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杠杆优秀教案合集(3篇)

发布时间:2023-04-20

杠杆教案。

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栏目小编整理的“杠杆优秀教案”,感谢您的浏览。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老师忽略重要内容。

杠杆优秀教案 篇1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的内容是力和机械。第四节“杠杆”教材分析,杠杆是机械中最简单的机械。杠杆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应用到杠杆,因次应用非常广泛。杠杆这一节上接力的内容,我们刚学习了力的知识,人们使用力时常常都是通过机械来使用,因此,课本编排把杠杆紧接着力之后。这一节又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基础,所以这一节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这一节内容的有一特点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很容易进行,只要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容易得出F1×L1=F2×L2这一结论。这一节内容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名词,会确认并画出力臂;

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知道什么是杠杆。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培养学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1.理解力臂概念,会画力臂,会分析杠杆受力。

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

教学器材:木板、钉子、钉锤、木棍,木块,砖块,绳子,钩码,杠杆,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用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故事导入;

2、木板上钉一个钉子,请一位同学上来拔钉子。然后用钉锤拔。

3、出示砖块、木块、木棍、细绳等,请一位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情景,激发学生激情。

二、讲授新课

1、根据刚才同学演示的情景,说说什么是杠杆。学生得到杠杆的定义。

什么是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练习:分析一个同学拿一根木棍拖着走,这根木棍是杠杆吗?

2、根据刚才同学演示的情景,认识杠杆的几个名词。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练习:根据刚才同学演示的橇砖的例子认识支点、动力、阻力。

3、分析杠杆受力,注意是杠杆受力,不是杠杆施力。动力通常是人施加的,阻力如何确定,我们假定杠杆转动,那么物体阻碍杠杆转动,阻力与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在杠杆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如图:(1)撬杠撬石头的图,

(2)火钳夹煤块

4、力臂的画法:教师说明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段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2。力臂常用实线画出。如果动力臂与阻力臂重合,可用大括号表示。

练习:(1)学生将上图的力臂画出。

(2)羊角锤拔钉子,如果动力要最小,如何画动力

5、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用同学上台模拟图,演示并讲解什么叫杠杆平衡。

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今天研究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不动的平衡。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①参照教材图13.4-5,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为什么要改变几次钩码重和位置

③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④学生填写数据,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

(5)学生交流发言,最后总结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练习:1、从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例如课本中的抽水机,加在抽水机手柄上的力是200牛,如果动力臂是80厘米,阻力臂20厘米,求阻力?

2、(1)在上面实验中,如果将两个钩码(质量均为50g)挂在右端4cm处,则在右端10cm处要用多大的力才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方向如何?

(2)用弹簧测力计演示、验证。

(3)如果将弹簧测力计改为斜向上拉,则读数会如何变化?

6、杠杆的应用

(1)、学生阅读课文,学习三种类型的杠杆。

省力杠杆:L1L2,杠杆平衡时,省力但费距离,如撬杠撬石头的

费力杠杆:L1L2,杠杆平衡时,费力但省距离,如赛艇的浆

等臂杠杆:L1=L2,杠杆平衡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如天平

(2)请同学们举例,生活中都有哪些杠杆,分别属于什么类型?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呢?

三、小结知识

(1)什么叫动力臂?什么叫阻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四、课后练习

1、画出节后练习第3题各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杠杆的示意图,画出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学生分别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进行讲评。

2、分析指甲剪刀有几个杠杆?分别是省力还是费力?

杠杆优秀教案 篇2

杠杆这节课可以有如下两种教学思路:

第一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然后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并通过作图来强化。再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只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然后由跷跷板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上述两种思路中,您赞成哪种方法,理由是什么?谈谈您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及设计意图。

我的选择是第二种思路。

一、设计意图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是一种物理模型,杠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认识,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并考虑学生对模型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可以先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通过“做”来体验杠杆、认识杠杆。再通过学生熟悉的跷跷板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引导学生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然后通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体现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提高发现式、探索式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满足他们创造的愿望,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

二、设计思路

我是如此设计的,首先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其共同特征,来认识杠杆。

(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会画力臂

(4)能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根据目标和本节教材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

力臂概念的建立,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及认识过程

要求学生课前准备:

(1)寻找生活中与杠杆相关的图片和工具,例如:各种用途的剪刀(理发剪、手术剪、手工剪、园艺剪等)、指甲剪、镊子、钳子、羊角锤、钢丝钳,螺丝刀等。

(2)绘图工具: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在几块木板上定几枚钉子,让学生讨论如何拔出木板上的钉子,提供的几种器材,找几组同学比赛来进行。看那组用的方法的最多,最省力的是哪种方法?

投影:日常生活中使用工具的画面(撬棒、压水井手柄,羊角锤撬钉子),引导学生找到这些工具的共同点。在讨论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后,引出杠杆的特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引导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见过或者使用过哪些杠杆?进一步加深对杠杆的认识。

(通过创设学生常见的又充满趣味的情境来引出研究的内容,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引导,鼓励猜想。

在上面比赛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在比赛中发现有什么秘密,引导学生画出杠杆的三要素(动力,阻力,支点)。并猜想杠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省力又不费力?可能是什么原因?在这一环节中根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的研究,来判断什么时候杠杆是平衡的,什么时候是不平衡的,从而认识几种不同的杠杆。

出示“小跷跷板”和天平,请学生分析出动力、阻力和支点。教师模拟跷跷板和天平实验,引导学生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投影:由此可见杠杆的平衡除了与力的有关,还与力的有关。

做推门游戏,找两个同学来推门(男同学力气大,让其作用点靠近门轴一些,女同学作用点离门轴远一些),引导讨论:为什么男同学难以取胜?交换两位同学施力的位置,(但男同学施力的方向变化)现在为什么他还难以获胜呢?

投影: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除了力的大小、方向之外,还与力的

有关。

改变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和改变力的方向,从这两个方面都能影响杠杆平衡,猜想它们共同的物理本质是什么呢?

(再次为力臂的`知识做好铺垫)。

3、悉心辅导,设计实验。

安排学生分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主要让学生用平衡架来进行实地研究。因为平衡架是在两边各挂钩码使其平衡,学生对把平衡架的实验结果与杠杆原理联系起来有一个思维的转化过程,并且让学生找到支点、阻力和动力这三个点,充分地预测,进行实验验证,获得一组正确的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除用钩码做三次实验外,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先竖直拉,再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力臂,并板书示范力臂的画法。

讨论:在探究实验中,为什么要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这种设计思路,易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力臂的概念,引导学生画动力臂、阻力臂,能突破难点,能卓有成效的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4、组织讨论,获得结论。WWw.Yjs21.cOM

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实验结论,让学生成为“杠杆平衡条件”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后让学生将自行研究自己带来的各种类型的工具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杠杆进行分类。认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特点。让他们找到生活中应用到杠杆原理的地方,以及为什么要应用杠杆的道理。他们对一些工具提出改进意见,并设计改进方案进行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讨论:1、用一只弹簧测力计能测出一头大象的重吗?

2、阿基米德说:“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杆子我能撬动地球”,他的说法能实现吗?

(让学生学会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此环节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什么是杠杆?2、杠杆平衡的条件;

杠杆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知识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理结论的能力。

德育要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并能运用解决简单问题能力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示意图,且能正确找出各种器具的支点。

教具:

抽水机模型、瓶起子、镊子、扳手、羊角锤、天平等,跷跷板挂图,细线

探究性实验:杠杆平衡、杠杆和支架(不带刻度)、钩码若干、刻度尺

课型:

探究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看录像片或图片

看录像片:

(1)古代埃及人用杠杆搬动巨石修金字塔。

(2)游乐园里小朋友玩跷跷板。

(3)农村里从井里提水的压水机的杠杆。

(4)钓鱼。

(4)缝纫机的脚踏板。

师: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如钳子、板手、螺丝刀、瓶起子(出示实物)等。有些机械是复杂的,如车床、收割机等复杂机械由许多简单元件组成,其中象杠杆、滑轮等,初中我们主要研究杠杆、滑轮。

(二)新课教学:

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这说明杠杆能产生巨大的力。那什么是杠杆呢?

大家看这些装置有什么特点?

学生:有一个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一根绕着固定转动的硬棍。

[演示]

撬棒撬石头的投影片。

[板书]

1、杠杆:

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师:杠杆是不是一定是直的?“硬棒”如何理解?

学生:看图理解。

师:“硬棒”指在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形状也可是各种各样,可是方的、圆的等。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杠杆的结构及有关名词:

对照杠杆撬石头投影片讲杠杆结构。

[板书]

杠杆的七要素:

注:画力臂方法:(1)确定杠杆支点和力作用线;(2)用直尺或三角板作支点到力作用线垂直距离;(3)标明力臂。动力和阻力可以在支点两侧,也可在支点同侧,当力与杠杆某部分重合时,力臂才恰好是杠杆本身一段长度。2.杠杆平衡条件:我们知道天平平衡时才能读数,这时横杆这根杠杆平衡了,这时左右盘质量有什么特点?探究:我们现在探究一下杠横平衡条件。现有杠杆和支架,但没有刻度,如果在一边用细线挂钩码(支架原来平衡),一边不平衡,现在如何使其平衡?生:找几个同学做几次,使钩码在不同位置时,杠杆平衡,并记下钩码个数和力臂长度(用刻度尺测量力臂长度),记在课本表中(使用前调节使杠杆平衡)师:大家观察上表数据发现什么特点?总结出杠杆平衡条件。[板书]

杠杆平衡条件:略

这个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师:如果动力是阻力二倍,那么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

验证杠杆平衡条件(使用带有刻度支架)介绍实验目的方法。

3、杠杆的应用: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引导学生阅读“科学世界”归纳杠杆的分类及各类杠杆的特点。

(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特点是省了力但费了距离

(2)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特点是费了力但省了距离

(3)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杆特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请学生分别举例。

小结:

1、本节课主要掌握动力等七个要素,能够熟练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并能正确作图。

2、能够用杠杆平衡条件解答简单问题。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集锦


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备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教案教案会包含哪些部分?为满足你的需求,我们特地编辑了“初中物理《杠杆》教案”,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篇1】

初中物理《杠杆平衡的条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杠杆平衡的条件》答辩题目及解析

一、组成杠杆示意图的五要素?

【参考答案】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0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1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12表示。

二、杠杆的分类及特点?

【参考答案】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

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的实验现象出不来怎么办?

【参考答案】

实验既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实验现象没有出来,说明他的实验步骤不正确,我会首先带着他回顾刚刚的实验操作,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引导他发现问题,并积极的改进。从最初的实验器材,到实验步骤、到实验注意事项等,逐一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然后鼓励他重新进行实验,同时我会在旁指导,规范其操作,让实验现象更明确。最终,在完成实验的同时,增强其自信心。

四、为什么采用学生总结的方式?

【参考答案】

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体系及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可以是教师知道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篇2】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第十三章第四节的教材内容,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三个力和力的示意图等知识点,为本章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准备。本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二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F1×L1=F2×L2这一结论。三是基础性,这一节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3.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过程能力目标: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学生形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学生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特别是对使用杠杆能省力有比较丰富的体验(但认识上有误区)。因此,将本节从认识杠杆这一熟悉的简单机械着手,来改观学生的感性体验,到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索学习,来深刻认识杠杆知识内涵,再到杠杆应用的理解,将知识内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熟悉到陌生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比较。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杠杆的主要要素,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学生提高设计探究的能力,提高交流归纳能力。

3.通过将生活中的杠杆抽象成物理模型,将物理模型应用到生活的过程,学生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杠杆的主要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比热容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生活中的例题:堵在公路上的大石头可以用铁杆撬起来,提问学生是用到了什么机械?

学生已经学过了杠杆的概念,可以知道是使用了杠杆,教师继续讲解: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呢?杠杆到底有什么秘密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出课题《杠杆的平衡条件》。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介绍:用杠杆能撬起石头,最终是使杠杆两端达到了平衡状态,引导大家探索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教师展示探索杠杆平衡条件装置,并介绍使用注意事项:

(1)在使用装置前,需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达到最初的平衡状态;

(2)在杠杆两端挂上数量不相同的砝码,通过移动砝码的位置,使杠杆再次达到平衡状态,读出砝码离悬挂点O的位置,记录下来。

(3)更换不同的砝码数,多次测量,得到普遍规律。

教师介绍杠杆主要要素:支点,力臂的概念,并在黑板上板书杠杆的示意图,教师讲解: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杠杆平衡。

教师介绍完基础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实验得到的数据,动力臂阻力臂与动力阻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分享结果,教师归纳补充: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杠杆、支架、钩码、测力计。

2.演示材料——钳子、剪子、起钉锤、镊子等杠杆类工具,以及厚纸板、木板、钉子、粗铁丝等材料。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如果在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的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

二、学习新课

㈠认识杠杆

⒈讲解: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其中比较简便的就是用一根木棍或铁棍来撬。如图9-1第一图。一根棍子,当在棍下垫一块小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

在杠杆上有一点:被垫着的那块小石头支撑着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板书“支点”),杠杆两端是围绕支点转动的。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⒉提问: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分别在图上指出。

㈡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作用

⒈讨论:

用手搬不动大石头,用杠杆能撬动。这说明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是不是只要应用了杠杆一定能省力?例如垫那块小石头,是不是垫在什么地方都能省力?

⒉实验1——学习实验方法

讲解: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出示杠杆及支架)。实验的方法是:在杠杆一边挂一个重物,在杠杆另一边向下用力,提起重物,测量用多少力。

分组实验:(在教师带领下,分步进行。)

我们用2个钩码当作重物。首先,用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有多重,2个钩码有多重。(学生测量,汇报。)

然后,把2个钩码挂在杠杆左边、从中间数第2格的位置,右手握在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4格的位置,用力向下压,把钩码提起。(学生实验。)此时,杠杆像不像那撬动大石块的棍子?在杠杆上,哪里是支点?哪里是动力?哪里是阻力?动力臂是多少?(用格作单位)阻力臂是多少?

那么,我们是用了多少力把重物提起来的呢?可以在动力作用点挂钩码来测量。试一试,在动力作用点(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4格的位置)挂几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学生实验,汇报。)

讲解:当杠杆平衡时,右边挂的钩码的重力就是提起重物用的力。如果右边的重力小于左边的重力,是省力:如果右边的重力大于左边的重力,是费力;如果右边的重力等于左边的重力,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提问:以上实验结果是省力还是费力?(省力)

在这个实验中,动力臂与阻力臂关系是怎样的,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大于)

指导学生把以上实验条件及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中。

⒊实验2——学生自己探究杠杆的规律

讲解:下面,各组接着实验。利用实验1的方法,分别测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连做三次实验。把每次实验的条件、结果,像实验1那样填写在实验记录中。

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通过以上实验,你发现使用杠杆提起重物有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指导学生填写本课关于杠杆作用的空白。

㈢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⒈谈话: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想一想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哪些装置像用棍子撬石头一样?哪些装置像杠杆一样?

⒉讨论:

(出示剪子)剪子是不是杠杆?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要剪一块很厚很硬的纸板,把纸板放在剪刃的哪个位置剪比较省力?(演示)为什么?

(出示钳子)钳子是不是杠杆?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为什么用钳子能截断很粗的铁丝?(演示)

钉在木板上的钉子很结实,怎样把它拔出来?(如果学生说用钳子,可以接着问“除了用钳子还可以用什么工具?”待学生提出起钉锤后,演示用起钉锤起钉子。)为什么利用起钉锤能比较省力地把钉子拔出来?在用起钉锤起钉子时,锤子上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是动力臂长还是阻力臂长?

(出示指甲剪)这是什么?(指甲剪)指甲剪是不是杠杆?在指甲剪上,哪里是支点?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杠杆?.指甲剪上有三个杠杆。手把部分是一个省力杠杆,刀口部分是两个费力杠杆。

还有哪些工具应用了杠杆原理?

⒊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都像一根棍,凡是工作时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杠杆类的工具也并不都是省力的,有的是费力的,为了使工作方便。人们掌握了杠杆的规律,就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各种各样的杠杆类的工具。

三、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杠杆。

2.提问:

⑴什么样的装置属于杠杆?

⑵在杠杆上,哪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⑶使用杠杆,在省力费力方面有什么规律?

3.讨论: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能不能玩压板游戏?怎样玩小孩才能把大人压起来?

四、布置作业

⒈观察还有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研究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那样的?

⒉ P5 1—2

教学后记:略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杠杆》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

1、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 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屈,老师.教,案,网"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4、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注意事项

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杠杆》课件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

1、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 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屈,老师.教,案,网"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4、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注意事项

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杠杆》课件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

1、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 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4、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注意事项

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杠杆优秀教案合集(3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杠杆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推荐

  •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集锦 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备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教案教案会包含哪些部分?为满足你的需求,我们特地编辑了“初中物理《杠杆》教案”,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2023-02-06 阅读全文
  • 爱的杠杆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爱的杠杆”!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我想说的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用我爱的杠杆撑起孩子的心”。 霖霖是我们...
    2020-05-2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爱的杠杆 教育随笔:爱的杠杆 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想说的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用我爱的杠杆撑起孩子的心”。 霖霖是我们班这学期末新来的孩子。才来几天我就发现这孩子很聪明...
    2021-05-06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杠杆》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
    2021-10-29 阅读全文
  • 杠杆教学设计与反思系列 身为教师,应该坚持对新的教学内容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者对于本节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能够认真且能听下去的一个思考过程和设计,写教案的时候如何才能够分析学生的认知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杠杆教学设计与反思,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2023-04-03 阅读全文

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备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教案教案会包含哪些部分?为满足你的需求,我们特地编辑了“初中物理《杠杆》教案”,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2023-02-06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爱的杠杆”!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我想说的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用我爱的杠杆撑起孩子的心”。 霖霖是我们...

2020-05-20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爱的杠杆 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想说的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用我爱的杠杆撑起孩子的心”。 霖霖是我们班这学期末新来的孩子。才来几天我就发现这孩子很聪明...

2021-05-0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

2021-10-29 阅读全文

身为教师,应该坚持对新的教学内容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者对于本节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能够认真且能听下去的一个思考过程和设计,写教案的时候如何才能够分析学生的认知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杠杆教学设计与反思,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2023-04-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