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教育孩子观后感集锦

发布时间:2023-09-20

教育孩子观后感。

值得一读的“如何教育孩子观后感”文章小编强烈推荐给大家。我们该怎样写作品名观后感呢?有些好的作品我们一定要观赏一次,再次观看的时候,心里仍会有新的感悟和感动。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通过写下自己的分析和看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请仔细查看本文的每个细节!

如何教育孩子观后感(篇1)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犹太人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犹太人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读后感

方联根一个很小的族群,却创造了惊人的经济和社会成就:美国三分之一的百万富翁是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当中,有25%是犹太人;马克思、爱因斯坦……为什么人口数只同我国上海的犹太人其天才却多如繁星?全世界的人都很想知道这么好的犹太人的秘密是什么?

然而,实际上,其中毫无“秘密”可言,犹太人与其他任何种族的差异都不大,与中国人还些相似。关键在于犹太人成为犹太人的原因与早期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犹太人的整个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追求高成就的动力,使孩子有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的强烈愿望。

犹太人都遵循的价值观是追求真正的财富值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每一个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猜一个谜团:“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呢?”如果孩子回答说是钱或者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

“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当孩子无法回答时,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

因为没有人能夺走智慧。只要你活着,智慧就会伴你一生。” 犹太父母如此教育孩子重视对知识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教导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犹太父母懂得用书本来武装自己孩子的头脑,给他们以丰富的智慧;通过人性与科学的结合,使孩子更能体会到智慧所体现的魅力所在,以独特的教育方式结合教育理念,使孩子们透过现象更深一层地认识教育的本质。

知识来自书本,知识在书本中更为活跃,应该教育孩子从知识中发展智慧,体现智慧本身的重要性。因此,犹太父母培养孩子从小便中阅读好书的习惯,让他们知道书中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此外,我们在训练方法上提倡个性,鼓励创新,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口才。

这本书让我更好地了解了犹太民族,以及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优先追求孩子的教育来改变自己和孩子的命运。其实,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揭示了家庭教育的具体做法,从而彻底改变了自己和后代的命运。

教育为什么会如此沉重?教师的压力为何如此不堪重压?家庭教育或家庭学习是儿童教育成功的关键!

目前,家庭教育的空白或疏漏师教师引导孩子的最大障碍!如果我们督促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和知识,同时加大对家庭的培养,培养孩子的能力,教育的曙光就会到来。否则,割断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单方面要求教师教育孩子成才,是乌托邦式的。

最后耽搁的是孩子的生命,这给家长带来了无数的后续问题!

如何教育孩子观后感(篇2)

《像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读后感

距第一次拜读孙云晓先生的《像孩子学习》这本书已经过了三年,三年前我还是个刚刚接触孩子,毕业没多久的代课老师。迷茫扑面而来,我无法理清课堂上下,除了书本以外的各种事物,尤其是一脸无辜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我的

“小恶魔们”。无奈之下,我决定从书中寻求和平与解决之道。无意之间,我得到了一本孙云晓先生的这本书,初读之时,并没有多么的晦涩难懂,更多的是感同身受。

书中的来自未成年人的“苦恼”“心声”,我仿佛看到了青春期的自己,当时多么希望有孙老师一样的倾听者。经过反思,我逐渐明白,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有自己的话语权。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在与他们接触时,应该倾听他们想说的话,而不是面对指责和批评。

回想近一年的正式教师生涯,有时担心每天笑呵呵的对待孩子会让他们不害怕你,和学生走得太近反而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我总是和学生之间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让他们觉得我是需要尊重和顺从的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想把知识传输给学生,想让学生能顺利的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特别是在公开课的时候,预设好的环节,结果学生却不能顺着你的思路。

往往这时我总会把学生硬生生的拉回到自己的预设环节中,最后导致学生学得糊里糊涂,自己则感觉上的太累!结果导致一堂不成功的课!经常会苦恼为什么会这样?

这种疑惑一直在我脑海里久久不散,我该怎么办?期末教师会议时,刘校长的一句话:“去阅读吧!不论什么书,只要静下心阅读,总能有所收获。”,让我豁然开朗。

是的,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交谈。他会用自己睿智的思想和丰富的经验为你指明人生道路的方向,让你更好地向前迈进。暑假前,我再次选择了中国青少年研究副会长孙云晓先生所编辑的《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

每晚睡前,我一本书,一杯茶,心虽静静的,思想雀跃着。书中无处不在的“从孩子角度出发““向孩子学习”思想更是对我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以往总想着让学生顺着我的想法、跟上我的教学节奏,更不要给我惹任何麻烦,不然我的内心会如同油煎火烧一样,”受苦受难”的就是“可怜的”学生们了。

“向孩子学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一来,我们对孩子的认知存在着刻板偏见。就以我而言,以前总认为孩子知识有限、思想又不成熟,除了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活动,能有什么主见、思想,因而,常常对孩子的思考、想法乃至建议不以为然;二来,中国自古便有“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的说法,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是主导,高高在上,怎么能够向孩子学习?

即使孩子的想法是正确的,只要跟教师的观念相冲突,教师出于“好面子”的心理也会否定孩子,更谈不上向其学习。我以前在教学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此,孙老师的书对我而言,无异于醍醐灌顶。书中开篇便指出,孩子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很多品质我们成年人实际上并不具备,或者说不像孩子那么突出,比如“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主体性增强”、“平等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孩子的这些宝贵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行文至此,我想到了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里孔子强调的是向别人学***贵品质,并没有区分学***是儿童还是**。《三字经》所说的“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中的“项橐”就是孩子,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有着很深的启发借鉴意义。为了更好地向孩子们学习,我总结了几个想法:

1、像孩子学***提是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内心想法;2、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你若小看小孩子,变比小孩还要小;3、欣赏孩子的优点,在充满斥责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自己不会自信;4、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洽式的教育模式,教学相长,是古老而科学的教育原则。

就我的教学活动而言,我将来会做以下两件事。首先,“以生为本”,“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拓展和延伸,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将学生视作课堂教学的根本,“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向孩子学习”最终的目的还是服务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为,教师只有在向孩子学***础上,才能清楚地了解孩子的长处与不足;其次,“以学定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决定相应的教学规划,如此,才能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向孩子学习”对教师而言是手段,教育才是目标,通过“向孩子学习”来推行教育活动,可以减少教育教学环节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发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向孩子学习,就不能教育他们。

此时此刻,回想以前处理过的各种班级事务,总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更好的解决办法。每当我有感觉的时候,我第二天的教学活动和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都会让我更舒服,我不禁感觉这是专家和经验的力量。在我心中,孙云晓先生不仅是一位儿童问题的倾听者和研究者,也师教师教育思想的引导者和创新者。从孙先生的书中,我总能读到我想要的教学思想。

一本好书值得一读。下一次,我希望有一个更明确的教育目标。

如何教育孩子观后感(篇3)

读初中时,语文老师常常给我们讲故事,好多次我们都被深深的打动,毕业后我们问老师给我们讲的故事都是于**。老师说是《爱的教育》,那时因为一时兴起,就很想拥有这本书,可是在我们那里没有书店,也就只能想想;到了大学里,美术论老师又向我们推荐特别好的有关教育的书籍,又提到了这本书的名字,感觉好亲切,然后就和朋友一起去买,书店里存货不多,货架上只有一本,被朋友抢去,我就拿了另一本书;工作后,在学校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爱的教育》好开心,好兴奋,当它是宝一样,一有空闲的时间我就走进《爱的教育》。

你一打开书,就会沉浸在爱的世界里。你哭了多少次了!

柯莱蒂忙着扛柴火,招呼顾客,学习如何煮咖啡和照顾生病的母亲。当他做这一切的时候,他是如此的开朗和乐观。当他“替母亲在背后垫好枕头,整理好被子”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被一个勤奋、能干、乐观、勤奋、体贴的孩子所感动!

这是多么难得的品质啊?柯莱蒂所做的一切,现在哪个孩子能做到?同样是孩子,我班的“公子”“千金”们相差有多大啊!

当奈利的母亲在校长办公室里激动地抱着卡罗内的双肩,“摸索”着要找礼物送给卡罗内的时候,泪水又濡湿了我的双眼。我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我能感受到母亲对她驼背瘦小儿子的学校生活的担忧,以及她对保护儿子的卡罗尼的衷心感谢。我流的是作为母亲的泪。

尽管曾经读过无数遍〈佛罗伦萨小文书〉(语文课本里的题目是〈小抄写员〉),多次听过这篇课文,然而在书中再读这篇文章时,我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任它奔流。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但儿子对父亲的深爱是,他愿意为父亲努力工作,宁愿多次遭受巨大的委屈也不愿直言,依然深深地爱着父亲的感情。多么珍贵!我们现在的孩子,有哪一个能够忍受委屈?

别说冤屈,就算明明是自己的错,也往往不能容忍别人的批评!

〈六千里寻母记〉中,当随着可怜的、坚强的、勇敢的小马克历尽磨难,饱偿艰辛,来到梅基内斯工程师的家;当那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正心如死灰地等待死亡的可怜的母亲听到一个“好消息”,“腾地一下坐起来,移动不动瞪圆眼睛......”,当马克“衣衫破旧,满身灰尘站在门口......”时,我的泪夺眶而出,跟着母子啜泣起来!

是对母亲的爱,支撑着13岁的小马克孤身一人,长途跋涉,历尽坎坷;是对母亲的爱,给了小马克巨大的精神动力,克服了常人(我想,现在的我也做不到马克所做的一切)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挽救了思乡心切、正在死亡边缘的母亲!因为儿子的爱,刚刚拒绝手术的母亲应该马上做手术。为了爱和被爱,她应该活着!

即使现在,当我想起这些故事,当我写下这些话,我的眼睛是湿的!爱的力量是如此伟大

当然,读书的时候,也有笑声。

当恩里科与妈妈出现在幼儿园里,当那些小人儿围着妈妈团团转,等妈妈逃出幼儿园时,“全身的面包屑和污渍,头发凌乱从幼儿园里还能听到小孩们像小鸟啼鸣般的声音:‘再见!再见!

请再来呀!夫人!”时,孩子们那天真幼稚的形态,妈妈那宽容仁爱的形象,逼真地出现在眼前,我轻轻地笑了。

孩子对大人的友好是真的,妈妈对孩子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谁无年幼?谁无幼子啊?

这是人间一种最纯粹的感情!

当恩里科去参观斯塔尔迪的图书室,被斯塔尔迪的正统严肃感染,“竟不敢跟斯塔尔迪开玩笑,而且感觉他好象不只比我大一岁似的。出门时,他仍然煞有介事地板着脸对我说:‘再见!

’我差一点儿像大人似的回答他:‘向您致敬!’”时,我扑哧一声笑了!

是的,当一个人自身有了自尊感,也拥有值得人敬佩的言行时,他就有了人格魅力;当一个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敬佩的时候,他会受到同样人格魅力的感染。

... ...

读《爱的教育》,有泪有笑,但一直在心底涌动的是和谐的爱和温馨的感动!这本书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崇高的爱和博大的爱。

有父母与子女之爱,姐弟之爱,同学之爱,师生之爱;还有对弱者之爱,对不幸者之爱,对劳动之爱,对学***,对环境之爱,对大自然之爱;及至对人民的爱,对军队的爱,对祖国的爱... ...

爱的所有内容都不是空的,都是生动丰富的,都融入了生活,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样的爱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地被学生所接受。

在新学期,这本书一定会成为我们孩子喜爱的爱情教育的领头羊!我甚至担心。如果孩子们能一下子读完,多好啊!或者说,上学期,这本书的内容已经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学生的精神面貌会有很大变化吗?

这是一本关于学校生活的书。书中的一些光辉人物必将成为许多学生心中的偶像。他们应该让学生反思和教育自己。下学期,期待我的班级能够出现一个“卡罗内”似的学生,这对一个班集体,对一个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期待爱情教育,才会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在《爱的教育》中每个月安利柯都会收到父亲或母亲的留言。在留言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老师的名字应该以最虔诚的态度来称呼。除了父亲的名字,教师的名字是世界上最珍贵和最令人钦佩的名字。

正是这些信件,促使安利不断反省他的言行,也让我们的读者反省他的言行。

在《爱的教育》中真正吸引我走进去的还是一封安利柯的父亲写给儿子的信,父亲在信中,很严肃的告诉儿子,为什么要尊敬母亲,怎样尊敬母亲。读了这封简单的信,我想读给我的学生听。因为他们和安利柯差不多同龄,但是他们有时候对待父母的态度比安利柯的情况要严重的多,有的甚至小小年纪与父母吵架,有的言谈之中不满意,甚至看不起自己的母亲,有的甚至母亲接自己,在深秋的寒风中冻得发抖,儿子却对母亲说出“冻死你才好呢!

后来我把书放在教室里,给学生们当课外阅读,认为这本书是教育孩子有爱心,学会爱父母,爱别人的继续读下去我才发现,这样的认为太肤浅了,因为我从安利柯父母的做法中感受到了,孩子存在一切问题的根源,是因为有时候我们做大人的还不知道,是谁首先缺少了真正的爱心,而需要接受《爱的教育》。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就口无遮拦地对老师说孩子的一些缺点,甚至当着小朋友,或客人的面张口就说孩子的短处,当时真的感觉到孩子有时是多么弱小,多么无助,有些做法对他们来说多么不公平或者当父母在质问孩子的时候,“我说了多少遍为什么你忘带?我怎么对你说的,你为什么写不好?

我不是让你好好检查为什么还出错?为什么不好好写?我嘱咐你多少遍了,为什么记不住?

你为什么不动脑筋?”用孩子自己在日记中的话说“唠叨地我的头都快炸了”我们大人有没有冷静的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孩子会有这些问题?”根源在哪儿?

二年级的孩子有缺点,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我们的成年人给予年轻人多少力量和耐心,他们又有多少帮助不如其他人。他们不想吗?他做不到除了人之间的正常差异,有没有大人的根源呢?对孩子的爱,什么是真正的爱,怎样爱,什么时候孩子最需要你的真正的爱有许多困惑在《爱的教育》中能找到现成的答案,从中深刻的思考也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启示。

这本书时刻在提醒我们:在人类的生活中“崇高的心灵”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同样,感恩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懂得感恩的人拥有最高的心。

亚米契斯将“爱的教育”巧妙地融入到这本书中所讲述的100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中,让他们在感恩中成长,让他们在“爱”的旋律里,得到高尚的教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教育,孩子们学会了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帮助他人、尊敬师友、体贴父母,才懂得感恩、感恩社会、感恩所有为他们付出的人。

“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老师,朋友的爱是孩子学***做人的根本,此外,书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爱子之情,同学之谊,师生之恩,爱国之感,无不动人心魄,感人至深,尤其是“每月例话”,成为教育孩子感恩和进取的佳作。

爱的教育在于爱,爱的本质是感恩。让孩子们在感恩中成长,舞出青春,舞出奇迹!

如何教育孩子观后感(篇4)

让孩子享受教育,让教育幸福老师

读王三阳先生的文章已经不是今天的事,在“教育在线”早就体悟到了王三阳先生(网名是爱上教育)对待教育的那份睿智、敏捷与惬意!当我再次踏入三阳先生的《走进教育的本质》之时,教育带给我的已不再是工作与谋生的方式,而是一个教育者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教育者艺术的体现,是一个教育者享受的源泉。

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用三阳先生的话:“教育能让人变得年轻,变得充满活力!

”。的确,教育是一个大课题,但如果我们能从传统教育中解放出来,让教育不再枯燥乏味,那么孩子们就会因为教育而享受教育,教育者也会因为教育而快乐!

如果我们能让那些求知的孩子享受教育,享受教育带来的智慧,享受教育带来的光明,享受教育带来的启蒙殿堂,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成功。

看到《走进教育的本质》中赵红老师的侧记——让孩子享受教育的幸福,我不禁想起了有位老师上的《印度洋上生死夜》。他对课堂教育艺术的追求和把握,确实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从学生的角度看,这门课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了教育带来的快乐,也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了教育带来的理智和勇气。

在教室里,一些孩子的激情无处不在,他们不断地洋溢着思考生活带来的快乐。一些孩子的潜能在不断地被发掘,他们的个性在教室里轻轻地飞翔。无论从走进本节课的内容,还是退出本节的学习,一切让孩子们感觉到都是那样的自然和谐,那样的留有余味!

正常的一节课是40分钟,而此节课用了近50分钟的时间,孩子们却一点都感觉不到时间的漫长与课堂的空洞。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是教育的魅力?不是孩子们从教育的魅力中体悟的到了幸福的享受?

相信所有与会的人都有孩子们这样同样的感受!

三阳老师在《走进教育的本质》中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学习的榜样,如:温厚和蔼、善良慈祥且不乏睿智和洒脱的烟文英校长,对待教育“三心二意”的滕祖伟校长,喜幽嗜书的李升勇校长,享受教育幸福的赵红老师以及追求高品味精神生活的伉俪校长郭校何校夫妇等。这些教育的名家正是我们的引路人,是我们的先导者。

其实,他们并不是从事教育,而是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和美丽。

曾经一度以教育作为谋生手段的我,在受到这些名家先进事迹的熏陶、感染之后,对待教育生活的态度也有了质的变化。说实话,工作至今,尽管我没有做一个教育领域里的落伍者,但似乎也没有成为教育的痴情者。我认为对教育的忠诚远远不够,教育更需要我们的迷恋。

就拿刚接受的这个班级为例吧!刚开始与孩子们总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觉得这些孩子和我之间似乎有一条很大的鸿沟。此时的教育简直就是一种痛苦,一种折磨。

改变这种心态应该是由一个学生不经意的一句话开启了我的心灵:“辛老师,下个学期你还教我们数学,好吗?我们就喜欢听你的课!

……”也许这只不过在道出一个孩子纯真的心声,可对于我来说,获得却是更多的幸福与满足。在圣诞节快要来临之际,有部分学生给我送来了圣诞贺卡,为了使孩子们这些不必要的消费用到其他有用的地方,我特地在班级里宣布:“请同学们不要给老师送贺卡了,你们现在还是消费者,希望你们能结攒下来的钱用来购买文化用品上······”但是,我的宣布并没有阻挡住孩子们那颗纯真的心!

据说老师的工作很辛苦,但当我们收到这样的祝福和问候时,所有的痛苦都消失了,只剩下教育带给我们的甜蜜幸福!

因为我们厚实的底蕴,因为我们课堂的灵动,因为我们生命的智慧,所以孩子们不再是接受教育,而是在享受教育;因为我们播种的是快乐,因为我们撒下的是阳光,因为我们走进的是纯真的心灵,所以我们被教育包围着,更被教育幸福着!愿孩子们在享受教育,愿老师们因为教育而幸福!(

如何教育孩子观后感(篇5)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很想教育好我的学生。我工作勤奋,在教育学生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总觉得学生的发展离我的目标还很远,对教育学生的方式也很困惑。正好假期中学校推荐了《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本书》,我饶有兴趣地读了起来,书中的许多观点和做法令我茅塞顿开,明白了许多。

其实教育学生,并没有现成的一成不变的法则。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有选择地学习他人的好做法,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结果。

在书中,刘华良老师说,孩子有自己的成长速度和方向,不需要大人盯着她看。你看,植树人哪会整天盯着树看它是如何长高的呢?

园丁哪会整天整夜地盯着花看它是如何开放的呢?做父亲或母亲的人,需要守望你的孩子,这是你的责任。你能做的就是看。你不能走得太远或太近。

走得太近了,她会感到受挤压,甚至感到受压迫。是啊!要教育学生不要浮躁,不要急于求成。他们需要谨慎和缓慢。

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样,它们需要播种、浇水、翻松、施肥和除草。他们需要阳光和雨水。他们需要经历许多日日夜夜。他们需要慢慢耐心地等待。

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要放平心态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管他们的感受如何,我们最终都会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孩子。

班级中有好几位学生在学习上可谓是步履艰难,但他们有的体育好,有的则富有音乐天赋,有的则是舞蹈的行家如果以为的要求他们必须行走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摧残,更是煎熬。如果我能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会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学生会变得快乐、阳光,而不是死气沉沉、老成持重。

给自己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心态,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挽救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学生也将收获幸福美满的人生!

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回想自己的童年时,往往会有很多的乐趣。踢毽子、扔沙袋、跳皮筋、抓石头、捉迷藏都是一长串的事情。那时候玩的乐趣至今记忆犹新。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学生,他们又是多么的可怜。

每天除了必要的作业外,玩的内容很少,更别说有多少把戏了。在批评学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事实上,现在的学生很穷,他们的童年失去了很多乐趣。正如张文质老师说的:

对很多人而言,童年的痛苦几乎就是一生的痛苦。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快乐的童年。

事实上,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只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很多问题和困惑都会迎刃而解。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努力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更客观地看待学生的长处和短处,科学引导他们成长,更加关注学生,表现爱心和耐心,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如何教育孩子观后感(篇6)

我看的每一本家庭教育书是《爱和自由》,而且是在近期,因为孩子们快要上学了。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幼儿园的实践。虽然有很多事情我做不到也不同意,但还是有收获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对孩子太严格,应该给他们一些自由。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国外的宽松教育,所以在幼儿园和早期教育中,对孩子们学习这方面和那方面的需求都不大。我希望他们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我只教他们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和实践知识。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告诉他们为什么我的孩子能回答,如果我不明白,我会直接告诉他们,我妈妈也不明白。)

第二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让我体会到的是教育要一步步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增加知识。我的孩子们错过了那部分,他们只能慢慢来。父母的坚持才会出成绩。

(说实话这本书没给我多少记忆)

第三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感叹那位父亲的学识及毅力,能如此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发现孩子的优点及不足并能及时给予指正及表扬。任何一个孩子在这位父亲的教育下都会是优秀的,那怕他的智商不高,但他会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因为他得到的是来自人生第一位老师的表扬及鼓励,在做错事时不是责骂,而是讲理,让他有空间可以自己思考自己的错误。

看看我都在做什么,在孩子犯错时的责骂,让他不明白自己错在**,高兴时才给予孩子表扬,很少在孩子需要时给予鼓励,教受他们知识不完整,没有毅力而中途放弃,那么孩子们不知道自己的错误,一再犯错,由于我们的大声责骂脾气暴躁,没有恒力把一件较难的事完成,缺少知识。

随着孩子们上学,我的第四本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在焦头烂额的时候看到《日有所诵》上的作者,在百度中看到了这体书,买回来刚开始是很不知所云,因为是日记形式的,但慢慢地就成了如饥似渴。随着逐渐深入,我读到了平和,让我没有经验的新生妈妈看到了希望。

书中的文字记录着的多似我们的孩子,那一个捏捏懂懂的小不点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生活。

每当烦躁不安时,拿起来看看,不光学到了教育的法宝,同时自己也能平静一下。连薛老师面对50多位同学也能心平气和,我如何不能。阅读实是一件好事,虽然没有大的阅读量,但看孩子们一天比一天进步的组词早就有了体会。

定能生慧,是如此的精辟,只有定才会有新发现,才能做好事,才会有成绩。

虽只看了一半,但平实的语言已深入我心,我也将继续努力,我要和孩子们一起看花开的日子。

教育孩子书籍的读后感(二)

读了《父母的反省》一书,简直是使我受益匪浅。实际上,“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这不仅仅是学生、子女的必修课,同时也更是教师、父母的发展动力。时代变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应该更新!

只有家长不断学习、反思、接受新的理念,才能培养出更好的下一代!

读了《父母的反省》,它让我们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让我们共同阅读这份父母们都必做的家庭作业。作为家长,首先要学会反思,然后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教学!

《父母的反省》一书,不仅观点新颖,同时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书中有大量的实证案例,既能引导每一位家长反思,又能教会每一位家长科学教学。

《父母的反省》有很多引人入胜的观点,尤其是充分论证了一些中国传统家庭教育错误的观点。中国有句老古话:“棒棍底下出孝子!

”,当今的家庭教育也有这样一句话常常出现:“孩子还小,打他干吗?他又不懂!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

然而在教育中,“棍棒”教育一直是一个值得争议的话题;在过去家庭教育模式中,“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个不争的道理,但在现代中国,这种传统观念被颠覆了,现代年轻父母由于经济、文化的提升,环境的改变,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由一种粗暴的教育方式渐渐转化到另一种进步,是文明的体现。但在教育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幼儿阶段,是树立孩子正确是非观,性格的关键期,通过讲道理,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

到了少儿期,通过讲道理,正确引导是重要手段,不轻易“惩罚”。到了青少年期,则以讲道理沟通为主,不应动用“武力”手段教育,否则孩子会越打越叛逆,适得其反,随着年龄的增长,“棍棒”教育应随之减少。

另一种“孩子还小,打他干吗?……”的教育方式则是一种过分溺爱的教育方式。多数出现在“爷爷,奶奶”一辈人身上,由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隔代的亲情、宠爱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加上文化、思想观念的差异,以至于丧失了对孩子教育的基本原则,这对孩子的教育是百害而无以利的。

因此,以本人观点,孩子教育应结合中西方各长处,特点施以“管教”,而且年轻父母应尽自己所能,亲子教育孩子,不应托管给老人。随着孩子们一起学习和成长,这是人生中一堂精彩而重要的课。

环境改变了教育,而教育则改变了一切!做合格的父母,要把生育、养育、教育子女三者融为一体。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最长的老师,家长应该加强自身修养。

这样才能承担起教育子女的重担。《父母的反省》书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观点,非常值得父母们牢记于心——

好父母一定要学会反省;

好父母是可以学出来的;

好孩子完全是教出来的;

好***是培养出来的;

好成绩都是帮助出来的;

好沟通都是倾听出来的。

培养和教育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做为父母的光荣任务和责任。事实上,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是不断学习和反思的结果。

《父母的反省》这本书,堪称家庭教育方面的权威着作,致力于为社会缔造更多的优秀父母!为人父母一定要明白,在二十一世纪,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省,不断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真正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会有科学的保障!

教育孩子书籍的读后感(三)

前两天从幼儿园借阅了很多书,其中一本是《用最好的方法教育孩子》,此书作者是中国的高华所编着。他的这本书是汇集国外权威教育理念、融合国内外专家教育经验、吸取成功父母教育精髓之书,本书从尽早开发孩子的智力入手,有助于重视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让孩子不仅有生存的能力,更能激发他们比别人有更多的智慧,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加实现目标的信心。

他希望每一位家长通过阅读此书,能帮助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并尽快掌握教育孩子的艺术,使每一位家长能成为一位智慧型的父母,让教育真正融入生活,变得不再空洞、教条,让您成为孩子的朋友,让您的每一个与孩子相处的日子都变得快乐而又难忘!因此,他希望我们的父母能用最好的方式教育我们的孩子!本书是按照孩子的成长顺序,从教育中的细微之处入手,用十二个篇章,分为孕育篇、启迪篇、成长篇、学习篇、磨砺篇、烦恼篇、尴尬篇、成熟篇、做人篇、健康篇、情趣篇、幸福篇。

提出了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最关注的问题,对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容易出现的失误给予具体的指导。从做父母开始,这本书就教导每一位父母调整自己最好的状态,做好最好的准备。然后,作为人父、人母后要抓住培养孩子的最佳时机,从小给孩子以引导,启迪他们的思维、发挥孩子的潜能。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探索孩子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在孩子小时侯能注意培养他的能力。当家长在教育道路上遇到困难时,可以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其次,该书还提出,从小就要教会孩子们与人沟通和相处,让孩子们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能够安心。同时,希望家长能给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我们一读,尤其是身为人父、人母的家长,通过此书的阅读使我们懂得了如何用最好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这是我们每个家长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教育孩子成败的关键因素。教育儿童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和艺术。它是我们家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阅读,我也得到了一些启示:做任何事,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和途径,都会起到倍增的作用。

如何教育孩子观后感(篇7)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书,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我。孩子的教育,学校很重要,但家庭和父母的教育也很重要。孩子在家中采用什么方式教育,如何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应该是每个家长需要在教育孩子方面上好的第一课。

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对家长来说就是一门学问和本领,掌握一些这方面知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看了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孩子的家庭教育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虽然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固定模式可遵循,但从教育的普遍性而言,还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针对未来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也有了一些小小的想法。

一是用好的家庭环境来影响孩子。孩子在家里,让他吃饱穿暖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否融洽、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是否一致、孩子在家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如何等,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重要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众多宠爱于一身,往往会表现出任性、脾气倔、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以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

作为家长,就需要耐心理智地对待,不能一味地纵容骄惯溺爱孩子,也不能本着“不打不成器”的思想,孩子一犯错就打骂,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既不苛求也不放任,和孩子做朋友,循序渐进,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融洽、温暖、幸福的家庭教育氛围。

二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从小给孩子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不能让孩子养成事事依赖父母的习惯,以后一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第一反应就找爸爸妈妈帮忙,如果事事帮孩子包办,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乏独立性和思考能力,就没有自我发挥的个性空间,面对挫折和困难就会缺少信心和勇气,所以在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上,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在正确的方向上加以引导和鼓励。

三是经常与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做做游戏,比如:和孩子玩一些抛接游戏,锻炼孩子的手眼协商能力;可以和孩子来个唱歌、背诗词比赛等,一人一首,提高孩子阅读、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记住很多儿歌、唐诗;还可以通过讲故事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大人讲完了,再让孩子重讲一遍,不要求完全一样,让孩子自由发挥,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四是家长要与老师保持沟通。孩子的教育,包括学校、社会、家庭,孩子上学后,家长要经常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家的真实情况和表现,充分了解孩子,制订最合适的教育方法。要经常性的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其它小朋友的相处情况等,每天要有与孩子沟通的时间,听听孩子在学校都学到了什么,玩了什么游戏,和谁交了好朋友等等,让孩子对学校集体生活有兴趣,也可以对孩子在学校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疏导解决。

五是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是以教学为基础,而是以个人教学为基础。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会不自觉地影响孩子。父母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对人和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总是影响着孩子。

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家长应该在很多方面做好榜样。

如何教育孩子观后感(篇8)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是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妈妈所做的真诚分享。她用简单的笔触,回顾了女儿小学成长的小脚印,以及这些脚印是如何为女儿上北大铺就坚实一步的。

几乎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文章中的许多观点启发和共鸣了我,也让我深刻审视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调皮的孩子也有很多闪光点,只是怎么找。邵思文是从小就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几个男孩子上课打闹,被老师请到教室外反省,没想到,这几个男孩子居然跑到走廊尽头的小屋子里去撒尿。

danny老师发现后,当然是气炸了,但他没有马上批评孩子们,而是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孩子们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想要上厕所,而教室外没有厕所,不得已选择了那间屋子。danny老师发现孩子们找到了“上厕所”这个问题解决方法,虽然这个方案不是最佳的。他首先表扬了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接着让孩子们自己做错的事情自己解决——拿着拖把去打扫了屋子,最后让大家想想这个事件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孩子发言很踊跃,也想出了很多更好的办法。

在孩子貌似铁定被批的行为下,danny老师发现了孩子能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并鼓励孩子放大这个闪光点,独立解决更多的问题。其实,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扩大闪光点,取得更多成就的过程。

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自学的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人的一生,一直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与学历无关,即使与高等教育有关,也需要继续学习。让我们终身受益是自学的好方法,为什么有些人读的书是读的,没有意义,没有收获,没有进步;而有些人,不仅读书,甚至看着别人做一件事,都会总结、积累、成长。

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方法,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成功是迟早的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这些方法非常实用有效。

所以,让我们放低期许,放慢脚步,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引导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相关推荐

  • 如何教育孩子观后感精选 本文聚焦于与“如何教育孩子观后感”相关的主题,真实的作品名观后感怎么撰写呢? 我们应该努力加深对观后感的理解,写观后感可以使我们构建更稳固的知识网络,欢迎大家参阅本文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2023-09-1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孩子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
    2020-08-10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别人家庭教育,感恩是一种情怀,是所有美德的基础。对来自父母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攀比心理强,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感恩...
    2020-09-05 阅读全文
  • 如何教育孩子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毕竟还小,不懂事,不听话是正常现象。作为家长,要培养和教育孩子,首先自己必须作出榜样;在孩子面前必须有还的生活习惯以及待人接物等各方面的良好方式。这个年龄的孩子,记忆力都很好...
    2020-11-26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很多家长来电,说家有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抱怨多多。例如无法沟通、叛逆、不听话、也不知道一天都在想什么等等。确实,我处接到的大量青少年案例中,青春期叛逆占相当大的一部分。 ...
    2020-09-28 阅读全文

本文聚焦于与“如何教育孩子观后感”相关的主题,真实的作品名观后感怎么撰写呢? 我们应该努力加深对观后感的理解,写观后感可以使我们构建更稳固的知识网络,欢迎大家参阅本文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2023-09-18 阅读全文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

2020-08-10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别人家庭教育,感恩是一种情怀,是所有美德的基础。对来自父母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攀比心理强,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感恩...

2020-09-05 阅读全文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毕竟还小,不懂事,不听话是正常现象。作为家长,要培养和教育孩子,首先自己必须作出榜样;在孩子面前必须有还的生活习惯以及待人接物等各方面的良好方式。这个年龄的孩子,记忆力都很好...

2020-11-26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很多家长来电,说家有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抱怨多多。例如无法沟通、叛逆、不听话、也不知道一天都在想什么等等。确实,我处接到的大量青少年案例中,青春期叛逆占相当大的一部分。 ...

2020-09-2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