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课堂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7-06

课堂读后感。

你读过多少篇作品的读后感呢?每个人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内心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当许多感动在我们脑海中凝聚时,我们就应该写一份读后感。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课堂读后感”的相关资讯,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课堂读后感【篇1】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由佐藤学编著,书中“从相互倾听的关系走向合作学习的关系”让我有感而发,我觉得,构筑“相互倾听”的关系至关重要。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常常是教师期望的美好境界,可实践中的课堂上,常有学生表现出自制能力差,表现欲旺盛等情况,能“听”、会“听”的学生实在不多:有些学生缺乏“听”的习惯,不想听同学发言和教师讲课;有些同学在别人发言时,坐姿端正,神情专注,可缺乏思考;在有些同学的心目中,只有你“听”我的,哪有我“听”你的。在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教师激情投入,学生心不在焉者有之,左顾右盼、东摸西搞……教师提问,部分学生“群情激昂”,而部分学生随声附和,仍然停留在低层次的倾听上,一节课常常在判断问题对错层面上的声音在教室里“此起彼伏”……其实,这些都是在“倾听”环节出了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呢?

倾听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同时,倾听也是对对方的理解和尊重。上课时,老师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发言受到其他人专注倾听时的被尊重感,然后,通过引导树立全班的倾听氛围,让学生每人都成为“伟大的倾听者”。

学生的张扬个性不代表可以随意插话,民主平等也不代表可以无视纪律。必须培养学生倾听时应具备的涵养:倾听者应用专注的眼睛看着发言者,面带真诚的微笑;赞赏的目光,会心的微笑,倾听者尽量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在耐心的倾听中去理解和体会发言者的观点和主要内容,尤其对学习有困难,表达不流畅,说话不完整的同学要有耐心,要给予期待……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也令发言者增强信心。

在学生倾听时,要明确任务,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具体的任要求去听,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充满责任感。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通过进一步的交流讨论来检验学生的倾听状况。

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观察发言者,更要用心去关注发言者,充分肯定那些认真倾听别人的诉说,努力听懂、理解别人观点,从而作出积极反应的同学。

带着这些感悟和心得,我想我会像那些平凡又具个性的老师们那样,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上建立学生间的倾听关系,并且做一个最好的倾听者,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对话权,以及展示自己。

课堂读后感【篇2】

学校是儿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场所。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使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这是教师们的共同愿景。不过现实的学校并没有发挥这种功能。现实的学校正在沦落,随着学年的升高,部分学生会逃避学习,逃离书本。尽管教师在拼命努力,但是儿童越是上学就越是丧失学习的乐趣,越是丧失合作学习的伙伴,越是丧失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创造合作学习、创造探究学习的挑战正是为了变革这种学校而斗争。

从相互倾听的关系走向合作学习的关系。直言“不懂”的课堂,以“不懂”的儿童为中心。创造合作学习的教师把边缘化的儿童作为课堂沟通的中心来对待。例如那些在学科学习中有困难的儿童、不能融入课堂教学的儿童、难以参与课堂学习的儿童,从这些边缘化的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落差中可以洞察到合作学习的可能性。要进行以边缘化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尊严有深切体验和共鸣,要有对每一个儿童成长的期待。在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里,一个人的发现会唤起其他人的发现,从而产生新发现的连锁效应。课堂上没有“好意见”和“坏意见”的区别,而是每个人的发言都是很棒的。尊重所有学生的思考是教学教学的基础。这样的教学可能不太顺利,磕磕绊绊,这就需要教师保证儿童的个性化学习,确保儿童能多样思考,互相支持、互相学习。

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只有认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挫折都是了不起的,并且认真倾听每一个儿童的低语或沉默,才能获得教学的立足点。只有摘下“能”与“不能”的有色眼睛,才能看到每位儿童挑战固有学习的情景,才能看到儿童无可比拟的、个性化的经验和创造。这种个性化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就是发现和给予每一位儿童的尊严和信任的过程。信赖每一位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的信任与尊重不是因为其资质好、能力强,而是认识到人的脆弱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陷和弱点。正是由于儿童们是脆弱的,所以才充满了成长的可能性,他们是值得尊重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情结“,那些能够回应这些“内心情结”的成人都可以成为儿童学习和成长的伙伴。因此,创造性的教师总是能够接受儿童的多样性和教材的发展性。

课堂读后感【篇3】

寒假中,捧着佐藤学教授的《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细细读来,让我对我们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有了新的了解,那就是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在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那就是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这是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

这里的“倾听”是教学中教师活动的核心。是在娴雅的关系之中相互倾听彼此心声,每一个人的细腻思考得到细致的交流。能够紧扣当今教师心弦的教学绝不同于以往那种受到喝彩的、热热闹闹的、华而不实的教学,而是借助纤细的交响展开的、静悄悄的、返璞归真的教学。【wWW.tV2288.COm 通知范文吧】

书中佐藤学教授给我们列举了静冈县富士市广见小学的八木静代老师在三年中课堂的变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第二次执教五年级的社会课《汽车工业》中有两处令人惊叹:第一,在课堂的前方,实物的汽车零部件被拆卸下来展示。儿童们分组设立汽车公司,参考实物的零部件用纸箱板来制作汽车。从零部件的生产到下订单模拟汽车装备的整个工程。第二,八木老师同儿童的关系是应答性的,基于课堂中的倾听关系而形成了对话性的沟通。八木老师的应对策略是:不折不扣地接纳儿童的发言,这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课堂,有多少老师能做到不折不扣的接纳儿童的发言。我们往往会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或者儿童的发言脱离了我们的预设就会被毫不留情的打断,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合作学习大部分都只是流于形式,趋于表面。正如书中所述:建立合作学习关系的教师,其活动核心应该是真心接纳的“倾听”。 “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信任和倾听形成了润泽、融合而安全的言说环境,也在无意之中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信赖和倾听关系。”

教师倾听并接纳学生的所有发言,不管是好与坏,用心接纳学生,润泽学生心灵,也润泽了课堂,用尊重学生获得学生的尊重,也引发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从而形成相互倾听的关系。

本书从真实的课堂出发,坚持教育改革是由“小事”积累起来,“小事”才是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以小见大,在喧闹的改革浪潮中带领我们进入返璞归真的课堂,呈现回归“人”的本真教育

课堂读后感【篇4】

刚刚经历了为期一周的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上午四小时,下午三小时,中间几乎没有休息过,课程安排的满满当当,海量知识的填充让人头痛欲裂,简直比考试前的工作强度还让人心力交瘁。但回过头整理时,收获和顿悟让我深感不虚此行。培训中,有一堂课提到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期。被各种各样活动、报道、检查填埋的老师们,无暇专注于教学研究,校园里每天都在过节,但就是静不下心来教书。工作多年后,很多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倦怠期,用好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我突然就想到了“李镇西”。

有人说,初入教育行业的新老师可以读一读李镇西老师的书,但是教学十年以上的老师就不要再看大谈情怀的'书籍了,还是要多挖一挖更有深度的理论性书籍。我觉得有道理,当你有方向时,大刀阔斧向前奔,有用不完的热情和精力去拥抱教育;如果你累了,乱了,迷失了方向,不妨再翻一翻李镇西老师的《我的语文课堂》。

《我的语文课堂》其实就是李老师整理了自己20场语文课的课堂实录,完整而全面地展现了"李镇西式"语文课堂的风采。他常形容自己是在"用身体写作",因为他的每一个文字都来自教学实践。相较于更多名师的课堂实录,李老师用第一人称娓娓道来,让读者更容易带入自己的体会。特别是每一课的反思,确实让我感受到,李老师总是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在心上。

书中有一个教育故事,李老师的一名学生被罚在教室外面站了一会儿,但后来才知道,迟到是因为生病,再后来这名学生因白血病去世了。李老师在书中写到:“就是这么一个突发事件,唤起了我的良知。我开始反思,如果任安妮没有生病,我就可以让她罚站吗?当然不是,罚不罚站与学生是否生病没有直接关系。我永远不可能向活着的任安妮说声‘对不起’了,但我每天还面对着健康成长的一批又一批学生,如何待他们,尊重他们,这考验着我的教育良知和教育真诚!”读到这里,我心里是无比酸涩的。曾经带过的小皓同学就立刻浮现在我眼前。从我成为他的班主任第一天,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他的笑容与众不同,那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笑,纯净单纯;他的目光与众不同,仿佛看着你,又仿佛看着所有人,天真无邪;他的语言与众不同,似乎在对你说话,又似乎对自己说话。他经常趁课间休息就不再回来上课了,让我到处找哇!犹记得有一次课堂小组评价活动单时,他因为组员们都给他的作品最低等级,委屈的哇哇大哭,我怎么哄也哄不好,但我也不能歪曲评价标准,左右为难。一堂课眼看着一半过去了,教室里乱成一锅粥,怒火燃烧了我的理智,我拉着他出了教室,大吼一声,“你要哭就在外面哭吧,不要影响我们上课!”最终那堂课也没上成,因为小皓在楼道哭的震天响,教室里根本静不下来。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小皓他也早就毕业了,然而我还欠他一个“对不起”。现在我每天也像李老师那样,面对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如何带他们,尊重他们也考验着我的教育良知和教育真诚!

这些年,我读了很多书《捕捉儿童敏感期》《接纳孩子》《陪孩子成长》等等,理论加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方法诀窍,我再也不是那个手足无措的李老师了。我赢得了一些家长和领导的肯定,但是李镇西老师的话我必须永远记得:“尊重学生并非教育的本身,只是教育的前提。”

从教十余载,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成就,每天都做着最平凡琐碎的工作,甚至倦怠,唯有“保持童心,钟情细腻的教育情怀”,才让这一天天平凡的日子变得伟大,富有生机。

课堂读后感【篇5】

前两天读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日本小学10块钱的午餐,惊呆全球网友,中国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其中有一段话感受颇深:45分钟的午餐时间也是接受教育时间,就像学习数学或者阅读一样。这就是日本的“食育”教育,除了吃还有潜移默化的教育。读完这篇文章后其实感受是错综复杂的:无可否认日本强大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其实是得益于良好的教育的。联系前一段时间读的佐藤学教授著写的《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这本书更是深有体会。

一直以来我们倡导的课堂总是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设计了这样那样看着热闹非凡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似乎拼命地举手卖力的回答,就是一堂成功的好课。自从拜读了《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我重新审视了一下目前的课堂,对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及一节好课的标准有了重新的认识。

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倡导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这种改革实际上和左滕学教授提出的宁静的课堂革命本质上有着必然的联系和相似之处,都是将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变成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通过几年的学习和摸索,老师们能清楚的了解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并付诸课堂教学实践中去。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仿佛只学到了一些皮毛和形式上的东西,对于真正的落实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一段时间以来这种高效的课堂仿佛有些作秀之嫌。课堂教学改革一度陷入了瓶颈之中,那么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在读到课堂的重建这部分时,通过品读八木静代老师前后两次不同的课堂教学片段,我仿佛找到了答案。

佐藤学教授在第一次听八木老师的课时,曾用了“风声水起”这几个字来评价,可见八木老师的第一次的课堂虽然学生表面活跃,发言积极,但只是对于教师独白的应付,没有达到思维的碰撞与交流。而这何尝又不是我们目前课堂改革的现状呢?孩子们汇报的如火如荼,声情并茂,几乎用十分流利的语言回答了课堂上的所有知识点,而老师却退到了讲台后面,把讲台变成了学生展示表演的舞台,每每面对这样的课堂我们不禁要发问:学习新知识难道孩子们会无师自通吗?会没有疑问吗?教师的作用到底在哪里。用佐藤学教授的话来说:这真是令人遗憾的遭遇。

佐藤学教授通过前后两次八木老师的课堂变化来阐述如何进行课堂的重建。第二次的课堂我们通过细致的语言描述真正的感受到了老师教学方式的改变:那是在不折不扣的接纳每一名学生,胸有成竹的应对孩子的回答基础上所构建的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倾听的关系,并以倾听、串联、反刍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

课堂由原来的风生水起变成了孩子们的静静思考,凝练的教师用语不急不躁的自然展开,每个学生都侧耳倾听着从每一个人的经验编织出来的富于个性的发言与思考,课堂变得“宁静了”,成为了彼此切磋的共同体。

如今,我们上下齐心协力在搞课改,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透过八木老师的课堂我们来反思我们的高效课堂,高效究竟要体现在哪里,通过读这本书我想答案应该不言而喻了,这本书为我们如何创建高效课堂,教师如何组织课堂,如何创建学习共同体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学生从各自呆坐的学习走向活动性的学习,从习得、记忆、巩固的学习走向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在教学的方式表现为传递、讲解、评价的教学转向触发、交流、分享的教学。

目前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也在积极的探索,围绕改革我们先后探索了作业改革和教案改革,接下来我们将学以致用,结合佐藤学教授在这本书中提到的观点来考虑我们改革的效度问题,并对教师们进行培训,重新明确并建立一节好课的标准,以此来实现课堂的高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宁静的课堂革命展示的是在相互倾听基础上的一种活跃的思维碰撞,深层次的沟通串联……我们在努力学习着,同时也在努力实现着。

课堂读后感【篇6】

记得第一次听到佐藤学的名字,是在7年前听华师大李季湄教授的讲座时,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一本由她翻译的书《静悄悄的革命》,作者正是佐藤学。同时,李教授也讲到了书中的许多观点。如: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要致力于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等等。在当时大家都在致力于课堂改革,探索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背景下,佐藤学教授带来的这些“课堂中静悄悄的革命”,无疑是很有冲击力的,让人心潮澎湃。于是开始关注佐藤学,回来后,就上网搜索《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可惜没有买到,只能断断续续地通过网络、杂志上阅读、收集一些书中的段落,摘录一些主要观点。去年,拜读了教授写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这次寒假,又学习了他的另一部力作《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

很钦佩佐藤学教授,在阅读中不断感受着这位来自日本名牌大学东京大学的教育学者的人格魅力,以及作为一个研究者、教学实践者的为学本色。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佐藤学教授亲临几千所学校,踏进一万多间教室,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养护学校,把自己融入校长、教师、学生中,融入到学校这个“学习共同体”中,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有力的支撑”。

所以,看《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第一感觉就是清新、鲜活的实践气息扑面而来,一个个真实、生动的“课堂革命”的案例让你感觉身临其境,看得欲罢不能。书中能引发共鸣的“经典语录”随处可见,不时引起我写下来、记下来的冲动。我一直认为,读书的乐趣有很多,比如:你平时想说又说不出来的东西,被作者说出来了;你心中一团乱麻的东西,作者帮你梳理清楚了;你原来的思想、观点,被作者打破了,引发了你重新思考的兴趣。读这本书,我体验到了读书的乐趣。

课堂读后感【篇7】

拿起书在读到整本书的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就感觉到它会是我们新教师处理课堂和学生问题的好助手。它涉及的50个方法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是真正会出现在课堂上的情况。不难想象,我们新教师首先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课堂纪律管理,这是任何的前提,无论在大学学的专业成绩多好,教育心理学成绩多高,面对纷繁复杂的小学生课堂,我们会手足无措。但是,所有在校一线老师都是很忙的,很少有负责教学的老教师或者主任能手把手带新教师,这本书正好能给我们指导和帮助。

作为教师,与学生相处是一门学问。面对学生,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不要吝啬微笑,即使在并不轻松的情况下,不要让个人的负面情绪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做一个孩子们心中的“乐观榜样”。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好的榜样会时刻留意自己的行为,但不能忘记留意孩子们的行为。教师虽然有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并修正的义务,所以我们会太过注重“挑错”,太过关注孩子们的错误,所以在第23章“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中,作者就告诉我们要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表扬他们,鼓励他们,用好的方面弥补不好的方面。

在实习期间,我一直铭记我的指导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新教师需要那些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个人威信和魅力的机会。这是一次午间休息时班级组织在大厅进行钢琴欣赏会的时候,除了孩子们的钢琴展示,还特别邀请了一位新教师来演奏。孩子们非常认真的听老师的演奏,还派了代表表达了全班的再次邀请。对于新教师,这不仅是同事之间的帮助和鼓励,更是把握了一次拉近与孩子们距离的机会,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了个人魅力,这是值得会议的一刻。整个过程,每个环节,班主任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微笑,点头,鼓掌,孩子们的表现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在这些普通的事件中,孩子们自告奋勇的表演、认真地欣赏并给与鼓掌、对老师的尊敬爱戴,在这群一年级的孩子身上就是闪闪发光令人感动的正能量。

教师,不仅是孩子们行为的风向标,也是孩子们品德发展的领路人,希望在我的教师生涯中,也能做孩子们称职的师长、朋友和亲人。

课堂读后感【篇8】

寒假期间,我细细拜读了《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这本书是由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博士佐藤学教授撰写的。书中记录了作者所观察、记录的教师们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实践的挑战,提示了创造“学习共同体”教学的要点。读了这本书,我更加明确了我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思想。

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绝不一样,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好。其次让学生自已解决问题。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关键还在于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眼、动脑、动手,教师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

学生为主体,不是不要老师的“主导”作用。一般说来,教师的认识先于学生、高于学生。而学生心理特点又不同成人,加上本身知识有限,自学是有困难的。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教和学是矛盾关系。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首先做到尊重学生。教师要放下“师”架子,视已为普通一员置身于“主体”之中。教师还要具有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按着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教师还要照顾好后进生,课堂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其次做到多向交流。教学中要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教师听和学生之间交流的三向结构;再次做到环境宽松。教师在课堂上要交换角色,使学生产生平和心理,从而形成一个无拘无束、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最佳氛围。

课堂读后感【篇9】

有效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有效果;其英语表达effective意思是producingtheresultthatiswantedorintended,即产生想要或预期结果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课堂教学有效与否取决于它能否带给师生想要的东西。

那么,教师想从课堂上获得什么呢?首先,在课堂上师生的相处是融洽的、幸福的。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不仅能够很好地驾驭学科知识,而且教师能将其深度与自己的个人人格魅力相结合,将书面知识生活化、简单化,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所学内容具有挑战性但有趣,所学与自己的生活并无距离感,只是自己平时少了些思考与投入。学生如果不会对所学内容产生恐惧、忧虑甚至是对抗情绪,而是主动、积极地探索所学,即使在学习的过程中犯一些幼稚的错误,教师作为过来人也会幸福地看着幼稚的错误正在引领着学生的成长。

其次,教学进度与学生接受度步调一致带给课堂的和谐美与生命活力。在学生习得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并感受师生之间、同学间互动过程中情感的共鸣和知识共享所产生的乐趣以及课堂进程带给师生的心灵震撼与撞击。就像帕克.帕尔默所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如同两位舞者的关系,要跳出完美的舞蹈,不是教师或学生单独起舞,而是和舞伴的完美配合。但教师的教学离不开学校管理限制的,他们经常为了任务的完成而循规蹈矩:陷于一堂一堂所谓有序的课程计划教学之中、陷于课堂零散知识点的传授、陷于将时间与精力更多地投入在所教内容物的研究而不是对学习者的深入了解。要让课堂焕发出属于本真的生命力,教师要在关注知识本真的基础上,加大对教与学主体的研究、鼓励和自主学习的空间。

同样的,学生想从课堂上获得的不仅是所学学科知识的深度,更希望透过知识的广度让自己能看清自己前行的方向;学生想从课堂上获得的不仅教师的知识传授,更希望的到老师、学习伙伴方法的指引、合作、鼓励及共同体验生命成长中每个美好的瞬间,或许某个课堂上不经意的瞬间会让学生的记忆成为永恒,也有可能这一瞬间能够给他/她的成长打开一片关阔的天地。不仅是课堂中的精彩纷呈会让学生有所启发与感悟,引发他们的成长,有时课堂中的举步维艰也能带给他们反思、感悟与成长。

课堂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片小天地。在这里,只要师生配合默契,他们就能舞出让自己满意的、幸福的舞步,师生想要的有效就会自然产生。

相关推荐

  • 课堂观察读后感9篇 在学习的时候,想必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喜欢写作的人,一般都是热爱生活的人。作文的脉络清晰与否,取决于作者自己的知识经验。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写好一篇作文吧?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课堂观察读后感9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看了《课堂观察》这本书,在对听课评课的方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教师听课要高度集...
    2023-06-09 阅读全文
  • 天宫课堂课堂教学观后感 2021年12月9日下午15:40,在开播的“天宫课堂”中,三位航天员在神秘美丽的宇宙中进行了科普,在观看“天宫课堂”后,心中留下了很多印象深刻的片段,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把自己观看时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写“天宫课堂”的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以下由编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天宫课堂课堂教学观后...
    2022-11-25 阅读全文
  • 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模板 幼儿教师教育网精选专题推荐:“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在欣赏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我深深被阅读的魅力所折服,写读后感时要有主次感与逻辑感。...
    2023-01-23 阅读全文
  • 叩问课堂读后感(精品14篇) 欢迎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提供的"叩问课堂读后感"相关资料,读完作者的作品,许多读者被深深感染。书中引人入胜的描写,让我们陷入其中,从中领悟到了许多人生哲理。撰写读后感能够彰显我们阅读的深度,对于书籍的理解有极大的裨益。如果您正在寻求优秀的作品读后感,不妨参考一下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收集的范文...
    2023-06-04 阅读全文
  • 父母课堂读后感(分享5篇) 对于作者作品的领悟,我们可以融入到作品中。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写的读后感,以更好地理解这本书所传达的理念,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特别制作了这篇“父母课堂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3-07-05 阅读全文

在学习的时候,想必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喜欢写作的人,一般都是热爱生活的人。作文的脉络清晰与否,取决于作者自己的知识经验。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写好一篇作文吧?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课堂观察读后感9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看了《课堂观察》这本书,在对听课评课的方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教师听课要高度集...

2023-06-09 阅读全文

2021年12月9日下午15:40,在开播的“天宫课堂”中,三位航天员在神秘美丽的宇宙中进行了科普,在观看“天宫课堂”后,心中留下了很多印象深刻的片段,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把自己观看时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写“天宫课堂”的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以下由编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天宫课堂课堂教学观后...

2022-11-25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精选专题推荐:“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在欣赏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我深深被阅读的魅力所折服,写读后感时要有主次感与逻辑感。...

2023-01-23 阅读全文

欢迎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提供的"叩问课堂读后感"相关资料,读完作者的作品,许多读者被深深感染。书中引人入胜的描写,让我们陷入其中,从中领悟到了许多人生哲理。撰写读后感能够彰显我们阅读的深度,对于书籍的理解有极大的裨益。如果您正在寻求优秀的作品读后感,不妨参考一下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收集的范文...

2023-06-04 阅读全文

对于作者作品的领悟,我们可以融入到作品中。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写的读后感,以更好地理解这本书所传达的理念,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特别制作了这篇“父母课堂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3-07-0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