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3城记读后感(经典四篇)

发布时间:2023-08-30

城记读后感。

每个人都应该写过作文,作文有助于人们流露真情实感,写好文章需要我们用心对待,到底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2023城记读后感(经典四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城记读后感【篇1】

读完老舍先生的《猫城记》后,又查找翻阅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作品背景是在中国发生九一八事件之后,当时国内政治正值黑暗不堪、时局混乱的时期。

这部作品从序言开始就充满了讽刺。他这么说道: “《猫城记》是个噩梦,为什么写它?

的原因:吃多了。”老舍先生对自己进行了一个大大的讽刺,因为吃饱撑的写了它。

当然,我们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反讽,我们可以向当时的社会表达我们的不满和悲哀。 借描写火星猫人民族的衰亡,影射旧中国**的腐败无能、盲目自大,人民族麻木愚昧和崇洋媚外的奴才心理。

对于猫城真正的的写作动机,老舍先生自己这样说过:“我之所以揭露他们(猫人)的坏处,原是由于爱他们,也是无可否认的。 我爱他们,惭愧!

我到底只能讽刺他们了。”可见老舍先生的一片忧国忧民之心。

1932

对大多数不太熟悉历史的人来说,1932年可能是动荡的一年。说大概,因为可能没办法说出那一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 ”事变没过多久, 1933年初日军攻入热河。整

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都在战火纷飞中度过,没可能1932年反而是

平静的一年。

事实上, 1932年发生的事情不少,仅就国内的局势来看:

年初,日军占领锦州,标志着对东部三省的全面占领;

5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发出《反对国民党出卖淞

沪协定通电》,紧接而来的6 月,中共还要忙着布置第四次反围剿的诸多事宜。

也是在这一年, “建军节 ”正式出现,直到今日仍在庆祝。 以上的只是这一年发生的部分大事,选出这些,是因为我觉得

它们和老舍在1932年发表的讽刺**《猫城记》有对照关系。 火星上的猫国猫国里的猫人

1932年, “人民艺术家”老舍发表**《猫城记》。当然,那个时候,还并没有出现“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甚至 “人民 ”的意义恐怕还不那么明晰。可是从这部作品里,仍可以看到一个有良知的,为了人民伤痛的作家,那如同黑暗中的星光一样的品格。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老舍因为《骆驼祥子》(1936 )、《四世

同堂》( 1944-1948)、《茶馆》( 1956 )而,事实上这部《猫城记》比他的这些代表作完成得都要早。也与代表作们不同,《猫城记》是一部充满幻想元素的**,讲“我 ”和友人驾驶飞机来到火星, 却因为飞机失事,朋友身故,而“我 ”遇到了一群猫人,来到猫国, 有了许多体会和经历的故事。隐藏在猫国背后的,是当时的中国。

这隐藏得并不高明和隐晦,毕竟外甥(1932年,老舍 33岁,想必外甥也不大,还因为只用十斤苹果就堵住了他的问话)都能看懂背后要表达的意思。老舍在自序里说:《猫城记》是个恶梦。

恶梦好歹会醒,可身在当时社会的人们,有这切肤之痛,还要保持希望, 一定十分辛苦。 “二姐嫌它太悲观,我告诉她,猫人是猫人,与我们不相干 ”,这话是安慰二姐,还是催眠自己?猫人猫人,说到底还是人,猫只是托词罢了。

有一些文章说老舍在1932年就预言了南京大**,因为在故事的最后,矮子猫人们把猫国的猫人们**得差不多了(矮子猫人, 以及其他的一些描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军)。先不说若老舍真的有预言能力,在那个年代预言这么可怕的事情可能会被无知恐惧的老百姓投石砸死,只说这些文章都忽视了在这个亡国灭种的悲剧里,是猫人自己失却了人格,哪怕最后两个猫国人,都是互相撕咬至死,最终才有令“我 ”扼腕的后果。

在猫国里不断想念着快乐、幸福中国的“我 ”与猫国的悲观的猫人小蝎,我想都是老舍本人。他为自己构造了这个与当时的中国无

比相似的猫国,却说自己来自地球上的光明的中国,仿佛是在文学

作品里把自己没有的东西补全,但又不忍心放弃自己,所以“我 ”是老舍,小蝎也是老舍,“我”表达着对在黑暗中挣扎着的中国,不思进取的国民的痛惜;小蝎表达着在黑暗中的中国的老舍那悲观的情绪。

他不责怪国家的软弱和强权。他只是不怪人民没有战斗。他不相信如果所有人都反抗,如果人们知道如何合作,他们就会失败。即使失败了,也是有尊严的失败,脊梁也不会弯曲。可是他看到了为了占便宜、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踩踏别人尊严的人,看到那些邯郸学步的教育,他不想悲观, 可是现实容不得他不悲观!

国民失了人格,国便慢慢失了国格。没有人愿与没国格的国合作的。我们承认别国有对猫国不讲理的地方,但是,谁肯因为替没有国格的国说话而伤了同等国家的和气呢?

火星上有许多贫穷国家,他们不会因为贫穷而失去国际地位。国弱是有许多原因的,天灾,地势都足以使国家贫弱;但是,没有人格是由人们自己造成的, 因此而衰弱是惹不起别人的同情的。

他借别国的猫人的口,说出上面的话。如果说狂人看到的满纸

都是 “吃人 ”二字,那么在这本《猫城记》里,我看到的全是“屈服 ” 二字:对外国人屈服、对迷叶屈服、对不公屈服,对所谓的现实屈服,对懦弱屈服

那两万年历史最古的猫国,可不就是当时的中国,大家做着**上国的梦,吸食着鸦片;那些学者喊着应该多娶几个老婆,如同 “一个大星总要带着几个小星”,多熟悉!这不就是辜鸿铭说的“一个茶壶可配四个茶碗”;喊着要革命啊革命,到头来是革了谁的命,反而把哄(党派)的头领举上了皇位;外国人入侵了,皇帝和大臣先跑,还下了法令说老百姓不准跑;文物、书籍,一切只要还有点价值的,都换了钱,而这钱却叫“国魂 ”;为了民族大义甘愿赴死的义士,死了以后不过成了来往人的谈资:呀,那个大坏蛋抓住啦!

为了什么而死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又有热闹看啦!

读的过程中,我时常觉得,长歌当哭。有些话是不能直白地写出来的,动摇民心。但像这样讽刺地写,恐怕很多人真的把它当成笑话了。

但又或许不点破,老舍才能躲在猫国的故事里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可是情到深处,仍不免露出马脚,只看他好几次不再说“猫人 ” 而说 “人类 ”,以及最后 “我 ”无处可去,还要回猫城,因为那里是“我 ” 的家。

城记读后感【篇2】

由贾樟柯执导的《24城记》以记录片的手法,再现了1958年成发集团(420厂)从初创迁移到成都,而现在将面临又一次变迁的一段真实历史。影片中,吕丽萍、陈冲等著名演员的表演贴近现实生活,代表了国有420工厂的历史风貌。

影片名《24城》,这也许是一个标题党,刚开始,我则误解了它。以为《24城》讲述的是因国家建设需要,从祖国的东北迁移到四川成都来的人员,他们分别来自24个城市。看到后来,才了解了《24城》是原来的成发集团用土地置换的方式搬迁到新的工业园区,而原来的厂址上将开发成一个地产的住宅项目名称。

虽然它取自古诗“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 ,寓意美好。可跟影片的主题关联并不大,且有广告的嫌疑。

时光流转与时代变迁渐渐褪去耀眼的光环,留下的则是无尽的落寞与慨叹。复杂年代里不可忘却的集体记忆。如今,它已成历史。

影片截取各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展现420家工厂的风貌:50年代的大丽,1958年随老厂从沈阳迁至成都,成为工厂第一代女工。她无法忘记千里之外迁徙的痛苦,因为在这条路上,她失去了她的孩子。

上世纪60年代下岗女工侯丽君乐观而坚强。她这一代人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他们是改革的牺牲者与奉献者。上世纪70年代,新一代员工的子女赵刚有了多种选择。

娜娜是上世纪80年代第二代工人的子女。他们目睹了父辈再就业的艰辛。从任性到理性,这是一幅历体的立史画卷,真实地呈现在每个人面前。420工厂的历史是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每420个人的故事都是当代史。特别是有同样国企经历的人,他们更能感同身受。

老区开发保留了小部分的厂房。其他开发为华润二十四城商住区。历史已经留在了老厂区,在行将消逝中。而工业园新区则蕴涵着420厂的未来。

每个人都是一本精彩的书。翻开它,书中图满了绚烂的色彩。曾经的艰辛,曾经的艰苦跋涉,曾经的辉煌,都已经过去了。

然而,420名工厂工人不会忘记,他们的青春和汗水曾经在这片热土上蔓延。共和国不应忘记,他们为共和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城记读后感【篇3】

猫城记读后感并且在各国都很受欢迎,被认为是讽刺**中的精品。前苏联的一本颇有影响的杂志《新世纪》发行了老舍的《猫城记》,**后又出版了单行本,发行了70万册。

《猫城记》是以一个科幻**的形式出现,讲我一个中国人坐航天飞机到了火星。所以我遇到了地球上最糟糕的国家之一的人们,猫城人。这个国家的人贪、懒、老、腐、惑、笨,反正世界上最恶毒的词在这个国家也不能用得太多。

他们不劳动,不讲卫生,怕水不洗澡,最惧怕的就是外国人,他们不吃饭只吃一种叫做“迷叶”毒品。

这个国家上的人以各种手段想方设法的得到“迷叶”和“国魂”为此不惜随意杀人。这个国家的人曾经产生过各种政党——哄,但是都以皇帝给“哄”们“迷叶”而不了了之。这个国家的人喜欢看热闹,而且不遵守规矩,有点钱的人就是娶老婆和妾,然后就是“哪什么”。

连年轻人也是非常的麻木,学者更是一塌糊涂,古董全部变卖给外国人来换取外国人的东西和“迷叶”。只要与外国人打起仗来就作鸟兽散。

听到我的上述描述,你像不像想想一下当时的中国不一样?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揭示了中国人民的许多最根本的罪恶。《猫城记》寓言化地描写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嘲讽了人的劣根性,具有超越国界的世界性。

当然,老舍写这本书时,误解了马列主义和红军。他把红军的长征描述为逃跑,向外国人投降,这是错误的。这也是老舍自杀的直接原因,因为**对读这本书不满意。**看了这本书后,大怒:

这简直是在污蔑中国,批判!

于是,懦弱的老舍先生投河自杀了。这时,老舍先生不知道诺贝尔文学奖为他立下了功勋,他选择了向世界告别的道路。诺贝尔文学奖从不给死去的人,无论他多么好的著作,多么名声显著。

所以老舍先生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被取消了。就这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了第二名。1968年,获胜者是日本的川端康成。

由于种种原因,《猫城记》后来没有出过单行本,收在《老舍文集》中。

猫城记读后感(三)

如果让我说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我只能让王小波坐在前排,虽然我很不情愿。追求王小波是多么庸俗的事啊!但是我没有注意,所以小波先生影响了我。

往后排,免不了还要庸俗:郑渊洁。第三排并排坐着老少二位:

老舍和王朔,鲁迅先生落后半个身位。几位先生只有最末一位帮我提升了一点品味!我也想说列夫·托尔斯泰,我也想说马尔克斯,我也想说卡尔维诺,我也想说米兰·昆德拉,但是拿望远镜看看这几块料,都排到门外面去了,真是不好意思找他们来装点门面。

我一点都不为我的趣味而自豪!

鲁郭茅、巴老曹,在六大名流中,陆和老我看得最多,老舍我最喜欢。至于现代作家,我可以毫不脸红地说老舍是我的最爱。如果你不太喜欢老舍,就不要和我谈老舍。我见过很多老舍!

忘了谁说钱锺书是学者的幽默,老舍是市民的幽默,赵树理是农民的幽默。学者的幽默领教了一点,也不过是耍嘴皮子掉书袋,我喜欢;市民的幽默更贫,幽默地彻底,就是为了幽默而幽默,不招笑还叫什么幽默!农民的幽默我体会的比较差,还是短练呵。

老舍兹一打算幽默,就不带点别的,也不专为弘扬什么鞭挞什么,先幽一默再说。这里面做的最足的是《牛天赐传》,从头贫到尾,一点正经没有。如果老舍只能幽默,那他就不能在六大中占有一席之地。老舍又重又重又幽默。

《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够沉重,也不是从头到尾的沉重。鲁迅先生有幽默感,但他的性情很强。他自己也可以很幽默。其他人取笑他。一个幽默的人应该先放下自尊,先踩自己,再踩别人。

老舍看到了人民的苦难,不想把他们救活在水火之中,而是希望他们在水火之中含泪微笑,这就是老舍与鲁迅的策略之不同。老舍知道自己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这话没有影射鲁迅的意思,我同样赞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倘换作我,我做老舍,在旁边给鲁迅鼓掌叫好,唉,就是这么没责任感这么麻木不仁啊我,没治;鲁迅先生,您批评我吧。

《猫城记》是老舍众多作品中不太知名的一部。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艺术上的高度有限——流于直白、肤浅;另一方面是对革命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比较“落后”,对国民性只有批判没有建议——让老舍这样的人提出建设性意见太勉为其难——和极其悲观主义的论调,因此这部**一直不被推荐。除非有人对老舍特别感兴趣,否则他们通常不会注意这本书。

《猫城记》是一个直露的寓言,讲的是“我”登陆火星在猫国的所见所闻。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在《我怎样写〈猫城记〉》里面老舍提到了威尔斯,不知道是不是写《世界大战》那个威尔斯;倘是,老舍是看过科幻**的。

《猫城记》科幻是虚,暗喻是实,反映的还是当时旧中国的生态。可惜暗喻得不太暗,让人一看就明白了。**放大国民性,就像一幅漫画,夸大了当时中国人的缺陷。

但老舍的笔是市民的笔,眼是市民的眼;他写的是那些被践踏的人的看法和感受,因此没有什么“思想上的”“深度”。

这部**老舍不是奔着幽默去的,因此也不是特别幽默,饶是如此,也比《子夜》之流有趣得多。但是没有幽默和深度,**的可读性很低。我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对现代文学不太了解的人,因为这本书让我们知道,在上世纪中叶,有人写了这样的文章。

1930年代的人中国人,也不都是闷子。

猫城记读后感(四)

《猫城记》被认为是老舍先生一部另类的作品,而读者也通过这部作品认识了一位“另类”的老舍。这些“另类”也许源于人们未能从中找到老舍先生一贯幽默的笔调、社会底层那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还有那些让人感觉亲热而温馨的浓浓的京味。而失了幽默、小人物和京味的《猫城记》,在它一经出版就遭到了各种各样的非议,甚至三年后,老舍先生在他的《我怎样写》一文中,也说这部作品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多年后的老舍,便不得不连篇累牍地为这部失败的作品写出检讨文字,甚至先生那谜一般的生命永逝,似乎都与这部“另类”的作品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在欧洲老舍研究界享有权威地位的保尔·巴迪先生在他的《**家老舍》一书中对《猫城记》也有着同样具有新意的另类评价,他认为**“揭示了当时普遍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某种思想状态,这是这部**所独特的贡献,……我们对作家由此而透露出来的某些独创性的思想不应漠然视之。”

也许,藉着**这些独创性的思想,我们可以稍许地撩开《猫城记》的神秘面纱,走近一个“另类”的老舍。

给我们另类感觉的首先是作品的形式。

《猫城记》在文体上具有很大的模糊性,长期以来被冠以寓言**、讽刺**、科幻**、奇遇**、幻寓**等等名称,由此可知它荒诞的外衣首先给人们带来的认知上的不确定性和无所适从,以及认知心理上的强烈冲击。

在《猫城记》中,我们几乎处处可见诸如《美丽新世界》、《神曲》、《辛巴达历险记》、《格列佛游记》、《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最先抵达月球的人》等西方奇遇游记中故事构建的影子,同时又不乏来自中国的《新西游记》、《地府志》、《地下旅行》等幻寓出奇、讥谈世风的成分。其中,与西方历险相同的故事结构不仅是一种摹仿形式,也是对乌托邦精神的继承。而中国传统的谴责讽喻**给予《猫城记》的又是猫城诸多景象所反映的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影儿。

老舍是一位特别关注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作家。他对乌托邦的关注和继承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表现在整个精神世界上。老舍又是一位写实主义的作家,他在《文学概论讲义》中这样描写写实主义者的乌托邦理想:“几乎没有文艺作品是满足于目前一切的,乌托邦的写实者自然是具体地表示对现世不满,而想另建理想国。

”这是老舍最早提及乌托邦的文字,它的写作时间是在1930年到1934年间。最早提及“理想国”是在1934年写的《小病》中,最早提及“地上乐园”是在1935年到1936年间写的《我怎样写》中。而在《猫城记》中,同样也寄寓着鲜明的乌托邦理想。

**认为:“假如有好的领袖,猫国就一定有希望,在我的心中起了许多许多色彩鲜明的图画:猫城改建了,成为一座花园似的城市,**、雕塑、读书声、花、鸟、秩序、清洁、美丽……”

写实家对于现实的批判是永远基于一个指向未来的“他者”的,而乌托邦就是现实的“他者”形象,它永远以弃绝现实的面貌出现,而且永远激荡着乌托邦主义者对于建构未来社会的高度热情。在《猫城记》中,这种热情是藉着猫城的彻底毁灭迸发出来的。在老舍笔下,猫国是一个“我祖父敷衍,我的父亲敷衍,我敷衍,那些青年们敷衍”的无望的国度。

猫国最终亡国灭族,连一点希望都没有存留,这种彻底而决绝的态度来自**信仰中罪性死亡而神性回归的出死入生的理念。在老舍看来,只有彻底的毁灭,才会有完全的建构,它也许使我们感受到了“末日审判”的颤栗,然而《猫城记》又决不是一部绝望的沉沦之作,它的字里行间依然跳动着炽热的爱国情感,在作者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关照中,这种对社会的全面揭露和否定,只为催国人猛醒。假如猫人能醒,那个鸟语花香、书声朗朗的猫国也许就不是幻想了。

如果我们探源老舍先生的乌托邦情结,除了贫苦的出身和社会时代因素外,对于作为**信徒的老舍来说,宗教体认和宗教情怀就不能不说是他接受乌托邦思想的一个“前理解”基础了。

在**教思想中隐含着一种深刻的社会主义乌托邦思想,即“天国乌托邦”。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笼罩着浓厚的**教色彩,许多空想社会主义者本身就是虔诚的信徒。**宗教所倡导的正直善良、廉洁自立、渴望正义、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是社会主义运动与宗教的相容性。

早在1922年老舍先生翻译的宝广林作品《**教的大同主义》中就有这样的话:“以牺牲精神,使社会安堵,是福音之所在,即天国也!……平民感觉社会之黑暗与经济之不平者深,……是平民由觉悟而发现其理想之国家,……一面有世界共产,一面有国际联合,……以求建设**之新纪元焉!

……必须以上帝之圣灵,感动之,约束之,而后圣洁美满之社会,可实现矣。……今日上帝之灵,仍蓄于世人心中,继续前进,驱世界际于真善之域,提高斯世,即是天堂。”

老舍的乌托邦理想是一个简单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理想。在这个理想的国家里,天堂的形想是明亮而生动的。把我们的视野从乌托邦的天国拉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猫城记》所反映的现实影像同样是鲜明而生动的。

1932年的中国,国民正为**和**的横行所苦,军阀在各自的地盘上作威作福,还强迫饥饿的民众夹道欢迎他们这些所谓保护者,甚至鼓动自己的军队到邻近地区抢劫。在北方地区,每年有近1400000难民从满洲逃进关内,人民群众处在战争的威胁与****的双重苦难之中,民不聊生。而在猫国,迷叶林的所有者们为抵御抢劫者不得不聘用外邦人寻求庇护,更可悲的是,自己手下的护卫军同样是劫匪!

而校园内,一幕接一幕的惨剧也在不断地上演,正如《猫城记》中所描写的,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大学校长、教授被疯狂的学生非法监禁。

当《猫城记》开始在《现代》刊物上**后的第二个月,即1932年9月,**就披露了北京一批教授控告故宫博物馆管理当局偷卖文物的新闻,**一时哗然,当局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事实。这又何尝不是猫国那个被盗卖已空的博物院的翻版呢?

把这些鲜活的现实从中华大地移向遥远的猫国,这种时空的错位给了我们陌生感,从而实现了作者的话语策略,同时也传达给我们又一种另类的感觉,那就是作者悄然改变了的观察视角。

写作《猫城记》的1932年,是老舍在英伦度过了五年教书、读书、写作的岁月后回到混乱不堪、强敌环伺的祖国不久,此时的他对现实政治和国事民瘼的关怀已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那就是以“他者”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曾置身其中的古老文明,对其进行文化反观的新视角。

猫国的天空布满了绝望的阴霾,但这位外来的闯入者却试图用一种感伤的文化构想去描画一个理想的现代中国。

在猫城,尘世间的种种弊端、黑暗、残缺、压抑和匮乏,在外来的观察视野里被放大,使它们与现实世界构成了双重关系,而这个观察者本身又与他心中理想的世界构成了双重的关系,这种强烈的双重对比关系不仅让我们因其中的绝望情绪而颤栗,它让我们联想到末日审判时白色大宝座前的毁灭,但同时又让我们隐隐感受到一份对理想国度的激情盼望,它让我们看见对天国翘首的**信徒脸上的荣光。我们之所以得以看见他们,乃是因为作者的笔端涌流着爱的激情,这是一种强烈的对土地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在猫城,乡村的劣绅、街面上的庸众、官场上的群丑、校园里的**、儒林中的败类、军队里的懦夫……一切合乎一般公众价值观的美好事物都被颠覆,失去了全部的意义。然而这种颠覆的后面涌动着对理想国度的翘盼激情,激荡着一种来自信仰的坚定意志,从而使这种颠覆性的描述充满了强劲的道德力量。这种道德性的颠覆是一种笑谑,也是一种讽刺,不过它也是双重性的,它也将自己的锋芒指向笑谑者和讽刺者自身。

在这个充斥着绝望气息的猫城,观察者和叙述者成为唯一的被取消者,他被取消的理由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他来自异域,在他的血管里流动的是别样的鲜血,它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空间,这种空间让我们浮想联翩:他是一线希望?猫城的唯一救命稻草?

对西方异域文化的渴求?抑或只是来自**信徒确信的天国等待?

无论这种可能是什么,它都指向一种极大的现实可能,那就是它可能带给作者意想不到的灾难,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老舍先生因对这个虚拟猫城的颠覆性叙述而获罪了,获了政治之罪。那么,老舍先生是在说政治吗?

这是否又是他另类的一面呢?

“大家夫斯基哄”、“马祖大仙”、“红绳军”等意象在猫城留给了观察者深刻印象和强烈冲击,而在观察者看来,与其说猫城是毁于外敌的入侵,倒不如说是毁于这个纷乱无序的猫城社会。那么,老舍一定是在抨击政治了?假如真是如此,老舍就太肤浅了!

猫城毁了,猫城是什么?国家?政权?

民族?《猫城记》并不是独立的作品,他依然是一个始终关注着文化的老舍先生的作品之一,深藏在老舍内心的还是他那惯常的、深深的文化伤痛。

走进猫城,这里没有城门,敷衍是他们的传统,就连那些被称为民族希望的儿童们,“脏、瘦、臭、丑”也成为他们的标签,这里昭示的是一种心智不健全、信仰虚无、价值理念模糊的民族性,它们一旦在儿童的心里扎了根,民族的希望便化为泡影,毁灭的绝望也就由此而生。而孩子们的教育则是“入学即毕业”的奇怪现象,这便更是绝望中的绝望了。

在猫城,革命被称之为“哄”,而它的由来常是因外界某一种思想的入驻,因此又为之加上一个个诸如“大家夫斯基”之类的定语,而这些“哄”的效果,照猫城唯一的明白人小蝎的话说,就是“人家的特色还是人家的,人家的改革是真改革了,我们还是我们;假如你一定要知道我们的特色,越闹越糟便是我们的特色。”当然,猫城也有土生土长的“哄”,那就是皇权与民权之间相互斗争的“参政哄”、“民政哄”等等。这些假如称为政哄的话,在小蝎看来,它们也有显明的现象:

“第一,政治只有变动,没有改革。这样,民主思想越发达,民众越贫苦。第二,政哄越多,青年们越浮浅。

大家都看政治,不管学识,即使有救国的真心,而且拿到政权,也是事到临头白瞪眼!没有应付的能力与知识。”

读着这些文字,我想说,与其说老舍是在抨击政治,不如说他是在鞭挞文化。只不过他的鞭挞有别于那个时代普遍的呐喊风格,而是毁灭的风格,但老舍的毁灭是指向新生的,因为他始终是站在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坚定立场上言说他的文化关照的。这种关照是源于超越的视界,源于信仰的灵魂。

但很遗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情形下,国人的接受视野正面临日趋严重的危机,尽管猫城只是一个想象中的火星小国,尽管作者是怀揣着满腔的爱国爱人的热情,但他另类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仍然远远超出了当时意识形态的承受力,老舍感到了深深的懊悔,“失败”成为他唯一可以言说的话语。

然而,正是这部失败的作品,却深刻地揭示了民族落后的症结。老舍先生不仅在作品中用一种近乎绝望的挣扎进行了民族种性的拷问,而且开出了民族自救的药方:以教育立人恢复人性,再从文化的复兴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这样,民智可开,民族有望,国家可强。

可以说,这样的疗救方案并没有超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传统,但老舍的突破在于,他一直以来并不看好五四时期一再强调的冲破一切束缚和鲜明决绝的“个性解放”态度,他着眼并关注的是由群体的自觉所体现出来的国家观念和自尊自信的民族意识,这是他独特的关怀视角和解决方式,这里彰显的是先生在重建国民性上与五四先驱的重大差异。老舍先生对市民群体的弱点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深刻洞见,甚至带有一种“执拗的偏见”,然而正是这种偏见使他始终都延续着自己一贯的文化启蒙主题,《猫城记》也不例外。而这一主题之所以深刻,乃是因为,时至今日,当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迷思如过眼烟云般在历史的天空划过,尘埃落定,我们面临的依然是严峻的“文化启蒙”问题。

尽管有许多所谓的后结构主义者,企图用大众的主动性来消解精英话语,但无可否认的是,文化启蒙始终是一个谁也绕不过去的本土现实。

老舍,他始终以明确的文化担当意识固守着自己的文化使命,这是“老舍文学”一贯的深层底色。他自觉地身负破坏铲除旧文化、创造新社会与新文化的双重十字架,坚定地走在文化十字架的思考者和践行者的路上。

在老舍先生一生的创作时光中,有近三分之一都是在英美的自由国度里度过的,异域的文化体验给了他独特的思想感受和情感冲击,在巨大的文化落差冲击下,他踏上的是一个以有着深厚文化积存的文明古国的视阈去发现和理解眼前新文明的历程。他在异域的文化落差中艰难探索,建构起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个性,使他能够以“他者”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曾置身其中的古老文明。文化反观的视阈一旦打开,对国民劣根性的强烈批判就几乎贯穿了他的全部作品,《猫城记》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举足轻重的一部。

他的文化心理机制和特异的思想历程,使他自觉地从文化层面去观察描写他所熟知的国民,**民族的命运,指向“文化改造”的预定主题,中西文化及国民性的比较就这样成了“老舍文学”的核心架构。

老舍以他特异的风格著称于世,他以最独特的方式感知自己,同时也就感知到了一个独特的时世,从而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当我们再次捧读《猫城记》这部被老舍先生自称为“失败”的作品,掩卷长思,我们的灵魂便不得不叹服于他那惊人的道德眼光和心理深度。作者那种“执拗的偏见”使我们不能不面对我们自身文化的极大缺憾,不能不将审视的眼光投向我们的内心。直到今天,自省与反观依然是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以及自我改造的必要视角。

在这一点上,《猫城记》无疑是具有深刻的预见性的。

我们的文化需要谦卑!

猫城记读后感(五)

今年30晚上在自己家过的。都期待着春节晚会。包了顿白菜猪肉馅的饺子。

8点正,开始看晚会。打了很久的哈欠,就看见两个亮点。一个是魔术师谢谦的变魔术。

另一个就是由赵本山、毕福剑、小沈阳、丫蛋演的小品。只有这两个是不让我们失望而让我们兴奋的。

初一到初三每天在家给病人输液。**都没有去。初三把买的老舍的《猫城记》一口气读完。

我稀罕老舍的文字。《月牙》、《骆驼祥子》、《二马》、《离婚》、《四世同堂》等,好多都看了。唯独仰慕的《猫城记》没有看过。

这阵子终于在新华书店买到《猫城记》。年前瞎忙着,一直没有时间看这本书。这一天,我终于过瘾了。

老舍先生在1932年完成的一部当时称得上异类的一部作品《猫城记》,当年代表世界文坛最高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曾经钟情于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作品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当这部作品被介绍到西方时,这种题材及风格便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

有消息说,在1968年,诺贝尔奖已经决定将奖颁给老舍,只是由于他已辞世而作罢。

《猫城记》在开篇部分介绍,主人公乘坐飞机(船)来到火星,遇到当地智慧生命猫人;结尾部分解释,主人公目睹猫人国灭亡后半年,乘法国探险飞机(船)回到地球。从主人公自救脱险,结识猫人朋友,到学***语言,进入猫国都城历险,等等诸多细节,无不符合社会科学逻辑。但在作者写作之时,人类所掌握的科技能力对火星了解还十分有限,对火星上是否存在高级生命也没有定论。

可以说整篇**是构筑在一个科学幻想式的背景上。

在这部作品中,老舍先生的黑色幽默的语言风格展露无疑。老舍先生是京味**的先驱与代表,但在《猫城记》这部作品中却没有像以往那样用过多的北京方言编制形象。一方面这与上文提到的**特殊背景有关,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作者蓄意尝试着一种特殊的语言风格。

作为猫人看待的另一种外国人,他们在与主人公善意地交流时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为什么组织这个团体呢?因为本地人的污浊***无法矫正的,他们的饭食和毒药差不多,他们的医生就是———噢,他们就没有医生!”类似口语上的突然转折,常常被设计成相声中的包袱,这里令人莞尔一笑的同时,也会适宜地引起我们对那一年代的国民在卫生、医疗方面的状况和***反思。

这篇**尽管主观上背离了当时常用的幽默手法,但客观上偶然地具备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被世界广泛认可的黑色幽默艺术特色。

写的真好啊!悲凉啊!虽然写的是外太空的猫人,但是可以叫一本丑陋的中国人。

影射的还是我们中国人人性的悲哀。在这本书里,这个温暖的人也终于是绝望了。猫人灭绝。

不战而败。其中有解放前中国的影子,有文-革的影子。有日本人打中国的影子。

那**就像南京大**一样。老师和校长没有薪水。被批斗,学生和老师是敌对的,互杀。

学生没有知识,抵御不了外敌,就会窝里斗。听主人公讲人类穿高跟鞋的美妙,猫女也扶着墙学***头用脚尖走路。猫男则试着穿裤子。

迷叶,猫人的生活离不开迷叶。

和以前**的大烟差不多。吃迷叶才可活的感觉好。猫兵遇到攻城的人,一概后退,给钱就投降。

皇宫的墙上是堆烂泥,墙下沟填满臭水。因为攻城的矮人怕脏。这样可笑的抵御。

(矮人们是我所知道的人们中最残忍的。猫国的灭亡是整个的,连他们的苍蝇都不剩几个。)老舍的原话。

主人公最后搭法国到火星的探险飞机,才回到伟大光明的中国。最后一句结尾是整篇文字唯一有一点光的地方。其余就是灰暗。

城记读后感【篇4】

理想与现实的交锋——匠人的无奈

历史是一种积淀,它总是沉重的,尤其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历史。城市作为一个相对稳定、连续的有机体,其历史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更直接、更深刻的影响。《城记》,作为集中讲述解放后北京城市变迁的著作,它所描绘的每一点历史片段,都被如实的反映在了今日的北京城。

如今,这个巨型城市已经被种种问题纠缠到不法自拔。在这时回顾它的变迁,显得格外有意义。

如果说城市的发展与变化,是**于市民意志的冲突与融合的话,那对于将市民意志集体化,统一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着集体意志的公权力,则必然成为决定城市变迁的核心因素。传统的规划是一种公开的、有计划的工作,也需要集体统一的管理模式。规划师与公权力相结合也就顺理成章了,难怪陈占祥也会对这个“计划工作者的天堂”格外的向往。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理想与现实的激烈交锋,其实,这种冲突的必然性,恰恰**于这种被不少规划者视为“天堂”的行政模式,它决定了大匠们的生命轨迹,也见证着北京,这座艺术殿堂的衰落。

规划者把理想寄托在公公权力上是一种自然的选择。而初期,他们也看到了希望,梁思成和陈占祥都北京规划的核心部门,表面上也有决定北京未来的影响力,直到他们抛出梁陈方案,才逐渐体会到现实的残酷。这个现实,有人认为是经济的约束,如另建新区不符合实际,有人认为是工程要求,比如拆去城墙可以打通道路云云。

没错,这些都是挡在北京古城整体保护这个理想前的障碍,但从书中可以看出,梁思成等人对这些观点都做出的反驳,有些甚至是定量的对比,如在西面另开行政中心和改建古城中心的花费对比。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最大的现实,其实在大匠们后来的种种言语中,就能体会出真正的障碍,是来自于政治,这个最大的现实。梁思成感叹的“有职无权”,就是最好的注解。

梁陈方案本身的合理性根本就不那么重要了,古城保护也只是在政治上忽左忽右的大帽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扣上来,甚至北京居民本身的生产生活也不得不让位于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的标准则**于“领导”们,成了整个北京建设的首要原则。伟大的工匠把他们的规划思想放在这样一个公公权力系统上,他们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一种无奈的历史必然。也就是说,就算没有古城的“羁绊”,北京也不太可能合理的发展起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的发展仍将呈现以下情况:

1.巨大的人口规模。由于北京的行政地位,人力资源的调动已成为吸引人口的关键。但环境容量毕竟是有限的,其结果是水资源、土地和生态的不协调。

2.城市职能与性质的混乱。作为行政中心,却在“只有将城市的生产恢复起来和发展起来,将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的口号中,城市建设一片混乱。

所以,我认为,北京的变迁并不是技术上的可能与不可能,而更多是政治上的正确与不正确,对于此,匠人们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的残酷。其实,今天的规划从业者,何乐而不为呢?

至此,我不得不思考,规划作为**的一大职能,一定时期内都必将是由上至下主导型的,作为规划师,除了被动接受与迎合外,就没有什么办法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吗?最近北京愈演愈烈的“保护性拆除”,不断挑战着我们的底线,包括法定的历史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片区,也形同虚设,直到梁林故居被拆,在网络上掀起不小波澜,方才对开发商示意性的罚款。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规划者有两种方法:

一:体制内解决。其实,保护的关键在于责权利的问题,地方**有责任和权力,却没有利益动力去理性看待历史保护问题,规划者在价值观上有动力,却没有权力!

如前辈们一般,将希望寄托在行政的理性上,其最有可能的结果仍然是在妥协与失望中前进,局部的成功,但整体上失败。因此,如何摆脱对行政的过渡性依赖,形成一条更加稳定可靠的道路,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求助于岌岌可危的法制,这不失为一条正确之路,但由于牵扯过广,非规划师所能掌控,从法定规划不断被突破,而又不需要为此付出任何代价来看,实在不容乐观。

二:由下至上的推动。于前一种方法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相比,如果能达成社会共识,扩大普及和宣传,就更加科学。

随着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这个方法也显得更加可行,在这个过程中,规划师除了自身职业道德的要求外,也能更多的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调动更多公民关注,参与到历史保护中来,不但在编制中能提供更加符合实际的保护方式,也是实施中的监督者。

以上只是略看《城记》之后,结合最近热点问题的一些想法,成文较为随意,粗浅之处望教授指正。

城记读后感【篇5】

《二十四城记》是导演贾樟柯2008年的作品。影片以20世纪50年代末至21世纪最初十年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一个国营老工厂的兴衰起伏以及工厂几代工人的命运跌宕。

工厂是一个专门生产飞机发动机的军工厂,1958年为了国家需要从遥远的东北迁址到成都,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国营铁饭碗的光辉岁月以及80年改革开放的惨淡经营之后,2008年被一座名为二十四城的豪华高层楼盘取而代之。

伴随着工厂成长变化的是工厂的一、二、三代工人。这当中有为了国家理想奉献一生的第一代女工大丽(吕丽萍饰演),有感情经历丰富不断寻找真爱的厂花小花(陈冲饰演),有受时代思想影响放弃学业接替父亲岗位的宋卫东(陈建斌饰演),还有消费时代的第三代人娜娜(赵涛饰演),在和父母迥异的人生道路上坚强生长。

在这里,有青春激情,有无私奉献,有放荡不羁,有初恋童年,有亲情、爱情和友情,生老病死、人生百态。导演以一段段人物访谈的形式,将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和经济历史浓缩成几个人生动的生活经历,即用百度百科上的影评来讲,贾樟柯以最有力的方式最清晰的表现了宏观力量是如何加诸在微观层面或者,确切地说,中国政府的政策变化是怎样被个体感知的,而变迁是这部影片的根本主题。

时代在改变,人们也在变革的时代中做出相应的改变。所谓时势造英雄,其实时势也在创造平凡普通的人。最近在看六六编剧的电视剧《宝贝》,有这么一段话:70后夫妻想多要个小孩,80后夫妻想丁克,90后夫妻要小孩不要婚姻。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科技的加速创新以及人们欲望的无限膨胀,如今的时代已经不再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蜗牛速度,而是每10年就是一代、3年差异就存在代际代沟问题的飞速发展时代。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这些街头巷尾老少咸宜的称谓,其背后背负的时代含义总是值得琢磨的。

在时代的背景下,感知个体的感知,在别人的生活经历里,做自己的人生思考。当有一天我们也成为电影里的人物被访问被记录被追忆被思考的时候,别人将给予我们什么样的论断?将赋予我们什么样的时代意义?而我们自己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我很期待。

城记读后感【篇6】

从电影《24城记》

看城市化进程下普通个人的变迁

摘要:电影《24城记》,将镜头对准了城市化进程下成都这个西部城市。“420”由一个国营老企业,转变成一个商业楼盘,属下的职工也随着做出了各自人生命运的改变。

在当今中国城市化裹挟下的个人,如何来回答时代?贾樟柯,用这部电影尝试着寻找答案。

关键词:《24城记》 城市化个人变迁

2009年8月,中国社科院昨日发布“2009年中国《城市蓝皮书》”。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拥有6.

07亿城镇人口,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

城市化,是当下中国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涌现了一系列各种问题。

存在四个基本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收入不协调;土地利用不良比例不协调;工业用地比例偏高;资源相对短缺。

电影《24城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将镜头对准了成都这个西部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名叫420的国营老企业,采用土地置换的方式,搬迁到新的工业圆区,而原有的土地则用于修建商业楼盘“24城”,来满足成都城市化面积的扩张。

从420到24城,从成发集团到住宅小区变化中,影片截取了工厂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工厂职工代表,以一问一答采访录的方式,反映了在工厂搬迁的过程中,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裹挟下,普通个人的生活和价值观改变。

50年代的大丽:集体记忆的艰苦奋斗

大丽(吕丽萍),1958年从沈阳来到成都,成为工厂的第一代女工,作为第一代移民,他们满揣着建设共和国的热情来到这里,却也同时带着背井离乡的遗憾。

作为建设者,这些工人们也对自己的“荣耀”格外看重,因此,他们用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开拓革命的精神来经营工厂,很多年没有再回过家。工厂一切,都是他们打下的。艰苦奋斗是他们恪守的本分。

而工厂的撤离,对于他们来说,则是集体记忆的离去。

60年代的下岗女工乐观不气馁

工厂搬迁,国企改制,不少员工下岗了。《二十四城记》中,当离开了属于自己的工厂,下岗女工回忆起往事的时候,笑中带泪。

除了工厂一定的安置费用外,下岗妇女后来还做了一些缝纫活继续生活。这也体现在改革时期我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共同特点上。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都要勇往直前。”成为她们的座右铭。女工形容这段经历的时候,不断的重复“人有活干,才老得慢!”

在国企体制改革下,中年人在经历人生挫折时,依然秉持着朴素的信念和最自然的生活和工作。

在中国的转型中,这些话是她们留给后人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国人理解乐乐观精神。

70年代的赵刚:新一代职工子弟的多元选择

70年代出生的赵刚,是第一代工人子女。他放弃了父母在工厂里不变的生活,有了反抗的念头。他想离开父母的生活。他没有继续在工厂工作,而是到其他地方去上学。

4年后,赵刚学有所成,成为了一名新闻主播。对于那些一辈子都在工厂工作的父母来说,这份工作很奇怪。

20世纪70年代,这一群体成长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的时代。他们接受着更为丰富的知识,有着更多的选择。寻找不一样的工作或者生活,成了青年们的生活常态。

80年代的娜娜:从任性回归到感恩理性

80年代新生代娜娜,是第二代工人子弟。他的父亲原来是工厂的领导。自小娜任性的洒脱,年少轻狂。与50年代,60年代的那一代人的青年时代相比较,形成鲜明对比。

但在面对父亲退休,母亲下岗后,娜娜体会到母亲再就业的辛苦,明白了母亲对这样的工作也抱着感恩的心,却没有任何抱怨,觉悟之后愧疚痛哭……

她有这样一个机会重新审视父母的辛苦生活,然后心甘情愿地回到父母的生活中,为他们买房。

80年代的人,经历过对父辈的“不屑”然后前进。更进一步,她从父母那里传承下来了许多的精神财富,比如吃苦耐劳,比如越挫越勇。这些精神都是当代青年人应该学习和拥有的。

《24城记》,从影像表现来看,有着纪录片的痕迹。它继承了贾樟柯一贯的长镜头叙事手法。最新的是,它采用“一问一答”的采访风格,尽可能还原生活的原貌。从成都到中国大部分城市,在这个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的生存和心理状态。

我们看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如激情、进步、满足,城市化背后的真相是无数普通人的命运,而这些命运随着城市化而变化:如痛苦,如接受和最终理解。

电影以一首诗结尾:成都,只有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够让我尊重我的生命。这包含了对过去的建设和努力充满敬意,对今天的城市化进程充满理解。

背景:中国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 1978年至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

一是约有2000万青年知识分子和分散干部下乡进城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快速发展,也使一批农村学生进城

二是城乡集市的开放和快速发展,带动了大批农民进城和小城镇。

2) 从1985年到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促进了城市化。这一阶段以新城开发为主,沿海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新兴小城镇。

3) 1992年至2000年,在城市化阶段,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经济开发区建设是主要的驱动力。1992-1998年,城镇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从沿海向内地推进。

城记读后感【篇7】

猫城记读后感《猫城记》被认为是老舍先生一部另类的作品,而读者也通过这部作品认识了一位“另类”的老舍。这些“另类”也许源于人们未能从中找到老舍先生一贯幽默的笔调、社会底层那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还有那些让人感觉亲热而温馨的浓浓的京味。而失了幽默、小人物和京味的《猫城记》,在它一经出版就遭到了各种各样的非议,甚至三年后,老舍先生在他的《我怎样写》一文中,也说这部作品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多年后的老舍,便不得不连篇累牍地为这部失败的作品写出检讨文字,甚至先生那谜一般的生命永逝,似乎都与这部“另类”的作品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在欧洲老舍研究界享有权威地位的保尔巴迪先生在他的《**家老舍》一书中对《猫城记》也有着同样具有新意的另类评价,他认为**“揭示了当时普遍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某种思想状态,这是这部**所独特的贡献,……我们对作家由此而透露出来的某些独创性的思想不应漠然视之。”

也许,藉着**这些独创性的思想,我们可以稍许地撩开《猫城记》的神秘面纱,走近一个“另类”的老舍。

给我们另类感觉的首先是作品的形式。

《猫城记》在文体上具有很大的模糊性,长期以来被冠以寓言**、讽刺**、科幻**、奇遇**、幻寓**等等名称,由此可知它荒诞的外衣首先给人们带来的认知上的不确定性和无所适从,以及认知心理上的强烈冲击。

在《猫城记》中,我们几乎处处可见诸如《美丽新世界》、《神曲》、《辛巴达历险记》、《格列佛游记》、《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最先抵达月球的人》等西方奇遇游记中故事构建的影子,同时又不乏来自中国的《新西游记》、《地府志》、《地下旅行》等幻寓出奇、讥谈世风的成分。其中,与西方历险相同的故事结构不仅是一种摹仿形式,也是对乌托邦精神的继承。而中国传统的谴责讽喻**给予《猫城记》的又是猫城诸多景象所反映的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影儿。

老舍是一位特别关注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作家。他对乌托邦的关注和继承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表现在整个精神世界上。老舍又是一位写实主义的作家,他在《文学概论讲义》中这样描写写实主义者的乌托邦理想:“几乎没有文艺作品是满足于目前一切的,乌托邦的写实者自然是具体地表示对现世不满,而想另建理想国。

”这是老舍最早提及乌托邦的文字,它的写作时间是在1930年到1934年间。最早提及“理想国”是在1934年写的《小病》中,最早提及“地上乐园”是在1935年到1936年间写的《我怎样写》中。而在《猫城记》中,同样也寄寓着鲜明的乌托邦理想。

**认为:“假如有好的领袖,猫国就一定有希望,在我的心中起了许多许多色彩鲜明的图画:猫城改建了,成为一座花园似的城市,**、雕塑、读书声、花、鸟、秩序、清洁、美丽……”

写实家对于现实的批判是永远基于一个指向未来的“他者”的,而乌托邦就是现实的“他者”形象,它永远以弃绝现实的面貌出现,而且永远激荡着乌托邦主义者对于建构未来社会的高度热情。在《猫城记》中,这种热情是藉着猫城的彻底毁灭迸发出来的。在老舍笔下,猫国是一个“我祖父敷衍,我的父亲敷衍,我敷衍,那些青年们敷衍”的无望的国度。

猫国最终亡国灭族,连一点希望都没有存留,这种彻底而决绝的态度来自**信仰中罪性死亡而神性回归的出死入生的理念。在老舍看来,只有彻底的毁灭,才会有完全的建构,它也许使我们感受到了“末日审判”的颤栗,然而《猫城记》又决不是一部绝望的沉沦之作,它的字里行间依然跳动着炽热的爱国情感,在作者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关照中,这种对社会的全面揭露和否定,只为催国人猛醒。假如猫人能醒,那个鸟语花香、书声朗朗的猫国也许就不是幻想了。

如果我们探源老舍先生的乌托邦情结,除了贫苦的出身和社会时代因素外,对于作为**信徒的老舍来说,宗教体认和宗教情怀就不能不说是他接受乌托邦思想的一个“前理解”基础了。

在**教思想中隐含着一种深刻的社会主义乌托邦思想,即“天国乌托邦”。早期的乌托邦社会主义笼罩着浓厚的**教色彩。许多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本身就是虔诚的信徒。**宗教所倡导的正直善良、廉洁自立、渴望正义、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是社会主义运动与宗教的相容性。

早在1922年老舍先生翻译的宝广林作品《**教的大同主义》中就有这样的话:“以牺牲精神,使社会安堵,是福音之所在,即天国也!……平民感觉社会之黑暗与经济之不平者深,……是平民由觉悟而发现其理想之国家,……一面有世界共产,一面有国际联合,……以求建设**之新纪元焉!

……必须以上帝之圣灵,感动之,约束之,而后圣洁美满之社会,可实现矣。……今日上帝之灵,仍蓄于世人心中,继续前进,驱世界际于真善之域,提高斯世,即是天堂。”

老舍的乌托邦理想是一个简单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理想。在这个理想的国家里,天堂的形想是明亮而生动的。把我们的视野从乌托邦的天国拉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猫城记》所反映的现实影像同样是鲜明而生动的。

1932年的中国,国民正为**和**的横行所苦,军阀在各自的地盘上作威作福,还强迫饥饿的民众夹道欢迎他们这些所谓保护者,甚至鼓动自己的军队到邻近地区抢劫。在中国北部地区,每年有近14万难民从满洲逃入海关。人民正遭受着战争的威胁和中国共产党的双重苦难,他们没有生命可言。而在猫国,迷叶林的所有者们为抵御抢劫者不得不聘用外邦人寻求庇护,更可悲的是,自己手下的护卫军同样是劫匪!

而校园内,一幕接一幕的惨剧也在不断地上演,正如《猫城记》中所描写的,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大学校长、教授被疯狂的学生非法监禁。

当《猫城记》开始在《现代》刊物上**后的第二个月,即1932年9月,**就披露了北京一批教授控告故宫博物馆管理当局偷卖文物的新闻,**一时哗然,当局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事实。这又何尝不是猫国那个被盗卖已空的博物院的翻版呢?

把这些鲜活的现实从中华大地移向遥远的猫国,这种时空的错位给了我们陌生感,从而实现了作者的话语策略,同时也传达给我们又一种另类的感觉,那就是作者悄然改变了的观察视角。

写作《猫城记》的1932年,是老舍在英伦度过了五年教书、读书、写作的岁月后回到混乱不堪、强敌环伺的祖国不久,此时的他对现实政治和国事民瘼的关怀已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那就是以“他者”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曾置身其中的古老文明,对其进行文化反观的新视角。

猫王国的天空充满了绝望的阴霾,但这个外来的闯入者试图用一种感伤的文化观念来描述一个理想的现代中国。

在猫城,尘世间的种种弊端、黑暗、残缺、压抑和匮乏,在外来的观察视野里被放大,使它们与现实世界构成了双重关系,而这个观察者本身又与他心中理想的世界构成了双重的关系,这种强烈的双重对比关系不仅让我们因其中的绝望情绪而颤栗,它让我们联想到末日审判时白色大宝座前的毁灭,但同时又让我们隐隐感受到一份对理想国度的激情盼望,它让我们看见对天国翘首的**信徒脸上的荣光。我们之所以得以看见他们,乃是因为作者的笔端涌流着爱的激情,这是一种强烈的对土地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在猫市,乡下的恶绅,街上的普通人,官场的丑恶人,校园里的**,儒林里的渣滓,军队里的懦夫,所有符合大众价值观的美好事物都被颠覆,失去了全部意义。然而,在这种颠覆的背后,是对理想国家的激情和信仰的坚定意志,这使得这种颠覆性的描写充满了强大的道德力量。这种道德颠覆是一种戏谑和讽刺,也是一种二元性。它也把自己的尖锐点指向了戏谑者和讽刺者本身。

在这个充斥着绝望气息的猫城,观察者和叙述者成为唯一的被取消者,他被取消的理由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他来自异域,在他的血管里流动的是别样的鲜血,它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空间,这种空间让我们浮想联翩:他是一线希望?猫城的唯一救命稻草?

对西方异域文化的渴求?抑或只是来自**信徒确信的天国等待?

无论这种可能是什么,它都指向一种极大的现实可能,那就是它可能带给作者意想不到的灾难,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老舍先生被判犯有颠覆性叙述虚拟猫城罪和政治罪。那么,老舍先生是在说政治吗?

这是否又是他另类的一面呢?

“大家夫斯基哄”、“马祖大仙”、“红绳军”等意象在猫城留给了观察者深刻印象和强烈冲击,而在观察者看来,与其说猫城是毁于外敌的入侵,倒不如说是毁于这个纷乱无序的猫城社会。那么,老舍一定是在攻击政治?如果是这样,老舍太肤浅了!

猫城毁了,猫城是什么?国家?政权?

民族?《猫城记》并不是独立的作品,他依然是一个始终关注着文化的老舍先生的作品之一,深藏在老舍内心的还是他那惯常的、深深的文化伤痛。

走进猫城,这里没有城门,敷衍是他们的传统,就连那些被称为民族希望的儿童们,“脏、瘦、臭、丑”也成为他们的标签,这里昭示的是一种心智不健全、信仰虚无、价值理念模糊的民族性,它们一旦在儿童的心里扎了根,民族的希望便化为泡影,毁灭的绝望也就由此而生。而孩子们的教育则是“入学即毕业”的奇怪现象,这便更是绝望中的绝望了。

在猫城,革命被称之为“哄”,而它的由来常是因外界某一种思想的入驻,因此又为之加上一个个诸如“大家夫斯基”之类的定语,而这些“哄”的效果,照猫城唯一的明白人小蝎的话说,就是“人家的特色还是人家的,人家的改革是真改革了,我们还是我们;假如你一定要知道我们的特色,越闹越糟便是我们的特色。”当然,猫城也有土生土长的“哄”,那就是皇权与民权之间相互斗争的“参政哄”、“民政哄”等等。这些假如称为政哄的话,在小蝎看来,它们也有显明的现象:

“第一,政治只有变动,没有改革。这样,民主思想越发达,民众越贫苦。第二,政哄越多,青年们越浮浅。

大家都看政治,不管学识,即使有救国的真心,而且拿到政权,也是事到临头白瞪眼!没有应付的能力与知识。”

读到这些话,我想说老舍与其说是批评政治,不如说是批评文化。然而,他的鞭挞不同于那个时代的大呼小叫的风格,而是毁灭的风格,而老舍的毁灭是针对新生代的,因为他始终站在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坚定立场上说出自己的文化关怀。这种关怀源于超越的视界和信仰的灵魂。

但很遗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情形下,国人的接受视野正面临日趋严重的危机,尽管猫城只是一个想象中的火星小国,尽管作者是怀揣着满腔的爱国爱人的热情,但他另类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仍然远远超出了当时意识形态的承受力,老舍感到了深深的懊悔,“失败”成为他唯一可以言说的话语。

然而,正是这部失败的作品,深刻揭示了民族落后的症结所在。老舍先生不仅在作品中用一种近乎绝望的挣扎进行了民族种性的拷问,而且开出了民族自救的药方:以教育立人恢复人性,再从文化的复兴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这样,民智可开,民族有望,国家可强。

可以说,这样的疗救方案并没有超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传统,但老舍的突破在于,他一直以来并不看好五四时期一再强调的冲破一切束缚和鲜明决绝的“个性解放”态度,他着眼并关注的是由群体的自觉所体现出来的国家观念和自尊自信的民族意识,这是他独特的关怀视角和解决方式,这里彰显的是先生在重建国民性上与五四先驱的重大差异。老舍先生对市民群体的弱点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深刻洞见,甚至带有一种“执拗的偏见”,然而正是这种偏见使他始终都延续着自己一贯的文化启蒙主题,《猫城记》也不例外。而这一主题之所以深刻,乃是因为,时至今日,当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迷思如过眼烟云般在历史的天空划过,尘埃落定,我们面临的依然是严峻的“文化启蒙”问题。

尽管有许多所谓的后结构主义者试图利用大众的主动性来消除精英话语,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启蒙始终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局部现实。

老舍,他始终以明确的文化担当意识固守着自己的文化使命,这是“老舍文学”一贯的深层底色。他自觉地肩负着破坏旧文化、创造新社会和新文化的双重十字架,坚定地走在文化十字架的思想家和实践者的道路上。

在老舍先生一生的创作时光中,有近三分之一都是在英美的自由国度里度过的,异域的文化体验给了他独特的思想感受和情感冲击,在巨大的文化落差冲击下,他踏上的是一个以有着深厚文化积存的文明古国的视阈去发现和理解眼前新文明的历程。他在异域的文化落差中艰难探索,建构起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个性,使他能够以“他者”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曾置身其中的古老文明。文化反观的视阈一旦打开,对国民劣根性的强烈批判就几乎贯穿了他的全部作品,《猫城记》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举足轻重的一部。

他的文化心理机制和特异的思想历程,使他自觉地从文化层面去观察描写他所熟知的国民,**民族的命运,指向“文化改造”的预定主题,中西文化及国民性的比较就这样成了“老舍文学”的核心架构。

老舍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他以最独特的方式感知自己,同时感知一个独特的时代,从而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当我们再次捧读《猫城记》这部被老舍先生自称为“失败”的作品,掩卷长思,我们的灵魂便不得不叹服于他那惊人的道德眼光和心理深度。作者那种“执拗的偏见”使我们不能不面对我们自身文化的极大缺憾,不能不将审视的眼光投向我们的内心。直到今天,自省与反观依然是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以及自我改造的必要视角。

在这一点上,《猫城记》无疑是具有深刻的预见性的。

我们的文化需要谦卑!

城记读后感【篇8】

易中天教授的书,每本细细品读来都意味深长而又不缺乏灵动鲜活,其中。《读城记》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足不出户的人可以从中体会那读万卷书若行万里路的感受,走南闯北的人更需要读它亿遍,来尽情融入新的城市中。

书中共写了七座城市,一开头就是北京城。北京--中国的首都,是政治商业的腹地,也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之地,在这里有名副其实的现代化设施,也有货真价实的人文古迹,特别是胡同和四合院,处处都洋溢着北京人的乡土情结。北京,是一座古老而又鲜活,博大而又精深,迷人而又神秘的城市。

接着又写了上海滩,相对于北京的沉稳安静,上海是海外贸易的重要地区。与外国文化的交融,使上海成了世界瞩目的大城市。旧上海的迷人,歌厅、舞厅、雪花膏,夜上海使这里成为了许多艺术家的向往与聚居之地。在国人的努力建设下,上海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冒险家、革命人士所痴迷热衷的港湾,也是全国最大的金融商贸工业和航运中心。

易中天先生把里面一个个地点、一段段时期的景象绘声绘色地记录在书里,使你在书中也能领略到一二分上海的魅力。接着,易中天教授又写了鲜活灵动的广州,魅力温馨的厦门、豪迈奔放的武汉以及意气风发的深圳,为我们展现了各地的自然与社会美景。

记录一个城市,当然少不了记录这个城市的人。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城市的风俗都孕育着不同的人的性格和品质。易中天先生用他那双聪慧的双眼,看透了每一个地方人的善良的一面。北京人有着外强中干的性格、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高雅的审美观念,他们热爱生活,坦诚做事,不愧为首都的代表。

上海人有着灵活的头脑和准确的志向与价值观,他们精明、讲究、追求高的生活品味与生活质量,但也不乏一些缺点,算计、小气、自私充斥着他们的灵魂。所以在读易中天先生的作品时,也会反思自己的不足,找准自己的特性来做出改善和提高,这也是正是这本书意味深长的所在之处。印象最深的就是武汉人的直爽,在书中记叙到一到盛夏之夜,武汉的街头巷尾便摆满了竹床,男赤膊女短裤,睡满一街,成为武汉的一大景观,可见,武汉人的那股子爽朗与坦诚已融入他们的骨子中去。

城市中真的隐藏着许多我们未知晓的有趣故事,如果你想足不出户就遍览全国的风土人情,就去细细品读《读城记》。

相关推荐

  • 2023梨花读后感(经典12篇) 作者描述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以分析和总结的方式撰写读书笔记,难道您还没读过《梨花读后感》吗?赶快阅读吧,这本书可供您参考和借鉴,记得要将它加入收藏并分享给他人!...
    2023-07-08 阅读全文
  • 2023聚焦读后感(经典4篇) 这篇文章将以多个角度对“聚焦读后感”进行分析和探索。当我们读完一本好书后,或许会想要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记录下来,许多人都被这本好书所触动。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
    2023-07-05 阅读全文
  • 2023愿望读后感(经典13篇) 当下的我们都是需要懂得一点写作的,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艺术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在写作的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生动形象,是不是写不出好的作文?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23愿望读后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炎炎夏日,蝉声鸣鸣。在这酷热的暑假,在家安心地读几本好书,...
    2023-05-04 阅读全文
  • 双城记读后感 一本书就如一张旅行的车票,能够承载着我们阅览无数美好的风景,适合青年人阅读的作品,让我产生了很多新颖的想法。怎样克服写作作品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难点?此次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一篇关于《双城记读后感》的文章。...
    2023-04-21 阅读全文
  • 双城记读后感4篇 在时间长河里作文占据的位置少不了,写作促使我们更善于发现身边的一切,一篇好的作文能让读者体会到作文写作时的心境,有没有优秀的作文给我们提供参考呢?小编特别编辑了“双城记读后感4篇”,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前些日子借了一本超厚的世界名著《双城记》,看了几章后,我决定还了它,实在没意思,而且又看不懂,...
    2023-07-23 阅读全文

作者描述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以分析和总结的方式撰写读书笔记,难道您还没读过《梨花读后感》吗?赶快阅读吧,这本书可供您参考和借鉴,记得要将它加入收藏并分享给他人!...

2023-07-08 阅读全文

这篇文章将以多个角度对“聚焦读后感”进行分析和探索。当我们读完一本好书后,或许会想要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记录下来,许多人都被这本好书所触动。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

2023-07-05 阅读全文

当下的我们都是需要懂得一点写作的,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艺术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在写作的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生动形象,是不是写不出好的作文?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23愿望读后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炎炎夏日,蝉声鸣鸣。在这酷热的暑假,在家安心地读几本好书,...

2023-05-04 阅读全文

一本书就如一张旅行的车票,能够承载着我们阅览无数美好的风景,适合青年人阅读的作品,让我产生了很多新颖的想法。怎样克服写作作品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难点?此次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一篇关于《双城记读后感》的文章。...

2023-04-21 阅读全文

在时间长河里作文占据的位置少不了,写作促使我们更善于发现身边的一切,一篇好的作文能让读者体会到作文写作时的心境,有没有优秀的作文给我们提供参考呢?小编特别编辑了“双城记读后感4篇”,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前些日子借了一本超厚的世界名著《双城记》,看了几章后,我决定还了它,实在没意思,而且又看不懂,...

2023-07-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