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模板12篇

发布时间:2023-07-23

两位数课件。

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我们为您整理出以下的知识点,希望您能多多浏览我们的网站。学生们在课堂上有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这离不开老师辛勤准备的教案。因此,老师编写教案绝不能随意对待。编写完整的教案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口算方法

1、口算下面各题。

30×4 50×5 300×1

40×4 400×9 300×3

12×4 43×2 33×3

23×13 11×7 15×5

2、说一说30×4、300×9的口算方法。

二、快乐体验,探索新知

1、例题1

(1)运用课件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3)教师:大家刚才提了很多问题,那如果邮递员工作了10天,他要送多少份报纸?如果工作了30天呢?

出示例题1:邮递员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3、出示例题1的后半题:邮递员平均每天送60封信,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封信?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讲评时提问:80×1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12×20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三、巩固运用

1、学以致用

80×10=60×20=50×40=24×10=

700×20=90×90=40×80=10×200=

2、火眼金睛

下面计算正确吗?

(1)40×50=200

(2)30×40=700

3、游戏。

贴出香蕉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4、小试牛刀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5、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2、3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学难点是: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三、学习准备

课件、学习单、实物展台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自学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老师下发的自主学习单,谁能来为大家展示自主预习单上的第一题?

师:你能具体说说你的方法吗?计算的地方你会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学生会强调竖式写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乘起,用第二个因数依次与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相乘。

师:43×2积十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预设:8是十位上的4乘2得来的,表示8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这是原来我们所学旧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板书:两位数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小组合作

1、出示例题

提醒学生读题要完整,先读已知条件再读问题,注意把情境说出来。该怎么列式呢?14×12=

师:原来我们只学过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没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呢?下面给同学5分钟的时间自己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写在导学案中,看看谁的办法多。

1、同伴交流前面自学的内容,完善答案。

2、准备小组汇报。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计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办法最多。

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的方式探索出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画点子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三)交流展示

(一)小组展示,彰显风采小组展示:

预设1: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口算

将12拆成10+2,先算14×2=28,再算14×10=140,最后140+28=168.

预设2:将14拆成10和4,10×12=140,4×12=48,140+28=168预设3: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一位数乘法。

12÷2=6,先算14×2=28,再算28×6=168预设4:运用竖式。直接将14×12的竖式写出来。预设5:运用连加,真的用14个12相加求结果。

预设6:直接数点子图。一个一个去数一共有多少点子,从而求出答案。如果只出示到这里,老师要提示:他是数点子的个数,同学们想想有没有更快的数点子的方法。从而推出第6

预设7:圈画点子图,先圈出10行,一行14个,10行就是140,再加上剩下的2行,有28个点子,然后把这两部分加在一起。

1、学生纠正、补充、质疑

2、教师精讲、点拨、评价

回顾一下看看同学们的`方法,老师点评,划分为3种思想:

①采用拆分的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用口算就能解决。

板书:转化、口算

②利用竖式解决,板书:竖式

③利用点子图,板书:图形

3、比较哪种方法简单

我们数学讲究简便,同学们看看哪种方法最简单?为什么呢?预设:竖式最简单,竖式一步就能算出来,还容易看明白。

师总结:当我们算较大的数时更能体现竖式的优越性。

4、沟通口算、竖式计算和点子图之间的关心

师:请同学们观察竖式计算还和哪种算法的计算方法一样?

预设:竖式和口算第一种算法和点子图的算理是一样的。

5、师讲解三者的异同。

对着竖式和点子图点拨: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通过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补充的方式,完善学生的答案,在交流中增加对算法的理解。以同学给同学讲解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达标延伸

1、用竖式计算。

(1)33×31=(2)43×12=(3)11×22=(4)23×13=

2、解决问题。

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崩斫饬轿皇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能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碧剿鞑煌的算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发现能力。

3比醚生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第68页的数位图和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过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下面请同学们你们掌握的计算方法算一算。43-5=47-2=51-6=22-4=43-30=47-20=78-40=42-30=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要求学生说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

教师: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时,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看我们原来掌握的计算方法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中适不适。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苯萄2

出示第68页的情景图。

教师:从图中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知道左面有39个茶杯,右面有25个茶杯盖。

教师:茶杯和茶杯盖是一一对应的吗?

教师:求还差多少个茶杯盖,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把39个茶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茶杯盖同样多的茶杯,另一部分是比茶杯盖多的茶杯,39-25就是减去和茶杯盖同样多的茶杯,剩下的就是比茶杯盖多的茶杯,也就是还差的茶杯盖。

教师:怎样计算39-25呢?我们在数位图上摆一摆小圆片。谁告诉我,先摆哪个数?然后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摆39-25时,先要摆出39,再从十位和个位上分别分掉25。

教师:为什么要强调在十位上和个位上分别去掉25呢?同学们还是采什么方法来计算39-25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还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的方法来计算的。

教师:同学们小圆片算一算。

学生小组小圆片拼摆计算39-25,教师作必要的

指导。学生算完后抽一组的学生在

上来摆一摆,一边摆一边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教师:如果不摆小圆片,你怎样计算39-25?让学生说出没有小圆片,可以口算或竖式来计算。

教师:把你们的小圆片收起来,大家从刚才两种算法中选一种来自己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教师:有选择口算计算的学生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指导学生指着算式说把39分成30和9,30-20=10,9-5=4,10+4=14。

教师:你认为在口算39-25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能给同学们提个醒吗?

指导学生说出在口算时,要注意十位对着十位上的数减,个位对着个位上的数减。

教师:也就是说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这是口算的同学提醒我们注意的。有竖式计算的同学吗?到黑板上来介绍一下你的算法。

让学生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讲解自己的算法。

教师:减法竖式的写法和加法是不是相同的呢?它们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

让学生理解减法竖式的写法和加法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都要先在上面写出第一个,也就是被减数,然后在第二排相同数位上的数对

齐写出减数,在减数的左边写上减号,最后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不同的是加法要写加号,而减法写减号;加法是对齐数位相加,减法是对齐数位相减。

教师:你认为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指导学生说出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

教师:同学们再一次说到了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看来这个计算法则非常重要,不管摆小圆的方法算,还是口算,还是竖式计算,都要遵守这条规定,教师把这条规定写下来。教师板书。

教师:这样我们就算出还差14个茶杯盖。下面请同学们同样的方法计算出79-33和97-26,要求79-33口算,97-26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汇报。口算要求说己的口算过程;竖式计算的在

上展示出学生的竖式的同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全班集体订正。

2苯萄3

出示第68页例3图。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这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这是两辆汽车,它们的座位是不一样的,你能算出小客车比大客车少多少个座位吗?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在学生说算法的过程中教师作如下的追问。

教师:为什么要45-23呢?让学生说出因为这是两辆汽车的座位数进行比较,把大客车的座位数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小客车的座位数同样多的座位数,另一部分就是比小客车多的座位数,所以要45-23。

教师:你什么方法计算45-23的呢?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要求学生明白不管是口算还是竖式计算,都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

三、巩固练习

出示第69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二横排的题目。

教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幅小圆图,看图列出算式并口算出结果。

学生口算后填算式。

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竖式计算43-42,56-33。

学生计算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

四、课堂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课堂作业

第70,71页练习九第4,5,6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4】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0~51页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100以内口算的继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萎、抽象,教材选择了服装店购物的事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以活力生机。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重视学生个性化口算方法的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有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具体教学过程阐述如下: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连加、连减.

52+30+7 57-30-5

55+30+6 75-40-8

72+10+7 86-20-7

教师谈话导入

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习题,我们已经学过笔算的方法,今天, 们要学习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50页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提问: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这是平时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问题(1)。先出示问题(1):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

师生共同列出算式54+28。教师提问: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教师板书不同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50+20=70 (元) 4+8=12(元) 70+12=82(元)

方法二.

54+20=74(元) 74+8=82(元)

方法三.

54+30=84(元) 84-2=82(元)

……

学生还可能有其它算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于鼓励。

紧接着教师总结:上面几种算法都是正确的.哪种算法最适合自己就可以用哪种方法,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记住先进行计算的结果,再进行第二步计算.

最后,做了相应的练习题: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28+37 34+32 36+42 37+25

32+46 54+38 45+19 15+65

3、学习问题(2)。此环节的设计和“学习问题(1)”环节的设计一样,这样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具体如下:

(1).出示问题(2):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教师:你能不能自己列式并试着口算出来呢?

(2)、全班交流算法

方法一:

54-20=34(元) 34-8=26(元)

方法二:

54-8=46(元) 46-20=26(元)

方法三:

54-30=24(元) 24+2=26(元)

……

学生还可能有其它算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于鼓励。

(3).练一练

36-20= 52-10= 34-23= 98-76=

36-24= 52-18= 90-25= 42-39=

(三)巩固应用。此环节主要以完成教材上的练习为主,教材练习题的设计难易结合,既有计算题也有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不会感觉枯燥。

(四)归纳总结.

师: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自己认为好的就是最佳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要细心认真.

(五)说板书。我的设计既简单明了,又体现本节课重难点。设计如下: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54+28=82(元)

方法一.

50+20=70 (元) 4+8=12(元) 70+12=82(元)

方法二.

54+20=74(元) 74+8=82(元)

方法三.

54+30=84(元) 84-2=82(元)

54-28=26(元)

方法一:

54-20=34(元) 34-8=26(元)

方法二:

54-8=46(元) 46-20=26(元)

方法三:

54-30=24(元) 24+2=26(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拓宽数的计算的认识渠道。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教学挂图、气球图片、三角形学具图片、计数器、小棒。

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上周五一起去挖蛤蜊,玩的开心吗?老师给同学们录像了呢,你想看吗?(录像)

师:同学们的收获课真多呀,在对话中,蹭着许多数学信息,你找到了吗?

生1:小红捉了12只虾,小林捉了26只虾

生2:小文捉了11只螃蟹,小丽捉了23只

师:同学们找到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共捉了多少只虾?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口算

师:我们这节课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他的问题我们留在问题口袋当中以后再来解决。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题,谁来列式?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会算吗?怎样算的?

生1:2+6=8,10+20=30,12+26=38。

生2:26+10=3636+2=38

2、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用口算得出26+12=38,算的对吗?我们可以用手中的学具来验证一下。首先自己来摆,然后先祖之间互相交流。

(小组交流)

师:谁来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展示一下?

摆小棒

先摆出26,是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再摆出12根小棒,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有8根,再把整捆的合起来一共是3捆,所以12加26得38。

师:说的真好,那些同学也是这样摆的?再来说一说。(课件演示摆小棒)

师:除了摆小棒的方法,还可以使用计数器,谁想到这里来拨一拨?

拨计数器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26,再在十位上拨上1个珠子,表示加上1个10,在个位上拨上2个珠子,表示加上2个1。和起来就是38。

师:谁还会说?(课件演示拨计数器)

3、竖式计算

师:今天老师介绍一种新的方法,用竖式计算。既然是竖式计算,那肯定是竖着写的,写错了没关系,大胆的在答题纸上写一写吧!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自己就写出了你的竖式,谁写的最正确呢?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请你一起来书空。

师:你会写了吗?来说一说吧,(课件演示)谁写对了?请你在下面再写一个正对的竖式吧!

师: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口算和笔算,谁能说一说,我们在写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多说

及时练习

帮助小兔子找萝卜

27+11=41+35=用喜欢的方法计算

当堂达标:

课本自主练习2题。

课堂:想一想,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必做题:65页自主练习1、2、3、4、5题。

选做题:66页7,8,9题及67页的聪明小屋。

板书设计:

12+26=38(只)

12

+26

38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和善于思考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启动数学列车

1.口算。

13×2= 34×2= 24×2=

13×10= 34×20= 24×10=

2.笔算。

23×3=

二、探究新知——进入数学乐园

1.出示课本63页例1的情境图:小红和妈妈来到书店买书。

(1)学生观察: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2)那小红遇到了什么问题?她会在思考呢?

(3)要算一共付多少钱,该怎么列式呢?(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师指算式)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2.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3.那24×12大约是多少,你会不会估算?(指名学生说估算)

生估:大约是有200

师:还有比200更接近的吗?

生:240

师:那24×12的准确得数,比240更大,还是更小呢?

生:小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24×10=240,还有24×2=48,所以24×12的得数比240大。

师:说得真好!现在我们就来算算24×12的准确得数,好不好?

生:好

师:好的,请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师巡视,收集算法.

4.全班交流,整理算法

投影出示:略

师:先出示问:这是什么方法?(口算)我请这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再出示问:这是什么方法?(竖式)这位同学做对了吗?(没有)那它这里有做对的地方吗?还要再算什么?

师:最后出示,我们再来看看这种方法,做对了吗?哪里又出现问题了呢?

(生说:第二步是24×10=240,不是24×1=24)

说得真不错,掌声送给他.

5.教学笔算:

好!下面我们就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笔算)

师板演竖式

师:我们先算什么?(24×2)

师:再算什么?(24×10

师:最后算什么?(240+48

6、指导看书,发现问题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下面请你们打开课本第63页,请看例题中的笔算,你发现了什么?

生:240的0可以不写。

师:说得真好!师把0擦掉。为什么这个0可以不写呢?(强调:因为1个十乘24得24个十,所以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不写)

师板书:(1个十乘24得24个十)

师:这个0不出现的时,我们该怎么列竖式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演示)

学生跟着一起做。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会做了吗?

好,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吧!

(老师出一题让学生练)

7.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好,下面谁来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提升——畅游数学乐园

1.计算密码:2小题

2.老虎森林:老虎每秒跑32米,21秒跑多少米?

3.游戏:计算比赛。(学习卡1)

4.(学习卡2)

四、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

2 4 × 1 2 =288(元)

2 4

× 1 2

4 8 …… 2 4 × 2的积

2 4 0 …… 2 4 × 1 0的积

2 8 8 …… 1个十乘24得24个十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7】

教学内容:第59页例2练习十四第7、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会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会乘法估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

40×1060×20xx×40300×70200×80

12×400240×2130×330×311×50

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21887955842

3、下列竖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18×453×789×5

22×837×371×6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第59页例2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提供了有关教室的哪些信息?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

2、教学例2:“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3、探讨估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18×2222×18

(2)小组讨论:怎样估算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xx≈20xx×20=400(个)

方法二:18≈20xx×20=440(个)

方法三:22≈20xx×20=360(个)

(4)小结: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揭示课题:乘法估算

3、尝试解决问题:第59页做一做:

①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的第7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①人人动手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本子上。

②同桌交流,说说估算的方法。

③指名学生板演,说说你的估算方法,集体讲评。

2、练习十四第8题:

(1)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题意。

说说从“学生们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已经种了的93棵树苗是几行?”这块地有几个93呢?

(2)人人动口在小组交流估算方法。

(3)请个别同学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第29页

板书设计:乘法估算

22×18≈

方法一:18≈20xx≈20xx×20=400(个)能坐下

方法二:18≈20xx×20=440(个)能坐下

方法三:22≈20xx×20=360(个)能坐下

教学反思:在数次估算教学中本课是最成功最自然的一课。两位数乘法的口算难度,为学生自然产生了估算的需要。尽管也有学生尝试口算但是复杂,自然引入估算。学生呈现的方法如同例题中的3种。其中最先想到的'就是2个因数都估成相近的整十数。乘法的估算,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题目进行不同的估算方法。如只是对算式进行估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估算,如果在解决问题中,就让学生选择能解决问题的估算方法,老师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在估算教学中既要交流估算方法的多样化,更注重培养学生选择最优的估算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际能力。在解决练习十四第8题时,学生出来较多的方法,如下:

一、93除以3先求出每行有31棵,再估算12行有多少棵。

二、93除以3用估算,得出每行大约有30棵,再12行约多少棵。

三、3行93棵,12行里有4个3行,也就是4个93,93乘4估算出结果。学生都能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说明,不错。

作业反馈:学生都能正确地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并且部分学生能认识到少估了多少,或多估了多少。在作业中进行估算时约等号符号的书写经常忘记,写成等号。【WwW.722331.coM 教师资源网】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3---6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

老师这里有一组口算题,谁敢在没有见到题目之前就把手举起来。请同学来口答,其他同学与老师一同判断正误。

12×20= 12×3= 11×5= 11×30= 24×10= 24×2= 你能说一说24×2=48的各部分名称吗?

二、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啊?(4月22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老师来告诉你们,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出示世界地球日图标)。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说到环境保护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多种树、不乱扔垃圾??)对,我们可以做的事很多,每年这天我们平湖二小的红领巾小队都会到街头去清扫垃圾和卫生死角。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

课件出示: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

师:从这句话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一共捡到多少件垃圾?

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决吗?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

2、引出新知: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大约捡了多少件?(学生各自汇报估算结果和方法)估一估,23×12约是多少?

怎样才能知道谁估算的钱数最接近准确数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计算出23×12的得数,三:算法探究

1、自主探索算法:

同学们,你能想办法算出23×12的得数吗?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想好了写在练习纸上。开始吧!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

你刚才是怎样算的?能不能让你小组的同学也明白你的算法?请互相说一说。

3、全班汇报:(结合情景理解算理)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预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1)连加:23+23+?+23=276(12个24相加)

(2)分步:23×2=46(件)23×10=230(件)230+46=276(件)(板书)

引导: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竖式大致选择以下四种:

① 2 3 ② 2 3 ③ 2 3 ④ 2 3 × 1 2 × 1 2 × 1 2 × 1 2 4 6 2 4 6 4 6 4 6 2 3 2 3 0 2 3 7 2 2 7 6 2 7 6 黑板上展示了几位同学的写法,请大家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这几位同学一定是在哪儿出现了小错误,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一找。鼓励学生找出:①对位错误,十位上的1和23相乘,得到的是23个十,3应该写在十位上,②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乘,漏乘了一位。

我们再来看这两种(③④)方法,他们有什么不同?由于十位上的1与23相乘,得到的是23个十,3在十位上,已经明确了3代表的是30,所以个位上的0我们可以写成虚0,或者不写,这样书写起来会更简便。

下面谁能带着大家回忆一下笔算的计算过程。学生说,教师用彩色标注。关注口算与笔算的相同点,进一步理解算理。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画箭头,并结合说明46是23与2的乘积,23个十是10与23的乘积,个位上的0不写。【教师板演】。

正因为横式和竖式有着相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小学笔算的基本方法是列竖式计算。

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红领巾小队一共捡了276件垃圾,同学们估算的大致范围与实际计算结果相符,笔算结束后我们要记得填好横式结果。[完成板书:23×12=276(件)]。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希望我们都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出一份力。

改错:请写对了的同学,自己再说一说计算过程,有错的同学一边说运算顺序一边把错误的地方改回来。

4、初步优化

对比一下这几种方法,你最欣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5、变式练习:

下面就请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道题。出示:23×13=

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的竖式,与以前认识的两位数乘两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你觉得计算时,哪一步是关键啊?

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巩固练习

1、填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

去乘第一个因数的(), 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2、完成竖式

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我们的同学也做了几道题目,可是遇到了困难,你能接着完成吗?

出示(1)2 3(2)1 2 × 2 1 × 4 4 2 3 4 8 问:两个48一样吗?

我们班的一些同学在做题时出现了一些错误你能帮他指出来吗?

3、我来判一判 3 3 1 3 2 2 2 × 1 2 ×1 1 ×1 2 ×1 4 8 6 3 1 3 4 8 8 4 3 3 1 2 2 1 2 9 3 3 1 3 0 8 师: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接下来我们用笔算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好吗?

4、游戏: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12×44 32×13 42×11 34×12 23×22 21×34 41×21 33×31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红领巾小队一共捡了多少件垃圾?

× 1 2 = 276(件)2 3 × 1 2 4 6??2 3 × 2的积 2 3 ??2 3 × 1 0的积 2 7 6 答:一共捡了276件垃圾。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计算、巧算的巩固练习。

(2)、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提出质疑、完善结论,上孩子们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三、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讲授法、探究法

四、学习方法

练习法、探究法、小组交流法、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从画画开始!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如果老师画的是整个图形的一半,谁愿意帮老师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补充完整)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画的对吗?是的,图形当中有这样的对称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

(老师点击屏幕,出现——好人)

师:大家想象着:如果在好人的后面也存在着那么一条对称轴的话,根据读音对称应该是:(大家一块说)人好。(点击第二个)我爱你——你爱我

蓝天——天蓝,喜欢我——我欢喜,老师希望我们整节课都欢欢喜喜!好,上课!

(二)新课教学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我们今天就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让老师随手写几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好不好?

(老师出示21×36、41×28、36×42、96×46),老师写了几个算式,想一想,如果在这几个算式的后面也存在着一条对称轴,和它们对称的算式是什么?(提问)可见,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还真的有这样的对称现象,是不是?是!可是,老师觉得,我们就这样写出几个对称算式,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这每一组对称算式之间的一些秘密,那是不是就更棒了?如果我让你们去研究,那你们会试着研究什么问题呢?或者说,你们会有些什么猜想呢?有没有?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两个算式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

【设计意图:课始,老师利用对称算式引入,既使新知保持一种神秘感,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学生猜想:每组两对称算式的乘积是否相等?(老师复述)如果让你去研究,你就会研究它们的积是不是一样的,对不对?哦,我觉得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去研究!

哎,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学过估算吗?对于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用估算来试试看!

生1:第一组算式,可以把21看作20,36×20=720;把63看作60,12×60=72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2: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40,20×40=8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不相等。

生3:我想把每个数都往小了估: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30,20×30=6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师:奇怪了!用估算方法算出来的每组两道算式的积有时相等,有时却不相等。那么,用估算方法能否判断每组算式的积是否相等呢?(不能)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呢?

生:笔算。

那同学们还等什么,拿出你手中的笔和纸,选择其中的一组,算一算,好吗?(学生练习)算好的。可以坐直,心里已经有结论的,我们先把笑藏在心里。

看到同学们都算的这样认真,我心里非常感动,同学们,我们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学生交流计算结果)那通过我们的计算,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孩子们得不出结论,让提出猜想的孩子复述他的猜想)

(学生得出结论)对称算式的乘积是相等的!(电脑呈现结论):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

(老师反问)同学们现在都相信这个结论吗?相信吗?我再问一问,有没有人怀疑这个结论的?要不,老师再写一个试一试,好不好?(老师又写了一个算式62×39),孩子们写出了对称算式,并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依然正确。

老师:现在还有没有怀疑的?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结论已经深信不疑了。像刚才那样通过几个例子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不完全归纳法。”

(老师板书)对于“不完全归纳法”,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那就是华罗庚爷爷讲给他的中学生听的,今天我也想把这个故事将给大家听,好不好?听完这个故事,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个结论你是否相信,好吗?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主人买回了一只公鸡,第一天,主人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第二天,主人仍然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到了第三天,主人依旧给公鸡为一把大米,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大米,连续给了九十九天,公鸡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此时,公鸡想:我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可是结果却不在美丽,到了第一百天,家里来了客人,公鸡没有再得到那把大米,而是被主人杀了。

好了,同学们,公鸡通过九十九天的得到的结论居然是错误的,是的,不完全归纳法,有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而有时得到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后来人们把不完全归纳法得到错误结论的那一种情况戏称为“公鸡归纳法”。

师:好了,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对这个结论还深信不疑的请坐直,有怀疑的请举手?

(大部分孩子都举手)怎么现在个个都怀疑了?为什么都怀疑了?如果你怀疑了,请说出你的理由!

(一个孩子举例说明14×16不等于61×41)

师:同学们,某某某不仅提出了质疑,而且他还在举例子,如果他举得例子是特殊的。你们试一试,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反例!(同学们拿出笔试着举例)同学们,你们找到反例了吗?其实。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反例,是不是就可以推翻刚才的结论,哎呀,我看到同学们兴奋地眼神了,如果你真找到反例了,你可以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了!我看到每个人都在交流,我让几个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问:(一个孩子举例)46×61不等于16×64。

师:我们都没有计算,只有他在计算,我想问一问大家,如果看到这组对称算式,你能否判断他们的乘积是否相等呢?你看的出吗?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举起了智慧的手!

(提问)这位同学的发言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想到了估算,46×61他把这两个数都往小里估,把46估成40,61估成60,结果是2400,而16×64,把它们都往大里估,把16估成20,把64估成70,结果是1400,因为40×60=2400,20×70=1400显然这里不是等号,而是一个大于号,好了同学们,我知道大家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反例,但是我们知道只需要一个反例,就可以说明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那我现在问一问大家,你们失望吗?费了那么大劲找到的结论居然是错误的,什么不失望,为什么不失望?是的,我们并不失望,因为我们最起码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哎,我想现在有些同学的心里肯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这个规律,而同学们写的算式却不符合这个规律呢?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隐藏着什么秘密吗?有吗?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我发现一些同学已经有想法了,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真有一些秘密呀?(学生交流发现的秘密)这位同学说: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等于个位上的数乘个位上的数,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同学一块验证)

师:那大家既然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那你们觉得我们这个结论该怎么改才能完善?(学生补充,老师总结)

得出结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

【设计意图:在“找到规律——怀疑规律——验证规律——否定规律——完善规律”过程中,学生不断肯定与否定自己的想法,不再轻信别人口中甚至于书中的答案,整个课堂充满了思辨的气息。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培养了有益于一生的思维品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师:现在大家对于这个结论,你们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一个反问,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交流。长此以往,数学的奥妙、数学的美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里,学生怎会不喜欢学习数学呢?】

好了,同学们,思考是美丽的,看到同学们都能认真的思考。我很欣慰!我想,同学们心里可能都在想:这个结论到底正确与否?为什么会是这样?在乘法中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现象?在除法中、加法中、减法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多少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都能带着这种精神,真正走进我们的数学世界!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10】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加和减”的第一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以及掌握了千以内笔算加法,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又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必要的铺垫。教材以学生自主尝试为主,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相互交流中,理解并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例题以学生们感兴趣的购买玩具为题材,以生活中到处可见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标准》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细分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由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的制定: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的口算出结果。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采取创设情境,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安排学生在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中,通过观察,抽象出题目中所蕴藏的数学信息,由这些信息而产生出相应的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诱使其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讨论比较,互动合作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具吗?今天啊,有两个小朋友自己去买玩具了,可他们在付钱的时候发现自己数学知识不够,不知道付多少钱,你们能帮他吗?(板书课题)

这一段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让小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在言语上,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放开胆子,去尝试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同时,还用两个小朋友购买东西产生的数学问题来引发学生求知欲望,顺利的引入新课的教学。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你们能口算出小男孩该付多少钱给这位阿姨吗?怎么列式,同学们分组讨论,把想好的方法跟同学们好好的说一说。指名问答,互相交流。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只要方法正确、合理,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及时的表扬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们来说,新课程要求算法多样化,算法的最优化。在这儿,让学生们互相讨论,比较出最优秀的口算方法,教师加以总结。

师:这位小妹妹该付多少钱呢?如何列式呢?师板书。你们还能口算出结果吗?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1)先算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8=12,再算40+30=70,再算12+70=82。对每一位回答出答案的同学都要及时表扬。

3、对比分析,提高能力

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算一算、比一比。(“想想做做”第1、2题)

师:刚才同学们学的都那么好,现在我们小组间来个比赛,看哪个小组算的又快又好。

(2)、想一想、填一填。(“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写。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比一比,算一算。(“想想做做”第4题)

(4)、估一估,算一算。(“想想做做”第5题)

(5)、解决实际问题。(“想想做做”第6、7题)

多媒出示第6题。

仔细看图,根据提出的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哪几条路?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估算,在估计以后,让学生在组内交流是怎么样想的,再算一算估计得对不对。

多媒出示第7题。

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

小组交流,把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5、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小结: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内容。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口算、笔算的基础上,学习探讨的。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笔算方法,教材把分步演算的过程呈现出来,然后再导入主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

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学习有兴趣。学习前,学生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会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口算的基础上,尝试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包括自我检查、互相改错)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1、你得到哪些信息?生汇报交流。

2、生理解题意,列式。

3、师: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学生回答,并评判每种估算值与准确值的大小比较。(三种方法)

4、怎样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呢?

二、探索尝试,找寻方法。

1、用你学过的方法试一试。

(1)先独立思考,再汇报交流。学生评判优劣。

(2)学生多种方法中,师生共同优化出一种(拆数法):

24×10=240 24×2=48 240+48=288

2、尝试笔算24×12

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1)、尝试解决问题: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先独立思考,书写再练习本上,再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在投影仪中一一展示算式,学生评判对错,说出每一步的由来。

(3)、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3、研究笔算的方法:

抽学生口述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师板书,重点说算理。

学生讨论交流(特别乘得的积的第二行个位空位的道理。)

24 24

×12 ×12

4、小结笔算方法:学生交流汇报。

(1)计算方法是什么?(拆数法)

先( )和( )相乘,再( )和( )相乘,最后两个乘积相加。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书写数位要对齐;乘法口诀准确;加法计算准确。

5、试一试:

32×12 41×21 13×31

(1)学生独立完成。

(2)投影仪展示,学生评判。

(3)师强调出现的问题。

三、巩固方法,实践应用

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

23×13 41×21 23×31 32×12 43×12 22×14

抽生板演,先自我检查,再其他学生上台评判对错,错误要改正。

2、森林医生:

针对学生易犯错误,判断对错,找出原因,并改正。

3、计算:P64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自我检查。

投影仪展示作业,学生评判对错。

4、应用:P64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四、归纳梳理,总接收获。

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提醒大家什么?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4×10=240 24

24×2=48 ×12

240+48=288 4 8……2×24的积

2 4……10×24的积

2 8 8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篇12】

一、教材:

1、教学内容及简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计算方面学习的重要转折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想:

课本中以订牛奶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学生献爱心活动为研究题材,贴合学生实际,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巩固强化,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老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在此基础上,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老师有意识提问:你想怎样学习新知识?让他们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将难点转化,以旧知解决新问题,从而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

1、渗透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

2、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到优化。计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通过充分创设问题情境,多种方式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出现3种情况,情况一:28×6×2;情况二:28×4×3;情况三:28×10+28×2。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思考、探索计算的方法,通过比较认识到笔算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一起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3、注重沟通,理解算理。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分成三个部分,前面两部分都可以看成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但着重让学生明确第二次计算的书写,第三部分,将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加。竖式计算的算理与学生前面的方法是一致的,教师要注重沟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4、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叙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困难,要求学生根据对算理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讲就行了,教师简要的板书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

5、验证结果,提高效率。在笔算中,验算是最好的验证方法。因此,让学生交换48和12的位置再乘一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乘法的验算方法。

(三)有效练习,巩固延伸

第一组安排的4题不同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从而进行独立的计算过程,第1题明确得数数字相同意义却是不同的,3、4两题的.计算都有向前一位进位的问题,拓展了例题的教学。

第2题纠错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第3题解决问题部分的设计,是为了增加数学计算的趣味性,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4题是开放性练习,也是提高了计算难度,有基础练习、有提高性的进位练习,自己出题时还有可能两次相乘都有进位。

练习中的习题从不进位到进位,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为对于学生来说,顺序方法都是一样的,进位的问题也是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中学过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新问题,但会感觉有点困难。当然,计算要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必须要相当的练习量。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模板12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两位数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学生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教案和课件的改进,如何根据课件写教案呢?这份“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是小编独创制作的希望您能够喜爱它,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2023-05-08 阅读全文
  •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精选15篇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在幼儿园教师的生活工作中,时常需要提前准备资料作为参考。资料包含着人类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所汇集的经验。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幼师资料内容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精选15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
    2023-04-10 阅读全文
  •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教案10篇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幼儿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教案10篇”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你阅读和收...
    2023-04-10 阅读全文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反思》这是一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小...
    2022-03-05 阅读全文
  •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需要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欢迎你的品鉴!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总结...
    2023-06-06 阅读全文

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学生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教案和课件的改进,如何根据课件写教案呢?这份“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是小编独创制作的希望您能够喜爱它,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2023-05-08 阅读全文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在幼儿园教师的生活工作中,时常需要提前准备资料作为参考。资料包含着人类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所汇集的经验。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幼师资料内容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精选15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

2023-04-10 阅读全文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幼儿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教案10篇”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你阅读和收...

2023-04-10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反思》这是一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小...

2022-03-05 阅读全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需要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欢迎你的品鉴!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总结...

2023-06-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