行选择:

题目:一位助人为乐的好同学

材料:a.李晶每天都帮妈妈擦地板,抹桌子。

b.李晶不怕暴烈的太阳当头照,为邻居老奶奶买西瓜。

c.老师让李晶把家庭作业本送到办公室里去,她愉快地答应了。

d.一次,李晶发烧了,医生让她在家里好好地休息,她仍然坚持为同学补课。

(2)讨论交流。

(3)小结:最好的材料是不仅能突出表现人物的特点,而且又很新颖的。

(4)同桌交流:自己准备选择哪一两件事。

四.引导学生把事例写清楚,写具体。

(分发给学生材料《忙爸爸》)

1.请你来当小老师,按照文章中所给的提示语批改作文。

2.指名读批改后的作文。

五.明确作文要求,学生下笔成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写作,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二.写得较有代表性的作文,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附:小花朵的梦

调皮的小风

把小花朵的梦

吹开一条缝

它想瞧一瞧

小花朵的梦里

有没有会唱歌的星星

它想数一数

小花朵的梦里

由几种漂亮的颜色组成

谁知从那条缝里

滴出几滴

弯弯曲曲的鸟声

橡皮泥的游戏

捏一个圆圆的是皮球

捏一个方方的是小屋

捏一个扁扁的是小鼓

捏一个长长的是小路

偌大一个世界

在你手里变得圆圆方方

扁扁长长

世界很美丽

美不过你的雕塑

你不知道爸爸去了哪里

你不知道妈妈去了哪里

你雕塑一只眼睛爸爸的

你雕塑一只耳朵妈妈的

望着你笑听着你哭

你茸茸的笑和哭

都一样值得珍惜

都是世界最美的音符

最后你开始雕塑你自己

你雕塑一个金黄的小太阳

在小房间升起很亮

于是爸爸的忧伤

妈妈的痛苦

在你金黄的照耀下

静静地默默地离去

忙爸爸

在我的家里,最忙的要数我爸爸了,因为他很爱管闲事。

有一次,我在家正在吃晚饭。门铃响了,我开门一看,原来是隔壁的李叔叔。怎么?有什么事吗?爸爸关心地问。(请订正:)李叔叔不好意思地说:小张,只得打扰你了,我家的电灯坏了,饭也无法吃,只得请你他话还没说完,爸爸便摆摆手说:啊,小事一桩,走!于是,爸爸便和李叔叔走了。(人物的动作、神态写得不够具体,请补充:

过了半小时,不见爸爸回来。又过了一个小时,还没见他的踪影。(请订正:)两个半小时后,我才见爸爸回来。(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都没写具体,请补充:

我的爸爸就这么忙,哈,他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了。

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 篇6

【教材解读】

《猫》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作者是老舍先生。这篇课文以朴实而生动的文笔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感情真挚,文风亲切自然,语言平实,毫无雕琢,读后令人难忘。

《猫》是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选编《猫》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用事实说话的写作方法,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

【教学难点】

1、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以猫为背景的课题 猫),喜欢这种小动物吗?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喜欢的理由好吗?

(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说一说喜欢猫的理由。)

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猫,他除了喜欢猫之外,还有一项了不起的本领——写文章。于是,他专门为猫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写得太好了,就被编入了我们的教材,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猫》。板书:猫 (作者:老舍)

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之前老师布置大家用“五步读书法”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效果。

三、梳理框架,重点学习1——3自然段。

过渡:老舍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凡大作家写文章最讲究的一点就是选取适合的材料。老舍先生写《猫》也是这样,他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了两种猫来写,一是成年的大猫,一是未满月的小猫。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看看哪里写的是成年大猫,哪里写的是未满月的小猫。

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 篇7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从我对喜鹊小花照顾、爱护中体会到人类对动物的爱护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从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常听人们说狗通人性,可你是否知道鸟通人性吗?今天读了《鸟情》一文,你就明白。

二、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三、合作探究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2.小组合作研讨:

(1)为什么儿小花有这样深的感情?

(2)要与动物和谐相处,人类应该怎么做?

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小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四、结合实际,升华情感

平时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你和它之间建立了怎样的感情?请举个例子说一说。

五、读写结合,培养能力

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要表达出你俩之间的深厚情谊。

六、板书设计:

我:捉虫看护摔进屋里

12*鸟情

喜鹊:伴我左右随我上学

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 篇8

一、教学目标:

1、能拼读音节,写出词语;能在实际运用中辨析几组近义词

2、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指定的病句

3、能给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能独立读懂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学生拼读音节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写在书上

4、核对,错的改正

5、自己再读读这些词语

二、选词填空。

1、明确词语的意思

2、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你觉得该怎样填

3、汇报,评议(这个词放进去合适不合适)

4、口头填空

5、读一读填好的句子

三、扩写句子

1、读题,明确要求

2、读一读原句

3、想想可以怎样扩写

4、点名扩写,评议

5、把扩好的句子写到书上

四、修改病句

1、学生独立修改

2、反馈,说说你怎么改,这样改的理由:句子不完整、内容不能与通顺搭配、惊奇的目光和奇怪地看意思重复

3、把改好的句子读一读

五、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读题目,明确要求(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2、想想该怎样补

3、点名回答

4、把补好的句子写到书上

第二课时

一、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1、请学生读一读这段话

2、想想该怎样加标点符号

3、点名回答

4、其他学生评议,说说这样加行不行

5、把正确的标点符号加到书上

6、把加好标点符号的短文读一读

二、读短文,回答问题

1、读短文,给课文分段

2、说说每一段的段意(写了什么内容)

3、请一名学生读短文后面的问题

4、再读短文,找找问题的答案

5、点名回答

6、三读短文,并要求读后复述短文

7、学生可以先在四人小组中复述短文,小组中推选复述得较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复述

8、评议

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 篇9

学习目标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课前准备

1.搜集自己喜欢的人生格言。

2.预习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生字生词卡片。

A案

第一课时

畅谈生命,激发情感

1.谈话导入: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了两棵葵花秧苗。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

2.简介作者: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读几遍就读几遍,达到目标为止。

2.小组合作学习:抢读生字生词卡片,比一比谁认的生字又快又多,请优胜者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识字成果,再请一个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

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合作交流:指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精读课文,突出重点

1.自读自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2.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互相交流、质疑、辩论、研讨,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情况,并予以个别指导。

3.全班交流:请学生先读一读自己选择的段落,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教师抓住每一部分中含义较深的语句提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之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自主品读:轻声吟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反复诵读。

2.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1.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等方面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1.举行朗读比赛: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得好。教师引导学生对朗读的同学进行评议,并请读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成功秘诀。

2.练习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深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下面请同学们练习背诵课文。

3.积累名言:

a.投影出示: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这段话是著名作家冰心对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关于人生的格言、名言告诉给大家?

b.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摘录的名言,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4.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

B案

第一课时

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语段、篇章读给大家听?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欣赏。

3.揭示课题:你怎样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我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热爱生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生命》。(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三个事例加以概括,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共同进行评点。

自主选择,研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例中,你最喜欢哪个事例?

2.把喜欢相同事例的学生分别集中在一起,视学生多少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请每组学生自己推选学习组长。

3.明确小组学习任务及要求。

a.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重点研读本组选择的事例,推敲作者在事例中蕴含的深意,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找出含义较深的语句,揣摩其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c.阅读其他两个事例,画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小组比赛,深入探究

1.教师激励:这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比赛,请各小组按照比赛要求做好准备。

投影出示比赛规则:

a.小组内轮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0分)

b.请一名学生汇报本组对研读的事例的感悟、体会和有个性的见解。(20分)

c.请一名学生读一读找到的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谈一谈本组的理解。(20分)

d.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段落。(20分)

e.给研读另外两个事例的学习小组分别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对别的小组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20分)

2.展开比赛,教师扮演评委及比赛组织者,予以调控、指导、点拨、小结、评分。

3.教师对比赛情况进行总结,评选出优胜学习小组,并请组长介绍取胜经验。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教师引导:无论是奋力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还是自己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都让作者感到生命的伟大。随着文章的层层推进,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水到渠成地昭示了这样一个观点:(投影出示,示意学生齐读)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作者还在此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投影接着出示,教师引导学生齐读)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2.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并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4.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思想上受到了哪些启迪。先跟周围的同学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感情读背,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听写本课的生词。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教师示范背诵一段,并激励学生课后继续背诵。

4.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

相关推荐

  • 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范文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1教学内容:p.20、21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结合升和毫升的学习安排的实践活动,分“敲敲听听”和“编编唱唱”两个部分。“敲敲听听”让学生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依次:发现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样多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里倒入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在此基...
    2024-11-17 阅读全文
  • 最新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在平日里的学习中,幼儿园教师时常会提前准备好有用的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U...
    2024-06-05 阅读全文
  • 四年级下册课件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核心,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筛选出来的这篇“四年级下册课件”文章绝对值得你一看,请相信这篇文章对您所需的信息有很好的覆盖!...
    2024-02-23 阅读全文
  • 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汇总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一下我们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包含着人类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所汇集的经验。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汇总,感谢...
    2024-05-05 阅读全文
  • 最新四年级英语下册课件(分享9篇)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优秀的教案能帮老师们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最新四年级英语下册课件”,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
    2024-07-15 阅读全文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1教学内容:p.20、21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结合升和毫升的学习安排的实践活动,分“敲敲听听”和“编编唱唱”两个部分。“敲敲听听”让学生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依次:发现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样多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里倒入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在此基...

2024-11-17 阅读全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在平日里的学习中,幼儿园教师时常会提前准备好有用的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U...

2024-06-05 阅读全文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核心,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筛选出来的这篇“四年级下册课件”文章绝对值得你一看,请相信这篇文章对您所需的信息有很好的覆盖!...

2024-02-23 阅读全文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一下我们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包含着人类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所汇集的经验。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汇总,感谢...

2024-05-05 阅读全文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优秀的教案能帮老师们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最新四年级英语下册课件”,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

2024-07-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