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10篇

发布时间:2023-08-19

太宗十思疏课件。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做好教案对于教师具有非决定性的作用,什么样的教学课件才是好的?在小编眼中“谏太宗十思疏课件”是众多文章中最具价值的一篇,希望阅读本文能够增强您的自信心!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重点)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步熟悉课文,疏通字词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二、作者·解题

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魏征,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名垂史册。他同那些尸位素餐、苟何取容的封建官吏不同,有意见敢当面提,当面顶,不口是心非,不看脸色行事。后世一些诤臣,如称为青天的包拯都以他为楷模。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其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疏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为太宗采纳,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不少失误。唐初社会能够出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为谏臣的魏征是有其功劳的。

题目中的“谏”是进谏的意思。疏,是一种文体名,属于奏疏类。

三、阅读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第二次:朗读,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第三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教师巡查答疑。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五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具体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文言现象

2、完成练习二——五

3、难句的翻译(教师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二、分析课文

1、提名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思考练习一

第一段.开篇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比喻说里,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而况于明哲乎?”接着进一步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使国家常常治久安,就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样只能是一种妄想。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利用了“木”、“水”的比喻。

第二段.总结历史教训,从反面论证“居安思危”的必要性。先指出历史现象:几乎所有人君都不能善始善终。然后以“岂……”设问,引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分析:取天下时,“殷勤深”,能够“竭诚以待下”;守天下时,难免得意洋洋,以致“纵情以傲物”。而“竭诚则……为行路”。心态不同,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深慎”,这是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民关系比作水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精警。这一段从现象到本质,逐层剖析,清楚有力。虽然全段未见一个“思”字,但是从反面强调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第三段.回答任何“居安思危”。是全文的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两条戒奢侈;“念高危”、“惧满盈”两条戒骄傲;“了盘游”、“忧懈怠”两条戒纵欲;“虑壅蔽”、“惧谗邪”两条戒轻人言;“恩所加”、“罚所及”两条戒赏罚不公。最后作者说明: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国家却可以“垂拱而治”。 “垂拱而治”是作者的政治理想,但它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它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积极地求治,不是消极地以不治为治。

4、联系背景说明本文的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常以隋代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特别是渐渐忘了隋代灭亡的历史教训,渐渐对人民作威作福起来。就从魏征进《十思疏》的贞观十一年来看,他先后下令修了三宫殿,多次巡游、打猎。老百姓为了服役,长年不能回家。为此有大臣进谏,他竟说:“百姓无事则骄,劳役则易使。”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爽快地接受下级的意见。于是,魏征在这一年从三月到七月共四上奏疏,《十思疏》是其中一篇。在这里,魏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代灭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以“思”治“忘”,实在是一剂良药。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体会语言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语言特点,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品味语言

1、思考:语言的特点?

明确:本文也是一篇很好的政论文。宋以来就受到文选家的重视,但其文学价值往往被政治价值所掩盖。作者是初唐时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古朴,散文也比较好。和同时的人比较起来,他受六朝以来浮艳文风的影响较少。

唐人奏疏很多,传诵至今的只有魏征、狄仁杰和陆贽等几家。

《十思疏》是一骈体文。唐代奏疏习惯上都要用骈文写,就是后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运动的韩愈也还用骈文来写奏章。然而《十思疏》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一方面它充分利用骈文对偶、排比的形式来表达真情实感,一方面又敢突破骈文的形式束缚,它一不避三排,起句就是三句组成的排比句;二不避首尾虚字,如虽、终、也、哉等;三不避散句。同时不用事、不用典,不咬文嚼字。魏征虽然是有名的史学家,但是《十思疏》中看不到他作繁复的引证,看不到典故。只用了两个浅显的比喻。这是同当时追求形式的文风是背道而驰的。这种敢于冲破落后传统的束缚,不拘一格的创造精神,在骈俪风气占统治地位的初唐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

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

2、自由朗读,体会语言之美。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生。

四、课堂答疑

五、诵读、背诵

六、布置作业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二、解题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个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三、研习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章。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全文先运用比喻和比喻,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

文章第1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第2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第五次,品味,涵泳。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四、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五、从课文中找出几条成语,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之)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垂拱而治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

一、重要成语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旧时用以谀颂封建帝王的所谓无为而治。

居安思危:处在安定的环境里,要想到危险、困难可能会出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

择善而从

善始善终

二、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虚心: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义:认为。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行路:古义:路人;今义:走路。

三、词类活用

①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貌:表面上。

②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

③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重:重任、重权。

居域中之大大:重位。

惧谗邪邪: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善:好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奸恶的小人。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尽:用尽。

⑤形容词用作名词

简能而任之能:有才能的人。

惧谗邪谗:说别人坏话的人。

⑥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

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

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1],居域中之大[2],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3],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4],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5],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复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8],则思三驱以为度[9];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此九德[10]。简能而任之[11],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注释】

[1]神器:帝位。

[2]居域中之大:占据天地间的一大。《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中,天地间。

[3]景:大。

[4]殷:深。

[5]董:督责,监督。

[6]作:兴作,建筑。指兴建宫室之类。

[7]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

[8]盘游:打猎游乐。

[9]三驱:一年打猎三次。《礼?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猎)。”

[10]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篇3)

作者:魏徵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9]。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yú[同“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虽董之以严刑[14],振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8];乐盘游[19],则思三驱以为度[20];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1];虑壅(yōng)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23]。简能而任之[2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26]

注释

[0]长(zhǎng):生长,长成。

[1]固:使……稳固。

[2]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使……流得远。

[3]浚(jùn):疏通,深挖。

[4]当:主持,掌握。

[5]居域中之大:据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域中,天地间。语出《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6]以:用,行。

[7]凡百:所有的。

[8]景:重大。

[9]克:能够。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但,则。

[10]盖: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殷:深。

[11]傲物:看不起别人。物: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

[12]吴越:吴国和越国,春秋时两个敌对的诸侯国。

[13]行路:路人,陌生人。

[14]董:督责,监督。

[15]振:通“震”,威吓。

[16]作:建造,兴建。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情。

[17]谦冲:谦虚。冲:虚。自牧:自我约束。牧:养。这里引用了《易经》“卑以自牧”的意思。

[18]下:居于……之下。

[19]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打猎。

[20]三驱:出自《易经》“王以三驱”,有两说:一说狩猎时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一说一年以三次田猎为度。

[21]敬:慎。

[22]黜:排斥。

[23]扩大九德的修养。宏:使……光大。兹:此。九德,即指九种美好品德,出自《尚书·臯陶谟》:“宽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良善)而恭,乱(有智力的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正直)而温,简(简易、宽大)而廉,刚而塞(充实),彊而义。”

[24]简:同“拣”,选拔。

[25]信者:诚信的人。

[26]百司:百官。

[27]劳神苦思:劳 苦,使动用法,使……劳累,使……辛苦。

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将会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休止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不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而治道显著,功德圆满之后德行就开始衰微了,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情感而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是可以忽视的吗?如果看见能引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想到用三面捕杀,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不要赶尽杀绝),以此为限度;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错误地奖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愤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扩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传播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松、乔两位神仙的长寿。(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感化,为什么要自己劳神费思,代臣下管理职事,使自己的耳目劳损,使无为而治的方针毁坏呢?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篇4)

教学重点

一、介绍作品背景及文体特点。

二、疏通文字障碍,以诵读为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韧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人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

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

本文《谏太宗十思疏》,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其文风影响到宋代欧阳修、苏轼。

2.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文章力劝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

二、通读全文,、正音,了解大概内容。

1.注意读音:

求木之‘穹’留掌源窜舟\/军’蔽

2.对照注释,粗通文章.自读五分钟。

黜恶谬赏

要求:把解释、翻译困难的句子找出来。(质疑)

3.同学间互相商量,把疑难问题解决,如有解释、翻译不当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个别较难翻译,同学问解释不当的地方,老师重点讲析。

4.注意句子:

①振之以威怒:即“以威怒振之”。振,通“震”.威吓。译为: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

②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欲,喜好的东西,动词作名词。译为:如果见到能引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以下“九思”句式相同。

三、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二。

读熟课文,背下来最佳。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

2.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时间】1课时

【预习作业】

1.讲义本课预习作业。

2.熟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学步骤】

一、作者介绍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生于长岛。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青年时期,他帮助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欢游荡并和船夫、舵手、渔民、杂役、马车夫、机械工等结交朋友,自称是美国的“吟游诗人”。1855年出版《草叶集》第一版,收诗12首。南北战争期间,他自愿到华盛顿看护伤员,战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门供职多年。1873年身患瘫痪症,以后始终没有恢复健康,直到逝世,卧床达xx年之久。但他的乐观主义,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在他生前,《草叶集》再版多次,每次都有变动,现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收诗383首。1865年,诗人还出版了《桴鼓集》及其续集,内有一首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1882年,诗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草叶集》中最长的《自己之歌》,表达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草叶”象征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普通的人。诗的背景是纽约的街道和长岛的海滩,反映了劳动阶层人民的生活。诗采用日常生活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人的肉体、灵魂和宇宙间关系的认识。他的泛神论思想,他对无罪的肉体的歌颂,在当时都是惊世骇俗的,而他的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以及像大海波涛一样气势豪迈的诗歌节奏,都是对传统诗体的创新。毫不掩饰地表现出诗人胸襟开阔、勇于进取的个性。除《自己之歌》外,《草叶集》还收录了《通向印度之路》、《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等佳作。惠特罗为建立美国自己的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写作背景介绍

这是诗人惠特曼为纪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农奴。他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反动势力雇用的刺客杀害了他。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许多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一首。

三、文本研习

1.教师范读。

2.分别请几位同学朗读。

3.师生齐读。

4.诗文赏析。

(1)在这首诗中“船”、“船长”、“航程”分别象征什么?

明确: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统一和废奴战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

(2)课后问题探讨(第二题)

明确:普希金把自己的诗作称作“自由的歌声”,并不是因为他在牢狱之外,而是指他在诗中所表达的反对专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在本诗中诗人用“他的嘴唇惨白而僵硬”、“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是为了突出林肯悲壮的死,胜利的钟声响起,而带领人们战胜惊涛骇浪的船长却死去了,这就突出了悲痛的气氛,同时表明了诗人对领袖的憧憬怀念之情。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不同,《致西伯利亚囚徒》写给受难的战友格调高昂,豪迈奔放。充满对战友的鼓励。《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在胜利到来之际悼念死去的伟大领袖,充满了悲痛之情。

(3)课后问题探讨(第三题)

明确:在第1节中,诗人呼告“我的船长哟”,用的是第三人称“他”(“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而第2节中在呼告“我的船长哟”后,用的却是第二人称“你”(“号角为你长鸣”),在第2节中,反复出现的“你”表现出诗人的极度悲伤,既为胜利而欢呼,同时又为船长的倒下而悲痛,时而叙述,时而呼告,喊出了自己的悲伤。第l、第3节用第三人称,而第2小节换为第二人称,在人称的转换中,诗人纵情地倾吐了自己对领袖的崇敬怀念之情。

5.深入探究:

(1)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对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林肯的崇敬和赞颂)

(2)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诗歌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运用象征的手法“国家—航船,林肯—船长,南北战争—可怕的航程,港口—胜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象征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人物的伟大崇高。在航船到达港口时,船长却到下了,具体可感地表现了诗歌的悲壮的情感。)

(运用场面的对比。航船即将到达港口的时刻,万众欢腾喜庆胜利,而为搏击风浪而顽强奋斗的船长却在此时到下了。这种场面的对比,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反差,也更能体会到诗人心中的那种悲痛欲绝的感受。)

(3)诗歌为什么每一节的末尾都写“他已浑身冰冷,停止了呼吸”?

(人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在反复的咏叹中加剧了悲剧气氛。)

(4)第二节的诗的称代为什么突然发生了转换?这种转换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

(表达出人民对林肯的崇敬,“船长,亲爱的父亲”,表现了人民对总统高尚人格的敬重。)

(5)你认为本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

(悲壮的基调,表达出对总统的崇敬和赞颂)

(6)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两位诗人都是有正义感的战士。诗人都抒发了英雄的敬重之情,他们的诗歌都在赞颂高尚的人格。《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鼓励战友的诗篇,悲壮中充满了乐观;《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是悼亡,基调是悲壮而忧伤的。

(7)谈谈你对“燃烧的心”的理解

(既指诗歌中所写人物的心,也指作者的燃烧的心)

四、小结

这首诗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讴歌人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比喻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了创造了丰功伟绩的林肯总统,在万众欢腾中,以一曲悲歌赞颂一位伟大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领袖之死的悲痛之情以及对领袖深深的崇敬之情。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着两首诗歌。

2.完成讲义上的练习。

教后记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篇6)

教学重点

一、辨析词义,归纳义项

二、分析文章,概括各段大意。

教学步骤

一、齐读课文,能背下来的同学背诵

二、检查作业,分析课后练习二。

1.古今问义相同的有:⑧骨肉,都指亲人。

2.古今词义有区别:⑤虚心,文中是实指,“使心虚”,现代汉语抽象化,为美德,谦虚的表现。

3.古今词义不同的有:①根本,文中是本意,指树根,现代汉语用比喻义或引申义。

②纵情,文中是“放纵感情”,即“骄傲”之意,现代是“尽情”之意。

④以为,文中是“以之为”的省略,是两个词,现代是“认为”的意思。

三、结合课内词义,复习以前知识,做课后练习三。可以商量,用5分钟完成,然后请同学回答,明确:

1.安:A.安定;B.怎么;C哪里;指享受

2.信:A.诚实;B.信任;C.信用;相信

3.求:A.追求;B.探求;巳请求;

4.治:A.治理;B.医治;巳惩治追求

其中A项词义为课文中义项,其余三项是以前知识,通过归纳.掌握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四、课文内容我们已经了解,现在请同学们用最快的时间概括各段大意:

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重要性。

2.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3.提出“十思”,即“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

五、各段在阐明观点时各用了什么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

明确:第一段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用“木长、流远”,喻国运长久,只有“固本思源”,才能“长治久安”,中间用排比来加强语势。

第二段用设问和对比的手法,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即民心重要,能“载舟覆舟”。

第三段:用排比和对比的手法,提出君王要做到“十思”,才能“垂拱而治”。

全文骈散结合,语言流畅,表现力强。

六、作业

1.结合课后练习一,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四、五。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篇7)

一.导语设计

(同方案一)

二.解题

(同方案一)

三.研习课文

方案为“范读—理脉—背诵”。该设计以理清脉络线索为中心,在范读中理清脉络,再根据清晰的脉络背诵全文。具体如下。

首先范读。范读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同学或老师。范读时必须节奏整齐,音韵铿锵,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

在范读过程中理清全篇的脉络线索。

然后根据脉络线索试背,直至能当堂成诵。

四.课内训练

(同方案一)

五课堂小结

(同方案一)

六.课外作业

(同方案一)

附:课堂板书设计

(先同方案一)

范读—理脉—背诵

附:备教资料

·卡片

1.清代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中华书局版)评《谏太宗十思疏》:“通篇只重一‘思’字,却要从德义上看出。世主何尝不劳神苦思,但所思不在德义,则反不如不用思者之为得也。魏公十思之论,剀切深厚,可与三代谟、诰并传。”

2.清代吴楚材、吴调侯校勘《谏太宗十思疏》:

《贞观政要》、《旧唐书·魏征传》于“居域中之大”下有“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十二字。于“戒奢以俭”下有“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十字。于“承天景命”下有“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十二字。于“岂取之易守之难乎”下有“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十四字。于“所宜深慎”下有“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十一字。自“文武并用”至“代百司之职役哉”作“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3.清代沈德潜选注的《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刊魏征的五言古诗《述怀》:“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沈德潜点评:“此奉使出关而作也。‘国士’句是主意。气骨高古,变从前纤靡之习,盛唐风格,发源于此。”

·索引

1.清代吴楚材、吴调侯选注《古文观止》,中华书局版;

2.当代阙勋吾等译注言文对照《古文观止》,岳麓书社版;

3.宋代洪迈著《容斋随笔》,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篇8)

教学要点:初步熟悉课文,疏通字词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二、作者·解题

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魏征,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名垂史册。他同那些尸位素餐、苟何取容的封建官吏不同,有意见敢当面提,当面顶,不口是心非,不看脸色行事。后世一些诤臣,如称为青天的包拯都以他为楷模。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其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疏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为太宗采纳,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不少失误。唐初社会能够出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为谏臣的魏征是有其功劳的。

题目中的“谏”是进谏的意思。疏,是一种文体名,属于奏疏类。

三、阅读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第二次:朗读,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第三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教师巡查答疑。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五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教学难点

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

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却有一位着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就是唐代着名的大臣魏征。

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二、解题

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疏,奏章,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试读课文,边读边正音。陌生的字词边读边看注解或查阅古汉语字典。

2.教师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1.通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①固:培土加固。根本:树的根

②德义:德政与信义。

③明哲:明哲的圣人。

④不胜:不堪

⑤景命:大命

⑥殷忧:大忧

⑦行路:路人

⑧董:督责。

⑨苟免:苟且免罪。

⑩宜:应当。

⑾高危:居高位的危险。

谦冲:谦虚。

自牧:自立调养。

⑿简能:选拔人才。

⒀垂拱:垂衣拱手。

2.粗知句义。

3.教师巡杳答疑。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五。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订正练习二五

2.难句的翻译。

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二、分析课文

1.第1段

请一名学生口头分析本段内容,教师引导补充。

教师小结: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点明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而需完成治国的重任,则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历代统治者创业后守成的历史经验。贞观十一年正是唐太宗执政后的鼎盛时期,魏征提出这一点,是很有眼光的。

2.第2段:

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于守成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创业之难虽平庸之辈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难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视。魏征尖锐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易难的道理。文章从难易这一观点上立意,诤言规谏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3.第3段

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本段是全文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纵;虑壅蔽、惧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

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了。

三、学生背诵第3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讨论十思的现实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以隋代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制利欲,分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社会日渐安定。在此情况下,唐太宗渐渐放松了警惕,大兴土木,多次巡游、打猎。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有借鉴意义。

三、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1)正反对比论证。

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例如第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2)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担揭示正意。

2.语言特点

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没有繁冗的引证。言之有务切中时弊,难能可贵,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四、教师总结,课堂答疑。

五、学生诵读,体会。

附: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一、分析

(一)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心论点)

(二)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三)具体做法十思五戒

十思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二、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2.语言特点:骈散结合。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篇10)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教学难点

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

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第一课时教案

一、导入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却有一位著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大臣魏征。

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二、解题

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疏,奏章,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试读课文,边读边正音。陌生的字词边读边看注解或查阅古汉语字典。

2.教师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1.通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①固:培土加固。根本:树的根

②德义:德政与信义。

③明哲:明哲的圣人。

④不胜:不堪

⑤景命:大命

⑥殷忧:大忧

⑦行路:路人

⑧董:督责。

⑨苟免:苟且免罪。

⑩宜:应当。

⑾高危:居高位的危险。

谦冲:谦虚。

自牧:自立调养。

⑿简能:选拔人才。

⒀垂拱:垂衣拱手。

2.粗知句义。

3.教师巡杳答疑。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五。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第二课时教案

一、检查作业

1.订正练习二五

2.难句的翻译。

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二、分析课文

1.第1段

请一名学生口头分析本段内容,教师引导补充。

教师小结: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点明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而需完成治国的重任,则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历代统治者创业后守成的历史经验。贞观十一年正是唐太宗执政后的鼎盛时期,魏征提出这一点,是很有眼光的。

2.第2段:

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于守成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创业之难虽平庸之辈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难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视。魏征尖锐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易难的道理。文章从难易这一观点上立意,诤言规谏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3.第3段

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本段是全文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纵;虑壅蔽、惧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

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了。

三、学生背诵第3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讨论十思的现实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以隋代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制利欲,分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社会日渐安定。在此情况下,唐太宗渐渐放松了警惕,大兴土木,多次巡游、打猎。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有借鉴意义。

三、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1)正反对比论证。

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例如第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2)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担揭示正意。

2.语言特点

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没有繁冗的引证。言之有务切中时弊,难能可贵,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四、教师总结,课堂答疑。

五、学生诵读,体会。

附: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一、分析

(一)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心论点)

(二)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三)具体做法十思五戒

十思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二、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2.语言特点:骈散结合

喜欢《谏太宗十思疏课件10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太宗十思疏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太阳课件 为了满足您的需求我整理了以下信息:“太阳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撑。希望大家喜欢本文!...
    2023-04-26 阅读全文
  • 太空课件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需要的资料。资料的意义非常的广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样东西所需要的素材。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幼师资料的种类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太空课件”,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从远古的钻...
    2023-04-12 阅读全文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教案(精选12篇) 这里是本编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教案”,仅供参考,请大家一同来瞧瞧吧。每名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必须精心制作一份完备的教学课件,因为好的教案和课件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点。...
    2023-06-16 阅读全文
  • 长相思课件实用10篇 每位教师在备课时必备的材料是教案与课件,制作教案与课件都需要耐心细心的筹备。而教案和课件的精心设计,则是教学成果的关键所在。如何撰写出优秀的教案和课件呢?今天小编要向大家推荐一篇与“长相思课件”相关的文章,相信你会在阅读此文章后有所收获!...
    2023-05-24 阅读全文
  • 最新反思课件(汇集10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幼儿园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提前寻找一些资料。资料可以指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东西。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师资料吧?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最新反思课件,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小熊住山洞...
    2023-05-27 阅读全文

为了满足您的需求我整理了以下信息:“太阳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撑。希望大家喜欢本文!...

2023-04-26 阅读全文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需要的资料。资料的意义非常的广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样东西所需要的素材。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幼师资料的种类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太空课件”,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从远古的钻...

2023-04-12 阅读全文

这里是本编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教案”,仅供参考,请大家一同来瞧瞧吧。每名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必须精心制作一份完备的教学课件,因为好的教案和课件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点。...

2023-06-16 阅读全文

每位教师在备课时必备的材料是教案与课件,制作教案与课件都需要耐心细心的筹备。而教案和课件的精心设计,则是教学成果的关键所在。如何撰写出优秀的教案和课件呢?今天小编要向大家推荐一篇与“长相思课件”相关的文章,相信你会在阅读此文章后有所收获!...

2023-05-24 阅读全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幼儿园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提前寻找一些资料。资料可以指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东西。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师资料吧?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最新反思课件,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小熊住山洞...

2023-05-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