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8-05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十五篇。
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读了作品后,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读后感须写出新意,如何写好作品的读后感?栏目小编依据您的要求已经为您准备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文章,如果你觉得这个网站不错希望你能够分享给你的朋友和家人!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1】
爱如山一般宏大;爱如海一样广阔。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地震中的父与子》告诉我们的。文中的父亲用特别的方式伟大地实践了这一诺言,证明了爱的伟大。儿子也因为对父亲的爱深信不疑,从父爱中获得力量,拯救了自己和同学们。
因为爱,坚硬的水泥、锋利的钢筋,也能被双手挖开;因为爱,废墟中忍受38小时的艰辛,也能创造出生还的奇迹。父亲两天一夜拼命的挖掘,是什么支撑着他在坚持?是爱。儿子在黑暗的废墟中艰难的等待,是什么让他战胜了死亡的危险?是爱。
爱如食物一样支撑着父爱;爱如蜡烛一般照亮了儿子。废墟中的坚持,废墟外的坚强。两个相互爱的男子汉,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篇六:地震中的'父与子】
在爸爸挖掘的同时,阿曼达在废墟下安慰同学们:“不要怕,我爸爸说过,只要他活着,无论发生什么,他总会和我在一起。”8小时过去了,16小时过去了,爸爸还没来救我们。
阿曼达心想:难道爸爸真的不来救我们?33小时过去了,阿曼达和同学们仍然还没被获救,同学们彻底感到绝望了。阿曼达说:“不要放弃,我相信爸爸一定会来救我们的!”到了第38小时……,“爸爸,真的是你吗?”“是爸爸!”大家开心极了,阿曼达说:“没错吧!爸爸一定会来救大家的!”被获救后,阿曼达和爸爸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2】
今天,我学习了第17课《地怎中的父与子》,令我沉思不已,心灵久久无法平静,也使我更深切的了解父爱的伟大。
课文是这样的:在1987年的一天,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使十几万人在同一时间收到了不同的伤害,一位父亲不顾他人的劝阻,靠着对儿子许下的承诺,不顾自身,勇往直前,足足挖了36个小时,最终就出了在废墟下的儿子和同学。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的拥抱在一起。
看后,大家有何感想?是否觉得这对父与子非常不可思议,他们靠着对对方独有的信赖造就了不可想象的奇迹。父爱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总是带给我们独有的感受、父爱犹如大山,总是带给我们永恒的力量、父爱犹如一块价值不菲的玛瑙,总是带给我们一种安全;父爱也许母爱那样含蓄,却是那样的深沉,天底下的父亲一样的,他们总会用同一种心去给予给我们不同的爱,我的父亲也是那样的伟大,却又是那么凡尘。
记得那是一个傍晚,我津津有味的享受着带给的愉快,叮咚门铃响了,我打开门,又进入了多彩的游戏世界里,爸爸急匆匆的做下饭就急匆匆的走了,走前说:宝贝,爸有点事,自己把饭吃了。可我的馋嘴又发作了,非要让爸爸给买汉堡,傍晚,累喘如牛的爸爸回来了,手里拿着汉堡,我心安理得的吃着汉堡,后来才知道爸爸晚上要开好几个会,这汉堡是爸爸长途跋涉得来的,我哭了,我第一次才感受到父爱也是那么庞大。
我爱父亲,胜过一切我最爱的东西。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3】
本学期我学了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歌颂了伟大的父爱,我深受感动。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妻子后,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然而,那漂亮的三层教学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废墟。那位父亲脑子一片空白。突然那位父亲想起他常对儿子说过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于是他开始挖掘起来。救火队队长让他停止,警察让他停止,人民群众让他停止。可是,他却没有停止,而是更奋力地挖掘了下去。终于,38小时后,他从瓦砾堆下听见了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这位父亲听出这是他儿子阿曼达的声音,于是他回答:“阿曼达!我的孩子!”接着,这位父亲又从他儿子那得知还有14个小孩活着。于是他开始呼喊起来。50分钟后,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阿曼达却要让他的同伴先出来。后来,那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紧紧拥抱在一起。
多么可贵的毅力呀!多么伟大的父亲呀!多么难得的父爱呀!那位父亲不吃不喝不休不眠整整挖掘了38小时,是什么力量使他挖掘了如此长的时间呢?是爱的力量!如果不是爱的力量支撑着那位父亲,那么那位父亲就无法坚持下去,而那14个孩子就无法得救。如果那位父亲不遵守诺言,那14个孩子也一样没救。
阿曼达,他也困在灾难之中,但他却能安慰自己的同伴,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学习。而在逃离灾难的出口中,他却让自己的伙伴先出来,因为他知道他的爸爸会和他在一起。
这个故事中阿曼达很伟大,那位父亲更伟大,这伟大的父爱实在令人感动!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4】
在上一学期中,最难使我忘怀的就是我学过的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美国洛山矶发生了一个大地震。有许多人都受到了严重伤害。
有位儿子阿曼达的父亲在他儿子的学校前面大声痛哭,此时的学校只剩下了一堆废墟。当他大声哭时。突然,他想起以前他曾对儿子承诺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回跟你在一起!父亲朝着儿子所在的那间教室走去。
父亲用自己的双手去挖这个废墟,过路人想尽办法去阻止他,可没有一个人能说服他的。他用劲全力去挖废墟。8小时、12小时36小时过去了。父亲依然坚持着。他已经快不行了,他的双手都流下了鲜血。38小时过去后,父亲听到了儿子阿曼达的呼喊声。父亲连忙喊路旁的行人过来帮助他。他们齐心协力终于把剩下的学生全都救出来了。
我最喜欢本文中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要不是父亲想起这句话,父亲也不会想去救儿子的这个想法。要不是儿子也想起这句话,儿子也不会在38小时内不吃、不喝的等待父亲来救他。
这就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儿子对父亲信任
从本文中,我知道了人与人(不论年龄)之间要讲信用,不要欺骗别人。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5】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齐!”这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里的一句话。
一想到这句话,我就想起文章中的主人公阿曼达和他的父亲。应对大自然的灾害,我们似一棵小草,在天灾降临时,也许就会被天灾夺去生命。可是这对父子,在大自然的灾害来临时临危不惧。父亲怀着不放弃一丝救孩子的期望,而儿子阿曼达也怀着相信父亲必须会来救他的心理来理解困难和考验。最终老天不负有心人,让这对父子又团聚了。
老天可能会关上一扇门,但也必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不要以为一件事仅有一种解决方法!就像汶川大地震一样,全国人民心连心,各地群众自我送来了救命的物品,在大家众志成城的努力下,从废墟中就出了许多生命。最终,如此之大的困难,我们也克服了。
所以,我们要像那对父子一样,遇到困难勇于应对,不能半途而废。今年夏天,我就克服了重重困难,登上了黄山。黄山“飞来石”景观是我向往已久的,从早上出发,我和爸妈一路走,一路喘,马不停蹄地向飞来峰进发。可是来到山脚我傻眼了——那么陡,那么高啊!原本不恐高的我想打退堂鼓了。可是,我这一路气喘吁吁地爬了大半天,不就是为了一睹为快吗,不能白跑一趟啊!可我就是小腿肚打颤。妈妈看出我的心思,大声说:“悦悦,加油啊,你看我体力不如你都爬上来了,你也不能落后呀!”爸爸也在一边说:“我的女儿是最棒的,到此刻都没让我们扶一把,必须会完成自我的心愿。”听了爸妈的话,我鼓起勇气,扶着石壁细心翼翼地爬上了山顶。站在“飞来石”旁,望着脚下的万丈深渊,我的心胸一下子变得极其舒畅。眼前起伏的群山,连绵的云海尽在我的脚下,这是多么完美的享受啊!此时此刻,我忘记了害怕,尽然来到峭壁边扶着栏杆嚷着要妈妈给我拍照,留下这难忘的一瞬间。
此刻,每当我看到当时留下来的照片,就会想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我将把这句话当做我的座右铭,时刻激励着我,让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像地震中的父子一样,永不言弃!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6】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久久未能平息。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一次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危险,不顾他人的劝告,徒手挖掘,坚持不懈,挖了38小时,最后救出了他的儿子。我为这位恪守诺言的父亲,先人后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大灾大难中伟大的父爱着实令人感动。其实,平淡生活中的父爱也一样令人感动,它无处不在,只是父亲们不善于表达而已。当然,我也不例外,有个严厉又关心我的父亲。我的房间里总会放着一箱牛奶,都是父亲买的。每当我快要喝完牛奶时,父亲总会悄悄地及时地补上。我知道,父亲是最爱喝牛奶的了,但他总是舍不得喝,把好喝的、好吃的都留给我吃,我感动极了。
课文中那位伟大的父亲因为对儿子执着的爱,曾被人们误以为精神失常了,他徒手挖掘的情景常常浮现在我眼前。他的那份执着与坚持,令人深深感动。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的`父亲。有一次,我回到家,一放下书包,就把做作业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一溜烟似的跑到了楼下。吃完晚饭,我的心仿佛还没有收回来,总是静不下来,匆匆忙忙地做完了作业。父亲认真地帮我检查,不时皱起了眉头,还严厉地批评起来。我小声地嘟囔着:“不就是错了一点,至于这样小题大做吗?”父亲听见了我的嘟囔,坐下来,语重心长地说:“1967年,美国的阿波罗1号就因为一个小数点的错误,结果升空几秒后,就爆炸了,酿成了一起惨剧。所以,做事不能马马虎虎,要认真认真再认真,细心细心再细心!”正是父亲一直以来坚持对我严格要求,让原来做事马马虎虎、颠三倒四的我也变得认真细致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想,不只有妈妈好,父亲也好,父亲那严厉的爱,激励着我不断地前进!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7】
上学至今,我学了许多受益匪浅的课文,其中对《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我感触尤为深刻。
这篇短文记叙了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拥有坚定的信心才使儿子获救。为什么发生大地震后这位父亲十分镇定呢?因为这父亲看到儿子的学校变成了废墟时,本想象他人那样失声痛哭,却想起对儿子的承诺:“无论发生什么事,爸爸总会和你在一起。”
便来到儿子教室的位置挖掘,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人说这位父亲神经失常了,但父亲不在意,他想的是儿子正在等他,挖了24小时、38小时,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口渴,坚持不懈地挖掘,无论结果是什么,哪怕是儿子的尸体,父亲也无怨无悔,当一个安全出口开辟出来以后,阿曼达虽然又饿又渴,但他还是让自己的同学先出来,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我没想到7岁的阿曼达也懂得谦让。我们却觉得这样是让自己吃亏。
学了这篇课文,我体会到父爱的伟大!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有一次,我爸爸为了我的身体健康,帮我去广州附属医院挂__教授的号,虽然我的身体一切正常,但爸爸却为了我熬了一夜。难道这不是父爱的伟大吗?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8】
我们学习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我被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感动了,父亲对儿子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久久萦绕在我的耳边。
课文写的是有一年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儿子被埋在废墟下,父亲非常伤心。他想到曾经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知道儿子在等着自己,不顾一切要把儿子挖出来。有很多好心人劝他不要挖了,太危险,没有希望了。但他只是问:你是不是帮助我?人们都认为他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终于听到了儿子的声音,并救出了儿子和其他的孩子们。
文中的这位父亲太伟大了!他不怕受伤,不怕受累,人们都劝他,他也不听。因为由伟大的父爱产生的力量充满着这位父亲的全身。
我的家人也像文中的父亲一样爱我,一到冬天,奶奶就会给我做暖和的棉袄;爸爸总是接我上学、放学,给我检查作业;妈妈不辞辛苦地给我洗衣服、做饭,我也曾让他们操心生气,但他们依旧很爱我。
有一次,我在学校里生病了,妈妈知道后马上赶过来,带我看医生,给我吃药、调理饮食,我问她累不累,她却说:为了你能尽快好起来,我不怕累!
文中的父亲对儿子说: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我们也天天被父母家人的爱包围着。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帮父母做家务,不让他们操心,让他们天天开心,让爱永远与我们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9】
今天早晨,我来到书架旁,轻轻地抽出了《补充阅读》这本书。浏览了一下后,我发现里面都是吸引我的精彩文章!就在我准备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时,我想起了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于是,我便选择了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摘抄了起来。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美国某个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儿子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漂亮的教学楼以成一堆废墟。当他正要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赶来,但他们还是绝望地离开了。这位父亲接着挖,8小时、12小时、36小时、到第38小时,底下突然传来孩子的声音,其中一个正是他的儿子安麦达。于是,他就向四周呼喊。又过了15分钟,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这对父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故事看完了,我拿出一张纸,打算寄给这位叔叔一封信:“叔叔,您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您尽了父亲应尽的责任。当面对一堆废墟时,您的心里顿时感到一片漆黑,但您不象其他的父母绝望离开,您选择的而是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挖掘废墟的工作中去。因为您知道,坚持是一种力量,所以,您这样坚定的决心使您能在这样漫长的38小时内挺过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美好的结局,是因为你们之间一直互相信任着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叔叔,谢谢您,谢谢您能够让我再次体会到父爱的珍贵!”
坚持就是一种顽强的力量。
延伸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本文介绍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的详细解读,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本书。书籍就像一座阶梯,让我们逐步迈向成功的巅峰。当我们读完作者所写的作品后,内心会涌起许多感悟。而读后感则是应用写作研究的一种文体形式。我们热情欢迎您阅读本文,希望您能够喜欢!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1】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救出自己的儿子以及同学的故事。
当我读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心里感触很深。正因为这句诺言,才使父亲有了坚定的信念,用双手进行了长时间的挖掘。就算一天半没吃、没喝、没睡,到处都是血迹,父亲也丝毫没有放弃。 也正因为这句诺言,才使儿子与父亲的信念同样坚定,儿子在瓦砾下忍住了因缺水、缺食带来的折磨,顽强地活了下来。尤其是在被父亲发现后,他又做出惊人之举,那就是让同学们先出去。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父亲挖掘了38小时,儿子等待了38小时,他们用共同的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信念,虽然在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巨大作用,这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如果我们在学习上有坚定的信念,一定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从前,我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连想都不想,直接跑去问妈妈,久而久之,养成了不爱思考的坏学习如此,生活也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有坚定的信念,又不轻言放弃,那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难题呢?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2】
那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的一次地震,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以及他的伙伴。我被这位父亲的壮举深深感动了!为了救自己的儿子,父亲用自己的两只手,不断地挖啊,挖啊……终于把儿子救了出来,当我读到“他挖了8小时……他满脸尘土,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的时候,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他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父子情歌。
是啊,爱是无形的,但它可以让你感动不已。他可以让你感受到人性的美丽,亲情的温暖。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更是崇高伟大的!它可以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可以创造人间的奇迹!
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爸爸让我做数学题,我的心思全在玩电脑上,电脑好像爪子一样抓住我不放,我哪儿有心思做数学题呀!我便乱写一气,爸爸看了,直摇头,让我重做,我却不肯……回想起来,我好愧疚!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亲给了我生命,关爱我,教育我……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我的父母!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3】
今天上午,我们学了笫九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使我感动不己。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使房屋倒塌,人民流离失所,甚至丧命。但是,再历害的地震也抵不过人们心中的爱和信念。在挖掘中,人们不只一次地劝阻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但他还是着竖定渴望的心情问:“你是不是來帮助我?”
读完课文,我的耳边一直回响着那句话;“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是父亲对儿子的诺言,因为这个诺言,使七岁的儿子阿曼达变得坚强,安慰同学不要害怕,要坚持生的希望,与死神勇敢搏斗;因为这个诺訁,让父亲有了坚决不放弃的力量历尽艰辛,不顾劝阻,使埋在废墟中的儿子阿曼达最终活下来。这巨大,伟大的精神和信念是来自于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和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通过这篇课文,我明白了:虽然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各种自然灾害无情。但是,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有着充满坚定的信念和与死神搏斗的心理,就会创造出美好,充满爱旳世界。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4】
这几天,雅安地震的报道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十分关注雅安地震的情况,刚好今天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让我感触极深,深深的体会到父爱的伟大。
一次,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次大地震,一所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许多孩子埋在废墟中,还没有被救出来,阿曼达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父亲赶到学校,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整整挖了38小时,终于从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同学。
读完文章,泪水早以模糊了我的双眼。多么伟大的父亲啊!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呢?是信念,是承诺,是爱!要是没有这位伟大的父亲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爱的动力,哪有那么多的生命获得新生呢?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又何尝不是受到父母关爱呢?
从我记事起,因为工作原因,爸爸很少陪伴在我的身边。爸爸在我心中影响不是很强烈,妈妈成了我生活的支柱。“爸爸”这个词在我这是各种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的代名词。可能因为我们不能经常在一起,每次回来爸爸对我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我以为这就是爸爸对我的爱。可是那一次却让我切身体会到了父爱的另一面。
那一次,我正在骑自行车。突然,眼前出现了一群大姐姐,我立刻紧张起来,小心翼翼的骑着,没过多久,大姐姐走到我的面前,我睁大双眼,脚不由自主的慢了下来,终于,我克服了一道坎,从旁边骑过去了。爸爸对我竖起大拇指,我立刻开始飘飘然起来……“啊!”我大叫起来。原来在我飘飘然的时候,不小心直冲下坡,因为没刹住车,所以,摔了个“狗啃泥”,爸爸听到我的大叫,立刻赶了过来,看看我的脸,“哎呀!嘴巴破啦!”,看看我的身上“不好!肩膀、膝盖都破啦!”我哇哇大哭,爸爸立刻把我抱起来,冲到医院,急忙说道:“医生,医生!我女儿摔跤了,快看看!”这时,我抬起头,用泪眼朦胧的神情看着爸爸。爸爸脸色铁青,一点笑容都没有,医生赶紧赶来。为我擦洗伤口,回到家,我不能弯腿走路,不然伤口开裂,又要复发。于是,爸爸每天把我背上背下,还要背我去换药。我突然觉得爸爸像是变了一个人,原来我在爸爸的心里是如此的重要。
那一段时间,我深深体会到了父爱!父爱是一股清泉,奉献着他的甘甜;父爱是一盏灯,为我照亮黑暗的道路。父爱是一座山,让我依靠。父爱虽然没有母爱那么的无微不至,但父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一颗重要的启明星!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5】
在第六组课文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父母的爱的课文,其中,最令人热泪盈眶的是《地震中的父与子》,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父子之间的亲情。
读了这篇课文,我深深地体会了这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地震、水灾、台风,我都不会扔下你不管,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充满信心的力量源泉,因此使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在这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浓浓的父爱。其实,还有很多关于父爱的事例,例如: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在一次意外中,一把刀插穿了他的心脏,女儿吓坏了,而父亲却扮成是安然无恙。就这样,很快就过了三天,等到女儿与母亲相遇时,父亲已经倒下,胸口不断喷血。一个被插穿心脏的人,竟能多活三天,这是因为在父亲心中有一种信念:就是要亲手把女儿送到妻子手上,才让他能够坚强地过了这三天。
我经常听别人说,父爱无边。我想,父亲真伟大啊!父亲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让我们一起去更加关心,更加努力地去回报父亲吧!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6】
在第六组课文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父母的爱的课文,其中,最令人热泪盈眶的是《地震中的父与子》,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父子之间的亲情。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在地震使30万人受到伤害。一位父亲来到学校教学楼废墟前清理废墟,因为他要救儿子。在父亲挖掘废墟时,许多人绝望地离开,有的还劝他停手,不要做无作用的事,但父亲还是坚信不疑地继续挖掘。他挖到第38小时后惊喜地听到了儿子的声音,并得知有14个孩子还活着,在路人共同搭救下,50分钟后,父子终于可以拥抱在一起。
读了这篇课文,我深深地体会了这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地震、水灾、台风,我都不会扔下你不管,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充满信心的力量源泉,因此使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在这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浓浓的父爱。其实,还有很多关于父爱的事例,例如: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在一次意外中,一把刀插穿了他的心脏,女儿吓坏了,而父亲却扮成是安然无恙。就这样,很快就过了三天,等到女儿与母亲相遇时,父亲已经倒下,胸口不断喷血。一个被插穿心脏的人,竟能多活三天,这是因为在父亲心中有一种信念:就是要亲手把女儿送到妻子手上,才让他能够坚强地过了这三天。
我经常听别人说,父爱无边。我想,父亲真伟大啊!父亲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让我们一起去更加关心,更加努力地去回报父亲吧!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7】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久久未能平息。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一次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危险,不顾他人的劝告,徒手挖掘,坚持不懈,挖了38小时,最后救出了他的儿子。我为这位恪守诺言的父亲,先人后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大灾大难中伟大的父爱着实令人感动。其实,平淡生活中的父爱也一样令人感动,它无处不在,只是父亲们不善于表达而已。当然,我也不例外,有个严厉又关心我的父亲。我的房间里总会放着一箱牛奶,都是父亲买的。每当我快要喝完牛奶时,父亲总会悄悄地及时地补上。我知道,父亲是最爱喝牛奶的了,但他总是舍不得喝,把好喝的、好吃的都留给我吃,我感动极了。
课文中那位伟大的父亲因为对儿子执着的爱,曾被人们误以为精神失常了,他徒手挖掘的情景常常浮现在我眼前。他的那份执着与坚持,令人深深感动。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的父亲。有一次,我回到家,一放下书包,就把做作业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一溜烟似的跑到了楼下。吃完晚饭,我的心仿佛还没有收回来,总是静不下来,匆匆忙忙地做完了作业。父亲认真地帮我检查,不时皱起了眉头,还严厉地批评起来。我小声地嘟囔着:“不就是错了一点,至于这样小题大做吗?”父亲听见了我的嘟囔,坐下来,语重心长地说:“1967年,美国的阿波罗1号就因为一个小数点的错误,结果升空几秒后,就爆炸了,酿成了一起惨剧。所以,做事不能马马虎虎,要认真认真再认真,细心细心再细心!”正是父亲一直以来坚持对我严格要求,让原来做事马马虎虎、颠三倒四的我也变得认真细致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想,不只有妈妈好,父亲也好,父亲那严厉的爱,激励着我不断地前进!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8篇
值得一读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文章幼儿教师教育网强烈推荐给大家,好东西要共享把这个信息推荐给你的朋友吧。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书籍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读了作品这本书,被一个个故事和人物深深的感染了。 把内心的感悟用文字娓娓道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篇1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句简短的话语包含着儿子的信赖和父亲的承诺。也是因为这句话,使他们成为了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今天我读了一篇名叫《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文章,故事中所流露出的浓浓父爱,把我深深震撼了!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在一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实现对儿子的诺言,便用38个小时的努力,换来了儿子和14个孩子的生命。当我刚刚读完文章,我便联想起来自己的父亲,他也何尝不是用自己那博大的爱来暖彻子女的心怀呢!在我生病时,他用一双强而有力的大手抱住我、安慰我;在我伤心时,他用一句温馨的话语带给我信心与快乐;在我烦恼时,他用一个可爱的动作使笑容重返我的脸庞;在我骄傲时,他又用一句严厉的提醒,来告诫我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种种的一切,难道不是一种父爱的表现与传播吗?
父爱不仅体现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他也有可能体现在一些百年难得一遇的灾难之中。我想假如当我遇到了灾难,我的爸爸也一定会来救我,来帮助我。我想这应该就是人们所说的信赖吧!“信赖,往往创造出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在父亲与孩子的爱中我能深深的体会到这份含义。信赖,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感情。难怪文中的孩子也就是通过这份对爸爸的.信赖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小时候人们都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可现在我知道不仅妈妈好,爸爸也很好。这篇《地震中的父与子》就是一首歌颂父爱的赞歌!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篇2
1994年,一场大地震发生在美国洛杉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成千上万人收到了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了受伤的妻子,立刻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到:“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了起来,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挖了起来。
在他清理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学生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一看到这片废墟,他们便痛哭并且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其中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到:“太晚了,他们没有希望了。’这么做已经没有意义了,回家去吧。冷静些你要相信现实呀!。”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你们谁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着头继续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先生这里“太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起火爆炸,请你赶快离开。”
这位父亲说到:“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先生“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我能理解,但这样干,很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爸爸!我就知道。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就是又饿又渴又害怕,现在好了。”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历了这场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篇3
地震,是一种很可怕的自然灾害,常会使许多人死亡、受伤,会使许多人失去家庭、亲人。
文章中地震发生在1989年,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就有30万人受到伤害。一位年轻的父亲,他安顿好妻子,便冲向他儿子的学校。他首先做的是和每个失去孩子的人一样大喊“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哭。然而,他想起了他曾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就让父亲下定了决心:把孩子找出来。他就大致找到儿子教室的位置,开始挖了。在他挖掘时,许多人都来喊过、哭过,但没有人愿意帮他,因为他们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父亲挖了38个小时,他听到了孩子说:“爸爸,是你吗?我们这儿还有14个同学。”爸爸找来人帮忙,父亲就这样找到了孩子,这就是了不起的父亲。
一句简单而普通的话,就使一位伟大又了不起的父亲和他的孩子救了14个孩子。这句话我永远记着——“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篇4
今天早上,我在学校图书室里看了一本书《地震中的父与子》,我原本以为父爱比母爱还要渺小,可是我看了这本书后才明白,原来父爱和母爱都一样伟大,只是母亲对我们百般温柔,从中我们对母亲产生依赖,而父亲对我们有许些严厉,这样我们对父亲就有些许厌恶感。
父亲虽然是有些严厉,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父亲这样做是为了谁。
这本书里有一篇文章,讲述的是在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一场大地震,在4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就几乎有30万人受到伤害。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爱人后,飞奔到儿子教室。到了儿子的教室,3层的教学楼变成了一座废墟,父亲在找不到孩子的情况下非常着急,不断地喊儿子的名字,不断地挖废墟,很多人都劝他没希望可是他不信,依旧坚信儿子还活着,心中想着儿子在等我。
我们都知道坚持就是胜利,大约过了几个小时,那位父亲在教室的一角找到了他的儿子,同样被困的除了儿子还有14个同学。经过几分钟的救援几个孩子获救,这对父子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这篇短文让我彻彻底底明白父爱如山,母爱如河的道理,也明白了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束花可以见证爱与被爱的道理。在这里我向全天下的爸爸妈妈致敬,感谢您们辛劳的付出,将一粒种子转变参天大树!
父爱,不挑长相,父爱不管春、夏、秋、冬,父爱是那么坚强,是那么伟大!父亲母亲是个多么神圣的名称。
文章里爸爸依旧坚信儿子还活着的精神是多么伟大。全天下的父亲,我们为您骄傲,为您自豪!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你们致敬。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篇5
今日,我专心致志地读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片文章,深受感动。
课文主要讲1994年,美国洛山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不顾自我的安危,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我的儿子和儿子的13个同学的传奇故事。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明白你会跟我在一齐。”这段话写得是儿子阿曼达在得救时,先让自我同学离开的事情。从这段话中,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谦让才能获取别人的尊重。
然而,我和阿曼达比起来,是多么渺小,真是天地之别。记得有一次,我和同桌罗文强,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结果教师讲得资料我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作业也错了许多。当教师问我怎样一回事时我的脸“唰”的一下红了。
合上课本,父亲救阿曼达的情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暗暗告诫自我,要以阿曼达为榜样做一个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人。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篇6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救出自己的儿子以及同学的故事。
当我读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心里感触很深。正因为这句诺言,才使父亲有了坚定的信念,用双手进行了长时间的挖掘。就算一天半没吃、没喝、没睡,到处都是血迹,父亲也丝毫没有放弃。 也正因为这句诺言,才使儿子与父亲的信念同样坚定,儿子在瓦砾下忍住了因缺水、缺食带来的折磨,顽强地活了下来。尤其是在被父亲发现后,他又做出惊人之举,那就是让同学们先出去。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父亲挖掘了38小时,儿子等待了38小时,他们用共同的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信念,虽然在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巨大作用,这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如果我们在学习上有坚定的信念,一定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从前,我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连想都不想,直接跑去问妈妈,久而久之,养成了不爱思考的坏学习如此,生活也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有坚定的信念,又不轻言放弃,那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难题呢?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篇7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感到非常感动。
阿曼达被困在废墟里,受着无比的痛苦,但是他相信他的爸爸一定会来救他们的。他的父亲被别人劝了好几次他仍然只说了一句话:“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别人认为他是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他。
阿曼达的父亲挖了八小时,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虽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他任然不放弃,我也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而感到不幸。终于,父亲挖到三十八小时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面发出阿曼达的声音,这时我的心平静了下来。如果我是那位父亲的话我一定会拼了命找我的孩子,我终于知道父母是多么的爱我们。
然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了出来,阿曼达并没有出来,而是让所有的同学出去自己再出去,最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的拥抱在一起,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母以前是多么爱我的,我感觉鼻子酸了。
我们要知道上学前父母那一声督促,上班临走之前的一句关心,在家里每一个唠叨……都是为我们好,父母是永远爱我们的,是永远不可替代的爱!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篇8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后,我泪落如珠,常常回想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的感人故事。
这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伟大的父亲,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一切,不顾劝阻,历尽千辛万苦,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14位同伴的故事。
这是一位有顽强毅力的父亲,38个小时,父亲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不停地挖,即使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他也没有放弃,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找到我的儿子。
我不禁想到2008年,祖国大地上的四川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为了保护他的小女儿,在地震发生时,用身体保护了他的小女儿,最后,小女儿被救出,而他的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她。多么伟大的父亲, 多么伟大的父爱!
由此我又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总是关心我的点点滴滴。在我放学后没有及时回家时,父亲在家里急得头上都出了汗,担心我出来什么事。每次去超市回来时,父亲总会给我买来好吃的,在我生病的时候,父亲总会问寒问暖。
父爱是伟大的,是深沉的,这爱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地震中的父与子》正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