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时候了是什么回事 开始实行了吗?

发布时间:2023-03-15 十二年义务教育 十二年义务教育实行时间 十二年义务教育试点城市

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时候了是什么回事?关于义务教育,你知道多少?比如国家义务教育有九年义务教育和12年义务教育,两者并行。近日也有关义务教育话题讨论越来越激烈。对此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大家来一起阅读并了解收藏!

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时候了是什么回事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建议,逐步扩大12年教育的普及率,要适时修改相关法律,实施12年义务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认为,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不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不仅可以缓解小学和初中教学内卷问题,还可消释“普职分流”政策带来的冲击。

因此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时候了吗?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课程设置是经过长期实践、反复调整后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国际上普遍做法,基本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基本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目前还不具备延长学制和将学前、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

那十二年义务教育开始实行了吗

在我国大范围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十二年义务教育主要还集中在民族地区、沿海等发达地区,没有大范围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适龄儿童、少年开始接受教育的九年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

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指将高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围之内从而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中国特区、民族地区、浙江、广东、河北多地都尝试了高中免费教育,取得很好反响。但主要还集中在民族地区、沿海等发达地区,没有大范围普及。

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

1、公益性

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如修订的义务教育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2、统一性

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在新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这些与统一相关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来。

3、强制性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政府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什么时候开放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又称审美教育。它主要是通过艺术手段,或借助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对人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教育。这种教育对儿童来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就喜欢看色彩鲜艳的会动的物体,他们听到有韵律的乐曲会停止哭声。1~2岁的孩子对穿颜色好看的新衣服会流露出愉快的表情,喜欢听别人夸奖他好看之类的话。学龄前儿童则多伴以新奇作为评判美与丑的标准。儿童表现出的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倾向性的喜恶态度,是他们最初对美的感受能力的原始反应。因而,对儿童进行的审美教育从出生后不久就应该开始。

由于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应先从家庭开始。当孩子处在婴儿时期时,家长有目的地在他视觉所能触及到的范围内,悬挂一些色彩艳丽的汽球、形象可爱的玩具、简洁明快的图片,这虽对孩子的审美教育不可能有即时效果,但对他形成最初美的感受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随着孩子的成长,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知识的逐渐积累,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有所提高,但毕意还不成熟,在感知美的过程中具有表面性、情绪性和模仿性的特点。即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停留在物体外表的色彩、形状上,缺乏理解美的内在涵义。经常以他们是否认识感知对象或是否对它感兴趣作为评判的依据。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导致他们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从众心理。鉴于孩子的这些特点,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须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具体地加以培养和指导。

对学龄前儿童的美感教育,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家长必须身体力行,时时做有心人。首先家庭的室内布置要色彩协调而不繁杂,美观而不入俗套,整洁而有条理,让孩子在其中享受到一种协调的美。全家和睦相处,尊老爱幼,给孩子心理上充分的安全感,时时体味到家庭所特有的温馨,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这些对于孩子审美情趣的形成和发展、高尚情操及健康审美能力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经常帮助孩子提高鉴赏、评判美的能力,告诉孩子什么东西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同时家长在平时不论是与成人交谈,还是和孩子们说话,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行为举止要符合社会文明规范,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礼。不要说粗话、脏话。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养成好的习惯。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也要逐步扩大审美的内容。带孩子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领略自然风光和造型优美的建筑,欣赏五彩缤纷的展览,阅读优秀的儿童作品,参加有特色的音乐会等,激发孩子对美的事物的情感流露。启发他们对事物现象美的认识发展到对事物本质美的认识。这样既能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也能起到发展孩子智力的作用。

宝宝撒谎目的是为了什么?


导读:诚信,对3~6岁的孩子来说,就是犯了错误敢于承认,不欺骗别人,不对别人失信,不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交公等。爸爸妈妈要区分出孩子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每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不诚实的说谎的孩子,而孩子们也知道说谎的不是好孩子。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来自美国的调查数据表明:全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3岁前就学会了说谎话,到了7岁,98%的孩子都说过谎。

这显然和人们心目中天真纯洁的孩子形象相去甚远,要弄明白这个错位,有必要将孩子说谎的原因、性质和过程稍加梳理。

是有意说谎还是愿望或想像?

诚信,对3~6岁的孩子来说,就是犯了错误敢于承认,不欺骗别人,不对别人失信,不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交公等。爸爸妈妈要区分出孩子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以下的情景。

情景回放1

4岁的菲菲吃早饭时煞有介事地对妈妈说:“昨天,许多小矮人来到我的房间,还有白雪公主,我们玩得开心极了。”

专家点评

菲菲对妈妈讲的事情虽然不可能发生,但它与我们所说的道德意义上的说谎截然不同,它是幼儿创造性的萌芽,是幼儿把想像和现实混淆的结果,这是做父母应该珍惜和鼓励的。比如,家长抓住这个时机,鼓励孩子大胆进行创造性思维,你不妨问问:“你看到的小矮人长得什么样?”

情景回放2

3岁的明明早上起床时,床上湿了一大片,妈妈问是这么回事,他狡辩:“我没有尿床,是我睡觉时出的汗。”

专家点评

明明所说的也不属于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它只是幼儿为了摆脱尴尬而为自己找到的一个小小的理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当然,对这种“谎言”也不能任其发展,父母应该以一种温和幽默的态度对待孩子所做的错事,而不是让孩子因犯错误而产生心理压力和恐惧。这样,在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更有可能讲出真话。

情景回放3

5岁的东东在幼儿园说:“我奶奶给我买了一把漂亮的冲锋枪,会冒火的,哒哒哒……”可是老师向东东的妈妈问起这事才知道,东东的奶奶并没有给东东买冲锋枪,奶奶原来答应要买,但因为有事还没买成。

专家点评

东东说的话也不能算是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因为他不是为了掩盖错误,欺骗别人,只是在表达一个没能实现的美好的愿望罢了。

情景回放4

6岁的亮亮没有做家庭作业,老师收作业时,他说:“我忘带作业本了。”

情景回放5

5岁的红红非常喜欢小朋友的玩具,她趁人不注意,把玩具放到了自己兜里,老师在她兜里发现了玩具,一再问她,她就不说玩具是自己拿的。她说:“我也不知道是谁放在我兜里的。”

专家点评

亮亮和红红的话都属于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因为他们都是有意识地说谎,目的是掩盖自己的错误,欺骗别人,即使这样,也不要认为孩子就像犯了弥天大罪,应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给孩子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让孩子敢于承认错误

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好“哄”,一旦“哄”出实话,要么立即让孩子屁股啪啪“开花”,要么摆出兴师问罪的架势,横眉呵斥。这样做的后果非常糟糕,对孩子的打击和伤害也称得上到了星级水平。从此以后,不仅家长的威信要大打折扣,孩子诚实的德行也难以形成。反之,如果家长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一定会实话实说,一吐为快的。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明白诚实是人最起码的品格,从小就体验到诚实的威力和实惠,他们今后的社会才可能有序,才可能繁荣和兴旺。

“抚爱式”教育是什么?


“抚爱式”教育是儿童性教育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儿童主要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理应承担对孩子的性启蒙职能。这个阶段的性教育主要通过接触、裸体、防止自慰行为几个方面进行母子间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传达的信息对于婴儿的身心发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个阶段给予的是一种“抚爱式”教育,包括母爱与父爱。新生儿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感觉信息,以后随着视觉、听觉的发展逐渐认识世界。因此,婴幼儿满足性欲的方式与成年人不同。现代育婴提倡母乳哺养,婴儿吮吸母亲的乳头,得到丰富的乳汁,满足饮食本能的需要,母亲成了婴儿的营养来源。同时吮吸可能使婴儿产生快感,母亲的乳房也是婴儿快感的源泉,母亲成了婴儿第一个“爱的对象”。从母亲的爱护中,婴儿产生了信赖与感情心理。

母亲应多拥抱孩子,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可以得到温暖,获取抚爱的体验。因为胎儿在子宫内受到母亲心跳节律的安抚及体温的维护,一朝分娩离开母体,给新生儿带来不适,而母亲的拥抱可使婴儿感到体温与心跳的熟悉环境。这是新生儿来到人世后第一次体验到的愉悦,也是个体性感的起始。许多母亲不仅经常怀抱婴儿,而且在劳动时用背带将婴儿伏在背上,睡觉时母婴同床而卧,母亲轻轻拍打孩子的身体,使其安稳入睡,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有助于乐观情绪的发展。但是母子的这种接触并不是成人意义上的性活动。

现代育婴还提倡母婴同浴。婴儿与母亲湿润的皮肤接触,母亲用温水轻拍在孩子的裸体上,可起抚慰作用。只要室温允许,孩子的衣服尽可能少穿,尽可能增加裸体活动的时间。被剥夺母爱或缺少父母爱抚的儿童死亡率常较高。即使长大成人,由于这一原因,也常常导致人际交往的障碍。

相关推荐

  • 孩子们,是时候“回心转意”了 开学已有很多天,在这段时间里,发现本班幼儿的常规纪律并没有进步,我们两位老师都发现幼儿上课比较浮躁,喜欢说“悄悄话”的幼儿越来越多,以前只有个别,比较好管理,过了一个寒假,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在上课的时候...
    2021-09-07 阅读全文
  • 24考研是什么意思 24考研时间是什么时候 近日24考研一词登上话题,不少人第一眼看到这个词条,不是很清楚要表达的意思,那到底24考研是什么意思?以及24考研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下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最新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2023-03-20 阅读全文
  • 什么时候开始早期阅读 专家的建议是:从9~12个月开始。同时,对于孩子阅读的引导,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进行,切不能操之过急。 第一步:玩书(9个月-2岁) 阅读特点及对策: 9个月~2岁的宝宝活泼好动,把书作为玩具,...
    2022-02-25 阅读全文
  • 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吗 雨越下越大,这时店里进来一个小学生,十三、四岁的样子,问到:“这里有公用电话吗?”“没有!”“那怎么办,三轮车也没有!”我见确实没有三轮车,就主动把电话递给了她:“用我的电话打吧!”我还没拿出来她就说...
    2020-06-12 阅读全文
  • 什么时候开放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又称审美教育。它主要是通过艺术手段,或借助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对人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教育。这种教育对儿童来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2021-12-14 阅读全文

开学已有很多天,在这段时间里,发现本班幼儿的常规纪律并没有进步,我们两位老师都发现幼儿上课比较浮躁,喜欢说“悄悄话”的幼儿越来越多,以前只有个别,比较好管理,过了一个寒假,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在上课的时候...

2021-09-07 阅读全文

近日24考研一词登上话题,不少人第一眼看到这个词条,不是很清楚要表达的意思,那到底24考研是什么意思?以及24考研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下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最新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2023-03-20 阅读全文

专家的建议是:从9~12个月开始。同时,对于孩子阅读的引导,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进行,切不能操之过急。 第一步:玩书(9个月-2岁) 阅读特点及对策: 9个月~2岁的宝宝活泼好动,把书作为玩具,...

2022-02-25 阅读全文

雨越下越大,这时店里进来一个小学生,十三、四岁的样子,问到:“这里有公用电话吗?”“没有!”“那怎么办,三轮车也没有!”我见确实没有三轮车,就主动把电话递给了她:“用我的电话打吧!”我还没拿出来她就说...

2020-06-12 阅读全文

美感教育又称审美教育。它主要是通过艺术手段,或借助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对人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教育。这种教育对儿童来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2021-12-14 阅读全文