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3高考1977观后感(范例4篇)

发布时间:2023-07-01

高考1977观后感。

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整理的有关“高考1977观后感”的全面介绍。有哪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本可供借鉴呢?解压的方式有很多种,看电影便是其中之一,好的电影让我们学会思考,反思并且进步。为了将影片的美好和自身的感触珍藏于心,我们就要写一份观后感,养成写观后感的习惯可以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高考1977观后感 篇1

一直看到网上热评《高考1977》这部片子,虽然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还未出生,但想一睹--结束恢复高考这段历史真容的我,最近很有兴趣地在家看了这部片子,一直以为这种主旋律的片子肯定枯燥乏味,也就最多让我了解下当时历史时期下,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生活状况,但是我看完后发现,我错了。更没想到第一遍看完后又抽空看了第二遍。不论是第一遍时的震憾、喜悦和感动,还是第二遍回味时的悲痛、酸楚与羞愧。影片在很多地方着实打动了我,使我感触颇多。归纳下来,共有三大关键词:梦想、奋斗、尊严。

梦想,每个人都有平等追逐梦想的权利!

电影里那群知识青年应该跟我差不多大,但跟他们比起来,我发现他们都比我活得幸福,比我活得实在;挺简单的道理,因为他们比我更有梦想。或者更准确的说他们更知道自己的梦想在什么地方;抑或是他们的梦想知道在什么地方实现,他们可以为了梦想连性命不顾地去扛300多斤的大包,可以为了梦想去冒天下大不韪到书库“偷书”,可以从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赶回黑龙江考试。当我看见影片中一群被耽误了xx年但仍渴求知识的青年拼命奔跑跟时间竞赛、跟火车叫板的镜头时,真为他们压抑了多年的梦想能得以实现而大快和解恨。这是一个与梦想追拼的画面,那一刻我觉得我这个貌似物质和精神都丰富充实的人与他们的距离相隔实在太远。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可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我真的没办法用一句话语精准地表达出来。只觉得脑子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梦想,不论是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中。但这些梦想归根结底却都不是我发自内心的,基本都是受外界影响而产生至我思想中的。忽然间有种可怕的顿悟,醍醐灌顶般的顿悟,意识到这并不是梦想,而是一种欲望,是一种贪婪,是《沉思录》里一直想教导世人需要解脱的一种状态。发自内心的梦想是给人以纯洁的心灵启迪与归属,这与是非成败没有任何关系,而欲望和贪婪则是满足别人眼中的自己。所以,从简单意义上来说梦想在于发自内心深处的寄托,欲望和贪婪在于别人的眼光。如果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真可算得上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了,别人的眼光左右着我的思想,他人的意见影响着我的判断,客观的事实决定着我的成败。我就是一粒棋子,周围的世界就这样被无形的力量控制着,无人可依,同样也无处可逃。静心思考,如何找到发自内心的梦想源泉,是我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毕竟,有梦才有远方。

奋斗!为了那场高考,有人付出了生命,有人抵押了爱情。

影片所描述的上世纪70年代,中国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准备用实际行动支援祖国建设,在经历了孤独、严寒、远离亲人的各种考验后,他们认识到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去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于是聪明肯干的番志友,家庭成份不好的陈琼,义气上进的强子,敏感弱小的根宝,都在经历了苦闷挣扎后默默接受了现实。一切听从组织安排,绩效考核、组织审查、群众投票,为了争几个工农兵上大学的名额,身体孱弱的小根宝300多斤的大包也拼命去扛了,身为女性的陈琼当修路先遣队队长的拼命也当了,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为了梦想、为了将来努力奋斗着。当邓小平同志复出发表讲话,貌似已经习惯了农村小天地的知青们都预感到,一场大变革将迅速在全国蔓延。‘变革’俩字放在21世纪的今天可能不足为奇,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一秒和上一秒也大相径庭。然而十年--对知识的破坏和对尊严的践踏,已使我们的国家千疮百孔,所以陈琼的父亲会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但是我同样经历过高考,经历过高考的艰难沧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不同的是80后的我只能把高考当作我人生中一个必经的旅程,一段记忆深刻的日子,一个为梦想、为学校、为家庭、同样为自己奋斗努力过的阶段。但我想,片中那个年代的人肯定会把高考记忆当成弥足珍贵的财富,因为其中充满着激情,充满着跳跃的心。那一代人经历着时代的巨大变革,从单位推荐、组织审查、群众投票上大学到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上大学,这变化,是很大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个人的奋斗在时代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那个时代的生命太脆弱,如蝼蚁一般,而那个时代的人也够坚强,在十年的磨难中依然维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依然有骄傲,依然有爱情,依然能幽默,依然有改变命运的执着。不去探究他们的动机,相比其它而言,那些无足轻重——单单这份执着地奋斗就足够令我折服了。我感动着,不仅仅因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被他们的奋斗精神所折服,他们是了不起的一代,是中国社会大变革中经历过大风大浪仍屹立不倒的一代。

尊严,一个人必须捍卫的东西。

这里不得不提下影片中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角色——张图强,他是一个义气、上进、刻苦、拼命、倔强,同时很有思想的上海知识青年,以绝食来反抗老迟决定高考报名前需测验的故意刁难,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同时也是党中央给符合条件青年的高考权利。他的那句“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有命不拼命,也是等于零”实是表现出对“革命”的一种无奈。实际上,组织的政治性、组织性、原则性当时都体现在老迟的公章上了,什么都要组织盖章才行,就连自由恋爱结婚生子也要组织盖章才行。我不仅要问,一个公章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公章就是法律?有公章就能为所欲为?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但在那个年代,这确是铁的事实,让不曾经历过那种荒诞、惨烈的我唏嘘不已。面对老迟阻挠高考的伎俩,强子带动大家绝食抗议,还上演了冒充招生办的闹剧,体现了知青们维护自我权利的不屈不挠。高考的意义不在于高考本身,它成了梦想和尊严的代名词,也许就像偷书的目的并不在偷。如果一句话,一块印章就能决定他人的命运,那命运必定是悲哀的。诺言同样体现尊严,就因番志友对老迟的许诺而放弃上大学这样一个可改变一生命运的机会,虽然在我看来实属不智,但一诺千金,一个男人的尊严也由此升华,这些弥足珍贵的品德是否同样值得珍藏呢?

影片中的爱情也深深打动了我。陈琼为了将来能就近守护着心中所爱的另一半,毅然选择让老迟帮忙找个婆家准备扎根在黑龙江,不为别的,就为能在另一半想找人说说旧事聊聊过去时有人在旁边说说话,实在动人心魄。同样也是因为爱,番志友可以自编自演了报考、赶考的“真实”一幕,送走了心中所爱,生怕自己不参加考试会影响陈琼上大学的机遇,这是多么伟大的力量。虽然影片里没有交待他俩结果如何,但我都祝愿他们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百年好合。

1977年,这个不平凡的年份。沉睡xx年的民族被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这一年12月10日,高考的大门重新打开,预示着把知识重新还给了中华民族,让国家再一次自主的选拔人才。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国家同样如此。

历史不能被重演,也无需被重演,它只是为后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高考1977观后感 篇2

今天下午,我们兴高采烈的去体育馆看电影——《高考1977》。

电影开始了,刹那间,体育馆里鸦雀无声。

这部电影是讲,一些知识青年耽误了高考11年后,终于等上了高考。可是他们没有复习资料,他们只好去书院偷了些书和资料……

他们恳求厂长能给他们一次机会去参加高考,可是,厂长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还找借口说要进行一次小测试,要是通过就能去,如果没通过就从此不要再提高考。有些人为了高考绝食进行抗议。一次,装喇叭的时候,强子在下面看着,上面的人喇叭没拿稳,突然,喇叭掉了下来,小根宝为了救强子,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是这件事使强子奋发图强要考上大学,否则他觉得对不起小根宝。他们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着。厂长最终被他们所感动了。后来,他们乘着车子在赶往高考的路上,突然,车子坏了。为了不耽误一分钟,他们赶快跳下车拼命笨向火车站。有些人,在途中跌倒无法赶到火车站,去参加高考。无情的火车站长,不肯多一分钟来等待迟到的人们。正在这时,他们的厂长出现,他们感到喜出望外,厂长把他们送进了高考的殿堂。最后,他们没有辜负厂长的期望,考上了赫赫有名的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要珍惜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考1977观后感 篇3

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同学去看一部电影,名叫《高考1977》。

这部电影主演有:潘志友、陈琼、张国强、老迟、陈甫德。影片描述了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们足足等了十一年,当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看到了期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务必要有推荐表才能够。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矛盾中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小根宝因为意外事故不幸死亡。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的毅力深深地感动了。1977年12月10日,孤独地坐在考场外的老迟等来了拿着填满考卷却没有上交的潘志友……想留下的终究会留下,而想离开的,无数像老迟这样的“主任”再也不会动用他们的公章设置障碍了。最后,老迟看到了这么多人考上了大学,欣慰的笑了。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许多道理。此刻的我们复习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习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此刻有的人复习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就应反省一下。我们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为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为了自己,为了这个社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自己的人生尽量没有遗憾,少留遗憾,不是吗?如果我们此刻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像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向拼搏。

高考1977观后感 篇4

昨天晚上看了电影《高考1977》。

199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30几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的我们复习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习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习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大学,再找到一分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小编推荐

高考1977观后感(模板8篇)


好电影给人好心情,也给人好收获。打动自己的故事情节往往能让自己颇受启发,观后感的撰写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非常稀少了。有条理的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锻炼思维能力,怎样才能更好的让观后感体现出我们的感悟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帮大家整理的高考1977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高考1977观后感(篇1)

随着老迟在大喇叭中公布农场青年的高考录取结果,这场一波三折、动人心魄的重启落下了帷幕,影片结束了,但它带给我的震撼与思考仍在继续。

首先,影片对恢复高考这一历史事件既有温情的回忆又有冷酷的揭露,无论是小根宝对未来的悲观绝望,还是老迟最初的阻挠抑或是女主受出身影响无奈放弃爱情甚至差点放弃改变人生的高考都让我们感受到恢复高考在当时的不易,也侧面反映出恢复高考决策的伟大。影片中“恢复高考是比高考本身更重要的事”富有深意:恢复高考的意义不仅仅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轨迹,更为重要的是,它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它让人们看到了向上流动的希望,它让社会由乱转安,它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培育人才基础……

其次,影片对那时的青年人既有悲悯之心又怀有敬意。那时的青年没有自主决定命运的权力,只能无奈地接受自己的青春“被荒废”,也没有和当今一样良好的社会环境、便利的备考条件,与他们相比,我们应该感到幸运。但在艰难环境中,我们仍能看到男主对诺言的坚守,看到强子的思想独立,敢想敢干,看到阿三对农场青年的真诚帮助……那一代的青年人和我们一样也怀揣着希望为梦想奋斗、也面临过纠结在深夜难眠,我想人或许只有经历过这些挣扎,才能更清醒地生活、更清晰地定位人生。

思绪飘飞,我不禁反观今日高考,当今的高考仍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备战高考不仅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储备,更磨练着每一位考生的心性,犹记得我的高三班主任对我说“高考之事可为,则日后万事可为”,这句话至今仍在激励着我直面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作为“没有伞的孩子”,我和很多人一样感激高考,但是我们不能让感激淹没了理性思考,我们不能忽略高考仍存在许多问题,就比如高考的地区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高考移民”现象、高考改革的一些举措在一段内会使经济状况好的人群、社会地位高的人群受益更多……其中的很多问题就在我们身边真切地发生,我从不认为作为青年的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抑或止步于不满的愤懑,相反,我总是相信这些问题应该有我们关注或许还需由我们解决,本月导学的主题为“时代与个人”,在我看来,时代与个人的共振从来都是双向的,时代可以束缚或成就个人,而个人汇聚也在改变着时代。

高考1977观后感(篇2)

今天看完《高考1977》这部电影后,内心只有一种感觉——感动。

十年的--动荡,破灭了广大学子的大学梦,而没有经历过--的我们,无法体验那种梦碎的痛苦。

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宣布恢复高考的时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新希望就此诞生了。

《高考1977》中,一批因--而发配至东北劳作的知识青年,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受到过上层领导的阻拦和胁迫,但他们热血沸腾,以绝食相威胁,决不能在希望面前留下遗憾。那种对高考的执着鼓舞了我,给我树立了榜样。

看完整部电影,有一个片段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就是知青们拼尽全力追赶火车去高考的情景。他们为了参加考试,在雪天早早起床,坐着拖拉机去火车站乘坐开往县城的火车。但半路上拖拉机抛锚了,时间不等人,他们便索性跑步去追赶即将到站的火车。一路上充满艰辛,但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搀扶、跌倒了再爬起来,有几个学子摔倒后实在无法走了,就大声鼓励其余考生,脸上全是遗憾,那一场景令我十分感动。他们追赶的是一列希望列车。

影片无时无刻都折射出一系列社会劣态。“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主人公老迟起先面对知青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没有他的盖章谁都不许参加高考。老迟层层阻拦知青参加高考,而其目的只是为了不减少“北大荒”工程中的收入。直到女主人公陈琼的父亲为了女儿高考,冒着风险伪造证明,并把证明和一封给女儿充满深情的信寄给老迟。老迟这才被打动,并开始支持高考,最后成了知青们顺利参加高考的关键人物。

“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这是影片中最动人的一句话。高考,让他们的命运得以改变,再次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真理。他们从没畏惧过,跟他们比,我们的条件太好了,一心一意学习,没有任何干扰,我们又何必畏惧?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我们应该向前辈学习!

现在,恢复高考已经30多年了,“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说明高考已经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所以在现今如此优越的环境之下,我们应懂得珍惜,用汗水书写这段美好的时光。

高考1977观后感(篇3)

今天下午,我们兴高采烈的去体育馆看电影——《高考1977》。

电影开始了,刹那间,体育馆里鸦雀无声。

这部电影是讲,一些知识青年耽误了高考11年后,终于等上了高考。可是他们没有复习资料,他们只好去书院偷了些书和资料……

他们恳求厂长能给他们一次机会去参加高考,可是,厂长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还找借口说要进行一次小测试,要是通过就能去,如果没通过就从此不要再提高考。有些人为了高考绝食进行抗议。一次,装喇叭的时候,强子在下面看着,上面的人喇叭没拿稳,突然,喇叭掉了下来,小根宝为了救强子,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是这件事使强子奋发图强要考上大学,否则他觉得对不起小根宝。他们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着。厂长最终被他们所感动了。后来,他们乘着车子在赶往高考的路上,突然,车子坏了。为了不耽误一分钟,他们赶快跳下车拼命笨向火车站。有些人,在途中跌倒无法赶到火车站,去参加高考。无情的火车站长,不肯多一分钟来等待迟到的人们。正在这时,他们的厂长出现,他们感到喜出望外,厂长把他们送进了高考的殿堂。最后,他们没有辜负厂长的期望,考上了赫赫有名的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要珍惜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考1977观后感(篇4)

主题是高考,一部电影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历史,是让我们听听那个时代的声音,高考的本身意义大于高考,史实本身意义高于史实。

因为上山下乡的缘故,因为黑五类的缘故,他们早早的就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十年,二十年,时间太长了,人生有几个十年又有几个二十年。他们渴望着人生的转机,直到邓小平的复出,知道高考制度的重新实施。新的高考制度不在考虑父母成分,不再需要组织盖章,人终于又开始有了自由。

在我们频频对高考质疑的今天,看看电影当中的人们对高考的期盼与感激,未尝不使得我们再一次反思,是我们要求的太多,还是高考制度本身有问题。前面已经说过,电影情节并不新颖,甚至可以说是老套,但就是这老套的东西,往往也经常是打动人心的东西,谈到这部电影当中的打动人心的地方就不能不谈谈电影当中的亲情。

父爱同母爱一样无私,他不需要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在《高考1977》中,陈甫德对于陈琼的父爱,就让人深悟到父爱的伟大。因为自己是黑五类,他不得不跟自己的妻子离婚,不得不有女儿而无法相认。当知道高考制度恢复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千里迢迢感到农场去给女儿送复习资料。

可是此时的陈琼早已经为了自己的生存,割断了与父亲的一切关系,一切向组织靠拢。当父亲冒充教育局的人来到农场时,她毫不犹豫的揭发了他,并无意思顾及亲情。那时的陈琼已经被黑暗的生活压迫失去了常人的一切,她只是机械的想摆脱黑五类,想摆脱黑暗的社会给她带的一切灾难。

然而在这些矛盾冲突的背后,基本的人性依然残存且生生不息。连性格扭曲的陈琼在内内心深处也留有一丝轻易不敢触动的软弱,那就是为人子女的亲情。当陈甫德离去,陈琼站在空旷的雪地里脚步踉跄,跌跌撞撞的奔走呼喊,那一声声爸爸更是撕心裂肺,催人泪下。

电影,叙述了很多,本来就已经说过,电影本身传达的东西比他本身多。电影当中不乏令人遗憾的地方,有些情节纯属累赘,这些我们便无从在谈论。

高考,人们永远谈论的话题。新的高考刚刚结束,又有多少是是非非让人谈论呢。

高考1977观后感(篇5)

今天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到体育馆去看《高考1977》这部电影。

197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在他们乘拖拉机的时候,拖拉机却熄灯了,无法前进了。他们只好跌跌爬爬地往火车站跑去,过程中有两个人精疲力竭了,只好停留在原地,等待着其他人考进大学的消息。他们这种精神使我感动,也值得我们学习。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而他们这些知识青年为了考大学要经历这么多的坎坷,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上一代为我们创造的幸福,好好珍惜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为将来考上理想中的高等学府而努力!

高考1977观后感(篇6)

昨天晚上看了电影《高考1977》。

199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30几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的我们复习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习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习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大学,再找到一分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高考1977观后感(篇7)

从未想过,自己竟会哭得这般这般稀里哗啦,看来从内心深处我还是老妈说的感性动物,见不得感人的东西,高考1977观后感。不过,在看这场电影的时候,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时代,我看过很多回顾那段时光的影片,更从父母口中多少听出了断断续续,或感人或滑稽的故事。但不知怎的,这一次却难挡我奔流的泪水,呵呵,好没有男子汉气概的话。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群60年代,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当时间一晃xx,家乡成为了回忆,自己的远大抱负变成了脚下一片一片的黑土地,现实和理想的强烈反差,被每日麻木的生活所掩盖。但当恢复高考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时,故事的主人翁们如同见到了阴霾中突现的阳光吧,通过各种手段,排除万难终于参加了高考。

与同类作品相比,似乎难免俗套,但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却是其中主人翁们对于上大学几近疯狂的向往、父亲与女儿之间亲情、男主人翁与女主人翁之间的爱情以及朋友之间的友情在那个时代的表现。

在其中,我感到了,父亲心中对女儿深深的爱,那是一种可以牺牲所有去挽留的爱,也看到了,那个时代,父亲的无奈和悲凉,特别是看到父亲和女儿在门里门外的对话时,已难忍眼中的泪水。在那个淡化人性的年代里,人和人之间最原始的感情,都无法满足,再谈什么理想和信仰,就都没了底气。作为一个男人,让自己需要保护的人,忍受苦难,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大的痛苦。

xx的等待,是不愿再等一分钟的渴望,我感受到了那份渴望,所以热泪盈眶。

高考1977观后感(篇8)

好久没流泪了!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以后的感慨。是的!我们好久都没流泪了。

这是一片浩瀚的荒原,这是一片炽热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无数的知识分子挥洒了他们最美好的青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大江东西。唯一共有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命运的不屈。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这是一个高呼劳动人民万岁,劳动最光荣的年代。可是只有劳动改变不了中国的贫穷,只有劳动是满足不了中国一代青年的梦想的。

当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胫而走时,有一股小小的火苗开始蔓延,他在每个青年的心田上冉冉升起,我要读书,我要考大学,这个呼吁在那个年代,在那片荒原上是这么的突兀,这么的刺耳,可能吗?开始时是没人敢相信的,是的,相信这句话,在那个年代需要大多的智慧与魄力。可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空穴可以来风,当阿三抱着收音机出现在众人面前,当宣布恢复高考的声音从万里之外传来,这片火终于迎风而起,燃烧了着万亩北国的广土,这个冬天注定不平凡,这个1977注定改变这一群知识青年的命运,注定改变中国的命运。当这片火迎着北国的风熊熊燃起的时候,热血在这一刻霎时奔涌……

是的,他们要考试,他们要改变命运。没人能阻挡他们的脚步:十一年的时间,不能;场长的反对,不能;恶劣的环境,不能;路途的辗转,不能。是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当场长舍不得他们抛下辛苦耕耘的农场而想法刁难的时候,他们一理抗争,不成,便绝食抵抗。他们是宁愿死去,也不愿与梦想隔绝的。(读后感)当拖拉机坏掉,当时间急迫,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用脚步丈量这抵达梦想之路。他们在雪中奔跑,在林间穿梭,一个跌倒,另一个拽起;一个倒下,一伙人把他托起……他们就这样狂奔,从黑夜奔向黎明,从现实奔向梦想……

这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强生想要读书,便去书库去偷,被人抓住,扭送到派出所,偷书不成,反遭惩罚,然而,一句:这是你的包吗?让他没有白费力气,是的,这是一个这样的年代,警察偷偷的在他的包里留了几本书。是的,知识本就有着这种力量。

带着“历史反革命”的高帽的陈老师不远万里从上海赶到东北,冒着畏罪潜逃的风险,为的就是送一套高考复习资料给自己的女儿陈琼,可是却无法得到女儿的谅解,面对向他索要证明材料的愤怒的女儿,他显得那样的无奈与心痛,这是时代的罪过。为了帮助想要考试的孩子,他又应求冒充招生办的主任,最后又为了自己的女儿伪造了一张证明。这是一个父亲的力量——不顾一切。

这是一个怎样的年代?顽固的场长老迟最终被这群孩子所感化,最终被这种渴求所感染。是的,当渴望改变命运的雄火燃起,当渴望梦想的灵魂翻山越岭,这便无所不及,无所不动。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呢?被困了十一年的灵魂终于破茧而出,我们要高考!

我不禁想到了我的高考,想到了我们的高考。我们或许曾经抱怨,高考这座大山压制了我们太多太多的东西,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高考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是的,1977的高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的高考依旧会改变我们的命运。我感谢高考,他让我走出了狭隘的农村,他让我拥有过那么多的激情与梦想,他让我曾度过了三年繁忙充实的岁月。曾经,我也曾抱怨,高考,掠夺了我最美好最失意的岁月,但今天,回过头观望,才发现,那时有着太多的美丽,太多的憧憬。

高考1977,这群年轻人最终冲破了一切,抵达了梦想。每颗为梦想而流的泪水都将浇灌出世间最美的花蕾!

高考1977观后感(集锦8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高考1977观后感,如何避免写作品名观后感的误区呢?为了消磨时间,我们经常会看一些影视剧,每次观看的过程都想要吐露内心的想法。此时我们应该梳理心得感悟,并记录成观后感,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考1977观后感【篇1】

《高考1977》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30多年前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一群知青在得知高考制度恢复后,为了考进大学继续学习而相互激励、共同奋斗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乐悲歌。“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得多、伟大得多!”影片中的这句话,是对这场变革最好的注解,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让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这群知青们拼尽全力追赶火车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为了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坐着拖拉机去火车站乘坐开往县城的火车。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去追赶即将到站的火车。一路上翻越深山雪岭,充满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跌倒了再爬起来,竭尽全力、不顾一切地奔向疾驰而过的火车。他们追赶的不仅仅是一列赶往目的地的火车,更是一列赶往未来赶往希望的时代列车。这是一次改变人生命运的追赶,是一次让青春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追赶,更是一次让中华民族崛起的追赶!

影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一部说教的电影,也不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告诉观众铭记过去的艰辛;其实这是一部积极的电影,让观众在面对压力时,一定不要绝望,要用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

高考1977观后感【篇2】

一直看到网上热评《高考1977》这部片子,虽然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还未出生,但想一睹--结束恢复高考这段历史真容的我,最近很有兴趣地在家看了这部片子,一直以为这种主旋律的片子肯定枯燥乏味,也就最多让我了解下当时历史时期下,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生活状况,但是我看完后发现,我错了。更没想到第一遍看完后又抽空看了第二遍。不论是第一遍时的震憾、喜悦和感动,还是第二遍回味时的悲痛、酸楚与羞愧。影片在很多地方着实打动了我,使我感触颇多。归纳下来,共有三大关键词:梦想、奋斗、尊严。

梦想,每个人都有平等追逐梦想的权利!

电影里那群知识青年应该跟我差不多大,但跟他们比起来,我发现他们都比我活得幸福,比我活得实在;挺简单的道理,因为他们比我更有梦想。或者更准确的说他们更知道自己的梦想在什么地方;抑或是他们的梦想知道在什么地方实现,他们可以为了梦想连性命不顾地去扛300多斤的大包,可以为了梦想去冒天下大不韪到书库“偷书”,可以从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赶回黑龙江考试。当我看见影片中一群被耽误了xx年但仍渴求知识的青年拼命奔跑跟时间竞赛、跟火车叫板的镜头时,真为他们压抑了多年的梦想能得以实现而大快和解恨。这是一个与梦想追拼的画面,那一刻我觉得我这个貌似物质和精神都丰富充实的人与他们的距离相隔实在太远。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可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我真的没办法用一句话语精准地表达出来。只觉得脑子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梦想,不论是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中。但这些梦想归根结底却都不是我发自内心的,基本都是受外界影响而产生至我思想中的。忽然间有种可怕的顿悟,醍醐灌顶般的顿悟,意识到这并不是梦想,而是一种欲望,是一种贪婪,是《沉思录》里一直想教导世人需要解脱的一种状态。发自内心的梦想是给人以纯洁的心灵启迪与归属,这与是非成败没有任何关系,而欲望和贪婪则是满足别人眼中的自己。所以,从简单意义上来说梦想在于发自内心深处的寄托,欲望和贪婪在于别人的眼光。如果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真可算得上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了,别人的眼光左右着我的思想,他人的意见影响着我的判断,客观的事实决定着我的成败。我就是一粒棋子,周围的世界就这样被无形的力量控制着,无人可依,同样也无处可逃。静心思考,如何找到发自内心的梦想源泉,是我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毕竟,有梦才有远方。

奋斗!为了那场高考,有人付出了生命,有人抵押了爱情。

影片所描述的上世纪70年代,中国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准备用实际行动支援祖国建设,在经历了孤独、严寒、远离亲人的各种考验后,他们认识到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去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于是聪明肯干的番志友,家庭成份不好的陈琼,义气上进的强子,敏感弱小的根宝,都在经历了苦闷挣扎后默默接受了现实。一切听从组织安排,绩效考核、组织审查、群众投票,为了争几个工农兵上大学的名额,身体孱弱的小根宝300多斤的大包也拼命去扛了,身为女性的陈琼当修路先遣队队长的拼命也当了,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为了梦想、为了将来努力奋斗着。当邓小平同志复出发表讲话,貌似已经习惯了农村小天地的知青们都预感到,一场大变革将迅速在全国蔓延。‘变革’俩字放在21世纪的今天可能不足为奇,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一秒和上一秒也大相径庭。然而十年--对知识的破坏和对尊严的践踏,已使我们的国家千疮百孔,所以陈琼的父亲会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但是我同样经历过高考,经历过高考的艰难沧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不同的是80后的我只能把高考当作我人生中一个必经的旅程,一段记忆深刻的日子,一个为梦想、为学校、为家庭、同样为自己奋斗努力过的阶段。但我想,片中那个年代的人肯定会把高考记忆当成弥足珍贵的财富,因为其中充满着激情,充满着跳跃的心。那一代人经历着时代的巨大变革,从单位推荐、组织审查、群众投票上大学到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上大学,这变化,是很大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个人的奋斗在时代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那个时代的生命太脆弱,如蝼蚁一般,而那个时代的人也够坚强,在十年的磨难中依然维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依然有骄傲,依然有爱情,依然能幽默,依然有改变命运的执着。不去探究他们的动机,相比其它而言,那些无足轻重——单单这份执着地奋斗就足够令我折服了。我感动着,不仅仅因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被他们的奋斗精神所折服,他们是了不起的一代,是中国社会大变革中经历过大风大浪仍屹立不倒的一代。

尊严,一个人必须捍卫的东西。

这里不得不提下影片中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角色——张图强,他是一个义气、上进、刻苦、拼命、倔强,同时很有思想的上海知识青年,以绝食来反抗老迟决定高考报名前需测验的故意刁难,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同时也是党中央给符合条件青年的高考权利。他的那句“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有命不拼命,也是等于零”实是表现出对“革命”的一种无奈。实际上,组织的政治性、组织性、原则性当时都体现在老迟的公章上了,什么都要组织盖章才行,就连自由恋爱结婚生子也要组织盖章才行。我不仅要问,一个公章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公章就是法律?有公章就能为所欲为?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但在那个年代,这确是铁的事实,让不曾经历过那种荒诞、惨烈的我唏嘘不已。面对老迟阻挠高考的伎俩,强子带动大家绝食抗议,还上演了冒充招生办的闹剧,体现了知青们维护自我权利的不屈不挠。高考的意义不在于高考本身,它成了梦想和尊严的代名词,也许就像偷书的目的并不在偷。如果一句话,一块印章就能决定他人的命运,那命运必定是悲哀的。诺言同样体现尊严,就因番志友对老迟的许诺而放弃上大学这样一个可改变一生命运的机会,虽然在我看来实属不智,但一诺千金,一个男人的尊严也由此升华,这些弥足珍贵的品德是否同样值得珍藏呢?

影片中的爱情也深深打动了我。陈琼为了将来能就近守护着心中所爱的另一半,毅然选择让老迟帮忙找个婆家准备扎根在黑龙江,不为别的,就为能在另一半想找人说说旧事聊聊过去时有人在旁边说说话,实在动人心魄。同样也是因为爱,番志友可以自编自演了报考、赶考的“真实”一幕,送走了心中所爱,生怕自己不参加考试会影响陈琼上大学的机遇,这是多么伟大的力量。虽然影片里没有交待他俩结果如何,但我都祝愿他们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百年好合。

1977年,这个不平凡的年份。沉睡xx年的民族被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这一年12月10日,高考的大门重新打开,预示着把知识重新还给了中华民族,让国家再一次自主的选拔人才。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国家同样如此。

历史不能被重演,也无需被重演,它只是为后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高考1977观后感【篇3】

看完《高考1977》这部电影时,我的大脑有短时间的空白。

相当感动。深刻体会到剧本里所蕴藏的各种活生生的人性情愫及其深厚、磅礴之气韵,尤其放在1977那样一个局势动荡、人性复苏的年代,实在不得不叫人叹为观止。这部电影太好了。

199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从结构上看,框骨明晰,支架紧实。它的节奏感很好,让人看来,只想一口气看下去,舍不得中断。剧中人物个个鲜活,凸现那个年代知青、政治、生存环境等特性,人物关系也充满了可看性,人与人之间的依托、矛盾甚而叛逆交相辉映,犹如平静湖面下不断涌动的熔岩热泉,动静、冷热之间彰显着人性在那个年代里最本真的东西,实在扣人心弦、耐人寻味。

我想,《高考1977》这部电影,大概是想通过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消息在东北某农场发放前后,众知青、农场场长以及与这些知青相关的亲人们的思想、生活随之而发生的各种改变,以及在那个年代特殊的大环境下他们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展示出1977年“高考恢复”这一历史事件在我国近代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意义,说明这个改革对于我国近代人才、文化、知识、科技乃至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重生、崛起与迅速发展的伟大作用,让我们再次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离开人才、知识、科学与文化的根本思想。一个人,不能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一个民族,更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科学。

而这样好的一个剧本中,自始自终只有一个女主角——“陈琼”。

陈琼是一个浓具年代、历史、政治色彩的角色,在她的身上,承载了大量1977那个年代、恢复高考这个事件之下含合着历史遗迹、政治利害关系的人性本真,她的情感里有着特殊政治矛盾下的极端因素,是一个典型中国近代社会的因政治、立场、出身、界限等观念而导致情感、思想陷入极端的悲婉、压抑的女知青形象。

陈琼,既纯真又忧郁、既可爱又压抑、既秀美又沧桑、既善良又可悲、既温柔又古板、既聪慧又自卑、既坚定又彷徨、既朴实又可怜……总之,她是那么的真实、矛盾、压郁而又厚重。

这样的好电影,这样的好角色,再加上这样好的创作主体——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几乎可以吸引每一个观众的眼球。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30几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的我们复习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习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习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大学,再找到一分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高考1977观后感【篇4】

今天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到体育馆去看《高考1977》这部电影。

197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在他们乘拖拉机的时候,拖拉机却熄灯了,无法前进了。他们只好跌跌爬爬地往火车站跑去,过程中有两个人精疲力竭了,只好停留在原地,等待着其他人考进大学的消息。他们这种精神使我感动,也值得我们学习。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而他们这些知识青年为了考大学要经历这么多的坎坷,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上一代为我们创造的幸福,好好珍惜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为将来考上理想中的高等学府而努力!

高考1977观后感【篇5】

随着老迟在大喇叭中公布农场青年的高考录取结果,这场一波三折、动人心魄的重启落下了帷幕,影片结束了,但它带给我的震撼与思考仍在继续。

首先,影片对恢复高考这一历史事件既有温情的回忆又有冷酷的揭露,无论是小根宝对未来的悲观绝望,还是老迟最初的阻挠抑或是女主受出身影响无奈放弃爱情甚至差点放弃改变人生的高考都让我们感受到恢复高考在当时的不易,也侧面反映出恢复高考决策的伟大。影片中“恢复高考是比高考本身更重要的事”富有深意:恢复高考的意义不仅仅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轨迹,更为重要的是,它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它让人们看到了向上流动的希望,它让社会由乱转安,它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培育人才基础……

其次,影片对那时的青年人既有悲悯之心又怀有敬意。那时的青年没有自主决定命运的权力,只能无奈地接受自己的青春“被荒废”,也没有和当今一样良好的社会环境、便利的备考条件,与他们相比,我们应该感到幸运。但在艰难环境中,我们仍能看到男主对诺言的坚守,看到强子的思想独立,敢想敢干,看到阿三对农场青年的真诚帮助……那一代的青年人和我们一样也怀揣着希望为梦想奋斗、也面临过纠结在深夜难眠,我想人或许只有经历过这些挣扎,才能更清醒地生活、更清晰地定位人生。

思绪飘飞,我不禁反观今日高考,当今的高考仍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备战高考不仅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储备,更磨练着每一位考生的心性,犹记得我的高三班主任对我说“高考之事可为,则日后万事可为”,这句话至今仍在激励着我直面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作为“没有伞的孩子”,我和很多人一样感激高考,但是我们不能让感激淹没了理性思考,我们不能忽略高考仍存在许多问题,就比如高考的地区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高考移民”现象、高考改革的一些举措在一段内会使经济状况好的人群、社会地位高的人群受益更多……其中的很多问题就在我们身边真切地发生,我从不认为作为青年的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抑或止步于不满的愤懑,相反,我总是相信这些问题应该有我们关注或许还需由我们解决,本月导学的主题为“时代与个人”,在我看来,时代与个人的共振从来都是双向的,时代可以束缚或成就个人,而个人汇聚也在改变着时代。

高考1977观后感【篇6】

看了这部影片之后忽然想起自己的高三。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起来之后应对的就是慢慢课桌一大摞书本,重的连课桌的翻盖都开不出来,也有成叠的模拟卷在面前张牙舞爪,会有一把写完了的水笔笔芯,嘴里念叨的也都是些什么英语单词、语文的诗句,偶尔还会在某个脑子不太清晰的时候把某同学随口叫做AgCl,总之,高三就是在老师不动声色的说“你们要在高考中体现水平,把隔壁班的打的血肉模糊”这种恐怖气愤中度过。都说高三是黑暗的,以前的我觉得亦是如此。

然而一部影片却颠覆了所有的想法。

这是一个发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农场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在农场插队的青年冲破重重阻难参加那一次另一代人都难忘的高考。故事融合了更多的是一些暖色调的感情,比如男女主角陈琼和潘志友的感情,男青年之间那种真挚的兄弟之情,所谓“右派”的父亲与女儿之间的亲情,包括一向一根筋的农场长老迟也改变了对青年参加高考的态度。

看完整片电影,一个镜头一向萦绕在脑海中不肯散去。这就是知青们拼尽全力追赶火车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为了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坐着拖拉机去火车站乘坐开往县城的火车。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去追赶即将到站的火车。一路上翻越深山雪岭,充满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跌倒了再爬起来,竭尽全力、不顾一切地奔向疾驰而过的火车。他们追赶的不仅仅仅是一列赶往目的地的火车,更是一列赶往未来赶往期望的时代列车。

因为年代的关系,也许我们不能体会到当时的知青们在应对恢复高考的时的情绪。也许,参加高考对于他们的好处再也不用听老迟的“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从此以后就能够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付出的劳动,挥洒出的汗水还有泪水,甚至是鲜血都有了切实的回报。“”结束邓小平复出后,宣布恢复高考,这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新期望。

此刻,恢复高考已经30多年,我们已经把高考视为人生的务必经历的一个阶段,“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在现今如此优越的环境之下,我们是不是更就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成为国家未来的主力军?

“恢复高考对高考本身重要的多。”这句话也是被称为精华中的精华。在“”的十一年里,有多少优秀的领导人被判刑,又有多少知识分子,就如同陈琼的父亲,一个数学老师,被误判为“右翼”分子,此刻想想,“”的行为是多么可笑,一个名族,一个国家,居然能够抛弃文化,抛弃知识,那剩下的还有什么?只有愚昧和无知。

一个名族,一个国家在十一年的耽搁之后,最后有了改变的勇气,处在当时社会的人们压抑了太久,也发出了他们最终的呐喊。

1977,永远停留在了过去,此刻的我们要用遗忘做向导,引领我们向前进!

高考1977观后感【篇7】

1977年是-----刚刚结束的一年,孩子的学习被整整耽误了xx年。大学生都是千里挑一,不,万里挑一。这还不包括无法参加考试的孩子。有些孩子,学问不少,一肚子墨水,却因为出身问题而无法考试,这些孩子的命运都掌握在一枚小小的图章上,这图章好比皇上赐的尚方宝剑,盖与不盖都关系着一条生命的发展和前途。

为了考试,学生们付出的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有时还有血。电影开头的呢个场面令我们大多数同学都难忘。呢个被大家称为“小根宝”的小孩。一副小小的身板,却参加了呢个啥玩意儿的“背重高考”,一人为了参加高考背起了300斤重的袋子。到后来实在坚持不住,在终点前半米处倒下了。大伙都被他感动了,临时决定改变规则,将终点线搬起,向后移了一米,让他参加了高考。他还因为不能考试而闷闷不乐上吊自杀。

知足吧,起码我们不会因为出身而不能参加考试,想想1977年的同胞们,我们有什么资格说累。更没有资格说什么书本枯燥乏味。在那个年代看书是一种福气,上课跟是梦中的事。

没有人给他们布置作业,也没有人逼他们学习,是他们自己选择了学习,选择了高考。当我们毫无意义的咒骂中考时,1977年的学生却在努力的学习,以学为乐是我们当代学生难以做到的一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高考1977观后感【篇8】

今天看完《高考1977》这部电影后,内心只有一种感觉——感动。

十年的--动荡,破灭了广大学子的大学梦,而没有经历过--的我们,无法体验那种梦碎的痛苦。

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宣布恢复高考的时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新希望就此诞生了。

《高考1977》中,一批因--而发配至东北劳作的知识青年,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受到过上层领导的阻拦和胁迫,但他们热血沸腾,以绝食相威胁,决不能在希望面前留下遗憾。那种对高考的执着鼓舞了我,给我树立了榜样。

看完整部电影,有一个片段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就是知青们拼尽全力追赶火车去高考的情景。他们为了参加考试,在雪天早早起床,坐着拖拉机去火车站乘坐开往县城的火车。但半路上拖拉机抛锚了,时间不等人,他们便索性跑步去追赶即将到站的火车。一路上充满艰辛,但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搀扶、跌倒了再爬起来,有几个学子摔倒后实在无法走了,就大声鼓励其余考生,脸上全是遗憾,那一场景令我十分感动。他们追赶的是一列希望列车。

影片无时无刻都折射出一系列社会劣态。“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主人公老迟起先面对知青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没有他的盖章谁都不许参加高考。老迟层层阻拦知青参加高考,而其目的只是为了不减少“北大荒”工程中的收入。直到女主人公陈琼的父亲为了女儿高考,冒着风险伪造证明,并把证明和一封给女儿充满深情的信寄给老迟。老迟这才被打动,并开始支持高考,最后成了知青们顺利参加高考的关键人物。

“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这是影片中最动人的一句话。高考,让他们的命运得以改变,再次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真理。他们从没畏惧过,跟他们比,我们的条件太好了,一心一意学习,没有任何干扰,我们又何必畏惧?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我们应该向前辈学习!

现在,恢复高考已经30多年了,“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说明高考已经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所以在现今如此优越的环境之下,我们应懂得珍惜,用汗水书写这段美好的时光。

2023交通教育观后感范例4篇


作为学生,写作文是很平常的事,作文通常是在文字构思之中创建出来的。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要精写和多写相结合。你知道写好作文的妙招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23交通教育观后感范例4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交通教育观后感 篇1

今天是3月29日,也是小学生交通安全日。一大早,在学校的大显示屏中就出现了“热烈欢迎区交巡警和镇教辅室领导莅临我校”的欢迎词。领导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图片和安全伴我行的碟片,在这里面介绍了关于交通安全的知识,譬如:儿童上街或过道路时要有成年人带领,横穿道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等等。

看完之后,我深受感触,因为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种现象,在我家里就有。我爸爸就是驾驶员,平时,爸爸也那么爱喝酒,而且有时也要酒后驾车。有一天晚上,爸爸去朋友家喝酒,由于一时兴奋,他整整喝了五大杯酒,而且还一定要自己开车回家,大家为了不发生事故,在我爸爸的旁边坐着一位驾驶技术比较好的叔叔。车子刚开动的时候还比较平稳,谁知处于晕酒状态的爸爸,把车越开越快,真像在腾空飞行一般,这时的我坐在后排,突然感到心惊肉跳,不得安宁起来。只见爸爸似乎还要提高车速,却被旁边的叔叔阻挡了,否则定会有翻车的危险,另外在车子的前面刚好有一块大石头挡住了。爸爸您知道吗?听老师说每个驾驶员共有12分,如果是醉酒驾车,这分就一次性口完,还要罚款。您说这值得吗?爸爸请你不要再这样了,不然的话,真的会造成家破人亡。当然希望所有的驾驶员都遵守交通规则。

我知道做人要做一个讲文明的人,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一个公民的应尽的职责,让我们人人争当一名“交通小卫士”吧!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交通教育观后感 篇2

星期一早上,我们学校邀请了两位警察叔叔给我们“交通安全教育”讲座。这次讲座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

警察叔叔给我们播放了一些录象带:10月19日晚上,在兴泰路的路口,一名学生正兴致勃勃地回家,这时,红灯熄了,绿灯亮了。一位刚喝酒的司机驾驶着一台汽车像脱疆的野马一样猛冲过去,“砰”一声,那位过马路的学生被撞在地上,头破血流,当场死亡。我看到这情景,心里很难受,如果那个人没喝酒,就根本不会有意外发生了。那个录象带中还播出,这个学生的父母知道了以后,赶紧赶到现场,抱着孩子的头,伤心大喊的哭了,他们的心仿佛碎了一样,失了孩子就像失去生命的一半,孩子的生命比任何东西宝贵,我们可以想象,从此他们的家庭肯定失去了欢乐。

还有一些片段还真让人心碎:一辆车冲向一台摩托车,车毁人亡;一台稍微巨的汽车向前走,一台小轿车好像很赶时间,抢道,想不到两车就在着一瞬间“吻”在一起,小车成了碎片,当然司机也严重受伤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车祸,一次次血的教训。它让我们沉思,它让我们反省。一些车祸都是因为“自己”没有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这又能怪谁呢!

交通安全是你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左右看,行人走行人道,红灯停绿灯行,喝酒后请不要驾驶……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来遵守交通规则那我们生命就有保障,我们就会生活得更加幸福。

交通教育观后感 篇3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关于安全教育的视频,让我受益匪浅:面对安全事故,我们要小心小心再小心;面对安全事故,我们绝对不能有一丝马虎。记得老师给我们看的视频中:在一所高中里,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十分高兴,在嬉戏打闹。这时一个同学忽然跳起来,坐在了三楼的围栏上,正看着风景,不知一个同学有意还是无意,竟推了一下他。惨剧发生了,那个同学一下子失去重心,从三楼掉了下去……还有一件事也是我记忆深刻:在一个大学里,放学了许多同学都从校门口一拥而出,都在公交车站等着车。车子来了,同学们都不排队,直接一拥而上,他们不知道,当中有一个同学绊了一下,结果车满人了车开了起来活生生的从那同学身碾死,当场身亡。这一件件事,让我触目惊心。唉!生命只有一次不会再来。还有一件事:夏天,都是十分闷热的,有许多同学叫上了自己的伙伴,并买好了零食准备去野餐。他们野餐的地点中,旁边还有一条河,他们见了,十分兴趣的脱下外衣去游泳,过了许久,可能有一个同学抽筋了,直径往下沉,他喊着“救命!救命!”其他小伙伴都慌了,赶紧手拉手,想就他,但是结果全部人都溺水了。只留下一些衣物……我们要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生命只有一次。

交通教育观后感 篇4

在我们周围,经常发生一些交通事故。在这些事故中,从摔倒到站起来,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任何人都必须时刻注意交通安全!

事实上,许多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当我们走路和骑自行车时,我们应该走在右边。当我们过马路时,我们应该四处看看。如果是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如果没有“红绿灯”,就要四处看看,不要闯红灯,不要在路上倒架。

我记得有一次,几个孩子在路边打架。说快已经来不及了。突然,一辆大卡车在距离他们只有100米的地方很快回到了他们身边。路边的人都惊呆了,有些胆小的人捂着眼睛.正在这时,一个叔叔从对面的便利店冲了过来。突然,他们把几个孩子推到路边,得救了。真是千钧一发.如果今天没有那个好心人的帮助会怎么样?

因此,为了您自身的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就像绿卫兵一样,每个人都有责任!

2023八佰电影观后感(范例4篇)


你是否在网上寻找作品名的观后感范文呢?不仅如此,我们在观看后也会产生许多想法。一份真实而深刻的观后感能够带领我们走进文艺作品的内在世界,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直接的知晓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经过我们的精心筛选和整理我们向大家推荐八佰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 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一场电影《八佰》。通过观影介绍,才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 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电影片尾字幕模板2020年高清视频模板视频背景素材广告电影片尾字幕模板,片头,倒计时,相册,特效,粒子,婚庆,快闪,字幕,查看详情精校版?精品文档?2??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 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2

20xx年看的第一场是《雪人奇缘》,8月21日上映了一部名为《八佰》的电影。有很多同学已看过,我看了预告片儿,感觉很有兴趣。

上午下了古筝课后来到奥斯卡影城,取票进场,进入了二号厅,发现人并不多,前四排只有我一个人。这倒与我预想的场景不同。后来想想,电影结束时正是饭点儿。所以人少也是应当的。

电影开演了,我逐渐被精彩的剧情所吸引。背后持续传来儿童哭声,真是大煞风景,破坏用户体验。我心想,小孩不敢看,就带出去,为什么要影响他人。

《八佰》改编于历史真实事件,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以租借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名为八百,实则只有420人。造就了这个奇迹。《八佰》历时230天拍摄,整部电影用了300颗照明弹来重现当年战场上的照明效果。共烧掉300多斤烟油和近五吨的报纸。设置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打造了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苏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为二:左边苍夷满目、硝烟四起;右边则灯红柳绿,一片繁荣,曼妙女倚栏望,而这里却是时时有生命危险。

最令我震撼的是升国旗,升国旗会激怒日军,可是明明在自己的地盘上,凭什么不能升?那还有什么尊严?国旗升起来了,日军飞机来炸,人肉来挡,无论如何,国旗不能倒。

四万万中国人在战争面前。竟不如那400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3

今天我们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每一个触目惊心的情节和英勇无畏的角色,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刻在了我的心上。

影片的开头,一群来自湖北来支援上海的士兵,而前面,则是硝烟四起的上海。

“快跑!是本鬼子!“开启了整部影片。一路逃避日本人的追杀,他们也伤亡不少士兵。他们来到了“四行仓库”,这就是影片的主要发生地点,接连几次的攻击也让我见识到了日本人的残暴、卑鄙和无耻。

对面就是租界,也就是谢团长说的:“这边是堂那边便是地狱中的天堂了,为了让敌人战败,战士们接连背上炸弹跳下楼来进行自爆。

租界,就在四行仓库的对面,军人们每日夜里都会听到这里戏院的声音。人们也在给战士们送必要的东西。

到最后,特派员说要他们撤离到租界。因为国民党对谢团长说,没有在三时内攻下四行仓库是他们的耻辱,晚上要和他们绝一死战。接连倒下的战士们,用进最后的力气也要冲进租界。临近尾声谢团长也受了伤,他对战士们大喊:“不要恋战,全体冲桥!”

这部影片使我最震撼的是中国军人的那种毅力,坚持不懈。这影片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4

《八佰》这部电影是一部讲述在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故事。

其中的三个场面令我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弹盾,组成了一个大盾往仓库里攻击,国民党用枪打不破,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往自我身上裹炸弹,跳下去牺牲自我,炸了日本人。当时我的眼泪就已经绷不住了,哗哗的往下流。他们这种舍命为国家的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当然,有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枪,不敢往前冲的逃兵,也让我心里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

第二个场面是他们在第三日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当时是国民党国旗,并不是五星红旗,当时的国旗是另一个角上是蓝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红色的。他们说:在自我的领土,要立起自我的国旗,不能让日本人给占领。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的我气愤不已,当红旗缓缓落下的时候,有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可是他一向用手撑着,他不让我们的国旗倒下。当时我真的情绪是十分的激动的。他为了自我的国家,宁可牺牲自我,也不愿意让国旗倒下。当时租界的对面,中国同胞都在看着他们。那些战士们说,我们的同胞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要好好的守护着他们。

第三个场面就是英租界答应让国民党战士冲向他们那边儿,可是中途会有日本人用枪或子弹扫射他们。他们中途被射到了好几个,可是战士们拼命的往前爬,他们的团座说:“不要恋战,不要回头。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活着。”听到团座这句话时,我已泪流满面。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是保护我们国家的真正的中国人。说爱国,护国不是口头上的保护,他们是用行动这样做的,当时我看到他们这种爱国情怀,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的这种精神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心想是什么样的人这么伟大,为了我们不顾自我的母父亲、孩子就这样往前冲,只为的是保护我们国家,保护我们的同胞。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的口罩已经被我的泪水打湿。眼睛都已经哭肿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单单只是为了自我,还是为了我们整个国家!我爱中国!中国加油!中华加油!

活着观后感(范例4篇)


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对“活着观后感”进行了细致的编辑工作,如何写出标准合格的作品名的观后感呢?观后感的文字表达能力是观众的重要素质之一,写观后感需要我们对电影或书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活着观后感【篇1】

活着或死亡都是一个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题目。同样是一本薄薄的让我只用了一个下午就读完了的书。巧的是读了几页便发觉心这本书为背景的电视剧我竟看过,这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书的含义。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变得那样的平淡。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我想起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边缘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对世人讲述一切。

读到家珍死去,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后乔峰抱着她的尸体的痛器失声,想起陈家洛听闻心上人香消玉殒后流下的懦弱眼泪,想起莎翁着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绝,我想人活一生,总要承受这样的击,而多年之后,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被岁月带走了,那时的我们也许真的会选择一种平静,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沧桑的经历,浇铸而成的。数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对着一塘残荷将过去的伤痛记忆娓娓道来,我对自已的过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干面对,我不敢说。

这个世界的确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有人却要像富贵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血汗过完一生。面对这样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劳,甚至我也说不清到底该怎么做,我面对的是无法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无奈和内心与现实的强烈,盾,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我一面应付着现实中的琐碎,而在内心寻求思想上的解脱,但不管怎样,我始终希望自已能对世界友好,尽管天性中的倔强与后天形成的反叛也许会导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生命只不过是个过程罢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选择一个方式,真实清醒并发自内心的去实现它的价值,到了那一天,但愿我能带着平静的微笑向世界道个别,也对身边的人说声再见。

活着观后感【篇2】

余华的《活着》让众多读者感慨,有人对主人公福贵产生了怜悯之情,我却从中获得了一份宁静。

地主家的儿子福贵嗜赌成性,肆意挥霍家中的财产,最后一贫如洗。然而祸不单行,接二连三的大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女婿、孙子相继离世,命运多舛,最后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相伴终老。

面对家人的离去,福贵却没有被悲惨的现实打败,他仍怀着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他把痛苦交给时间。没有血泪地控诉,没有撕心裂肺地尖叫,甚至都没有愤怒。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包容着的一切。以致后来时间里再大的灾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消解,坚强的活了下来,不闹不争。人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我被主人公福贵的平静而坚韧所震撼,生命的意义即在于生命本身存在的价值,它来自活着,“活着”便是全部意义。

抽象的苦难是易于接受的,最不可接受的是, 眼睁睁看着这些痛苦都加于那些最为善良美好的人物身上。福贵面对这些善良的人的离去,面对这些这些人生的无常,残缺与痛苦以及人生历程中无法避免的劫难,祸患之力的压迫,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没有颓唐消沉,没有像春生那样用一根绳子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没有像路遥小说《人生》中的主人公初遭挫折时虐待自己,而是默默在角落里舔着伤口,超然而平静。

无谓的抱怨不如平静的接受,学会超然和平静面对困难,困难就会迎刃而解。正如黑塞所言“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我们应该要像福贵一样把脸迎向阳光,鼓起勇气去面对困难,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苦难加上忍耐,塑造了他宽广、坚韧、温婉的性格,他活着,却并不是福克纳《喧闹与骚动》的结尾所说的那样“在苦熬”。对福贵而言,苦难已消失于无形,他的内心有的只有道禅思想中那种面对生活时的超然和平静。而能够让福贵如此超然和平静的正是苦难本身。拥有过财富地位、女人,他没有珍惜,最后失去了这一切,但他却得到了爱。他拥有母亲无私的爱,拥有妻子忠贞不二的爱,拥有孩子、女婿的孝顺和尊敬,正因为他拥有并珍惜这些,在经受如此巨大打击后仍能乐观面对。

然而小说中并非只有主人公一个人能够面对苦难时表现出超然和平静。福贵的母亲临死前对福贵说“活着就有可能,死了就什么都结束了。”没有抱怨不公,只希望能够平静的活下去。家珍更是不想争什么,对福贵说“福贵,我不想死,我想每天都能看到你们,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只求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不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了。处于当时底层社会中的劳动人民,面对不公和不幸却学会了隐忍和平静对待。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杨绛百岁时曾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后来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一个人有限的生命里还是平常点好,无需去争太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学着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就够了。并在生活中学会隐忍,学会承受苦难,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从容平静的面对生活,不要被小挫折、小困难打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不因水的清淡而厌倦饮水,也不能因生活的平淡而掘弃生活,把脸迎向阳光,享受和珍惜每一天活着的生活,这便够了。

活着观后感【篇3】

一个真正的作家只为内心而写作,而《活着》的作者余华就是如此,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一个老人一生中看着自己亲人在贫穷的生活之下相继离世的故事,让我对当时社会下的穷苦人民感到深深的同情和悲哀。

生活的苦难永远没有尽头,这是我看完《活着》这本书一个最大的感触,朴实而简单的文笔却能够刻画出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这是作者笔下的主人公福贵,从他家道中落败光了所有的家产开始,生活就一次次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如果说刚开始的苦难是因为福贵的性格和玩世不恭导致的,那么后来的苦难就是因为贫穷。我深刻记得福贵的爹将所有的钱都装在筐中要福贵抬去还债的情节,那不仅仅是全家所有的财产,更是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这个刚刚成熟的少年身上。或许悲剧的结局永远让人印象深刻,生活就像一座大山一样给这个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无论是有庆长大上学还是凤霞出嫁,在作者余华刻画的这样一家人当中,好像幸福的生活永远是短暂的,而悲剧却随着一个个家人的离去而变得更加长久,我仿佛能感受到书中福贵这个老人从嚎啕大哭到最后的淡然面对,只和一只老黄牛作伴,我仿佛明白了活着的真正含义,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原本抽象的话语也在这个故事当中找到了真正的答案。

人的一生当中所经历的苦难绝不会比这本书中的还多了,每当想到这里在面对那些小挫折的时候,都会觉得已然豁达了很多,这也许就是作者余华的另外一层含义,希望通过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活下去,终会找到人生的意义。作为选煤厂员工,虽然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工作岗位,我要具备那种敬业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更要明白平安的意义,保证好自己的安全,为了自己,为了家人。

活着观后感【篇4】

花了一天半时间吧,把《活着》看完了。也似乎又懂得了些什么道理。联想到有些轻生的人十分不该,就在前些天,新车站楼顶还有人嚷嚷着要跳楼,我虽不清楚原因,但相信与福贵一比,定相差甚远。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作者余华在书的一开始就点明主旨,也为之后的记叙作铺垫。

作品采用主人公福贵自述的方式,福贵生动的日常语调及其对命运的屈服,向人们展示了将苟活作为唯一生活目标的状况,使作品更深刻。其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生活,尤其是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后离去,一次次徘徊在绝望的边缘,但他却有着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在他发现害死他儿子的凶手之一是春生时,他深明大义,也明白冤冤相报何时了。当春生面临绝境时,福贵也依旧尽了朋友的职责,劝他要坚强地活着。

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的一视同仁。

在我们遇到困难时,要想想福贵的经历,我们就一定会鼓起勇气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富贵,而有人只能与福贵一样劳累一生。在不公平面前,任何的抱怨、逃避都是徒劳,我们可能需要学习福贵身上随遇而安的精神。

生活给予我们太多无奈与困惑,像福贵那样经历了许多仍然顽强生存下去,他对生存其实并无明确认识,只是以一种动物般的求生本能使他延续生命。但他在暮年却能以一种洞察人生的乐观来对待生命,这一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生活的启迪。

平凡、琐碎的生活得利地充斥着我们的每一天,随着岁月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激情被淡薄,过往云烟的经历和磨练所体现出的是一丝木讷。

在读了《活着》以后,才真正思考了活着的意义,也释然了。现在的生活与福贵相比要好许多,但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还在不停抱怨生活对我们的不公,其实这些苦又算得了什么。

“活着”,好好活着,我们只能等待被时间和命运遗弃,而没有权利抛弃生命。在命运面前,也许不能不感叹人类的无力,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就改变活着的态度吧!只要活着,总有希望,态度也许至少是可以改变活着的状态,或者好坏。只是在生命的尽头可以告诉自己,我们活过,也曾经努力过……

2023蛇观后感(范例13篇)


平时学习写作文是很平常的事情,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写出流畅的文章是需要平时积累与努力的。是否在烦恼作文怎么写?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2023蛇观后感(范例13篇)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蛇观后感 篇1

以前只知道,人要么诚实,总是实话实说;要么圆滑,常常见风驶舵。当然诚实的是好人,圆滑的人不好了。但是,我读了《龙与蛇》这篇文章后,突然有了一种新的想法。

《龙与蛇》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一对像貌相同,性格却是截然不同的孪生姐妹:方方和圆圆。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方方总是直言不讳,圆圆呢当然是善解人意了。她们面对爸爸从黄山上拾来的同一根枯树根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方方一如既往,诚实的说像蛇,可圆圆面对爸爸的心爱之物说像龙,让爸爸舒心地笑了。

虽然文章结尾处说邻居们都喜欢方方,暗示了文章写作地目的也是赞扬方方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我不完全赞同这样的观点。

生活中确实需要像方方那样正直敢于说真话的人,那样的社会才能有诚信,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互信关系。但生活毕竟是生活,也不能太过呆板和直白。就比如像圆圆的善解人意让爸爸的爱好得到了认同,使家里充满快乐,不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

所以,我认为不论是像方方,还是像圆圆,只要心存善意地待人接物,那都是值得我们效仿的。

蛇观后感 篇2

今天,我阅读了一篇短文《龙与蛇》,表面上平平常常的小事,却让我联想到了许多,许多

这篇短文讲的是方方和圆圆是一对孪生姐妹。有一次,爸爸出差回来,带回一段树枝,问姐妹俩,它像什么东西。方方实话实说,说是像蛇,爸爸很不满意。而圆圆明知道不像龙,却说像龙,让爸爸很高兴。

读了这则短文,我不解极了。我一点儿也不明白,为什么方方说的是真话,而爸爸却不高兴,圆圆说的是假话,爸爸却那么高兴。甚至还有点疑惑,难道说真话不好吗像圆圆那样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就好吗难道爸爸就喜欢听假话吗我就喜欢方方。她直率,诚实,不违背自己内心。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不会去讨好别人,不会去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只会努力地做好自己。而圆圆呢却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为了讨爸爸欢心,竟然说像龙。像她这样的人,也太虚伪了吧。亏爸爸还那么高兴。

可后来,我知道了真相,渐渐地沉默了。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方方固然诚实,固然豪爽,可是社会,却不容纳他这样的性格在班级里,也许朋友穿着一件很难看的衣服,问你好看还是不好看在家里,也许妈妈会做一道很难吃的菜,问你好吃还是不好吃以后,在单位里,领导也许会将一份很糟糕的方案递给你,问你合理不合理在这些时候,按照她这种直率的性格,一定会引发矛盾,甚至还有很大的可能被开除。而圆圆呢在这些时候,她一定就能大占上风,不管你做得怎么样,她一定都会说非常好,好极了。虽然她违背了自己的心,可是却能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屡战屡胜。

以前,我看过一本书,叫《长大拒绝变虚伪》。主人公洪英杰,是个心直口快、善良的孩子,可是不懂得人情世故,从来不虚伪不做假。天真的他以为这样就不会惹麻烦,而他却受到了许多因为太真实而引起的麻烦。读完这些小故事,我觉得大人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环境呢小孩子心直口快有什么不好吗其实呢,我也不想懂得那些人情世故,和虚伪的大人一样,失去了自己原有的风格,披一层画皮毫无意义地活在世上。打抱不平有什么不好吗伸张正义有什么不好吗非要当一个路人甲袖手旁观吗人为什么要这么虚伪呢做最真实的自己不好吗

难道,想要生活得无忧无虑,就必须要变得这么虚伪吗我迷茫了

蛇观后感 篇3

有句名言说“读书是在和高尚的人说话”,我认为这句名言太好了。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开阔眼界。我现在看到了一则童话故事——《好蛇索索米》。它使我受益匪浅。

《好蛇索索米》这则故事写的是在冬天,森林中一条蟒蛇被冻僵了,被老爷爷当成木头捡回了家。老爷爷知道他是好蛇之后,便收留了他,从此他俩生活在一起。

初读文章,我一直想:一条蟒蛇是很可怕的,他可以吞下一头牛,可这索索米为什么不会吃老爷爷呢?而且还要帮老爷爷买东西、赚钱呢?细细一读,恍然大悟。原来索索米被冻僵了,如果不是老爷爷救他,那他会死掉滴。想想呀!一条蛇都知道报恩,那我们呢?

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关心国家大事。但是有些同学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做法太不好了。要知道,没有国家这个大家,怎么会有我们这个小家,怎么会有我们呢?

在四川大地震中,中国人民都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手。有的送衣服,有的送书、、、、、、大爱无疆。

在医院中,有位白血病患者,大家听到后都纷纷捐钱、送花、、、、、、给患者带来温暖,使他有了生的希望。

也许有人抱怨这个世界上,真情越来越少。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真情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

蛇观后感 篇4

前天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查理九世》,一共二十本。我读的是《羽蛇神的黄金眼》,内容大致讲了墨多多收到一本爷爷寄来的一本古书,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在20xx年12月21日的时候,人类将要经受一场浩劫,地球上所有的人类文明都会在这场灾难中消失地球要毁灭了?那还了得?拯救地球的唯一方法,是寻找有着第三只通灵之眼的羽蛇神后裔。于是DODO冒险队带着一张奇怪的迷宫地图出发了!在尤卡半岛 的生灵街14号,等待着他们的确实一个离奇死亡的男人和三只眼睛蛇婴。预知死亡的神秘力量,不可思议的死而复生,秘密的羽蛇神宝藏古老的神已经觉醒,黑暗之地蠢蠢欲动。

我读完这本书后感触很深。查理和多多,唐晓翼都是我最喜欢的人物。

查理是一只有两个黑眼圈的绅士,有风度的小贱狗。多多是一个十足的问题多多,原名墨小侠,因为他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很多,所以被同学们叫做问题多多。他很聪明,可是不爱学习。唐晓翼是一个身患顽疾的孩子,但也是DODO冒险队的引导者。

总之,查理九世这本书写的非常好,人物刻画的很有个性,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借鉴,大家可以好好的去阅读品味。

蛇观后感 篇5

盛夏的一个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上的一切,仿佛像一个巨大的蒸笼,使人透不过气来。我不敢出门,躲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冰棍,翻开了《农夫与蛇》这本书。

故事的内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主要讲的是:在一个寒冷的傍晚,农夫在砍柴回家的路上发现了一条被冻僵的蛇,便起了怜悯之心,将蛇放在怀中带回了家。到家后,农夫抱着蛇在火炉边烤火,蛇得到温度很快便苏醒了,但蛇醒来后露出残暴的本性,不分青红皂白地咬了农夫一口,使农夫受到了致命的伤害。最终,蛇因此失去了温度,而再次被冻僵。唉,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几个道理:一、恶人是不值得同情的,我们的善良改变不了他们残暴邪恶的本性;二、做任何事之前要明辨是非善恶,三思而后行;三、要懂得知恩图报、心怀善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对于给过我们帮助的人要心怀感恩,千万不能学蛇恩将仇报,最终害人害己。

蛇观后感 篇6

以前,只听着妈妈说到过社会的复杂,人心的险恶,现实的残酷。却从未深入思考过什么东西最可怕?自从我本周六晚上在电影院看了那场《蛇咒》后,便恍然大悟,似乎一下子就有了答案。

《蛇咒》里有个蛇人,叫李虹。是经过一位博士改造出来的。李虹原本是个正气凛然、倾国倾城的女警察,但在一次捕获行动中,闯入了博士的实验室。博士的实验室里有一条惨无人性、凶狠至极的大蟒蛇。当博士见到漂亮的李虹时,便有种想法:将大蟒蛇和李虹结合在一起,合二为一,让这个新创的蛇人为自己谋得更多的利益。而大家知道为博士为什么要这么做吗?因为他看中了李虹的美貌和大蟒蛇的凶狠。他想。美丽又凶狠的动物定让人防不胜防。

看完这部影片,我不禁不停辱骂着博士,为人怎么可以这么残忍?假如每一个人都为了利益,不惜一切的话,这世界还有什么色彩可言?全是暗淡的一片黑白,一滩滩互相残杀的血痕。这样的世界惨不忍睹!

然而在生活中,这种人随处可见。他们有着华丽的外表,及一颗邪恶的心。他们把自己掩饰得很好,通常让人不自觉地死于非命。我想,如果有一天,我面对这种人的伤害,一定不会埋怨,反而会感谢他们,给予了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

这不禁又让我联想到今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俗话说的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个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得适应这个地方的游戏规则。如果一个人看透了世间的事是非非,又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自我掌控能力,这样的人才最可怕吧!

但我却渴望成为这样一个人,让让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用一种仰慕的目光来重新看待你!

蛇观后感 篇7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小猪去别人家吃饭,他吃得太饱了。回家时一阵风吹来,把它的帽子给吹跑了。他想弯下腰来捡,结果把皮带撑断掉了。后来,他在草丛里看见了一条很漂亮的皮带,就系在自己腰上。走了两步才发现皮带会说话,原来是小花蛇。后来这条小花蛇跟小猪交上朋友,还帮他家捉老鼠呢!

一开始,别的小动物都不想跟小花蛇玩,觉得他没手没脚很可怕。但是小猪喜欢和他玩,因为他帮小猪家捉老鼠。猪妈妈还夸他厉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不完美、有缺点就不跟他做朋友。例如,幼儿园里有个别小朋友很调皮,小朋友都不想和他玩。而我坚持和他做朋友,开开心心玩,我们也相处得很好。

读了这本书我有很多收获,不仅了解了小猪的故事,还学会怎样与人相处,结交更多的好朋友。

蛇观后感 篇8

这几天,我读了《昆虫记》,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看,让我看了又想看。

这本书是讲的法布尔在一个地方看到的昆虫,这里面的故事都很有趣,让我看了一篇又想看,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进入昆虫世界吧!

现在,我为大家讲一讲萤火虫的故事吧!

萤火虫的发光器很好,能帮我们看到东西,如果把它捉起来,放在瓶子里,再放在床边,把灯关了,只见萤火虫一闪一闪,亮亮的,还可以用来玩呢!

它捕的猎物很多,都是昆虫。比如拿蜗牛来说吧,它是用两片变成钩状的颚,十分锋利,但细得像一根头发丝。从显微镜里可以看到,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槽,萤火虫用它的工具仅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壳,就好像和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用一个扭字来形容萤火虫对蜗牛施行的手术比较恰如其分。

《昆虫记》这本书让我以前不明白的东西全都在我的脑海里回荡,让我明白更多知识。一本《昆虫记》让我认识了许多昆虫,也让我认识了大自然,大自然给了我们美丽的昆虫,也点缀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蛇观后感 篇9

今天中午,读起了那本我最爱的《伊索寓言》,今天正好读到了书中的《农夫与蛇》,这个故事写的很好,令我深受启发。

《农夫与蛇》这个故事写的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农夫外出,在路上,他看见了一条蛇,这条蛇快要冻死了。农夫很善良,就想:“这条蛇都快要冻死了,我得救它。”可他又迟疑了一会,想到:蛇很狠毒,醒来怎么办。最后,农夫自言自语地说道:“哎,如果我救了它,它应该不会恩将仇报的。”于是,善良的农夫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他错了。慢慢地,蛇苏醒了过来,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最后农夫倒下了。在临死前,农夫对自己又说了一句话:“我真是傻啊,怎么应该怜惜这样恶毒的东西呢,现在连命都没了。”

读完这则故事后,让我明白了大人老说的一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认为: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时,都应该小心,但是我们还是要给好人帮助的,对待那些坏人一定不要心慈手软。

蛇观后感 篇10

我十分喜欢看寓言故事,因为他生动有趣而且能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农夫与蛇》是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之一故事说,在一个冬天,农夫外出时发现了一条冻僵的蛇,好心的农夫就用自己的身体温暖它。没有想到,蛇醒了后,很快就要了农夫一口,农夫就死了。看完这个故事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农夫是一个好心人看到蛇冻僵了,起了怜悯之心,救了蛇,可蛇却恩将仇报咬死了农夫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歇后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作为一个人,要知道报恩,别人对你好,你就要记住别人的恩情,对别人好,不能反过来去陷害别人。别人对你好,你却对别人坏,这不让人气愤吗?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农夫的精神,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然如果有坏人向我们求助,我们不能像农夫那样生有同情、怜悯之心,而不明辨是非;这样必将给自己带来不利。《农夫和蛇》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知道感恩,就像大地震时我们做得那样,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我们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以免上当受骗。

蛇观后感 篇11

读后给我很多启示令人回味深思,比如《农夫与蛇》的故事。讲的是农夫在寒冷的冬天,发现了一条冻僵的毒蛇便把它放在自己怀里,为它取暖结果蛇苏醒后就狠狠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中毒身亡,临死前方才后悔自己不该怜悯坏人结果得到恶报。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坏人终究是坏人,你对它在怎么好也改变不了他邪恶的本性,他终究还是会去做恶事坏事,即便是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他都不会手软。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坏人坏事绝不要心慈手软、纵容姑息,否则小奸小恶总会有一天在我们的纵容姑息下养成大奸大恶,直到后来无法收拾。而对于好人好事,我们要极力的去赞美他学习他,并把他们的精神发扬推广让所有人都能认可。这样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好,人与人之间就会越来越和谐,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这不正是我们努力想要实现的吗?

蛇观后感 篇12

今天,我读了沈石溪写的《太阳鸟与眼镜蛇》。太阳鸟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可是书的封面上却是一幅鸟与蛇搏斗的画面,怎么可能呢,带着疑问我打开了这本书。

书中讲了我的住处附近有许多太阳鸟。一天下午,一条眼镜王蛇爬上树去吃鸟蛋,一开始时,太阳鸟只是怒视眼镜王蛇,当眼镜王蛇再次肆无忌惮的对鸟蛋下口时,忍无可忍的太阳鸟一下子向眼镜王蛇冲去,这当然是徒劳的,没有救成儿女,反而丧生蛇口。就在为丧生的太阳鸟惋惜时,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愤怒的太阳鸟冲向眼镜王蛇,眼镜王蛇从树上率了下去,鸟儿们没有罢休,一群一群的降落到地上。此时,看不见蛇影,只见太阳鸟群里有一团东西在扭动,慢慢的,眼镜王蛇不动了,地上,铺了一层死去的太阳鸟,好似下了一场鸟雨。

美丽的太阳鸟,勇敢的太阳鸟,不顾危险的太阳鸟,只为了救自己的后代,与可怕的天敌同归于尽,壮烈地死去。我真为太阳鸟的勇气以及救子的壮举所感动。

蛇观后感 篇13

今天我读了《李寄斩蛇》这篇文章,这个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故事主要讲了有个姑娘名叫李寄,他十二三岁就学了一身好武功,一天一个当官的要吧李寄带到山里当贡品喂蛇,原来这里山上有一条大莽蛇,常常出来吃人,那个当官的出了个坏主意,每年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给蛇当食物,这一年轮到李寄了。

李寄早有准备,她用机智的'办法三下五除二就把蛇杀了,为当地的老百姓除了一害,从此不再有小女孩去喂蛇了。

我看了文章后,超佩服李寄的精神和勇气,假如是我,别说是杀蛇,我也许会一走了知,可李寄运用自己的机智和武艺不仅杀死了蛇,还保护了自己,也解决了村民的难题,我很佩服她。

这个故事要我们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拦路虎”时,也要像她一样,用智慧和勇敢取得胜利。

战狼2观后感范例4篇


在写作品名观后感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观看一部作品就像阅读一本书籍一样,总能让我们获得许多知识,这次观看作品一定会让我们产生许多感受和想法,可以通过写观后感来传达这些感受和想法。观后感是“观”和“感”结合的产物,通过写作品名观后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搜集整理了这篇“战狼2观后感”的内容,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和灵感。

战狼2观后感 篇1

一个星期日的中午,我和妈妈去电影院看《战狼2》,这部电影深深震撼了我。

《战狼2》的主角冷锋令我非常难忘。他的队员在战争中牺牲了,他把队员的遗物装在一个盒子里要交给他的家人。正好遇见房地产商人要把队员家的房子拆了,队员家人再三请求不要拆,可是不能阻止。后来,冷锋忍不住了,只好跟唯利是图的房地产商人打了一场。我感到冷锋很喜欢帮助别人,很有正义感,我从心底敬佩他。

还有一件事,我感到冷锋非常勇敢。他在打仗的时候,被压到石头下面,但他还是拿着手机拍下外国人的野蛮行径作为证据。我佩服他勇敢无畏,他的英雄形象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像冷锋一样勇敢、不怕死、正直。这种精神正是保卫和建设国家需要的。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一定会保卫好祖国,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我以后也要像冷风一样正直勇敢,不怕牺牲,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刻苦努力,长大后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

战狼2观后感 篇2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每个人都必须为这种不治之症感到不安。在这个无聊的季节,突然,我们仿佛看到了圣光;哇,《战狼二》上映了,据说明星是著名影星吴京!听到这里,我的小心脏再也憋不住了。我拉着妈妈的手走了。让sgo,我们去看狼勇士2吧!

我们兴奋地经过售票处,进入了电影院,但天已经黑了。幸好我们虚惊一场,工作人员却忘了开灯。电影开始的时候,我好奇地盯着屏幕。突然,屏幕里的主角冷枫拿起枪,向我们开了一枪。很可怕,但背后的故事却充满了正义:在他生命最低谷的时候,他听到了妻子龙啸云在执行任务中英勇牺牲的消息。他被开除军籍的时候特别难过,所以想在非洲漂泊一辈子,寻找杀害伤害龙啸云的幕后黑手。白天,他住在市场小贩那里,靠从中国带来的高端白酒维持生计,换取过路费;晚上,他用酒精麻醉自己,但他发现背后没有眼泪。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但是,冷锋遇上了战争时期,不知所措的中国大使馆不得不派冷锋单独对抗大老爹的反派,为了给龙啸云报仇,也为了军官的一句话:脱下军装,本分还在!在战斗中,冷峰遇到了退役军人何建国、富二代卓一凡和李察尔医生。最后,他们一起完成了军官布置的任务,回到了祖国!

影片结尾,屏幕上出现了一本中国护照。上面写着:无论你在海外遇到什么样的危险,请记住,你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是的,我们必须坚信我们的祖国是最强大的!

战狼2观后感 篇3

《战狼2》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冷锋遭遇人生滑铁卢,被“开除军籍”,但仍不忘军人使命,在战乱的非洲护我同胞撤离的故事。主人公冷锋本是战狼特战队的一名战士,但为已逝战友不平,因冲动被开除军籍。自由漂泊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卷入了非洲国家叛乱。作为已失去军人身份的他,本可以无所顾忌逃离非洲,远离战争,但他依然不忘军人使命,选择了为祖国和人民的安全而战,为救同胞、为公义,孤身挺进沦陷区。

对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这部影片强烈激发了胸膛里平缓跳动的那颗中国心。当看到影片中以手臂做杆,高举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时,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是我们新时代最赞的英雄。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深深的被其中的爱国情怀、爱国精神所感动、所感染。以前每当耳边响起《国歌》、《歌唱祖国》,或者仅仅把它当作一首歌,当影片结尾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映入眼帘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的旁白,同时让我想起“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杀我国人者,皆我天敌”这句经典不凡、让人澎湃的台词,脑海中油然迸出了《国歌》,我以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新时代不断崛起的中国,早已摆脱了任人欺凌的命运,中国已经强大到让人不敢贸然与之为敌。即便是身处战乱的异国,中国已经强大到有能力保护每一个在外的华人平安归来!

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在今年国庆的大阅兵中,我看到了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也看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展示了中国的强大。

这,就是我的中国!我的家!

战狼2观后感 篇4

我看过硝烟滚滚的《密战》,也看过凛然正气的《守望者》,却从来没有看过《战狼2》这样令人震憾的电影。

电影开始了,首先冷锋与海盗在大海里展开了顽强激烈的斗争,一下子就打倒了海盗,使其抱头鼠窜,狼狈而逃。接着冷锋护送战友骨灰回乡遭遇黑社会强拆,因黑社会恶霸放狼言:“你们能打,但你们能维护他们家一辈子吗?等你们离开了,看我怎么弄死他们!”冷锋一气之下将他踹死,便因此被开除了军籍。

三年后,冷锋为寻找杀害女友的凶手,远赴非洲。在非洲冷锋被卷进了红巾军叛乱,当然他是可以安全撤离的,可是因为无法忘记曾经军人的使命:“一朝是战狼,终身是战狼!”勇猛的他孤身冲回沦陷区,带领同胞和非洲难民,与红巾军展开生死存亡的战争。在医院里救下了医生Richael与一位身体里有对抗拉曼拉疫苗的小女孩。斗争仍在持续,冷锋以自已的生命做赌注,为同胞而勇敢的战斗。看完了以后,我的心里很激动。

在这部电影中有几处令我感动的片段,一是在冷锋被坦克压住时给我海军官兵拍了个视频,我国海军官兵看到了以后,流下了泪水。“首长,我们接到上级的命令!””开火!”随着一声怒吼,那一颗颗载满复仇的子弹向红巾军飞去。二是电影尾声,正当冷锋与同胞准备回国时,来到了交战区。冷锋经过思考,决定用手臂当旗杆,举起了五星红旗,这时空中飘来了:不要射击!他们是中国人!于是,冷锋他们安然无恙地走了。三是电影结束时,出现了一张护照,让人有一种自豪感,叫作:“我是中国人!”护照上的一句话是:“当你在海上遇到危险时,请不要害怕,因为你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的祖国。”这句话让我感动不已。

在电影中,当雇拥军头目将冷锋打得奄奄一息时,说中国很懦弱,冷锋挣扎了起来,用鲜血淋漓的双手将叛军头目打得死活来,并回了他一句:“你***的那是以前!”一句看似简单的台词,却在暗示大家,中国这头雄狮已经觉醒!它已经一跃成为了世界东方的一头强狮!虽然中国已经是一个强国,但中国并不是一个好斗之国。不过你不要以为中国畏惧战争,中国只是爱好和平。如果你胆敢冒犯中国,我们中国也将奉陪到底!“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虽已走出了电影放影室,但我仍然热血沸腾!向冷锋学习,为人民英雄讴歌点赞!

相关推荐

  • 高考1977观后感(模板8篇) 好电影给人好心情,也给人好收获。打动自己的故事情节往往能让自己颇受启发,观后感的撰写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非常稀少了。有条理的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锻炼思维能力,怎样才能更好的让观后感体现出我们的感悟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帮大家整理的高考1977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2023-05-08 阅读全文
  • 高考1977观后感(集锦8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高考1977观后感,如何避免写作品名观后感的误区呢?为了消磨时间,我们经常会看一些影视剧,每次观看的过程都想要吐露内心的想法。此时我们应该梳理心得感悟,并记录成观后感,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3-04-17 阅读全文
  • 2023交通教育观后感范例4篇 作为学生,写作文是很平常的事,作文通常是在文字构思之中创建出来的。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要精写和多写相结合。你知道写好作文的妙招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23交通教育观后感范例4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今天是3月29日,也是小学生交通安全日。一大早,在学校的大显示屏中就出现...
    2023-06-25 阅读全文
  • 2023八佰电影观后感(范例4篇) 你是否在网上寻找作品名的观后感范文呢?不仅如此,我们在观看后也会产生许多想法。一份真实而深刻的观后感能够带领我们走进文艺作品的内在世界,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直接的知晓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经过我们的精心筛选和整理我们向大家推荐八佰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2023-04-26 阅读全文
  • 活着观后感(范例4篇) 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对“活着观后感”进行了细致的编辑工作,如何写出标准合格的作品名的观后感呢?观后感的文字表达能力是观众的重要素质之一,写观后感需要我们对电影或书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2023-04-27 阅读全文

好电影给人好心情,也给人好收获。打动自己的故事情节往往能让自己颇受启发,观后感的撰写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非常稀少了。有条理的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锻炼思维能力,怎样才能更好的让观后感体现出我们的感悟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帮大家整理的高考1977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2023-05-08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高考1977观后感,如何避免写作品名观后感的误区呢?为了消磨时间,我们经常会看一些影视剧,每次观看的过程都想要吐露内心的想法。此时我们应该梳理心得感悟,并记录成观后感,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3-04-17 阅读全文

作为学生,写作文是很平常的事,作文通常是在文字构思之中创建出来的。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要精写和多写相结合。你知道写好作文的妙招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23交通教育观后感范例4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今天是3月29日,也是小学生交通安全日。一大早,在学校的大显示屏中就出现...

2023-06-25 阅读全文

你是否在网上寻找作品名的观后感范文呢?不仅如此,我们在观看后也会产生许多想法。一份真实而深刻的观后感能够带领我们走进文艺作品的内在世界,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直接的知晓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经过我们的精心筛选和整理我们向大家推荐八佰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2023-04-26 阅读全文

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对“活着观后感”进行了细致的编辑工作,如何写出标准合格的作品名的观后感呢?观后感的文字表达能力是观众的重要素质之一,写观后感需要我们对电影或书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2023-04-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