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选

发布时间:2023-10-11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案课件对于老师的授课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每个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都需要牢记责任,努力编写出满意的教案课件。在学生反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中,可以辅助教师更准确的把握课堂节奏,这便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编写出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经过仔细搜寻,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提供了一份实用的资料——“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对此有需求的朋友们,欢迎前来参阅!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

B案

课前准备

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

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3.阅读成语故事书。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二、体会范例。结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读懂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组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么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四、拓展练习。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怎样加深的;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写作方法。

日积月累

一、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

二、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

三、全班交流,对这6句名言含义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及时讲解。

四、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名言。

五、当堂检查背诵情况

六、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

成语故事

一、读故事,讲讲故事的内容。

二、悟寓意,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想生活,谈谈现实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邯郸学步的人和事。

四、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及特有价值。

2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检查预习

指名读课文,读后思考讨论:

l.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2.那么,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人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合作交流

启发谈话:

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的样子,运用了丰富合理的想象,告诉了我们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及发现过程。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不明白的同桌交流。

三品读体验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读后讨论:“约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万年前要用上“约摸”这个词?

(“约摸”,大概估计。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立过了几千年,后来地壳发生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这样合起来肯定超过一万年了。)

3.老师小结:因此,科学家的推测和估算是有根据的。

4.指名读第2-11自然段。读后思考:

(1)我们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松柏树,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松树的句子。

(2)课文中有几处写了太阳光的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因为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树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阳光最热的时候。)

5.老师小结:因此,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

6.课文中还有一句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科学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伏下了一笔。)

7.指名读第3-4自然段。

8.老师小结:作者对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9.指名读第8自然段。

10.老师小结:作者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

继续学习课文

1.思考讨论: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想象就在“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呢?

(松树渗出的一滴树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苍蝇又必然要挨得非常近。这样就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巧遇。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据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师小结;松脂把两只小虫包在里头,再加上松脂继续地往下滴,又把原来的盖住了,就积成了一个松脂球。

3.思考讨论:松脂球是怎样变成了化石的?

(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地壳发生变化,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这就形成了儿石。)

启发谈话

对于这块琥珀的形成,科学家的想象也很合理。

思考讨论:

1.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风吹浪卷到岸边,孩子踩着后挖了出来,孩子的爸爸认出这是一块琥珀。)

2.渔民看到这块琥珀,为什么说“这是很少见的?(一块琥珀包裹两只虫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现出了这块琥珀的不可多得,极有价值。)

六、齐读最后一段

四、巩固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老师小结:

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既然在一万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经有苍蝇和蜘蛛,那么苍蝇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万年以上了。这是这块琥珀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

板书设计:琥珀

时间———形成松脂球(松树、炎热、巧合)

形成化石(时间之长、地质变化、陆沉水浸、海沙淹没)

被人发现——科学价值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积累踯躅、伫立、颓丧、寂然、突兀、等词语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2、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3、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添加图片)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懂文中生字及词语的含义。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此处删除)

二:合作交流:

1、读小黑板上的生词

师生评议正音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汇报

三、品读体验:

(一)请你读读课文,想一想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如果你发现了,请举手示意我。

(海龟是有自己的生存办法的)

抓住重点句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投这句话。如果把探出换别的词,可以怎么说?(伸、露)比较为什么此处用“探”?(探有试探、小心的意思。而伸和露则没有)

2、那只先出来的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了解了大自然的秘密之后,这个问题我们搞清楚了,是不是这篇文章我们就学懂了?(没有)

(二)除了写海龟,还写了我们呢!读读文章,看你读懂什么了。

1、观察——紧张——震惊——悲叹

2、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变化?再读读文章体会。如果你认为理解有困难,可以向周围的同学求助。共同研究研究。

1)紧张:啄,幼龟小心,太弱小了。大小海龟对比图片。

嘲鹰是突兀而来的,幼龟没想到它的致命的天敌会来。这一啄,很可能要了幼龟的命。怎能不紧张?指名读我们焦急的心情。

追问:此时导游的'态度是怎样的?(若无其事)你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导游为什么要这样呢?(若无其事:好象什么事都没

发生过一样。因为导游知道这是自然界之道。)

2)震惊:成群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

师引:多少只?(成百上千)怎么出来的?(鱼贯而出)此时从巢到海边有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没有任何保护。

出示图片:看到成群的海龟争先恐后地向大海爬去,你们快告诉它们你们想说的话。

师:是啊,小海龟们快回去呀,你们的侦察兵是我们把它送入大海的,这里太危险了,看呀,你们的天敌来了。

读读这里的句子,应该怎么读.

出示: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天啊,”我听见背后的有人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3)悲叹:这时,几十只幼龟成了嘲鹰、海

鸥、鲣鸟的口中食。再读这句想象当时海滩上是怎样一种景象?学生想象描绘。

师:这种场面真是惨不忍睹啊,太残酷了,所以我们有了这样的悲叹:

投:“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再读:投:向导_______地说:“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4)课文中,哪一句话体现了文章的中心?(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5)你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虽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

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6)你知道这种方法叫什么吗?(篇末点题)

7)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可以举出充分事例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公认的道理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可以让读者对文章

所要揭示的中心更加深刻。)8)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应该怎么说

投:人是万物之灵。如果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延伸:

1、问题中的“秘密”指的是什么?

2、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呢?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能自以为是,要听取别人的劝告,不要等造成了后

果,才开始后悔、难过,那样也是于事无补的。

做事情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是不以人为的因素而改变的。)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词语。

2、写一篇关于本课或他人与自然的故事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大自然的秘密

人为救一只小海龟

成百上千的小海龟错误爬出

很多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教学反思: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自由发言。能联系上下文,谈对向导的看法,谈大家的表现。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间非常充分。学生们敢于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本节课有欠妥之处。教学最后一环节时要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实际,来说明人类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与动物们共同生存,学生会更加深刻理解动物有生存之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果自作聪明到干涉动物的行为。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4

制作班级纪念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以生活为本,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

说写结合,完成两篇小作文。 1、介绍照片中的“我”。 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必定有些依依不舍。为了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建议你们每人选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汇集成一本“班级纪念册”送给母校,好吗?

二、范例及讲评。

你为什么用这张照片?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它能说明什么?想一想,谁愿意说一说?

讲评重点:有吴具体内容,是否介绍清楚。

板书:围绕一个意思要有具体内容,特点介绍要清楚。

三、练习。

1.独立思考: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

2.小组交流,练习口述。

四、小组交流。

请各小组推荐:哪位同学说的较好?

教师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引导学生介绍各自的特点。

五、当堂习作。

限定时间,快速习作。

六、相互修改。

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

七、小结。

八、把小作文修改、誊清。

第二课时(照片中的“他”)

一、直接导入。

上节课我们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向大家介绍你的同桌。

二、范例及讲评。

你的同桌叫什么名字?他有什么特长?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他都取得了哪些成绩?你怎样评价他?

讲评重点:层次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

板书:介绍一个人,要层次清楚地突出他的特点。

三、小组交流。

哪件事能表现出他的特点?

请各小组推荐:哪位同学说的较好?

教师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引导学生介绍同学的特点。

四、当堂习作。

限定时间,快速习作。

五、征求对方的意见,修改。

六、小结。

七、修改把小作文誊清。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5

一、 前置性作业

自学本课生字,摘录重点词语并解释。

2.南沙海军在驻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难?

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三、比读书,比认字(第一次先学后教)学生默读课文,划出喜欢的字词。(关注桑鹏)

(展示前置性作业1)

1.正确读出以下字的读音并组词:

礁、痒、蘸、攒、癣、腻、肆、苋、袒

2.会写以下词语并理解词义:

名副其实、千方百计、肆虐、恩赐、袒护、积攒、千方百计、烟波浩渺、 油腻。

四、默读课文,划分层次。(第二次先学后教)

五、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1.解放军驻守南沙的原因是啥?

2.南沙海军在驻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难?

1.缺淡水: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

(2)洗衣难,战士干活不穿军装,怕洗衣费水。

(3)洗澡难

战士们用雨水洗澡。出示句子,练习朗读,体现战士们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 南沙桑拿,主要体会南沙桑拿给战士们带来的饿困难,重点体会“烤箱”这一词语。何正会的遗体。重点体会“长癣、发炎、惟一”等词语。

(4)自己蓄水

小结:

南沙群岛地处赤道边缘,高盐、高湿、高温,雾水是咸的,晒干后便是白白的盐花,放在地上的温度计,一两分钟便会晒爆。连以海为生的渔民都视其为生命的禁区。而勇敢的战士们却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战士们不畏艰难的饿精神不正诠释了英雄的真谛吗?

2.缺蔬菜

出示句子,练习朗读

“半天、切得不能再薄、舍不得”应重读

3.生活单调

训练、放哨、巡逻、侦察,数星、望月、听涛、思乡,体会到什么?

六、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七、总结

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再现了英雄的本色,为了祖国人民的饿幸福。为了捍卫国家海洋权益。战士们用自己的口号诠释了英雄的真谛,那就是“吃苦不是标准,主动作为、艰苦奋斗、创造一流成绩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战士们的精神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种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铸造了南沙的军魂,他们不愧是祖国的饿英雄、不愧是南沙卫士。

八、课堂练习

配套练习1、2、3。

九、布置作业

优美词语两遍

板书设计:

南沙卫士

(坚忍不拔、舍己为人)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围绕中心,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2、演讲时语言要准确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举止要落落大方,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3、通过讲述六年小学学习生活中的感人事例,使学生更加珍惜童年美好时光,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4、演讲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演讲时语言要准确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举止要落落大方,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2、通过讲述故事,使学生更加珍惜童年美好时光,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教学准备:演讲稿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忆童年美好时光。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读懂教材,明确本次演讲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六年里,你经历了失败的痛苦,也尝到过成功的喜悦,和老师、同学结下了身后的情谊,在即将分别是,你一定有许多感受,很多话要说,准备演讲稿,参加演讲。

2、要求:选材要真实感人,详略得当,演讲时要感情真实,做到声情并茂。

三、学生演讲。

1、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者参加演讲。

2、优秀者演讲比赛。

四、师生评价。

1、学生评出优点、缺点,并提出建议。

2、教师总结:

通过这次演讲,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也提高你们的评价鉴赏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们的友情。希望你们能珍惜这份感情。

五、作业:小练笔《记一件感人的事》。

六、板书:演讲

要求:1、语言准确生动。

2、态度亲切自然。

3、举止要大方。

4、要声情并茂。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飞向月球》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历,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段(1---4),写了三名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第二段(56),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第三段(7),写人类发现月球很有开发价值。课文以飞向月球为重点,首先交代宇航员离开地球的时间和方法,接着写了宇宙飞船脱离地球引力产生失重现象后宇航员们工作、吃饭和休息时的情形,最后写飞船接近月球,两名宇航员乘登月舱在月球上着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1---4)小节,即飞向月球部分,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字词的预习情况利用早读等时间解决。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前阶段,我国宇航事业中取得了一项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你知道是什么吗?

2、如果杨利伟来到课堂,你想对他说什么,你想问他什么问题?

二、网络查找加深体验

1、教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进入精彩的网络世界,找到杨利伟叔叔,去揭开太空之旅的神秘面纱,领略其中的奥妙吧!你还可以约上好朋友一起查找!

2、学生用google、百度搜索器,输入杨利伟太空之旅视频观看网上的自拍录像、图片和文字资料。

3、网络中的太空之旅让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三、学习课文彰显个性

1、教师:其实,早在1969年7月16日,美国三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并在月球上安全着陆,迈出了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步。现在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出示课文)读到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课文,感悟语言材料。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课文的感受。

4、全班交流,指导朗读重点句子。

四、课外拓展解决疑问

1、教师:除了课文提供的信息,你还想了解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哪些情况?

2、学生提出问题,找到与自己有同样疑问的同学一起上网查找资料,进行整理。

3、全班交流自己的问题与答案。

第二教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飞向月球

知道了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他们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我们有机会加入见习宇航员的队伍,愿意的同学请举手。

3、那么,我们进行一个简短的入队仪式,全体起立,欢迎大家加入见习宇航员的队伍,我们鼓掌表示通过。请坐下。

4、现在就有一个飞行任务交给大家,跟着课文中的三名宇航员一起飞向月球(生读课题)。临行前,老师有个小小的愿望,你们能否把旅行中有趣的经历认真地记录下来,带回地球,跟我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5、那我们准备出发吧,穿上价值三十万美元的宇航服,登上阿波罗11号飞船,准备发射,倒计时开始,10.9.8.7.6.5.4.3.2.1.升空!(音乐起,学生开始自读课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有趣的见闻)。

二、精读体悟

1、现在,老师已收到部分队员发回的信号,请求飞回地球。

2、很高兴,大家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地球,不知道你们带回了什么有趣的见闻,能否让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学生交流:(说到哪儿讲到哪儿,但建议作适当引导,避免先讲第六自然段后面的文章)

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交流后出示: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会跳起三四米高。

2、通过朗读表达你的体会。

3、那么,当你刚抬脚,就跳起三、四米高,你心里害不害怕?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

4、还有哪些宇航员也认为这很有趣的,请你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表达你们的体会。

学习第三自然段

1、交流后出示: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

2、在空中睡觉你感觉如何呢?(轻飘飘的,自由自在)请你读出这种感觉来。

3、谁还愿意来轻飘飘一回的?

4、指导朗读

5、交流出示: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就要让它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6、请你通过朗读来感受吃饭的特别。

7、指导朗读:个读小组读齐读

学习第六自然段(提前要求阅读飞向月球助读第141143页)

1、交流出示:月球上没有宫殿,也没有嫦娥和玉兔,只能看到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2、当你登上月球时看到高山耸立,巨石嶙峋时,你有什么感受?

3、指导朗读

4、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种奇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

5、抓住三个有时来指导朗读。

6、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漂浮在茫茫的宇宙中

7、景色的确太美了,棕黄色的陆地镶嵌在蔚蓝色的海洋中,还不时有几朵美丽的云彩在上面飘荡,在月球上看地球真是太美了,真是令人百看不厌。来,你来读好它,感受一下它的美。

8、美吗?谁再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景。

师:我们都觉得这次旅行非常有趣,也看到了与众不同的景色,那么大家是否留意过身边的三名宇航员,他们在干什么呢?

1、他们在座舱里飘来飘去,仔细地检查一个个开关,还不时地和地面指

挥中心联络着

A、你亲眼目睹了他们工作的情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B、老师听了也非常的佩服,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赞一赞他们吗?

C、指名读

D、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几位工作认真的宇航员。

2、舱门打开了。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沿着等月舱的扶梯下来,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指导读好小心翼翼这个词语,再指导读好句子。

3、宇航员们在月球上采集了不少土壤和岩石标本,拍摄了许多照片,带回了地球。

a、经科学家研究分析――接读课文至结束

b:大家查找过资料,具体是哪种元素呢?

(铝、钙、碳、硅、钛、镁、钾等66种元素)

c:这些元素就是我们地球上所缺乏的资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资源将会被充分利用起来,月球也将成为我们人类另一个家园。

三、拓展

1、各位见习宇航员,请问我们现在能否到月球上居住能说说原因吗

2、那你想为月球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做些什么

3、除了66种元素,你还有本课相关的哪些资料推荐给大家共享?

4、课外收集资料,以神奇的宇宙为题,写一份板报稿。

5、听了大家的设想,老师信心倍增,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能成为我们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一起努力吧!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

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则》。

二、作家、作品简介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他不求仕,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三、初读前三则,扫除语言障碍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说(yua邑)乎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

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时:按时;说:愉快、高兴;朋:志同道合的人;知:了解;愠:发怒、生气;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小组合作翻译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按时练习,不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4.朗读、背诵。

第二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三:多次;省:反省;为:替、帮;谋考虑事情;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温习。

2.小组合作翻译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4.朗读、背诵。

第三则

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2.小组合作翻译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详解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拓展:“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常用来指代年龄。

4.朗读、背诵。

作业布置:

复习、背诵前三则。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有关科学家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初探“冒险”

1、出示“冒险”,你理解这词的意思吗?(不顾危险的进行某种活动。)

2、看谁的记性好,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也有一句话带有“冒险”这词,谁能把它背出来?

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

检查你们的速读能力,迅速浏览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这里的“冒险”的“险”是指什么?(怀特森先生上课故意编造错误的信息,让我们判断正误。)

怀特森先生的这一独特做法,我们开学第一天就亲身经历了。让我们来看看那是怎么一回事。

二、走进“冒险”

1、默读课文1——4小节。完成填空:

第一天让课,怀特森先生给我们讲授( ),我们根据()竟然得了(),原来()。

2、这样的结果让同学们全都气炸了。有的同学()说:“()”!

3、后来,同学们明白了怀特森先生的良口用心,明白了这是他希望()。

板书: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具有怀疑的能力

三、再探“冒险”

1、从此,我们接受了先生的独特教学方法。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我们将怎么进行“冒险”呢?再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他们的冒险历程。

预设:(1)上课必须专心听讲,时刻动脑子,才能判别先生说的对不对。

(2)课后要花好几小时甚至几天时间来思考与论证。

2、这种“冒险”给我们带来好处?增长见识,逐渐懂得如何去接近真理。

3、那大家现在是不是真正理解课文中“冒险”的意思呢?

(指科学课上富有挑战性的紧张刺激的学习过程。时刻动脑,对事物进行独立思考、判断、要有怀疑,也要证实。学习成了一个真实复杂的认识过程。)

4、小结:现在我们还会说生气,还会说他是糊弄大家吗?因此,当我的朋友说是糊弄我们时,我立刻看着那位朋友的眼睛,并告诉他:“不,这是你的看法。”那我们的看法是什么呢?

四、“冒险”所得

1、同学们,这样“冒险”的课堂让大家有什么感受呢?你的收获是什么?

事:明白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要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要具有怀疑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精神。

人:文中的“我”称怀特森为的老师,你觉得呢?你喜欢他吗?你认为他是位怎么样的老师?

五、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1、一事一道理。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

2、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一个人的品格特点。

六、课外拓展

查找阅读有关敢于挑战的故事。

小泽征尔的故事

在一次欧洲举办的指挥家大赛上,要求每一个指挥家都指挥同一支曲子。轮到了日本青年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他指挥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感觉到乐谱中出了错,使得曲子的这一段听上去不和谐。于是,他停了下来,指出了这个错误。可是每个评委都肯定地坚持说乐谱没有问题。小泽征尔重新指挥。又到了那个不和谐的地方,他又停了下来。这一次他肯定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们全站起来,鼓掌向他祝贺大赛夺魁。原来,乐谱确全是,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其实,当时并不是只小泽征尔一个人发现了乐谱上的错误,可是他们都顺滑而过、不了了之。只有小泽征尔一个人以充分的自信、严谨的艺术态度,勇敢地指出了错误,所以也只有他一个人获得了金奖。

七、作业

1、读读具有本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及具有怀疑能力的小故事,写写自己的读后感。

2、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通过一件事来反映一个人的品质特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方法引路、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明白本学期的学习目标、主要内容、可用的学习方式、得到几个方面的,同时能参与其中共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培养学生解读教材的能力,对本学期语文学习充满期待,做好学习规划。

学习准备

1.教师编写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2.《学习单》人手一份

3. 多媒体课件

学习活动

一、复习旧知,方法引路

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每册书里的课文是怎么编排的?平时是怎样学习一个主题单元的?

2. 师生交流。

二、任务驱动 探究专题

1. 学生阅读目录,交流:本册书一共有几个主题?

2. 各学习小组对照《学习单》针对一个单元主题进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本单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将达成哪些目标?然后按照要求完成表格,最后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三、自学汇报 展示成果

1. 各学习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展示表格。

2. 师生交流:现在我们了解了学习内容,确立了学习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那么下一步的学习你会怎样去做,如何去学呢?

四、师生交流 商议方式

1. 出示《课程》表格,学生快速默读,边读边想:你倾向于哪种方式?谈谈你的看法。如果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提出来。

2.师生交流。

五、下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本学期要学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有了整体的把握,对内容和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这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中,希望你们依靠自己的努力认真读书,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敢于实践,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自主识记生字,掌握难写字,能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教学准备

有关青海湖的图片、录像;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在前几课,我们领略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气势,观赏了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今天,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书课题)

2.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说,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有50条河流从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使青海湖成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硕shuò宛wǎn倩qiàn瀚hàn喇lǎ叭bā

嫁jià咸xián纵zònɡ泊pō毡zhān

(2)读词语。

文武双全诗情画意纵横星罗棋布悠然自得硕大无比烟波浩渺美不胜收和睦相处争权夺利

(3)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写了青海湖哪些地方的景色?

(2)除了写景,作者还介绍了青海湖的什么情况?

2.讨论交流。

(1)课文写了日月山牧场的景色和青海湖的美景。

(2)除了写景,文章还介绍了青海湖名称的由来。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语。

纵横山峦起伏画框硕大无比宛如星罗棋布

烟波浩渺美不胜收咸水湖争权夺利

2.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3.青海湖的名称是怎样来的?

二、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旁边作简单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雨过天晴,每一扇车窗都成了油画的画框。绵延几十公里的高山牧场,牛羊悠然自得地吃草,连汽车的喇叭声也惊动不了它们。星罗棋布的毡房,似一朵朵硕大无比的蘑菇。天高云淡,远处,天和地连成一片

作者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高山牧场的恬静、美丽,展示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2)青海湖烟波浩渺,上接蓝天,下连碧野,宛如一面晶莹的`大明镜镶嵌在天地之间。沿湖有广阔的平原,金黄色的油菜花一片连着一片,与碧绿的麦类、豆科作物交织在一起,满眼金碧辉煌,美不胜收。

晶莹明澈的湖水、金灿灿的油菜花、碧绿的农作物,显示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喜爱之情。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背诵下来。

三、总结全文

引导学生小结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

1.词语丰富,比喻恰当,使文章生动、形象、优美。

2.观察与想象相结合。

3.层次清楚。

四、作业

1.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写一篇解说词,并学做导游。

板书

5.迷人的青海湖

迷人的青海湖日月山:树木苍翠、庄稼繁茂

青海湖:烟波浩渺、美不胜收

名称由来:各民族团结友爱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不计其数、千里迢迢”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由于生态失衡造成灾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小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共有家园的意识。

3、进一步掌握科学知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能抓住要点,了解知识,并注意这类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向我们介绍的科学知识,知道由于生态失衡造成灾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难点:进一步学会阅读科普文章的方法,并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教具准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由于生态失衡造成灾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揭题,板题:20、意想不到的灾害

2、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1)哪些是意想不到的灾害?课文写了哪些意想不到的灾害?

(2)为什么称它们是“意想不到的灾害”?

二、初读课文。

1、一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2、二读课文,填写表格。

三、检查交流。

1、课后生字表组词读。

重点正音:蟾蜍泌

重点字形指导:蟾滥

2、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3、交流表格填写情况。

4、小结:通过对课文的读和表格的填写,你了解到了哪些科学知识?

板书:维持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

四、深究原因。

1、导入:为什么说维持生态平衡十分重要?

(1)什么叫生态平衡?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出示句子,不论什么动物,它们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

A、“不论什么动物”你怎么理解?(不管是有益的动物还是有害的动物。)

B、指导朗读。

2、为什么必须要保持平衡?

出示句子:动物在生活中有许多制约因素,如食物、天敌……泛滥成灾。

(1)理解“泛滥成灾”。

(2)联系表格和课文内容,用“()在()泛滥成灾,就是因为人们只想到(),没想到()”说话。

(3)可见,即使是有益的动物,如果无限制地(大量繁殖),也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灾害)。因此,我们要努力(维持生态平衡)。

(4)那如果螃蟹、蟾蜍数量太少了或灭绝了,又会有怎样的后果?

3、举例说明一种动物(有益或有害)太多或太少,甚至灭绝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害?

五、课堂练习。

1、完成课作1、2、3题。

2、谈谈收获:了解到了哪些科学知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进一步了解由于生态失衡造成灾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一步学会阅读科普文章的方法,并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阅读科普文章的方法是怎样的?

填空:读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一要(把握文章介绍的知识要点),二要(琢磨文章的词句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准确、生动)。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科学知识?

二、琢磨文章词句。

1、自由读课文,体会,圈出重点词句。2、反馈交流:

(1)不计其数的螃蟹,在26000公顷的稻田上咬稻秆,啃稻根,破坏了大片庄稼,造成了重大损失?

A、“不计其数”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螃蟹泛滥成灾。)

B、用“重大”修饰损失,说明什么?

C、指导朗读。

(2)农田里,草丛中到处都是蟾蜍,它们分泌的毒汁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对澳大利亚的动物世界造成了威胁。

A、“到处”写出了什么?(蟾蜍泛滥成灾)

B、“受到毒害”与“造成了威胁”互换可以吗?为什么?

(因为蟾蜍在农田里、草丛里活动,家畜也常在这些地方活动,有直接影响,所以文中说“受到毒害”;别的动物不生活在农田里、草丛里,所以文中说“造成了威胁”。二者在程度上有差别,课文作了准确的区别。)

C、指导朗读。

(3)不论什么动物,它们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

(4)动物在生活中有许多制约因素,如食物、天敌、疾病等,这使得动物的数量基本上保持稳定。一旦失去某一种制约因素,动物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加,泛滥成灾。……

三、再理思路,概括段意。

(1)(2)║(3)(4)║(5)║

1、味道鲜美的螃蟹会造成灾害。

2、庄稼的卫士蟾蜍也会造成灾害。

3、分析上述造成灾害的原因,说明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完成课作第5题。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收获。

五、课外拓展延伸。

1、阅读《蛇与庄稼》

(1)自读,绘制食物链图,说说相互之间的制约作用。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3)说说文中那些词用得准确生动。

2、课外收集一份有益动物成为有害,或有害动物为人类造福的材料,在班上交流。

3、以《假如青蛙被我们吃光了》或自由选题,写一篇关于保护生态平衡的短文。

相关推荐

  • 优选: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1790字 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2、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弄清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3、利用科学家几次进行科学实验的例子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教学重难点:1、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重点) 2、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难点)教学准备...
    2022-05-07 阅读全文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匆匆精选(6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匆匆”。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重要内容被忘记。敬请您阅读并收藏本文!...
    2023-03-26 阅读全文
  • 六年级语文教案椋鸟下册1500字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定位课堂的优势和劣势。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可能需要的六年级语文教案椋鸟下册,欢迎阅读并参考!...
    2023-04-13 阅读全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篇 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课前教案的准备也是教师的必修课之一。教案应该具有艺术性。那么怎样写出合格的教案呢?或许"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01-24 阅读全文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范文1500字精选 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提前准备好教案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做的。"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怎样动笔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为此,编辑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范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2023-01-09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2、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弄清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3、利用科学家几次进行科学实验的例子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教学重难点:1、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重点) 2、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难点)教学准备...

2022-05-07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匆匆”。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重要内容被忘记。敬请您阅读并收藏本文!...

2023-03-26 阅读全文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定位课堂的优势和劣势。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可能需要的六年级语文教案椋鸟下册,欢迎阅读并参考!...

2023-04-13 阅读全文

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课前教案的准备也是教师的必修课之一。教案应该具有艺术性。那么怎样写出合格的教案呢?或许"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01-24 阅读全文

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提前准备好教案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做的。"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怎样动笔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为此,编辑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范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2023-01-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