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生物的课件教案9篇

发布时间:2023-04-20

生物课件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 新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来完善教案和课件。有关“生物的课件教案”的内容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带来的,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生物的课件教案 篇1

一、说教材分析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安排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这一精神。

本节教学内容并不难,时间也较充裕,应该适当安排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

关于男女染色体的差别,教材编入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后安排学生仔细观察,找出男女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能力目标: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情感目标: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教学难点: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用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即培养普通公民必备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不是培养生物科学家的素养,以此来指导教学行为。《性别和性别决定》属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范畴,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和生男生女的原理。我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知道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本节课重在从人类性染色体的水平分析人类性别遗传的规律,另外基于社会上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把生男生女的责任推于女性,导致了许多悲剧的产生。这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必要通过教学了解科学真相,这是我确立重点的依据。生男生女的原理,在知识联系上属于断层,突如其来,而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确立为难点,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游戏活动来突破这个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1、关于导课:

以问题导入:“雌雄有别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人有男性和女性,许多动植物也分雌性和雄性,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想不想知道生男生女的奥秘?”这样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

本节教学从认挂图、为染色体配对、寻找男女染色体异同开始,引出“性染色体”概念,进而通过生男生女的小组游戏活动,理解人类性别的决定方式及男女性别比例特征。再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对男女平衡问题产生兴趣,探究自然状态下,为什么生男生女的概率为1:1。

 3、学生活动:

为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设计了活动环节,老师宣布游戏规则,两人一组,制作卡片,随机抽取,模拟家庭生男生女的游戏,各组统计男女性别比例,向全班汇报、汇总。老师巡回指导,依据学习活动中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A这个活动的原理与生男生女的奥秘有关系吗?B有人认为生男生女的责任全在女性,你认为这种想法科学吗?通过学生活动揭示人类性别遗传的自然规律。当然从一个班统计结果来看,样本不够,不能科学地反映性别比。老师可引用全年级或几界届学生的统计总数,更有说服力。甚至推广到全国人口。

4、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用小黑板列举建国以来我国大陆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启发学生实事求是的分析历次人口普查有什么共同特征?尝试解释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

 5、知识的迁移和升华:

新课标关注个体差异,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创造机会,因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A人们的观念和医疗技术会不会影响男女性别的比例?

B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吗?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和自主学习的空间。

生物的课件教案 篇2

说教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b、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c、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d、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

b、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简洁明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价值方面不太明显,主要强调积极思考,主动自觉。

2教学重点:

(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

(2)图表数据的解读

3 教学难点:

(1)主动运输

(2)图表数据的解读

二说学生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

1)他们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分跨膜运输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他们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能独立思考,对生活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多种途径找出解决 4

的办法。

3)同时他们具备了群体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论依据的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结合教师的引导。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法:

1)自学辅导法:本小节内容属于原理性的内容,但不难掌握,所以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式,即先引导学生自学并总结对比三种跨膜运输的方式之间的异同点,然后稍做点拨,最后精选一些习题让学生当堂训练!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示物质穿过细胞膜的动画,使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更直观。

学法:

3)比较学习法:主动运输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掌握好这点,必须运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观察讨论的方式自己找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来掌握该难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展示现象→提出问题→解释原理→总结概念。

生物的课件教案 篇3

一、说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植物系统进化树,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通过"植物系统进化树","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引导学生初识不同的植物类群。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植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以及对植物类群的各种学习活动,认识不同的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比较,进一步理解植物进化树。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提高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实验观察、比较、讨论和讲述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生物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绿色植物情感。

三、说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校地处偏远农村,该校生都是来自大山的孩子,对常见的植物即陌生又熟悉,说熟悉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常见的植物有密切接触,有深刻的感性认识;说陌生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兴趣高,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帮助他们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和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已开始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有一定的生物学经验基础。

四、说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为2课时,此节为第一课时,本节课应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创造充分机会让学生拥有成功的喜悦,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获,从内心深处产生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欲望。对此我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提前一周通知学生利用周末采集样本,同时,还利用学生中午休息时间,带领大队长一个班12人上后山采集样本,回到学校后,由大队长随意分配样本到各位小组中。这样,学生课前对学习的内容就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课中:一、通过以上创设的情景,引入新课,二、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以及对植物类群的各种学习活动,认识不同的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植物进化树,三、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比较,认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说教学准备:

1、准备植物系统进化树图片,学生采集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实物、标本、挂图。

2、实物材料及用具:学生采集新鲜的水绵,葫芦藓、墙藓、铁钱蕨、海金沙、石斛,芒萁、带球果的杉枝、带花及果实的白菜植株等大量植物实物、放大镜、镊子。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学生采集活动和生活中对植物的感性认识,结合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好奇,直揭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植物系统进化树和活动: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

运用课本植物系统进化树的认识,帮助学生对植物的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进行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生物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绿色植物情感。

(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采用提问式、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逐一分析藻类植物的

1、结构: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有生活在海洋中的,还有少数种类生活在陆地上的。

2、特征:大多数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3、分类:据藻类植物呈现的颜色的不同可以将藻类植物分为绿藻、褐藻和红藻等。

4、对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为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是有些可食用,可药用,如海带、紫菜等可食用,褐藻胶、琼脂、碘酒在医药上有广泛的用途。

利用对比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结构、特征、分类。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帮助学生分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四)、本课总结

及时反馈与总结,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

(五)、作业设计

七、说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内容的教学效果可以从课堂回答、反馈练习、巩固练习和课后作业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课堂回答通过不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课中练习巩固反馈是一般的知识性练习题,目的是检验学生当堂课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深化和应用。

八、说总结与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直接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着眼于知识获取的过程、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亲身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从中学到知识和方法,发展多种能力。教师要多联系生产实际,让学生边联想、边思考,从中发现新知识,并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生物的课件教案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的最后一节。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本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生物和非生物,常见生物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性的基础上,再认识"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该内容既是第一章中温度的测量,科学探究和本章前几节内容的整合,也为学生继续学习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打下基础。其中生物具有适应性,多样性是贯穿整节课的两条主线。因而,教材内容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在适应性和多样性方面对本章内容进行了总结与深化。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的多样性"的内容已有认知基础,并在生活中的观察建立了生物个体的组成与群体组成的层次性概念,同时熟悉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但是,学生对于探究实验的设计,探究结论的得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等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初一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沙土加热的实验,探究蝎子埋在沙里的理由

各种生物的适应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难点:沙土加热实验,探究生物适应的理由

二、教学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和学习者分析,结合科学课程标准对该部分内容学习的要

求,设定以下四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建立生物能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理念

2,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植物向光的理由

3,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种"的多样性

4,练习使用温度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体验热爱生命,保护环境资源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STSE:感受生物与社会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2,探究教学法:

3,观察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件演示不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

2,提出问题:"不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相同呢 "

【以此激疑,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并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生物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自然地引入教学主题: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二,新课教学: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出示课前实验结果:一盆菊花向一边弯曲生长

(2),课件演示向日葵,植物向光生长的实例或图片

学生观察分析,教师学生总结:植物的向光生长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从生活实例着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分析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并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实验:学生观察图片—>提出探究问题(蝎子为什么在沙里藏身的理由)—>学生探究(复习温度计的使用)—>实验记录,交流讨论。

【为突破重难点内容采取变抽象为具体,使复杂变简单的方法,层层设问,由浅入深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4),动物的"伪装"课件演示,学生观察,讨论,了解保护色(青蛙,变色龙)和拟态(竹节虫)

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本上列举的青蛙,变色龙,竹节虫是如何适应环境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并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出"保护色"和"拟态"。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依据事实归纳物体规律的能力。】

(5),教师小结:生物生存总是要适应环境,只是方法不一样,它的意义在于避开不利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6),合作学习(学生4一5人为一合作小组,分工合作,分别查找资料或根据老师提供的网站上网查询)交流讨论,完成合作学习任务:说说你所知道的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合作学习,拓展知识】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学生观看视频――生物的种类及种类数量变化的原因

(2),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完成三个问题:

A,你知道生物有多少种

B,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C,影响生物种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老师抽1-2组让学生汇报发言,老师点评,肯定

【提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的需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适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为积极主动地探索,为教学目标的完成奠定扎实的基础。】

转入:因此,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请学生拿出搜集的动,植物的资料,汇报自主学习的收获:

你知道那些珍稀动物,植物 它们现在怎样生活

【学生们从中了解许多自己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体会到我国的地大物博,增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学生合作小组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或根据老师提供的网站上网查询,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植物资源的破环和保护的状况如何 我们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

(5),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保护动植物资源做些什么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学生小结:

地球上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着环境,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呼吁"善待生命,也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让学生来总结,避免复习时炒冷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又增强记忆能力与思维能力。】

四,课后练习

进一步查阅资料,就你最喜欢的珍稀动(植)物的分类地位,分布,数量,保护和人类对其利用的情况及你的设想,建议编制一份小报,出一期专栏刊出。

【课后练习的设计既使学生学以致用,再次突破重难点又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培养他们利用网络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提纲 略

生物的课件教案 篇5

重点: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

难点:

1、明确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概念。

2、通过对种子成分的分析,了解种子内贮存着大量有机物,是胚进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手段:以学生探究实验并分析结果的方式为主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从生活实际入手,对种子所含的成分进行分析,制定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及结果分析。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些食品包装袋,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展示其有关成分的说明。介绍在我们生活中所吃的食物含有许多成分,引导学生思考在植物的种子中是否也含有同样的成分。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的成分

1、组织学生分析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食物中有可能存在的成分,这些成分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定出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鉴定种子中含有水分的实验中:

(1)试管夹要夹在试管口近端,这样才不影响观察;

(2)试管要干燥,这样才有说服力;

(3)小麦在试管底部要散成一斜面,烘烤部位要局限在有小麦的区域内,可缓慢晃动,以求小麦受热均匀。

(4)试管需保持水平或口稍向下倾斜,这样管壁上出现的水珠才不会流向管底,不会引起试管爆裂;

(5)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洗掉。

鉴定种子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中:

(1)要将小麦事先泡软,便于铁丝穿扎。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防止扎手;

(2)燃烧后,铁丝很烫,要避免烫伤手和烫坏桌面,应及时放一解剖盘中或晾凉了再放到桌面;

(3)小麦种子不易完全灰化,要使它完全灰化,需要较长的时间

鉴定淀粉和蛋白质的实验中:

(1)面团不要过大。

(2)一直要到纱布中没有乳白色物质渗出,才可停止。

4、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二)总结种子的成分:

1、讲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及特征。

2、根据实验的结果,总结:

3、提出问题:

(1)芝麻种子和小麦种子中是否都含有脂肪?

(2)如果芝麻种子和小麦种子中都含有脂肪,为什么用芝麻种子做为实验对象,而没有用小麦种子呢?"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出示不同种子成分的结构图或表格)

植物的种类不同,所以各种成分的含量也不相同。在干燥的种子里,有机物总是比无机物多。

板书设计:

第二节种子的成分

一、实验:探究种子的成分

二、种子的成分

探究活动

探究种子内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装片观察

1、淀粉:取加碘后呈蓝色的淀粉浆液一滴,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到视野中充满了蓝色的颗粒,这就是小麦胚乳中的淀粉粒,再转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可以看到淀粉粒表面有很多同心圆的轮纹。

2、蛋白质:将小麦种子做横切(与纵轴垂直的方向),在横切面上滴一滴碘液,中央的胚乳呈现蓝色,在蓝色区域的边缘有一圈很细的黄色区域,用放大镜即可看到,这就是以糊粉粒形式贮藏在胚乳最外面的糊粉层中的蛋白质。

3、脂肪:将蓖麻种子制成徒手切片,置于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加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到胚乳(蓖麻是双子叶植物中种子内具有胚乳的种类)中或周围出现小的油珠,若加滴苏丹Ⅲ试剂,油珠会呈现桔红色,这就是脂肪。

生物的课件教案 篇6

一、设计理念

新 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基于课改理念,我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目 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的 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章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物的特征,一是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节是在前一节认识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我们身边的生物进行实地调查。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与训练。

三、教学规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明确调查的目的后,小组进行实地调查,最后进行交流和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 教学策略

本节课是一节调查课。在调查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调查?怎样开展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什么?然后针对调查的目的小组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然后小组分头进行调查、记录,撰写调查报告,最后在全班交流、展示。

*教学重点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 教学难点

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如何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 教学方法

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 课前准备:准备笔、本、放大镜、照相机等。

* 导入:

一 个好的导言是决定学生能否上好课这节课的关键。所以,我通过媒体播放图片并配以解说:“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种生物,它们与人类朝夕相处。有些是我们 所熟悉的,如:催人晨起的公鸡;看家护院的爱犬;阳台上五颜六色的花草等等;有些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调查。” 通过身边熟悉的生物让学生感到亲切,同时又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什么生物我还没注意呢?好奇心有了,自然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

*目标引领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分析出什么是调查?然后让小组讨论制定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方案,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调查时应注意些什么?设计出调查表。

* 自主学习

带着目标,小组学生根据经验,分析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从而明确什么是调查。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设计出调查表并与书上的方法步骤相比较,确定本组的调查目标和方法。

这种学生自己选择调查方案,并设计实施的做法,有利于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 实地调查

各小组根据本组制定的调查目标和方法进行实地调查。

1.进行校园生物调查。学生注意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是爱护生物资源。

2.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调查中注意安全问题是第一的,学生注意对生物资源的爱护。遇到不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请教。

3.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学生注意爱护农田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遇到不会的问题向农民师傅请教。

4. 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

5. 各组同学共同整理资料,对生物进行归类、书写调查报告。

* 展示、交流调查报告,进行反馈。

1、各组制作出PPT课件进行展示,并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报告交流。

2、选择2—3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哪些不同?

3、有没有原本常见的生物现在不见了?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保护生物资源的教育。

* 总结调查的意义

通过调查,学生学会了调查的一般方法,会做调查记录;对所知道的生物能够进行归类;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了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此时,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保护环境的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 技能训练

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通过观察图片,找出马与驴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马与牛在外形上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也是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 课堂延伸

请同学们课下完成一篇校园(或社区、农田)生物的调查报告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必须从认识身边的生物做起,这节课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再认识平时已经熟悉的校园里和校园里的生物,并作调查,可以调动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渴望,也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学好生物学教育的契机,并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通过调查可以熟悉身边的生物,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 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3.教学重点: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4.教学难点:

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

2.如何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5.课前准备:

1.教师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指导学生设计调查方案。

2.学生准备好调查表格,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的可带照相机,放大镜等)

二、说教法:

本节课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启发为主,从具体事例入手,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开展调查。

三、说学法:

本节课运用了探究、自主、合作、激励学习的方式,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动物、植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有些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比如:生长在花坛中的牡丹、月季、芍药,校园中的鸽子,花丛中飞舞的蜜蜂、蝴蝶。但是还有一些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们、了解它们,让我们一起做一次调查。板书: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二)学习新知

教师引导:什么是调查呢?其实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比如,我们在制定某些法令、法规或政策时都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那么这些依据从何而来呢?这就需要进行调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作为被调查的对象,大家回忆并讨论交流,你们都被作了哪些调查? 有:人口普查;每天有多少零花钱;每年收多少压岁钱;对老师的满意程度;乱收费问题。

教师继续引导,这些都是调查,正是有了这些科学的调查,才使我们在写论文或做出某些决定时有了依据,更具有了说服力。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下面我们就以人口普查为例,讨论一下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问我家有几口人?都是谁?叫什么名字?几个男的几个女的?多大年龄了?干什么工作?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就是人口普查的基本过程。那么,大家讨论一下,通过这样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什么样的结果。1、知道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 2、性别比例。 3、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4、各民族有多少人?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我们明确了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就能够得到科学真实的调查结果。

下面我们也来做一次调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由于我们的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样本具有代表性,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例如,调查临汾市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不可能到各个县区去逐个调查,只要在各县区选取一两所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调查就可以了。下面,我们就根据我们的居住范围来分组,住校的为一组,对校园的生物进行调查;附近农村的为一组,调查农田的生物;在钢厂附近的为一组,对钢厂区的生物进行调查;市区的学生分为一组,对所在社区的生物进行调查。下面各组同学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表格(作为重点),路线,看哪个组的方案最好,表格最完善,路线设计最合理。

各组进行讨论并且进行分工,选取组长。然后各组汇报自己的调查方案,展示调查表格,确定调查的路线。

教师总结:各组的表格都设计的比较好,路线也比较合理,但选在马路边的有一定的危险性,要确保安全。另外,大家再讨论一下,在调查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要有集体主义精神,不要一个人单独行动,尤其不要到偏僻的地方去。

2.要爱护生物不要采摘花木,不要掏鸟卵,不要打雏鸟,不要捕捉小动物。

3.不要爬高,不要下水,注意安全。

4.同学之间分工明确,管记录的管好记录,集体汇总统计,写好调查报告。

5.不要贪玩,要仔细观察,不能只见大树,看不见小草,只见树上的鸟,看不见树皮上的毛毛虫。

下面老师再强调几个问题

1、 调查表格可以参考课本第8页,若有更独特的设计表格那更好,调查完后,我们要在全班把成果展示一下。各组同学先汇总一下,一共调查了多少生物?其中植物有多少?动物有多少?其它生物有多少?并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2、 在你调查的生物中任选用2∽3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哪些不同?

3、写出调查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天气、调查路线,所见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生活环境等。

4、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和体会等下节课进行交流评价。最后,再强调一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三)课堂小结

调查是一项科学的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比如有的女同学害怕小虫子,一看到就躲的远远的。这样是不对的,我们要有科学的探索精神。不能仅凭个人的好恶取舍,我们要对见到的每一种生物都要认真的观察,如实记录。

(四)巩固练习

这里是小亮在校园中调查时记录的生物名称:松树、杨树、鼠妇、蚂蚁、榆树、蚊子、苍蝇、柳树、菊花、麻雀、蝉、冬青、山桃、小鸟、狗尾草、蒲公英、苔藓、玫瑰,请你帮他分成两类(动物与植物),并说明理由。

(五)课后作业

1、 写一份调查后的小论文或感受。

调查全年级同学的身高,并与全市初一学生相比较。

生物的课件教案 篇7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二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对激素的发现和激素调节的实例(一)进行说课。神经-体液-免疫是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而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本节内容即相对对立又与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相互联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通过神经的调节”,知道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会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三、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概述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所分泌的激素

描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能力目标

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情感目标

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通过阅读科学史实,让学生了解有关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接受科学的熏陶

(2)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通过构建模型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的激素之间抗作用的结果

五、教法与学法

1.小组讨论:由学生阅读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了解科学知识. 2.模型构建:通过构建血糖平衡调节的模拟后,认识激素调节的过程及特点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场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讨”,导入本节内容。

【设计意图】利用奥运热点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借助教材问题探讨,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学讨论,重温经典

给学生预留时间阅读“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由学生分析出“假说—演绎”的四大环节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验证、得出结论。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提到激素,但激素是什么?激素的作用并没有形成概念,所以现在通过引入科学发展史,学生阅读不仅知道激素是什么,怎么起作用,而且引申了人体其他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接受了科学的知识的熏陶,体会了科学发现中的不迷信权威,大胆探索的精神。

3、构建模型,化解难点

(1)血糖调节的引入

阅读易解答思考与讨论的问题,从而将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线条化,在解答中学生更易抓住人体正常血糖浓度的平衡点.引入胰岛细胞,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猜测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进一步得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机理.

由学生识图直接解决问题,引入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深入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理,衔接自然,能够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图文并茂,对两种激素的作用机理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2)构建血糖平衡模型:学生四人一组,其中三人分担甲,乙,丙角色,第四人承担小组内的汇报工作,这样四人之间必须协调配合,方能完成探究活动。

小组活动不仅体现了学生的协作精神,更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更好地理解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和初步了解概念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意义,同时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生物的课件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2.通过学习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提高有关蛋白质相关计算的能力。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难点: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及相关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提问:

之前我们学习过了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如果把氨基酸比喻成珍珠的话,那么这些“珍珠”是如何穿成串儿,成为“珍珠项链”蛋白质的呢?如果告诉你氨基是具有碱性的,而羧基是具有酸性的,那么大胆猜测一下会发生什么?(酸碱中和。)带着这样的思考,接下来共同学习一下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二)新课讲授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过渡: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所谓大分子就是相较无机物来说分子量大百倍或千倍以上的分子。比如牛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00,人的血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4500等。

提问:那么小小的氨基酸是如何组成那么大的蛋白质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说一说从氨基酸到蛋白质大致有哪些结构层次。(经历了二肽→三肽→多肽,通过盘曲、折叠形成了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过渡:这种氨基酸和氨基酸的连接方式称为脱水缩合。

2.脱水缩合过程

组织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脱水缩合的含义: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此时重点强调肽键的含义及写法。

活动(角色扮演):请4位同学分别扮演一种氨基酸,如果每位的右手代表氨基,左手代表羧基,然后站成一排,相邻的同学手牵手,牵手的部分可以称作什么?(肽键。)

问题:

怎样才能更高地还原脱水缩合过程?(每人右手拿着NH和H的卡片,左手拿着CH和OH的卡片,一个同学和另一个同学左右手相连的时候,拿掉H和OH的卡片。)

其他同学观察,4位同学站成一排,会形成几个肽键?脱去几分子水?(3;3。)

如果是5位同学呢?(4;4)6位同学呢?(5;5。)

继续提问:那么n个氨基酸形成一个肽链时,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呢?(n-1;n-1;n-m;n-m。)

(三)巩固提高

提出启发性问题:如果4位同学站的不是一排,是一个圈,结果跟之前的有什么区别?(形成环肽,形成4个肽键,脱去4个水。)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点评,总结结论。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如果同学们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改变站位、人数、人员等等,结果又是如何?形成的蛋白质是一样的么?请同学们课下进行活动,并且探究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中公讲师解析

生物的课件教案 篇9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

①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智能目标

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③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②进一步激发学生唯物辩证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设计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融合列举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三、教学过程概述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提供感性材料获得感知布惑

①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习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②(投影):伞藻的幼体相互嫁接的实验(图略)

▲伞藻顶端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③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过程

▲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

●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

●学生讨论:(略)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

●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

(三)模拟,探究,剖析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这一部分,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验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设计的意图何在以学案的形式,事先印发给学生:实验步骤现象结论设计意图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将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注封到小白鼠体内(以上空白地方由学生填写)

●质疑: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认为在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中,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略)

●多媒体展示,[美]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预测:哪一种情况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为什么

实际: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大.结论1:"转化因子"—DNA,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疑:噬菌体非常小,实验时怎样观察引导提问:

①DNA和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构成

②"旁栏思考题":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作标记用144C和18O等同位素,行吗读图,分析:(挂图)一亲代噬蔺体寄主细胞内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35S蛋白质外壳32PDNA

◆结论2: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DNA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投影一道探究性试题: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草叶,但两者致病病斑不同,如下图,结合图中(a),(b),(c)三个实验结果,各说明什么问题整个实验说明什么

◆结论3: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四)归纳,小结

(1)和学生共同整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

(2)对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予以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善于假设,多向思维,收集材料进行探究学习的科学精神给予高度赞许,并教育学生要有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五)反馈运用

事先编拟一组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课堂检测题,以检查学生的达标情况.

四、教后体会

就"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平行班级进行了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在对照班,以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实验班以"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贯穿教学始终.对照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较大程度调动,课堂始终处在一种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之中,学生真正把学习的过程演绎成一个主动探究,自动求知的过程.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把教材中的"现成结论",通过多处"设障","布惑",将教材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潜移默化地把科学家的思维过程,教师的思维过程来感染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对实验选材,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的假设,预测,分析与综合,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更让他们在与科学家的思维比较中,树立自信心,原来自己的思维与科学家竟这样的相似,自己也能成为科学家.课堂检测表明,实验班当堂达标率很高,学生学的主动,学得轻松,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高度体现.

喜欢《生物的课件教案9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教案,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生物课件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分式的课件教案9篇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幼儿园的老师都想教学工作能使小朋友们学到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分式的课件教案9篇"这样的内容,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教学...
    2023-03-12 阅读全文
  • 动物课件教案(11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写好教案,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写好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根据您的要求,栏目小编为您整理了动物课件教案,相信您在阅读网页内容后有所收益!...
    2023-03-21 阅读全文
  • 方程课件教案9篇 有关“方程课件教案”的内容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带来的,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同时还需要每位老师都重视教案课件,这样可以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
    2023-03-09 阅读全文
  • 力的课件教案集锦(9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作为一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需要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力的课件教案集锦,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
    2023-04-20 阅读全文
  • 琵琶行的课件教案9篇 根据您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整理了《琵琶行的课件教案》。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老师上课要根据教案课件来实施。敬请您阅读并收藏本文!...
    2023-04-09 阅读全文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幼儿园的老师都想教学工作能使小朋友们学到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分式的课件教案9篇"这样的内容,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教学...

2023-03-12 阅读全文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写好教案,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写好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根据您的要求,栏目小编为您整理了动物课件教案,相信您在阅读网页内容后有所收益!...

2023-03-21 阅读全文

有关“方程课件教案”的内容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带来的,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同时还需要每位老师都重视教案课件,这样可以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

2023-03-09 阅读全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作为一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需要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力的课件教案集锦,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

2023-04-20 阅读全文

根据您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整理了《琵琶行的课件教案》。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老师上课要根据教案课件来实施。敬请您阅读并收藏本文!...

2023-04-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